测量学测验名词解释简述题大全

合集下载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定地面点的点位,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物、地貌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以及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一门科学。

2. 测定──就是把地表的存在状态,通过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以数据或图纸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以满足工程规划设计的需要。

3. 测设──就是把图纸上的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通过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将它们在实地上标定出来,以作为施工的依据。

4. 铅垂线──重力的作用线称为铅垂线。

5.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6. 高差──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7. 水准面──水自然静止时的表面称为水准面,它是一个重力等位面,其特性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8. 大地水准面──其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内部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9. 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0. 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1. 置数──置数是指照准某一方向的目标后,使水平度盘的读数等于给定或需要的值。

12. 高差法──直接利用高差计算B点高程的,称为高差法。

13.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14.视差──使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动,若看到十字丝与标尺的影像有相对移动时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5.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16.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高级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测至另一高级水准点所构成的施测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7.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仍回到原水准点所组成的环形路线,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BMⅢ1出发,沿待定高程点1、2进行水准测量,其路线既不附合也不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9. 水平角──由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称为水平角。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由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中使用。

2.闭合水准路线:起止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环形水准路线。

3.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和经纬仪法.4.中误差:在某精度观测条件下,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均值的平方根。

5.碎部测量:在地形图测图过程中,为测量绘制地物、地貌对某特征点的测量.6.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7.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

8.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9.控制点:以一定精度测定其位置的固定点。

10.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从标准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直线方向的水平角,取值范围是0~360°。

11.高程控制点:具有高程值的控制点。

12.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间的水平角。

13.系统误差: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14.导线测量: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和方法.15.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16.方位角: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

17.相对误差: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差。

18.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

19.偶然误差:其符号和大小呈偶然性,单个偶然误差没有规律,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

20.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21.图根点: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

简答题1.什么是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如何出现的并该如何消除它?答:目标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观测者的眼睛上下微微移动时,目标像与是十字丝之间就会有相对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大地测量学重要名词解释简答题

大地测量学重要名词解释简答题

大地测量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大地测量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参考系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矢于地球的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

2、天球:是指以地球质心0 (或测站)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的球体。

3、大地基准:指用以描述地球形状的参考椭球的参数,以及参考椭球在空间中的定位及定向,还有在描述这些位置时所采用的单位长度的定义。

4、岁差:地球绕地轴旋转,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级发生缓慢移动。

5、章动: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18.6年的短期周圆周运动,振幅为9.21秒,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6、极移:地球自转使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极移。

7、恒星时(ST):以春分点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8、真太阳时MT以真太阳作为基本参考点,由其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真太阳时。

一个真太阳日就是真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的上中天(上子午圈)所经历的时间。

9、大地水准面:假想海洋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地面以下所形成的闭合曲面,叫大地水准面。

10、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

11、正常重力加速度:正常椭球对其表面与外部点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

12、正常位水准面:相应于正常重力加速度的重力等位面。

13、理论闭合差:由水准面不平行而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称为理论闭合差。

14、正常椭球面:是大地水准面的规则形状(一般指旋转椭球面)。

因此引入正常椭球后,地球重力位被分成正常重力位和扰动位两部分,实际重力也被分成正常重力和重力异常两部分。

15、总的地球椭球:一个和整个大地体最为密合的。

总地球椭球中心和地球质心重合,总的地球椭球的短轴与地球地轴相重合,起始大地子午面和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总地球椭球和大地体最为密合。

16、参考椭球:具有确定参数(长半径a和扁率a),经过局部定位和定向,同某一地区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

大地测量学重要名词解释简答题

大地测量学重要名词解释简答题

大地测量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大地测量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参考系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

2、天球:是指以地球质心O(或测站)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的球体。

3、大地基准:指用以描述地球形状的参考椭球的参数,以及参考椭球在空间中的定位及定向,还有在描述这些位置时所采用的单位长度的定义。

4、岁差:地球绕地轴旋转,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级发生缓慢移动。

5、章动: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18.6年的短期周圆周运动,振幅为9.21秒,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6、极移:地球自转使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极移。

7、恒星时(ST):以春分点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8、真太阳时MT:以真太阳作为基本参考点,由其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真太阳时。

一个真太阳日就是真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的上中天(上子午圈)所经历的时间。

9、大地水准面:假想海洋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地面以下所形成的闭合曲面,叫大地水准面。

10、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

11、正常重力加速度:正常椭球对其表面与外部点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

12、正常位水准面:相应于正常重力加速度的重力等位面。

13、理论闭合差:由水准面不平行而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称为理论闭合差。

14、正常椭球面:是大地水准面的规则形状(一般指旋转椭球面)。

因此引入正常椭球后,地球重力位被分成正常重力位和扰动位两部分,实际重力也被分成正常重力和重力异常两部分。

15、总的地球椭球:一个和整个大地体最为密合的。

总地球椭球中心和地球质心重合,总的地球椭球的短轴与地球地轴相重合,起始大地子午面和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总地球椭球和大地体最为密合。

16、参考椭球:具有确定参数(长半径 a和扁率α),经过局部定位和定向,同某一地区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

测量学考试名词解释简述题大全

测量学考试名词解释简述题大全

一、名词解释 1. 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形成的,它的特点是其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与改点的曲面。

2. 大地体:由地球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3. 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旋转椭球体相应的规则曲面。

4. 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6. 高差: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7. 高程测量: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8. 视准轴:物镜光心和十字丝焦点的连线。

9. 望远镜放大率:眼睛由望远镜观察虚像所张的夹角与直接观察远处的实物所张的角的比值。

10.高差法:根据高差推算待定点高程的方法。

11.水平角:指相交于一点的两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竖直投影所形成的夹角。

12.竖直角: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观测实现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13.测回法:测角的基本方法,用于两个目标方向之间水平角的测量。

14.竖盘读数指标差:正镜观测时,实际的始读数为X0左=900+X,倒镜观测时,时读数为X0右=2700+X,其差值X称为竖盘指标差。

15.直线定线:当地面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钢尺的一个尺段时,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分段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16.电磁波测距仪:用电磁波(或光波或微波)作为载体,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仪器。

17.测量误差:每次对观测对象进行得到的数值与观测对象真值之间的差值。

18.系统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时,其符号和大小均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着的误差。

19.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随机性,即大小不等,符号不同,但统计分析的结果都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20.中误差:m=±√[ΔΔ]/n,式中,m表示中误差,[ΔΔ]表示一组等精度观测误差Δi自乘的总和,n表示观测数。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个人整理,最全)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个人整理,最全)

第一章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一门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地形——图纸(数据)3.测设──就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图纸(数据)——地形4.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5.水准面──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6.大地水准面──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部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7.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8.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称海拔。

9.高差──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相等)10.相对高程──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1.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把水准面当做水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就高程测量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1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答: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的。

这是由于测量上所用的方向是从北方向(纵轴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以角度计值的,同时它的象限划分也是按顺时针方向编号的,因此它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角值从横轴正方向起按逆时针方向计值,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数学上的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可不加任何改变地直接应用于测量的计算中。

13.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

答:“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方法是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它可以减少误差累积,保证测图精度,而且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进度。

测量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题

测量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题

名词解释:1、测定2、测设3、直线定线4、系统误差5、偶然误差6、中误差7、误差传播定律8、正镜9、倒镜10、水平角11、竖直角12、高差13、大地水准面14、绝对高程15、相对高程16、视准轴17、水准管轴18、视差19、水准点20、高差闭合差21、侧方交会22、前方交会23、后方交会24、距离交会25、直线定向26、方位角27、磁偏角28、子午线收敛角29、等高线30、等高距31、等高线平距32、坡度33、比例尺34、比例尺精度35、图根点36、导线37、地形图38、视距测量39、控制测量40、小地区控制测量41、图根控制测量42、等精度观测43、不等精度观测44、坐标正算45、坐标反算46、对中47、整平48、竖盘指标差49、测回50、象限角51、对向观测52、地形图53、地物54、地貌55、示坡线56、山脊线57、山谷线58、视距测量59、视距间隔简答题1.地面上一点得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2.确定地球表面上一点的位置,常用哪几种坐标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3.简述水准面的定义及其特性。

4.试述测量工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教学计算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5.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6.水平面与水准面有何区别?7.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8.实际测量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和作业程序?为什么要这样做?9.何谓水准仪的视准轴误差?怎样检校?10.何谓高差闭合差?怎样调整高差闭合差?11.绘图说明水准仪用角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操作步骤。

12.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或消除?13.水准测量中转点应如何选择?14.绘图说明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15.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16.试述在一测站上测定两点高差的观测步骤。

17.如何进行圆水准器轴平行于竖轴的检校?18.水准测量中共有几项检核?各起什么作用?19.叙述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程序。

20.绘图简述四个方向的方向观测方法?21.经纬仪上有几对制动、微动螺旋?各起什么作用?如何正确使用?22.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简述光学对中器对中整平的过程。

测量学试题库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8题)1.工程测量:Array2.大地水准面:3.铅垂线:4.绝对高程:5.中央子午线:6.水准测量:7.望远镜视准轴:8.水准路线:9.水准点:10.高差闭和差:11.水平角:12.竖直角:13.竖盘指标差:14.照准部偏心差:15.照准误差:16.直线定线:17.端点尺:18.刻划尺:19.尺长改正:20.温度改正:21.直线定向:22.方位角:23.象限角:24.子午线收敛角:25.轴北方向:26.误差:27.系统误差:28.偶然误差:29.误差传播定律:30.权:31.平面控制测量:32.导线:33.图根点:34.导线相对闭合差:35.归零差:36.比例尺精度:37.等高线:38.等高距:39.地貌特征线:40.示坡线:41.视距测量:42.碎部测量:43.图廓:44.接图表:45.三北方向:46.坡度比例尺:47.填挖边界线:48.中线测量:49.转点:50.整桩:51.中平测量:52.测设:53.整桩号测设:54.整桩距测设:55.建筑方格网:56.龙门桩:57.清基开挖线:58.施工基面:二、填空题(共103题)1.工程测量是一门的科学,它是通过测定点之间的、和三个基本量来实现的。

2.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3.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

4.地面点沿至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对高程。

5.地面上两点M、N之间的高差为h MN= 。

若h MN<0,则点M 于点N。

6.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20365759.31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带号内,其自然值是。

7.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它们不同的地方是和。

8.测量中测定地面点位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和来实现的。

9.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确定点位的测量方法分为、。

10.水准测量的原理是:。

1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和三种。

1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测量学》全部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全部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8、高差:两点间的高程差
二、单项选择题
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A.地理坐标;
C.高差
)来表示的。
B.平面直角坐标; C.地理坐标和高程
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A.水平面;
)。
)。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4、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等面积投影
C

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 D.等长度投影
2
三、填空题
1. 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 闭合曲面 称为大地水准面。
2.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是 测高差

测角度
、 测距离

3.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 区域西南一点 为坐标原点,
南北方向 为 x 轴,以 东西方向 为 y 轴。
4.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 经度
1.水准测量中转点应如何选择?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它的特点
是什么?
答:在水准测量中,有时两个水准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或者高差较大,而直
接测定其高差有困难时,应该在中间设立若干个中间点(称为转点)以传
递高差。
作用:传递高差或高程;
2.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大概等距处?是否一定要
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
、 纬度
和绝对高
程。
5.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高差

6.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 10km 范围内时,距离
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7.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平均值为

测量学复习题

测量学复习题

《测量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Q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2.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3.系统误差: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H线的锐角,用R表示。

4.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都表现出偶然性。

5.定位:就是建筑外廓各轴线交点放样到地面上,作为放样基础和细部的依据6.轴线桩:为建筑工程提供依据7.水平桩:控制基层深度的桩8.比例尺:图上长度比实际长度9.坐标正反算:正算,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已知边长及该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反算I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求算两点间的边长及其方位角。

10.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11.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二、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到低精度°2.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推算高程O4.测回法适用于竖直角测最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方向观测法适用于水平角测量测站方向数大于2个以上。

6.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包括对中,整平,Hffi塞__________ ,读数操作步骤.7.测量误差源于仪器, 测量者的技术水平,外界条件O8.导线测景内业计算目的是一确定地面坐标,导线内业计算包括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坐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未知点的坐标计算“9.测量误差按性质分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11.等高线分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种。

13.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设是指定位,和放样__________ 。

14.测设建筑物轴线平面点位利用极坐标法,角度交汇½,距离交汇法,直角坐标法方法。

三、判断题(0是对1是错)1 .地面上A 、B 两点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测量学》试题库 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

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1.名词解释题(1)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曲面。

(2)大地水准面: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

(3)参考椭球面:各国为测绘本国领土的需要,选择一种椭球定位方法,使椭球面与本国的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该椭球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4)绝对高程:地面上某点沿它的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上某点沿它的铅垂线至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6)直线定线:在已知两点之间或在它们延长线上定出若干点,以便丈量距离。

(7)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方位角:往返丈量距离之差与其距离平均值的比值。

(8)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线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反时针计算到某直线所夹的水平角。

(9)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所夹的角度。

(10)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线北端顺时针计算到某直线所夹的水平角。

(11)视准轴: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12)水准管轴:通过水准管中点纵向圆弧的切线。

(13)圆水准器轴:通过水准管零点与水准器球心所作的直线。

(14)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相邻两个分划间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

(15)水平角:测站与两个观测目标所组成二面角。

(16)竖直角:观测目标的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角度。

(17)经纬仪竖轴:照准部旋转中心的轴线。

(18)经纬仪横轴:通过经纬仪望远镜旋轴的直线。

(19)正镜:即盘左,观测者面向经纬仪,当竖盘在望远镜的左侧。

(20)倒镜:即盘右,观测者面向经纬仪,当竖盘在望远镜的右侧。

(21)横轴误差:横轴理论上应垂直于竖轴,它不垂直于竖轴的偏差。

(22)视准轴误差:视准轴理论上应垂直于横轴,不垂直造成的偏差。

(23)竖盘指标差:当经纬仪望远镜水平且竖盘指标水准管汽泡居中或具有自动归零开关的仪器归零开关打开时,竖盘指标所指的度数与理论值之差。

(24)真误差:真误差指观测值与真值的差。

(25)中误差:中误差是各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的平方和取平均值再开方,也称均方差。

(26)相对误差:某个量观测的误差与该量最或然值的比值。

测量考试名词解释大全

测量考试名词解释大全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简单: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第二章:水准测量一、名词解释高程测量: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水准管轴:水准管分划线的对称中心称为水准管零点,通过水准管零点的圆弧的纵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转点:水准测量中用来传递高程的点。

视差:水准测量中在读数前,如果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晃动,则水准尺上的读数也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水准点:事先埋设标志在地面上,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Bench Mark),以BM表示。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由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中使用。

2.闭合水准路线:起止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环形水准路线。

3.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和经纬仪法。

4.中误差:在某精度观测条件下,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均值的平方根.5.碎部测量:在地形图测图过程中,为测量绘制地物、地貌对某特征点的测量。

6.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7.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

8.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9.控制点:以一定精度测定其位置的固定点。

10.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从标准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直线方向的水平角,取值范围是0~360°.11.高程控制点:具有高程值的控制点。

12.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间的水平角。

13.系统误差: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14.导线测量: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和方法。

15.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16.方位角: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

17.相对误差: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差。

18.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19.偶然误差:其符号和大小呈偶然性,单个偶然误差没有规律,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20.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21.图根点: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

简答题1.什么是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如何出现的并该如何消除它?答:目标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观测者的眼睛上下微微移动时,目标像与是十字丝之间就会有相对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原因就是目标像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测量学名词解释

测量学名词解释

12土木一班测量学题库名词解释、简答题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及其表面各种形态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测定地球表面的点位和几何形状,并绘制成图,以及测定和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P1)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P1)测设: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P1) 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线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P4)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P5)水准网:水准网是指由若干条单水准路线相互连接而成的图形。

(P28)视准轴误差:视准轴不垂直横轴的偏差(P62)横轴误差: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偏差(P63)竖轴误差:观察水平角时,仪器竖轴不处于铅直方向,而偏离的一个角度(P64)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P84)真方位角:由真子午线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真方位角。

(P84)磁方位角:由磁子午线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

(P84)等高线P157等高线是地形图上表示陆地上海拔相同的点所连接成的连续闭合曲线。

地籍图P160地籍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专用的地图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绘在平面上的图形。

是用以说明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的专题地图。

地貌P156地貌是指地表面的形态碎部测量:就是在各个图根控制点上安置仪器,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比例尺好符号缩绘成地形图的工作。

(P191)平板测图:包括小平板测绘法、经纬仪配合展电器测绘法、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

(P192)视差现象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的现象p22距离交会法:很据两段已知距离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由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中使用。

2.闭合水准路线:起止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环形水准路线。

3.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和经纬仪法.4.中误差:在某精度观测条件下,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均值的平方根。

5.碎部测量:在地形图测图过程中,为测量绘制地物、地貌对某特征点的测量。

6.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7.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

8.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9.控制点:以一定精度测定其位置的固定点.10.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从标准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直线方向的水平角,取值范围是0~360°.11.高程控制点:具有高程值的控制点。

12.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间的水平角。

13.系统误差: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14.导线测量: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和方法。

15.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16.方位角: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17.相对误差: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差.18.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

19.偶然误差:其符号和大小呈偶然性,单个偶然误差没有规律,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

20.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21.图根点: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

简答题1.什么是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如何出现的并该如何消除它?答:目标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观测者的眼睛上下微微移动时,目标像与是十字丝之间就会有相对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测量学试题库及名词解释

测量学试题库及名词解释

测量学试题库及名词解释一、简述题1.测量学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答:从测量目的和技术来看,其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作用:(1)勘测设计阶段为选线测制带状地形图(2)施工阶段把线路和各种建筑物正确地测设到地面上(3)竣工测量对建筑物进行竣工测量(4)运营阶段为改建、扩大建而进行的各种测量(5)变形观测为安全运营,防止灾害进行变形测量2.测量学分为那些学科?答:测量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学科(1)普通测量学(2)大地测量学(3)摄影测量学(4)工程测量学3.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利用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测定地面点间高差,然后推算待定点高程。

4.如何消除视差?答:仔细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5.经纬仪有哪些部分组成?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有什么区别?答:主要有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组成。

水平度盘是一个刻有分划线的光学玻璃圆盘,用于量测水平角,按顺时针方向标有数字,它与照准部是分离的,观测水平角时,其位置相对固定,不随照准部一起转动。

竖盘是一个带有刻度注记的光学玻璃圆盘,固定在一起衡州的一端,用于测量竖直角,当望远镜在竖直面内转动时,竖盘也随之转动,但用于读数的指针不动。

6.经纬仪的轴线有哪些?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答: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照准部水准管轴LL、仪器竖轴VV、望远镜视准轴CC、仪器横轴HH。

满足关系:(1)照准部水准管轴LL垂直于仪器竖轴VV(2)视准轴CC垂直于仪器横轴HH(3)仪器横轴HH垂直于仪器竖轴VV10.光学对中器的检验和校正过程是什么?答:(1)装在照准部上的光学对中器检验方法:在平坦地面任意一点上架上仪器并整平。

用对中器刻划圈的中心瞄准地面点A,并作“+”字记号,转动照准部1800,若对中器刻划圈的中心偏离“+”字中心,则须校正。

校正方法:找出“+”字中心与刻划圈中心的中点P,调节转向棱镜座上的调节螺钉,直至刻划圈中心与P点重合。

(2)装在基座上的光学对中器检验方法:在平坦地面任意一点上架仪器并整平。

测量学名词解释

测量学名词解释

1)测量学综合练习题----名词解释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

中误差: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

采掘工程平面图:将开采煤层或其分层内的采掘工作和地质情况,采用标高投影的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绘制而成的图纸。

导线闭合差:是导线计算中根据测量值计算的结果与理论值不符合引起的差值,包括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和导线全长闭合差。

(举其一种导线的实例也可)坐标反算: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计算中x方向坐标增量闭合差和y方向坐标增量闭合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腰线标定:为了指示巷道掘进的坡度而在巷道两帮上给出方向线的过程,称为腰线标定。

碎部测量:在地形测图中对地物、地貌特征点(即碎部点)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图的工作即碎部测量,也叫地形图测绘。

坐标方位角:以坐标纵轴的北端顺时针旋转到某直线的夹角。

贯通测量:在矿山井下测量时,为了相向掘进巷道或由一个方向按照设计掘进巷道与另一个巷道相遇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 x即为竖盘指标差。

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经纬仪照准部:包括望远镜、竖直度盘和水准器三部分,是经纬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仪器进行整平、测量垂直角和瞄准远方的测量目标以进行观测。

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 x即为竖盘指标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 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形成的,它的特点是其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与改点的曲面。

2. 大地体:由地球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3. 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旋转椭球体相应的规则曲面。

4. 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6. 高差: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7. 高程测量: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8. 视准轴:物镜光心和十字丝焦点的连线。

9. 望远镜放大率:眼睛由望远镜观察虚像所张的夹角与直接观察远处的实物所张的角的比值。

10.高差法:根据高差推算待定点高程的方法。

11.水平角:指相交于一点的两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竖直投影所形成的夹角。

12.竖直角: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观测实现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13.测回法:测角的基本方法,用于两个目标方向之间水平角的测量。

14.竖盘读数指标差:正镜观测时,实际的始读数为X0左=900+X,倒镜观测时,时读数为X0右=2700+X,其差值X称为竖盘指标差。

15.直线定线:当地面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钢尺的一个尺段时,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分段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16.电磁波测距仪:用电磁波(或光波或微波)作为载体,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仪器。

17.测量误差:每次对观测对象进行得到的数值与观测对象真值之间的差值。

18.系统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时,其符号和大小均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着的误差。

19.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随机性,即大小不等,符号不同,但统计分析的结果都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20.中误差:m=±√[ΔΔ]/n,式中,m表示中误差,[ΔΔ]表示一组等精度观测误差Δi自乘的总和,n表示观测数。

21.误差传播定律: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函数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

22.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称为直线定向。

23.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度量至某直线的水平夹角。

24.导线测量: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

在地面上按一定的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导线点),将相邻点联成直线而构成折线形,依次测定各折线边(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导线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25.等高线法: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方法。

26.坡度:直线段两端点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

27.施工测量:每项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也称为测设、定线放样、放样)28.高程传递法:当测设的高程点和已知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很大只用水准尺已无法进行测设时,可借用钢尺向下或向上引测,即高程传递法。

29.施工坐标系统:亦称建筑坐标系,其坐标轴与建筑物主轴线一直或平行,便于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放样。

30.建筑基线: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在建筑场地布置一条或几条轴线。

31.龙门桩:由两根木桩上部横钉一块不太宽的板,呈门形。

高度距地面500~600mm左右,作用是标记外墙轴线的32.龙门板:在建筑中用基础放线,钉在龙门桩上的板,主要用于控制轴线位置作标记用。

二、简述题1.测量学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答:从测量目的和技术来看,其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作用:(1)勘测设计阶段为选线测制带状地形图(2)施工阶段把线路和各种建筑物正确地测设到地面上(3)竣工测量对建筑物进行竣工测量(4)运营阶段为改建、扩大建而进行的各种测量(5)变形观测为安全运营,防止灾害进行变形测量2.测量学分为那些学科?答:测量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学科(1)普通测量学(2)大地测量学(3)摄影测量学(4)工程测量学3.高斯投影的方法是什么?答:高斯投影首先是将地球按经线划分成带,投影时设想用一个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参考椭球体外面,使椭圆柱与某一中央子午线相切,将球面上的图形按保角投影的原理投影到圆柱体面上,然后将圆柱体沿着过南北极的母线切开,展开成为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

4.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利用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测定地面点间高差,然后推算待定点高程。

5.如何消除视差?答:仔细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6.水准仪i角的检验和校正过程是什么?答:检验步骤:a.在较平坦的场地选择相距约为80m的A、B两点,在A、B两点放尺垫或打木桩。

用皮尺丈量出AB的中点C。

b.将水准仪安置在C点,测量高差hAB。

由于前、后视距相等,因此i角对前、后视读数产生的误差都相等。

因此计算出的高差hAB不受i角误差影响,为了提高高差的观测精度,可采用两次仪器高差法。

当两次高差之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

c.将水准仪移到一个立尺点的附近,仪器与近尺的视距应稍大于仪器的最短视距,测量A、B两点高差hAB’,若hAB’=hAB,则水准管平行于视准轴,否则存在i角误差,不符合测量规范要求时,必须校正。

校正方法:仪器搬站后,由于与近尺点视距很短,i角误差对读数b‘2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因仪器距A点最远,i角误差对远尺读数上的影响XA最大,校正时首先计算视准轴水平时在远尺上的应有读数a2,然后保持望远镜不动,转动微倾螺旋,改变视线位置,使仪器在远尺读数为a2。

此时视准轴处于水平状态,但水准管轴不水平了。

最后用校正针拨动位于目镜端水准管的上下两个校正螺丝。

校正时必须先松一个后紧一个,直至水准管气泡严密符合。

’7.垂球法对中整平的外业操作过程是什么?答:8.经纬仪有哪些部分组成?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有什么区别?答:主要有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组成。

水平度盘是一个刻有分划线的光学玻璃圆盘,用于量测水平角,按顺时针方向标有数字,它与照准部是分离的,观测水平角时,其位置相对固定,不随照准部一起转动。

竖盘是一个带有刻度注记的光学玻璃圆盘,固定在一起衡州的一端,用于测量竖直角,当望远镜在竖直面内转动时,竖盘也随之转动,但用于读数的指针不动。

9.经纬仪的轴线有哪些?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答: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照准部水准管轴LL、仪器竖轴VV、望远镜视准轴CC、仪器横轴HH。

满足关系:(1)照准部水准管轴LL垂直于仪器竖轴VV(2)视准轴CC垂直于仪器横轴HH(3)仪器横轴HH垂直于仪器竖轴VV 10.光学对中器的检验和校正过程是什么?答:(1)装在照准部上的光学对中器检验方法:在平坦地面任意一点上架上仪器并整平。

用对中器刻划圈的中心瞄准地面点A,并作“+”字记号,转动照准部1800,若对中器刻划圈的中心偏离“+”字中心,则须校正。

校正方法:找出“+”字中心与刻划圈中心的中点P,调节转向棱镜座上的调节螺钉,直至刻划圈中心与P点重合。

(2)装在基座上的光学对中器检验方法:在平坦地面任意一点上架仪器并整平。

沿基座的边缘用铅笔把基座轮廓画在三角架顶部的平面上。

然后在地面上放一张纸,将对中器刻划圈中心的位置在纸上标出,稍送连接螺旋,转动基座1200,使基座的边缘与三角架顶部所划的基座轮廓边对齐,旋紧连接螺旋并整平仪器,又将刻划圈中心的位置在纸上标出,再转动基座1200,重复以上操作。

以上3次在纸上标出的点若不重合,则定出示误三角形的中点,一边校正。

校正方法:用拨针或螺丝刀转动对中器的调整螺丝,时期刻划圈中心对准示误三角形的中心点。

11.距离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答:主要误差来源有:视距丝在标尺上的读数误差、标尺不竖直的误差、垂直角观测的误差及大气折射光影响等)12.光电测距法的原理是什么?答:通过测量光波在待测距离D上往返传播一次所需要的时间t2D按D=1/2ct2D和c=c0/n来计算待测距离D(c为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c0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n为大气折射率) 13.距离测量精确测量需要哪些步骤?答: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14.偶然误差的特征是什么?答:(1)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观测值中,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极限(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次数多(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4)随着观测次数无限增加,偶尔误差的算数平均值趋近于零。

15.误差衡量的精度指标有哪些?答:中误差、平均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限差)16.导线测量的外业步骤或过程是什么?答:踏堪选点及建立坐标、量边、测角、连接测量。

17.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及内业计算的思路是什么?答: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主要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18.什么是三角高程测量,并用图表示?答:通过观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天顶距(或高度角)求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它观测方法简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是测定大地控制点高程的基本方法。

19.典型的等高线有哪些?答:主要有:山头、洼地、山脊、山谷和鞍部等处的等高线20.等高线的特点是什么?答:(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果不在本幅图内闭合,一定在图外闭合(3)只有在陡崖处才会重合、在悬崖处才会相交,其他情况既不会相交也不会重合(4)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成反比(5)山脊线和山谷线与该处的等高线正交。

21.如何根据已知三个控制点将原来的地形整理成通过这三个点的倾斜面?答:22.基坑水平桩、垫层标高桩、桩基定位桩等的作用?答:23.建筑物变形的原因有哪些?答:(1)自然条件的变化(即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震动、风力、温度和地下水位变化等),(2)建筑物本身的自重及荷载等24.什么是建筑物沉降观测?答:用水准测量方法定期测量其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高差随时间的变化量,即沉降量,以了解建筑物的下降或上升情况。

25.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有哪些?答:三、填空题 1.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相互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南北方向为x 轴,以东西方向为y轴。

5.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

6.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7.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 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9.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6371km。

10. 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8848.13m。

11. 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