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海安 周海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变量与函数”的引进,是数学领域的一次飞跃,由此,数学的发展进入了变量数学时期.

课题:变量与函数(1)

授课教师:海安县城南中学周海燕

教材: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

上)

第十一章《一次函数》11.1变量与函数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量和变量的意义,弄懂常量和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和变量;

(2)能结合实例,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会判断两个变量间的

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

2.过程与方法:(1)体会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运动变化的,体验函数是研究

运动、变化的数学模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得出函数共同特征的活动中,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的兴趣,增

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函数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中,通过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从实例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去认识、理解常量和变量概念,在此基础上,紧扣实例问题中的三个要素“一个变化过程、两个变量、单值对应”,从运动变化和联系对应的角度,通过小组对给出

的实际问题的讨论与交流,总结出函数概念中的三个特征,自主建构出函数的概念,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形象地提供概括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角形的面积随高而变化的问题)

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y 是x 的函数吗?为什么?〖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

x y y

x P (x ,y )

五、教学设计说明

1.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课时若只安排常量与变量的教学,从内容及时间的分布看显得单薄。根据教材知识间的关联及对单位时间里教学密度的权衡,我将常量、变量与函数概念两部分内容的集中于第一课时,通过第二课时再进行后继的强化。

2.关于多媒体等辅助教育手段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本课研究的课题是“变量与函数”,而函数是刻画两个变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函数问题就隐含在运动和变化的实际事例中.运动、变化、形象、直观正可以发挥教育媒体在这方面的优势,加之函数概念本身又比较抽象,这为应用多媒体等教育技术来突破教学难点提供可能.因此,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利用影片的播放来营造运动、变化的氛围,将零碎在学生头脑中的“变量类”问题的记忆碎片集中播放,视频、音频给学生视听的刺激,能组织学生注意力,将抽象的问题生动化、形象化,创设了教学情境,较充分地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在讨论函数问题时,利用填表的方式说明“自变量取一个确定值时,函数总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单值对应)”比起应用小黑板似乎直观些.函数概念高度抽象,是否可以用下图将函数的通俗定义把它形象化一点,来帮助学生理解?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运用点闪烁、运动、出场顺序等的技巧手法,将会更形象直观!适合的永远是最好的!

3.概念教学的设计.

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知识发展的序,对于概念的教学,一般包含如下流程:

本节课包含常量与变量、函数两组概念.教学设计时,我安排上述流程的两个小循环,前一个环节包含常量与变量的概念的引入、归纳、训练,建立在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基础上,在进行函数概念教学的第二个“三步曲”.下面就以上三环节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再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1)精心设计引入.

根据知识的生长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问题切入,创设问题情境.本课讨论的函数,是刻画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因此我们提供蕴涵常量与变量的三个实例,给出具有实际情景的具体材料,为概括概念做准备.

引入,其实就是模拟再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是一个发现、探索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片面重视结果的教学,大搞题海战术,忽视了引导学生参与概念得出的生动活泼过程,其结果是学生对结果得到感到玄乎,学生接受的就是数学里那干巴巴、冷冰冰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数学索然寡味.现阶段,重结果,轻过程,抛结论的现象还相当地普遍.

慷慨地给出形成结论的材料,提供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一次又一次参与对函数问题中变量间关系的剖析,才可能会切实理解并归纳出概念.

(2)循循善诱归纳.

组织学生根据引入中的尝试所得,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性结论,要通过不同方式提醒学生注意归纳结论的严谨性,教师要作必要的讲解强调,并揭示这些结论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和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将其纳入教材所建立的知识体系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归纳,不可操之过急,强行将学生纳入实现设计的轨道.我们提倡教师要吝啬地加以概括,不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

(3)科学变式训练.

概念得到后,我们还有许多细致扎实的工作要做.运用概念变式、背景复杂化和配置实际应用情景等手段,编制好顺序排列的训练题,让学生进行变式方面的训练.练习的思维具有合适的梯度,逐步增加创造性因素.

只有通过扎实的变式训练,学生的知识才会内化为技能,逐步形成能力.能力是在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过多的讲解形成不了能力,相反使学生产生依赖习惯,淡化了学生独立的思考.我们不能过多地依赖我们认为最“拿手”的讲解!

本节课,在精心预设和科学引导下,学生自然地生成出函数概念,实现我们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