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来源:上传时间:2014-04-24
摘要: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取直观的教学形式。而多媒体技术传输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动、刺激强等特点,这也正好符合了小班幼儿的需要。本文立足实践,在小班教学领域探析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育教学的过程,以期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教学、技术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小班教学仍然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把幼儿当作知识灌输对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手法虽然面向全体幼儿,但却因为形式过于单一,从不同层面上制约着幼儿的个性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成为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可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知识发生过程动态化,具有符合幼儿年龄与认知特点的启蒙性和趣味性。多年来,我尝试了用多媒体技术于小班主题教育活动中,致力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一、教学内容由枯燥变生动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看到新奇的事物会主动接近,探索其中的奥秘。而在很多有关大自然的知识中,有些内容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心理学中指出,3-6 岁的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学习离不开具体事物及其表象的支持,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还较低。尤其是小班幼儿对许多抽象的概念及隐性的科学问题难以理解,他们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所以孩子们对有深度的活动就不感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对于此类科学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地运用孩子感兴趣的那些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丰富的元素,会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如在《小小蛋儿把门开》活动中,要让孩子们了解鸡蛋的秘密。如果单凭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了解小鸡从鸡蛋里形成、孵化的过程着实较难。即使讲得再生动,孩子们最终还是一知半解。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PPT 播放了小鸡在鸡蛋里形成的全过程,还增加了一些音效。孩子们观看的时候,都瞪大了眼睛,看着画面,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太神奇了吧"、"你看呀,原来小鸡这么小"、"小鸡,加油"等等话语,孩子们对活动的浓厚兴趣显而易见。
二、教学形式由单一变多样
(一)由"集体教学"变为"分批小组教学"在小班教学活动中,活动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孩子围圈坐听,老师把准备好的知识点教给孩子。这种以集体教学的方式,忽略了很多孩子能力上的个别差异,教师不能真正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如平时绘画能力较弱的孩子在画画时总会喜欢修整,画在纸上就只有拼命地擦改,或是继续涂抹,最后往往不可收拾,导致后期都不愿意再下笔作画,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发挥的同时,还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绘画兴趣。
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绘画活动中,我运用园所引进的电子白板,请绘画能力较弱的孩子在白板上作画,能力较强的孩子在纸上作画。待创作完成后,用数码相机把孩子们的作品拍成照片并制作成PPT,通过回放定格的形式,让孩子们欣赏画作,积极参与自评与互评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效果尤佳。
(二)由"常规式"教学变为"有意发散式"教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教育在小班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小班孩子的最大特征是活泼好动,总是让孩子手脚放好、不能动,这其实有违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素质教育改革强调,要解放孩子们的手脚,给孩子们更多自由发展的空
间。而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所以我抓住这一时期孩子的身心特点,结合教学实际,给孩子们开展了一些发散式教学活动。
如在《海绵宝宝》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一段各种动物跳舞的动画片,同时让幼儿有意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角色表演。活动中,东东要扮演海绵宝宝,优优想扮演胖大星……孩子们都会在动画中寻找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进行表演。最后,所有幼儿进行了合作表演,整个活动像是一场参加演出的舞台剧。而这样的活动形式恰恰解放了孩子们的手脚,让孩子们在自由的活动中获得感悟与成长。
三、幼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教育不能主观地指挥一切,包办代替。"素质教育也同样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我们传统的教学多采用灌输法,即教师先讲完(故事等),然后提出问题让幼儿来回答,这会让小班的孩子觉得活动枯燥,甚至不想动脑筋想事情。老师一直都处在主导的位置,而幼儿却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如何改变这样的困局,是每位幼儿教师所需亟待深思的问题。
如在《寻找彩蛋》的活动中,我制作了一个有隐藏图案的PPT,在故事刚讲起的时候,中间出现的每一个有意思的环节,我都请孩子们自己猜一猜,这个蛋到底藏在哪里,请幼儿到台前拿着鼠标找一找。孩子探秘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找到后,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感,让孩子对活动变得主动,同时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的每一分钟里都充满了好奇与惊喜。
再如《鸡妈妈来了》活动中,如果只给孩子们看一些图片的话,他们对母鸡的了解也不会很多。所以我寻找了一段关于母鸡外出散步的视频,让孩子们带着"母鸡是怎么走路的"、"母鸡甩动翅膀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母鸡叫起来的时候是怎么样的"等等问题观看视频,满足了孩子们各种需求的同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位家长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宝宝回来的时候可高兴了,"妈妈、妈妈,今天老师带我们看鸡妈妈了。"我觉得纳闷,学校附近有鸡吗?"宝宝,在哪里看到鸡妈妈了呀?""妈妈,老师把鸡妈妈带到电视上去了,真好玩,鸡妈妈叫起来和小鸡不一样,它会'咯咯哒'……"宝宝学着母鸡的叫声叫了起来。看来今天宝宝对鸡妈妈的了解可不少。
四、教学方法由单一变多样传统的教具是教师自己制作的一些动物图片或是其他一些手工制作品,需要靠老师的行为或是语言讲解才起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传统教具由于制作材料的限制,不能长久保存或反复使用,且无法提供多位老师同时使用。而多媒体课件完全能解决这些问题,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的浪费。另一方面,教具由死板变为灵活。如在《菲菲历险记》活动中,讲述菲菲的历险过程,运用动画的效果,菲菲就像有生命一样可以随着画面的移动而动。每个画面出现的主要角色都有动画的效果,"小鸟来了"就会"喳喳"地叫起来……孩子们就像在看一部动画片一样,深深地被画面吸引。多媒体课件所具备的动态画面展示功效,能弥补传统教学具之不足,受到孩子们欢迎,从而达到传统教具无法达到的效果。
五、家长工作由复杂质疑变简单支持
(一)家长由质疑变信任很多家长质疑,幼儿园引入多媒体教学,这么小的孩子能参与其中吗?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单方面可以胜任的,必定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活动,我在小班"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组织开展了《小老鼠历险记》活动,利用PPT 的方式,分别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出示了各种小动物,把孩子的目光都吸引在一起,令在座的家长感叹不已。有位家长这样说道:"电脑运用在幼儿园教学中,效果真的很不错,我也想回去试一试!"
(二)家长的工作变得简单又丰富在幼儿园里,为了促进与家长的合作,在开展每个主题活动的时候,经常会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些东西。如《亲亲热热在一起》活动前,需要让家长准备"妈妈的笑脸"、"全家福"照片等等。但现在有很多家庭都不会把照片冲洗出来,而是存放在电脑上。因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