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取士制度_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时期,是中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被废止。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
的影响。

我们要分析一种制度,首先要结合其时代背景。

在科举制被使用之前,魏晋时期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每州的中正官品
第人物提供给朝廷作为官员任用的依据,但这一制度逐渐施行之后,地方上的豪强逐渐把持了品第人物的权力,造成“上品无寒门,下
品无士族”的局面,封死了寒族乃至庶族向上的通道,造成社会阶
层的固化,由于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像古代印度一样强烈的宗教影响,不存在这种类似种姓制度一样阶层固化的土壤,所以长期的阶层固
化必然导致一部分底层人民的不满,进而造成社会动荡。

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魏晋时期的“王谢袁萧”,隋唐时期的“七宗五姓”,其势力已经影响到了皇权,魏晋直至唐初的政治,
实质上已沦为门阀政治。

隋文帝采用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
官员选拔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宣告了皇权独尊的时代的到来。

从此,布衣百姓也可以通过苦读金榜题名,出将入相,“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提供了
一个平民与贵族公平竞争的机会,有一个客观的衡量人才的标准,
给寒门学子开了一道龙门,让他们看到向上的可能,解决了阶层流
动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成为帝国的较高阶层。

而且,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士绅阶层的素质,在古代中
国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士绅阶层成了县一级行政政府和广大百
姓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平民出身的官员告老还乡,教化乡里,维
持了最基层的统治。

此外,科举制度还实现了官与吏分离,地方官
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官员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完全依靠皇权背书,
客观上加强了封建皇权。

科举制度在其被使用的一千三百年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可靠人才,属于典型的“学而优则仕”,单纯从通过考试来选
举人才这一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就已经蕴含了超越时代的智慧和
眼光。

人类有史以来至今的社会发展中,没有一项比考试更合理更
公平的选拔制度了。

“有其才者,糜捐于瓮牖绳枢,无其才者,讵系于
王公子孙”。

不管家世出身高低,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

这是一项
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

在没有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的时代,
以人治为核心的政治,官员的素质就成了政治是否清明的关键因素。

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或从政人才来进行国家治理,就这一点
来看,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

仅以北宋为例,据《宋史·宰辅表》及有关列传统计,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在176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科举出身者达162,占
总数的92%。

历朝进士出身者在高官或清要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连
金朝亦然“旧制:,监察御史凡八员,汉人四员皆进士,而女直四员则
文资右职参注。

守贞曰:`监察乃清要之职,流品自异,俱宜一体纯用
进士。

”元代虽然是一个科举相对较为低落的朝代,但在恢复科举取
士后,进士官至显宦者也约有一百
五十一名,进士群体在元代晚期的政治舞台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到了明代,科举出身者在官僚政治中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到明中叶
以后,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
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的情况。

通计明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
由翰林入者占十分之九以上。

以其他途径入仕者,但终不得与科第出
身者相比。

清代统治者尽管对满族人采取特别优待政策,不少满人未
经科举便入仕升迁,但清代高级官员中,进士出身者占
45%,左都御史一职进士占51%,总督一职进士占31%,巡抚一职进
士占40%。

又有学者统计,清代御史虽分满汉官,但实际上以汉官为主,人数众多,仍以进士出身者占绝大多数(91%),余则为举人、贡生、监生等,非科举出身者不足百分之五。

满官人数较少,然其中有进士
举人等科考资格者,也占相当高的比例。

足见科举对官僚政治影响之大。

科举制为古代庞大的官僚结构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力量,由于科
举入仕者长期受儒家“尊德性、道学问”教育的熏陶,一般而言比捐
纳、保举或恩荫、胥吏之途入仕者更为廉洁正直,也较注重学问品行并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