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教学设计

【背景和教学任务】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三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理解仍占主要地位,在理性理解中还存有一定困难。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合学生好奇心、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水平。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热传递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知道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水平和创新水平,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教学设计理念】

以我国在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理解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能简单的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知道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水平和创新思维水平。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以便日后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及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学。本节先通过“想想议议”引导学生思考推动瓶盖的能量是什么,引出内能、在通过对课本图13.2-1、13.2-2的分析,让学生联想分子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在初步建立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再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叫做物体内能,在这里注意提醒学生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跟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相关。然后,通过“想想议议”和“探究”活动,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理解,他们就比较容易理解,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再通过压缩空气点火实验和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加深对做功能够改变内能的理解。阅读“STS 地球的温室效应”,知道温室效应的现象,知道温室效应的无控制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小组交流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水平及合作精神,本节课力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及小组讨论来完成本节重要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感情,师生共同走进这个神奇的物理殿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类比、对比等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

2.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对分子势能和内能的理解。

【教学方法】

1.类比法: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2.分析综合法: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综合得出影响内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3.分析比较法:通过对机械能和内能的分析,比较,区别机械能和内能能够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实行。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CAI课件、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图钉、砂纸【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嫦娥一号奔月视频

动画

观察,欣赏,思考,交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迅

速进入课题思考,同时也

让学生为祖国成就而自

豪。

引入新课

嫦娥一号发射、进入月

球轨道后三次制动,依靠

什么能量做动力呢?

学生思考讨论引出内能的课题

探究新知

关于内能,大家想知道

哪些知识,请提出来。

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学习的动机

新知铺垫

提问:什么是动能?什

么是势能?什么是机械

能?

回忆并回答

为内能概念建构埋下

伏笔。

新知建构

出示一组图片,引出“分

子动能”、“分子势能”。引

导学生讨论形成内能概

念。

学生讨论并交流知识迁移

分析比较

提出问题:内能和机械

能有什么区别?内能的大

小与哪些因素相关?是什

么关系?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

机械运动情况相关,内能

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

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关。

进一步理解内能和机

械能是不同形式的能。

猜想假设

改变物体的温度能够改

变物体的内能。那么改变

物体内能有哪些方法呢?

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

习惯、

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