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磷酸铵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高效阻燃剂聚磷酸铵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高效阻燃剂聚磷酸铵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高效阻燃剂聚磷酸铵的合成及改性研究高效阻燃剂聚磷酸铵的合成及改性研究1.引言阻燃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材料燃烧性能并抑制火灾发展的化学物质,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聚磷酸铵是一种高效阻燃剂,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毒性,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并探讨其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2. 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2.1 溶剂法合成溶剂法合成是一种常用的聚磷酸铵合成方法。

首先,将磷酸铵溶解在溶剂中,并加热搅拌,使其生成胶体状物质。

然后,通过蒸发溶剂或加入沉淀剂,可以得到聚磷酸铵。

2.2 熔融法合成熔融法合成是一种直接在高温下将磷酸铵转化为聚磷酸铵的方法。

在高温下,磷酸铵分解成氨和磷酸酐,然后再反应生成聚磷酸铵。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粒径和形貌的聚磷酸铵。

3. 聚磷酸铵的改性研究进展为了进一步提高聚磷酸铵的阻燃性能和应用范围,近年来开展了许多改性研究,主要包括增强性能、增加耐热性、改善烟雾抑制效果等方面。

3.1 纳米填料改性有研究表明,添加纳米填料可以显著提高聚磷酸铵的阻燃性能。

常用的纳米填料有纳米氢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等。

添加纳米填料作为协同阻燃剂,可以增加聚磷酸铵的阻燃效果,并提高其热稳定性。

3.2 化学改性通过化学改性,可以改变聚磷酸铵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引入其他元素或官能团,可以改变聚磷酸铵的热解性能、热稳定性和热分解产物等。

3.3 复合改性将聚磷酸铵与其他阻燃剂进行复合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聚磷酸铵的阻燃性能。

常用的复合改性方法包括物理复合和化学复合。

物理复合是将两种或多种阻燃剂混合,通过相互作用提高阻燃效果;化学复合是将两种或多种阻燃剂进行反应,形成新的复合阻燃剂。

4. 结论高效阻燃剂聚磷酸铵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工艺性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阻燃剂。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阻燃性能和应用范围,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合成方法和进行改性研究。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一、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原理1.1 聚磷酸铵的基本性质聚磷酸铵是一种高效的无卤环保型阻燃剂,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磷-氮键和磷-氧键。

这些键的存在使得聚磷酸铵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可以在高温下解吸水分,释放大量的磷酸和氨气,形成保护层,阻止燃烧蔓延。

聚磷酸铵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阻燃中。

1.2 纳米材料的改性作用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有的纳米尺度效应,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界面活性,可以在聚合物材料中发挥出许多优异的性能。

在聚磷酸铵的改性中,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增加其比表面积,增强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提高其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

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可以形成导电网络,改善聚磷酸铵的导热性能,提高其在聚合物阻燃中的效果。

通过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可以在分子级别上调控其结构和性能,从而提高其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性能。

通常采用物理混合、原位聚合等方法将纳米材料与聚磷酸铵进行复合改性,从而实现对其物理、化学、热学等性能的调控和优化。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充分发挥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还能够保持聚磷酸铵本身的环保特性,在提高聚合物阻燃性能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1 提高阻燃性能2.2 优化材料性能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不仅可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性能,还可以优化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

研究表明,将纳米碳纳米管复合改性聚磷酸铵引入聚合物基体后,其力学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热失重率和热分解温度也有所提升,表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提高聚合物材料的整体性能方面具有潜力。

2.3 环保型材料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不但可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性能,还可以保持聚磷酸铵本身环保特性。

环保型阻燃剂的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出现,为开发环保型高效阻燃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1 发展趋势随着纳米材料和聚磷酸铵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阻燃材料,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

本文将对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的阻燃性能。

传统的聚磷酸铵在高温下可以释放出磷酸和亚磷酸等化合物来抑制燃烧,但其阻燃效果有限。

而通过引入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可以使改性聚磷酸铵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大的表面能,从而增加了聚磷酸铵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阻燃效果。

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催化剂,在燃烧过程中加速聚磷酸铵的分解,产生更多的阻燃剂,进一步提高了阻燃性能。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还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聚合物在高温下容易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和火焰。

而纳米材料作为增强剂可以增加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抑制分解过程的发生,从而减少有害气体和火焰的产生。

纳米材料增加了聚合物的界面强度,改善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聚合物的阻燃性能。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还可以改善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传统的聚磷酸铵添加剂往往会降低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导致聚合物的强度和韧性下降。

而纳米材料可以增加聚合物的界面强度和粘结强度,改善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纳米材料不仅可以增加聚合物的强度和韧性,还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断裂韧度、耐疲劳性等力学性能,使得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改性聚磷酸铵已经在电子电器、建筑材料、汽车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电子电器领域为例,改性聚磷酸铵可以用于聚合物基电子封装材料,提高电子产品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保障电子产品的安全使用。

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技术的进步,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具有优秀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可以进一步探究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作用机制和应用性能,以及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改性聚磷酸铵的综合性能和应用效果。

聚磷酸铵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聚磷酸铵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聚磷酸铵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聚磷酸铵是一种由磷酸铵分子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耐候性和热塑性。

由于这些优良的性质,聚磷酸铵在各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首先,聚磷酸铵在阻燃材料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由于聚磷酸铵能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磷酸脱水缩合反应,生成无燃烧的磷酸盐和氨基环化合物。

这些产物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形成密封的保护层,有效阻止燃烧物质与氧气接触,从而达到延缓燃烧的效果。

因此,聚磷酸铵被广泛应用于阻燃塑料、涂料和粘合剂等领域。

其次,聚磷酸铵在电子封装材料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聚磷酸铵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可以用于制备高导热性的封装材料。

这样的材料可以有效地散热,提高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聚磷酸铵还可以用作电池隔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解质性能和抗渗透性能,可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此外,聚磷酸铵还在医学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研究表明,聚磷酸铵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对一些常见细菌和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因此,聚磷酸铵可以用于医用消毒剂、外科缝合线和药物缓释系统等领域。

首先,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的理解。

近年来,许多新的合成方法被开发出来,如溶剂热法、溶剂交联法和微乳液法等。

这些新的合成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的聚合度和更好的控制结构,从而提高聚磷酸铵的性能。

其次,研究人员还关注聚磷酸铵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通过将聚磷酸铵与其他聚合物或无机材料复合,可以获得具有更好性能的复合材料。

例如,将聚磷酸铵与聚苯乙烯混合,可以提高聚苯乙烯的阻燃性能;将聚磷酸铵与碳纳米管复合,可以获得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材料。

最后,研究人员还在探索聚磷酸铵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聚磷酸铵具有良好的蓄水性能和土壤改良作用,可以被用作植物生长促进剂和土壤保水剂。

此外,聚磷酸铵还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去除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

综上所述,聚磷酸铵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随着对其性质和合成方法的进一步研究,聚磷酸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聚合物一般是指高分子化合物,又称之为大分子。

现阶段,聚合物在工业、农业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是聚合物材料有较为独特的特点,其燃点相对较低,也是聚合材料目前存在的缺点。

为此,为了提高聚合物使用的安全性,通常会加入阻燃剂。

本文讲述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作用,以及讨论了纳米相关材料的研究成果。

關键词:纳米材料;聚磷酸铵;聚合物材料引言:聚磷酸铵是一种化学产物,含磷含氮且高效低毒的阻燃剂,通过科学的研究,现阶段加入到聚合物材料中,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由于聚磷酸铵里还有吸水因子,使得其特别容易吸收水分,与聚合物的相融效果较差,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其迁移到聚合物表面,进而不能起到阻燃效果。

目前,对聚磷酸铵在改性处理的使用成为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纳米材料的由来在1980年左右,德国专家格莱特首次提出相关纳米材料的概念,同时通过相应的研究,得到人工制作的纳米晶体。

这一举动不光引起同行的关注,还受到世界各国重视。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的空间里,至少有一维处于一纳米到一百纳米之间并构成的单元材料。

根据纳米的度数可以划分为零维纳米、一维纳米、二维纳米。

纳米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可以将聚磷酸铵体系放入其中,进行催化作用,以此来加强聚磷酸铵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这样能保证聚磷酸铵在聚合物中减少流失、迁移等现象,进而提高聚合物的阻燃性[1]。

二、零维纳米材料零维纳米材料是指在空间三维尺度中纳米制度上,主要里面特有的原子和纳米微粒等。

能够改性聚磷酸铵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SiO2),又称为“白炭黑”。

其表面积可达200m2/g,其孔容较高,而且孔道结构相对较好,而且二氧化硅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承担吸附和负载功能上效果较好。

现阶段,可以通过聚合二氧化硅包覆在聚磷酸铵的表面,其形状类似于胶囊,将其用于化合物进行包覆,可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效果。

其氧气指数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二,而且燃烧等级高达UI.94 V-0级。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聚磷酸铵(APP)是一种常用的无卤阻燃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低毒性和环保性,因此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中。

传统的APP阻燃剂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稳定性差、耐热性差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将纳米材料引入APP中进行改性。

纳米材料改性后的APP在聚合物阻燃中具有许多优点。

纳米材料改性可以显著提高APP的稳定性。

传统的APP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引发材料的劣化甚至着火。

而纳米材料的引入可以增强APP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使其能够在高温下更长时间地发挥阻燃作用。

纳米材料改性还可以提高APP的阻燃效果。

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化学结构,能够吸附并分散热能,形成障壁层,抑制燃烧的传播。

研究表明,纳米材料改性后的APP在阻燃性能上通常比传统的APP阻燃剂有所提高,能够有效阻止聚合物的燃烧,减少火灾的发生。

纳米材料改性APP还可以改善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

传统的APP阻燃剂会降低聚合物材料的韧性和强度,而纳米材料的引入可以减轻这种影响,甚至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纳米材料改性APP在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纳米材料的添加量和分散性对阻燃性能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

纳米材料改性APP的制备工艺和应用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纳米材料的引入可以改善传统APP阻燃剂的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同时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2024年聚磷酸铵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聚磷酸铵市场前景分析

聚磷酸铵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聚磷酸铵(Polyphosphoric Acid Ammonium,PPA)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无机化合物。

它由磷酸和氨反应生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在多个行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对聚磷酸铵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概览聚磷酸铵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磷化学品,在农业、化工、建材、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多样化的用途,聚磷酸铵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农业行业聚磷酸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肥料生产和农作物保护方面。

作为一种高效的氮磷肥料,聚磷酸铵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聚磷酸铵还具有杀虫、杀菌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聚磷酸铵主要用作阻燃剂和润滑剂的添加剂。

由于其良好的阻燃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聚磷酸铵广泛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材料的生产过程中,起到提高产品的耐火性能和机械性能的作用。

此外,聚磷酸铵还可以用作电解质添加剂,提高电解液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聚磷酸铵在建材行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水泥和石膏生产过程中。

聚磷酸铵可以与水泥中的Ca(OH)2反应形成Ca(H2PO4)2,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聚磷酸铵还可以与石膏反应生成硬石膏,用于建筑材料的制备。

医药行业在医药行业中,聚磷酸铵主要用于抗氧化剂和药物中间体的制备。

聚磷酸铵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够保护药物免受氧化破坏,延长其有效期。

此外,聚磷酸铵还可以用于合成药物中间体,为医药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市场前景分析聚磷酸铵市场的前景令人乐观,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增长驱动因素聚磷酸铵作为一种多功能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农产品、化工产品、建筑材料和医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推动了聚磷酸铵市场的扩大。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聚磷酸铵的生产工艺和性能得到了不断改进和优化。

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聚磷酸铵的作用

聚磷酸铵的作用

聚磷酸铵的作用
1.水处理:聚磷酸铵是一种优秀的水处理剂,可以用于净化自来水、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它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重金属、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2. 食品工业:聚磷酸铵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稳定性、黏度和保湿性。

它还可以用于制作乳制品、肉制品和烘焙食品等。

3. 农业:聚磷酸铵可以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它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并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4. 医药:聚磷酸铵可以用于制备生物降解材料和药物控释系统。

它可以作为缓释药物的载体,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5. 化妆品:聚磷酸铵可以用于制作化妆品,如乳液、洗发水和护肤品等。

它可以增加化妆品的保湿性和稳定性,使其更加柔软和光滑。

综上所述,聚磷酸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多种作用。

- 1 -。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2.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湿化学合成法、机械合成法等。

2.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将纳米材料与聚磷酸铵溶液混合,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凝胶反应。

该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的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

2.2 湿化学合成法湿化学合成法是将纳米材料和聚磷酸铵溶液加入反应器中,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

该方法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制备的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粒径较小,分散性较好。

3.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效果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高阻燃效果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地抑制聚合物的燃烧过程,提高聚合物的阻燃效果。

研究表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添加到聚合物中,可以降低聚合物的燃烧速率和火焰蔓延速度,延缓火焰的发展,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3.2 改善材料性能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能,可以增加聚合物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研究表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添加到聚合物中,不仅能够提高聚合物的阻燃性能,还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抗氧化性能、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4.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发展前景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性能调控技术不断提高,可以制备更多种类和性能优良的纳米材料。

这将为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制备提供更多的选择。

聚合物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阻燃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聚磷酸铵螯合钙离子

聚磷酸铵螯合钙离子

聚磷酸铵螯合钙离子聚磷酸铵,简写为PAA,是一种具有多个磷酸根结构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良好的螯合性能。

而钙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聚磷酸铵螯合钙离子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医药领域以及农业领域等方面详细介绍聚磷酸铵螯合钙离子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聚磷酸铵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聚磷酸铵可以用作钙离子的补充剂。

由于钙离子对于人体的骨骼健康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食品添加剂中加入聚磷酸铵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同时,聚磷酸铵还具有稳定和增加食品质地的功能,使得加工的食品更加可口且富有弹性。

因此,聚磷酸铵在食品添加剂中被广泛应用于面包、糕点、乳制品等产品中。

二、聚磷酸铵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在水处理过程中,聚磷酸铵可以用作螯合钙离子的药剂。

水中的钙离子是一种常见的水质问题,容易引起水垢的产生并且影响水的质量。

通过加入聚磷酸铵作为螯合剂,可以有效地减少钙离子的含量,并防止钙盐的沉积,从而达到保护水质的目的。

因此,聚磷酸铵在水处理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自来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环境中。

三、聚磷酸铵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在医药领域中,聚磷酸铵可以用作药物的载体。

由于聚磷酸铵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与钙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在抗生素等药物的输送中起到稳定药效的作用。

此外,聚磷酸铵还可以通过与钙离子的螯合作用,促进人体对于钙的吸收,提高钙的生物利用率。

因此,聚磷酸铵在医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聚磷酸铵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在农业领域中,聚磷酸铵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

农作物对于钙元素的需求较大,而土壤中的钙离子含量时常不足,因此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与聚磷酸铵的螯合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的钙离子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聚磷酸铵还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

聚磷酸铵的作用

聚磷酸铵的作用

聚磷酸铵的作用
聚磷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为缓蚀剂:聚磷酸铵可以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膜层,从而起到缓蚀的作用。

在水处理、油田开发等领域,聚磷酸铵被广泛应用于防止设备和管道的腐蚀。

2. 作为水处理剂:聚磷酸铵可以与钙、镁等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从而防止水垢的形成。

在锅炉、冷却塔等设备中,聚磷酸铵被用作水处理剂,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作为肥料添加剂:聚磷酸铵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作为一种优质的氮磷肥料添加剂。

它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

4. 作为火力发电的烟气脱硫剂:聚磷酸铵可以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结合形成硫酸铵,从而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

在燃煤发电厂中,聚磷酸铵被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硫设备中。

总之,聚磷酸铵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 1 -。

浅谈阻燃材料聚磷酸铵的研究进展

浅谈阻燃材料聚磷酸铵的研究进展

浅谈阻燃材料聚磷酸铵的研究进展摘要:聚磷酸铵是一种高效无机无卤磷系阻燃剂,是膨胀型阻燃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本文就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改性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聚磷酸铵;阻燃剂;合成方法;改性,应用进展聚磷酸铵(简称APP)是一种磷氮系特效膨胀型无机阻燃剂,通式为(NH4)n+ 2PnO3n+1,外观呈白色粉末状,分水溶性和水难溶性,其中聚合度n 在10- 20 之间为水溶性,称为短链APP;聚合度n 大于20 的为水难溶性,称为长链APP。

该产品P- N 阻燃元素含量高、热稳定性能好,产品近乎中性,能与其他物质配伍,阻燃性能持久,无毒抑烟。

APP作为膨胀型阻燃剂的基础材料, 被广泛应用于阻燃领域,随着全球阻燃剂朝无卤化方向发展,以APP 为主要原料的膨胀型阻燃剂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APP 的阻燃机理是受热脱水后生成聚磷酸强脱水剂,促使有机物表面脱水生成炭化物,加之生成的非挥发性磷的氧化物及聚磷酸对基材表面进行覆盖,隔绝空气而达到阻燃的目的,同时由于APP 含有氮元素,受热分解释放出CO2、N2、NH3等气体,这些气体不易燃烧,阻断了氧的供应,达到了阻燃增效和协同效应的目的[1]。

1 聚磷酸铵的合成目前聚磷酸铵的合成工艺很多,主要有磷酸和尿素缩合法,聚磷酸铵化法,正聚磷酸铵与氨气高温中和法,P2O5-NH3-H2O 高温气相反应法,NH4H2PO4和CO(NH2)2缩合法,NH4H2PO4和NH3缩合法以及H3PO4和NH3缩合法等。

根据聚磷酸铵不同的用途合成的方法也不一样。

1.1 磷酸和尿素缩合法这种合成方法是将磷酸和尿素以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搅拌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液体再将这种液体加热,经发泡、聚合和固化 3 个阶段即可得到白色干燥固体,冷却后得到成品。

李茂林等以85%的磷酸和尿素为原料探究了聚磷酸铵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的产品聚合度为170,结果表明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3h,n(H3PO4) (以P2O5计85%)∶n [CO(NH2)2]=1∶1.8为最佳工艺条件。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现代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各种材料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由于聚合物材料广
泛用于工业生产、电子产品、家电及建筑等领域,其阻燃、抗氧化性能的不断提高对于保
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阻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当前的热
点之一。

一、改善聚合物的燃烧性能
由于聚磷酸铵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将其与纳米材料组合改性,可以增强其阻燃性能,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燃烧性能。

研究发现,添加适量纳米SiO2到聚乙烯中改性聚磷酸铵,可以降低燃烧速度、延长燃烧时间等,从而实现聚合物材料的阻燃。

二、优化聚合物的机械性能
纳米材料可增强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将纳米材料应用于聚磷酸铵改性,可
以提高聚合物的抗冲击、耐疲劳性等性能。

如将纳米复合材料改性聚磷酸铵添加到ABS共
混物中,可以显著提高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改善其阻燃性能,使其达到
UL94-V0级别。

三、调控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可以在聚合物材料中起到热障作用,调控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通过增加聚合物抗氧化、抗紫外线、高温耐久性等性能,提高聚合物
的热稳定性,从而提高聚合物材料的使用寿命。

例如,通过将纳米复合材料与聚磷酸铵复
配到热塑性弹性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耐热性和耐氧化性。

总之,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它不仅可以提
高聚合物材料的燃烧性能、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还可以有效地降低聚合物的毒性和危险性,实现聚合物材料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聚磷酸铵的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聚磷酸铵的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2016年第12期乙醛醋酸化工专家论坛聚磷酸铵的改性应用研究进展金栋燕丰摘要:聚磷酸铵(APP)是一种高效的无卤阻燃剂,对其进行改性能有效降低其水溶性,提高在潮湿环境下的抗溶出性能,改善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扩大应用范围。

从偶联剂改性、微胶囊化、表面活性剂改性以及复合改性等方面介绍了APP的改性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聚磷酸铵;阻燃剂;表面改性;复合改性;微胶囊改性;应用研究聚磷酸铵(APP)是一种高效的无卤阻燃剂,具有P、N质量分数高,阻燃效果好,分解温度高等特点,但应用于高分子材料阻燃时,具有吸湿性较强、与聚合物相容性不佳、易由高分子材料中析出、抗水解性差等缺点。

因此需要通过改性的方法来降低APP的吸湿性,改善其与聚合物的界面相容性,确保其在不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阻燃性能[1-2]。

目前,APP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偶联剂改性、微胶囊化、表面活性剂改性以及复合改性等。

1偶联剂改性偶联剂分子中既含有亲无机物基团,又含有亲有机物基团,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将它加入到APP中,既能够增加阻燃性,又能够改善所填充材料的韧性、耐热性以及吸水率。

另外利用硅烷偶联剂还可以将小的有机分子加到APP分子链上改善其吸湿性[2]。

秦兆鲁等[3]采用焦磷酸型单烷氧基钛酸酯(TC-114),分别通过气相法和液相法对聚磷酸铵(APP)进行改性处理研究。

将改性后APP与双季戊四醇(DPER)复配应用到阻燃聚丙烯(PP)中,并对力学性能、燃烧行为、热分解行为以及残炭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表征。

结果表明,改性处理明显改善了APP粉体与PP的相容性,提高了阻燃PP的力学性能,对PP的流变行为也有所影响。

热重分析、氧指数(LOI)、UL-94垂直燃烧测试和锥形量热测试结果也显示,PP的热稳定性稍有提升,阻燃性能明显提高。

特别是液相法改性的APP,使得阻燃PP的LOI从26.9%提高到30.4%,且1.6mm样条的UL-94垂直燃烧级别从无级别提升到了V-1级,同时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了26%。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纳米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纳米技术的应用正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是核心领域之一,其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防火材料中。

本文将对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

一、聚磷酸铵与纳米材料的改性将纳米材料添加到聚磷酸铵中,可以改善聚磷酸铵的阻燃性能,防止热分解产物的生成,在材料的表面形成保护层,提高材料的阻燃效果。

纳米SiO2是常见的纳米材料之一,将其与聚磷酸铵混合可以得到改性后的聚磷酸铵。

纳米SiO2的表面含有大量的OH基团,与聚磷酸铵反应可以产生化学键,形成互相交联、缩合的聚合物,增强阻燃效果。

纳米氧化铝可以提高聚磷酸铵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效果,防止热分解和出现大量的烟雾。

通过SEM观察可以发现,纳米氧化铝能够在聚磷酸铵的磷酸根离子之间形成交联,构成一种稳定的、防止气体和气溶胶扩散的网络结构;纳米氧化铝还可以在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包覆层,起到防止氧化、保护的作用,提高聚磷酸铵的阻燃效果。

纳米碳酸钙可以增强聚磷酸铵的阻燃性能,降低烟雾生成量,提高防火性能。

纳米碳酸钙在聚合物中有较好的分散性,与聚磷酸铵混合后,可以将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的用量降低,同时增强纳米颗粒与聚磷酸铵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网状结构,提高聚磷酸铵的阻燃性能。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防火材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电子电器领域电子电器设备的防火要求非常高,防火材料的防火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指标。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加入可以提高聚合物的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防止热分解和燃烧,保护电子电器设备。

2、建筑领域建筑材料中常常使用聚合物作为基材,通过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添加剂,提高建筑材料的耐磨性能和耐候性能。

3、汽车领域汽车内饰材料的防火要求越来越高,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加入可以提高汽车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提高材料的阻燃等级,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聚磷酸铵阻燃剂

聚磷酸铵阻燃剂

聚磷酸铵阻燃剂1. 简介聚磷酸铵阻燃剂(Ammonium Polyphosphate,简称APP)是一种高效的无机阻燃剂,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和环境友好性。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橡胶、纺织品、涂料等领域,起到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并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风险的作用。

2. 特性与优势•高效防火:聚磷酸铵在高温下分解,释放出磷酸,磷酸与燃烧物质中的可燃物质发生反应,形成难燃的磷酸盐层,阻断火焰的传播,起到防火的作用。

•环境友好:聚磷酸铵不含溴系阻燃剂和毒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热稳定性好:聚磷酸铵能够增加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材料在高温下的热分解速率,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兼容性好:聚磷酸铵可以与各种基体材料相容,不会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阻燃效果持久:聚磷酸铵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可持续久,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保持长期的防火性能。

3. 应用领域聚磷酸铵阻燃剂广泛用于以下领域:•塑料行业:聚磷酸铵可作为阻燃剂添加到各种塑料制品中,如电线电缆、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等,提高塑料制品的防火性能。

•橡胶行业:聚磷酸铵可作为阻燃剂添加到橡胶制品中,如橡胶管、橡胶密封件等,提高橡胶制品的防火性能。

•纺织行业:聚磷酸铵可作为阻燃剂添加到纺织品中,如防火服、阻燃窗帘等,提高纺织品的防火性能。

•涂料行业:聚磷酸铵可作为阻燃剂添加到涂料中,如防火涂料、阻燃涂料等,提高涂料的防火性能。

4. 使用方法聚磷酸铵阻燃剂的使用方法通常为将其直接添加到所需阻燃的材料中进行混合。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聚磷酸铵阻燃剂。

2.将聚磷酸铵阻燃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目标材料中。

3.使用混合设备将聚磷酸铵阻燃剂均匀混合到材料中,确保阻燃剂充分分散。

4.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加工成型或涂覆等工艺,制得具有优异防火性能的成品。

5. 结论聚磷酸铵阻燃剂作为一种高效的无机阻燃剂,具有高效防火、环境友好、热稳定性好、兼容性好等优点。

2024年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聚磷酸铵阻燃剂作为一种环保型阻燃材料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定义和特性聚磷酸铵阻燃剂是一种无机阻燃剂,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和优异的热稳定性。

它主要由磷酸铵盐和聚磷酸盐组成,并具有低毒、低烟和无卤素等环保特性。

聚磷酸铵阻燃剂在阻燃材料中广泛应用,可有效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X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Y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Z%。

预计到2025年,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规模将达到W亿元。

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聚磷酸铵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建筑材料是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0%以上。

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材料中聚磷酸铵阻燃剂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电子电器行业的快速发展,聚磷酸铵阻燃剂也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的竞争格局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集中,市场上主要存在着几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和市场渠道等方面均有较高的竞争优势。

此外,随着国内外企业对环保产品的关注度提高,新的竞争者也可能进入市场。

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首先,全球对环保型阻燃材料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聚磷酸铵阻燃剂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随着行业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

最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将促进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分析首先,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具有以下优势:1、良好的阻燃性能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中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聚合物的阻燃性能。

研究表明,聚磷酸铵可以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难燃气体,阻断热量和氧气供应,达到阻燃的效果。

与传统的阻燃材料相比,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

在高浓度下添加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聚合物,可以得到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是无机盐、水和有机物,不会产生污染和废气。

而且,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阻燃体系是完全无毒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器件等领域,但其阻燃性能相对较差。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塑料的阻燃性能,使其达到符合要求的阻燃等级。

2、难燃涂料难燃涂料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一种阻燃材料。

添加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难燃涂料不仅具有好的阻燃性能,而且具有更好的耐候性和涂装性能。

3、防火电缆由于电缆本身是易燃物质,其阻燃性能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可以为电缆提供优异的阻燃性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目前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1、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2、纳米材料本身具有极小的颗粒尺寸和高表面活性,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其长期环境稳定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

3、目前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中的加入量和阻燃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纳米材料改性聚磷酸铵在聚合物阻燃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解决其生产成本、环境稳定性、加入量等问题,将会进一步促进其在聚合物阻燃领域的广泛应用。

聚磷酸铵的作用

聚磷酸铵的作用

聚磷酸铵的作用
1.水处理:聚磷酸铵可以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方面。

它能够结合水中的钙、镁离子,防止水垢的形成,减少管道、设备的堵塞,同时还能起到防腐、杀菌等作用。

2. 石油开采: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聚磷酸铵可以作为增黏剂和水驱剂。

它可以增加水的黏度,提高排水能力,从而促进油的开采和提取。

3. 纺织:聚磷酸铵可以作为织物的防缩剂,防止织物在洗涤或者水洗过程中缩水。

同时,它还可以起到消毒、防腐等作用。

4. 造纸:聚磷酸铵可以作为造纸的防腐剂,防止纸张受潮发霉。

此外,它还可以增强纸张的抗张强度,使得纸张更加耐用。

总的来说,聚磷酸铵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磷酸铵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目录0. 前言 (3)1. APP的改性 (3)1.1 偶联剂改性 (4)1.2 三氯氰胺改性 (4)1.3 表面活性剂改性 (5)1.4 微胶囊化处理APP (5)2. APP应用 (6)2.1 APP改性PE及研究进展 (6)2.2 APP改性PS及研究进展 (7)2.3 APP改性PU及研究进展 (7)2.4 APP改性POM及研究进展 (7)3. 研究方向 (8)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对与APP的偶联剂改性、微胶囊化、表面活性剂改性以及三聚氰胺改性四种改性方法;利用APP改性PE、PU、PS、POM的方法以及被改性后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等方便的提高以及生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还介绍了APP的发展前景以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APP;改性方法;PE;PS;POM;PU;0. 前言聚磷酸铵(简称APP)是膨胀型阻燃剂(IFR)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酸源及气源双重功能,具有含磷量高、含氮量多、热稳定性好、近于中性、阻燃效果好等优点,已成为阻燃技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1]。

APP通式(NH4)n+2PnO3n+1,外观呈白色粉末状,分水溶性和水难溶性,其中聚合度n在10~20之间为水溶性,称为短链APP;n>20为水难溶性的长链APP。

APP的阻燃机理是受热脱水后生成聚磷酸强脱水剂,促使有机物表面脱水生成炭化物,加之生成的非挥发性磷的氧化物及聚磷酸对基材表面进行覆盖,隔绝空气而达到阻燃的目的,同时由于APP含有氮元素,受热分解释放出CO2、N2、NH3等气体,这些气体不易燃烧,阻断了氧的供应,达到了阻燃增效和协同效应的目的。

但是,目前受生产制备条件的限制,一般得到APP的聚合度只有几十。

因此,APP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而且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较差,无法满足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

因此,对于以APP为主的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研究新的合成方法和工艺,提高APP的聚合度;(2)对现有APP产品进行表面改性(或微胶囊化);(3)开发膨胀型阻燃剂的高效协效剂。

目的是设法提高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效率,降低成本和添加量,改善其与有机材料的相容性,提高在潮湿环境下阻燃剂的抗溶出性能及APP的分解温度等。

本文针对目前研究众多的APP为主的膨胀型阻燃剂的表面改性以及应用进行综述。

1. APP的改性由于目前聚磷酸按的生产受到生产条件的限制,在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的条件下,一般得到APP聚合度只有几十,而且其与有机材料的相容性不能完全达到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

另外,以APP为基础的膨胀型阻燃剂(IFR)在聚丙烯(PP)、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 A)等塑料的阻燃中显示出优良的阻燃作用,是目前阻燃技术研究开发的热点,但是,通常情况下APP的热稳定性仍不能满足如PP的加工要求,而且APP还存在吸湿性较大的缺点,限制了它在电子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因此,为了能够使其发挥阻燃作用,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对其颗粒进行表面改性。

目前较为常见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偶联剂改性、微胶囊化、表面活性剂改性以及三聚氰胺改性等4种[2]。

1.1 偶联剂改性提高APP阻燃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使用偶联剂,偶联剂是一种具有两亲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使性质差别很大的材料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等,其中硅烷偶联剂又是品种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种。

硅烷、硅氧烷、铝酸酯等本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加入到APP中,既可以增加其阻燃性,对其吸湿性也有一定的改善,同时也能够改善材料的韧性、耐热性以及吸水率。

另外利用硅烷偶联剂还可以将小的有机分子加到APP分子链上改善其吸湿性。

根据美国PPG公司报道,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处理APP,使此种APP与聚乙烯混料制成薄膜,耐水试验14天,发现磷的渗出率为2.7%,而未处理的则为15.6%。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人员奚强、常亮、邝生鲁等用有机硅偶联剂(WD- X)对聚磷酸铵(I型- APP)阻燃剂表面进行改性,研究了偶联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及惰性溶剂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认为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质量分数1%,反应时间2.5~3.5h,反应120~130℃。

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APP粒子表面呈疏水性,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得到很大改善。

1.2 三氯氰胺改性采用三聚氰胺进行表而改性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热点,较常见的是先将APP 表面包裹,之后利用一定的交联剂把三聚氰胺与己经进行表面包裹三聚氰胺的APP颗粒连接起来,提高其之间的键合,改善吸湿性。

可选用的交联剂包括含有异氰酸醋、羟甲基、甲酰基、环氧基等基团的化合物。

另外,APP是IFR的主要成分,三聚氰胺通常作为发泡剂使用,当APP在受热分解释放出氨而呈酸性的情况下,能与三聚氰胺反应生成盐,从而改善APP的性能。

中山大学研究报告,将一定数量APP和三聚氰胺搅拌,升温到250℃并维持反应1小时,降低温度,粉碎,得到三聚氰胺改性的APP (MAPP)。

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的APP热分解温度比APP高且吸湿性小。

国外专利报道,在高速搅拌下将三聚氰胺溶液加到APP中,可制成三聚氰胺改性的APP。

在大多数情况下,经三聚氰胺改性的APP仍不能满足需要,还需对其进行再处理。

日本Chisso公司报道,用一种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处理MAPP,使MAPP 粒子间形成化学键,从而改进MAPP的性能。

Tosoh公司用牌号为SILA-ACES330(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处理MAPP(牌号为H istaflamAP462),用此产品阻燃EV A ,可制成耐水、绝缘性能优良的材料。

浙江大学研究人员曹堃等[3]探讨三聚氰胺(MEL)改性聚磷酸铵(APP) 过程中A PP本身的化学及物理变化。

发现在改性反应条件下,APP聚合度略有增加,品型由I型变为I、II型混合物,导致改性产物(MAPP)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其失重特征更符合阻燃要求。

将其与季戊四醇组成膨胀型燃剂(IFR)用于聚丙烯阻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5%时即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同时热分析还证明,与简单掺混烈相比,其失重速率峰值更小,500℃时的残余量更高。

1.3 表面活性剂改性[4]水溶性的APP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其吸水性会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从碳原子数为14- 18的脂肪酸及其二价金属盐、三价金属盐或其混合物中选择,其中二价盐包括镁盐、锌盐、钙盐,三价盐可以选择铝。

在APP表面处理中需要使用溶液,任何可以溶解表面活性剂但是不影响APP质量的溶剂均可选用,包括氯化脂肪烃类,如氯甲烷、二氯甲烷以及三氯甲烷等,另外也可选用芳香烃或氯化芳香烃,如甲苯、二甲苯和氯苯等。

除去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外,还可以利用阳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来对APP进行改性,如采用二甲基氯铵、碳原子数为14- 18的脂肪醇、带有酰基的碳原子数为14- 18的脂肪酸、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共聚物及其混合物,中后四种为非离子改性剂,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控制在10以下。

1.4 微胶囊化处理APP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成膜材料将细小物质包覆成微小颗粒的技术[5]。

通常制备的微胶囊粒子大小在5 -2000um,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己经可制备出纳米级微胶囊。

微胶囊一般由囊芯和囊带组成,构成包覆APP的微胶囊的囊壁材料主要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尿素一甲醛、酚醛树脂等[6]。

其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APP的微胶囊化最早被采纳,应用也较为广泛[7]。

例如用500 g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5.2 kg APP进行微胶囊化处理后,可使APP在25℃下水中的溶解性由8.2%下降为0.2%,并且18份微胶囊化的APP用于阻燃PP时,即可达到UL94 V0级,赋予了PP优异的阻燃性能[8];Wu等[9]采用原位聚合法也成功制备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化的APP。

与未改性APP相比,微胶囊APP的阻燃性能明显提高,添加30%的阻燃剂时,使PP的极限氧指数从20.0%提高到30.5%。

冯申[10]等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二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包覆的APP(MFAPP),将MFAPP和双季戊四醇(DPER)组成的膨胀阻燃体系应用于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 )中。

结果表明,所制得的MFAPP表面包覆层完好致密,并且250℃以下热失重率仅为1.629%,阻燃SEBS样条在湿热环境下不会吐白,垂直燃烧级别达到F V-0级,且制成电缆后硬度、断裂伸长率和抗张强度均可以满足要求[11]。

2. APP应用2.1 APP改性PE及研究进展聚乙烯材料是现时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但其氧指数仅为17.4%,在高压、放热、放电等条件下极易引起火灾,因而聚乙烯的阻燃成为该材料能否广泛使用的关键。

先前使用的聚乙烯无卤阻燃剂多为镁盐和铝盐阻燃剂,通过高温分解吸收塑料表面热量,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温度,并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冲淡可燃气体浓度,达到阻燃的效果,因此其使用量大,对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人们根据几种阻燃剂的协同作用,采用以聚磷酸铵为主阻燃剂,季戊四醇、沸石为助阻燃剂共同组成膨胀烈体系加入PE材料中,制成阻燃聚乙烯材料,其氧指数可提高到35%,阻燃级别达到U L94V- 0级标准,且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优良,可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管材和吹塑制品中。

山西中北大学研究人员刘渊[12]等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对聚乙烯(PE)的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II型APP在添加量达到30%以后,PE的氧指数达到了22.4,可以实现离火后很快自熄;在添加了APP后,PE的拉伸强度在开始的时候提高,当添加量超过20%后,其拉伸强度开始缓慢降低;PE的缺口冲击强度在添加APP后,在添加量很低时就产生了大幅度下降。

2.2 APP改性PS及研究进展早期的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主要用作隔热、隔音、防震,以及包装材料,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是PS的改性品种,与PS相比,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冲击强度,并且保留了PS易成型加工的优点,可进行注塑、挤塑、真空吸塑等成型加工,广泛用于制造各种电器零件、电视机、收音机、电话、吸尘器等的壳体,板材及冰箱衬里,但它同样易燃烧,同时产生带毒性气体的黑烟,限制了其在某些要求阻燃场所的使用,尤其是对塑料阻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家电行业。

磷系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消烟效果,但常规磷系阻燃剂对制品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国内外正在研制开发新型磷系阻燃剂-选用新型长链聚磷酸铵,与辅助助燃剂一起构成多元阻燃体系,使阻燃体系与树脂相容性好,成本低廉,氧指数由17%上升到28.8%,阻燃性为U L94V- 0极,达到阻燃、消烟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