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小组活动
任务型教学大纲
![任务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2b174b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7.png)
任务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旨在通过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2. 学生能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场景中的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学生能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体验语言乐趣并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任务一:购物对话任务描述:学生将分为小组,模拟购物对话,练习交际和购物用语。
任务要求:每组至少完成3个购物对话,包括询问商品价格、颜色、尺码等相关信息,并完成购买或退换货的流程。
2. 任务二:旅行规划任务描述:学生将分为小组,制定一个旅行计划并进行介绍。
任务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包括交通工具的选择、酒店预订、景点安排等。
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小组进行介绍。
3. 任务三:环保行动任务描述:学生将分为小组,根据所学环保知识,设计一个环保行动方案。
任务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环保行动主题,例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并通过海报、PPT等形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宣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介绍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让学生了解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任务设定阶段详细介绍每个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任务选择。
3. 任务实施阶段针对每个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宣传等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并解决问题。
4. 反思总结阶段每个任务结束后,帮助学生总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让学生自行评价任务的难易程度、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估1. 任务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语言准确性、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2. 学习成果展示评估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的任务成果,包括对话录音、旅行计划、宣传海报等形式。
3. 口头反馈在学生展示任务成果后,教师进行口头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任务,勉励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努力。
谈任务型教学法中的_任务_与_活动_的区别
![谈任务型教学法中的_任务_与_活动_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bacfd657fd5360cba1adb27.png)
( 一) 目的 进行课堂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对课堂上教授的知识进行 操练,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巩固和复习所学 过的知识。例如: 在课堂中我们教授“谁”“什么”“哪”三个 疑问词,我们在练习阶段会有意识的叫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 话,但是我们会规定使用这三个疑问词,在听学生对话的过 程中我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 是否真正理解它们的意思。而学生对话中的表述是否符合 真正的交际逻辑和需求往往是被我们所忽视的。 完成活动的目的与完成任务的目的有着明显的区别,完 成任务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交际,也就是与他人沟通交流传 递信息或是解决实际问题。美国 TESOL 教师协会开发了一 套详 细 的 学 习 任 务 的 目 标: obtain,complete,process,express,make, defend, argue, use, ask, correspond, write, shop,engage,volunteer,elicit,clarify,restart,indicate,give, offer,negotiate,read. 其重点是关注学习者运用语言做事的 能力。 例如: 在课堂中我们给出任务: 了解你生活的城市的天 气情况,为明天的出行做一个计划,听天气预报,小组讨论决 定去什么地方并作哪些准备。那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 们首要关注的就是学生是否做出了计划安排,做出了什么样 的计划,怎样做出计划,这是完成任务最主要的方面,它决定 了这次任务是否成功。 ( 二) 内容 “任务”中包括多项语言点,完成任务是多种言语技能的
Prabhu 着眼于任务过程中认知特点,将任务分为信息 差、推理差、意见差三类任务。Pica、kanagy 和 Falodum 按照 互动的方式把任务分为拼图式任务、信息差型任务、解决问
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小组活动”探究
![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小组活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d791f404a1b0717fd5dd43.png)
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小组活动”探究本文以合作学习和交际教学方法为依据,重点探讨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优点,并对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合作小组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及提高小组活动效率的方法进行了阐释。
新课程改革任务型教学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中的小组活动是基于合作学习和交际教学法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它不仅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实践。
更适合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一、小组活动的优点小组活动是语言教学课堂常用的方法,也是现代教学方法的趋势所在。
比起大班授课有其自身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对于要做和相信的事情所作的理性判断。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小组活动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小组内各成员的作用。
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意见。
通过自身思考和实践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布置相对复杂、有难度和现实性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帮助而不是单纯教授简单的知识。
一般情况下,学生被分配成小组互相合作学习数周或数月。
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学会积极倾听、给出明确的解释等特定的技能,他们不能完全跟从别人的看法,而要创造出原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资源共享,灵活思考,提高创造性。
2.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小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因为它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能展现思维的社会属性。
一方面,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整体控制管理活动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当面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和复杂问题时,他们组成小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收集信息,温故知新。
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加深记忆。
最后完成信息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另一方面,小组学习评价能使学生看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小组活动比大班授课的优点在于它实现了小组成员个体和整体的价值。
小组成员共担荣辱,这就使得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频繁接触主要内容从而提高记忆,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小组活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9b366325c52cc58bd6bef4.png)
动, 以创造性运用语言为目的。以利用照片
认识为 例 , 用 o e ar 在运 p np i 熟练地 掌握 了
句型 “s hs o rboh r i e ” I i y u rte/ s 以后 , t st
语言实践活动。通常情况下 , 每组以 2 4 ~
人 为 佳 , 多不 超 过 8人 , 中又 以 2人 最 其
特点 ,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在任
务 型语 言 教 学 中 , 师 如 能 充分 发 挥 小 组 教
fri i Hw ln os{ tk a s t o ogd e t ae等句型。 ?
Wo h Hw o Hw 1n Hw fr o og o a
合作学 习特有的优势 , 让学生在合作 中共
…
的主要模式 ,其最显著特点是 “ 为用而 学, 在用中学 , 学了就用 ” 。小组活动恰好 是这一特点的最佳教学实践模式。因此 , 掌握 并运用各种 不同 的小组活 动形式 ,
并 充 分 发 挥 教 师 的 主 导 作 用 ,有 助 于 提 高课 堂 教 学效 率 。 关 键 词 :任 务 型 教 学 组织 学生 教 师 小 组 活 动
5个人成果综合式。 . 小组成 员根据 教师的要求事先各 自 准备一些材料 ,并在课 堂上进行组内交
流 , 归 纳 整 理 后 , 小 组 汇 报 的 形 式 与 经 以
全 班 共享 。
、
小组 活 动 的形 式 与 特 点
小组活动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 干
小 组 ,让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开 展 各 项
Tecig简称 T L 是 现 代 英 语 教 学 研 ahn B T)
挥 学 生 的主 观能 动 性 、创造 性 和积 极 性 。 活动 中, 在 学生不 能光说 , 要调动 还 手、 、 脚 脸部 和各 种感 觉 器 官都 参 与活 动 , 个学 生都 能在 小组活 动 中得 到充 每 分 的发挥。 3 . 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有利于同组学生 之 间互帮互助精神 的发扬 。在小组活动 中,每个人对别人 的讲话必 然要做出反 应 , 了使本组活动得 到延续、 为 成功 , 他们
借他山之石攻玉——浅谈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借他山之石攻玉——浅谈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13c855cd89eb172ded63b7e8.png)
固@ 曲
旦
浅诙饪锣 型语言放 学中的 诅合作学 习
江苏如 东县 河口镇 于港初 级 中学 曹明杰
如 性 性 【 要】 摘 实施 新课程 改革 以来 , 学生学 习方式 配根 据 各 种 因素 来 确 定 , 能 力 差 异 、 别 差 异 、 的转 变 是 英 语 教 学 改革 的 一个 重 点 , 学 生 所 采 用 格 差 异 、 动 内容 等 。 组 时 , 师 要 充 分 了解学 生 在 活 分 教 的 自主 学 习 、 作 学 习 和探 索 学 习 等 方 式 中 , 组 的性别 、 合 小 能力 、 个性和学 习成绩等 因素 , 在小组人 员 合 作 学 习 对 学 生 的英 语 学 习 起 到 了很 大 的 促 进 作 构成上有 同质与异质之分 ,前者将有着共 同兴趣 、 认 由 用 。本文拟从如何科学 合理地 分组 和小组合作学 爱好 、 知 水 准 的 学 生 组 成 学 习 小 组 , 于 有共 同 的语 言 , 此 间容 易 打 开 心 扉 , 成 心 心 相 印 、 彼 形 和谐 习 的 内容 两 方 面 探讨 小 组 合作 学 习 。 【 关键词 】 小组合作 分组 小组合作学 习内容 共振 的心理氛 围 ; 后者则求 异 , 成异型交流结构 , 形 取 所 《 英语课程标准》 倡导任务型语 言教学方 式 , 异 质 成 员 之 间 相 互 学 习 、 长 补 短 , 形 成 的互 补 以 学 生 为 主体 , 老 师 的 指 导 下 合 理 分 组 , 过 感 知 、 机 制 . 能 使 小 组 成 员 获 得 心 理 上 的 满 足 , 异 质 在 通 亦 按 体 验 、 践 、 讨 、 查 、 与 和 合 作 等 方 式 完 成 教 分 组 有 利 于 资 源 的利 用 。 因此 教 师 在 分 组 时 坚 持 实 探 调 参 师 事 先 提 出 的任 务 , 现 教 学 目的 , 受 成 功 。 生 “ 实 感 学 组间同质 , 内异质 ” 组 的划 分方法 , 科学 、 合理地分 知识基 在学 习的过程 中通过合作学习 , 进行情感和策略调 组 尽 量多方 位的考 虑到学 生的学业水平 、 整 . 成积极 的学 习态度 , 进实 际应 用能力 的提 础 、 知技能 、 形 促 认 家庭背 景 、 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等 高。在英语教学 中合理高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 方面 的差异性 , 争取小 组之 间的零差距 , 做到每个 是实施任务型教学 的较佳模式 。合作学 习中的“ 合 小组的实力基 本相当 ;组内成员之间优势互补 , 彼 作 ” 指 行 动上 的 合 作 , 识 资 源 的共 享 和 思 想 方 此 之 间 能 够取 长 补 短 。 小 组 有 共 同 完 成 的 任务 , 是 知 有 法 的 合作 。 在学 生 合 作 学 习 中需 要 积 极 的相 互 依 明确 责 任 分 工 的互 助 学 习 , 生 在 小 组 和谐 的气 氛 学 赖 、 人 的 责 任 、 生 的社 交 技 能 、 言 学 习 的 焦 虑 中进 行语 言 交 际 ,每 个 人都 有 开 口说英 语 的机 会 。 个 学 语 调整 、小 组 成 员 的 个 性 差 异 和 小 组 活 动 的评 价 体 通过合理分 组 , 小组 内分工合作 。 既有利 于小组之 系 。 团体 的 成 功依 赖 所 有 成 员 协 同工 作 , 同时 教 师 间引进竞争机制 . 又有利于组 内成员之间合作意识 也必 须 有 目的地 教 育 他 们 承 担 个 人 责 任 。一 个 群 的增 强 , 有 效完 成 任 务 创 设 了外 在 环境 。通 过 小 为 学 能够 自主地学 体 的成 功 , 赖 于每 位 成 员 所 展 现 的知 识 能 力 。当 组学 习, 生有 了具体 的学 习动机 , 依 团体 的成功能够根据所有成员 的成绩综合而定 、 评 习, 主动 地用所学语 言去完成 任务 , 而达到 自然 从 价成员对团体计划有 贡献 时 , 合作学 习就能使学生 地 使 用 语 言 的 目的 。 获得 成就 感 。 因此 , 组 组 合 的 方 式 可 根 据 活 动 的 需要 分 为 小 英 语 课 堂 合作 学 习法 以现 代 社 会 心 理 学 、 育 以下几种 : 教 固定小组 ; 自由组 合 ; 特珠组 合 ; 交换组 学 、 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 础 , 认 以研 究 与 利 用 课 堂 合等。 教学 中 的人 际关 系 为基 点 ,以 目标 设 计 为 先 导 , 以 二 、 组 合 作 学 习的 具 体 内容 小 师生 、 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 , 以小 组活动 为基 本教 小组合作 学 习活动根据 教学安 排和教学 内容 学形式 , 以团体成绩 为评 价标准 , 以标 准参照评价 的不 同在课前 、 中和课后进行 。 课 为基本手段 , 以大 面积提高学生 的学业成绩 、 改善 1 . 合作 预备课 前发 言。“ reTl Fe a 是英语课堂 班 内 的社 会 心 理气 氛 、 成 良好 的 心理 品质 和 社 会 常见 形 式 ,一 般 安 排 在 每 堂 课 开 始 的前 5分钟 , 形 让 技 能 为 根 本 目 的 。英 语 课 堂 的 合 作 学 习 以 小 组 为 学 生 围 绕 学 过 的 . 要 学 的 或 课 外 的 内 容 , 当 日 将 以 基本形式 , 以小组成 员合作性 活动为主体 , 小组 目 天气 、 学生 出勤 、 班级记事 、 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等 新 标达成为标准 , 以小组总体成绩 为评 价和奖励依据 为话题 , 采用英语汇报 的形式创设一种 良好 的英语 的课 堂学 习策 略 体 系 。 学习氛 围 , 以便学生迅速 、 轻松地进人学 习状态。 为 科 学 、 理分 组 合 了使其 内容丰富 多彩 , 使更 多学生得 到锻炼 , 师 教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23e7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f.png)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一、引言1.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与运用。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意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增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展开讨论、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相互合作、协调,共同完成任务,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支持与鼓励,相互之间的学习动力也会相应增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立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小组互助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或是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家庭、学校生活、旅游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2.小组合作学习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教学注重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实现语言学习目标,而小组合作学习恰好可以提供学生完成任务的机会。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任务,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演讲、小组合作写作等,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完成,共同分享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外拓展活动中的应用除了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在课外拓展活动中得到应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策划、组织、实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挑战和对策1.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会出现学生能力不均衡的情况,有些学生可能表现出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有些学生可能表现较弱。
幼儿语言活动小组活动方案
![幼儿语言活动小组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12b7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8.png)
幼儿语言活动小组活动方案为了增进幼儿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培育他们的合作意识,我们规划开展一系列的幼儿语言活动小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将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爱好,培育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活动目标:1. 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2.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培育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激发幼儿对语言进修的爱好,建立乐观的进修态度。
活动内容:1. 语言游戏:通过各类语言游戏,如找出不同、猜谜语、拼图等,激发幼儿的爱好,培育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游戏中的互动和合作也能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语言绘本分享:每周选择一本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由小组成员交替分享。
分享的内容可以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通过分享,培育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讲故事竞赛: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叙述一个自己喜爱的故事。
通过竞赛,激发幼儿对故事的爱好,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设力。
4. 语言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师、医生、消防员等,通过角色扮演,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设力。
同时,扮演不同角色的互动,也能练习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5. 语言拼图竞赛:每个小组分发一幅语言拼图,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拼图。
通过拼图竞赛,培育幼儿的观察力、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时间和地点: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持续60分钟。
活动地点为幼儿园的活动室或教室。
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进步状况。
同时,通过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家中对活动的反馈和影响。
通过这一系列的幼儿语言活动小组活动,我们将为幼儿创设一个乐观、互动的语言环境,培育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竞赛,也能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们将能够更幸福地进修语言,发。
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
![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https://img.taocdn.com/s3/m/055593c4a1c7aa00b52acb33.png)
浅析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摘要] 任务型教学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讲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各自承担具体的任务,通过合作最终完成共同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是任务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小组或合作学习实践缺乏经验,以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下面就中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进行探究,同时也就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组合作;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一、任务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1、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就是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此为核心:小组的组建是为小组活动提供活动的形式与空间,教师的精讲是为了提供活动的知识背景,小组奖励的实施为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英语学习是一个语言获得过程,学生必须带着特定的任务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因此,同学间的交流在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然而,它不能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老师必须依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选择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间。
1、学习“role-play”部分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有很多角色扮演的部分,首先老师把任务布置下来,然后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去进行角色扮演。
比如:在讲授book one,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时,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情景:“amy and her american friends are visiting london,they can’t find the underground to amy’s aunt home”。
任务型教学中的英语小组活动探析
![任务型教学中的英语小组活动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17fbd65022aaea998f0fb4.png)
分析 , 旨在进一 步提高 小组活 动 的实效 , 提高课 容量将居高不 下。班 级中包 含 了各种性格 类型 、 各 种学 习风格 的学生 。 有些 性格 内向 、 善言 辞的学 不 生怕在公众场 合发言 , 而小组活动为 这些 学生提供
堂教学效率 , 推进英语学习方式 的转变 。
一
、
英 语 小 组 活 动 的主 要 优 势
对 于绝 大多数学生来说 , 课堂环境 几乎是英语 了一个相对安 全的空间 ,至少有一个缓 冲的过程 , 学 习的唯一场所 。 教师要在有效 的时间内高效地利 不至于直接暴 露学生 自身认为个体 的不 足 , 如语音 用其积极 因素 , 采用更适合学 习者语 言能力发展 的
作 精神 ” 是英语课 程 的主要任 务之一 。 在新 课程推 组 活动时 , 每个个 体均 为一个 独立 的角色 , 他们可
进 实施 任务 型教学 途径 ( s.ae p rah 的背 t kb sdapoc ) a
景 下 , 织 有 效 的 英 语 小 组 活 动 (ru ok 有 着 绢 gopw r )
以根据各 自的情况反馈 , 想答 ( 什 么就答 ( ) 问) 问 什 么, 从而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 交际的能力 。 (- 创设 良好的情感氛 围 .) C 近几年或在 未来 的较长一段时期 内 , 地 的班 各
十分积极 的意义 。 笔者结 合平 时的教研 实践 , 着重 就小组 活动的作用与优势 、 小组 活动的实施 策略作
的姿态参 与到学 习任务 中去 。 并在不 同的教学环节调整 好各 自的角 色。 教师要充
( ) 四 发展 学生的个性
分调动学生 的参与和合作 , 特别是要使 一些学 习困
并尽可 能减少表演 新课程要 求丰富学生 的生活经历 , 开发 思维能 难 的学 生明确各 自的角 色分 配 ,
在小组合作中实践小学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
![在小组合作中实践小学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1710be1b8f67c1cfad6b8a6.png)
( ) 例 :h rp s n ef . 学 生看 图 片小 组 活 动 扩 2案 T egae dt x 让 a h 0 编 故 事 . T ef rw .ts e v1… 接 着 学 生 们 对 故 如 h xibo n I ivr l e o s y o v 事 进 行 续 编 . 组讨 论会 有 多 少 不 同 的 结 局 有 的学 生 可 能 会 小
t 1 S el e … 首 先 安 排 了一 个 小 组 活 动 。 让 学 生 询 问 自己最 a . h k s l i
三 、 务 型 语 言 教 学 活 动 的 评 价 任 《 语 课 程 标 准 》 指 出 通过 多种 评 价 手段 和 方 式 . 学 生 英 中 对 学 习 过 程 中 表 现 出 的 兴趣 、 度 。 与 活动 程 度 , 态 参 对他 们 的语 言 发 展 状 态 做 出 判 断 . 他 们 的学 习尝 试 做 出肯 定 . 对 以促 进 学 生 的 学 习 积极 性 . 助 教 师 改进 教学 帮 1 务 型 语 言 教 学 活 动 中小 组 合作 知识 目标 的评 价 . 任 小组 合作 是 以 知识 运 用 为 载体 的 . 因此 小 组 合 作 必 须 完 成 定 的 知识 目标 . 认 为 应 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对 小 组 合 作 的 知 识 我 目标 进 行 评 价 : 言 输 出 量 大 : 点 句 型 突 Ⅲ : 景 创 设 合 理 想 语 重 情 象 内 容合 理 ; 旧知 识 联 系 ; 时 质 疑 。 新 及 2任 务 型 语 言 教 学 活 动 中 小 组 合作 技 能 目标 的评 价 . 为 了 使 小 组 合 作 效 率 高 . 成 质 量 好 . 们 需 从 以下 两 个 完 我 方 面对 小 组 合 作 的技 能 目标 进 行 评 价 ( ) 演 技 能 : 音 语 调 优 美 ; 音 洪 亮 、 利 ; 体 语 言 1表 语 声 流 肢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efbb8b3b31126edb6f1a10b8.png)
浅谈课堂教 学 中的0 1
讲 解 。 然后 规 定 活 动 时 间 ,将 备 用 任 务 布置 给 先 完 成 的 小组 去 做 。要 时刻 观察 进度 , 并在 必要 时提供 帮助 。然后 ,按 照规 定时 间停止 活动 。选 派 小组代 表发 表观 点 , 向全 班 展示 各个 小组活 动 产 生 的成果 ,并 对活 动做 总 结 。教 师要 充分 肯 定学 生的努 力 ,并 对他 们所 运用 英 语 的情况 做 出评价 ,对 于在 语 言使用 方面 出现 的 力。小组活动在任 务型教 学的贯彻 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以任务 小错误 及 时纠正 ,严重 问题 应在 以后 的课堂 上再 次着重 强调 。 小组 活动 最大 的特 点就 是 兴趣 性 。它可 以充 分激 发学 生参 与 为基本依托。本文重点探讨 了任务型教 学法 中的小组活动及小组活动 的设计 ,并结合笔者教 学实例 阐述 了小组活动的任务形式在教 学中的 某些 活动 的兴 趣 ,在 小组活 动 中 ,教师 淡化 了课 堂意 识 ,学生 更 应 用。 能充分 体验 英语 学 习带 来 的愉悦 。 关键 词 :任务型教 学法 ;小组 活动 ;综合语 言运 用能力 ;任务 二、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促进学生多种能力发展 形 式 ‘ 任 务型 教 学法 强调 实际 交 际能力 的培 养 ,激发 学生 学 习情感 A s a t Th e Curc lm tn ad ma eb h iit f 是 首要 任 务 ,英语 课堂 教学 要激 发 学生 的情感 ,就 要把 课堂 还给 b tr c :” eN w riuu Sa d r ” d yt eM nsr o y Ed a o u s f r r h o lo g ih t a h ng c u ss c rc l m 学 生 ,让其独 立思 考 ,独 立完 成任 务 。 uc t n p t o wad t e g a fEn l e c i o re ; uriu u i s t e d s n o u rc l m sa d t e i lm e t t n o e o h ei fc riu u n h mp e n ai fr c mm e d t s t g o n a i .I on 教 师要 鼓励 学 生进行 独 立思考 , 自主 探索 。安 排每 个学 生承 p o o e h e Ta k a e a h n d l wh c m p e n st e tan n 担 一定 的责 任 ,学 生为 完成 任务 必须 自主 的思 考与 行动 ,这 就培 r m t ̄t s —b s d Te c i g mo e , i h i lme t h r i i g o t g ae b l isofln u g s g i e ta h n r e s n tas 养 了独 立思 考 的习惯 及独 立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同 时,小 组活 动能 fi e r t d a i te g a e u i n t e c i g p oc s,a d i l o n i a n h a v a e ri i to d oc t spa tcpa i n,c m mun c to nd c l b r ton i r r t 够 最大 限度 的创 设真 实 的语 言环 境 ,提 高 学生 的 口语交 际 能力 。 o i a i n a o l o a i n o de o a ma e su e t a h e e t e rg asa d g i h e l g o c s; a wh l 长 期 以来 , 由于受 到母语 环境 的包 围,学 生 的 口语 能力 很难有 效 k t d n s c iv h i o n an t e f ei fs e sme n l n uc ie b n o a i g su e st o t n swi y e c urg n t d nt o d hi g t Engih h l ,we c l d v l p t e r 发 展 。而小 组活 动形 式活 泼 开放 ,学 生 间地位 平等 ,师 生之 间 , s a e e o h i l c mp e e i e l n u g b lt .Te m wo k o r h ns a g a e a i y v i a r ,wh c ei s o a i a k , 生 生之 间,通 过共 同探 讨 相互 启发 , 口语交 际与 合作 能力 得到 了 i h r l n b sc ts s e oc u i s a v r mp ra t p s i n i s —b s d Te c i g m o e.Th s 提高 。 c p e e y i o t n o i o n Ta k a e a h n d 1 t i p pe o u e n t e t a a r f c s s o h e mwo k i h ak—b s d t a h n n y f r n te ts a e e c i g a d wa s o 在 教 学 中我结 合部 分 名著 等课本 剧 ,通过 事前 准 备和 安排 , d sg i g t e a t ii s s wel a he a p i a i n i r c i a a g g 鼓励 学生 分小 组进 行角 色 扮演 ,并 由学 生评委 就其 表 演评 价和奖 e i n n h c i t ,a l s t p l to n p a tc lln ua e v e c e u a o a h ut o ' ta h n x mp e u tta e d c t n, s ea h r e c i g e a l s B sar t . i t s i 励 。在 这 样 的 活 动 中 ,学 生 背 台 词 、编 动 作 、 借道 具 ,相 互切 Ky e wor s d :Tak ae e c i ,Gr p a t iis s —b sd ta hng ou ci te,Co v mprh n i 磋 、全 员 参与 ,创 造 了 良好 的英 语交 际氛 围 。当学 生意 识到所 学 ee s ve ln u g b l y Ta k a g a ea i t , s i 的语言 能 有效切 入 实际 时 ,情 绪 上 的满足 不言 而喻 ,学 习兴趣 空 前 高涨 。应 当提 出的是 ,在 小组 活动 中 ,教师 应该 尽量 给学 生提 随 着信 息 时 代 的 到来 , 国 际交 往 日益频 繁 ,对 英 语 交 际 的 供 真实 的语 言环 境 ,让他 们有 话 可交 流 、有用 武之地 ,并 以此 提 需求 越来 越紧 迫 。在过 去 的英语 课堂 里教 师过 于注 重 自己教 的过 高 他们 的跨文 化交 际能力 。 程 ,而 忽 略 了 学 生学 的 过 程 ,形 成 了单 向输 出 的状 态 。 《 课 新 三 、面 向全体 ,因材施 教 标》指 出:要发 展 学生 自主 学习 的能 力和合 作 精神 ;帮 助学 生 掌 在实 际教 学 中不 可避 免的 是 ,参加 小组 活动 时 ,学 习好的 学 握 一定 的英 语基 础知 识和 听 、说 、读 、写技 能 ,形 成一 定 的综合 生往 往积 极活 跃 ,而 有些 成绩 较差 的 同学却 不愿 参加 ,此 时教师 语 言运 用 能力 ,培养 学 生的观 察 、记忆 、 思维 、想 象能 力和创 新 要 多鼓励 他们 与 同学 交流 。教 师可 根据 其成 绩水 平 、 口语 能力等 精 神 。它倡导 “ 务型 ” (a kb sd tah n) 任 T s— ae e cig 的教 学途 径 , 实际 情况 ,先 布置 些 简单 的任 务。 当学 生 出现 想 说而 不敢 说等矛 以学生 “ 在做 中 学 ”为 目标 要 求 ,这~ 教学 理念 是指 改变 过去 以 盾 心 理时 ,一 定要 让他 们有 表现 和发 挥 的机会 ,培 养他 们 的 自信 教 师和 教材 为中心 的教 学 原则 , 由教师 在教 学过 程 中安排 各类 活 心 。待他们 有 了进 步再 布置 一些 难一 点 的任务 。在 教 学中 ,只有 动 ,每节 课 内容丰 富实 在 , 问题 设 置 明确 合 理 ,让学 生在 活动 中 尊 重和 发挥 学 生的 主体 作用 ,并 同 时承认 学生 的个 体差 异 ;也只 掌握 知识 。而 如何 将任 务型 细化 到 英语课 堂 的每 一步之 中也是 笔 有 在课 堂 教学 中关注 每个 学 生 的成长 ,才 能促 进全 体学 生 良好健 者在 教学 中苦 苦思 索的 问题 ,结 合个人 实 践 ,笔者 现就 利用 小 组 康 的人格 形成 ,达到 预期 的教 育效果 。 活动这 一手 段 展开课 堂 教学 中应注 意 的 问题 ,谈谈 以下 几个 方面 英语 教学 的 最终 目的 就是 要提 高学 生综 合运 用英 语 的能力 。 的体会 和思考 。 在教 学 中不仅 要 重视 最终 结果 ,更 重要 的是 要重 视学 生学 习 、实 我 们力 求在 全新 的课 堂教 学 中 ,让 学 生进 行合 作学 习 、 自主 践 的过 程 。任 务型 教 学模 式 (a k b sd a g ae e c ig T s— a e ln u g ta h n ) 学 习。此 时教师 的角 色转 变尤 为重 要 ,不 能一 味地包 办 教学 ,不 更 好地 阐述 了课 堂 教学 是 教 学 的 核心 ,学 生 是 课 堂 的主 人 这 一 能仅仅 以教 的过程 来代 替 学生 学的 过程 ,要 时刻 注�
论教师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中的作用
![论教师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bd4fc6da38376baf1faeed.png)
一
d n 所 以几 年 来 , 采 用 了各 种 教 学 手 段 , 求 寻 找 到 最 佳 oe 我 力 的方 式 。例 如 : 1 由复 习 单 词 导人 新 课 ;2 由 老师 介 绍 课 文 () () 的背 景 材 料或 简 单 地 先 复 述课 文 ; 3 由课 文 的 内容 提 出 一 系 () 列 建 设 性 的 问题 , 学 生 先 作 简单 的讨 论 ;4 如 果课 文有 较 让 () 强 的故 事 情 节 , 让 一 组 学 生 以课 本 剧 的形 式在 讲 解 课 文之 则 前 先 行 表演 。现 代 教学 论 强 调 的 是 : e t e 要 求 的是 培养 创 c ai , r v 造 性 的 学 生 。 了让 学 生 既能 拓 宽 思路 , 能 以最佳 状 态 进入 为 又 课 文 的学 习 . 近一 学 期 我 尝 试 了 一 种新 的手 段 导人 课 文 , 结 从 果 后 , 生热 情 高 , 入 角 色快 。 学 进
能力。
潜 在 的好 奇 心 和迫 切 的求 知 欲 , 学 生 有 兴趣 地 学 习 、 解 课 使 理 文 . 直是 我 比较关 注的 问 题 。因为 我 深 知 : lb g ni h l 一 Wel e u s af
关 键 词 :小组 协作 式任 务 教 学 教 师 作 用
《 语 课 程 标 准 》 教 学 理 念 中 倡 导 “ 务 型教 学 ” 提 出 英 在 任 , 教 师要 关 注学 生 的 情 感 : 强 对学 生学 习策 略 的 指 导 ; 展 学 加 拓 生 的文 化 视野 . 展 他 们 跨 文 化交 际 的意 识 和 能 力 : 用 现 代 发 利 教 育 技 术 , 宽学 生 学 习 和 运 用英 语 的渠 道 ; 拓 引导 学 生 通 过感 知 、 验 、 践 、 论 、 作 和 探 究 等方 式 , 展 听 、 、 、 的 体 实 讨 合 发 说 读 写 综 合 语 言 技 能 。 成 自主 学 习 的 能力 ; 调 在课 堂 教 学 中 , 形 强 应 培 养 学 生 的综 合语 言运 用 能 力 。而综 合 语 言 运 用 能 力 的形 成 是 建 立 在 学 生语 言技 能 、 言 知 识 、 感 态 度 、 习 策 略 和 文 语 情 学 化 意 识 等素 养 的 整体 发 展 基础 上 的 。 根 据 英 语 新 课 程 标 准 的要 求 . 在 教 师 授 课 应 以任 务 型 现 教 学 为 主 . 养 学 生 在 真 实 生 活 中 运 用 语 言 的 能 力 , 学 生 培 让 在 教 学 活 动 中参 与 和完 成 真 实 的生 活 任 务 。 因 此 , 设 计 课 在 堂 教 学 时 .对 于 不 同 学 生 之 间 知 识 水 平 和 智 力 发 展 参 差 不 齐 . 且 师 生 之 间 、 生 之 间 的 交 际得 不 到 充 分 的 发 挥 等 教 并 学 学 中 的 问题 . 主 张 采用 “ 作 学 习 ” 方 式 , “ 组 作 式 我 合 的 即 小 任 务 型 教 学 ” 。 “ 组 协 作 式 任 务 型 教 学 ” 合 作 学 习 的 一种 形 式 , 任 小 是 是 务 型教 学 中 非 常好 的实 施 方 式 。它 通 过小 组 成 员积 极 主 动 地 参 与学 习过 程 , 使小 组成 员彼 此 协 助 , 同合 作 , 共 以提 高 个 人 的学 习 成 效 和 达 成 团 体 的 学 习 目标 它 存 培 养 师生 之 间 、 学 生 之 间 的 多 向 交 流 、 相 合 作 、 长 补 短 方 面 具 有 积 极 的作 互 取 用 . 教 师在 “ 组 协 作 式 任 务 型 教 学 ” 的 任 务 就 是 通 过 任 而 小 中 务 活 动 的 设计 在语 言技 能 、 言 知 识 、 感 态 度 、 习 策 略 和 语 情 学 文 化 意 识 这 五 个 方 面 共 同 促 进 学 生 综 合 语 青运 用 能 力 的 形 成 和 发展 。因此 同样 要 求 教 师 由知 识 的传 授 者 到 完成 任 务 的 组 织 者 、 督 者 的转 变 。 要 求 教 师 改 变 以 往 以 教 师 为 主 角 监 即 “ 堂灌” 满 的形 式 , 成 为 课 堂 活 动 的 导 演 和 助 手 . 而 由学 生 在 课 堂上 唱 主 角 。 小 组 活动 (ru w r 或 p i W r ) 解 决 了这 一 难 题 。这 go p o k a Ok 则 r 种 活 动形 式 要 求 学 生2 4 一 组 . 绕 教 师 所 给 的话 题 进 行 — 人 围 语言活动 , 或操 练语 言知 识 , 发 表 个 人 见 解 . 通 过 种 活 动 不仅 可 以有 效 地 加 大学 生 语 言 的实 践 量 。 而且 可 以 培 养 学 生 在 群 体 中 与 他 人 合 作 的 能 力 。 教 师 应 针 对 学 生 的 特点 .选 择 更 具 新 颖 性 和 挑 战 性 的活 动 . 并 让 学 生 在 活 动 中通 过 努 力 . 略 成 功 的喜 悦 。 通 过 小 组 讨 领 论 , 生 不 仅 可 以 掌 握 课 文 中 的语 言 知 识 , 且 可 以主 动 学 学 而 习 与本 小 组 话 题有 关 的词 汇 。这 样 , 生 既 可 增 长 知识 . 可 学 又 培 养 自主学 习 的能 力 , 补 课 堂 教 学 的 不 足 在 完 成 课 堂 任 弥 务 时 , 们 得 到 了 训 练 , 现 了探 究 性 学 习 , 得 了很 好 的 课 他 实 取 堂效 果 。 我 认 为 ,小 组 协 作 式 任 务 型 教 学 ” 达 到 满 意 的 教 学 效 “ 要 果, 教师 要 不 断更 新 知 识结 构 , 在对 小组 活动 任 务 进 行设 计 时 努 力 做 到 以下 几 点 。
如何做好英语课堂小组活动
![如何做好英语课堂小组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b2197a1ead51f01dc381f142.png)
如何做好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英语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章节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小组活动是任务型语言教学较好的手段之一,这样的形式催化了学生有意义的语言运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环境。
通过近一年的调研发现我们在实施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好英语课堂小组活动。
一、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课堂小组构建不合理,不能形成竞赛机制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根据学生的座位随意安排同桌、前后位或相邻学生构成一个学习小组,组与组之间整体水平不平衡,不能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2.小组活动在任务型教学中的组织时机不对在任务型教学中什么时候组织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完成哪些任务,怎么样去完成任务?教师没有认真考虑,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适形式的小组活动,不能根据层次性原则安排小组活动。
还有的老师忽略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对于所有问题都让学生合作学习,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减退。
3.很多英语小组活动往往演变为“优秀学生讲,后进学生听”英语课是语言课,更是训练课,许多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不是听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练”出来的。
小组活动能增加训练的密度和广度。
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开展讨论活动,学生就会自然地合作,老师不指导,不监控学生的合作活动。
这样的讨论常常都变成了“优秀学生讲,后进学生听”,后进的学生得不到练习,小组活动失去了作用。
二、在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采取的措施1.英语课堂小组的建立应考虑小组人数和成员搭配首先,小组的人数应根据研究的内容来确定。
有些合作要两个人,有些合作可以4~6人。
其次合作小组的确立应体现“优势互补,自主参与”的原则,应充分考虑到每个成员的性别、能力、性格特征、智力差异等因素,产生良性互动,吸收彼此优点。
每个小组中,分别包括“两头、中间”的学生各1~2名。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ebb05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b.png)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真实的交际任务,如假设旅游、购物、面试等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口语练习中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更好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形成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听力训练,然后进行口语表达,最后再进行读写综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初中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口语任务。
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难度的口语任务,以保证任务的完成性和学习的有效性。
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
只有在保证学生理解任务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口语任务。
要在任务完成后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要让学生充分参与任务设计的过程。
学生可以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只有善于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不断成长。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启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基础及实施
![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基础及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4d063e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c.png)
任务设计的资料来源 电视、广播和录像,新闻和体育报道 报纸、杂志和文学 学术与社交场景
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
Pre-task 重构句子、思维,追寻语言, 目标 减轻认知压力 典型技巧 培养语言意识,准备、计划
Main task 平衡、融合 目标 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 典型技巧 选择任务 控制压力
教师只对学生的表现正确与否进行反馈 教师只把学生正确的观点作为典范,进行
重复
任务型教学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可以自由选择话题、控制 话题的进展,教师只担当辅助者
教师提供的课堂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的答案, 学生可以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中会安排小组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一同协商 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五、 如何进行任务设计
老师可以在每节课重点辅导某几个小组 的活动,对学生的发音、请用错误做单 独的,也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共性的错误, 并对小组任务后进行总结分析,给练习 的机会。 小组和结对练习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 要活动方式。
老师在布置任务时, 应该考虑到使全体学 生都能有机会参与任务的完成过程,而不是 仅仅做一个“看客“。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 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 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 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 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 到发展
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 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理论依据之一:语言习得研究。 理论依据之二:心理语言学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案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27c9b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8.png)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日常用语。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日常交流。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使用基本的英语日常用语进行交流。
学生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讨论和合作。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增强自信心。
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日常生活2. 语言点:介绍自己、询问他人信息、简单描述日常生活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学习。
2. 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和应用英语。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问候,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2. 任务一:介绍自己(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用英语编写一段自我介绍。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自我介绍,并互相提问。
3. 任务二:询问他人信息(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用英语编写一个问题清单,用于询问他人的信息。
学生向全班展示问题清单,并互相进行问答。
4. 任务三:描述日常生活(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用英语编写一段描述日常生活的短文。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短文,并互相进行讨论。
五、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或朋友进行英语对话,练习所学的日常用语。
2. 学生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日常活动,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描述这个活动。
六、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估:在每个任务进行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自我介绍、问题清单和描述日常生活短文进行评价,提供反馈。
2. 终结性评估:在课程结束时,学生进行一次小组展示,展示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英语日常用语教材、任务型教学活动指导书。
2. 教具:白板、粉笔、多媒体设备、问题清单模板、短文模板。
简谈任务型教学(tblt)课堂实践-教育资料
![简谈任务型教学(tblt)课堂实践-教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adb33cbd1f34693daef3e93.png)
简谈任务型教学(TBLT)课堂实践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编制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变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为任务型教学方式,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听力教学长期以来被忽视,2003年进行的大学英语改革设定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成为改革的焦点之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长期被忽视的英语听力教学得到重视。
视听说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英语实用技能的基本环节。
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听力是我校学生英语学习最薄弱的环节。
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是,语言听说能力较差,难以发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交际功能。
传统听说教学方法枯燥,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也会阻碍学生听力的提高。
摒弃传统的视听说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一、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基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TBLT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强调learning by doing这一语言教学方法,是以任务为核心,计划、组织、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途径和手段。
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主体性、交际性、合作性和真实性,强调语言的实践与应用,该理论强调语言的实践与应用。
任务型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有M. Long,Nunan,Willis和Skehan。
Willis(1996)提出实施任务教学法的五项原则:(1)提供有价值和真实的语言材料;(2)运用语言;(3)所选任务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4)适当注重某些语言形式;(5)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
KumaravadiVelu(1993)提出了指导性的任务实施模式,他把任务实施过程分为三大类:以语言为中心的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过程及以学习为中心的过程。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及实施方式.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及实施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78b19d5a0116c175f0e48ac.png)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及实施方式闽侯四中钱立娟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具有“使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参与实践;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
教师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是任务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教师对“task-based”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缺乏经验,以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太理想。
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贯穿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何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教师必须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
小组活动是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来组织学习通过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学习活动。
在这种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活动中参与者之间运用英语进行理解和交际的过程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语言,感悟语言知识规律,表达自我观点,讨论有关问题。
小组活动一般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段或某一个环节的操作形式。
“五步教学法”在对教材的处理上,练习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富有变化,使课堂容量加大,节奏加快,时间紧凑,气氛活跃,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
我们不难发现,在练习方面,几乎每节课都会有同桌两人一组的“对练”(Pair work )和前后三、四人一组的“组练”(Group work)等小组活动方式,这成了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练习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穿插、实施和控制小组活动呢?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来探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小组活动的实施方式小组活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操练方式,这些活动主要可以穿插在以下几种教学步骤之中进行:1.在“呈现(Presentation)”环节后在“呈现”新的语言项目后,就转入操练(Drill)这一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新的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形式。
论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论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122f1ede195f312b3169a539.png)
论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若教师巧妙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任务型学习,则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
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是常用方式之一,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重要途径。
同时,在新课标中,也倡导小组合作教学法,以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若教师巧妙结合这两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任务型学习,则有助于增强教学效益。
对此,笔者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谈谈任务型教学中主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一、角色扮演活动,体验语言运用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与表达。
而在交流活动中,我们通常需要处于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并有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交际各方存着一定的信息差,即信息双方借助交际手段,通过信息交换,进行空白填补,以实现语言交际,若缺乏信息差,那么交际会失去原有的意义。
因此,在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交流,以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同时,根据教学情境,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情境角色扮演,即根据所扮演的角色灵活运用相关语言知识展开对话与表演,以完成角色任务。
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活动符合学生好动、爱表演的特性,有着不错的教学效果。
当然,此处的情境应真实而自然,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若情境太过陌生,那么学生会缺乏参与兴趣,扮演活动也失去了原有的感染力。
如教学4a unit 2 in a toy shop一课时,需要学生听懂与会读写bear, monkey, panda, tiger等英语词汇,同时听懂、能说并可以准确运用what’s this(that)?this(that)is…/it’s a…等日常交际用语展开交流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种角色扮演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摘要]小组活动是以任务为依托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其独特的优势能为学生创造语言习得的条件。
设计真实的交际任务、有效地实施小组活动是任务型教学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小组活动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交际教学思想的发展和深化。
它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模式,主张外语教学是一个解决交际任务的过程,强调根据学生的交际需求设计任务,使语言教学真实化、课堂社会化。
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这些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此外,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的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形成英语的运用能力。
因此,任务型教学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不重视过程的缺点。
任务教学法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系统知识转向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发展趋势。
一、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目前日渐流行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通过建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获得的。
知识并非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它不能简单地被“传递”,也不能被机械地“复制”,只能被建构。
换句话说,人们是用建构的方式,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和理解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的建构来源于活动,而孤立的学习不能导致知识能力的增长。
因此,它强调通过社会的互动与合作进行学习。
任务型教学使学习者借助真实的语境开展语言实践,主动探索规律,建构知识、概念和策略。
自然、真实的任务必然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同时,由于它包含有待实现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激发学习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
在任务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摄入的新信息与已有的认知图式不断互动、交融与整合,促进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
任务型教学强调意义优先和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任务的真实性和情景性活动,强调个体与情景的互动或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些都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二)社会文化论任务型语言学习与社会文化论有密切的联系。
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者在互动活动中不仅仅是协商意义,更重要的是共同建构意义。
这里互动是一种社会交往,在这种互动过程中,由于共同参与任务、共同建构意义,学习者可以相互帮助和支持。
任务型学习与社会文化论的相互兼容至少体现在以下几点:试图重建课堂情景;把活动或任务作为语言学习和发展的支架;强调意义和互动。
一方面,任务型学习强调用任务来创设语言使用的情景,产出更多的意义,它试图把语言教学从强调结果转向强调过程,这与维果茨基所追求的“需要关注的不是发展的结果而是由高级形式所建立的过程”互相契合。
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的语言必须通过社会互动才能将规则内化,因此,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是语言习得的关键。
也就是说,社会互动是学习的中介,互动为新的功能学习提供了支架,互动保障了学习任务的成功完成。
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论深刻地揭示了外语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即学习者是在真实的语言使用场景中,通过个体与情景以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主动进行意义的重组与建构,并逐步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
任务型语言学习恰好提供了上述语言习得的条件。
然而,怎样实施“任务”才能保证成功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作为课堂教学形式之一的小组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二、小组活动的优势小组活动是以任务为依托的课堂教学主要组织形式。
Brown提出,小组活动包括pair work和group work,小组人数在6人以下为宜。
小组活动的开展方式多种多样,两个或多个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协商、合作、互动并自然生成语言,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关键。
(一)产出交互性语言传统语言课堂上的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讲解语言知识点、组织句型操练,课堂互动只限于教师引导的全班性讨论,每个学生获得的谈话时间微乎其微。
而小组活动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帮助解决大班教学中学习者言语表达受忽略的问题。
Long和Porter认为,如果课堂时间的一半用于小组活动,个人获得的训练时间将是传统教学的5倍。
小组活动不仅能保障语言输出的量,而且能丰富语言的种类和性质。
传统课堂教学中语言交互往往由教师启动,全体学生只作为一个对话群。
这种非真实的交际环境常常使许多学习者放弃言语表达的尝试,更谈不上丰富和提高语言的种类与质量。
而小组活动中的对话是由学习者启动的,他们进行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意义协商和角色扮演,其生动性远远超过个人活动和全班活动。
(二)提供情感支持小组活动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让学习者有“安全感”。
学生进行小范围群体活动,并非在公众场合做演示,不会有受批评和被拒绝的危险,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
小组活动的形式能帮助性格内向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地与小组成员合作,成功地完成任务。
同时,小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动机。
当学习者这种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能努力摆脱不利因素的干扰,自觉地探索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而成功达到目标的体验又会强化学习动机,促使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最终成功习得语言。
(三)实现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都是独特的,在一个班级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技能差别可能很大。
如果只用全班活动的方式,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和能力差异就难以兼顾,小组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小组活动使具有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能满足个体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各自的目标。
小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任务而异,为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促进多种智能的均衡发展创造了机会。
同时,学生各自的强项得以展示和发掘,弱项获得锻炼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三、小组活动的任务类型既然小组活动能提供成功语言习得的有利条件,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它应依托怎样的任务来开展?针对当前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情感需求,笔者认为以下几类任务是比较适宜的:(一)信息差型任务小组交谈各方持有不同信息,为了完成任务必须进行信息交换。
设计信息差任务能充分利用协作学习的优势。
协作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开展信息差任务时,学习者将各自掌握的信息贡献出来,通过交际协商进行意义建构,不仅获得了对事物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了解,还增加了语言输出的机会,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设计具体的场景,要求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上即兴表演。
因为扮演现实情景中的人物,学生会考虑角色的职业、地位、性格、情感以及交际功能或目的等,他们使用的语言会大大超出课堂语言的局限,体现真实交际的特点。
这类任务几乎是学习者在课堂上获得的唯一练习真实口语的机会。
由于是即兴表演,他们更注重语言表达的意义;由于要达成一定的目标,他们总是处于相互协作中。
通过这类任务的开展,学习者能体会到语言的社会性和工具性特征,逐步改变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念,不再将英语学习局限于死记硬背,而是主动寻找交际机会,提高语言水平。
(三)解决问题这类任务的核心在于小组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学习者智力、情感和道德因素,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挑战性。
学习者需要调动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寻求合理可行的方案。
《大学英语》第一册四单元讨论的是电视机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笔者联系实际,针对当前许多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设计了一个任务。
当前的情况是某个学生因酷爱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在班级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然而本学期之前他在各方面的表现都相当优秀,校教育顾问委员会将向校长提出对该学生的处理意见。
学习者组成顾问委员会,委员们将从不同角度权衡利弊,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然后将建议与理由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校长汇报。
这个任务与学习者密切相关,有实际的教育意义,还能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交换观点型任务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对这类任务常常觉得难以处理,但对许多大学生而言,他们有一定的语法和词汇基础,对许多问题也有独特的看法,还有和他人交流的愿望,因此,这类任务给他们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
这种小组活动的明显优势是,为了使自己更好地被对方理解,交际双方会使用一些交际策略进行意义协商,如:理解核实、要求澄清、核实确认、重新演示,这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同时,意义协商增加了学习者获得和产生的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交际策略的使用促进了他们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任务型小组活动的实施(一)明确的导入和指令这一环节是任务教学实施框架中的前任务阶段:教师提出并介绍任务,使学生了解有关学习任务的话题,学习并回顾与任务相关的语言,布置任务并使学生明确任务的目的和结果,从而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的意识。
同时,小组活动前的指令非常关键,如果学习者不能明确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在活动中就会表现出疑虑,无法进行有效的行动,使活动不仅耗时,而且还可能失控。
教师应该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对任务目标、实施步骤以及需要遵守的规则进行解释,然后请个别学生简要复述,这样就能确保学习者已完全理解要求,并做好执行任务的准备。
(二)积极的活动监控在这一阶段,教师以督促者、咨询者、协调者的角色监控活动的开展。
通过在教室里巡视,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紧迫感,监控交际用目的语进行。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回答,在语言或情感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减少他们执行任务的困难。
合理分配不同小组的时间,避免因过多关注某些小组而忽略其他。
当发现某一学生在讨论中控制过多的话语权时,就应对小组活动进行引导、协调,鼓励沉默方参与互动交际,平衡小组成员语言输出机会。
教师以不同身份与学生互动,有别于传统课堂上的控制者角色,一方面为学习者营造出真实的交际环境,另一方面避免了疏于管理而可能出现的课堂失控。
(三)及时有效地反馈小组活动完成后,学习者常常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评价,帮助他们诊断出自身问题并提出恰当的建议。
课堂反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单元要求与活动组合选择:第一,教师通过课堂巡视掌握小组活动情况,邀请表现突出的小组在全班示范,其余同学观摩并反思。
第二,教师提供任务可能的结果。
例如,在交换观点任务中介绍几种观点,并配合有力的论证。
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
第三,教师在课堂监控中记录活动情况,在反馈阶段做细致的总结。
第四,在分组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要求每组都做全班演示,接受教师和其他组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