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检验质量保证1—1
实验室质量保证[1]
![实验室质量保证[1]](https://img.taocdn.com/s3/m/cb799bb5581b6bd97e19ea55.png)
实验室质量保证[1]
四、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对监测分析人员的要求 :持证上岗 ◇对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 ◇实验室安全制度 ◇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保证[1]
第四节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
一、基本概念 (一)真值:理论真值、约定真值、相对真值 (二)误差及其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表9.3 空气清洁度的分类
工作面上最大污染颗粒数 / (颗粒·m-2) 100 0
10 000 65
100 000 700
颗粒直径 /μm
≥0.5 ≥5.0 ≥0.5 ≥5.0 ≥0.5 ≥5.0
实验室质量保证[1]
没有超净实验室条件的可采用相应措施。例如, 样品的预处理、蒸干、消化等操作最好在专门 的毒气柜内进行,并与一般实验室、仪器室分 开。几种分析同时进行时应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实验室质量保证[1]
(五)正态分布
图9.3 正态分布图
图9.4 偏态分布图
68.26%的数据在 区间之中
实验室质量保证[1]
表9.4 正态分布总体的样本落在下列区间内的概率
区间
μ+1.000σ μ+1.645σ μ+1.960σ μ+2.000σ μ+2.576σ μ+3.000σ
落在区间内的概率 / % 68.26 90.00 95.00 95.44 99.00
实验室质量保证[1]
2.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相关系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和密切程 度的指标,用γ表示,其取值在-1-1之间。
γ数值大小与变量之间关系见书P428图9-6到9-8 ※监测要求所测标准曲线的γ≥0.999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
统计师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的质量保证
![统计师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的质量保证](https://img.taocdn.com/s3/m/2d6d7d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7.png)
统计师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的质量保证数据分析在统计学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统计师在数据分析中的质量保证则是确保结果准确、可信的关键。
本文将讨论统计师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应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等方面。
一、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也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统计师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应确保数据的来源可靠、完整且与研究目的相符。
以下是几条值得注意的质量保证原则:1.选择合适的数据源:统计师应选择与研究目标相关的数据源,如官方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学术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或者获取来自合作伙伴的数据等。
2.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对于需要采样的情况,统计师应确保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以免造成数据的偏倚。
3.核实数据的准确性:统计师在收集数据时应仔细核实数据的准确性,包括数据的来源、采集方式、数据记录方法等。
二、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数据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保证关乎到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师在进行数据清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去除异常值:通过检查数据分布,统计师可以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修正、删除或者替换。
2.处理缺失值:统计师应注意检测数据中的缺失值,并合理地进行处理,可以选择删除含有缺失值的记录、使用插值方法补充缺失值,或者采用特定的方法进行处理。
3.检查数据一致性:在进行数据清洗时,统计师需要对数据进行一致性检查,确保数据的逻辑关系正确,例如检查数据的主键是否唯一,数据字段之间是否存在冗余等。
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阶段是统计师进行量化研究的核心,也是产生研究结论的基础。
为保证数据分析的质量,统计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数据特点,统计师应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
2.审慎使用统计模型:统计师在使用统计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审慎选择合适的模型,并确认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简洁范本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简洁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1a3a3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7.png)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简洁范本质量控制在实验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分析之前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一个简洁范本,包括样本准备、标准曲线绘制和质控样本检验等方面:1.样本准备1.1样本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样本进行分析。
确保样本完整、新鲜、不受损坏和污染。
1.2样本编号:为每个样本分配唯一的编号,并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追溯和比对。
1.3样本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样本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稀释、提取等,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分析性。
2.标准曲线绘制2.1选择合适的标准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浓度的标准品,确保可以准确反映样本中目标物质的浓度范围。
2.2标准品稀释:根据实验要求,对标准品进行稀释,以获得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
2.3准备标准品溶液:根据标准曲线所需的标准浓度和体积,准备好标准品溶液,并确保溶液的稳定性。
2.4测量标准品:使用合适的仪器对标准品进行测量,并记录各标准品的浓度和测量值。
2.5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和测量值,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绘制标准曲线,确保曲线平滑,各标准点之间有合适的线性关系。
3.质控样本检验3.1质控样本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质控样本,并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分析性。
3.2质控样本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对质控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稀释,确保样本的适应性。
3.3测量质控样本:使用相同的仪器和方法对质控样本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值。
3.4分析质控样本:根据实验要求,对质控样本的测量值进行分析,计算出平均值、偏差和精密度等指标。
3.5判定结果:根据质控样本的测量结果,判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否通过。
如果结果符合预期范围,说明样本准备和仪器操作均正确;如果结果超出预期范围,则需要检查样本准备、仪器操作和标准曲线等方面的可能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修正。
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分析之前的样本质量和仪器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试验室质量管理——分析前中后的质量保证
![临床试验室质量管理——分析前中后的质量保证](https://img.taocdn.com/s3/m/062521522b160b4e767fcf9f.png)
一、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
工作内容:保证检验项目申请的科学、合
理性;根据临床医师的检验要求,患者的病 情正确准备;原始样本的正确采集及运送送。 也就是说这一阶段质量保证工作是为保证检 验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或 健康状态所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任何一 个环节处理不好,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 性。
7、溶血 溶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项目 ALT AST Glu K LDH 红细胞/血浆 6.70 40.00 0.82 22.70 180.00 溶血标本/正常标本 2.20 3.59 0.91 1.91 8.04
(三)标本的正确的采集
标本的正确采集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1、采样时间的控制——最佳采样时间的选择 2、采取具代表性的标本 3、采取最合乎要求的标本 4、唯一性标志 5、努力做好患者的配合工作
脂血:其产生的主要影响如下。 ①被分析物分布非均一性; ②血清或血浆中水分被取代,有时可达10%左右; ③对吸光度的干扰; ④物理化学机制的干扰。如标本中的脂蛋白可整合亲 脂成分,降低与抗体的结合,产影响电泳和层析。
患者状态的影响
饮料如咖啡可使淀粉酶、ALT、AST、ALP、TSH、 Glu等升高。 酒可使Glu降低。 抽烟可使血小板压积、碳氧血红蛋白升高;使免疫 球蛋白降低。
(二)病人准备
患者状态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内在的生物因
素,包括固定的和可变的两个方面。、饮食 (含饮料、抽烟)、 药物、溶血、脂血等
患者状态的影响
1、 情绪:有研究指出,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 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 2、运动:可使ALT、AST、LDH、CK等等一时升高; 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 变化。劳累或受冷、热空气敇,往往可见白细胞的 增高。 3、体位:体位从立位到卧位时Hb下降4%:Hct下降 6%;ALT下降7%;T4下降11% 4、昼夜生理变化: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1)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1)](https://img.taocdn.com/s3/m/2cb770cb33687e21ae45a980.png)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作为出具检验报告的检测单位,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计量认证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
现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要点做以下介绍。
一质量控制概述1、分析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分析质量控制,对于环境监测(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而言又可称谓环境分析质量控制或环境检测质量控制,简称“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将分析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以保证数据(检验结果)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要求的质量。
环境分析质量保证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前处理、贮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与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定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包括原始数据和检测数据),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压力、风速、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含检验报告)、指南和手册等。
环境分析质量控制是环境分析质量保证的一个部分。
环境分析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两个部分。
2、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简称“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实验室自我控制质量的常规程序,它能反映分析质量稳定性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分析中异常情况,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2)内部控制包括的内容:①空白试验②标准曲线核查③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④平行样分析⑤加标分析⑥比对试验⑦“盲样”(密码样品)分析⑧编制质量控制图等。
(3)内部控制的精密度是指平行性和重复性的总和。
①平行性是指在同一实验室中,同一分析人员、同一分析设备、同一分析时间,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样或多样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②重复性是指在同一实验室内,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个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样或多样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3、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1)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简称“外部控制”。
外部控制也称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
![检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https://img.taocdn.com/s3/m/bf065a15b7360b4c2e3f64fb.png)
6 中国 现 代 医生 C N 8 HIA M0D R Oc - E ND 1 0R
一
6 实验室 标本接 收方 面 : 人验收 处 理储存 专
验收标本 主要 包括检验项 目与真空管 的选择是否对应 ; 惟
晨 尿 为 最理 想 。
42 标本 的取 样 .
使用符合 11 . 要求 的仪器 、 试剂 、 校正液和质控物 。 严格按操
作规程执行, 做好检验系统的校准, 或 ) 和( 校准验证 。
1 . 室间 、 内质 量评 价 3 室
要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 , 如粪便取其黏液 ; 痰取非唾液部分。
1 操 作规 程 . 4
此要规范操作防止溶血 。采血的体 位有立位 、 坐位和 卧位三种 , 要注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有些项 目要 注意注明采血 时间与体 位, 如生长激素和高血压 的化验指标 。需要抗凝的要正确选用抗
凝 试剂 。 4 采 集血 样 后 的核 对 . 4
检验项 目、 仪器的维护、 校准和使用都应制定符合实际工作工 作情况的标准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对操作规程必须熟悉和遵守。
性标识是否完整 ; 标本是否溶血 、 脂血 、 黄疸 ; 细菌培养 的标本
( 转第 8 下 4页 )
是否被污染等 , 对不合格的标本要退 回重新取样并注明原 因。离
・
个 案报道 ・
21年3 00 月第 4 卷第 9 8 期
肺 癌治疗中 气管 瘘2 并发 食管 例
柳 斌 余 萍
・
医院 管理 ・
21 0 0年 3月第 4 8卷第 9期
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和室内质量控制要求
![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和室内质量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6fcc5cc5022aaea998f0f59.png)
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和室内质量控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管理一、分析前质量管理1)做好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2)选择合适的仪器安装环境(远离电磁场、热源、防潮、防阳光直射、温度18-25度、湿度<80%、要有稳压电源3)做好仪器的鉴定和校准(包括准确度、精密性、重复性、可比性、干扰试验等)4)结果的比对5)做好分析前仪器的校准6)注意受检者生理状态对结果的影响①妊娠5个月以上或新生儿WBC明显增多②大量吸烟,血中HbCO增高,Hb会明显增高,特别是煤气中毒更为明显③每日不同时间WBC 也有一定差别。
7)分析前标本应注意的事项:标本的采集、抗凝剂、血标本的存放标本的采集:保持标本完整性、控制各种干扰因素;保持标本新鲜,及时送检;拒绝溶血混匀PLT;混匀不完全;抗凝不完全,导致血小板聚集或产生血凝块,从而影响检测。
抗凝剂:血常规检验首选抗凝剂为EDTA—K2,浓度一般为1.5-2.2mg/ml。
要注意的是,有些标本会出现EDTA-K2耐受问题(PLT假性极度低下)。
解决方法:可采用枸橼酸钠抗凝。
血标本的存放:若标本不能及时检验,须采取有效存放措施,血常规应放常温放置,不超过24h,放冰箱PLT会减少。
二、分析中质量管理1、仪器的正确操作与注意事项(1)每日开机后,首先用稀释液测定仪器背景(本底计数)(2)标本在检测前一定要充分混匀。
2、室内质控CBC质控的要求质控品的选择:推荐使用非定值质控物,应至少使用2个浓度水平(含正常和异常水平)的质控品质控的数量:至少两个水平质控项目:Hb、WBC、RBC、HCT、PLT质控频率:门诊至少1次/8小时、病房2次/24小时质控方法:至少使用L-J法靶值的确定:至少检测3天,至少20个结果的均值、SD的确定: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检测确定,室内质控的平均标准差作为该质控品的SD失控的判断规则:实验室自定,推荐至少使用13S规则失控的分析与处理、失控报告的填写失控数据的管理:原则上每月统计1次3、注意某些病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1、由于MM、巨球蛋白血症、转移癌等疾病血中含冷球蛋白或白血病、妊娠、糖尿病血中含冷纤维蛋白,可使血液中非晶体物质聚集,因而导致WBC、PLT假性增高,解决方法:将标本放置37度水浴箱30分钟,握在手心,充分颠倒混匀后,立即上机检测。
分析前质控
![分析前质控](https://img.taocdn.com/s3/m/11b51f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3.png)
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科经常接到临床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抱怨和投诉,被指责质量管理不过关。
实际上,造成不准确的检验结果并不都是检验这一环节的原因。
据统计,临床检验结果不准确有50%以上是与送检标本不合格有关。
临床检验全程质量控制包括医生开单到病人准备、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检测及测定后的结果计算、填写、分发到临床医生的解释等全过程。
检验结果常受病人(如饮食、活动和药物)、医师、护士(如标本采集的时间、方法和病人体位)等诸多条件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检验科为了提高检验质量,不断更新和使用精密的仪器、标准的方法、合格的试剂、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但有些临床医生单纯一味地追求检验结果,却忽视了病人准备、标本留取、标本运送、标本接收等环节对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性。
因此,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必须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以下几点供大家参阅:一、标本的采集;1.检验申请单填写完整。
应将患者的姓名、性别、科室、症状、临床诊断等填写清楚,以便检验人员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分析。
同时,临床医生在开检验单前,应考虑临床的参考意义、选择的项目和标本采集的时间是否恰当。
2 .充分了解患者情况。
在患者采集标本前,临床医生和护士应对患者的饮食情况、生理情况、病例变化等有详细的了解,如有些检验项目采集前必须空腹。
同时,要准确记录采集时间,以减少体内各项指标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如血液中激素含量和昼夜有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高峰在清晨。
3 .采集血液标本要迅速。
止血带的使用不宜过长,时间长会引起血氧过少和酸中毒等,影响检测结果。
同时,医务人员在采集前要明确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采集前几小时患者禁止喝咖啡或浓茶饮料、禁止喝酒。
4 .注意检测项目所需的附加信息。
如内生肌酊清除率应附加24h尿量、身高、体重、孕周、出生日前等信息。
二、标本的接收、运输和处理1 .检验人员在收取标本前,应建立标本拒收的书面标准,对不合格的标本严格拒收,并注明原因。
同时严格执行查收制度,患者、化验单及标本收集器必须保持一致,绝不可弄混。
分析检验质量保证ppt课件
![分析检验质量保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0fb7e55022aaea998f0ffd.png)
一般来说,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越多, 检验结果就越可靠。但实际上采取过多的样 本,既耗能又费时,也不现实。那么抽取多 少样本才是适宜的呢?原则上应根据分析目 的、总体物料均匀程度和取样方式而定。
19
一般情况,当总体物料均匀程度较好时可 少抽取样本,对均匀程度较差的物料,则应 多抽取样本。
10
20 18
56 01
03 24
33
35
50 22
21
27
02
45
样本分成相应小块,随机编号
11
在随机数表中任一位置,按预定方式(左
右、右 左、上 下、相邻、相间等)选择 随机数,去除不合适及重复的随机数并补充 新的随机数,直至选取出全部合理的随机数, 并按照所获得的随机数进行取样。
例:如上图所示,取水样8份,则于附录表2任一位 置如P153页选取随机数:34、33、61、11、01、31、 37、28,其中61大于56,不合理无效,故向后81, 仍无效,继续向后选00,无效,继续向后31,重复 无效,继续84、11无效,直至25,故选取的随机数 为: 34、33、 11、01、31、37、28、25
15
6、子样
对于单次测试而言,分析实验收到的样
本一般较大,通常需要从样本中取出一部分
进行试验检测。该取出用于试验的样本即称
为子样。子样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原
样本的特性。
粉碎、研磨 混匀、缩分
弃去部分
总体 采样 样本 处理分样 子样
分析试样
备考试样
16
三、样本的质量评价
样本的质量性能主要指样本的均匀性和 样本的稳定性。样本的均匀性指样本的被测 特性在空间分布的描述,如化学组成。样本 的稳定性是指样本被测特性随时间变化的描 述。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https://img.taocdn.com/s3/m/70c2d7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d.png)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引言在医学实验室中,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对于医疗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进行标本分析之前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一系列操作的整合,旨在确保实验室分析中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内容1. 样本接收和标识标本接收是整个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医学实验室接收到标本后,首先需要核对标本的身份和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应确保标本的标识信息包括病人姓名、病人编号、日期和采样时间,确保与医嘱单上的信息一致。
如果发现标本的标识信息有误或不完整,应及时联系医生重新采集标本或更新标识信息。
2. 样本储存和运输在进行分析之前,标本需要进行适当的储存和运输。
正确的储存和运输条件对于保持标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常见的储存和运输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
根据不同类型的标本,选择适当的储存和运输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血液标本应储存于冰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保持冷藏;尿液标本应储存在常温下,并且在采样后尽快运送到实验室。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标本的储存时间和温度,以便后续分析时作为参考。
3. 样本准备在进行标本分析之前,需要进行样本准备,以便获得可靠的结果。
样本准备的步骤包括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制备标本滴度等。
这些步骤需要遵守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样本的稀释和稀释倍数,以保证最终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 质控品的使用质控品是一种用于评估实验室分析方法准确性和精确性的样品。
在进行标本分析前,应使用适当的质控品来验证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质控品应与待分析标本具有类似的性质和组成,并且具有已知的浓度或值。
通过与质控品的对比,可以评估实验室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及时调整仪器校准和操作流程,以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5. 仪器校准和质量保证在进行标本分析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质量保证。
如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https://img.taocdn.com/s3/m/2bbdec98e53a580216fcfebf.png)
Page 15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对于检验人员是不
了解的,只有临床医护人员才能知晓)
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
对于各种疾病的检测有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方法,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熟悉检验科的各种新的检测方 法和检测项目就显得很重要,根据患者病情,诊断 和疗效监控需要正确选择检查的项目,它是保证检 验结果有效性的关键。检验项目的选择应遵循安全 性、有效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Page 28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对于检验人员是不
了解的,只有临床医护人员才能知晓)
标本的正确传送
许多检测项目对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 如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保证输送的及时性, 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检测实验室。保证标本在传 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过度震荡,防止标本容器 的破损,防止标本被污染,防止标本及惟一性标志 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标本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水分 蒸发等,特别是对怀疑有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按 相关条例的要求输送,严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Page 25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对于检验人员是不
了解的,只有临床医护人员才能知晓) 标本采集 努力做好患者的配合工作 对于患者,需要其做好 配合工作,通常要做以下几件工作。 (1)作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说明作该项检验的目的 及注 意事项;对于有创性操作消除其在抽血,特别在抽 取脑脊液、胸、腹水及骨髓穿刺时的恐惧和紧张, 使之能较好配合。 (2)避免饮食、药物等的影响。 (3)由患者自己留取标本时(如中段尿、24小时尿标本、 痰标本、大便标本中病理成分的采集等),要告之 留取方法、注意事项,以保证采得高质量的标本。
物理化学机制的干扰。如标本中的脂蛋白可整合亲脂 成分,降低与抗体的结合,并影响电泳和层析。
分析检验质量保证
![分析检验质量保证](https://img.taocdn.com/s3/m/4965ea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4.png)
环境监测分析的质量保证
0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及时了解和掌握环境质量 状况及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02
环境监测分析的质量保证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包括监测方 案的设计、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验室分析等方面。
03
环境监测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能和素质;对监测 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和试剂
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稳定 性,以满足分析检验要求。
记录和报告
对分析检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可追溯 性,并及时出具准确、客观的报告。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需求调研
了解客户和分析检验项目的需 求,明确质量保证目标。
体系设计
根据需求设计分析检验质量保 证体系,明确各要素的具体要 求。
提高分析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确保分析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的 质量控制要求和标准,确保分析检验过程 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强化设备维护与管理
加强分析检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 行校准和检定,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检验结果的审核与复核
审核检验流程
复核检验结果
对检验流程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标 准和规定。
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以确认其准确性。
异常值处理
审核与复核记录
对异常值进行识别和处理,以避免影响结 果的可靠性。
对审核与复核过程进行记录,以便追溯和 改进。
检验科室内质量保证失控分析报告
![检验科室内质量保证失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a47a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4.png)
检验科室内质量保证失控分析报告
1.概述
本报告旨在分析检验科室内质量保证失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检验科室内质量保证出现了失控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通过对失控情况进行分析和反思,我们希望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
2.失控情况分析
经过对失控情况的详细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仪器设备故障:部分仪器设备的性能出现问题,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进行检验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操作失误,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性。
校准不及时:部分设备的校准工作没有按时进行,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3.改进措施
为解决检验科室内质量保证失控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
措施:
提升设备维护和保养:加强对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其性能的稳定和精确性。
加强培训和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其
对操作流程和质量要求的理解。
加强校准管理:建立严格的校准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及时校准,减少结果偏差。
4.实施效果评估
在实施改进措施后,我们将进行实施效果的评估,并根据评估
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长期的监测和追踪,我们期望能够恢复
检验科室内质量保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总结
本报告对检验科室内质量保证失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只有通过认真分析和采取有效措施,我们才能
够解决问题,提高质量保证水平。
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检验科室
内质量保证的稳定和可靠性。
以上为我对检验科室内质量保证失控分析报告的回复,请查收。
分析质量保证PPT课件
![分析质量保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3af1caf7ec4afe05a1df80.png)
5返回
检验人员 技术素质保证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岗位技术质量考核
现场操作检验
质控样品考核
6
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 EPA ISO
非国家标准
(参照送检单位提供的方法或 有关技术资料编写操作规程)
审查通过 备案
返回7
标准试剂
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 公布的一、二级 标准物质
专人保管
12
下一页
编制打印检验报告 有关人员复核签字
报告发送
13
岗位技术考核
合格
不合格
成绩作为专业技术 人员考核依据
返回
14
标准溶液按有关 标准配制
填写标签 妥善保存 定期复核标定
返8回
检测过程质量保证
根据样品交接单填写检验任务 通知单分发样品
分析室
9
下一页
分析室
检验方法
根据有关标准 核对仪器灵敏度
达标
未达标
返回
10
样品测试
测试数据处理
检测人员、 科室负责人复核
原始记录
11
下一页
原始记录 质量保证办公室 汇总复查原始记录
2
质量保证体系
北京谱尼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质量保证 办公室
检验方法
检验过程 质量保证
检验人员 技术素质
保证
标准试剂
3
技术资料
法规性文件
标准规范等 技术资料
收集分类登记
4返回
仪器与检测环境保证
保证实验室及 仪器室所需的
环境条件
仪器专人保管 并建立使用登记记录
定期自检或送检
控制分析结果获得正确的数据使分析工作人员逐渐掌握分析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下一页质量保证体系北京谱尼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质量保证办公室检验方法检验过程质量保证检验人员技术素质保证仪器与检测环境保证技术资料标准试剂技术资料收集分类登记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法规性文件返回仪器与检测环境保证保证实验室及仪器室所需的环境条件仪器专人保管并建立使用登记记录定期自检或送检不合格仪器停止使用即时维修返回检验人员技术素质保证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岗位技术质量考核现场操作检验质控样品考核检验方法国家标准epaiso非国家标准参照送检单位提供的方法或有关技术资料编写操作规程审查通过备案返回标准试剂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公布的一二级标准物质标准溶液按有关标准配制填写标签妥善保存定期复核标定专人保管返回检测过程质量保证根据样品交接单填写检验任务通知单分发样品分析室下一页10检验方法分析室根据有关标准核对仪器灵敏度未达标达标返回11样品测试测试数据处理检测人员科室负责人复核原始记录下一页12原始记录质量保证办公室汇总复查原始记录下一页下一页13编制打印检验报告有关人员复核签字报告发送14返回合格不合格成绩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依据岗位技术考核
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
![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https://img.taocdn.com/s3/m/1bfa2f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7.png)
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简介在进行检验分析之前,质量保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质量保证的目标是确保所进行的检验分析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确保获得可信赖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步骤。
质量保证措施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质量保证措施,可以帮助确保检验分析的质量。
样品准备样品准备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对于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在样品准备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采样方法: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确保从整个批次中获取代表性样品。
2.样品保存:根据不同的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保存方式,以避免样品变质或污染。
3.样品标识:对每个样品进行正确的标识,包括样品的编号、采样日期和采样地点等信息。
校准和标准曲线校准是确保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在校准仪器之前,应根据厂商提供的指导进行相关操作,包括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校准物质的选择。
标准曲线应涵盖所测定物质的检测范围,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应该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计算。
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是用来评估分析方法和仪器精度的。
在每次分析之前,应使用质控样品进行校准和验证仪器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质控图表来监测仪器的长期性能。
重复性和准确性重复性和准确性是评估检验分析质量的重要指标。
确保分析过程中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1.样品重复分析:对同一个样品进行多次分析,评估结果的一致性。
2.平行试验:将同一样品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分别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
3.参比标准:使用已知浓度的参比标准来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保证步骤以下是进行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步骤:1.样品收集和准备:根据采样计划,收集样品,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准备。
2.仪器校准和验证:根据仪器操作手册中的指导,进行仪器校准和验证。
3.质控样品测试:使用质控样品进行测试,以评估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准确性。
4.样品分析:按照分析方法进行样品分析,并记录分析结果。
5.分析结果评价: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确保其在规定的精度和准确性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环境保证 仪器检测
环境符合检测要求 仪器设备购置、验收、检定、维护
合格:上岗
质 量
人员 技术素质
培训、考核
不合格:下岗或培训
控制预防为核心
精品课件
即使有不合格现象发生,也能通 过监督、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并迅速纠 正。
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规定,从检 验任务的下达,到检验报告的发出及更 改,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并有据可查。对用户意见和审核中发现 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 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以提高检验的质量。
监督、反馈为保证
精品课件
分析检验的质量应通过专业或者检 验机构高层的管理评审,以确定检验机 构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有效、是否适宜, 从而确保检验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高。
精品课件
谢谢观赏!
精品课件
(4)标准分析方法的执行 (5)实验室质量控制,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
靠性和可比性。
精品课件
标准 参考物
内部评定 控制图
各实验室 联合测试
统计分析
质量保证
各项 规章制度
标准 标准化
仪器 维护保养
检测质精量品课保件证关系图
教育 训练
二、质量保证在分析测试中的意义
分析测试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 化学成分、理化特性测定、生产过程控制、 产品质量检验与评价、物料定值、环境监测、 质量纠纷仲裁、事故案件调查、监床化验、 实验室认证、仪器仪表校准、检验人员考核 等,这些都需要有可靠分析测试数据来衡量 或评价。在国际贸易和科技交流中,测试结 果也必须要有国际可比性。
精品课件
分析测试对经济和社会的真正 影响是难以准确估计的。据估计:1988 年美国每天进行着2.5亿次化学分析, 其中大约有10%的分析测试国结果不可 靠而必须重做。这些不合格的分析每年 要多耗费50亿美元。在产品特性与化学 组成紧密联系的工业中,有将近30%的 样品测定必须重做,因此而造成了极大 浪费。
——对分析结果进行质量评
质量评价 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
精品课确件保结果准确可靠。
分析测试质量保证的目的
(1)降低测量误差到允许的程度,以获 得高度可信的分析结果; (2)为得到可靠的数据尽量减少工作量 (3)改变实验室之间数据可比性基础; (4)提供统计学基础以作出评价。
精品课件
分析质量保证不仅是一项具体的技术 工作,而且也是一项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 保证工作必须贯穿于分析过程的始终,包括 样品的采集、运送、贮存、预处理、分析方 法选择、条件控制与干扰消除、样品测定、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分析结果的表达等。 合适的方法、正确的校准和使用、良好的设 备条件、熟练的操作技巧等组成了质量控制 程序的基本要素。
精品课件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至少约有5% 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分析测量,所有这 些数据还不包括错误测试结果对经济和 社会产生副作用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 准确分析测试的重要性, 同时也体现出提高分析测 试质量的必要性。
精品课件
三、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分析测试质量,使分析全 过程处于管理状态,分析实验室应建立质量 保证体系并使之正常运行。
精品课件
分析质量保证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制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 管理制度;仪器、试剂、材料、基准物、标 准溶液管理制度;数据记录与保管制度等。
(2)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定期进行 技术培训,持证上岗,考核提拔。
精品课件
(3)制定分析全过程的技术操作规范并在分 析过程中严格执行。
《分析检验的质量保证与计量认证》课件
第一章 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 (1)
精品课件
制作:董老师
第一节 概述
一、分析质量保证的目的和内容
分析质量保证是指为保证分析结果 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提供适当信任 所必须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活动。
分保 析证 质内 量容
质量控制 ——采取措施减小误差,对 分析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保 证
过程 质量保证
委检 项目
采样
分析
复核 报告
审核
体
检测数据事故
系
事故处理
调查 原因
补救 处理
人身安全事故
质量申诉 处理
调查 原因
确定 方案
纠正 结果
分析测试质精品量课保件 证体系构建
正确 存 处理 档
质量保证体系应对所涉及的检验质量 的每个环节都制定相应文件加以规定。
质量保证体系以对检测过程中的人 员、环境、设备、方法、量值溯源、抽样、 样品处置等关键影响因素的控制为核心,辅 之以校准检测结果的质量、组织管理措施、 质量体系的建立、文件和记录的控制、不合 格工作控制、预防和纠正措施、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等手段,使实验室整个质量系统处 于受控状态,预防不合格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