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探究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环境保护是以强化环境管理为特征 的, 而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则是其重要的内容和 手段。因此, 探讨环境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在定量 程度上体现“协调发展”, 是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 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 造成的, 所以环境规划的对象应该是人类的社会 经济行为, 其目标则是使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与 相应的环境状态相匹配, 使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基 础的环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保护、改善。
1. 3 环境承载力的衡量
比较其矢量的大小( 或称矢量的模) 即可。
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应该从环境系统与
由于环境承载力的各个分量具有不同的量
社会经济系统的 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上入 纲, 因此, 为比较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首先必须对
手。即使在同一个地区, 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在 其各个分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收稿日期: 1995-12-20
1 期 唐剑武等: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 初步应用 7
的另一特点是具明显的区域性和时间性, 地区不 同而不同。因此, 比较不同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大
同或时间范围不同, 环境承载力可以不同。
小, 只须在相同的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方向上,
本文试图以环境承载力作为环境规划工作 的依据和约束条件之一来进行探讨。
1 环境承载力
1. 1 概念的提出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具有强
大的维持其稳态效应的巨系统, 它既为人类活动 提供空间和载体, 又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 废弃物。对于人类社会活动来说, 环境系统的价 值体现在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 供支持。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存在 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或 者说, 存在一定的阈值, 我们把这一阈值定义为 环境承载力。确切地说,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 时期, 某种环境状态下, 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
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和主观 性的结合。客观性体现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下其环 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 是可以衡量和把握的; 主观性表现在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及其数值将因 人类社会行为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而且人类可以 通过自身行为, 特别是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环境 承 载力的大小, 控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变化方向。环境承 载力
第 17 卷 第 1 期 1997 年2月
中国 环 境 科 学
CHIN A EN V IRO N M EN T A L SCI ENCE
V ol. 17 N o . 1 Feb. 1997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唐剑武 郭怀成 叶文虎
(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北京 100871)
层次和内容上也完全可能会有较大差异, 因此不
假设我们要对人类社会行为作用方向相同
应该也不可能对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的具体 的 m 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比较。不妨设此
文 摘 结合环境规划工作的实 际, 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衡量及 应用模式, 并结合福建省湄洲湾开发 区环境的综合规划和临淄地区水环境规划, 介绍了它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 将环境承载力用于以社会、经济发展与环 境相协调为目标的环境规划是合适的, 可行的。 关键词 环境规划, 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环境科学中所说的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中 心的外部世界, 环境系统的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功 能是能够依靠能量的交流与负熵流的输入维持 着自身的稳态与运动。一定环境系统的结构表现 出一定的功能, 其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能 力有一定的限度。所以, 环境系统对人类活动的 支持能力存在阈值。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就是环境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外在表现。
探究城市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导读:城市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群的环境承载力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地 区区域环境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生态建设与环境承载 力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1 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5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北京市和房山区的应用 9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证研究 12 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研究 14 环境承载力论初探 27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符号函数极值法研究 32 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预测模型研究 35 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 38 环境承载力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48 环境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城市最大乘用车保有量预测 54 黄家湖绿色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66 基于 AHP 和向量模法的宜昌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68 二、发展篇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74 基于 GIS 的昆明城市发展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 77 基于 GIS 技术的成都市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评价 84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旅游地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研究 89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开发规划优化设计研究 10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10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沁河流域系统优化调控 107 基于投影评价方法的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17 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 12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渤海滨海城市产业结构综合评价 13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规划结构优化方法探讨 137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域产业适宜规模初探 142 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145 喀纳斯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146 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初探 151
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 当今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 大多是人类活动
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当人类社会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 极限, 即外界的“刺激”超出了环境系统维持其动 态平衡与抗干扰的能力, 也就是人类社会行为对 环境的作用力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因此, 我们可 以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 协调程度的判据。 1. 2 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