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写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专访写作

人物专访写作

人物专访

专访,又称访问记。《纽约先驱论坛报》创办者贝内特于1839年首开记者单独采访总统的先例,并创立了问答式的记者访问记。我国写专访的开路先锋是黄远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访在我国报刊界迅速崛起,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其实,专访本是一种采访方法,现在则被当作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来使用,我国不少教科书把它与消息、通讯、特写并列为4种主要新闻文体。

人物专访是就某个人物或某个问题进行的专门访问,具有三个“特”: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特定的场合。人物专访内容集中且单一。在写作上,它把人物访问记、人物通讯、人物特写三者融为一体,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个要素,突出“专”、“访”二字,用散文笔法,自由灵活地表达访问的内容。人物专访比人物通讯和特写更直截了当。通讯和特写中的描写、叙述比较细致、形象,专访则简明精练,要言不烦,接近于新闻(消息),又比新闻更舒展自如,更富有表情达意的色彩和感染力。

报纸上任何体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人物专访在前几年蓬勃发展的原因在于:

一是大量读者关心的人物需要登场,应该登场。报纸适应这种社会需要,打主动仗,增加了目的性很强的人物报道。如各届党政机构和人民团体负责人改选,新人物上台,他们有什么新打算、新思路,为众人所关注。许多政治、文坛、影坛、体坛的人物久违了,有的改行,有的出国,有的又回归,有的又有新动作……这些也为大家所感兴趣。上述这些人的家庭生活、业余生活也为大家所关心。与此同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许多新秀大量涌现,新闻媒介应为之张扬、赞颂、介绍。

二是深度报道被我国新闻界更加重视。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事实的新变动,还要求对某些新闻事实或人物提供背景和解释。这一类新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闻界兴起的竞争,也促使这种报道蓬勃发展,各家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专访的专,就是包含了“特”: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谁发现了,别人没有找到的人谁找到了,别人还不了解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谁了解了,就会随之产生“专访”。一篇专访往往能赢得一大批读者。

三是新闻需要鲜明的个性。新闻改革要求新闻报道摈弃大而全、小而全,减少总结性、概貌性、综合性的报道,要

求一事一报,专一些、单一些、个性鲜明一些。新闻界对新闻事实的片断性和事件的连续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在此基础上,专访就以主题集中、突破口小、特色鲜明而取胜。专访常常取其一点,不写别的,如一个市长、部长、局长,只写他如何处理群众来信或如何教育子女等。

人物专访采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一、选准访问的对象

专访对象的选择,对采写成败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物专访按内容分,有侧重于访问人物本身事迹的,有访问某个问题的,有访问某一新闻事件的,这些统称为人物专访。其访问对象为:

⒈重要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

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名人多被认为有做人物专访的价值,因为他们做事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是许多人物专访,其对象可能是社区中的普通一员。作为新闻人物,他们的经历、爱好、感受、见解以至于家庭状况,都是读者所感兴趣的。比如说,李宇春本来是四川音乐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因2005年在“超级女生”演唱赛中夺冠,受到许多青少年的喜爱。她本人也一时成为不少媒体报道的对象,因为读者、听众对她的事情感兴趣。时过一年后的2006年,《南方人

物周刊》还以《李宇春一夜成名》为题,对她作了报道。人物专访紧紧扣住新闻事件写,从某一点或某一侧面进行开掘,就能深化事件报道,使新闻事件产生“立体感”。所以,专访的作者,眼睛要紧紧盯住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鲜的事件及其有关的主要人物,眼明手快,及时捕捉,从深处开掘,从侧面烘托,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⒉虽非新闻人物却具有新闻因素的知情人

专访所具有的明确的目的性,使某些并非新闻人物的人也能成为访问对象。其条件是,他必须与某一事件、问题、人物有密切关系,能提供一般人所不能提供的情况。

专访常常是通过谈话来说明一两件历史事实,讲清一两个具体问题;或借助专访来纪念某个人和某个事件等。这样有关的知情人就显得十分重要,甚至是非他莫属。有些知情人是惟一的或是幸存者,这就具有特别的访问价值了。

⒊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和权威人士

这些人的谈话有权威性,能帮助、启发别人,读者自然感兴趣。这些人还能够针对某些问题提供新的见解、新的材料。如,1996年7月1日国内各报都发表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人物专访《历史的必然——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当时再有整整1年,香港就要回归,在这重要历

史时刻,由鲁平来谈香港回归的有关问题,是最权威、最切合时宜也最切合大众的需要了。又如,2006年5月,第九届科博会在京举行。25日,《参考消息》发表了记者对英国首相科学顾问戴维·金的专访,强调“科学和技术对良好的国家治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以学术界为根基的顾问团,对所有政府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有些问题则只是传播一些读者欲知而未知的知识、情况。当某一事、某一人、某一问题为社会所广泛议论时,人们很自然地想了解一下权威人士的看法。特别是社会上对某一问题有争议、有歧义、有谣传时,这种访问就更加迫切,更为必要。

专访的记者,要关心社会上各种动态,关心国内外最新情况,多想、多探索报道的点子,一个点子就会引出一篇专访报道。有人曾问新华社记者郭超人,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郭超人回答三句话:多数人能想到、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根本不能当记者;多数人能想到、做到的,你也能想到、做到,你能当记者,但只能当一般的记者;惟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你想到了、做到了,才能当一个好记者。

二、选准访问的场所和时机

专访的写作,要选择访问的最佳场所和最佳时机,这是增强专访的新闻性和现场感、引起读者兴趣的重要一环。这方面需抓住以下三点:

⒈选择与事件有关的现场

许多事情,可以说时过事过境未迁。当事人与有关的人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可以因境而忆事,触景而生情。有时,可以边谈边看,边回忆边联想,会讲得细致、真切、有感情。有时还可以现场表演,或展示实物,使谈话源源不断,丰富多彩。记者身处这种场合,可以更好地观察、感受,培养和激发感情,才能写得“如临其境”。在球场访问运动员,在书房访问作家,在机床旁向工人提问,在田间地头与农民谈心,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说:“假如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台上约见政治家,在栏圈而不是在棚圈里约见野牛骑士……首要的是,要避免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人。”(见《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

⒉选择与问题有关的典型场合

对于访问场合的选择,作者可把握一定的主动权。可以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