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伤寒论六经与方证思想及在临床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六病说 刘绍武认为:“在《伤寒论》的原著中找不到‘六经’立论的有力依据。相反
地倒有137个条文在谈‘病’,这些条文明白地指出为‘太阳病’、‘阳明病’, ……况且各篇之标题就是称‘病’而非‘经’的,依照原著,称作‘六病’在学习 中反倒觉得明白畅晓,应用上敏捷方便。”并强调“经”与“病”的概念有本质区 别:“六经是生理的,其循行有固定的线路,虽无病,其存在依然;《伤寒论》的 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的划分证候类型的方法,无病则‘六病’不复存在。”
❖ 重要的是《内经》给出了从病因到治法的完整链条;
❖ 尤其是,《内经》对于病因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对于病因、 病机、生理、病理的研究完整而深刻。因此。内经影响了此 后的医学,金元以来的时方无疑属于内经体系,历代以内经 解伤寒的医家也试图融合此二者。
仲景为何不采用内经体系
❖ 从两种学术的年代先后来看,内经在前,伤寒论在后,根据一般学术发 展的时间先后关系,在后的《伤寒论》应该是对《内经》的继承和发展 ,而不是倒退。
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 止不满,一古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 矣。
陆渊雷的观点
热论与本论不同,约之得三端: ❖ 热论一日传一经,六日遍六经,周而复始,故七日复为太阳。本
论则六七日传一经,一再传后,或愈或死,绝不周环,异一也。 ❖ 热论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绝无例外。本论则太阳传少阳,
浅谈伤寒论六经与方证思想 及在临床中的运用
引子
学中医难否?成名医难否?
《此事难知》 ---元·王好古 《医学实在易》 ---清·陈修园
疑问和困惑
中医临床的核心
阴阳 五行
脏腑 经络
?
经方 体系
规范与标准
学中医当从经方入手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 ---元·朱丹溪
❖“仲景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 ---清·柯韵伯
足太阴脾、手太阴肺; 足少阴肾、手少阴心; 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 ❖ 三阳是指: 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 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 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 ❖ 这里的六经(三阴三阳)实质是指五脏六腑(六脏六腑)及其十 二经络。
《伤寒》的六经概念,不是脏腑经络概念,而是八纲概念, 实为六经病提纲: ❖ 三阳病是指:
❖ 《伤寒论》为何不采用《内经》的方法而要另外创立一套呢?只能有一 个解释,张仲景看到了《内经》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那《内经》不足在 哪里呢?
❖ 《内经》那种与病因相关的诊疗法,必须依靠症状去推测,一来复杂, 二来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可能这是张仲景要做改进的原因。
伤寒论的诊治体系
部位 症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少阳传阳明,有太阳径传阳明者,绝无阳明反传少阳者,异二也。 ❖ 热论之三阳经,在本论皆为太阳证,其三阴经,在本论皆为阳明
承气证,而本论之少阳与三阴,为热论所不言,异三也。 热论所说传变之型,不特异于本论,亦为临床所不见。
---民国·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卷一》
六经概念不同
《灵枢 ·经脉篇》 ❖ 三阴是指:
中医临证思维解构
❖ 内经体系:理法方药
❖ 经方体系:六经方证
人类的本能:复杂问题简单化
❖ 复杂问题=简单问题+简单问题+…… ❖ 医学问题=复杂问题
早期诊治疾病:经验
部位
症状
药方
❖ 单证:单药 ❖ 复合证:基本方 ❖ 复杂病:合方
内经的诊治体系
病因
部位
症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1.外感 2.内伤 3.内外 因联合
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太阳 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中脘,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 腹,厥阴内部主少腹。”并将胸腹部位亦分属六以利于辩证。
➢ 5.八纲说 日·喜多村直宽说:“本经无六经宇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
虚实之义,因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凡病属阳、属热、属实者,谓之三阳; 属阴、属寒、属虚者,谓之三阴。细而析之,则邪在表而热实者,太阳也:邪在半 表里而热实者,少阳也;邪入胃而热实者,阳明也。又邪在表而虚寒者,少阴也; 邪在半表里而虚寒者,厥阴也;邪入胃而虚寒者,太阴也。”国内陈逊斋、胡希恕 、冯世纶等亦从此说。而张琪等则反对此说,认为是认识上的倒退。
太阳病即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 其证为在表的阳证,此之太阳不同于足太阳膀胱,更不同于 手太阳小肠;
阳明病即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其证为在里的阳证,虽有阳明名,但不同于足阳明胃(脏腑 经络足阳明有胃家虚,这里但为胃家实),亦不同于手阳明大 肠。;
少阳病即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其证为在半表半里的阳证,虽有少阳名,但不同于足少阳胆, 也不同于手少阳三焦;
伤寒论的“误读”
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 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 《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
------李心机《伤寒论疑难解读》
正本清源
六经
医经
经方
房中、神仙
《素问·热论》六经观
❖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
治则不同
❖ 《素问·热论篇》:“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通其 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 可泄而已”,即笼统谓三阳病用汗法,三阴病则用泄法,强 调三日为期。
❖ 《伤寒论》强调病在表,即属太阳、少阴者可汗,且不论几 日;病属少阳治用和解;病属阳明治用清热(吐、清、下); 病属少阴治用温阳发汗;病属太阴治用温里;病属厥阴治用 温阳和解(温下清上)。这里可知,《伤寒》的少阳、阳明忌 用汗法;太阴、厥阴忌用汗法、泄法;而《内经》的三阳三 阴皆用汗泄法。
➢ “《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 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论》无不于此致力,凡注 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民国·恽铁樵《伤寒论研究》
➢ 六经研究的学说多达41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庆国
六经之争
➢ 1.经络说 宋·朱肱首次提出“六经”的概念,并指出:“治伤寒者先须识经络,不识经
➢ 3.标本中气说 此说源于《内经》,后由张隐庵、陈修园、唐容川等发挥,用六气特点解释伤
寒六经,故亦称“六气说”。如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 不可以读伤寒论。”刘渡舟指出:“讲求六经标、本、中气化学说时,首先要建立 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 4.形层说 清·俞根初把人体分成六个层次,说明病邪浅深与进退:“太阳经主皮毛,阳
➢ 6.症候群说 此说受西医学理论影响,首先由陆渊雷提出:“太阳、阳明等六经之名,……
指热病之证候群,为汤液家所宗。” 50年代黄文东、金寿山、盛国荣、昌敦厚、何 云鹤、孙宝楚等皆执此说。如黄文东曰:“所谓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 阴、少阴、厥阴,就这六个病型的症候群,利用分经辨症,及其诊断方法,以鉴别 表、里、寒、热、虚、实等种种轻重不同的情况,来运用汗、吐、下、和、温、清 、补、涩,以及针灸等种种不同的治法,这就是中医治疗伤寒的基本法则。”
➢ 2.脏腑说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麻黄汤虽为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
火郁之药也,桂枝汤虽为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肺救肺之药也。”清·高学山在《 伤寒尚论辨似》中说:“足太阳与手太阴同治皮毛之合,则肺部所辖之胸中,原为 太阴阳气之公署。” 何志雄、鲁福安继承了 “脏腑说”观点,认为六经病的病理 变化是肺、心、胃、胆、脾、肝、肾等7个脏腑为基础的,而除此之外的病变都是延 伸的。
三部
虚实寒热 性质证状
阴阳虚实 寒热性质
热则寒之 寒则温之 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
温热寒凉 (相反)
六经病
隐含
《伤寒论》在《内经》基础上,对疾病的部位抽象为三部,对三部上的虚实寒热性
质的症状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因此,使得病性只与部位及其特征症状相关,而与 具体的病因脱钩。
疾病的本质:正邪交争
❖ 凡病证,如桂枝汤之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多非疾病之本体 ,乃正气抵抗疾病之现象也。用药治病,非药力自能敌病, 助正气以敌病也。正气者,即西医所谓自然疗能也。疾病之 本体不可知,病证则显然可知。良医察其病证,知正气之欲 恶,从而助之以药力。病证除而疾病去,疾病之本体,虽不 问可也。
❖ 六经就是正邪交争在人体的表现,可以八纲来进行概括。
中医治疗的本质-因势利导
❖ 限于机体的自然结构,而势所必然地对病斗争的固定方式,以表、里、 半表半里的病位进行反应,若机体的机能亢进,则就有阳性的一类证候 反映于病位;若机体的机能沉衰,则就有阴性的一类证候反映于病位。
❖ 一句话,疾病刺激于机体,机体即应之以斗争,疾病不解,斗争不已。 疾病的种类虽殊,而机体斗争的形式无异,此所以有六经八纲的一般地 规律反应。
❖ 三阴病是指: 太阴病即第275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
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其证为在里的阴证,虽有太阴之名,但不同于足太阴脾,也
不同于手太阴肺;
少阴病即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其证为在表的阴证,虽有少阴名,但不同于足少阴肾,也不 同于手少阴心;
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 ❖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
六经表现的本质
❖ 中医所谓为表证者,即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疾 病而未得解除的形象;
❖ 中医所谓为里证者,即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 道以解除疾病而当未得解除的形象;
❖ 中医所谓半表半里证者,即机体欲借诸脏器的协力作用,自呼 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疾病而尚未得解除的形象。
厥阴病即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 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证为在半表半里的阴证,虽有厥阴名,但不同于足厥阴肝, 也不同于少厥阴心包。
传变不同
❖ 《素问·热论篇》所载,是根据脏腑功能及经络运行来论述。
❖ 《伤寒论》对疾病的传变,只是讲病位表里相传,即由表传 半表半里传里,或由表传里,或由半表半里传里,或由表传 半表半里再传里。不是讲脏腑、经络运行传变。
---民国·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卷一》
《素问·评热病论》
❖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 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 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 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 “屡有未治即愈的病,都不外是机体抗病斗争胜利的结果, 不过往往由于自然良能的有限,机体虽不断斗争而疾病竞不 得解,于是则机体与疾病交争的形式亦随时地反映出来。”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阴阳
(虚、实 、寒、热 )
(热则寒 之、寒则 温之、实 则泻之、 虚则补之 )
对应各部 虚实寒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药
内经的病性是综合了病因、部位(不同于伤寒论抽象的部位)、症状(不同于伤寒论 抽象的特征症状)得出的病性(与伤寒论病性相同)。
❖ 《内经》虽然没有给出具体药方,但是, 《内经》有完整 的治法,因此即使没有药方,等于给出了药方;
❖“医门之仲师,即儒家之宣圣。” ---清·陈修园
经方不流行的原因
不敢用 不想用 不会用
第一、二种人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第三种。
入门:难?易?
夫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 入,而使之茅塞如此,令学人如夜行歧路,莫之 指归,不深可悯耶?
---清·柯韵伯《伤寒论注·自序》
筑基功夫:六经
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 《类证活人书》卷一专设经络图,示人经络循 行之路以辨六经病症。如“足太阳膀膀胱之经,从目内毗上头连于风府,分为囚道 ,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 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其后清代汪琥等亦从此说,近代程门雪、现代刘渡舟 及《伤寒论》教材均赞同此说。
地倒有137个条文在谈‘病’,这些条文明白地指出为‘太阳病’、‘阳明病’, ……况且各篇之标题就是称‘病’而非‘经’的,依照原著,称作‘六病’在学习 中反倒觉得明白畅晓,应用上敏捷方便。”并强调“经”与“病”的概念有本质区 别:“六经是生理的,其循行有固定的线路,虽无病,其存在依然;《伤寒论》的 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的划分证候类型的方法,无病则‘六病’不复存在。”
❖ 重要的是《内经》给出了从病因到治法的完整链条;
❖ 尤其是,《内经》对于病因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对于病因、 病机、生理、病理的研究完整而深刻。因此。内经影响了此 后的医学,金元以来的时方无疑属于内经体系,历代以内经 解伤寒的医家也试图融合此二者。
仲景为何不采用内经体系
❖ 从两种学术的年代先后来看,内经在前,伤寒论在后,根据一般学术发 展的时间先后关系,在后的《伤寒论》应该是对《内经》的继承和发展 ,而不是倒退。
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 止不满,一古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 矣。
陆渊雷的观点
热论与本论不同,约之得三端: ❖ 热论一日传一经,六日遍六经,周而复始,故七日复为太阳。本
论则六七日传一经,一再传后,或愈或死,绝不周环,异一也。 ❖ 热论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绝无例外。本论则太阳传少阳,
浅谈伤寒论六经与方证思想 及在临床中的运用
引子
学中医难否?成名医难否?
《此事难知》 ---元·王好古 《医学实在易》 ---清·陈修园
疑问和困惑
中医临床的核心
阴阳 五行
脏腑 经络
?
经方 体系
规范与标准
学中医当从经方入手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 ---元·朱丹溪
❖“仲景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 ---清·柯韵伯
足太阴脾、手太阴肺; 足少阴肾、手少阴心; 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 ❖ 三阳是指: 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 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 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 ❖ 这里的六经(三阴三阳)实质是指五脏六腑(六脏六腑)及其十 二经络。
《伤寒》的六经概念,不是脏腑经络概念,而是八纲概念, 实为六经病提纲: ❖ 三阳病是指:
❖ 《伤寒论》为何不采用《内经》的方法而要另外创立一套呢?只能有一 个解释,张仲景看到了《内经》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那《内经》不足在 哪里呢?
❖ 《内经》那种与病因相关的诊疗法,必须依靠症状去推测,一来复杂, 二来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可能这是张仲景要做改进的原因。
伤寒论的诊治体系
部位 症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少阳传阳明,有太阳径传阳明者,绝无阳明反传少阳者,异二也。 ❖ 热论之三阳经,在本论皆为太阳证,其三阴经,在本论皆为阳明
承气证,而本论之少阳与三阴,为热论所不言,异三也。 热论所说传变之型,不特异于本论,亦为临床所不见。
---民国·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卷一》
六经概念不同
《灵枢 ·经脉篇》 ❖ 三阴是指:
中医临证思维解构
❖ 内经体系:理法方药
❖ 经方体系:六经方证
人类的本能:复杂问题简单化
❖ 复杂问题=简单问题+简单问题+…… ❖ 医学问题=复杂问题
早期诊治疾病:经验
部位
症状
药方
❖ 单证:单药 ❖ 复合证:基本方 ❖ 复杂病:合方
内经的诊治体系
病因
部位
症状
病性
治法
药方
1.外感 2.内伤 3.内外 因联合
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太阳 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中脘,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 腹,厥阴内部主少腹。”并将胸腹部位亦分属六以利于辩证。
➢ 5.八纲说 日·喜多村直宽说:“本经无六经宇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
虚实之义,因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凡病属阳、属热、属实者,谓之三阳; 属阴、属寒、属虚者,谓之三阴。细而析之,则邪在表而热实者,太阳也:邪在半 表里而热实者,少阳也;邪入胃而热实者,阳明也。又邪在表而虚寒者,少阴也; 邪在半表里而虚寒者,厥阴也;邪入胃而虚寒者,太阴也。”国内陈逊斋、胡希恕 、冯世纶等亦从此说。而张琪等则反对此说,认为是认识上的倒退。
太阳病即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 其证为在表的阳证,此之太阳不同于足太阳膀胱,更不同于 手太阳小肠;
阳明病即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其证为在里的阳证,虽有阳明名,但不同于足阳明胃(脏腑 经络足阳明有胃家虚,这里但为胃家实),亦不同于手阳明大 肠。;
少阳病即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其证为在半表半里的阳证,虽有少阳名,但不同于足少阳胆, 也不同于手少阳三焦;
伤寒论的“误读”
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 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 《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
------李心机《伤寒论疑难解读》
正本清源
六经
医经
经方
房中、神仙
《素问·热论》六经观
❖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
治则不同
❖ 《素问·热论篇》:“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通其 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 可泄而已”,即笼统谓三阳病用汗法,三阴病则用泄法,强 调三日为期。
❖ 《伤寒论》强调病在表,即属太阳、少阴者可汗,且不论几 日;病属少阳治用和解;病属阳明治用清热(吐、清、下); 病属少阴治用温阳发汗;病属太阴治用温里;病属厥阴治用 温阳和解(温下清上)。这里可知,《伤寒》的少阳、阳明忌 用汗法;太阴、厥阴忌用汗法、泄法;而《内经》的三阳三 阴皆用汗泄法。
➢ “《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 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论》无不于此致力,凡注 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民国·恽铁樵《伤寒论研究》
➢ 六经研究的学说多达41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庆国
六经之争
➢ 1.经络说 宋·朱肱首次提出“六经”的概念,并指出:“治伤寒者先须识经络,不识经
➢ 3.标本中气说 此说源于《内经》,后由张隐庵、陈修园、唐容川等发挥,用六气特点解释伤
寒六经,故亦称“六气说”。如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 不可以读伤寒论。”刘渡舟指出:“讲求六经标、本、中气化学说时,首先要建立 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 4.形层说 清·俞根初把人体分成六个层次,说明病邪浅深与进退:“太阳经主皮毛,阳
➢ 6.症候群说 此说受西医学理论影响,首先由陆渊雷提出:“太阳、阳明等六经之名,……
指热病之证候群,为汤液家所宗。” 50年代黄文东、金寿山、盛国荣、昌敦厚、何 云鹤、孙宝楚等皆执此说。如黄文东曰:“所谓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 阴、少阴、厥阴,就这六个病型的症候群,利用分经辨症,及其诊断方法,以鉴别 表、里、寒、热、虚、实等种种轻重不同的情况,来运用汗、吐、下、和、温、清 、补、涩,以及针灸等种种不同的治法,这就是中医治疗伤寒的基本法则。”
➢ 2.脏腑说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麻黄汤虽为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
火郁之药也,桂枝汤虽为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肺救肺之药也。”清·高学山在《 伤寒尚论辨似》中说:“足太阳与手太阴同治皮毛之合,则肺部所辖之胸中,原为 太阴阳气之公署。” 何志雄、鲁福安继承了 “脏腑说”观点,认为六经病的病理 变化是肺、心、胃、胆、脾、肝、肾等7个脏腑为基础的,而除此之外的病变都是延 伸的。
三部
虚实寒热 性质证状
阴阳虚实 寒热性质
热则寒之 寒则温之 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
温热寒凉 (相反)
六经病
隐含
《伤寒论》在《内经》基础上,对疾病的部位抽象为三部,对三部上的虚实寒热性
质的症状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因此,使得病性只与部位及其特征症状相关,而与 具体的病因脱钩。
疾病的本质:正邪交争
❖ 凡病证,如桂枝汤之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多非疾病之本体 ,乃正气抵抗疾病之现象也。用药治病,非药力自能敌病, 助正气以敌病也。正气者,即西医所谓自然疗能也。疾病之 本体不可知,病证则显然可知。良医察其病证,知正气之欲 恶,从而助之以药力。病证除而疾病去,疾病之本体,虽不 问可也。
❖ 六经就是正邪交争在人体的表现,可以八纲来进行概括。
中医治疗的本质-因势利导
❖ 限于机体的自然结构,而势所必然地对病斗争的固定方式,以表、里、 半表半里的病位进行反应,若机体的机能亢进,则就有阳性的一类证候 反映于病位;若机体的机能沉衰,则就有阴性的一类证候反映于病位。
❖ 一句话,疾病刺激于机体,机体即应之以斗争,疾病不解,斗争不已。 疾病的种类虽殊,而机体斗争的形式无异,此所以有六经八纲的一般地 规律反应。
❖ 三阴病是指: 太阴病即第275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
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其证为在里的阴证,虽有太阴之名,但不同于足太阴脾,也
不同于手太阴肺;
少阴病即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其证为在表的阴证,虽有少阴名,但不同于足少阴肾,也不 同于手少阴心;
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 ❖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
六经表现的本质
❖ 中医所谓为表证者,即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疾 病而未得解除的形象;
❖ 中医所谓为里证者,即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 道以解除疾病而当未得解除的形象;
❖ 中医所谓半表半里证者,即机体欲借诸脏器的协力作用,自呼 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疾病而尚未得解除的形象。
厥阴病即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 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证为在半表半里的阴证,虽有厥阴名,但不同于足厥阴肝, 也不同于少厥阴心包。
传变不同
❖ 《素问·热论篇》所载,是根据脏腑功能及经络运行来论述。
❖ 《伤寒论》对疾病的传变,只是讲病位表里相传,即由表传 半表半里传里,或由表传里,或由半表半里传里,或由表传 半表半里再传里。不是讲脏腑、经络运行传变。
---民国·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卷一》
《素问·评热病论》
❖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 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 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 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 “屡有未治即愈的病,都不外是机体抗病斗争胜利的结果, 不过往往由于自然良能的有限,机体虽不断斗争而疾病竞不 得解,于是则机体与疾病交争的形式亦随时地反映出来。”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阴阳
(虚、实 、寒、热 )
(热则寒 之、寒则 温之、实 则泻之、 虚则补之 )
对应各部 虚实寒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药
内经的病性是综合了病因、部位(不同于伤寒论抽象的部位)、症状(不同于伤寒论 抽象的特征症状)得出的病性(与伤寒论病性相同)。
❖ 《内经》虽然没有给出具体药方,但是, 《内经》有完整 的治法,因此即使没有药方,等于给出了药方;
❖“医门之仲师,即儒家之宣圣。” ---清·陈修园
经方不流行的原因
不敢用 不想用 不会用
第一、二种人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第三种。
入门:难?易?
夫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 入,而使之茅塞如此,令学人如夜行歧路,莫之 指归,不深可悯耶?
---清·柯韵伯《伤寒论注·自序》
筑基功夫:六经
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 《类证活人书》卷一专设经络图,示人经络循 行之路以辨六经病症。如“足太阳膀膀胱之经,从目内毗上头连于风府,分为囚道 ,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 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其后清代汪琥等亦从此说,近代程门雪、现代刘渡舟 及《伤寒论》教材均赞同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