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
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教科书:三个层面 一国内的经济区域 超越国家界限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 几个国家部分地区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 主要在第一层含义上使用“区域”这一概念 不是从给定的行政区划单位出发,如乡、县、市等,而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单位加以综合。

极化区
• 是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很紧密的 区域。这种区域是以在某种区域的共同利益和集团意识 基础上所形成的内聚力为基础而形成,这种区域的划分 依据主要是组成极化区各部分(或部门)之间在经济上的 相互依存程度,因此它强调的是区域内事物的相互联系 性和内聚力,它反映的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常“有一 个场所、一个核心和它在它们边缘地区的、明确程度不 同的变化梯度”。
• 2.克拉森的区分标准
• 区域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之比(A)、区 域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之比(B),然后根据A与B的不 同组合将区域分为四类: • 繁荣区(A≥1且B≥1) • 处于扩张过程的欠发达区(A<1且B≥1) • 潜在的欠发达区(A≥1且B<1) • 落后区(A<1且B<1)。
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
前苏联1922年的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
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
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 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胡佛(L.M.Hoover)于1970年的定义:区域是基于 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
经济地理学是运用地质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 济要素的空间配置问题,诸如:工厂商店的选址、 一国内产业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布局,等等。其中也 涉及到经济理论和方法,但主要是地理学,故而经 济地理学属于地理学范畴。 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之上形 成的,其所以属于经济学,是因为它主要是运用经 济学原理和方法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问题, 或者说是在经济学研究中加入了空间因素。但它与 经济地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可以说凡是经济 地理学所涉及的范畴和问题它都覆盖了,如区位选 择、产业规划、产业布局等等,而在空间配置问题 上,则是更多地加入了经济理论。 这便是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4.教科书:两个标准
同质性标准——根据一定的指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单 位综合为一个区域。可选取的指标有:失业率、收入水平、 就业劳动力的产业分布、流动人口与旅游、或者重工业比重 等 功能性标准——根据一定指标把相互之间具有特别紧密联系 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功能区域”,如劳动力市场区,商 业购物区,产品供应区,等 注意问题 选择区域划分标准不是任意的,要根据研究的课题提出的任 务要求 两个划分标准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结合在一起运用
二、区域的涵义及其划分
不同的学科给区域下了不同的定义
–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 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 性特征来划分,故沙漠地带、冰缘地带均称为区域。 –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 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的,因此其边界,与国界或一 国内的不同省(区)、县界重合。 – 社会学把区域看作是共同语言、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 聚落。按这种标准,区域可以越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 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只要语言、信仰或民族特征相同都可 以划归为同一社会区域内,如,语系的划分、民族的分布等。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 导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及其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 第三节 区域经济研究的新动态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及其形成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学、地理经济学 二、区域及其划分标准 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 区域经济学、经济学与经济 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运用经济学理论与 方法来研究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问题的经济学 学科,它属于经济学范畴。 经济学是关于经济资源稀缺性与人类经济行为 选择的学科,其根本任务是解决资源稀缺性问 题以满足人类日益扩大的需要。由于经济学研 究通常抽象掉了空间因素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 响,即假定不同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人类经济活 动的分布是均衡的,从而无法回答经济资源在 不同地区的聚集和由此导致的地区经济发展水 平的差异。
区域划分的标准
1.布代维尔的区分标准
布代维尔主张将区域分为均质区(同质)、节点(极化) 区、规划(计划)区。
• 同质区域
• 是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 分的。我国曾根据经济技术水平的相似性,把全国划分为 东、中、西三个地带,又按照各地区资源特点、技术装备 和加工能力等因素的一致性,把全国划分为资源类型区、 加工类型区、资源主导类型区、加工主导类型区、混合类 型区的特殊类型区等。可见,依据于同质性的划分方法是 区域划分中较常用的方法,这种划分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区 域间对比研究,因而,这种方法所强调的是某种要素的静 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反映的是均质的平面状态,而不是 一种结构状态,因而它不能反映出区内经济活动的联系性 和内聚力。
• 计划区域:
• 主要是从政府规划或政策定向来考虑的区域,较为典型的是 经济区。进行划分时: • 首先考虑客观存在的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它反映着经济活 动的地域分工所形成的区际差异和区内的同质性。 • 其次考虑政府的政策目标。强调的是政府的某些政策性目标, 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水产业区、沿海开 放城市、对外开放区等都属于这种特殊区域。
• 3.汉森的பைடு நூலகம்分标准:
• 汉森利用三种资本或投资,即直接生产活动、经常经 济资本与经常社会资本,根据它们的组合状况将区域 分为三类:拥挤区、中间区与落后区。 • 拥挤区是进一步扩张的边际社会成本(MSC)高于或等 于边际社会收益(MSB)的区域。 • 中间区是MSC≤MSB、私人投资可明显获利的区域。 • 落后区是经济结构以小规模农业和下降或停滞的工业 为主的、对新经济活动缺乏吸引力的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