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曲线图的分析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1.区别 1.区别
2.联系 2.联系 (1)过程图解 (1)过程图解
(2)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 (2)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 ①物质方面
暗反应 呼吸Ⅰ 呼吸Ⅱ C:CO 2 ( CH 2 O ) C3 CO 2 → → → 光反应 呼吸Ⅲ O:H 2 O O 2 H 2 O → → 光反应 呼吸Ⅰ、Ⅱ H:H 2 O [H] 暗反应 → ( CH 2 O ) [H] 呼吸Ⅲ→H2 O → →
角度二
以气体变化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典例4】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 典例4 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 吸收和释放曲线; 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 生理活动状态。 生理活动状态。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二中 (1)、(2)、(3)、(4)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1)、(2)、(3)、(4)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答案:(1)丙酮酸 F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答案: 丙酮酸 (标记 标记) 标记 (2)线粒体 细胞器膜 或生物膜 或生物膜) 线粒体 细胞器膜(或生物膜 (3)①B ②增大 增大CO2浓度 ③保持相对稳定 ① 浓度
拓展提升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条件分析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条件分析 有光照时进行光合作用,有光和无光时都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有光照时进行光合作用,有光和无光时都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料与产物分析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料与产物分析 ①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有两个来源:自身细胞呼吸产生;从周 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 有两个来源:自身细胞呼吸产生; 围空气中吸收。 围空气中吸收。 ②光合作用释放的O2有两个去向:用于自身细胞呼吸;细胞呼 光合作用释放的O 有两个去向:用于自身细胞呼吸; 吸用不完,才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吸用不完,才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③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有两个去向:用于细胞呼吸消耗;细 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有两个去向:用于细胞呼吸消耗; 胞呼吸消耗不完,才用于积累。 胞呼吸消耗不完,才用于积累。

光合作用曲线图分析大全

光合作用曲线图分析大全

有关光合作用的曲线图的分析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纵坐标代表实际光合作用强度还是净光合作用强度?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①如果CO2吸收量出现负值,则纵坐标为光合净产量;②(光下)CO2吸收量、O2释放量和葡萄糖积累量都表示光合净产量;③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光合作用O2释放量和葡萄糖制造量都表示光合总产量。

因此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

(2)、几个点、几个线段的生物学含义: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净光合强度为负值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的绝对值。

B点: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强度净为0。

表现为既不释放CO2也不吸收CO2(此点为光合作用补偿点)C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

此值为纵坐标(此点为光合作用饱和点)N点:为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CM)时所对应的最低的光照强度。

(先描述纵轴后横轴)AC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加AB段:此时光照较弱,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净光合强度仍为负值。

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

表现为释放CO2。

BC段: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产生的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吸收CO2。

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净光合作用强度已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强度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3)、AC段、CD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在纵坐标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横坐标的限制,当达到最大值之后,限制因素主要是其它因素了AC段:限制AC段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CD段:限制CD段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外因有:CO2浓度、温度等。

内因有:酶、叶绿体色素、C5(4)、什么光照强度,植物能正常生长?净光合作用强度>0,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1)图中纵坐标代表总(实际或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还就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总产量与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总(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①表观(净)光合速率通常用O2的表观释放量、CO2的表观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②总(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通常用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制造(合成)量来表示。

③呼吸速率只能在黑暗条件下测定。

通常用黑暗中CO2释放量、O2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本图纵坐标代表的就是净光合速率。

(2)相关的点与线段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如何?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速率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由此点获得的信息就是:呼吸速率为OA的绝对值,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点: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

表现为既不释放CO2也不吸收CO2,此点为光合作用补偿点。

C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此点对应的M点为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CM)时所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此光照强度为光合作用饱与点。

AB段:此时光照较弱,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向外界释放CO2。

总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C段:此时光照较强,呼吸产生的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从外界吸收CO2。

总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正值。

AC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

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3)AC段、CD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纵坐标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横坐标的限制,当达到最大值之后,限制因素为横坐标之外的其它因素AC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就是光照强度。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

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专题1、从细胞器的角度分析理解某种状态下,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外气体交换情况如下图所示:解读:①图1表示:黑暗中,只进行细胞呼吸;②图2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③图3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④图4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2、从物理模型曲线图分析理解图1此图是分析其他曲线图的工具,要求学生能从点、线段等绝度熟练掌握其生理作用解读:①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②AB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③B 点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④BC段及C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拓展曲线图:(1)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春末盛夏图2图3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解读:图2是春末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 点开始有光照,F 点光照消失,C 、E 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没有“午休现象”。

图3是盛夏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 点开始有光照,H 点光照消失,C 、G 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DEF 为“午休现象”。

(2)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的坐标曲线解读:图4显示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B 点、C 点对应光补偿点时刻,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该曲线反映植物一昼夜有有机物积累。

3、装置图分析将某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装置设计情况如下图所示(注: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解读:①若有色液滴右移,说明光照较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释放O2使瓶内气压增大;②若有色液滴左移,说明光照较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吸收O2使瓶内气压减小;③若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O2量等于吸收的O2量,瓶内气压不变。

4、柱形图分析如图9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 、b 、c 、d 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体积变化。

易错点08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分析-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易错点08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分析-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易错点08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分析曲线图和柱形图在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高考题中常常出现。

对曲线变化和曲线上的特殊点所代表的的生物学含义没有掌握或理解不准确是失分主要原因,对原因依据类答不全或逻辑混乱也是失分常见的原因。

在复习备考中,准确理解曲线变化趋势及拐点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结合题目情境将知识准确、合理的应用,同时避开易错陷阱,从而提高这类题的得分率。

易错陷阱1:总光合速率与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判断。

混淆“产生O2的量”与“释放O2的量”的区别、“叶绿体(植物)固定CO2的量”与“植物吸收CO2的量”的区别、“合成有机物的量”与“积累有机物的量”的区别。

易错陷阱2:净光合作用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比较。

误以为整株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为0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也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易错陷阱3:光照、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误以为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成正相关,误判曲线图中影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易错陷阱4:光合作用曲线中补偿点与饱和点移动规律。

对补偿点与饱和点含义不理解造成误判,对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不准确造成误判。

易错陷阱5:一昼夜中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的判断。

误以为光合速率下降就没有积累有机物,误以为下图中c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易错陷阱6:植物正常生长与有机物积累的关系。

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有合成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忽略了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例题1、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F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B.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10 ℃C.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为30D.H、J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2倍【解析】A、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表示净光合速率,F点表示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0,即净光合速率为0,F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A项正确;B、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可以用图中“从空气中吸收的CO2量”表示,所以净光合作用最大(I 点)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10 ℃,B项正确;C、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当温度为30 ℃时,净光合作用强度=30,呼吸作用强度=30,因此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 30+30=60,C项错误;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2倍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图中两曲线交点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2倍的是H、J两点,D项正确。

光合与呼吸曲线图.ppt

光合与呼吸曲线图.ppt
BC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增强,叶绿体中产生ATP 和NADPH逐渐增加,三碳化合物不断被还原成五碳化合 物,五碳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
CD时间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孔关闭, CO2进入减少,五碳化合物固定合成三碳化合物减少, 含量最高。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DE时间段:关闭的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 五碳化合物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合成增加,五碳化合物 含量减少。
CD时间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孔关闭, CO2进入减少,三碳化合物合成减少,含量最低。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DE时间段:关闭的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三 碳化合物合成增加,含量增加。
EF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减弱,叶绿体中产生ATP和 NADPH逐渐减少,三碳化合物被还消耗的越来越少,含量 逐渐增加。
生物
图1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 a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 释放减少; 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 12 讲 中相关曲线的拓展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高频考点突破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坐标曲线等图解复习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坐标曲线等图解复习
B.I、II代表叶绿体、线粒体,②③为氧气,①④为二氧化碳 C.I、II代表线粒体、叶绿体,①④为氧气,②③为二氧化碳 D.I、II代表线粒体、叶绿体,②④为氧气,①③为二氧化碳
小试牛刀
2.( 2020.娄底)如图表示叶在夏季一天中氧气的净吸收速率。请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中A点表示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与呼吸作用吸收
2.在a、d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点 (早上6时)有机物积累最少,氧气浓度最低;d点(傍晚18 时)有机物积累最多,氧气浓度最丰富。
3.乙曲线bc段下降是由于中午12时左右温度过高,蒸腾作 用过强散失水分过多,部分气孔关闭,如图乙②状态。光 合作用下降,是因为缺少原料二氧化碳。
小试牛刀
示例一:
将一株天竺葵置于黑暗环境 一昼夜,然后移至光下。如 图为天竺葵植株随光照强度 增强CO2吸收(释放)量发 生变化的坐标曲线图。
曲线图解析:
1.在A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A点越往下呼吸作用越强。 2.在O﹣B段光照范围内(弱光),随着光照增强植株的光合作 用强度越来越强,但是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曲线AB) 3.在B点时,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吸收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小试牛刀
4.某同学绘制了24小时植物叶肉细胞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情况的曲线图(如图),下列理解错误的
是( ) A.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的点是d点 B .有机物积累最少的点是c点 C .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段是0~ 6点和18~ 24点 D . c点和e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5.( 2009.仙桃)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 的变化情况,某学校生物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对温室内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含量进行了日夜24小时的测定,绘制成曲线图,下列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光合+呼吸”经典曲线模型

“光合+呼吸”经典曲线模型

照 12 h、黑暗 12 h 条件下,植物生长最佳对应的温度?
答 :24 h 全 光 照 条 件 下,25 ℃ 植 物 生 长 最 佳;光 照
12 h、黑暗 12 h 条件下,20 ℃植物生长最佳。
总结 :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最佳即净光合速率最大;
光照黑暗交替的条件下,植物生长最佳即光照条件下的净
光合积累量与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消耗量的差值最大。
3. 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 ab 段温度降低,呼吸速率降低;ef 段气孔部分关闭, CO2 吸收减少,光合速率降低;gh 段光照强度减弱,光合速 率降低。 思维延伸训练 1 :变换纵轴含义

B

含 量
A
C
DE
G
F
0
6
18
24 时间(h)
说明:原曲线中纵坐标改为“CO2 相对含量”,图中光 合速率 = 呼吸速率的点是 B 点和 F 点,且判断植物是否生
1. 看清横纵坐标的含义 横轴为时间,代表一天中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变 化,纵轴为净光合速率。 2. 分析各点的含义 c 点代表开始光合作用,开始合成有机物,c 点之前只
有呼吸作用,在消耗有机物;d 点代表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d 点之后开始积累有机物;h 点代表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dh 段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一直处于积累有机物的状 态;i 点代表光合作用消失,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注: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时是 h 点;一天中积累有机物 的量为 SA - SB - SC ;判断一天中植物是否生长的指标是 SA - SB - SC 的值是否大于 0)

收 4.00

或 释
3.00
放 量
2.00

【课件】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分析课件

【课件】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分析课件

OB A










呼 光照强度



E
总(真)光合速率 =净(表观)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请分析以下三种情况,以1、3图情况为例,标出以CO2、O2 为指标的“吸收量\释放量”、“消耗量”、“产生量”
V光>V呼 有机物积累
V光=V呼 有机物不积累
V光<V呼 有机物负积累
吸收量 消耗量 产生量
⑴若X为光照强度,适当降低CO2浓度, B点如何移动? 右移。
⑵若X为CO2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B点如何移动? 左移。
方法提炼 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改变一个变量促进反应,则可适当调整另一个
变更来抑制反应,从而维持光合速率不变。
(3)若呼吸速率不变,改变某一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对饱和点的影响
⑴若X为光照强度,适当降低CO2浓度, C、D点如何移动? C左移;D左下移。
(1)GH段C3含量相对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 NADPH 和 ATP 逐渐减少,
导致 C3 的还原逐渐减弱。 (2)E点与D点相比,哪个点的C5含量相对较高?
提示:E点。
四、三率的测定
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中, 哪些量不可直接测量?怎样才能得到?
1、液滴移动分析法——测量气体体积变化
⑵若X为CO2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C、D点如何移动?
方法提炼
C右移;D右上移。
光合速率降低,饱和点左移;反之则右移。
【能力提升】
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 室,调节小室 CO2 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 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结果如右图。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摘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生理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植物通过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出来以供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本文将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理解这两个过程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

关键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曲线图;植物生理1. 引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它们共同决定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通过分析相关的曲线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两个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

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1 光依赖反应光依赖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需要光能的参与。

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后,激发电子,产生ATP和NADPH,同时产生氧气。

2.2 光合磷酸化光合磷酸化是光依赖反应的延续,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还原力,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

3. 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3.1 糖酵解糖酵解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中。

葡萄糖分解成两个丙酮酸分子,同时产生少量ATP。

3.2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TCA循环是呼吸作用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丙酮酸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产生NADH和FADH2。

3.3 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是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NADH和FADH2中的电子通过一系列反应传递,最终产生大量的ATP。

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曲线图分析4.1 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强度后,速率趋于稳定,形成光饱和点。

4.2 光合作用速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浓度后,速率不再增加,形成二氧化碳饱和点。

4.3 呼吸作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超过最适温度后,速率会下降,因为过高的温度会破坏酶的活性。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总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总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总结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合适的实验方法,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两种生理活动对植物能量代谢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1. 植物样本:选取同种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的植株,例如豆类植物或其他常见绿色植物。

2. 光照设备: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如日光灯、LED灯等。

3. 呼吸仪:用于测量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

4. 光合仪:用于测量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5. 数据记录工具:如实验笔记本、电子表格等。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方法:1. 光合作用实验:a) 准备好正常生长的植物样本,并将其适应黑暗环境30分钟,使其处于最低光合作用状态。

b) 将植物样本置于光照设备下,记录初始光合速率。

此时为光合作用的起始速率。

c) 对植物进行一系列光照处理,如改变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等,每次处理后记录光合速率。

d) 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横轴为处理时间,纵轴为光合速率。

根据折线图的趋势分析出光合速率随光照条件变化的规律。

2. 呼吸作用实验:a) 准备好正常生长的植物样本,并将其适应光照环境30分钟,使其处于最高呼吸作用状态。

b) 将植物样本放入呼吸仪中,并测量呼吸作用速率。

c) 对植物进行一系列处理,如改变温度、光照条件等,每次处理后记录呼吸作用速率。

d) 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或折线图,横轴为处理条件,纵轴为呼吸速率。

根据图表的结果分析出呼吸速率随处理条件变化的规律。

3. 数据分析方法总结:a) 对光合作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时,可计算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平均光合速率,并绘制成折线图。

观察图表趋势可得出结论,例如高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提高等。

b) 对呼吸作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时,可计算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平均呼吸速率,并绘制成柱状图或折线图。

观察图表趋势可得出结论,例如温度升高会导致呼吸速率增加等。

c) 可对光合作用实验和呼吸作用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在适宜条件下能效率高、能量转化效果好的结论。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图形分析微课精品课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图形分析微课精品课件
第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上升、平缓、 转折)。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即析线)
二氧化碳的供应对光合效率的影响
CO2吸收量
O
CO2饱和点
当CO2浓度过小时,植 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2浓度增大时,光合 作用直线上升。
到达一定范围后,光合 强度即不再增加(CO2 饱和点)。
CO2含量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图形分析
一、识图:
识图的关键是是三看——识标、明点、析线:
第一看: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 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 识点。(即识标)
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顶点、转折点、 终点、交叉点、平衡点等)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影响这些点的主要因素及限制因素等。(即明点)
葡萄糖的“制造”、“生产”、“合成”、“生成”、“产生”
总光合量
葡萄糖的“积累”、“净生产量”
净光合量 二氧化碳的“减少量”或氧气的“增加量”净光合量
“黑暗或夜晚”呼吸量
“光照或白天” 既有光合又有呼吸
下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仪器。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片 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用以调节小室内CO2 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 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
表示),测定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左移,b点右移
补偿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如果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
分析预测的结果: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3)将这两只试管放在日光灯下.照光一段时间。 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2.11【二轮复习】专题三考点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解析)

2.11【二轮复习】专题三考点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解析)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应用1.影响细胞呼吸曲线分析(1)甲图:温度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2)乙图:①O2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0<O2浓度<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③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④O2浓度=5%时,有机物消耗最少。

(3)丙图:自由水含量较高时呼吸作用旺盛。

(4)丁图: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对细胞呼吸具有抑制作用。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影响因素原理图像图像解读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阶段ATP、[H]的产生P点的限制因素①外因:温度、CO2浓度等②内因:色素含量、酶的数量和活性、C5的含量等CO2浓度影响暗反应阶段C3的生成P点的限制因素①外因:温度、光照强度等②内因:酶的数量和活性、色素含量、C5的含量等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P点对应的温度为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1)曲线中特殊点含义分析①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

AB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B点以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②B点: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

③C点: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低光照强度),继续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④D点的含义:光照强度为C时该植物吸收CO2的速率。

(2)曲线中的“关键点”移动①细胞呼吸对应点(图中A点)的移动:细胞呼吸增强,A点下移;细胞呼吸减弱,A点上移。

②光补偿点(图中B点)的移动细胞呼吸速率提高,其他条件不变时,光补偿点右移,反之左移。

细胞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光补偿点右移,反之左移。

③光饱和点(图中C点)和D点的移动:其他相关条件的改变(如增大CO2浓度)使光合速率增大时,C点右移,D点上移的同时右移;反之,移动方向相反。

1.在光照较强的夏季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降低,原因是什么?提示:夏季中午,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气孔部分关闭,叶肉细胞吸收CO2减少,C3生成减少,故光合作用强度会降低。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坐标曲线图讲解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坐标曲线图讲解
3、明点:找出曲线中的特殊点,包括起点、交点、转折点、 定点、终点,思考这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
4、析线:看曲线的走向或发展趋势,联想与曲线变化有关的 生物学原理,挖掘或获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使问题明确化。
变式训练
如图甲、乙为植物一天(夏天)某生理过程变化的曲线。
下列分析科学的是(D )
A.曲线甲为呼吸作用,曲线乙为光合作用 B.B点光合作用速率最大,不进行呼吸作用 C.A、C点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比较A、B、C三点,C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真题浏览
甲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A、 B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乙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 内该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5)当今人类活动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温不断上
升,这就是温室效应。据甲图分析可知,减轻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之
5、有机物积累量=_光___合__作__用__合成量—__呼__吸___作__用__消耗量
6、该植物一天内有机物开始积累的时间是__6__点,积累量最多的时 间是__1_8__点。
坐标曲线图方法总结
读题、识标、明点、析线
1、读题:找到题目给的问题情境。
2、识标:看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 从而联想我们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f
1、Ⅰ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___合__作___用___, 理由是:_光__合___作__用___只__在___白__天___进__行__。
2、Ⅱ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呼__吸___作___用__,
理由是:呼__吸__作___用__白___天__晚___上___都__进___行__。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曲线图的分析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曲线图的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一、影响关合速率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1)图中纵坐标代表总(实际或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还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总(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①表观①表观((净)光合速率通常用O 2的表观释放量、CO 2的表观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②总②总 ( ( (实际或真正实际或真正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通常用O 2产生量、产生量、CO CO 2固定量或有机物制造(合成)量来表示。

机物制造(合成)量来表示。

③呼吸速率只能在黑暗条件下测定。

通常用黑暗中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

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

(2)相关的点和线段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如何?A 点:A 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速率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 的绝对值,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 点: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

表现为既不释放CO 2也不吸收CO 2,此点为光合作用补偿点。

C 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此点对应的M 点为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CM )时所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此光照强度为光合作用饱和点。

AB 段:此时光照较弱,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向外界释放CO 2。

总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C 段:此时光照较强,,呼吸产生的CO 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从外界吸收CO 2。

总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正值。

AC 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

CD 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图解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图解

1、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变化曲线图中,最典型的就是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如图1所示:(1)、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a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2、有关有机物情况的分析(见图2)(1)积累有机物时间段:ce段;(2)制造有机物时间段:bf段;(3)消耗有机物时间段:og段;(4)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3、右图分析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点: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

AC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加AB段:此时光照较弱,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

表现为释放CO2。

BC段: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产生的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吸收CO2。

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强度已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强度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4、例: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则温度由25℃上升到30℃时,对应的A点、B点分别如何移动?(上图3)。

微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中“关键点”的移动分析-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微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中“关键点”的移动分析-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中“关键点”的移动分析
4.绿色植物昼夜 含量变化过程分析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中“关键点”的移动分析
(1)图甲中 段变化原因:由于温度下降,呼吸酶活性降低, 释放速率有所下降。(2)图甲 段中,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于乙图中的 段。光合作用开始的点在甲图中为 点,在乙图中为 点。 (3)图甲 段中,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拐点 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于乙图中 点。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中“关键点”的移动分析
在 浓度及其他外界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某栽培植物叶肉细胞适宜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催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同B. 在 时,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最大C. 在 时,该植物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能正常生长D. 每天光照、黑暗各处理 ,该植物 时仍能正常生长
(5)图甲中 后,光照越来越弱,罩内 浓度开始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已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判断一昼夜植物体内出现有机物积累的依据是 点时玻璃罩内 浓度低于 点。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中“பைடு நூலகம்键点”的移动分析
1. (2021·沂源质检)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一天内某丛林水分的失与得 和 的吸收与释放 的变化情况( 代表面积)。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D
题组二
下图中纵坐标表示植物某种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点以后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 强度会一直不变B.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时,叶肉细胞既不吸 收O2也不释放O2C.c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若a代表CO2释放量,适当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e点可能向右下方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一、影响关合速率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1)图中纵坐标代表总(实际或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还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总(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①表观(净)光合速率通常用O2的表观释放量、CO2的表观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②总 (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通常用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制造(合成)量来表示。

③呼吸速率只能在黑暗条件下测定。

通常用黑暗中CO2释放量、O2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

(2)相关的点和线段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如何?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速率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的绝对值,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点: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

表现为既不释放CO2也不吸收CO2,此点为光合作用补偿点。

C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此点对应的M点为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CM)时所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此光照强度为光合作用饱和点。

AB段:此时光照较弱,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向外界释放CO2。

总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C段:此时光照较强,,呼吸产生的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从外界吸收CO2。

总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正值。

AC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

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3)AC段、CD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纵坐标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横坐标的限制,当达到最大值之后,限制因素为横坐标之外的其它因素AC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CD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CO2浓度、温度等。

内部因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活性和数量。

(4)在什么光照强度下植物能正常生长?1.只有当净光合作用速率>0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即白天光照强度至少大于B点。

2.在一昼夜中,白天的光照强度还要满足白天的净光合产量>晚上的呼吸消耗量,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5)若该曲线是某阳生植物,那么阴生植物的相关曲线图该如何表示?为什么?阴生植物的呼吸速率一般比阳生植物低,所以对应的A点一般上移。

阴生植物叶绿素含量相对较多,且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相对较小,叶绿素b的含量相对较多,在光照比较弱时,光合作用速率就达到最大,所以对应的C点左移。

阴生植物在光照比较弱时,光合作用速率就等于呼吸速率,所以对应的B点左移。

(6)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则温度由25℃上升到30℃时,对应的A点、B点、M点分别如何移动?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可知,温度由25℃上升到30℃时,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所以对应的A点下移。

光照强度增强才能使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所以B点右移。

由于最大光合作用强度减小了,所需要的光能也应该减少,所以M点应该左移。

(7)若植物体缺Mg,则对应的B点如何移动植物体缺Mg,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合作用效率减弱,但呼吸作用没有变,需要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才等于呼吸速率,所以B点右移。

(8)A点、A点之外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什么?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A点之外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9)处于A点、AB段、B点、BC段时,右图分别对应发生哪些过程?A点:e、f(前者是CO2,后者是O2)AB段:a、b、e、f(a是CO2,b是O2)B点:a、bBC段:a、b、c、d(c是O2,d是CO2)2.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1)曲线(一)①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加快,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大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

(图中纵轴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②A点:CO2补偿点,即在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叶片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动态平衡时,外界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B点:CO2饱和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时所应的最低CO2浓度。

点以后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③若CO2浓度一定,光照强度减弱,A点、B点移动趋势如下: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速率增强,由于呼吸速率不变,要使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需要提高CO2浓度,故A点右移。

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因而光反应产生的[H]及ATP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C3的还原,故CO2的固定减弱,所需CO2浓度随之减少,B点应左移。

3.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中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随着增加,超过一定的温度,光合速率不但不增大,反而降低。

因温度太高,酶的活性降低。

此外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从而间接影响光合速率。

①若Ⅲ表示呼吸速率,则Ⅰ、Ⅱ分别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等于实际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

②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正常的光照强度下,提高温度会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但提高温度也会促进呼吸作用。

如左图所示。

所以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在20℃左右,植物中有机物的净积累量最大。

4.水、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水是光合作用原料之一,同时也是代谢的必须介质,缺少时会使光合速率下降;矿质元素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N是光合作用有关酶的组成成分,P是ATP的组成成分,缺少也会影响光合速率。

5.叶龄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随幼叶不断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叶内叶绿体不断增多,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光合速率不断增加;○2壮叶时,叶面积、叶绿体都处于稳定状态,光合速率基本稳定;○3老叶时,随叶龄增加,叶内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下降。

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相关的拓展延伸: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变化曲线图中,最典型的就是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量和释放量变化曲线图,如图1所示:1.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如图1a点:凌晨3时~4时,因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2.有关有机物情况的分析如图2(1)积累有机物时间段:ce段;(2)制造有机物时间段:bf段;(3) 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4) 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Sp-SM-SN3.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1)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3)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4)CO2含量最高点为c点,该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O2含量最低点为e点。

4.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如图4(1)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3)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4) O2含量最低点为c点,该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O2含量最高点为e点。

三、专项检测:1.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1和2所含酶的种类不同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2.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下,测得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点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B.番茄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强度应大于B点C.C点时真正的光合速率约为15 mg CO2/ 100 cm2叶·小时D.C点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温度和CO2浓度3.在密闭、透光的玻璃钟罩内,放着一株盆栽棉花。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钟罩内某物质的变化曲线。

该曲线可以表示( )A.一昼夜中,棉花呼吸速率的变化B.一昼夜中,棉花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C.一昼夜中,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D.一昼夜中,钟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4.如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A.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3B.在甲图中的a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C.在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D.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5.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6.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7.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生理过程,①~⑦表示物质,甲、乙表示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l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1分析,甲、乙两种细胞器分别是。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用图中数字表示)。

(2)在图1中,若物质⑦为02,则其在细胞器甲中的产生部位是,在细胞器乙中被利用的场所是;(3)从图2分析,该植物在℃时呼吸作用最强,15℃时实际光合速率为 (mg/ cm2.h)(4)分析图2可知,该植物在14℃条件下,若经过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一昼夜可积累有机物 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