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 方向的短线。
示坡线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 是洼地。
2.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 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 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间曲线用0.15 mm的细长虚线表示。
4.助曲线
用间曲线还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可按四分 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助曲线用0.15 mm的细短虚线表示。
五、等高线的特性
(1)等高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 同。
(2)闭合性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如不 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的图幅内闭合。所以, 在描绘等高线时,凡在本图幅内不闭合的等高线, 应绘到内图廓,不能在图幅内中断。
1
16
4
64
16
2.编号方法
(1)坐标编号法
图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为编 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有短线连接。
(2)数字顺序编号法
如果测区范围比较小,图幅数量少,可采用 数字顺序编号法。
1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图廓和接合图表
1.图廓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 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 员2人。
(二)步骤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3、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1:2000 0.20
1:1000 0.10
1:500 0.05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确定测绘地形图时测量 距离的精度;另外,如果规定了地物图上要表示的 最短长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确定测图的比例 尺。
例7-1 如果规定在地形图上应表示出的最短 距离为0.2m,则测图比例尺最小为多大?
解 0.1M
(1) “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5.35
坚5
5.40
东
大
道
(2)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
地貌取点方法图
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 丝读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5、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 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6、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 7、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
内图廓就是坐标格网线,也是图幅的边界线, 用0.1mm细线绘出。
外图廓线为图幅的最外围边线,用0.5mm粗线 绘出。
内、外图廓线相距12mm,在内外图廓线之间 注记坐标格网线坐标值。
2.接合图表
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幅之间的关系, 便于索取相邻图幅,在图幅左上角列出相邻 图幅图名,斜线部分表示本图位置。
1 0.1mm 0.1mm 1
M 200mm 2000
§7.2 地形图的图名、图、图廓及接合图表
一、地形图的图名
每幅地形图都应标注图名,通常以图幅 内最著名的地名、厂矿企业或村庄的名称作 为图名。
图名一般标注在地形图北图廓外上方中 央。
毛家镇 二道梁 北集
三顶丘
青山
白石湾 付家 沟口
如雨后地面上静止的积水, 积水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 等高线。
将这些等高线沿铅垂方向 投影到水平面H上,并用规定 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 就将小山用等高线表示在地 形图上了。
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 隔,用h表示。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 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
陡崖处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甚至会重叠,因此, 在陡崖处不再绘制等高线,改用陡崖符号表示。
上部向外突出,中间凹进的陡崖称为悬崖。 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与下部的等高线 相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石质陡崖
土质陡崖
悬崖的等高线
四、等高线的分类
为了更详尽地表示地貌的特征,地形图上常用下面四 种类型的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8.地形图的检查、拼接与整饰
(1)检查 包括:图面检查、野外巡视和设站检查(约占每幅图 的10%)。 (2)拼接 一般规定每幅图的图边应测出图幅外1cm。若偏差小于 容许值,可以平均分配到两幅图中。 (3)整饰:擦掉不必要的点、线、高程等。使图面整 洁、规范。
白吉树村 15.0-10.0
* 1:1000
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
二、图号
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 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
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 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
*
1.分幅方法
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
1:5000
非比例符号只能表示物体的位置和类别,不能 用来确定物体的尺寸。
三、半比例符号
地物的长度可按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按规定尺 寸绘出,这种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用半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都是一些带状地物。
四、地物注记
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称 为地物注记。
§7.4 地貌符号
一、等高线的概念
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称为等高线。
d D
1 D
1 M
d
式中 M —— 比例尺分母。
(2)图示比例尺
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
10 5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20
30 40
50
23.8m
18.9m
这是一个1:500的直线比例尺,由间距为2mm的两条 平行直线构成,以2cm为单位分成若干大格,左边第一大 格十等分,大小格分界处注以0, 右边其它大格分界处标 记按绘图比例尺换算的实际长度。
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注记。 1000
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按 900 比例尺展出。 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邻控制 800 点间的距离。其与理论值之差 700 图上0.3mm。
600
0.50.5
B 6.45
A 4.50
5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0
二、经纬仪法测图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 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
地 地貌 物地形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 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 号和注记,将其缩绘在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和地貌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
高山地(地面角:α≥25˚)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0.5 0.5 1
2
0.5 1
2
5
1
1
2
5
1
2
2
5
三、几种基本地貌的等高线
1.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 合曲线。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 高程,洼地则相反。
山脊线、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
山脊的等高线
山谷的等高线
3.鞍部的等高线
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 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
鞍部的等高线由 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 谷的等高线组成,即 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 内,套有两组小的闭 合曲线。
鞍部的等高线
4.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
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称为陡崖。
(3)非交性 除在悬崖、陡崖处外,不同高 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4)正交性 山脊、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 山谷线正交。
§7.5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模拟测图)(analog map)与 数字测图(digital map) 1.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1)磅纸(机械制图用的图纸)
6 1:2000
1:1000
1:500
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图幅大小 /cm×cm
40×40 50×50 50×50 50×50
实地面积 /km2 4 1 0.25 0.0625
1:5000图幅 每平方公里 内的分幅数 图幅数
1
0.25
4
2)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标 格网一般已绘制。
2、坐标格网的绘制
方格网的大小: 40cm40cm或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a
b
对角线法
o
d
c
3、控制点的展绘
例:展绘控制点A(647.43, 634.52,4.50);B(913.46,748.63,6.45)。
i h dM
式中 M —— 比例尺分母。
地面坡度 i 与等高线平距 d 成反比。
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小大, 等高线显得稀疏;
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 高线十分密集。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地形类别
平地(地面倾角:α<30˚) 丘陵(地面倾角: 3˚≤α<10˚) 山地(地面倾角: 10˚≤α<25˚)
§7.3 地物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形状、大小及位置的 符号称为地物符号。
根据地物形状大小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 号可分为四种。
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地物注记
一、比例符号
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均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 规定的符号绘在图纸上,这种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 号。
二、非比例符号
有些地物,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 比例缩绘到图上,而采用相应的规定符号表示,这 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
四种类型等高线
1.首曲线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 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
首曲线用0.15 mm的细实线描绘。
2.计曲线
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 为计曲线,也称加粗等高线。
计曲线要加粗描绘并注记高程。 计曲线用0.3 mm粗实线绘出。
3.间曲线
为了显示首曲线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按二 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也称 半距等高线。
在图上主要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地形图,称为 平面图。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1.地形图比例尺的概念
地形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实地水 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比例尺。
2.比例尺的种类
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 表示。
设图上一线段长度为d,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 为D,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使用时,先用分规在图上量取某线段的长度,然后用 分规的右针尖对准右边的某个整分划,使分规的左针尖落 在最左边的基本单位内。
3.比例尺精度
地形图上0.1mm的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称为比例尺精度,用ε表示,即
0.1M
几种常用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如下表所示。
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 /m
1:5000 0.50
示坡线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 是洼地。
2.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 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 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间曲线用0.15 mm的细长虚线表示。
4.助曲线
用间曲线还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可按四分 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助曲线用0.15 mm的细短虚线表示。
五、等高线的特性
(1)等高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 同。
(2)闭合性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如不 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的图幅内闭合。所以, 在描绘等高线时,凡在本图幅内不闭合的等高线, 应绘到内图廓,不能在图幅内中断。
1
16
4
64
16
2.编号方法
(1)坐标编号法
图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为编 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有短线连接。
(2)数字顺序编号法
如果测区范围比较小,图幅数量少,可采用 数字顺序编号法。
1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图廓和接合图表
1.图廓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 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 员2人。
(二)步骤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3、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1:2000 0.20
1:1000 0.10
1:500 0.05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确定测绘地形图时测量 距离的精度;另外,如果规定了地物图上要表示的 最短长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确定测图的比例 尺。
例7-1 如果规定在地形图上应表示出的最短 距离为0.2m,则测图比例尺最小为多大?
解 0.1M
(1) “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5.35
坚5
5.40
东
大
道
(2)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
地貌取点方法图
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 丝读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5、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 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6、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 7、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
内图廓就是坐标格网线,也是图幅的边界线, 用0.1mm细线绘出。
外图廓线为图幅的最外围边线,用0.5mm粗线 绘出。
内、外图廓线相距12mm,在内外图廓线之间 注记坐标格网线坐标值。
2.接合图表
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幅之间的关系, 便于索取相邻图幅,在图幅左上角列出相邻 图幅图名,斜线部分表示本图位置。
1 0.1mm 0.1mm 1
M 200mm 2000
§7.2 地形图的图名、图、图廓及接合图表
一、地形图的图名
每幅地形图都应标注图名,通常以图幅 内最著名的地名、厂矿企业或村庄的名称作 为图名。
图名一般标注在地形图北图廓外上方中 央。
毛家镇 二道梁 北集
三顶丘
青山
白石湾 付家 沟口
如雨后地面上静止的积水, 积水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 等高线。
将这些等高线沿铅垂方向 投影到水平面H上,并用规定 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 就将小山用等高线表示在地 形图上了。
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 隔,用h表示。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 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
陡崖处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甚至会重叠,因此, 在陡崖处不再绘制等高线,改用陡崖符号表示。
上部向外突出,中间凹进的陡崖称为悬崖。 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与下部的等高线 相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石质陡崖
土质陡崖
悬崖的等高线
四、等高线的分类
为了更详尽地表示地貌的特征,地形图上常用下面四 种类型的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8.地形图的检查、拼接与整饰
(1)检查 包括:图面检查、野外巡视和设站检查(约占每幅图 的10%)。 (2)拼接 一般规定每幅图的图边应测出图幅外1cm。若偏差小于 容许值,可以平均分配到两幅图中。 (3)整饰:擦掉不必要的点、线、高程等。使图面整 洁、规范。
白吉树村 15.0-10.0
* 1:1000
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
二、图号
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 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
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 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
*
1.分幅方法
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
1:5000
非比例符号只能表示物体的位置和类别,不能 用来确定物体的尺寸。
三、半比例符号
地物的长度可按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按规定尺 寸绘出,这种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用半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都是一些带状地物。
四、地物注记
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称 为地物注记。
§7.4 地貌符号
一、等高线的概念
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称为等高线。
d D
1 D
1 M
d
式中 M —— 比例尺分母。
(2)图示比例尺
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
10 5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20
30 40
50
23.8m
18.9m
这是一个1:500的直线比例尺,由间距为2mm的两条 平行直线构成,以2cm为单位分成若干大格,左边第一大 格十等分,大小格分界处注以0, 右边其它大格分界处标 记按绘图比例尺换算的实际长度。
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注记。 1000
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按 900 比例尺展出。 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邻控制 800 点间的距离。其与理论值之差 700 图上0.3mm。
600
0.50.5
B 6.45
A 4.50
5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0
二、经纬仪法测图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 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
地 地貌 物地形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 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 号和注记,将其缩绘在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和地貌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
高山地(地面角:α≥25˚)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0.5 0.5 1
2
0.5 1
2
5
1
1
2
5
1
2
2
5
三、几种基本地貌的等高线
1.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 合曲线。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 高程,洼地则相反。
山脊线、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
山脊的等高线
山谷的等高线
3.鞍部的等高线
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 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
鞍部的等高线由 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 谷的等高线组成,即 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 内,套有两组小的闭 合曲线。
鞍部的等高线
4.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
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称为陡崖。
(3)非交性 除在悬崖、陡崖处外,不同高 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4)正交性 山脊、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 山谷线正交。
§7.5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模拟测图)(analog map)与 数字测图(digital map) 1.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1)磅纸(机械制图用的图纸)
6 1:2000
1:1000
1:500
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图幅大小 /cm×cm
40×40 50×50 50×50 50×50
实地面积 /km2 4 1 0.25 0.0625
1:5000图幅 每平方公里 内的分幅数 图幅数
1
0.25
4
2)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标 格网一般已绘制。
2、坐标格网的绘制
方格网的大小: 40cm40cm或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a
b
对角线法
o
d
c
3、控制点的展绘
例:展绘控制点A(647.43, 634.52,4.50);B(913.46,748.63,6.45)。
i h dM
式中 M —— 比例尺分母。
地面坡度 i 与等高线平距 d 成反比。
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小大, 等高线显得稀疏;
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 高线十分密集。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地形类别
平地(地面倾角:α<30˚) 丘陵(地面倾角: 3˚≤α<10˚) 山地(地面倾角: 10˚≤α<25˚)
§7.3 地物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形状、大小及位置的 符号称为地物符号。
根据地物形状大小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 号可分为四种。
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地物注记
一、比例符号
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均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 规定的符号绘在图纸上,这种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 号。
二、非比例符号
有些地物,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 比例缩绘到图上,而采用相应的规定符号表示,这 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
四种类型等高线
1.首曲线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 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
首曲线用0.15 mm的细实线描绘。
2.计曲线
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 为计曲线,也称加粗等高线。
计曲线要加粗描绘并注记高程。 计曲线用0.3 mm粗实线绘出。
3.间曲线
为了显示首曲线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按二 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也称 半距等高线。
在图上主要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地形图,称为 平面图。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1.地形图比例尺的概念
地形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实地水 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比例尺。
2.比例尺的种类
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 表示。
设图上一线段长度为d,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 为D,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使用时,先用分规在图上量取某线段的长度,然后用 分规的右针尖对准右边的某个整分划,使分规的左针尖落 在最左边的基本单位内。
3.比例尺精度
地形图上0.1mm的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称为比例尺精度,用ε表示,即
0.1M
几种常用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如下表所示。
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 /m
1:5000 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