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真诚沟通策划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视真诚沟通策划方案

篇一:《真诚沟通》讲座内容

讲座内容

1.什么是沟通?什么是《真诚·沟通》最独特的地方?

2.前期准备(联络与预访、踩点)

3.中期拍摄(采访的9个原则)

4.空镜(摆拍与抓拍:13条“秘笈”让摆拍显得“真实”)

5.后期剪辑(11个必须掌握的方法)

TV-新闻频道包装作品交流

7.频道、栏目公益宣传片的创作

观察与思考

编者按:公益广告通过巧妙的叙述角度、精致的影音效果,不仅表达深切的人文关怀,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和美德,同时也有力提升了电视媒体形象,好的公益广告甚至会成为收视亮点。前不久,总编室邀请央视新闻频道形象包装组负责人、《真诚〃沟通》栏目主创吕牧,到中心针对公益广告的创作进行讲座,本期我们就看看《真诚〃沟通》这种类型的公益广告是如何做到“尖锐的打动、安静的震撼”的。

“沟通”之道

央视新闻频道《真诚·沟通》栏目主创吕牧

作为中国唯一一档“同一总主题的公益宣传片栏目”,

央视新闻频道的《真诚·沟通》栏目(以下简称《沟通》)是公益广告的一种类型。《沟通》的采访具有纪录片的特性,而镜头的拍摄则具有广告的特性,这正是《沟通》最独特的地方。如果把《沟通》简单等同于人物短片,而忽视了“公益广告”这一基本属性,在创作上就很容易陷入误区。我仓促整理出此文,从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谈谈跟年轻编导的“手艺”相关的问题。

前期准备

(一)联络与预访

预访通常分为电话预访和走访两种。预访有几个目的:其一,确定基本事实;其二,了解被拍摄对象的表达能力与状态;其三,了解拍摄环境,也就是“踩点”。

《沟通》是一档很特殊的节目,既是人物短片,又有公益广告的属性,因此它的采访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采访,要求被访者在拍摄过程中尽量保持语言的鲜活。只有被访者在与编导交流过程中处于“第一次告诉你”的新鲜感当中时,才能做到这一点。沟通的采访是“向未知取材”,要保留这种“未知”,预访就要有节制,有技巧。

1.通常预访时要尽量避免追问细节和个人感受,只须大体核实客观事实就可以了。如果在预访时已经问得很详细,则在正式拍摄时,最好换一个采访者来提问,这样可以让对

方在现场保有交流的新鲜感。

2.可以采用向其他的相关人员预访的方法来了解细节。

3.根据对方在预访中的表达状态来灵活决定拍摄顺序。通常情况下,先拍一部分空镜,再采访,然后再把余下的空镜拍完的方式会更好一些,可以有效消除对象的紧张感。

(二)踩点

踩点的目的是确定影像风格,构思空镜。对拍摄环境的熟悉程度决定了你镜头的质量和拍摄的进度。踩点后要确定:拍摄的空间与时间(安排拍摄进度)、情节设计、参与者、所需设备(灯光、录音、特殊设备等)及道具。

中期拍摄

(一)采访

因为到目前为止,《沟通》还是一个以语言表达(即主角的“自述”)为核心的节目样态,所以成功的采访,是决定“沟通”质量的关键与核心。

1. 保持对被访者的好奇心,采访当中一定要随时追问。

采访提纲要尽量多地列出想问的问题,不要局限于你已知的事实以及预设的“沟通”主题。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你们在现场不断的“聊下去”。千万不要只局限在你与在采访提纲上的那几个问题当中。因为有时“沟通”的落点是未知的,你可以在交流中逐渐发现它。

2. 从细节出发。

在采访中要特别注意捕捉事物的过程与细节,要“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对方能说出多少细节,取决于你问到了多少细节。而你能问出多少细节则取决于两件事——观察和聆听。

3. 引导对象进入“谈话场”的核心原则——放松。

《沟通》中采访的最大特点就是两个字:“聊天”。几乎每个成熟的《沟通》编导都有在开机前先跟对方聊半天家常,关机后又聊好一会儿的经历。你不妨观察一下,被访者平时在跟自己熟识的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时的语气和内容是什么样的——那就是你梦想中的“谈话场”。对方不一定是一个健谈的人,但即使是最不擅表达的人也有他自己的语言特性。采访者要有与对方“漫谈”的耐心。采访时的前几分钟在后期剪辑时基本上是可以不用的。因此,先随意地聊几分钟,一点一点靠近重点,能有效地让对方放松下来,把话说顺溜了。对方讲话时多用点头和眼神来鼓励他的表达,但要避免不停地发出“嗯、嗯”的回应声。与摄制组工作人员形成默契。开机时尽量显得轻松随意一点儿,尽量避免仪式感(比如打板,或大声喊“开机”)。采访现场的无关人员越少越好。有条件的情况要清场。除了采访者本人,其他工作人员(摄像师、录音师等)要尽量避免面对被访者,更不

能与他有眼神交流。这样能有效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感,同时也不会出现对方的眼神四处乱瞟的情况。

4. 采访拍摄的构图。

采访的构图分为带环境和不带环境两种。带环境的采访构图本身含有环境信息;不带环境的多为近景和特写,能细致体现人物的语言表达与表情神态。

要注意摄像机的轻微俯、仰角度,必要时可以打破水平,用小仰角加对角线的构图可以产生一种“倾诉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双机拍摄,一全一特。可以与摄像约定一些暗语,跟据谈话内容的深入改变构图与运动。这样可以丰富和加强采访镜头的表现力。

5. 最好的编导是不需要教被访者说话的。

摆拍采访的内容,几乎已经不能被称作“采访”了。如果说《沟通》的采访可以摆拍的话,那么也一定是限定在采访完成之后,出于剪辑需要,对于一些说得比较罗嗦的基本事实的简捷归纳与表述。感受性的、情绪性的语言应该杜绝摆拍。

(二)空镜头

1. 如何拍空镜

空镜的拍摄分为两大类:摆拍与抓拍。作为一个60秒长度又多次重复播出的节目,《沟通》的本质就是公益广告,

播出方式决定了《沟通》的影像必须精致,必须要“耐看”,所以它的空镜都是摆拍的。因此,除了深入细致的采访以外,对于镜头的精心设计也非常重要。

(1)远景的构图一定要规范,要特别注意地平线的位置高低。摄像机要尽可能地尝试后退,以获得更大的空间感。远景构图也要考虑前、后景的虚实变化。

(2)对于重点空镜,一定要多景别成组拍摄,远景、中景、特写结合。对于核心动作,要多角度拍摄,这样才能为后期前辑提供足够的可能性。

(3)不要总是对好焦了才开机,要保留对焦的过程。这会让你的后期剪辑更加丰富。

(4)远景要尽量避免手持拍摄。要注意设计镜头内的调度(如运动的人和物体)。

(5)充分利用现场环境、物件、道具、人物动作、光影等来设计“情绪性空镜”。注意结合彼时彼地的自然条件(天、地、风、水)。

(6)通过镜头运动或镜头内的调度,可以打破景别的区分。

(7)两个以上主角的“沟通”采访构图要相对设计。一个脸朝左,另一个就须朝右。

2. 如何让摆拍显得“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