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发展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逐步发展成一种崭新的运作方式和商务模式,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引发了经济领域里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的同时,物流业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物流理论的发展历史不长,物流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其理论论体系正处于
成长阶段.为了促进物流研究持续发展,梳理其理论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明确界定
了传统物流、后勤管理、商业物流、一体化物流管理、集成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物流管理及研究的侧重点。
物流活动本身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类社会出现商品交换时也就存在了物流活动,物流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所以在物流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伴随着一些新的功能作用的展现。当然物流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空间价值、时间价值、以及加工附加价值三个方面。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呈现四个主要方向,即物流技术装备的自动化、物流运作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运作流程的智能化及多种技术和软硬件平台的集成化。相对而言,目前现代物流的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迅速,这一点在横向领域里更为普及。在纵向领域里,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
物流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然后逐步衍生为现代化物流理论:
早期阶段 : 1901年,约翰.格鲁威尔在《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中讨论了农产品流通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上开始了对物流的认识。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当时西方有些国家已经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这时的物流指的是在销售过程中的物流。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斐莱德.克拉克在《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真正把物流活动提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讨论与研究,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也与物流联系起来。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萌芽阶段: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物流对于盟军的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当时被称为--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二战后,Logistics的运作方法及理念在企业中广泛采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的物流概念。
综合物流阶段:1962年,著名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Peter Druker) 《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的文章。这篇文章首次提出物流领域的潜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企业的决策者对物流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并开始把寻求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的视角转向物流领域,物流成为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从此,企业物流管理领域正式启动。不久,人们又认识到原材料这段物流也同样存在巨大潜力,并且产品物流与原材料物流可以综合起来,大大改进了对物流系统的管理。
供应链管理阶段:日本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引入“物流”这一名称的。全面推动了日本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物流革新思想不仅渗透到了产业界,同时还渗透到了整个日本社会。
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世界领先行列。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名称由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更名为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从而标志着现代物流理念的确立。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政策的放开、竞争的加剧,现代物流管理思想进一步发展,一体化物流管理的思想逐步形成。
物流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系统化:现代物流一改传统物流孤立的运作特点,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等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
2、信息化:现代物流高度依赖于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及时更新能力,而且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也是建立在物流信息的基础之上。
3、社会化:物流市场化程度提高,第三方物流迅猛发展,配送中心日益普及都表明物流正朝着社会化的大方向发展,这也是社会分工和市场需求日益复杂的要求。
4、现代化:从物流设备技术的方面来看,它已经达到了现代化的程度;物流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等软技术方面也实现了现代化。
5、一体化:不同于系统化,一体化是指将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统一起来,克服了商品流通方式和营销形态差异带来的不便,是现代物流更趋科学合理。
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4PL/5PL以及绿色物流等心概念的相继提出,相信物流业将以更多的功能特点展现,也会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物流的纵向集成需要加强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体系的建设。强调物流的微观集成、自身集成与宏观集成系统发展。
加强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针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虽然近年来政府、行业和企业加大了对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但从实施的总体效果来看,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成本过高,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先进适用并且经济合理的基础性关键技术。
因此,要集中力量对现代物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降低关键技术普遍使用的整体成本,以及对现代物流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强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建设。关键技术的研发主要包括针对信息采集、快速反应、管理监控以及双向通讯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