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9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9年)
2019-09-18 08:58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作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粮食消费量大,农业供养人口能力不足,这是中国国
情的突出特点。
如何以占世界10%左右的耕地、6.5%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长期以来都是现代中国面临的头号发展难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业发展与转型本质上是农业现代化,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这条道路,既是“中国总道路”
的具体道路之一,又是中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在我们这个
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
[1]本文考察了中
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特点和前进方向,以期展望中国农业发展的明天。
一、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转型的历史起点。
这一时期中国不仅是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是第一农村人口大国,也是第一贫困人口大国。
毛泽东对中国这
一基本国情的认识相当深刻,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还有大约百分
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
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
似的。
”[2]这表明,中国是十分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和欠发达国家。
1952年中国农村总人口比重为87.5%,农业劳动力比重为88.0%。
当时农村人口几乎
都是绝对贫困人口。
实际上,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据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
如果按198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1952年中国农业增加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2.3%,农
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1933年的94.8%。
这表明,1952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及1933
年的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比1936
年下降了25%,其中粮食下降了22.1%,棉花下降了48%。
[3]
历史上,中国还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饥荒大国。
1946年和1947年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生产明显恢复,但按不
变价格(1987年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3%,农业增加
值相当于92.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直接受到政府农业改革政策的影响。
安格斯?麦迪森
认为,1949年以来,中国有过六次影响农业制度的重大政策变化[4],但并非每次政策
调整都能成功,这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
这种政策调整本质上是在加速工业
化的大背景下,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和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政策的唯一标准:凡是好的政策,便可同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两个目标。
反之,则不能实现
目标或只实现其中一个目标。
第一次是土地改革,也是最成功的“解放农民”的改革。
新中国一成立,就将土地改
革作为首要任务。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一条总则就说明了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
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5]到1952年底,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7
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每年700亿斤粮食的地租,极大地解放了农民。
到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就比1949年增加了44.8%,也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8.1%。
[6]
同期,中国粮食单产比1949年提高了28.4%。
1953年,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5%。
农民对消费品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地增长,1953年比1949年增长111%,平均每人消费品购买力增长1倍。
1953年同1949年相比,农民
留用粮食增长28.2%,其中生活用粮食增长33.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是一项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土地改革。
正如
毛泽东所言,“土改一项,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直到孙中山都没有做过,我们才做”。
土地改革符合中国国情,是20世纪中国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农村改革。
从
1946年5月到1952年年底,只花了短短六年多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完成了这一大规模的
土地改革。
[责任编辑:康慧珍]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