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战略规划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绿色建筑政策发展趋势与住建部工作重心
政策发展趋势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措施颁布频率显著加大
节能减排程度要求逐步加深
节能设计标准从普及应用到监管督查
节能技术从鼓励引导到强制执行
可再生能源从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
住建部明确了民用建筑节能四个工作重心
加强新建建筑节能
加强北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
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推广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重心落在民用建筑节能上。与既有建筑改造相比,新建项目开发更易实现,中央调控的力度必定进一步加强,其中对地产业影响较大包括科技绿色建筑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两个方面。
●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推动地方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
组织开展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
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究
加强能力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大规模应用
提高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
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
进一步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积极拓展应用领域
关于LEED认证
1993 年,非盈利组织—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成立,旨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使人类建造的空间更加与自然环境协调,更加有经济优势,能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又被称作开发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是USGBC 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估的要求而推出的一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宗旨是:在设计中有效地减少环境和住户的负面影响。目的是:规范一个完整、准确的绿色建筑概念,防止建筑的滥绿色化。
截至2011年2月20日,国内获得美国LEED 认证的项目总计86 个,获认证项目以CI、CS 和NC 为主。对于房地产商而言,对整体新建建筑项目使用NC 或CS 较为普遍。
国内获得LEED 认证项目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和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可见这些经济发达城市对于绿色建筑的需求较为旺盛。
国内LEED NC 认证以金级和银级为主,其中绝大部分项目为总部大楼和工厂,这些项目业主几乎全为跨国公司。商业开发的只有一个公寓住宅项目(招商地产开发的深圳泰格公寓)。
国内LEED CS 认证以金级和银级为主,由于LEED CS 认证有在项目前期可获得预认证证书,开发商可拿此证书进行商业宣传,有助于项目的销售,故商业开发项目多选择LEED CS 认证,而几乎不选择LEED NC 认证。
关于住建部绿标认证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各大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选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是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按照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国内目前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城市科学研究会审批的绿标认
证项目共有85(截止到2011年3月),其中81个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4个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81个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项目中41个为住宅项目,40个为公建项目。在4个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中1个为住宅项目,3个为公建项目。在41个获批的绿标住宅项目中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所占比例几乎相同。40个获批的绿标公建项目中三星级几乎占了一半,二星级占了三分之一,一星级所占比例甚低。
获得住建部绿标认证项目应用技术汇总(居住类产品)
节地与室外环境:
1.小区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
2.屋顶绿化和立面爬藤绿化
节能与能源利用:
1.围护结构节能优化设计(屋面和墙体保温系统)
2.外遮阳卷帘
3.断桥铝合金门窗
4.Low-E 玻璃(幕墙)
5.平行外推式幕墙窗户
6.低温地板辐射系统
7.带热回收新风系统
8.太阳能热水系统
9.太阳能光伏发电
10.复合保温预制外墙板
11.电梯VVVF 控制系统、永磁同步无齿轮马达电梯
12.节能灯具、照明声控延时自控装置
13.地源热泵系统
14.光导管将太阳光导入地下室照明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中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系统
2.高效节水器具
3.市政中水
4.生态透水砖、植草砖
5.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系统
6.节水喷灌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叠合楼板
2.预制楼梯、预制空调板、叠合阳台板
3.预制外立面装修技术
4.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
5.核心筒内外全液压爬模技术
6.现浇空心楼板
室内环境质量:
1.分户新风、加湿、除菌系统
2.辐射制冷制热
3.建筑地面隔音垫层隔音降噪
4.中央吸尘系统
运营管理:
1.水、气、电分户计量
2.智能化安防、车辆管理和设备监控信息网络系统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4.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5.一卡通系统
关于绿色建筑成本增量与溢价空间
美国LEED认证项目,绿色增量成本无明显规律可循,成本增量与认证项目采用的技术途径及其节能预期有较大的关系。该统计工作持续了五年,获得以下规律:
●很多LEED 认证项目与同类非认证项目,其投资成本没有明显差异,即使要
实现金奖认证,也可以通过简单途径和精细化设计来实现;
●统计期间,美国平均建设成本增长了25%-30%,而对LEED 认证的需求和项目
数量不减反而显著增加,说明为获取LEED 认证,绿色节能成本增量并非很
大的负担;
●大量的业主认为绿色节能仅是建筑项目的附加值;
●绿色建筑实现过程中,被动式技术策略成本较低,为了实现较高的舒适度采
用大量的主动式技术策略,则会增加工程投资,通过对33 个项目统计,得
到不同级别的投资增量:认证级增量成本为0.66%,银奖增量为2.1%,金奖
为1.82%,铂金奖为6.5%;
●多数项目追求在室内环境环节投入大量精力,保障用户居住和工作环境的高
舒适。
我国绿色建筑认证第一批项目于2008年7月公布,到现在不足3 年时间,对获评项目的技术应用成本、节能环保效益以及实施状况的总结归纳明显不足。
认证的项目中90%为设计认证,,对于技术措施和产品的应用成本关注较少,部分项目进行了增量概算,数据的准确性与咨询机构的专业水平和申办单位设计人员的经验有很大关系。
由于获得认证项目开发定位、容积率、使用状况以及技术应用规模等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仅能通过对少量项目的跟踪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查找,获得项目增量成本的平均水平,以及个别项目的分项绿色技术增量成本。
单位面积增量成本与星级成正比线性关系,项目设计星级越高,单位面积增量成本及增量成本比例越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的增量成本分别为<100 元/㎡、150-300 元/㎡和300-500 元/㎡,增量成本比例分别为<5%,5-10%和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