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工厂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工厂配电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c6e65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f.png)
工厂配电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厂配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工厂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分析工厂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要求。
3.计算和选择合适的配电设备和参数。
4.分析和解决工厂配电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5.掌握工厂配电系统的施工、调试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厂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配电设备的类型和功能、配电系统的电气参数等。
2.工厂配电系统的设计:包括配电系统的规划、设备选型、电路设计、保护配置等。
3.工厂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包括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故障处理、节能减排等。
4.工厂配电系统的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工厂配电系统设计实例,讨论其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工厂配电系统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厂配电系统的应用和设计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配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公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公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55d1d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9.png)
公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解决供配电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2.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律;3.熟悉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措施。
4.能够分析供配电系统的基本问题;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供配电系统的实际问题;6.具备一定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供配电系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能源供应和电力系统的认识;2.培养学生珍惜能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负责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介绍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开关设备等,以及供配电系统的分类和等级。
2.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讲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
3.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介绍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法,如运行参数监测、设备维护保养、故障处理和应急措施等。
4.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与环保:讲解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技术和方法,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5.供配电系统的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供配电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就供配电系统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供配电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供配电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工厂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工厂配电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ece6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6.png)
工厂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厂配电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组成、配电设备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工厂配电系统中常见的电气符号和电路图,并能正确识别。
3. 让学生掌握工厂配电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工厂配电线路。
2.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和仪器进行工厂配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厂配电系统故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事业,增强对工厂配电技术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遵循工程实践中的职业道德规范。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年级课程,侧重于工厂配电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年级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自学和探究能力。
在此基础上,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遵循工程实践中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教学内容1. 工厂配电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组成、配电设备的功能、工作原理及电气符号识别(对应教材第1章)。
- 配电设备类型及其功能- 电路图识读及电气符号- 工厂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2. 工厂配电线路设计:学习设计原则、方法,进行简单配电线路设计实践(对应教材第2章)。
- 配电线路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和步骤- 简单配电线路设计案例3. 工厂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学习设备安装、调试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3章)。
- 设备安装工艺及要求- 调试方法及步骤-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4. 工厂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掌握系统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知识,提高系统稳定性(对应教材第4章)。
工厂供配电所课程设计
![工厂供配电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2b25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d.png)
工厂供配电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各种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结构,能够分析供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了解各种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结构;3.掌握供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绘制简单的供配电系统图;2.能够分析供配电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3.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的故障排查和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对电气设备的敬畏之心,增强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各种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结构,以及供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主要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的功能和结构;3.供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供配电系统的故障排查和维修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结构;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供配电系统的故障排查和维修;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厂供配电系统相关章节;2.参考书: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相关书籍;3.多媒体资料:供配电系统的原理图、设备图片等;4.实验设备:供配电系统模型、电气设备模型等。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bdae4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f.png)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组成、电力设备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中常用电气设备的技术参数和选型方法。
3. 帮助学生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及维护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供配电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工厂供配电系统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供配电系统相关仪器仪表,进行现场操作和调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生产意识,关注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基础电气知识,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基本组成-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2. 工厂供配电主要设备- 发电机、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常用保护装置及其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3.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电气设备选型与计算- 系统接线方式及设计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管理- 系统运行参数监测与调整- 安全生产及应急预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工厂供配电系统维护与检修- 电气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故障处理流程及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6. 实践教学环节- 现场参观学习,了解供配电设备运行情况- 模拟设计工厂供配电系统方案- 实际操作训练,包括仪器仪表使用、设备调试等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计16课时,按照概述、设备、设计、运行管理、维护检修、实践环节的顺序进行。
工厂车间供配电课程设计
![工厂车间供配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33a89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7.png)
工厂车间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厂车间供配电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组成、电力传输及分配过程。
2. 掌握供配电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功能、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知识。
3. 学会分析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图,识别各种电气元件及其连接方式。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使用供配电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查和处理。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共同解决供配电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职业理想。
2. 增强学生节能环保意识,认识合理使用电力资源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工厂车间供配电实际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供配电知识,为未来从事电力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组成与功能- 电力传输与分配过程- 供配电系统图识读2. 供配电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变压器、配电柜等主要设备- 断路器、接触器等保护设备- 电缆、线路等传输设备3. 供配电系统设计及计算- 负荷计算方法及应用- 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设备选型与配置4.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日常运行管理及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设备维护与检修5. 实践操作与故障排查- 工厂车间供配电设备操作- 简单故障排查与处理-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涵盖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设备原理、设计计算、运行维护等方面。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概述第二周:供配电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第三周:供配电系统设计及计算第四周: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故障排查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工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工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745e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7.png)
工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2. 了解不同类型的供配电设备及其在工厂中的应用;3. 掌握电力线路的敷设方法、保护及维护措施;4. 理解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厂供配电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会使用供配电设备,进行简单的设备操作和维护;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优化工厂供配电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的意识,树立绿色环保的观念;2. 增强学生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实际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包括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涉及教材第1章内容;2. 供配电设备:学习高低压开关设备、变压器、保护装置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结合教材第2章;3. 电力线路:介绍电力线路的敷设方法、保护措施及维护保养,参考教材第3章;4. 电力系统参数计算:讲解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方法,运用教材第4章相关知识;5. 供配电系统设计:学习设计原则、步骤及优化方法,结合教材第5章内容;6. 供配电系统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厂供配电系统案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参考教材第6章;7.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供配电设备操作、维护及故障排查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16课时,分配如下:1.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2课时)2. 供配电设备(4课时)3. 电力线路(3课时)4. 电力系统参数计算(2课时)5. 供配电系统设计(3课时)6. 供配电系统案例分析(2课时)7. 实践教学(3课时)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核心知识。
工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工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f7999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e.png)
工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备及其功能,如变压器、断路器、保护装置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原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一般故障。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供配电系统,并进行初步的系统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供配电系统的模拟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供配电系统在工厂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电力工程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养成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3. 学生能够关注供配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树立环保意识和节能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复杂系统有较高的探究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工厂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 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过程- 供配电系统中常用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保护装置等)的结构、原理及功能2.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和流程- 设计中所涉及的电气设备选型和参数计算- 供配电系统的优化与经济性分析3. 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运行维护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系统运行中的节能措施和环保要求4. 实践操作与软件应用- 实际操作训练,如设备接线、故障排查等- 相关软件(如CAD、ETAP等)在供配电系统设计和分析中的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安排,进度如下:1. 基础知识部分(2课时)2. 设计部分(4课时)3. 运行与维护部分(3课时)4. 实践操作与软件应用部分(3课时)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工厂供电》相关章节,内容涵盖了上述教学大纲中的各个方面。
供配电课程设计工厂
![供配电课程设计工厂](https://img.taocdn.com/s3/m/3c2124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8.png)
供配电课程设计工厂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供配电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理解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运行方式;–熟悉供配电系统的常见设备和设施。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供配电实际问题;–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的简单设计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供配电系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电力行业的认识;–培养学生遵守电力行业规范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
具体安排如下:1.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介绍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开关设备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讲解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力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费的过程,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介绍供配电系统的常见运行方式,如单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等,以及不同运行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4.供配电系统的设备和设施:介绍供配电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和设施,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开关设备等,以及设备的选择和配置原则。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的应用和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使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供配电系统的设备和设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简单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
![简单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bd31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2.png)
简单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简单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了解电源、配电箱、用电设备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认识和兴趣。
1.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2.掌握供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3.熟悉电源、配电箱、用电设备之间的关系。
4.能够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参数。
5.能够识别并理解供配电系统中的常见设备。
6.能够绘制简单的供配电系统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认识和兴趣。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2.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3.电源、配电箱、用电设备之间的关系。
4.简单工厂供配电系统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及作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厂供配电系统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3.实验法:学生进行工厂供配电系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厂供配电系统》相关章节。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4.实验设备:提供工厂供配电系统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考试:安排一次课程考试,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
工厂供配电设计课程设计
![工厂供配电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a8913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7.png)
工厂供配电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设计原则。
(2)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电路模型和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
(3)熟悉变电站、开关站、配电室等供配电设施的构造和功能。
(4)掌握电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2)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3)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针对具体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供配电系统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设计原则。
2.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电路模型和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
3.变电站、开关站、配电室等供配电设施的构造和功能。
4.电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6.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针对具体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供配电系统的设施和设备。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工厂供配电设计手册》等。
工厂供配电的课程设计
![工厂供配电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5852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b.png)
工厂供配电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工厂供配电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原理、结构及运行特点。
3. 学生能够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及电能质量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工厂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供配电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关注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力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工厂供配电领域的实际需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目标既体现了知识深度,又关注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电力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工厂供配电设备- 发电机、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电力线路及保护装置的选型与应用3. 电力负荷计算及电能质量- 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 电能质量标准及其在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4.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 电气设备选型及电气线路设计5. 电力系统仿真与优化-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应用-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模拟与优化方法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典型工厂供配电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设计简单的工厂供配电系统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各章节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工厂供配电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工厂供配电所课程设计
![工厂供配电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967cb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2.png)
工厂供配电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2. 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主要电气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力线路、保护及控制设备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阅读和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原理图和接线图。
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供配电设备的检测、维护和故障排查。
3. 能够设计简单的工厂供配电系统,并进行初步的优化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厂供配电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力科学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在供配电系统操作过程中遵守规程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侧重于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授课对象为高年级中职或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工程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 强化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3. 注重过程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 介绍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发展历程。
- 教材章节:第一章2. 电气设备与工作原理- 学习变压器、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主要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3. 电力线路与保护- 掌握电力线路的分类、敷设方式及保护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4. 供配电系统的控制与保护- 研究供配电系统的控制策略、保护配置及其动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四章5. 供配电系统设计- 学习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五章6. 供配电系统优化与节能- 探讨供配电系统的优化方法、节能措施及其经济效益。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1718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0.png)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厂供配电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系统组成,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
2. 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中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3. 帮助学生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短路故障的分析方法及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故障原因及处理故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工具进行供配电系统仿真、调试及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增强对工厂供配电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注重环境保护。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故障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其热爱专业、注重安全、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工厂供配电系统组成、供配电系统分类。
2.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备:介绍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及选型。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内容: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触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3.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讲解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及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电气设备选型、系统保护及自动化。
4. 短路故障分析及保护: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短路故障原因、计算方法及保护措施。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内容:短路故障原理、短路电流计算、短路保护装置及其配置。
5. 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介绍系统运行管理、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措施。
简单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
![简单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139e1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5.png)
简单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工厂供配电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组成、供电方式及配电设备的功能。
2. 使学生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电力线路及保护设备的作用。
3. 帮助学生掌握简单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工厂供配电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绘制电气图纸、计算负载电流等。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就供配电方案进行讨论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了解工厂供配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身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简介与基础知识-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电力系统组成、供电方式分类。
- 电压等级与电能质量:常用电压等级、电能质量标准。
2. 供配电设备与线路- 主要供配电设备:变压器、断路器、保护装置的功能与应用。
- 电力线路: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的特点及应用。
3. 供配电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
- 设计步骤:确定负荷、选择设备、绘制电气图纸、计算负载电流。
4. 供配电系统保护与控制- 保护装置: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的作用及配置。
- 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原理及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绘制简单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图纸,进行负载电流计算。
-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厂供配电案例,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车间供配电课程设计
![车间供配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9080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d.png)
车间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车间供配电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规程。
2. 使学生了解供配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及运行维护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车间电力线路的布局、设计原则及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供配电系统操作、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车间电力系统故障原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车间电力线路设计和施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严谨治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遵守操作规程、关注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车间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规程。
- 供配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及运行维护方法。
2. 车间电力线路设计与施工:- 电力线路的布局、设计原则及施工要求。
- 电力线路常用材料及设备选型。
3. 供配电系统操作与维护:- 独立进行供配电系统操作、运行和维护的方法。
-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4. 实践环节:- 车间供配电系统认知实习。
- 电力线路设计及施工实践。
-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综合训练。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车间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学习。
第二周:车间电力线路设计与施工理论学习。
第三周:供配电系统操作与维护方法学习。
第四周:实践环节,进行认知实习、设计施工及综合训练。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力线路设计》等教材相关章节,涵盖车间供配电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c405d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d.png)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理解各种电气设备的功能和作用;2. 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力线路、变压器、保护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运行特性;3. 帮助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及电能质量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供配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工厂供配电系统;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供配电系统的检测和维护;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同伴共同完成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关注供配电技术的发展,增强对电力行业的责任感;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树立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意识;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树立绿色低碳的供配电系统设计理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实一体化,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气工程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以下组织和安排:1.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介绍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和运行原理,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气设备与元件:讲解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型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
3. 电力线路设计:分析电力线路的运行特性,教授电力线路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涵盖教材第三章。
4. 电力负荷计算:指导学生掌握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进行负荷分析,涉及教材第四章。
5. 电能质量分析:介绍电能质量标准,分析电能质量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对应教材第五章。
6. 供配电系统设计:结合实际案例,教授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系统优化,涉及教材第六章。
7.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讲解系统的运行管理、故障处理及维护方法,涵盖教材第七章。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实训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实训](https://img.taocdn.com/s3/m/4be6b21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0b.png)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实训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工厂供配电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 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技能;3. 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进行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分析和设计;2. 能够对工厂供配电系统进行运行维护和管理;3. 能够对工厂供配电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认识和重视;2. 培养学生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1.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供配电系统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等;2.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包括电源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设备、保护设备等;3.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等;4.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包括电力系统设计规范、运行管理规范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对工厂供配电系统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技能;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实际运行和故障处理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工厂供配电》教材;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4.实验设备:准备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机械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
![机械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3bf4b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8.png)
机械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工厂供配电的基本原理,理解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熟悉电压等级及用电要求。
3. 帮助学生掌握供配电线路的布置原则和设备选型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供配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并优化机械工厂的供配电系统。
2. 提高学生识读电气图纸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供配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对供配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3. 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远大职业理想。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供配电系统概述:包括电力系统基本组成、电压等级及用电要求,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整体框架。
教材章节:第一章 供配电系统概述2. 供配电设备及其功能:讲解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供配电设备3. 供配电线路设计:介绍供配电线路布置原则、设备选型及施工要求,提高学生线路设计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 供配电线路设计4. 电气图纸识读:培养学生识读电气图纸的能力,包括一次图、二次图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气图纸识读5.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讲解系统运行原理、设备维护方法及故障排查流程。
教材章节:第五章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6. 供配电系统优化与节能:分析现有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方案和节能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供配电技术设计报告课程名称:供配电技术实验项目: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实验班级:指导教师:周卫姓名学号:自动化学院西校区实验室二〇一三年六月三十日目录前言 (5)一、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 (6)(一)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 (6)1、第一车间负荷计算 (6)2、第二车间负荷计算 (7)3、第三车间负荷计算 (7)4、第四车间负荷计算 (7)5、第五车间负荷计算 (7)6、生活区负荷计算 (8)(二)变压器低压侧的有功负荷和视在负荷 (8)(三)年耗电量的估算 (9)二、变电所位置和形式的选择 (10)三、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1)(一)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1)1、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11)2、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2)四、短路电流的计算 (14)(一)采用标么制法进行短路电流计算141、确定基准值 (14)2、计算短路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么值 (14)五、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6)(一)一次高压设备的选择 (16)1、变电所一次高压设备的选择 (16)2、所一次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 (17)3、电所一次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17)4、电所一次高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175、电所一次高压电压互感器的选择186、电所一次高压母线的选择 (18)7、柱绝缘子选择 (18)六、变电所二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9)(一)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19)1、瞬时脱扣器额定电流选择和动作电流整定 (19)2、长严时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 (19)3、断路器额定电流选择 (19)4、灵敏度校验 (20)(二)低压熔断器的选择 (20)1、选择熔体及熔断器额定电流 (20)2、校验熔断器能力 (20)七、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 (21)(一)高压线路导线的选择 (21)(二)低压线路导线的选择 (22)八、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 (23)(一)二次回路方案选择 (23)1、二次回路电源选择 (23)2、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 . 233、电测量仪表与绝缘监视装置 (23)4、电测量仪表与绝缘监视装置 (24)(二)继电保护的整定 (24)1、变压器继电保护 (24)2、0.38KV侧低压断路器保护 (26)九、防雷和接地装置的确定 (27)(一)装设避雷针 (27)(二)接地及其装置 (28)1、确定接地电阻 (28)2、接地装置初步方案 (28)3、计算单根钢管接地电阻 (28)4、确定接地钢管数和最后的接地方案 (28)十、心得体会 (30)前言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掌握供配电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变电所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分配电能的环节,是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负荷)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
电力系统中的这些互联元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元件,它们对电能进行生产(发电机),变换(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输送和分配(电力传输线,配电网),消费(负荷);另一类是控制元件,它们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速器以及继电器等。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本设计可分为九部分: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变电所位置和形式的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防雷和接地装置的确定;心得和体会;附参考文献。
另外有设计图纸4张(以附图的形式给出),分别是:附图一《厂区供电线缆规划图》;附图二《变电所平面布置图》;附图三《变电所高压电气主接线图》;附图四《变电所低压电气主接线图》。
由于设计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本设计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敬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一、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一)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1、第一车间负荷计算查表A-1-1中的小批量的金属切削机床项,可得Kd=0.18, cos ϕ=0.5, Q tan =1.73所以 ==11e d c P K P 0.18×(7.5×3+4×8+3×7+1.5×10)=16.29kw==Q c c P Q tan 1116.29×1.73=28.18kvar查表A-1-1中的通风机项,可得Kd=0.8, cos ϕ=0.8, Q tan =0.75所以 22e d c P K P ==0.8×2×3=4.8kw, Q c c P Q tan 22==4.8×0.75=3.6kvar; 则第一车间的总负荷:设同时系数∑p K ,∑q K 均为0.9,∑∑==2110i ci P C P K P =0.9×(16.29+4.8)=18.98KW ∑∑==2110i ci c Q q K Q =0.9×(28.18+3.6)=28.6kvar 10210210c c c Q P S +==2.1178=34.33KVA N C c U S I 3/1010==3/(33.34×0.38)=52.2A2、第二车间负荷计算220c d c P K P ==65×0.3=19.5kwQ c c P Q tan 2020==19.5×4/3=26kvar20220220c c C Q P S +==25.1056=32.5KVAN c c U S I 3/2020==3/(5.32×0.38)=49.4A3、第三车间负荷计算330c d c P K P ==56×0.4=22.4kwQ c c P Q tan 3030==22.4×4/3=29.87kvar30230230c c C Q P S +==9769.1393=37.3KVAN c c U S I 3/3030==3/(3.37×0.38)=56.73A4、第四车间负荷计算440c d c P K P ==40×0.4=16kwQ c c P Q tan 4040==16×7/51=16.32kvar40240240c c C Q P S +==3434.522=22.855KVAN c c U S I 3/4040==3/(855.22×0.38)=34.72A5、第五车间负荷计算550c d c P K P ==72×0.3=21.6kwQ c c P Q tan 5050==21.6×7/51=22kvar50250250c c C Q P S +==56.950=30.83KVAN c c U S I 3/5050==3/(83.30×0.38)=46.84A6、生活区负荷计算660c d c P K P ==300×0.5=150kwQ c c P Q tan 6060==150×3/4=112.5kvar26026060c c c Q P S +==25.35156=187.5KVAN c c U S I 3/6060==3/(5.187×0.38)=284.88A取全厂的同时系数为:0.95p K ∑=,0.97q K ∑=,则全厂的计算负荷为: ∑∑==610i ci p P K P =0.95×(18.98+19.5+22.4+16+21.6+150)=236.056kw ∑∑==610i ci q Q K Q =0.97×(28.6+26+29.87+16.32+22+187.5)=300.98kvar 22Q P S +==178.146312=382.5KVA N U S I 3/==581.2A(二)变压器低压侧的有功负荷和视在负荷变压器低压侧的有功负荷和视在负荷分别为P=236.056kw,S=382.5KVA这时低压侧的功率因数为:Q COS =P/S=0.617为使高压侧的功率因数≥0.90,则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高于0.90。
取1Q COS =0.95,则低压侧需装设的并联电容器容量为:c Q =))95.0tan(arccos )617.0s (tan(arcco -P =223.5kvar查表A-2选BW0.4-25-3型电电容器,需要的数量为n=c Q /C N Q .=223.5/25=9 实际补偿容量为 c Q =25×9=225kvar补偿后变电所低压侧的视在计算负荷为:22)((c c Q Q P S -+==3955.61495=248KVA计算电流:N c c U S I 3/==376.8A此时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ΔT P =0.015c S =3.72kwΔT Q =0.06c S =14.88kvar变电所高压侧总的计算负荷为+=P P c 1ΔT P =236.056+3.72=239.776kw1c Q =Q-c Q +ΔT Q =300.98-225+14.88=90.86kvar 21211(c c c Q P S +==1925.65745=256.4KVA 1113/U S I c c ==310/4.256=14.8A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1cos Q =1/1c c S P =0.935满足(大于0.90)的要求。
(三)年耗电量的估算年有功电能消耗量及年无功电能耗电量可由下式计算得到:年有功电能消耗量: a a P aPT W =-年无功电能耗电量: a a q bQT W =-结合本厂的情况,年负荷利用小时数a T 为4800h ,取年平均有功负荷系数a=0.72,年平均无功负荷系数b=0.78。
由此可得本厂:年有功耗电量: a a P aPT W =-=0.72×236.056×4800=815809.536kw.h 年无功耗电量: a a q bQT W =-=0.78×300.98×4800=1126869.12kw.h二、变电所位置和形式的选择由于本单位是三级重要负荷,一般采用一条进线,系统电源由地区变电所经6km、10kv高压架空线而后经1km、10kv高压电缆送入本单位变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