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9cbe462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f.png)
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快速增长的国家之一,但随之而来的也是破坏环境和资源的严重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并在同时保护环境和资源。
一、中国的环境和资源挑战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经济活力的国家,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森林破坏等。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资源的紧缺问题,包括能源、水、土地和金属等。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对环境的妥协和牺牲,而是维护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完美平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使经济发展能够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公正,生态更加平衡。
对于中国来说,可持续发展也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和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之一。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1. 能源转型。
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针对污染的治理和预防。
加强环境监管和管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4. 城镇化进程的生态化。
推动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建设,减少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5. 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监管和管理,降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6.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项目和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投融资支持。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效中国政府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首先,中国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增加,大量的控制污染的投资得到了实施,重污染天气的频率减少,人民的健康得到了保护。
其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确实增加,环保技术日益普及,很多企业逐步向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在人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政府强化了法律执行力,防治环境污染的工作也有所改善。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3df0d7e3b8f67c1cfad6b822.png)
/print?url…
4/18
2013-12-03
PrintWhatYouLike on 国务院关于印发…
破坏、谁修复”的原则,监督资源开发主体承担资源补偿、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等方面的
责任和义务,将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内部化。对资源衰竭的城市,国家给予必要的
3/18
2013-12-03
PrintWhatYouLike on 国务院关于印发…
指 标
2012年 2015年
一、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
15.7
19.8
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2.8
11.3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2
35
二、民生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18
2013-12-03
PrintWhatYouLike on 国务院关于印发…
行科学分类,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不同
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各类城市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有序开发,协调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严格准入
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人居环境优美。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
率大幅提高,因矿山开采新损毁的土地得以全面复垦利用,新建和生产矿区不欠新账。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恢
复。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形成一
调、分类指导,努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d0ba1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8.png)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了解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及其采取的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思考总结等方法,正确认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教学方法:投影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扩展阅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学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领悟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学习重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学习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易错点:误认中国摆在第一位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就此而言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学习过程:知识梳理(A级)(读背内容)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我国以占世界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的人口。
人口给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人口较低,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2问题严重:我国占有量少。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需求量不断,再加上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我国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
3深刻的危机:一些不合理的和,使得我国的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仍在发展,并迅速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的范围仍在程度在。
4为了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和问题,我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之路。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这也是全球第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803285a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7c.png)
文张言亮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在二十世纪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和寻求自身发展道路所做出的选择。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工业文明在创造了巨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变成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统治和掠夺,严重割裂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紧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人类一味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得千疮百孔,能源短缺、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严重障碍。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反思人类文明发展的困境。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特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早是在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
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并阐释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该报告认为,经济与环境是可以相互协调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应当改革,新的发展战略应当建立在可持续的环境资源基础之上。
在同一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历经四年研究和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报告还指出:当代存在的发展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传统发展战略造成的。
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共183个国家代表团参加,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
我国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
![我国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https://img.taocdn.com/s3/m/1e2a28f5910ef12d2af9e7b1.png)
我国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一、我国的发展战略:(1)“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结合邓小平1985年以来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发展战略结论,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具体为:第一步到本世纪(即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及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总目标。
(2)科教兴国战略:1、实施原因:①国际竞争激烈,竞争的实质就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的综合国力的竞争;②现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起决定作用,科技落后就要挨打;③我国的科技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2、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意义: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的表现。
国家实施这些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
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
经济强国梦参考文献
![经济强国梦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d4a7df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d.png)
经济强国梦参考文献经济实力是成为经济强国的基础。
《中国经济发展报告》(2019)指出,中国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1978-2018》(Jones,2019)一书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强调了市场机制和有效的政府干预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中国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来解决。
科技创新是成为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
《中国科技创新报告》(2020)指出,中国正加快从“Made in China”向“Created in China”转变,科技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
《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Wang,2018)研究了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并探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然而,中国在科技创新中仍然面临着核心技术缺失和人才短缺等问题,需要持续加大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影响力是成为经济强国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2019)指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全球崛起:机遇与挑战》(Li,2018)分析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崛起,强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国际合作精神。
然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然面临着一些质疑和挑战,需要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可持续发展是成为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2020)指出,中国已经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中国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Zhang,2017)研究了中国的低碳转型路径和政策工具,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020年(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2020年(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https://img.taocdn.com/s3/m/7b8f2ffa25c52cc58ad6be83.png)
(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壹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壹代接壹代地永续发展。
胡锦涛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壹心壹意谋发展;必须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壹,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
![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a75f98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6.png)
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
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020年,联合国成员国将继续
努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各项目标,包括消除贫困、提高教育质量、性别平等、可持续经济增长、气候变化应对等。
2. 全球减贫目标:国际社会致力于通过提供教育、地区合作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措施,减少全球贫困人口。
2020年的目标是
减少全球至少一半的绝对贫困人口。
3. 经济增长目标: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包括促进全球经济
增长、提高就业机会、改善全球金融体系、推动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4. 气候变化目标:2020年是《巴黎协定》执行的重要年份,
各国将努力实现减排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5. 数字化发展目标:推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促进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提高全球数字化能力,并确保数字发展惠及所有人。
6. 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2020年将提出并推进城市可持续发
展目标,包括提供基本服务、推动可持续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等。
这些发展目标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369f8c7b6f1aff00bfd51e28.png)
K eywords t o U nderstand C hinaC 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and limited resources. Ever since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as initiate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have bee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ssu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s Agenda 21 adop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March 1994 reconfirmed the imperativ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program of ac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unveil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early 2003 outli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reas of focus and measures to achieve these goals in the following 10 to 20 years. Speci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s were also proposed at the 15th, 16th, 17th and 18th CPC national c ongresse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was identified in the report to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s one of the seven strategies f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Underpinning this strategy is the concept of coordin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economic, dem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progresses. The strategy covers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It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protect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It aims to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and to ensure that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generation are me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chance and potential of future generations.The strategy is informed by a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a vision for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he need for eco-friendly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will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We must never falter in our effort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social, demographic,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while strengthening China’s composite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mpetitiveness.By plac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a new context, the report to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outlin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at is prosperous, strong, democratic, culturally advanced,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thus becom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era.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PPT演示文稿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PP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08a85647e45c3b3567ec8bd0.png)
解决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 提高人口的素质
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节省了以往购煤的开支, 还净化了环境
意义和发展方向
区域化种植
意义
规模化经营 清洁化生产
发展方向
绿色工程 农业观光 生态旅游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使水塘枯竭而捕鱼,怎么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没有 鱼了;烧毁山林去打猎,怎么能打不到野兽,但明年就没 有野兽了。
2.目前我国的国情
(1)庞大的人口压力
耕地占7%,而人口占21% 。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 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每年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 消耗。 发展经济,控制人口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人口压力
经济迅猛发展
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长期存在 资源相对 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我国的发展只能选择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①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
②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成果
--生态农业
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
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 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主要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 : 五业并举,全面发展
各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了平衡, 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举例(新)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举例(新)](https://img.taocdn.com/s3/m/0398920626fff705cd170a94.png)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首时》)
特
殊
的
国 情
惊人的人口等式: 中国人口 = 前苏联 + 美国+ 日本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西班牙+ 加拿大 + 罗马尼亚
+ 越南 + 澳大利亚 + 荷兰 + 葡萄牙 + 比利时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 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土地荒漠化区
水
森土
林流
破 坏
酸失区
雨
区
海
洋
污
染
严
区
重 区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问题)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资源问题)
深刻的环境危机 (环境问题)
Population 人口
R E D esources
nvironment
evelopment
资源
环境
发展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 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其内容包含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等。
P100活动
★关于我国发展之路, 有以下三种观点:
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 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 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 这些问题。
高投入,低产出----传统发展观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高投入,高产出----现代发展观
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 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重点:发展经济
★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 一个什么样的转变?
中国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66bf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0.png)
中国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一、引言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注重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围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1.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率明显增加,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经济总量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然而,经济发展所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可忽视,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2.环境污染严重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雾霾、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峻,给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问题凸显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比如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就业难等问题,都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头戏。
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不加以解决,会对国家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三、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比如水土流失严重、森林采伐过度、山洪灾害频繁等问题,都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经济增长模式不合理中国经济依然以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主要特征,这种经济模式难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需要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和环保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问题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但是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尚未得到有效实施和完善,所以存在相关问题。
比如补偿基金来源不清、补偿标准不明确、法规法律缺失等问题,都影响了生态补偿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与推动。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策略1.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支撑,使得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得到了显著提高。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具体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d7fd31d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e.png)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1. 绿色经济:中国致力于推进绿色经济,促进低碳经济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实施减排战略,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2. 智慧城市:中国正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智能化、信息化、节能减排等措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切实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大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在粮食种植、畜牧业、渔业等方面加强管理,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
4. 节约资源: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节约资源,如加强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广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技术等,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循环利用。
5. 社会公平与和谐:中国重视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14cef1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4.png)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
中国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国在未来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
1. 绿色发展:中国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节能减排: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应用。
3. 城市化:中国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质量和效益提升,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高品质、低碳、智能、可持续的城市。
4. 绿色金融:中国倡导绿色金融理念,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创新。
5. 生态文明: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要方面,推动治理生态环境,强化生态保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
总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金融、文化等多个方面。
中国将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 1 -。
中国2020年目标
![中国2020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2cc1d6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7.png)
中国2020年目标中国的2020年目标非常宏伟,旨在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以下是中国2020年的目标: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为此,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并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同时,中国还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减贫目标:中国的减贫目标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减贫目标。
在2020年之前,中国将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并实现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整体脱贫。
为此,中国将继续实施扶贫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并提高扶贫的资金使用效益。
环境保护目标:中国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中国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措施,并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中国还将加强生态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目标:中国的科技创新目标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为此,中国将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效能,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中国还将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
农村发展目标:中国的农村发展目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
为此,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还将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国的2020年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科技创新目标和农村发展目标。
这些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0a4f0b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a.png)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简介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资源压力、环境污染和社会发展等重大挑战。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并分析其成就、挑战和未来走向。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成就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 节能减排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例如,实施了智能电网建设、能源管理制度和污染物排放限制等政策。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和空气质量。
2. 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
通过政府支持和投资,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的国家。
这促进了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生态保护中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补偿机制。
这些举措有助于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中国还大力推进植树造林,致力于恢复植被覆盖和防止土地退化。
4. 城市规划和低碳城市建设中国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鼓励可持续交通、绿色建筑和低碳出行。
许多城市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区,采用了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系统和雨水利用等技术。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取得了诸多成就,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面临许多挑战:1.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水污染也日益严重,影响饮水安全和生态系统健康。
2.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地退化成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3. 不平等发展和社会不稳定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
这种不平等发展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资源过度消耗中国的高能耗和高排放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ea230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1.png)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 革,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和使用量,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和保护,才能全面完成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 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做出的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做出的承诺。1992年6月,联合国在第二次环境会议上发表了《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并签署了几个单项环境保护公约,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同年7月,我国也开始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经过反复讨论、论证与修改, 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件。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从人口、经济、社会、资 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国 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充裕的国家,但目前我国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低,文盲率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控制 人口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8394bd40fd0a79563d1e7257.png)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政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不久,就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
该《议程》是世界上首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
它的编制成功,不但反映了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国际承诺、率先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做贡献的姿态与决心。
近几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开始全面实施。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和观念、新的思维与方法,已渗透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
各部门、各地方都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标,制定了适应各自情况和需要的议程、行动计划、优先项目,并正在为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正满怀信心与憧憬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冷静反思的结果,也是顺应国际潮流、履行国际承诺的需要。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国情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对国情的认识是国家知道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基础。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低。
这个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人口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996年底,我国人口已达12、24亿(不含台湾和港澳),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
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
人口众多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我们必须在占世界7%的国土面积和7%的耕地面积上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要不断地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与我国目前的底子比较薄、国力尚不十分雄厚存在很大的矛盾。
1980年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加920亿元,而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500万人。
报告精读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0)
![报告精读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0)](https://img.taocdn.com/s3/m/b26e517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3.png)
报告精读可持续发展蓝⽪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0)2020年12⽉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美国哥伦⽐亚⼤学、阿⾥研究院与社会科学⽂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0)》。
本书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2019年国家、省及100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了全⾯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进⾏了排名,并得出重要结论。
书中还围绕医疗改⾰、电⼦地图、数字基建以及深圳、昆明、温州和湖州织⾥镇等⼏个专题进⾏了案例分析。
01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我国实现⾼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标的综合评价⽅法,既是联合国千年⽬标之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新要求,也是中国开启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迫切需要,这是中美三⼤智库多年来围绕这⼀主题开展持久深⼊研究的初⼼。
蓝⽪书的出版发⾏就是我们这⼀努⼒所达成的研究成果的⼀个忠实记录和全⾯反映。
建⽴⼀套科学⽽⼜简约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理论上的探索和创新意义,它是对GDP这⼀指标的提升和完善,有助于弥补现有的GDP指标的不⾜和缺陷。
同时,其实践意义在于,真正基于可监测、可衡量、可统计的原则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综合反映、科学评判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成效,并以此作为指引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作为各级政府开展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以期彻底抛弃固守多年、单纯追求经济总量、以GDP规模与速度为核⼼的经济评价体系,实现由僵化追求单⼀的经济增长⽬标向构建全⾯综合反映、科学评判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转变,从⽽有助于引导全社会加快⾛向⽣态⽂明的新时代,推动⾼质量发展,助⼒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实现。
022020年可持续发展蓝⽪书五⼤创新之处第⼀,蓝⽪书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和应⽤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山东/李延明壹、单项选择题1.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B.很多地区资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当前,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庞大的人口数量B.长期存于的资源短缺C.严重的环境问题D.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3.制定全球第壹部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中国D.日本4.和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生产特点是A.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B.低消耗,高排放,高增长C.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D.高消耗,低排放,低增长“牧童经济”是壹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联想起牧童于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破坏的景象。
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壹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见成壹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且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A.土地沙漠化B.大气污染C.破坏性地震D.温室效应6.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B.南北水调,发展生产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D.发展工业,任意排放7.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于发达国家不会产生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D.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8题。
8.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
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9.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B.技术C.原料D.市场10.该生态产业园区()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C.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D.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联模式图”,如图所示,回答11~13题。
11.图中箭头④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A.台风、寒潮B.地震、海啸C.滑坡、泥石流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1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于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和图中相应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13.属于人类和环境对立的做法是()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修建均江堰水利工程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情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14~16题。
14.该地区可能位于()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C.宁夏平原D.成均平原15.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地域性原则16.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壹条重要措施。
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壹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于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且增加就业机会18.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A.青海省B.四川省C.广东省D.河南省读下列材料,完成19~20题。
材料壹像粮食和蔬菜壹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
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于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
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于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已于我国初步形成。
材料二全国酸雨分布图。
19.材料壹中所列省市,处于重酸雨区的是()A.上海B.河南C.河北D.山东20.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的原因有()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②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降水较多④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二、综合题21.山西省交城县城西的安定村积极发展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壹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根据图表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四位壹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表(单位:元)(1)将大量粪水排入河流以后,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其原因主要是()A.中毒死亡B.藻类大量繁殖,缺氧死亡C.缺食物死亡D.因寄生虫太多而死亡(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按形成和来源见属能源,按能量的转换和传递来见属能源。
(3)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有。
(4)安定村的蔬菜投放市场后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
22.读下列材料,完成关联题目。
材料壹新华网2008年7月14日电:武汉市近日向社会公布,东西湖区石榴红村等8个村被评为武汉市首批生态村。
据介绍,这些村历来重视环保,倡导生态文明,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旅游景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和石榴红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1)结合石榴红村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仍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3)将下列内容代号填入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的方框中a.科教b.景区资源和环境c.经济d.人口(4)“农家乐”模式是如何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5)“农家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哪些方面?23.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读下面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壹车用乙醇汽油是酒精(乙醇)和汽油按壹定比例混合而成,这种新型燃料排放的CO2等废气明显减少。
经过几年的试用,我国壹些省市开始推广这种车用燃料。
材料二我国河南省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
(1)和传统的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优势?(2)于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玉米转化为车用燃料酒精,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吉林省相比,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自然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图10(1)(2)图中字母A(3)(4)答案:1.C2.A3.C4.C5.C6.B7.D8.B9.C10.C11.C12.B13.A14.B15.C16.D17.A18.D19.A20。
A 21.(1)B(2)甲烷太阳辐射二次(3)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于蔬菜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蔬菜产量(4)安定村的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很少,是壹种绿色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22.(1)沼渣、粪肥和塘泥(2)A(3)自上而下,自左向右依次为d、b、a、c(4)通过开展“农家乐”,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收入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当地农民保护景区资源和环境意识增强;经济收入增加,保护、开发资源和环境的经济能力提高,有利于当地生态发展。
(5)壹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收入难的问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23.(1)资源利用率更高;废弃物排放少,减少环境污染(2)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原料充足意义: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业生产;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3)河南纬度低,气温高,于沼气发酵等环节上有优势24.(1)混合农业(2)农禽、家畜粪便秸秆、柴草(3)实现秸秆仍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缓解农村燃料、饲料、肥料之间的矛盾;实现秸秆的高效综合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4)由于实现了秸秆仍田,大大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避免了化肥带来的土壤板结变硬,减少了对粮食、水源的污染。
沼气代替柴草,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减轻了大气污染,避免了砍伐森林,保护了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