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评价
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仿真与评估模型构建
![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仿真与评估模型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03eb19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c.png)
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仿真与评估模型构建建筑环境热舒适性是指人们在室内环境中的舒适感受,它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室内装修、空调系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建筑环境的热舒适性,人们需要通过仿真与评估模型对建筑环境的热舒适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仿真与评估模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等多个参数,并运用热力学、流体力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建模。
以下将介绍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仿真与评估模型构建的基本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建筑环境热舒适性参数的测量与收集。
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使用温湿度传感器、热像仪等设备对建筑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通过收集大量的实测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对建筑环境热舒适性进行评估。
其次,需要建立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通过建筑热环境理论和热力学方程来描述建筑内部的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过程。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太阳辐射、气温等因素对建筑热舒适性的影响。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对建筑内部的温度分布、湿度分布等进行预测和分析。
然后,需要对建筑环境热舒适性模型进行仿真。
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对建筑环境的热舒适性进行仿真模拟。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室内外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参数,并观察仿真结果。
通过反复调整参数,可以找到最佳的建筑环境设计方案,以提供最佳的热舒适性。
最后,需要对建筑环境热舒适性模型进行评估与验证。
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可以验证建筑环境热舒适性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评估不同方案的热舒适性指标,如PMV(Predicted Mean Vote)和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等指标,以评判建筑环境的热舒适性。
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仿真与评估模型构建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初期阶段就能预测建筑的热舒适性,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
国家标准_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_介绍_李百战
![国家标准_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_介绍_李百战](https://img.taocdn.com/s3/m/0a33cf1c55270722192ef747.png)
1)计 算 法
整体评 价 指标 应 包 括 预 计 平 均 热 感 觉 指 数
(PMV)、预计 不 满 意 者 的 百 分 数 (PPD);局 部 评
价指标应包括冷吹风感引起的局部不满意率
(LPD1)、垂 直 空 气 温 差 引 起 的 局 部 不 满 意 率 (LPD2)和 地 板 表 面 温 度 引 起 的 局 部 不 满 意 率 (LPD3)。 根 据 表 2 和 表 3 中 人 工 冷 热 源 热 湿 环 境 各评价等级对应的整体评价指标及局部评价指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建筑热环境动态调节与控制的
理论与方法”(编号:50838009),“十 一 五 ”国 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重 大 项目 “建 筑 室 内 热 湿 环 境 控 制 与 改 善 技 术 研 究 ”(编 号:
2006BAJ02A0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 准 定 额 司《民 用 建 筑 室 内 热 湿 环 境 评 价 标 准 》制 订 项 目 (编 号 :2008-1-26)
关键词 室内热湿环境 评价标准 民用建筑 热舒适 参数测量
Explan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in civil buildings
By Li Baizhan★ ,Jing Shenglan,Wang Qingqin,Pan Yungang and Yu Wei
采 用 集 中 空 调 的 建 筑 ,新 风 量 应 符 合 国 家 现 行 有 关
标准的要求。
2.1.2 评 价 方 法
对 于 人 工 冷 热 源 热 湿 环 境 ,设 计 评 价 的 评 价 方
法 应 按 表 1 选 择 ,工 程 评 价 的 评 价 方 法 宜 按 表 1 选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2021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2021](https://img.taocdn.com/s3/m/477279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f.png)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2021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2021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居住建筑的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建筑领域,热环境和节能设计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与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紧密相连。
如何在新的设计标准下,实现更高质量、更节能的居住建筑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中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热环境设计标准1. 热工环境指标的评估和分类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热工环境是评估一个建筑物对热环境的适应程度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居住建筑设计通则》及其相关技术规范,热工环境可以分为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室内风速和室内空气质量等指标。
合理的热工环境设计能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2. 设备选型和工艺选择为了满足热环境设计标准,建筑设计师需要选取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冬季供暖中,可以选择采用地暖系统,它能够有效提高室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提高热舒适度。
在夏季降温设计中,可以采用节能空调设备和建筑隔热等工艺,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建筑朝向和遮阳设计建筑朝向和遮阳设计对于居住建筑的热环境至关重要。
合理的朝向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日照和自然通风来调节室内温度。
通过设置合适的遮阳设施,可以减少阳光直射对建筑物的热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4. 技术应用和智能化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的概念越来越受重视。
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如智能温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可以实现对建筑热环境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居住建筑的热环境舒适性,还能够实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节约。
二、节能设计标准1.能源利用的评估与优化节能设计是指在满足居住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建筑构造、设备选型和工艺选择等手段来减少能源消耗。
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研究与应用
![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1296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e.png)
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评价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评价指标。
本文将对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以期为未来室内环境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室内热环境;舒适性;评价指标;应用一、引言室内热舒适性是评价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工作和学习体验。
为了提高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需要对室内热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价。
本文将对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为室内环境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概述1.温度温度是衡量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基本指标。
人体对温度的感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相对湿度、风速等。
在评价室内热舒适性时,需要考虑温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宜范围。
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相对湿度会导致人体排汗不畅,过低的相对湿度则会使皮肤干燥、产生静电等。
因此,在评价室内热舒适性时,需要将相对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3.风速风速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流传热和蒸发散热两个方面。
适宜的风速可以促进人体散热,提高热舒适性。
然而,过高的风速会使人感到寒冷,过低的风速则可能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4.平均辐射温度平均辐射温度是指人体周围各表面温度对人体辐射作用的平均值。
它反映了室内环境中各表面对人体辐射换热的综合效果。
在评价室内热舒适性时,需要考虑平均辐射温度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
三、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的应用研究1.指标的选择与组合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进行室内热舒适性评价。
不同的评价指标可能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建筑类型和人群特点具有不同的适用性。
因此,在选择评价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气候条件、建筑类型、人群特点以及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等。
建筑热环境评价与室内设计优化
![建筑热环境评价与室内设计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d4e7b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9.png)
建筑热环境评价与室内设计优化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热环境评价和室内设计优化是提高居住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热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并介绍如何在室内设计中进行优化,以提供舒适且节能的生活环境。
首先,建筑热环境评价是衡量建筑物热舒适性的重要手段。
热环境评价的指标包括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照明等。
在评估建筑的热环境质量时,要考虑建筑结构、材料和设备等因素。
通过模拟和分析,可以预测并改善建筑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热环境。
现代建筑热环境评价主要依靠仿真软件进行,如COMSOL、EnergyPlus和TAS等。
这些软件可以模拟建筑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布,帮助设计师调整建筑参数,以满足不同季节和不同用户的舒适需求。
其次,室内设计在改善热环境的同时,还应考虑如何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在建筑设计中,优化能源利用是一个重要的全球问题。
通过合理的室内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隔热性能和可再生性的材料。
此外,设计师还应合理规划建筑的朝向、窗户和遮阳设施等,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通过结合热环境评价和节能设计,可以创造出舒适、节能和环保的室内环境。
除了热环境评价和能源优化,室内设计还应考虑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在设计室内空间时,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保证通风和采光的均衡,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同时,设计师还应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家具、装饰和色彩,营造出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室内氛围。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还应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社交需求,为用户提供交流和休闲的空间。
综上所述,建筑热环境评价和室内设计优化是提高居住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热环境评价,可以预测建筑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热舒适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而室内设计则应结合节能和人性化的原则,为用户提供舒适、健康和个性化的室内环境。
建筑物理(热工学)_建筑室内热环境
![建筑物理(热工学)_建筑室内热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61082fd4d15abe23482f4d90.png)
湿黑球温度(WBGT)
考虑太阳辐射影响
评价户外炎热环境作业强度
室内热环境的计算参数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季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温度26°C。
冬季采暖室内设计计算温度16°C。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空调 Nhomakorabea统夏季室内计算参数:
温度25°C,风速0.15~0.3,相对湿度40~60%
1200
1600
2000
自然风
不同类型风的频谱特征
不同类型脉动风速的接受程度实验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稳态方式 模拟自然风 正弦方式 随机方式 5% 10% 24% 61%
风-吊扇
1.6m/s + 30º C = 舒适(节能)
New indoor environmental control strategy for energy saving
academicpress1981感觉热感觉冷热感觉的影响因素冷热刺激刺激变化率原有状态皮肤温度与热感觉人体皮肤温度与人体热感觉的关系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指标预测平均反应pmv标准有效温度set湿黑球温度wbgt六个影响因素热感觉预测平均反应pmv综合考虑六个因素iso国际标准引用热舒适测定仪适用于适度热环境丹麦范格尔热舒适标准有效温度set基于人体生理学模型通用指标适用范围最广通过软件计算得到湿黑球温度wbgt考虑太阳辐射影响评价户外炎热环境作
解答:26°C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为3361.0Pa。 26°C,70%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为 2352.7Pa,对应露点温度约为20.1°C。 水管表面温度15°C<露点温度,结露。
★
热感觉
空气温度 感觉 生理反应 健康
室内空间热舒适测量及评价
![室内空间热舒适测量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f9a8884580216fc700afddf.png)
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建筑物理2课程实验——室空间热舒适测评报告小组成员:学号姓名15 金彪17 罗天元20 孟蠡34 钟君2014年12月17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对建筑室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理解影响建筑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的各种环境因素;理解室外热环境对建筑物热作用的影响。
对于室环境舒适和冷热感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气温,相对湿度,室外气流速度和辐射强度四个因素。
(鉴于此次测量的环境,所以风速不测量)二、实验设备1.黑球温度计2.温湿度计3.太阳辐射计三、实验步骤及法1.实验时间:2014.12.2(有冷空气,气温较低)2.实验研究对象:图书馆大厅17号楼专教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具体实验容,实验案,部分工观察与测量研究场所的与热环境有关的场所基本情况并记录4.测点选择四、实验步骤1.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测量:用记忆式温湿度计在各测点测出相应时间段气温(℃)和相对湿度(%),并取平均值记录。
2.太阳辐射强度测量:用太阳辐射计测量个测点在相应时间段太阳辐射强度3.黑球温度计测量:在各测点测出温度,并取平均值记录(℃),注意黑球温度计使用时,应保持人与黑球温度计黑球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体温度的干扰。
4.测试时段:早10点至中午12点---下午一点至三点,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
五.实验数据六.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所测温度,湿度,日照强度折线图比较,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图书馆相对温暖。
(教室的温度折线图出现异常是因为测量时有人在上课,所以温度湿度曲线偏高。
)2.根据实验结果,可见两者温度是图书馆温度较高,排除人员因素,主要是由于图书馆采用玻璃幕墙,所以部日照强度与教室相比较高,从而温度较高。
3.从湿度比较,图书馆相对于教室明显偏低,是由于教室人员多,导致湿度偏大。
而图书馆大厅尺度大,人员停滞少,湿度小。
然而,最健康的湿度是45%~~65%,由于是接近冬季,故湿度比较小,空气干燥。
湿度而言两者都不是很健康。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ba161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6.png)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在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节能和热环境设计两个方面,为您全面评估和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节能设计指标1. 寒冷地区的特点在寒冷地区,低温和大风是常见的气候特点,因此建筑需要更多的热能来保持温暖。
而且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建筑的隔热性能和空气密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节能设计原则在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中,提高保温性能、采用地源热泵、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采用智能家居系统等是常见的节能设计原则。
3. 室内采光与通风设计在节能设计中,室内采光和通风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寒冷地区,建筑需要更多的采光来增加室内的温暖感,而通风系统也需要合理设计,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
4. 热量损失控制在寒冷地区建筑中,热量损失是常见的问题。
需要采用节能材料进行保温,并采取合理的隔热措施,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二、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1. 室内热舒适性在寒冷地区,室内热舒适性是非常重要的。
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以保证居民的舒适度。
2. 采暖系统设计在寒冷地区,采暖系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合理的供暖方式、合适的供暖设备以及科学的供暖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的热舒适度。
3. 冬季暖阳的利用在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冬季的暖阳。
合理设计建筑外观和布局,以便更好地接受和利用冬季阳光,从而提高室内的温暖度。
4. 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的平衡在设计寒冷地区的建筑室内热环境时,需要考虑节能与舒适度的平衡。
既要保证室内的热舒适性,又要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的目标。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方面,我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供暖设备和室内装饰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节能和热环境的设计目标。
四、总结与回顾在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中,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物热舒适性模拟与评价方法研究
![建筑物热舒适性模拟与评价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2ee4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f.png)
建筑物热舒适性模拟与评价方法研究一、前言建筑物热舒适性是指建筑物内部环境与人体热代谢的平衡程度,其包括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速、辐射温度等因素。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与使用中,如何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成为了建筑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建筑物热舒适性,探讨了热舒适性评价的方法和模拟、分析技术,为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和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
二、热舒适性评价方法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热舒适性需要通过模拟和评价等手段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PMV/PPD方法该方法是指预测平均值(PMV)和预测百分比失望度(PPD)。
PMV表示建筑物内部环境与人体热代谢的平衡程度,PPD则表示人们对室内环境是否满意的程度。
简单来说,PMV越接近0,则室内环境越舒适;PPD则约小越好。
2. Fanger的模型Fanger的热舒适性模型基于人体热响应和热平衡,它将人体看做热力学系统,考虑人体热平衡需要消耗的能量,从而预测PMV 的值,并且基于PMV值,预测PPD。
3. EN 15251标准EN 15251标准中描述的是建筑物内部环境与人体热代谢和热平衡之间的关系。
该标准将PMV作为室内环境物理参数,并与PPD 关联,用于室内环境热舒适性评估。
三、建筑物热舒适性模拟模型建筑物热舒适性模拟模型是针对建筑物热舒适性进行模拟的数值模型,它可以帮助分析人体的热响应和室内环境的热响应。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用的建筑物热舒适性模拟模型:1. CFD模型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是指使用数值化方法来研究流体力学和热传递问题的一种数值模拟技术。
在建筑系统中,CFD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过程中的空气流动、温度和湿度传递等问题,该模型计算精度高,可适应复杂的动态室内环境。
2. 快速方法比如Adaptive Comfort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收集人们的主观体感反应数据,结合全球气候信息库(形成一个稳定的气候区),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训练得到热舒适性模型,从而快速预测舒适度。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设计方案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29fc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0.png)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设计方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室内热环境舒适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而不舒适的热环境则可能导致人们的不适和健康问题。
因此,为了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设计方案来满足这一要求。
1. 熟悉热环境舒适度指标在设计建筑物的室内热环境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热环境舒适度的指标。
常见的指标有温度、湿度、风速等。
例如,室内温度的舒适范围通常在22°C-26°C之间,湿度在40%-60%之间,风速在0.1-0.2m/s之间。
了解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控制室内热环境,使其达到舒适的要求。
2. 优化建筑外墙和隔热材料建筑物外墙是室内热环境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适当的外墙材料和隔热材料可以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减少热量流失。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保温板材料,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室内舒适度。
3.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调控室内热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提高空气质量。
例如,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系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规模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
4. 使用节能玻璃和窗帘玻璃窗是建筑物中起关键作用的元素之一。
选择具有隔热性能的节能玻璃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室内。
同时,使用遮光窗帘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光照和温度。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
5. 运用热力吸收与储存材料热力吸收与储存材料是一种有效的调节室内热环境的方式。
这些材料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阳热量,储存起来,并在晚上释放出来,保持室内的稳定温度。
例如,可以使用热容量较高的混凝土材料或相变材料来实现这一目的。
6. 考虑人体活动和需求在设计室内热环境时,必须考虑到人们的活动和需求。
不同活动和需求可能对室内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办公室和工厂的室温要求可能会略高于居住区域,而高湿度环境可能更适合一些特定的场所。
建筑风环境测试与评价标准
![建筑风环境测试与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f1479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e.png)
建筑风环境测试与评价标准通常包括对建筑内外的气流、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测量和评估。
这些标准有时根据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能涵盖在建筑风环境测试与评价中的标准和指南:
ASHRAE标准:
美国暖通空调与制冷工程师学会(ASHRAE)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室内环境的标准,如ASHRAE Standard 62.1(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和ASHRAE Standard 55(关于室内热舒适的标准)。
ISO 773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关于人类热环境的ISO 7730标准,该标准涉及建筑内的热环境和舒适性。
GB 503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发布的《建筑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LEED标准: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的领导能源与环境设计(LEED)认证系统,对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通风、采光等方面有一系列的评估标准。
CIBSE标准:
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CIBSE)发布了一系列与建筑环境相关的标准,如CIBSE Guide A(关于建筑环境的设计指南)。
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这些标准通常包括有害气体浓度限制、通风要求等。
室内热舒适模型:
包括PMV/PPD模型等,用于评估建筑内的热舒适性。
风洞试验和模拟:
一些大型建筑项目可能会进行风洞试验和模拟,以评估建筑外部气流、阻力和风压分布。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具体的建筑风环境测试与评价标准会根据建筑类型、用途、地理位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建筑风环境测试与评价时,建议参考当地的法规和标准,并可能聘请专业的建筑环境工程师或评估团队进行评估。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条文说明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0f347e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5.png)
2 术2.0.7服装热阻表征服装隔热性能,单位为克罗2.0.12单位时间代谢产热量,单位符号为met 。
时单位身体表面积所产能量的平均值。
2.0.15紊流强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可以按下式计算:‰=[‰v∕Va]×100(1) 式中:S DV ——空气流速标准差;V a ——空气流速平均值(m/s)。
该公式参考了美国ASHRAE55标准。
2.0.17体感温度是指具有黑色内表面的封闭环境的平均温度,在该封闭环境中,人体通过辐射和对流交换的热量与人体在实际环境中交换的热量相等。
语 (符号 clo ) , lclo=0.155m 2∙K∕Wo lmet=58.2W∕m 2, lmet 等于一般人在静坐3基本规定3.0.1本条规定的“主要功能房间或区域”指的是:这些功能房间的数量和/或房间的累积总面积等,在一个建筑中占有最大的比例的房间或区域。
例如:办公建筑或写字楼中的办公室、旅馆建筑中的客房等。
3.0.3本条规定了申请室内热湿环境设计评价的建筑应提供的资料,主要有:1相关审批文件,如:立项批文、规划许可证、建筑红线图等;2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各有关专业(主要是建筑和暖通空调专业)的施工图纸、计算书等;3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的证明文件,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记录和审查报告等。
3.1.5本条规定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按照冷热源方式分为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和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两类,主要是考虑到了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实际建筑的不同情况和使用要求。
这两类热湿环境的评价在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分别作出了规定。
3.2.6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划分为三个等级,目的是为了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气候、适应性等条件,合理控制室内热湿环境,鼓励营造舒适、节能的室内热湿环境。
4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4.1一般规定4.1.1本条规定了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的前提条件。
满足这些条件的室内热湿环境,再按本标准第4.2节的方法进行等级评价,并且评价结果可能是I级或∏级,也可能是ΠI级;不满足这些前提条件的,则不能采用本标准进行评价。
绿色办公建筑春季室内热环境测试与评价
![绿色办公建筑春季室内热环境测试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055a666af1ffc4ffe47ac7e.png)
洁净s 空 调技术 C C & A C
第4 期
绿 色 办 公 建筑 春 季 室 内热 环 境 测 试 与评 价
北京新 型材 料 建筑设 计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于 雷
摘 要 关注绿 色办公建 筑 的室 内热环境 的测试与评价 问题 ,通过 对 2 0 1 0年春季 过渡季北 京一个 绿色 办公楼 的温度 测试 数据进 行 整理 、分 析 ,做 出各 主要 房 间和建 筑 内空 间的春季 及春 季典 型 日的温度 变化 图表 ,直 观 反 映 了室 内温度指 标 的变 化情况 。 着重关 注该 建筑 在春 季过 渡季 的 室 内热环 境状 况 ,从所 有测 点 的温度整 体分布 、室温平 均值 、室温 波 动幅度 及 室温延迟 时 间等方面 描述该 建 筑在春 季过 渡季 的 室 内热环 境特 性 ,通过研 究分 析得 出总体 上反 映 该 绿 色办公 建 筑过渡 季 热环境 的统计指 标 。 关键 词 绿色建 筑 ;室 内热 环境 ;温度 变化 图表 ;温度 整体分 布
1 评 测 目标 概 况
北 京某 建筑 设计 院设 计 中心楼 ( 以下 简称 设计 中心 楼 )是 北 京 最 的 绿色 建筑 之 ~ ,建 筑 面 积
6 8 0 0 m2 ,高度 以 4层 为主 。建筑 布 局基 本 呈 长方 形 ,平面尽 可 能紧 凑 、完 整 ,以减少 冬季 建筑 的热 损失。 建筑 的 中心轴 线为 东西 方 向,门厅 、 楼梯 、电
YuLe i
Ab s t r a c t Fo c us e s o n t h e i n d o o r he t r m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t e s t & o p i n i o n o f ̄ r e e n O ic f e bu i l d i n g . a n ly a s e s 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6f12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7.png)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岭南民居是广东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特色而闻名。
天井作为岭南民居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不仅起到了通风、采光的作用,更是民居内部热环境的调节中心。
本文将对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进行分析。
岭南民居天井在采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传统岭南民居多为两进式或三进式,前进是门厅和客厅,中间是天井,后进是卧室和厨房。
天井位于房屋中央,周围被房屋所包围,采光可以说是通过天井间接进入民居内部。
由于天井处于房屋中央,不受外界建筑物遮挡,因此光线可以通过天井顶部的天窗直接照射到每一个房间。
尤其是在白天,光线可以从天窗进入天井,然后透过天井的窗户进入室内,使室内明亮宜人。
岭南民居天井在通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岭南地区属于南方季风气候,夏季湿热,民居内部容易堆积热气。
而天井的设置可以形成循环通风系统。
天井通过天窗和窗户与外界相连,可以引入新鲜空气。
民居内部的热气会上升,通过天井的天窗排出室外,形成自然对流。
这样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岭南民居天井的设计还考虑到了雨水的排放和利用。
天井的地面一般都是石板或石板砖铺设,有一定的坡度,雨水可以自然流向下水道或池塘。
部分天井的角落还设置了下水道,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防止天井积水,防止滑倒,又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资源。
岭南民居天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天井的采光和通风受限。
由于天井被周围房屋所包围,外界光线和空气进入天井的通道相对较窄。
特别是在高层住宅中,由于周围建筑物的遮挡,天井的采光和通风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是天井的温度较高。
由于天井处于房屋中央,阳光直射时间较长,导致天井温度较高,不利于居住。
岭南民居天井作为民居内部热环境的调节中心,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热环境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天井的采光和通风,同时采取合适的防止过热措施,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广东地区某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的CFD仿真评价
![广东地区某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的CFD仿真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735254ba8956bec0975e3d3.png)
( 广州市建筑科 学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广 州 5 04 ) 14 0
摘 要 :由于柱 与梁板之 间的分隔存在一定难度 ,施工中习惯于在节点区统一采用楼盖 的混凝土强度进
行 浇注 ,此时若柱 、梁的混凝土强度 等级相差较 大,就将造成节点区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节点 区的承栽力是 否能满足要求成为工程技术人 员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某酒店框架节点承栽力检测鉴定为
B a ou on fh tl e m. lmnJ it eHoe c ot
W ANG i Mi ONG i n - i L- n S X o g bn
(unzo stto uligSine oLd,G aghu504 ) G aghuI tue f i n c c .t. unzoet na dapasr o eb aigcp ct f em- ou njit f eh tl sa xmp , ae n h p c o n p ri r er a ai o a clm n oe a ea l b sdo n i ef t h n y b o ot h n e
c lm it hte r o tf dte q i me t cuetemot t n o nier.ntip p r W k ou nj n e r t ai e u r n s s at t nt e g es I s a e, et e o w h on s s h r i e e sa h ei o n h a
问题进行数值实验 、计算机模 拟和分析研究 ,以
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
C D软件是进行传 热 、传质 、动量传递及燃 F
烧 、多相流和化学反应研究 的核心和重要技术工 具 ,广泛应用于航 天设计 、汽车设计 、生物医学 工业 、化工处理工业 、涡轮机设计 、半导体设计 、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c4e74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b.png)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是指为了满足民众居住需求,同时保障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热舒适性,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适应性。
在中国,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主要是GB50189-2015《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GB/T 51376-2019《住宅建筑热环境设计标准》。
其中,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节能措施的分类及应用、建筑节能计量和评价等内容。
而住宅建筑热环境设计标准则主要从热舒适性、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和日照等角度规定了住宅建筑热环境的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建筑在建设之前应进行能源审查,符合节能建筑的设计要求,同时要考虑建筑的实用性、舒适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在建筑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加强节能宣传和能源管理,建立有效的节能监测和控制机制。
住宅建筑热环境设计标准则对住宅建筑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等参数;同时对采光和日照进行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室内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促进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
总体来说,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是建筑行业的重要规范,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热舒适性,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保障
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
节能建筑采暖设计及评价
![节能建筑采暖设计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182376558fafab069dc02a2.png)
( )准确 的计算节 能建 1 筑 的采暖设计热负荷 ; ( )完善传 统供 暖系统 2 () 3 研究新 的供暖方式 ;
& 结 合地 热 资 源 的开发 和 低温 热 源 的利用 ,在 居 住建 筑 中开 发 研 制 与 建筑 结 构 结合 的 b 结 合 城 市 能 源 结 构 的 .
为 实 现 节 能 5 % ,天 津 了外 围护 结 构 的 传 热 系 数 和 0 建 筑 面 积 的耗 热 损 失很 少 ; 料 ,所 以 室 内 具 有 较 高 的 热
能 源 显 得 日益 迫 切 。 根 据 中 地 区 建 筑 物 耗 热 量 指 标 q 要 增 强 了 门 窗 的 气 密 性 , 单 位 H
管道 的大小和选择设备 。
改变 , 大力开发燃气供 暖
维普资讯
圈 曼苎
节能建筇采暧设计及评价
哈尔滨市丈东建筑工 程公司 王暮涛 暗尔滨市第三建筑工 程公司 陈 朝
顺 利 进 行 的 工 农 业 的 飞 速 发 展 ,节 约 能 源 和 开 发 新
1 1 节 能 建 筑 热 工 设计 .
( )节 能建 筑 由于降低 1
华 人 民共 和 国 行业 标 准 《 控 制 悄 超 过 2 . e 。 民 0 5 2
用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暖 采
可 由 下 式 计 算 : q = 同 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 筑 构 造 多 为 重 质 材 H
q ‘T +q NT一3 8 /m H l .W
居 住设 计部 分 )》 (G 2 — J J6 9) 5 的要 求 , 节 能 标 准 是 在 其
( )太 阳辐 射得 热量 的 2
多 少 是 影 响 节 能 建 筑 南 居 室
建筑环境下的热舒适性研究与评价
![建筑环境下的热舒适性研究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23934b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c.png)
建筑环境下的热舒适性研究与评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建筑环境的热舒适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热舒适性是指人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感受到的热的舒适程度,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因此,研究和评价建筑环境下的热舒适性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环境下的热舒适性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热环境的定量评价,二是热舒适性的主观感受。
在热环境的定量评价方面,研究者通常采用热平衡模型和评价指标来分析建筑物内部的热环境。
热平衡模型是一种基于热传导和热辐射原理的数学模型,它可以计算出建筑物内部各个位置的温度分布情况。
评价指标则是用来衡量热环境的舒适程度的参数,常见的指标有PMV(Predicted Mean Vote)和PPD (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
PMV指标是根据人体热平衡理论,通过计算人体热代谢率、蒸发散热率、辐射散热率等参数,得出一个综合评价值,代表了人体对热环境的感受;PPD指标则是根据PMV值计算出的,它表示了在特定热环境条件下,有多少人可能感到不舒适。
然而,热舒适性的主观感受同样重要。
人们对热环境的感受不仅受到环境参数的影响,还受到个体差异、心理因素和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研究者通常通过实地调查和主观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对不同热环境的感受和偏好。
这些调查结果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建筑师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热舒适需求,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性。
除了研究和评价热舒适性,提高建筑环境的热舒适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热环境,提高热舒适性。
首先,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结构,以减少热传导和热辐射。
其次,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朝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此外,可以采用地暖、空调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热环境。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热舒适性,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国家标准_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_介绍_李百战
![国家标准_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_介绍_李百战](https://img.taocdn.com/s3/m/0a33cf1c55270722192ef747.png)
采 用 集 中 空 调 的 建 筑 ,新 风 量 应 符 合 国 家 现 行 有 关
标准的要求。
2.1.2 评 价 方 法
对 于 人 工 冷 热 源 热 湿 环 境 ,设 计 评 价 的 评 价 方
法 应 按 表 1 选 择 ,工 程 评 价 的 评 价 方 法 宜 按 表 1 选
择 。 当 工 程 评 价 不 具 备 表 1 的 条 件 时 ,可 采 用 由 第
表 1 人 工 冷 热 源 热 湿 环 境 的 评 价 方 法
冬季评价条件
夏季评价条件
评价方法
空气流速 服装热阻 空气流速 服装热阻 va/(m/s) Icl/clo va/(m/s) Icl/clo
≤0.20 ≤1.0 ≤0.25 ≥0.5 计算法或图示法
>0.20 >1.0 >0.25 <0.5 图示法
三方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采用计算
法 进 行 人 工 冷 热 源 热 湿 环 境 等 级 评 价 时 ,对 于 设 计
评价,应按其整体 评 价 指 标 进 行 等 级 判 定;对 于 工
程 评 价 ,应 按 其 整 体 指 标 和 局 部 评 价 指 标 进 行 等 级
判 定 ,且 所 有 指 标 均 应 满 足 相 应 等 级 要 求 。
室 内 热 湿 环 境 评 价 等 级 分 为 Ⅰ 级 、Ⅱ 级 和 Ⅲ 级 三个等级。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细分为三个等 级 ,目 的 是 为 了 根 据 建 筑 的 使 用 要 求 、气 候 、适 应 性 等 条 件 ,合 理 控 制 室 内 热 湿 环 境 ,鼓 励 营 造 舒 适 、节 能的室内热湿环境。 2 评 价 方 法
2)施 工 图 设 计 文 件 ,包 括 各 有 关 专 业 (主 要 是 建 筑 和 暖 通 空 调 专 业 )的 施 工 图 纸 、计 算 书 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评价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综合前修课程名称:建筑热工学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结构工程等一、实验目的1.室内环境参数的感性认识2.室内热环境参数的常规测量方法3.了解室内环境分布状况二、实验内容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测定共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1)室内空气温度的测定(2)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3)室内物体表面温度的测定(4)气流速度的测定根据以上测试结果,评价室内热环境。
三、实验要求1.正确选择测量距离和光点尺寸;2.测得数据后,准确地应用相应的公式和图表;3.选择适合的仪器安放位置,注意排除周围环境对仪器的影响,防止出现误差;4.根据测试、分析的结果,做出室内环境的评价。
四、实验仪器1.温湿度计;2.红外线辐射测温仪;3.热球式风速仪;4.干湿球温度计。
五、实验过程1.实验时间、地点、人员实验时间:5月14号实验地点:北京交通大学17号楼201人员及分工:郭书培本实验主要负责人,空气温度测量,室内气流速度测量,整理实验仪器绳彤湿球温度测量,拍摄实验照片金昶余空气温度,湿球温度,室内气流速度数据记录田媛室内物体表面测量记录2.实验步骤建筑热工测试中经常要遇到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表面(或内部)的温度测定,常规测量温度的仪表有四类:液体玻璃温度计、双金属变形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和热电偶测温装置,利用物体因温度改变而引起体积改变的物理现象,制成各种液体玻璃温度计和双金属变形温度计来测量温度,此方法最为简单,但这两种测温仪表的感温器件不能紧贴固体表面,以至于它们只能测定空气的温度,要测定固体表面或内部的温度时,则要使用热电偶测温仪或半导体温度计或红外辐射测温仪。
1.室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测量测量仪器:温湿度计仪器构造原理,外形如图1(1)温度的概念与计量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和国际实用温标。
华氏温标(o F)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度,水的沸点为212度,中间划分180等分,每分为华氏1度,符号为o F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中间划分100等分,每分为摄氏1度,符号为℃。
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称绝对温标,它规定分子运动停止时的温度为绝对零度,记符号为K 。
(2)湿度的概念及计量方法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是干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物,而空气湿度则是用来表示空气干湿程度,即表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少的物理量。
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计量方式表达,常用的湿度计量方式有绝对湿度(f )、相对湿度(ϕ)和水蒸气分压力(P )。
现分述如下:a .绝对湿度(f )——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叫绝对湿度,用符号f 表示,它的单位是:克/立方米(g/m 3),饱和状态下空气的绝对湿度要用饱和蒸气量max f (g/m 3)来表示。
绝对湿度虽然能具体表明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数量,但它仍不能反映作为室内微气候参数之一的湿度条件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这是因为绝对湿度相同而温度不同的空气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要引入相对湿度的概念。
b .相对湿度(ϕ) ——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力之下,湿空气绝对湿度f 与同温同压下饱和蒸气量max f 的百分比称为该空气在某温度下的“相对湿度”。
它反映了空气中水分的饱和程度,相对湿度用ϕ(%)表示,即图1温湿度计%100max⨯=f f ϕc .水蒸气分压力(P )——它是指干空气与水蒸气相混合的湿空气中,在一定的外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蒸气所呈现的压强。
未饱和的湿空气可以引用理想气体的有关定律。
根据道尔顿定律,湿空气的压强等于干空气的分压力和水蒸气的分压力之和,即P P P d w +=式中:w P ——湿空气的压强,Pa ;d P ——干空气的分压力,Pa ;P ——水蒸气的分压力,Pa 。
当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这时水蒸气所呈现的压强叫做“饱和蒸汽压(Ps )”或叫“最大水蒸气分压力”;未饱和的水蒸气分压力则用符号P 表示。
气体压强的单位为帕(Pa )1帕相当于0.1mm 水柱的压强。
水蒸气的实际分压力P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绝对湿度f ,同时也与空气的绝对温度T 有关,可由下列近似公式来表示水蒸气分压力与绝对湿度f 之间的关系:f T P ⨯⋅=4610式中:f ——空气的绝对湿度,g/m 3;T ——空气的绝对温度,K 。
上述公式表明,只有在绝对温度T 不变时,水蒸气分压力才与绝对湿度成正比。
在建筑热工的范围里所涉及的气温变化范围不大,用绝对温度(T =273+t )来表示气温,其相对变化更小,为方便起见可近似地认为水蒸气分压力P 与绝对湿度f 成正比;按照同样的道理可以认为湿空气的饱和蒸气压s P 与饱和绝对湿度max f 也是成正比例关系。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用水蒸气分压力来表示相对湿度ϕ的公式,即:%100⨯=sP Pϕ式中:P ——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Pa ;s P ——同温度和相同大气压下的饱和蒸气压,Pa 。
标准大气压时不同温度下湿空气的饱和蒸气压s P 的数值可以从各种设计资料手册中查出。
测量方法:测量空气温湿度时,应该排除周围环境对温度计的热辐射影响,防止出现误差。
室内温度测量时,要将温度计固定在要测量的房间内,并使仪器处于工作状态,仪表要避免阳光直射并远离暖气片等热辐射设施。
温度表要距地面1.5m 高的地方,从仪表上读数时,每一测点要读取三次读数,每次读数间隔时间为10~15分钟。
读数的精确度应在±0.5以下。
2.湿球温度的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干湿球温度计 仪器构造原理,外形如图2a .仪器构造与测试原理干湿球温度计由两支相同规格的温度表组成,其中一支温度表的感温球部包有湿润的纱布,叫湿球温度表,另一支叫干球温度表。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尚未达到饱和状态时,湿球纱布上的水分就会不断蒸发,水分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蒸发过程要吸收热量,所吸收的热量要从湿球本身及其周围的薄层空气中吸收过来。
当湿球因蒸发所消耗的热量和从周围空气中获得的热量相平衡时,湿球温度就不再下降,这时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要低于干球温度计的读数,二者差值的大小取决于空气的潮湿程度。
空气湿度愈小,水分蒸发愈快,湿球温度降低愈多,干湿球两表的温度差也就愈大,反之亦然。
如果空气中的湿度已经饱和,则蒸发趋于停止,图2 干湿球温度计湿球温度就不会下降,于是干、湿球两支温度计测出的温度相同。
当然,湿球蒸发的快慢除了直接受空气相对湿度大小的影响以外,还与当时的气压和风速有关,气压愈高、风速愈小,蒸发愈慢,反之蒸发愈快。
因此要根据干湿球温度差推算空气湿度时,还要考虑当时的气压和风速。
b.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干湿球温度计要置于室内通风良好、离地面1.5m左右高度的地方。
读数前要注意查看纱布湿润情况,湿球上的纱布必须经常保持湿润,如水分不足,应及时加水。
读数时也要遵守前面已经提到的有关温度计读数的有关规定。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防止误差,每项测量要重复进行三次,每次观测的间隔时间为10~15min,要求温度计读数的分度值小于0.5℃,并将每次观测得的对应干、湿球温度读数记载在专用的记录表格上。
3. 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测量仪器:红外线辐射测温仪仪器构造原理红外测温仪是通过接收目标物体发射、反射和传导的能量来测量其表面的温度。
测量仪内的探测元件将采集的能量信息输送到微处理器中进行处理,然后转换为温度读数显示,激光瞄准器只作瞄准使用。
仪器使用方法红外测温仪外形见图2,仪器操作见图3。
图2外形图3操作面板a.测量目标温度时,将测温仪对准要测量的物体,扣扳机A,然后在液晶显示屏C上读取温度值。
从一系列读数中得到的最高温度值也将显示在新测取的温度值下。
测温仪显示Scan或Hold:Scan(扫描)表示正在测量温度,Hold(保持)表示测量仪正在显示最后记录的温度值,松开板机后,最后的读数将被保持7秒钟。
b.使用Backlight(背景光)Laser(激光)功能时,应在扣扳机的同时按Backlight键B,直到Backlight on指示符号显示在显示屏上为止,测温仪以循环方式显示Backlight on,Backlight and laser on,Backlight and laser off等字样。
c.需要在摄氏(℃)和华氏(℉)之间转换时,在扣扳机A的同时,按℃/℉转换键D,直至转换数字出现在屏幕上为止(约两秒钟)。
d.重调最后读数:测温仪在显示最后的读数时,通常保持7秒钟显示时间,7秒钟后按Mode键F,但无须扣扳机,可以通过连续按该键,循环显示所有的模式并重读以前测定的温度值,在未扣扳机时,其显示数值为“只读”数值,当下次使用测温仪时,启动的第一个模式是重调时看到的最后一个模式。
e.设置Max(最大)、Min(最小)、Dif(差值)、AVG(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或设定Ems (发射率)数值。
用Mode按钮循环显示。
扣扳机(A)同时按下Mode键F,直至屏幕显示出所需代号。
然后按上下运行键E来设置温度参数。
4.室内外气流速度的测量在热气候观测中需要进行气流速度的观测,以便获得室内、外风场状况和变化情况的资料。
测量室外风速常用机械传动方式的转杯风速表,这种仪器是借助风力推动转杯,带动齿轮把风所走的行程记录下来,按一定时间计算即可获的平均风速的数据。
对于室内气流速度的观测,由于室内风速较小,一般在0.1~0.6m/s,属于微风速的测量范围,所以用于室外的风速仪不适合用于室内风速测量。
室内测风速仪的专用仪表有热电风速仪等。
测量仪器:热球式风速仪测量方法:风速测量时要将测头拉出杆外,将测头上的热电偶和电热丝平面对准风向,在风力的作用下玻璃球散热加强,引起球体温度下降,也就是热电偶热端的温度下降,从而流过微安表的电流增加,在热球式风速仪的表盘上可直接读出风速的大小。
六、实验数据与处理房间布点平面图1:1001.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测量房间温度测量记录(o C)测量仪器、型号:温湿度计TES1361测量仪器、型号:干湿球温度计JTR15相对湿度测量记录(%)测量仪器、型号:温湿度计TES13612.被测材料内表面温度测量待测房间的剖面图及被测点位置:实验条件:非采暖期,测量高度1.2m,窗台距地面0.88m房间被测点剖面图1:100室内物体表面测量记录(o C)测量仪器、型号:红外线辐射测温仪ST60试验数据处理:所测房间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温度:玻璃为28.6o C,内墙面为26.8o C,铝塑窗框为28.0o C,当日露点温度为XX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