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病害种类、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亡革菌属。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 有性态
• 担子倒卵形或圆筒形,顶生
2~4个小梗,其上各生一个 担孢子;
• 担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1、生理特性:温度:菌丝生长:10~38℃,适温28℃~32℃
菌丝侵入:23~35℃,适温28℃~32℃
菌核形成:12-15开始至40℃,适温28℃~32℃ 致死温度:菌丝:53℃/5分钟;菌核:55℃/8分钟 湿度 RH>96%,当RH<85%,受到抑制 光:对菌丝抑制,对菌核有利 pH:范围 2.5~7.8,适合:5.4~6.7 盐碱:含盐大于0.01%不利于菌丝生长和侵入。 2、寄主范围:广泛,是典型的多主寄生型病菌。
1)慢性型:典型症状,病斑梭形,最外层为黄色晕圈(中毒
部),内圈为褐色(坏死部),中央灰白色(崩溃部),病斑 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
斑背面产生灰白色霉层。“三部一线”为慢性病斑的主要特征。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2)急性型: 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不规则圆形或近圆形,叶
水稻稻曲病
一、症状
稻曲病:它不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污染稻米。稻曲病
还会产生毒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防治水稻稻曲病非
常必要。 症状:只发生于穗部,一般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发病。初期 病粒颖壳张开露出淡黄带青色的小型块状突起物,之后渐 膨大,包裹全粒,颜色为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黑色粉 末。
水稻稻曲病
水稻常见病害
水稻常见病害约有36种。其中真菌性病
害17种,假菌性病害2种、细菌性病害5
种,病毒病4种,线虫病3种,生理性病 害3种,类菌原体病2种。
水稻常见病害
水稻真菌性病害:17种 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胡麻斑病、恶苗病、烂秧病、叶黑粉病、云 形病、菌核杆腐病、叶鞘腐败病、叶鞘网斑病、紫鞘病、窄条斑病、叶 尖枯病、稻粒黑粉病、一炷香病、水稻颖枯病 细菌性病害:5种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条病、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 基腐病 水稻假菌性病害:2种 苗疫病、霜霉病
水稻稻瘟病
四、发病因素:
(1)品种与菌源:感病品种和致病菌同时存在。稻瘟病菌容易变 异产生新的生理小种 (2)天气条件:阴雨连绵、日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 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最 适合于病菌的侵染和繁殖。 (3)栽培管理:氮肥、密植、深灌、烤田。 (4)生育期与发病的关系:分蘖前后乳熟后抗病力强,分蘖盛期 最易感病,产生叶瘟,抽穗初期发生穗颈瘟。新叶片易感病而老叶 片抗病。
水稻稻瘟病
1、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束生, 不分支,顶端陆续产生分 生孢子;孢子梗顶端膝状 弯曲,有孢子痕;分生孢 子洋梨形或倒棍棒形,有 两个隔膜,顶端钝尖,基 部钝圆,并有脚胞;孢子 萌发时两端可产生芽管, 顶端形成附着胞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2、生理分化:
稻瘟病菌易发生变异,表现在培养性状,生理特性,对杀菌剂的抗 性、对水稻品种的致病性。存在多个差异明显的生理小种,主要受品种 和气候的影响。 3、 生物学特性: (1)温度:适温25-28℃,病菌对低温和干热有较强的抵抗力。 (2)湿度:分生孢子形成需要96%以上的相对湿度。 (3)光照:需要光暗交替的条件。孢子形成有两个高峰,日落 后和日出前。 (4)氧气:孢子萌发需要氧气。 (5)毒素:产生五种毒素,稻瘟菌素、α-吡啶羧酸、稻瘟醇、细交链胞 菌酮酸、香豆酸。这些毒素对植株有抑制呼吸和生长发育的作用。
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
三、越冬方式及发生特点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 壤中越冬,其次也可借厚垣孢子在被害谷粒内或健谷颖壳上越 冬。 病菌早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皮, 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病菌侵染后,首先 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 绿色,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
水稻稻瘟病
3. 孢子释放与传播
⑴、自然情况下,风是孢子飞散的必要条件,雨露光等可以促进孢 子脱离。 ⑵、通常情况下,孢子自晚上8时左右开始释放,直至翌日日出前, 释放高峰期为凌晨0~4时。若遇阴雨,则全天都可释放孢子。
⑶、孢子的传播距离与风速和产孢部位高度成正相关。
⑷、稻瘟病菌孢子抗逆性较差,在远距离传播途中易丧失活性。
水稻稻瘟病
穗茎瘟的叶鞘和穗茎症状
水稻稻瘟病
5、谷粒瘟 颖壳变成灰白色或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造成种子带病。
水稻稻瘟病
6、诊断要点: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其诊断要点是病斑具明显
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病部生灰绿色
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水稻稻瘟病
二、病原物
无性态:稻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ea),半知菌亚门梨孢霉属。 有性态:灰色大角间座壳菌(Magnaporthe grisea),子囊菌亚门大角间 座壳属,至今在自然界尚未发现有性世代,仅在实验室发生有性阶段。
水稻稻瘟病
五、诊断及病害控制:
水稻稻瘟病很少发生误诊现象,一般民间植物医生会将和稻瘟病 类似的症状诊断为稻瘟病。
策略:以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消灭菌源为前提,提高栽培
技术,增强水稻抗性为关键,及时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措施。 1、消灭越冬菌源 2、栽培防治:合理施肥灌水 3、抗病育种 4、药剂防治
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
二、病原
病原Ustilaginoidea oryzae (Patou.) Bref=U.virens (Cooke) Tak.称稻绿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座表面墨 绿色,内层橙黄色,中心白色。分生孢子单胞厚壁,表面 有瘤突,近球形。菌核从分生孢子座生出,长椭圆形,子 囊无色,圆筒形,子囊孢子无色,单胞,线形。厚垣孢子 墨绿色,球形,表面有瘤状突起。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一、症状
1、水稻纹枯病从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最盛 。
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
2、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扩大后形成椭 圆形或云形病斑,发病叶鞘因组织坏死,引致叶片枯黄。叶片
病斑和叶鞘相似。
3、叶鞘、叶片上典型症状为云纹状大斑。常造成倒伏或整丛枯死。 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灰白色菌丝和白色至暗褐色菌核。
有种植水稻的国家都有记录。我国南北稻区均有发生。病
害流行地区,一般减产10%~20%,重的可达40~50%,甚 至绝收。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一、水稻稻瘟病症状
稻瘟病在水稻的各个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其发
病时期和危害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 瘟。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较大。叶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
水稻稻瘟病
三、病害循环
水稻稻瘟病
1. 越冬与初侵染源 稻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翌 年的初侵染源。 2. 病菌侵染过程
1)接触期和侵入期:孢子的附着和侵入
2)潜育期:病菌侵入后,显症时间主要受温度影响。叶瘟潜育期 在17~18℃时,为7~9d,在26~28℃时,为4~5d。 3)发病期:病斑出现后只要条件适宜,即可产孢。
水稻纹枯病
六、诊断及病害控制
水稻纹枯病田间误诊现象也较少,一般民间植物医生 会将与水稻纹枯病类似的症状诊断为水稻纹枯病。
1、减少菌核残留量
2、选用较抗病的品种 3、科学施能管水,加强健身栽培
4、化学防治
水稻纹枯病
4、化学防治
1、部分三唑类化合物
2、三羧酸循环抑制剂:噻呋酰胺
3、部分苯并咪唑类:甲硫、多菌灵 4、部分抗生素类:井冈霉素、多抗霉素 5、部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 6、其他化合物,氟啶胺等
水稻纹枯病
五、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温度影响发病的
始见期和终止期,湿度主要影响病情的轻重。抽穗期
为发病高峰期。 2、栽培管理:纹枯病的发生轻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栽 培管理,其中以施肥和灌水最为密切。多施氮肥、一 次性灌水过多易于发病。施足基肥,配施P、K肥,浅 水勤灌、及时排水露田晒田可有效减轻纹枯病的发生。
水稻稻瘟病
4)褐点型: 病斑呈褐色小斑点,限于两脉之间。多发生于抗病品
种或下部老叶(品种抗性标志)不产生分生孢子。
水稻稻瘟病
叶瘟四种症状类型比较:
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叶部症状
1-2. 急性型 3. 慢性型(中期)
4. 慢性型(后期)
5. 白点型
6. 褐点型
水稻稻瘟病
3、节瘟 多发生于穗下第一、二节位上,
水稻稻瘟病
4、药剂防治:
⑴、抗侵入剂包括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和细胞壁合成抑制剂 ⑵、部分三唑类、米唑类、苯并米唑类、无机硫类 ⑶、部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线粒体呼吸抑制剂) ⑷、部分抗生素类:春雷霉素(影响蛋白质生物合成)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 俗称“云纹病”,“花脚杆”。广 泛分布于世界各产稻区,以高产稻 区危害最为突出。主要引起鞘枯和 叶枯,使水稻结实率下降,粒重减 轻,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 达30%以上。
水稻常见病害
病毒病:4种 矮缩病、东格鲁病毒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 类菌原体病:2种 水稻橙叶病、水稻黄萎病
水稻线虫病:3种 水稻茎体线虫病、干尖线虫病、根结线虫病
生理性病害:3种 高温病、赤枯病、倒伏病
水稻稻瘟病
1637年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稻瘟病的记载。 随后在日本(1704)、意大利(1839)等国家作过描述或记载。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分布广泛。世界上几乎所
水稻纹枯病
三、病害循环 越冬:菌核在土壤中,或菌丝和菌核在稻茬、病稻草、田边杂草。 初侵染:土壤中的菌核 再侵染:菌丝的缠绕作用,新菌核 传播:灌溉水 四、流行因素分析 1、菌核数量 2、栽培管理:长期深水灌溉、稻丛间湿度加大、有利于病害。偏施 N肥,发病重。 3、品种 4、气象条件:高温、高湿病重;
状,植株矮缩,新叶难以生长,抽穗艰难。抽穗期穗颈瘟发生严重
时,导致大量白穗或瘪粒。
水稻稻瘟病
1、苗瘟 发生在3叶期前,芽、芽鞘水渍状,病叶基部变褐,严重时枯死。
水稻稻瘟病
2、叶瘟
在3叶期至穗期,以秧苗分蘖期至拔节为盛期。因气候条件和品
种抗病性,大小、形状和色泽表现不同,主要分慢性型、急性 型、白点型、褐点型
病斑处为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
大至节部,呈黑褐色,湿度大时, 病部大量灰色霉层。后期节干缩
凹陷折断以及病节上部分早枯。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4、穗颈瘟 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病斑初期呈 水渍状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呈褐色或墨绿色。发 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瘪粒增加,粒重降低, 影响米质。枝梗、穗轴也可发病,症状与穗茎发病相 似。湿度大时,以上部位都可产生灰色霉层。
水稻纹枯病
叶鞘部位开始发病,水渍状,暗绿色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 ○ ○
○ ○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二、病原物
1.分类地位 无性世代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立枯丝核菌AG-1), 无性菌类丝核
菌属。 有性世代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瓜亡革菌),担子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片两面都能产生灰白色霉层。多为感病品种、环境条件特别合适、或
氮肥过多情况下产生。急性性病斑的大量出现往往是稻瘟病大规模流 行的先兆。
急性型 病斑
水稻稻瘟病
3)白点型: 病斑呈白色近圆形或短梭形小白点。在显症阶段,遇 到不利于病菌生长的气候条件时通常发生白点型病斑。气候条件继续 不适时,可转为慢性型;在短期内转适时,可以转为急性型。
水稻稻曲病
四、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1、发病条件:气温24~32℃病菌发育良好,26~28℃ 最适,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 2、传播途径: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 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 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水稻常见病害种类、诊断及其防控措施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王礼文
水稻常见病害种类、田间诊断i防控方法
一、水稻常见病害简介 二、水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水稻稻瘟病 2、水稻纹枯病 3、水稻白叶枯病及其他细菌性病害 4、水稻稻曲病 5、水稻胡麻斑病 6、其他真菌、假菌性病害 7、水稻病毒病、类菌原体病、线虫病 8、水稻生理性病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 有性态
• 担子倒卵形或圆筒形,顶生
2~4个小梗,其上各生一个 担孢子;
• 担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1、生理特性:温度:菌丝生长:10~38℃,适温28℃~32℃
菌丝侵入:23~35℃,适温28℃~32℃
菌核形成:12-15开始至40℃,适温28℃~32℃ 致死温度:菌丝:53℃/5分钟;菌核:55℃/8分钟 湿度 RH>96%,当RH<85%,受到抑制 光:对菌丝抑制,对菌核有利 pH:范围 2.5~7.8,适合:5.4~6.7 盐碱:含盐大于0.01%不利于菌丝生长和侵入。 2、寄主范围:广泛,是典型的多主寄生型病菌。
1)慢性型:典型症状,病斑梭形,最外层为黄色晕圈(中毒
部),内圈为褐色(坏死部),中央灰白色(崩溃部),病斑 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
斑背面产生灰白色霉层。“三部一线”为慢性病斑的主要特征。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2)急性型: 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不规则圆形或近圆形,叶
水稻稻曲病
一、症状
稻曲病:它不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污染稻米。稻曲病
还会产生毒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防治水稻稻曲病非
常必要。 症状:只发生于穗部,一般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发病。初期 病粒颖壳张开露出淡黄带青色的小型块状突起物,之后渐 膨大,包裹全粒,颜色为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黑色粉 末。
水稻稻曲病
水稻常见病害
水稻常见病害约有36种。其中真菌性病
害17种,假菌性病害2种、细菌性病害5
种,病毒病4种,线虫病3种,生理性病 害3种,类菌原体病2种。
水稻常见病害
水稻真菌性病害:17种 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胡麻斑病、恶苗病、烂秧病、叶黑粉病、云 形病、菌核杆腐病、叶鞘腐败病、叶鞘网斑病、紫鞘病、窄条斑病、叶 尖枯病、稻粒黑粉病、一炷香病、水稻颖枯病 细菌性病害:5种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条病、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 基腐病 水稻假菌性病害:2种 苗疫病、霜霉病
水稻稻瘟病
四、发病因素:
(1)品种与菌源:感病品种和致病菌同时存在。稻瘟病菌容易变 异产生新的生理小种 (2)天气条件:阴雨连绵、日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 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最 适合于病菌的侵染和繁殖。 (3)栽培管理:氮肥、密植、深灌、烤田。 (4)生育期与发病的关系:分蘖前后乳熟后抗病力强,分蘖盛期 最易感病,产生叶瘟,抽穗初期发生穗颈瘟。新叶片易感病而老叶 片抗病。
水稻稻瘟病
1、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束生, 不分支,顶端陆续产生分 生孢子;孢子梗顶端膝状 弯曲,有孢子痕;分生孢 子洋梨形或倒棍棒形,有 两个隔膜,顶端钝尖,基 部钝圆,并有脚胞;孢子 萌发时两端可产生芽管, 顶端形成附着胞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2、生理分化:
稻瘟病菌易发生变异,表现在培养性状,生理特性,对杀菌剂的抗 性、对水稻品种的致病性。存在多个差异明显的生理小种,主要受品种 和气候的影响。 3、 生物学特性: (1)温度:适温25-28℃,病菌对低温和干热有较强的抵抗力。 (2)湿度:分生孢子形成需要96%以上的相对湿度。 (3)光照:需要光暗交替的条件。孢子形成有两个高峰,日落 后和日出前。 (4)氧气:孢子萌发需要氧气。 (5)毒素:产生五种毒素,稻瘟菌素、α-吡啶羧酸、稻瘟醇、细交链胞 菌酮酸、香豆酸。这些毒素对植株有抑制呼吸和生长发育的作用。
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
三、越冬方式及发生特点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 壤中越冬,其次也可借厚垣孢子在被害谷粒内或健谷颖壳上越 冬。 病菌早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皮, 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病菌侵染后,首先 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 绿色,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
水稻稻瘟病
3. 孢子释放与传播
⑴、自然情况下,风是孢子飞散的必要条件,雨露光等可以促进孢 子脱离。 ⑵、通常情况下,孢子自晚上8时左右开始释放,直至翌日日出前, 释放高峰期为凌晨0~4时。若遇阴雨,则全天都可释放孢子。
⑶、孢子的传播距离与风速和产孢部位高度成正相关。
⑷、稻瘟病菌孢子抗逆性较差,在远距离传播途中易丧失活性。
水稻稻瘟病
穗茎瘟的叶鞘和穗茎症状
水稻稻瘟病
5、谷粒瘟 颖壳变成灰白色或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造成种子带病。
水稻稻瘟病
6、诊断要点: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其诊断要点是病斑具明显
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病部生灰绿色
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水稻稻瘟病
二、病原物
无性态:稻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ea),半知菌亚门梨孢霉属。 有性态:灰色大角间座壳菌(Magnaporthe grisea),子囊菌亚门大角间 座壳属,至今在自然界尚未发现有性世代,仅在实验室发生有性阶段。
水稻稻瘟病
五、诊断及病害控制:
水稻稻瘟病很少发生误诊现象,一般民间植物医生会将和稻瘟病 类似的症状诊断为稻瘟病。
策略:以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消灭菌源为前提,提高栽培
技术,增强水稻抗性为关键,及时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措施。 1、消灭越冬菌源 2、栽培防治:合理施肥灌水 3、抗病育种 4、药剂防治
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
二、病原
病原Ustilaginoidea oryzae (Patou.) Bref=U.virens (Cooke) Tak.称稻绿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座表面墨 绿色,内层橙黄色,中心白色。分生孢子单胞厚壁,表面 有瘤突,近球形。菌核从分生孢子座生出,长椭圆形,子 囊无色,圆筒形,子囊孢子无色,单胞,线形。厚垣孢子 墨绿色,球形,表面有瘤状突起。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一、症状
1、水稻纹枯病从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最盛 。
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
2、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扩大后形成椭 圆形或云形病斑,发病叶鞘因组织坏死,引致叶片枯黄。叶片
病斑和叶鞘相似。
3、叶鞘、叶片上典型症状为云纹状大斑。常造成倒伏或整丛枯死。 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灰白色菌丝和白色至暗褐色菌核。
有种植水稻的国家都有记录。我国南北稻区均有发生。病
害流行地区,一般减产10%~20%,重的可达40~50%,甚 至绝收。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一、水稻稻瘟病症状
稻瘟病在水稻的各个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其发
病时期和危害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 瘟。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较大。叶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
水稻稻瘟病
三、病害循环
水稻稻瘟病
1. 越冬与初侵染源 稻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翌 年的初侵染源。 2. 病菌侵染过程
1)接触期和侵入期:孢子的附着和侵入
2)潜育期:病菌侵入后,显症时间主要受温度影响。叶瘟潜育期 在17~18℃时,为7~9d,在26~28℃时,为4~5d。 3)发病期:病斑出现后只要条件适宜,即可产孢。
水稻纹枯病
六、诊断及病害控制
水稻纹枯病田间误诊现象也较少,一般民间植物医生 会将与水稻纹枯病类似的症状诊断为水稻纹枯病。
1、减少菌核残留量
2、选用较抗病的品种 3、科学施能管水,加强健身栽培
4、化学防治
水稻纹枯病
4、化学防治
1、部分三唑类化合物
2、三羧酸循环抑制剂:噻呋酰胺
3、部分苯并咪唑类:甲硫、多菌灵 4、部分抗生素类:井冈霉素、多抗霉素 5、部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 6、其他化合物,氟啶胺等
水稻纹枯病
五、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温度影响发病的
始见期和终止期,湿度主要影响病情的轻重。抽穗期
为发病高峰期。 2、栽培管理:纹枯病的发生轻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栽 培管理,其中以施肥和灌水最为密切。多施氮肥、一 次性灌水过多易于发病。施足基肥,配施P、K肥,浅 水勤灌、及时排水露田晒田可有效减轻纹枯病的发生。
水稻稻瘟病
4)褐点型: 病斑呈褐色小斑点,限于两脉之间。多发生于抗病品
种或下部老叶(品种抗性标志)不产生分生孢子。
水稻稻瘟病
叶瘟四种症状类型比较:
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叶部症状
1-2. 急性型 3. 慢性型(中期)
4. 慢性型(后期)
5. 白点型
6. 褐点型
水稻稻瘟病
3、节瘟 多发生于穗下第一、二节位上,
水稻稻瘟病
4、药剂防治:
⑴、抗侵入剂包括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和细胞壁合成抑制剂 ⑵、部分三唑类、米唑类、苯并米唑类、无机硫类 ⑶、部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线粒体呼吸抑制剂) ⑷、部分抗生素类:春雷霉素(影响蛋白质生物合成)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 俗称“云纹病”,“花脚杆”。广 泛分布于世界各产稻区,以高产稻 区危害最为突出。主要引起鞘枯和 叶枯,使水稻结实率下降,粒重减 轻,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 达30%以上。
水稻常见病害
病毒病:4种 矮缩病、东格鲁病毒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 类菌原体病:2种 水稻橙叶病、水稻黄萎病
水稻线虫病:3种 水稻茎体线虫病、干尖线虫病、根结线虫病
生理性病害:3种 高温病、赤枯病、倒伏病
水稻稻瘟病
1637年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稻瘟病的记载。 随后在日本(1704)、意大利(1839)等国家作过描述或记载。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分布广泛。世界上几乎所
水稻纹枯病
三、病害循环 越冬:菌核在土壤中,或菌丝和菌核在稻茬、病稻草、田边杂草。 初侵染:土壤中的菌核 再侵染:菌丝的缠绕作用,新菌核 传播:灌溉水 四、流行因素分析 1、菌核数量 2、栽培管理:长期深水灌溉、稻丛间湿度加大、有利于病害。偏施 N肥,发病重。 3、品种 4、气象条件:高温、高湿病重;
状,植株矮缩,新叶难以生长,抽穗艰难。抽穗期穗颈瘟发生严重
时,导致大量白穗或瘪粒。
水稻稻瘟病
1、苗瘟 发生在3叶期前,芽、芽鞘水渍状,病叶基部变褐,严重时枯死。
水稻稻瘟病
2、叶瘟
在3叶期至穗期,以秧苗分蘖期至拔节为盛期。因气候条件和品
种抗病性,大小、形状和色泽表现不同,主要分慢性型、急性 型、白点型、褐点型
病斑处为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
大至节部,呈黑褐色,湿度大时, 病部大量灰色霉层。后期节干缩
凹陷折断以及病节上部分早枯。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4、穗颈瘟 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病斑初期呈 水渍状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呈褐色或墨绿色。发 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瘪粒增加,粒重降低, 影响米质。枝梗、穗轴也可发病,症状与穗茎发病相 似。湿度大时,以上部位都可产生灰色霉层。
水稻纹枯病
叶鞘部位开始发病,水渍状,暗绿色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 ○ ○
○ ○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二、病原物
1.分类地位 无性世代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立枯丝核菌AG-1), 无性菌类丝核
菌属。 有性世代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瓜亡革菌),担子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片两面都能产生灰白色霉层。多为感病品种、环境条件特别合适、或
氮肥过多情况下产生。急性性病斑的大量出现往往是稻瘟病大规模流 行的先兆。
急性型 病斑
水稻稻瘟病
3)白点型: 病斑呈白色近圆形或短梭形小白点。在显症阶段,遇 到不利于病菌生长的气候条件时通常发生白点型病斑。气候条件继续 不适时,可转为慢性型;在短期内转适时,可以转为急性型。
水稻稻曲病
四、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1、发病条件:气温24~32℃病菌发育良好,26~28℃ 最适,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 2、传播途径: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 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 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水稻常见病害种类、诊断及其防控措施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王礼文
水稻常见病害种类、田间诊断i防控方法
一、水稻常见病害简介 二、水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水稻稻瘟病 2、水稻纹枯病 3、水稻白叶枯病及其他细菌性病害 4、水稻稻曲病 5、水稻胡麻斑病 6、其他真菌、假菌性病害 7、水稻病毒病、类菌原体病、线虫病 8、水稻生理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