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
如何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
![如何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cace6d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3.png)
如何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在当今社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建筑领域,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那么,如何有效地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呢?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是关键。
许多人对于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的概念并不清晰,甚至存在误解。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向公众普及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的知识。
可以制作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普节目或文章,介绍绿色建材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它们具有更低的能耗、更少的污染排放、更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等。
同时,也要宣传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如自然采光、通风、节能保温等,让人们了解到绿色建筑不仅环保,还能为居住者带来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政府在推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强制使用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
例如,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使用绿色建材和建设绿色建筑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的研发和推广;加强对建筑项目的审批和监管,要求新建建筑必须达到一定的绿色标准。
此外,政府还可以带头建设绿色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政府办公楼等,为社会树立榜样。
提高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也是推广的重要环节。
目前,一些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技术还不够成熟,成本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推广应用。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研发更加先进、高效、经济的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技术。
例如,开发新型的节能保温材料、高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智能化的建筑控制系统等。
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培训,让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技术。
建立完善的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也至关重要。
认证体系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参考,帮助他们识别真正的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产品。
认证机构应该具备权威性和公正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认证。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d7b09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e.png)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新兴趋势。
与此绿色建材作为支撑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绿色建材却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通过一系列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就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进行探讨。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性的建筑。
而绿色建材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定义为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材料。
绿色建材不仅要求在材料的生产、加工、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要求具备良好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
当前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却面临着诸多应用困境。
绿色建材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成本较高。
由于绿色建材对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要求较高,因此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绿色建材的售价普遍偏高,难以被广泛应用。
市场对绿色建材认知不足。
大多数消费者对绿色建材的认知还停留在环保意识上,对于绿色建材的具体性能和优势了解不够,缺乏信任和接受。
供应链体系还不完善。
绿色建材需要建立完整的生态供应链,以保证从原材料采集到生产、加工、运输、使用和回收等各个环节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但目前供应链体系尚不完善,影响了绿色建材的应用。
相关标准和政策欠缺。
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标准和政策,但在绿色建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导致绿色建材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为应对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加大绿色建材技术研发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
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绿色建材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其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性能表现。
加强绿色建材的宣传推广工作,增强市场对绿色建材的认知度。
政府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举办绿色建材展览和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材的认知度,增加其接受程度。
建立健全绿色建材供应链体系,保障其质量和环保标准。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全过程实施指南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全过程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8e8ae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3.png)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全过程实施指南1. 绿色建筑概念
1.1 什么是绿色建筑
1.2 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1.3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2. 绿色建材选择
2.1 什么是绿色建材
2.2 绿色建材的评估标准
2.3 常见绿色建材介绍
3. 施工阶段
3.1 绿色施工管理
3.2 施工废弃物处理
3.3 节能减排措施
4. 运营维护阶段
4.1 绿色运营管理
4.2 节能节水措施
4.3 室内环境质量控制
5. 绿色建筑认证
5.1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5.2 认证流程及要求
5.3 案例分析
6. 政策法规及激励措施
6.1 相关政策法规
6.2 政府激励措施
6.3 社会参与
7. 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该指南旨在为建筑从业者提供全过程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实施指导,包括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并介绍相关政策法规和认证体系,以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0d5a6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0.png)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
而绿色建材则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绿色建筑中,绿色建材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上,绿色建材在应用上仍然存在诸多困境,这些困境不仅影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影响了绿色建材本身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市场认可度不高虽然绿色建材在环保、节能、健康等方面有很多优点,但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并不高。
消费者在选择建材时,更多的是关注价格和性能,对环保性和健康性的认可度并不高。
这就使得绿色建材在市场中难以流行起来,应用面临一定阻力。
2.绿色建材成本较高相比传统建材,绿色建材通常成本较高。
这是因为绿色建材对生产工艺、原材料、生产设备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
这就使得绿色建材在市场中价格不具竞争力,增加了使用者的经济负担,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
3.技术创新不足虽然绿色建材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足。
目前的绿色建材主要还是以传统建材为基础进行改良和升级,而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材创新并不多见。
这就限制了绿色建材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4.环保认证标准不统一在绿色建材领域,环保认证标准不统一也是一个困扰。
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对于绿色建材的认定标准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绿色建材的市场认可度不高,用户对于产品的环保性无法准确评估。
5.产品信息不透明在建材市场上,很多产品的信息并不透明,用户很难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原材料来源、环保性能等相关信息,这就使得用户难以选购符合绿色标准的建材产品,也降低了绿色建材的市场份额。
二、对策为了提高绿色建材的市场认可度,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扶持等手段进行推广。
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用户了解绿色建材的优点和价值,增强用户对绿色建材的认可和了解。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文件政策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文件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97fa2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9.png)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文件政策1. 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建筑以其节能、环保和健康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以规范行业发展和推动技术进步。
本文将对中国的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文件政策进行全面详细、完整深入地介绍。
2. 绿色建筑文件政策2.1 建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推动中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国家发改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共同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该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绿色建筑领域制定的评价体系,旨在通过科学评价方法,鼓励和规范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
该标准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室内环境质量、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等五个方面的指标。
其中,建筑设计要求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建筑的生态性和适应性;建筑节能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要求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和照明等方面的健康与舒适;资源利用要求合理使用水资源、材料和土地,并提倡循环经济;环境管理要求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物排放等进行控制。
2.2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为了推进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和科技支撑等手段,全面推进绿色建筑产业链的发展。
该计划明确了未来十年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30%。
为实现这些目标,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强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设、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加大政府投资和财政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绿色建筑项目提供优惠融资等。
3. 绿色建材文件政策3.1 工信部发布的《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管理办法》为促进我国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工信部于2013年发布了《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管理办法》。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基本要求(试行)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基本要求(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7978d2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d.png)
绿⾊建筑和绿⾊建材政府采购基本要求(试⾏)附件绿⾊建筑和绿⾊建材政府采购基本要求(试⾏)1 总则 (1)1.1 适⽤范围 (1)1.2 建造⽅式 (1)1.3 结构类型 (1)2 基本规定 (1)3 建设要求 (2)3.1 ⼀般要求 (2)3.2 建筑 (3)3.3 结构 (7)3.4 暖通 (8)3.5 给⽔排⽔ (11)3.6 电⽓ (11)3.7 部品与材料 (13)4 结构材料与构配件 (13)4.1 主体和基础材料 (13)4.1.1 钢结构构件 (13)4.1.2 混凝⼟结构构件 (14)4.1.3 预拌混凝⼟ (14)4.1.4 钢筋 (14)4.2 围护结构材料 (15)4.2.1 围护结构材料 (15)4.2.2 保温隔热 (16)4.2.3 防⽔卷材 (17)4.2.4 防⽔涂料 (18)4.2.5 硅酮密封胶 (18)4.2.6 其他密封胶 (19)4.2.7 遮阳产品 (20)5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20)5.1 隔断材料 (20)5.1.1 纸⾯⽯膏板隔断 (20)5.1.2 吊顶材料 (21)5.1.3 其他 (21)5.2 墙⾯材料 (22)5.2.1 墙⾯瓷砖 (22)5.2.2 涂料 (22)5.2.3 壁纸壁布 (23)5.2.4 ⽯材 (23)5.2.5 其他 (23)5.3 地⾯材料 (23)5.3.1 地⾯瓷砖 (23)5.3.2 ⽊地板 (24)5.3.3 ⽯材 (24)5.4 五⾦卫浴 (24)5.4.1 卫⽣洁具 (24)5.4.2 五⾦配件 (25)5.5 其他 (25)6 设备设施 (25)6.1 给⽔排⽔ (25)6.1.1 给排⽔系统 (25)6.1.2 ⾬⽔回收系统 (26)6.2 暖通空调 (26)6.2.1 冷热源设备 (26)6.2.2 通风系统设备 (28)6.3 建筑电⽓ (29)6.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29)6.3.2 电⽓照明 (29)6.3.3 ⾼低压配电柜 (30)6.3.4 母线槽 (30)附录A (31)附录B (32)1 总则1.1适⽤范围医院、学校、办公楼、综合体、展览馆、会展中⼼、体育馆、保障性住房等新建⼯程项⽬。
青岛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项目全过程实施指南(试行版)
![青岛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项目全过程实施指南(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4db3f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a.png)
青岛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项目全过程实施指南(试行版)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12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字〔2021〕25号),有序推进青岛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工作,规范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项目建设管理,制订本指南。
1.2适用范围及内容本指南适用于青岛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中关于绿色建材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并明确项目管理办法中各阶段工作程序中的各方职责及工作要求。
1.3适用参与各方本指南适用于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政府主管部门”)、试点项目的建设单位(本指南提到的建设单位均指社会投资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或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项目的代建单位)及参建各方、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各方应按本指南中规定的要求执行。
1.4与其他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协调性试点项目的全过程建设及管理除应符合本指南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的要求2基本规定2.1试点项目范围试点项目包含经政府主管部门确定的青岛市辖范围内新建医院、学校、办公楼、综合体、展览馆、会展中心、体育馆、保障性住房等建筑工程。
2.2试点项目完成期限试点项目应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试点项目验收,对于2万㎡以上的公共建筑和10万㎡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可适当延长试点时间。
2.3试点项目结构类型展览馆、会展中心、体育馆类试点项目应采用钢结构,医院、学校、办公楼、综合体、保障性住房类试点项目应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2.4试点项目建造方式试点项目应采用装配式智能化施工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装配率应满足《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即装配率不应少于50%。
2.5绿色建筑要求试点项目应按照山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 37/T 5043-2021)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至少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等级。
什么是绿色建筑材料如何选择绿色建材
![什么是绿色建筑材料如何选择绿色建材](https://img.taocdn.com/s3/m/633762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a.png)
什么是绿色建筑材料如何选择绿色建材在如今这个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绿色建筑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绿色建筑材料不仅对环境友好,还能为我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带来更健康、更舒适的体验。
那么,到底什么是绿色建筑材料?我们又该如何选择适合的绿色建材呢?绿色建筑材料,简单来说,就是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资源利用率较高,并且能够保障使用者健康和安全的建筑材料。
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材具有诸多优点。
首先,绿色建材通常采用环保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例如,一些绿色板材使用可再生的木材资源,并且在加工过程中避免使用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绿色建材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
它们能够更好地抵御气候条件的影响,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从长远来看,节省了资源和成本。
再者,绿色建材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许多传统建材可能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而绿色建材能够有效地控制有害物质的释放,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健康的居住环境。
那么,在众多的建筑材料中,我们应该如何挑选出真正的绿色建材呢?第一步,查看产品认证。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权威的绿色建材认证标志,如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等。
这些认证标志是对产品环保性能的一种认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步,了解原材料。
选择那些使用可再生、可回收或者天然原材料的建材。
比如,竹材制成的地板和板材,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美观度;再生钢材和再生混凝土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减少了对新资源的开采。
第三步,关注生产工艺。
优先选择生产过程中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的建材。
一些新型的生产技术,如干混砂浆生产技术,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粉尘的排放。
第四步,考虑性能和耐久性。
绿色建材不应该仅仅是环保,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性能,如保温、隔热、防水、防火等。
绿色建筑行业绿色建材与智能仓储管理方案
![绿色建筑行业绿色建材与智能仓储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9627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d.png)
绿色建筑行业绿色建材与智能仓储管理方案第1章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概述 (3)1.1 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及现状 (3)1.2 绿色建材的定义与分类 (3)1.3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4)第2章智能仓储管理基本概念 (4)2.1 仓储管理的意义与任务 (4)2.1.1 仓储管理的意义 (4)2.1.2 仓储管理的任务 (5)2.2 智能仓储管理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5)2.2.1 内涵 (5)2.2.2 发展趋势 (5)2.3 智能仓储技术在绿色建材领域的应用 (6)2.3.1 信息化管理 (6)2.3.2 自动化设备 (6)2.3.3 智能决策 (6)2.3.4 绿色环保 (6)第3章绿色建材仓储管理策略 (6)3.1 绿色建材仓储管理原则 (6)3.1.1 综合性原则 (6)3.1.2 标准化原则 (6)3.1.3 动态调整原则 (6)3.1.4 安全性原则 (7)3.2 绿色建材库存控制策略 (7)3.2.1 库存分类管理 (7)3.2.2 库存周期分析 (7)3.2.3 预测与补货策略 (7)3.2.4 供应链协同管理 (7)3.3 绿色建材仓储环境管理 (7)3.3.1 环境监测与调控 (7)3.3.2 仓储设施优化 (7)3.3.3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7)3.3.4 绿色运输与配送 (7)第4章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设计 (7)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7)4.1.1 数据采集层 (8)4.1.2 数据处理层 (8)4.1.3 应用服务层 (8)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8)4.2.1 库存管理模块 (8)4.2.3 智能调度模块 (8)4.2.4 数据分析模块 (8)4.3 系统硬件设备选型与布局 (8)4.3.1 传感器 (8)4.3.2 RFID标签 (9)4.3.3 条码扫描设备 (9)4.3.4 仓储 (9)4.3.5 服务器 (9)4.3.6 布局 (9)第5章仓储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9)5.1 信息采集技术 (9)5.1.1 自动识别技术 (9)5.1.2 传感器技术 (9)5.1.3 图像识别技术 (9)5.2 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 (9)5.2.1 数据仓库技术 (10)5.2.2 数据挖掘技术 (10)5.2.3 数据可视化技术 (10)5.3 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支持 (10)5.3.1 决策树算法 (10)5.3.2 神经网络算法 (10)5.3.3 聚类分析算法 (10)5.3.4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0)第6章仓储物流设备智能化 (10)6.1 智能搬运设备 (10)6.1.1 分类与功能 (10)6.1.2 技术特点 (11)6.2 自动化立体仓库 (11)6.2.1 构成与优势 (11)6.2.2 技术创新 (11)6.3 无人搬运车(AGV) (11)6.3.1 应用场景 (11)6.3.2 技术特点 (11)6.3.3 发展趋势 (12)第7章仓储环境监测与调控 (12)7.1 环境监测技术 (12)7.1.1 空气质量监测 (12)7.1.2 视频监控系统 (12)7.1.3 智能传感器技术 (12)7.2 环境调控策略 (12)7.2.1 温湿度调控 (12)7.2.2 空气质量改善 (12)7.2.3 照明系统优化 (13)7.3.1 能耗监测 (13)7.3.2 能耗评估 (13)7.3.3 能耗优化策略 (13)第8章绿色建材供应链管理 (13)8.1 供应链管理概述 (13)8.2 绿色建材供应链协同管理 (13)8.3 供应链金融与风险管理 (14)第9章绿色建材与智能仓储政策法规 (14)9.1 我国绿色建筑相关政策 (14)9.1.1 国家层面政策 (14)9.1.2 地方层面政策 (14)9.2 绿色建材标准体系 (14)9.2.1 绿色建材标准概述 (14)9.2.2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 (14)9.2.3 绿色建材认证制度 (15)9.3 智能仓储管理与政策法规 (15)9.3.1 智能仓储管理政策 (15)9.3.2 智能仓储技术规范 (15)9.3.3 智能仓储政策法规在绿色建材行业的应用 (15)9.3.4 政策建议与展望 (15)第10章案例分析与未来展望 (15)10.1 绿色建材智能仓储管理案例 (15)10.2 国内外绿色建材与智能仓储发展趋势 (16)10.3 绿色建材与智能仓储管理创新方向 (16)第1章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概述1.1 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及现状绿色建筑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全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各国开始关注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绿色建筑的理念。
绿色建筑绿色建材需求标准
![绿色建筑绿色建材需求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2f58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8.png)
绿色建筑绿色建材需求标准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需求标准是一个涉及到环保、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话题。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建筑。
而绿色建材是指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符合环保要求、资源利用效率高、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
首先,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需求标准包括对材料的环保性能要求。
这包括材料的原材料来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以及材料在使用和废弃后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建筑材料应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消耗,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等。
其次,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需求标准还包括对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的要求。
这包括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建筑应设计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此外,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需求标准还包括对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的要求。
这包括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水资源利用情况、室内环境质量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建筑应配备高效节能设备,采用可再生能源,建立有效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等。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需求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涉及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建筑使用和维护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同时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879232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d.png)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1. 成本高昂绿色建材的生产成本往往较高,因为其生产过程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对于传统建材而言,绿色建材的售价也要更高一些。
这导致了很多开发商和建筑业主可能会望而却步,选择用价格更低廉的传统建材来进行建筑,而非绿色建材。
2. 市场认可度低相对于传统建材,绿色建材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还比较低。
许多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对绿色建材的概念和性能了解不够深入,甚至存在一些误解。
这使得绿色建材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 技术难题绿色建材的生产技术相对复杂,而且有的绿色建材的生产工艺还比较新颖,缺乏一些成熟的技术支撑。
这导致了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受到了一些技术难题的限制。
4. 可持续性标准不足绿色建材的可持续性标准还不够完善。
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绿色建材,其可持续性并不尽如人意。
这也使得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1. 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针对绿色建材成本高昂的问题,应该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的推广,逐步降低绿色建材的生产成本,增加其性价比。
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引导企业和消费者使用绿色建材,也可以通过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绿色建材的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为了提高绿色建材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可以加强对绿色建材的宣传教育,提高行业从业者对绿色建材的了解和认知。
可以加强对绿色建材的市场宣传,积极营造绿色建材使用的氛围,树立绿色建材的品牌形象,增加其市场份额。
3.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为了解决绿色建材的技术难题,可以加强绿色建材的技术研发工作,提高绿色建材的核心技术水平,提高其产品质量和性能表现。
可以加强绿色建材的产学研合作,吸引更多的科研力量参与到绿色建材的研发工作中,推动绿色建材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为了解决绿色建材可持续性标准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强对绿色建材的标准制定和认证审核工作,提高绿色建材的可持续性标准要求,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水平。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第十章:现代木建筑)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第十章:现代木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604a128ad02de80d4d840c3.png)
② 耐久性
木材是一种天然、健康的且极具亲和性的材料,木制集成屋 是环保健康的高档住宅,木材根据不同建筑造型经过了现代技 术生产加工成不同的墙体型材,再经过阻燃、防腐处理等工序, 更加坚固耐用。对抗下沉应力、抗干燥、抗老化,具有显著的 稳定性。如果使用得当,木材则是一种稳定、寿命长、耐久性 强的材料。
我 国 典 型 木 结 构 建 筑
故宫太和殿
在现代中国,由于被动地打开国门, 接受了西 方工业文明, 灌入了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新的结构 体系, 使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的传统木结构体系逐渐 解体, 再加上前几十年森林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滥 砍滥伐,以致木材材源枯竭。政府对木材在建筑上 的应用制定了严格的限制措施,提倡以钢代木,以 塑代木。因此,在中国木结构技术目前被排除在主 流建筑之外,木结构建筑几乎成了中国建筑的盲点, 新的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住宅、工业等 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现代木结构建筑
1.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 2.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状况 3.国外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状况 4.木结构建筑特性 5.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
6.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中国
建筑史是“木头的历史”。可见,传统的中国是一个 木建筑的国度。木结构技术在中国的千年文明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中国建筑史上最主要的建 筑方式,并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 家,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水平最 高、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华北、西北、东南、西南 地区均为强地震分布带。然而, 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 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 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 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 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
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
![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aaaebf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2.png)
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是指符合环保标准、具有可持续性和低碳排放的建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可再生性材料、节能材料、减排材料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从设计、施工、投入使用以及后期维护和拆除等各个环节都考虑环保、能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绿色建材的特点:1.可再生性:采用可再生性材料,如竹木材、麻材、木质复合材料等,减少对原生态森林的砍伐。
2.节能性:采用节能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太阳能板等,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
3.环保性:采用低碳排放材料,如水泥替代材料、减排板材料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健康性:采用无甲醛材料、无重金属物质等健康材料,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5.可回收性:采用可回收材料,如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等,减少资源的消耗。
6.长寿性:采用优质材料,如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高质量的涂料等,延长建筑寿命。
绿色建筑的特点:1.高效节能:通过合理利用建筑的方位设计、采用优质保温隔热材料、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能源的高效利用。
2.节约用水:通过采用节水设备、设计低污染排水系统以及收集雨水等方式,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3.优化室内环境:通过合理设计采光、通风和室内空气净化系统,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4.疏通交通压力:在建筑规划中考虑交通便利性、修建步行和自行车道等,减少车辆使用对城市交通的压力。
5.风险防范:在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中考虑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防范。
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环境保护:绿色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和设计策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以及优化建筑外墙和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排放。
3.健康舒适:绿色建筑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采用健康材料、通风系统和室内空气净化设备,提高居住者的健康水平。
4.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采用可再生材料,延长建筑寿命,减少对资源的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青岛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项目施工图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设计专篇要点(试行版)
![青岛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项目施工图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设计专篇要点(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f4da1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e.png)
青岛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项目施工图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设计专篇要点(试行版)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12月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1)3 设计与审查要点 (2)3.1 一般要求 (2)3.2 建筑专业设计与审查要点 (3)3.3 结构专业设计与审查要点 (4)3.4 给排水专业设计与审查要点 (5)3.5 暖通专业设计与审查要点 (5)3.6 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设计与审查要点 (6)附录设计专篇模板 (7)1 总则1.0.1 为加快推广绿色建材应用,促进绿色建筑品质提升,有序推进青岛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项目规范化实施,制定本《要点》。
1.0.2 本《要点》适宜于青岛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的施工图绿色建材设计和审查质量管理。
1.0.3 本《要点》依据《青岛市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以下简称《需求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T 5097-2021、山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T 13204-2021制定。
1.0.4 试点项目应积极采用绿色建材产品,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应达到50%,试点项目应满足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1.0.5 试点项目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要点》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0.1 在设计阶段,试点项目应严格执行山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T 13204-2021,对试点项目实施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设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并按照《山东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要点》的格式填写审查要点。
2.0.2 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编制《绿色建材设计专篇》、《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计算报告》。
《绿色建材设计专篇》由试点项目设计单位对照《需求标准》明确项目绿色建材主要设计内容、参数、应用位置和比例等内容,《绿色建材设计专篇》模板详见附录,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计算方法及计算报告模板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发布的《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计算技术细则(试行)》。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第十一章:ETFE)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第十一章:ETFE)](https://img.taocdn.com/s3/m/67e8e90c76c66137ee06191b.png)
ETFE气垫的工作原理 在ETFE 气垫中,空气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稳定作用。气垫内的空气使表面的ETFE 膜材形成张力,维持形状并提供刚度。 2) 传递外荷载。将作用于外表面的荷载传递给 内表面或将作用于内表面的室内正压传给外表面的膜材料。 3) 隔热。气垫是良好的隔热层。对于多层气 垫,通常外层用0120 mm、中间层用0105 mm、内层 用0115 mm 厚的ETFE 膜材。气垫的层数取决于隔热的要求。 外荷载的传递及气垫的承载能力 在内压作用下,气垫表面的ETFE 膜材受拉,这个拉力将传递给支承气垫的 边界件(通常为铝合金构架) 。 当外荷载(风压力、雪载等) 作用于气垫表面时,气垫的外表面会发生变形, 通过垫内气压的作用,气垫内表面的张力将会增大;当作用于气垫外表面的 风作用为吸力时,气垫外表面的张力则会增大。相应地,作用于边界构件上 的力也会发生改变当多个气垫组合在一起时,相邻单元间的作用会相互平 衡,仅在整个结构边缘处,支结构承受气垫表面传来的作用力。气垫的承载 能力取决于所用ETFE 膜材的度、气垫的跨度、矢高、形状和充气压力。 以5 m 跨度的长方形气垫为例,一般可承受2 kN/ m2 以上的风吸力和3 kN/ m2 的雪荷载。通过在气垫内部采用不锈钢支架索网加强的方法,可 获得更大的跨度或承 2
3 4 5 6 7 8
巴塞尔运动场(Basel Stadium) “加州艺术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South Campus) 安联球场(Allianz-Arena) 杜伊斯堡迈德里奇剧院(Duisburg Meiderich Theater) 成吉思汗后裔帐篷娱乐中心(Khan Shatyry Entertainment Center) RPI EMPAC多功能表演中心 汽车博物馆(LeMay Museum) 中国水立方(Water Cube)
绿建技术与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绿建技术与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e251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a.png)
绿建技术与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6-17T05:51:57.46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2月第4期作者:王洁[导读]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土木工程施工中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王洁奇台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省昌吉州奇台县831800摘要: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土木工程施工中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当前,人们对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建筑企业必须重视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重视建筑施工中的节能降耗控制,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
基于此,笔者结合我国提出的绿色环保理念重要目标,对绿色节能建筑的开展进行分析,探索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具体应用对策。
关键词: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绿色建材中图分类号:S210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能源消耗在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的扩建直接导致能源使用量极速增加。
如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下降,对建筑外墙的保温系统需求增加。
建筑外墙作为结构保温的重要部分,其使用也越来越多,建筑外墙的节能技术是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研究重要内容。
在传统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和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还消耗了大量的资源。
因此,绿色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有效缓解了当前发展中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1 新时期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背景环境污染是目前全世界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当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下,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各个国家都应为环境保护采取积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国家“30·60”双碳目标提出后,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安全利用将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建材选用与评价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建材选用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a85269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5.png)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建材选用与评价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而绿色建材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用与评价直接关系到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性能。
一、绿色建材的概念与特点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绿色建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低能耗: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较少的能源,降低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压力。
2、低污染:排放的污染物较少,对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小。
3、可再生:部分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4、环境友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对室内外环境友好。
二、绿色建材的种类绿色建材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复合墙板等,具有保温、隔热、隔音等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保温隔热材料包括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板等,能减少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传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节能门窗采用断桥铝、中空玻璃等技术,提高门窗的气密性能和保温性能,降低采暖和空调的能耗。
4、环保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挥发,降低了室内空气污染。
5、再生建材利用废弃的建筑材料或工业废渣生产的建材,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绿色建材的选用原则在绿色建筑中选用绿色建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环境友好原则优先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建材,如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少、使用过程中无污染的材料。
2、健康安全原则确保建材不会释放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保障居住者的健康和安全。
3、节能高效原则选用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气密性能的建材,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4、资源节约原则尽量选择可再生、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https://img.taocdn.com/s3/m/8d4ccd3501f69e314332948a.png)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2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概述绿色建筑的概念伴随着绿色建筑的国际化趋势,绿色建筑的理念铺天盖地遍及全国,绿色建筑被炒得沸沸扬扬,开发商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纷纷打出“绿色”招牌,但这种不负责任的广告行为使得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认识有误区。
或者认为绿色建筑就是价格昂贵的建筑,或者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采用节能技术、材料,或者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多一点绿化……此处不再赘述,但若要发展绿色建筑就需要对其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才不至于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目前关于绿色建筑在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
而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两个词合称为“生态建筑”(Ecological Building)他认为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素,比如地质、气候、阳光、空气、水流,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确保生态体系健康运行。
这便是绿色建筑理念的雏形。
国内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也各略有不同,定义各有独特之处,但万变不离绿色建筑是具有可持续性质的,都是基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提出建筑业的可持续性,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这里给出两个国内相对比较全面的概念,因为这两个概念与其它概念的不同就是包括了“全寿命周期”概念在里面,不是单纯考虑节约、舒适、和谐,而是给绿色建筑一个生命期,建筑的“绿色”不是仅仅体现建设期,而是向前向后延伸,具体的看下面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编制专家研讨会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给出的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的定义是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另一个提出的概念是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2 绿色建筑2.1 绿色建筑概述2.1.1 绿色建筑的概念伴随着绿色建筑的国际化趋势,绿色建筑的理念铺天盖地遍及全国,绿色建筑被炒得沸沸扬扬,开发商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纷纷打出“绿色”招牌,但这种不负责任的广告行为使得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认识有误区。
或者认为绿色建筑就是价格昂贵的建筑,或者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采用节能技术、材料,或者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多一点绿化……此处不再赘述,但若要发展绿色建筑就需要对其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才不至于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目前关于绿色建筑在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
而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两个词合称为“生态建筑”(Ecological Building)他认为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素,比如地质、气候、阳光、空气、水流,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确保生态体系健康运行。
这便是绿色建筑理念的雏形。
国内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也各略有不同,定义各有独特之处,但万变不离绿色建筑是具有可持续性质的,都是基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提出建筑业的可持续性,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这里给出两个国内相对比较全面的概念,因为这两个概念与其它概念的不同就是包括了“全寿命周期”概念在里面,不是单纯考虑节约、舒适、和谐,而是给绿色建筑一个生命期,建筑的“绿色”不是仅仅体现建设期,而是向前向后延伸,具体的看下面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编制专家研讨会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给出的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的定义是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另一个提出的概念是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的,它关注的是建筑全过程的节约,强调的是居住人的健康,同时也涉及到对环境最少的干扰。
这两个概念都与我国2006年6月1日起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相似或相同,标准中绿色建筑的定义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1.2 绿色建筑的特点从概念可以看出其所包含的特点,这节就从绿色建筑概念引出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它主要强调建筑对环境影响在时间上的意义。
建筑的寿命通常涵盖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的过程,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要做一个全时间段的估算。
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局限在建筑物存在的时间段里,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概念还应在上述的基础上向前、向后延伸,往前从建筑材料的开采到运输、生产过程,往后到建筑拆除后垃圾的自然降解或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这个周期的拉长意味着在原材料采购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就进取材减少运输能耗,生产工艺的改进或淘汰,建造就要高瞻远瞩的选择可循环再利用的建材。
因此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在建筑的前期建造过程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第二方面强调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建设部提出了“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即着重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
第三个方面就是建筑根本的功能需求。
健康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节约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
强调适用,强调适度消费的概念,决不能提倡奢侈与浪费。
第四个方面是建筑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2.1.3 绿色建筑应遵循的规律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一旦事物发展偏离轨道,与其发展有关的因素就会自动调节。
从自然生态保护的角度提出绿色建筑应遵循的规律:2.1.3.1 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规律(1)普遍相关性规律绿色建筑的生产与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
(2)相互制约性规律建筑业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制约的,经济滞后必然导致建筑业缓慢、落后的发展,反之建筑业的不合理发展会阻碍对长远经济的发展。
(3)物质循环规律没有物质,社会无从组建,经济无从发展,“等量交换”,不能一味从自然社会汲取,而没有给与。
物质的循环(利用)可以看作建筑业发展对自然界的给与得替代品。
(4)自然承受力规律建筑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很大,但不能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
一方面,建筑业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料,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必然要以自然的再生能力为前提;另一方面,建筑业的排出物和拆除物返还自然要以自然“净化”能力为限。
一旦超过其所承受的忍受极限,就会破坏社会、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5)因地制宜规律绿色建筑的发展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搞绿色建筑同化。
绿色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与不同的气候条件、地质状况、资源状况、生活习俗等相适应的绿色建筑。
2.1.3.2 应遵循经济规律前面已经介绍绿色建筑应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规律。
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保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二是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协调发展。
人类的发展是一方面平衡经济、环境、社会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在对成本——收益权衡的基础上追求效益的。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部分,同样需要与各利益方在结构上平衡、在发展上协调统一。
绿色建筑要能够持续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经济效益第一位的。
2.1.4 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绿色建筑和一般建筑比较有以下不同:2.1.4.1 一般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易出现不同城市建筑雷同;绿色建筑强调建筑与地域资源、气候差异,因而能够体现建筑文化。
2.1.4.2 一般建筑和绿色建筑都以追求经济性为核心,但绿色建筑强调经济与环境的结构平衡,不是一味只追求经济。
2.1.4.3 一般建筑的生产、使用忽视能耗影响;绿色建筑则以低能耗满足使用的功能、提高舒适度。
2.1.4.4 一般建筑忽视与环境的沟通;绿色建筑更多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1.4.5 一般建筑运行结束固体废料可回收利用的较少;绿色建筑则在设计时就考虑尽可能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2.1.4.6 一般建筑考虑的是浅生命周期,即包括项目前期、建设运行期、维修拆除期;绿色建筑考虑泛生命周期,从建筑材料开采、加工到建设、运行,再到维修改造,最后到拆除。
由此比较可看到,一般建筑不考虑对外部带来的问题(无论好坏,都不做研究和关注),绿色建筑则是对一般建筑的外部不经济(这一概念将在后文介绍)问题的解决,更多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1.5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筑2.1.5.1 绿色建筑属可持续建筑的范畴内可持续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也就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内容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
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着健康。
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益于子孙后代。
可持续建筑反映出不同区域性的状态和重点,以及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去执行。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界议程》,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范畴。
联合国环境署1994年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可持续消费作如下界定:“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是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
”由此可见,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筑是有联系的,绿色建筑是属于可持续建筑的范畴的,但绿色建筑更强调人的居住舒适度。
2.1.5.2 绿色建筑应遵循可持续建筑发展原则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是包括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而建筑本身与社会、环境、经济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建筑的产生依赖于自然界的物质,建筑的形成又回归社会,建筑的形成前后以及使用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因此,绿色建筑业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具体如下:(1)整体性原则建筑业能耗巨大,不应该孤立的只求自身的发展,应该与社会、经济、环境统一协调、共同发展。
(2)差异性原则无论是各个国家还是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建筑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地域资源、气候等差异,结合地域特点发展建筑。
(3)共同性原则人类的愿望是一致的,世界各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4)公平性原则环境是没有国界的,建筑业与人类的关系不能仅看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还应该考虑其对环境、能源的国际公平、区际公平、同代公平、代际公平问题。
(5)持续性原则生态、资源、经济、社会、科技创新、人类健康应该是协调、统一、持续的发展。
(6)效益优先原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对成本——收益权衡的基础上追求收益的,绿色建筑的发展也讲效益放在第一位。
(7)建立道德原则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传统发展观的转变,是人类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历史性飞跃。
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就是要对公众建立一种全新的道德观,让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准则。
2.1.6 影响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绿色建筑的形成过程,从生产到消费所经历的过程不能仅仅局限于建设和运行两个阶段,其寿命周期是建设阶段向前追溯,运行阶段向后延伸。
这一过程牵动很多环节,涉及到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材料设备供货商、金融机构、媒体、消费者……都在绿色建筑的寿命周期充当不同角色,影响着绿色建筑的发展。
2.1.6.1 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1)政府的推动力绿色建筑属于可持续建筑的范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政府在税收、补贴、资助科研、建立交易配额、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断完善,表现出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加大,是目前绿色建筑发展主要的推动力。
(2)开发商推出“绿色建筑”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断打出各种“绿色建筑”牌,暂且不论开发商广告宣传的目的和对“绿色建筑”概念的误导,通过媒体将“绿色建筑”这个词变得时髦,让各个消费层或多或少听说过“绿色建筑”。
这也是一种对绿色建筑的宣传。
(3)绿色建筑技术是发展的基础以真实建筑物作为实验的科技部节能示范楼和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的建成,表明了中国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的研究能力:一是国内技术力量绿色建筑技术性价比比较高;二是绿色建筑技术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