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名人名言小故事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84c82cc227916888586d76e.png)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勤俭节约,不浪费金钱是发财致富的另一条道路,如何你会赚钱但是不会存钱,在别人的眼里你还是一个穷人。
所以显示得勤俭节约诗多么的重要了。
1.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一个星期天,雷锋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
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
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
”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的节约精神。
他每个月只有6元钱奖金,他却把钱存在银行,一年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袜子。
雷锋是多么节约啊!2.比尔盖茨眼中的一美元拖着两个很大的行李箱,第一次走出乡村的米莎太太,走进了候机大厅。
环顾四周,寻觅了半天,她也没有找到说好了要赶到这里与她会合的侄子。
她轻叹了一口气,坐下来等侄子。
因为刚刚做过肾脏手术,米莎太太要比常人更频繁地去厕所,可总是不见侄子的影子。
她带的许多东西虽然不很值钱,但都很珍贵,因为那是她给远在都市里的亲朋们积攒了多年的礼物。
她只得一边忍耐着,一边焦急地东张西望。
“太太,需要帮忙吗?”一个面带微笑的年轻人坐到了她身旁。
“哦,不,暂时不需要。
”米莎打量了年轻人一下。
身着休闲服的年轻人掏出一本书,旁若无人地阅读起来。
“这个不守时的家伙,等会儿非得训斥训斥他。
”米莎太太开始埋怨起侄子来。
又过了一会儿,米莎太太实在忍受不住生理上的要求了,她向身旁的年轻人求援道:“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一趟洗手间。
”年轻人非常愉快地点头答应了。
米莎太太很快回来了,她感激地掏出一美元,递给年轻人:“谢谢你帮我照看东西,这是你应得的报酬。
”望着老人一脸的认真,年轻人回一声“谢谢”,接过那一美元,放到了上衣兜里。
这时,米莎太太那位西装革履的侄子快步走到她跟前,他刚要解释迟到的原因,忽然惊喜地冲着老人身旁的年轻人道:“你好,盖茨先生,你也乘坐这趟班机?”“是的。
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b98318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5.png)
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许多名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美德。
古代的司马光,虽出身名门望族,但生活却十分节俭。
他深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时常教育儿子要节俭。
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俭朴的作风。
他居住的房屋简陋,室内陈设也极为简单。
有朋友来访,看到他的居住环境,不禁感叹他的节俭。
然而,司马光却认为,物质的享受并非生活的真谛,节俭能够培养人的品德和意志。
同样在古代,朱元璋的节俭也令人称道。
他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
成为皇帝后,朱元璋并没有忘记过去的困苦,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极为节俭。
他的饮食简单,常以蔬菜和粗粮为主。
在穿着上,也不追求华丽的服饰,而是注重实用和朴素。
朱元璋还严禁宫中的奢侈浪费之风,对那些违反规定的人予以严厉惩罚。
他的节俭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财富,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在近现代,周恩来总理的勤俭节约更是广为传颂。
周总理的饮食一直都很简单,常常是几个家常小菜,从不浪费食物。
他的衣服补了又补,却依然穿着。
有一次,他的衬衣破了,工作人员要给他换一件新的,周总理却不同意,说:“这件衬衣还能穿,补一补就行。
”周总理的住所也十分简陋,家具都是用了多年的旧物。
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勤俭节约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雷锋也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他在部队中,生活非常俭朴。
他的袜子破了,总是补了又补,舍不得扔掉。
他在工作中,也十分珍惜资源,从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
他把节约下来的钱用来帮助有困难的人,体现了勤俭节约与关爱他人的完美结合。
还有一位值得称赞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尽管他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成就斐然,但他在生活中却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
袁隆平经常穿着朴实的衣服,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
他对待科研经费也十分珍惜,力求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为的是能够让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中,让更多的人能够吃饱饭。
关于勤俭的名人素材
![关于勤俭的名人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363dc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4.png)
关于勤俭的名人素材以下是一些名人勤俭节约的例子:1.朱元璋:明朝的创始人,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的生活却非常简朴。
他经常穿破旧的衣服和鞋子,对于食物也从不铺张浪费,而是以蔬菜和粗粮为主。
他还在皇宫里亲自种菜,以倡导勤俭节约的风尚。
2.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虽为高官,但生活极其简朴,每天只吃咸菜和粥。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去看他,发现他的饭食非常简单,就偷偷给他买了一斤肉。
范仲淹看到后说:“你给我买肉了,那我的粥也喝不成了。
”然后他把肉放在一边,没有吃。
3.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非常珍惜物品,即使是废弃的物品,他也会尽量加以利用。
他还在自己的房子周围种菜,以节约粮食。
4.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他以清廉著称,从不接受贿赂。
他的生活也非常简朴,经常穿破旧的衣服和鞋子。
他的诗作“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等更是传世名言。
5.曾国藩:晚清重臣,他的家训一直被后人传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勤俭持家。
他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衣服要干净整洁,饮食要清淡可口,房屋要简单实用。
他还强调要勤俭持家、积德行善,以培养良好的家风。
6.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为一代名相,但他生活简朴,家无余财。
他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7.陶渊明:东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
他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勤俭节约的崇尚和追求。
8.文天祥:南宋著名文学家、民族英雄,他的生活非常清廉简朴,从不铺张浪费。
他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对勤俭节约和忠诚报国的坚定信念。
9.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虽为宰相,但生活非常简朴,从不奢华浪费。
他主张变法革新,推行勤俭节约的政策,深受后人尊敬。
10.戚继光:明朝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他治军严明,生活简朴,深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
他在抗倭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8篇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e499d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9.png)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8篇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精选篇1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经是个烟鬼,烟抽得很凶。
有一次,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天降大雨,开了几小时车后,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
吃过晚饭,疲惫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凌晨两点钟,盖蒂醒来。
他想抽一根烟。
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抓睡前放在桌上的烟盒,不料里头却是空的。
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毫无所获,他又搜索行李,希望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又失望了。
这时候,旅馆的餐厅、酒吧早关门了,他唯一有希望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因为他的汽车停在距旅馆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
越是没有烟,想抽的欲望就越大,有烟瘾的人大概都有这种体验。
盖蒂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
他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一个自以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没多会儿,盖蒂下定了决心,把那个空烟盒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脱下衣服换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从此以后,保罗·盖蒂再也没有拿过香烟,当然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成为世界顶尖富豪之一。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精选篇2桑德斯上校退休后拥有的所有财产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饭店。
饭店虽小,但颇具特色,与众不同。
可最受欢迎的、也是客人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他发明烹制的香酥可口的炸鸡,仅此就给他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多年来,他的客人一直对他烹制的炸鸡赞赏有加。
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别处,饭店的生意突然间也一落千丈,最后只好关门歇业。
被逼无奈,桑德斯上校决定向其他饭店出售他制作炸鸡的配方,以换取微薄的回报。
在推销的过程中,没有一家饭店愿意购买他的配方,并且还不时地嘲笑他。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20622e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2.png)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许多名人所秉持的生活准则。
他们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节约的真谛,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周恩来总理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他的饮食非常简单,经常是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从不允许倒掉,而是留到下一顿继续吃。
他的衣着也极为朴素,一件睡衣补了又补,穿了多年都舍不得丢弃。
周总理住的中南海西花厅,房屋老旧,潮湿阴冷。
工作人员多次提议修缮,他总是说:“这房子还能住,修它干啥?”周总理以身作则,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这种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雷锋也是勤俭节约的楷模。
他在部队里,十分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
他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舍不得买新的。
有一次,他参加运动会,大热天里,大家都买汽水喝,他却喝白开水。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买汽水,他说:“喝白开水一样解渴。
”雷锋把节约下来的钱用来帮助有困难的战友和群众,他的这种精神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
在国外,也有许多名人秉持着勤俭节约的美德。
比如,洛克菲勒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但他在生活中却极其节俭。
他从不随意浪费一分钱,对于每一笔开销都精打细算。
他教育子女要珍惜每一个硬币,从小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
洛克菲勒的这种节俭作风,不仅为他的事业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家族传承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股神巴菲特也是一位以勤俭节约著称的名人。
尽管他拥有巨额财富,但他仍然住在多年前购买的普通房子里,开着一辆并不豪华的汽车。
他在生活中从不追求奢华和浪费,而是注重实用和价值。
巴菲特经常穿着简单的衣服,吃着普通的食物。
他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
还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在生活中也非常注重节约。
她经常穿旧衣服,甚至会把旧衣服改一改继续穿。
在一些活动中,她也会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她以身作则,向英国民众传递了节约的重要性。
这些名人的勤俭节约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拥有多少财富,都不能忘记节约的传统美德。
节约不仅仅是为了节省金钱,更是一种对资源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负责。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50字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3d55e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d.png)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50字
摘要:
1.引言
2.鲁迅先生的节约故事
3.雷锋的节约故事
4.华盛顿的节约故事
5.结语
正文: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节约故事广为人知。
据说,鲁迅先生曾经把别人喝剩的茶水倒掉,然后用自己的杯子去接干净的自来水。
他还在文章中提倡节约用水,强调珍惜资源。
雷锋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楷模,他一生勤俭节约。
在部队里,他总是把用过的信封、纸张收集起来,反复利用。
他还教育身边的战友要节约,提倡把旧衣服改成新衣服。
华盛顿是美国的一位伟大的总统,他在任期内,积极推动节约运动。
华盛顿把自己的工资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并提倡节约政府开支。
他还鼓励美国人民勤俭节约,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节约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
![关于节约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51a80f2ba0d4a7302763afe.png)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
清·魏禧《目录里言》3、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6、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8、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虞书·大禹谟》10、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11、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
《周书·韦孝宽传》12、为政之要,曰公与清。
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宋·林逋《省心录》13、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1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1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16、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17、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1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
《明通鉴》卷六,太祖语19、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明·薛宣《读书录》卷七20、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解》21、多求不如省费。
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22、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2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2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26、俭则寡欲,侈则多欲。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15则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15则](https://img.taocdn.com/s3/m/1d90c4da81c758f5f61f6773.png)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一):周恩来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务必是国货务必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
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好处。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二):邓小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此刻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
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
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
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取。
这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三):毛主席勤俭节约的小故事毛主席困难时带头不吃肉,周总理穿百衲睡衣,朱老总踏补丁布鞋,邓小平喝绿豆稀饭。
说实话,光靠他们这些节俭省不下几个铜板。
国家再穷,领导人穿衣吃饭的花消还是足够的。
伟人节俭,是在彰显一种精神,倡导一种作风,引领一种风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老子把俭誉为人间三宝之一,提出“俭,故能广”。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领导人大手大脚,浪费铺张,社会势必盛行奢靡之风。
关于个勤俭节约的名人的故事
![关于个勤俭节约的名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132fa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5.png)
关于个勤俭节约的名人的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体现。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人以他们的勤俭节约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
周恩来总理是备受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他一生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在衣着方面,周总理十分节俭。
他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只要还能穿,就绝不轻易丢弃。
有一件睡衣,从建国初期一直到他逝世,陪伴了总理多年。
这件睡衣的补丁重重叠叠,已经数不清有多少处了。
工作人员多次想要为他更换新的睡衣,但总理总是说:“还能穿,不用换。
”在饮食上,周总理也从不讲究奢华。
他经常在中南海的食堂用餐,和普通工作人员吃的饭菜一样。
有一次,他到外地视察工作,当地的同志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来招待他。
周总理看到后,严肃地说:“国家还不富裕,我们不能这样浪费,把这些菜撤下去,换一些简单的饭菜。
”在出行方面,周总理同样秉持着勤俭节约的原则。
他经常乘坐普通的轿车,从不追求豪华的座驾。
有一次,他的车需要维修,工作人员建议换一辆新车,周总理坚决不同意,说:“能修好就继续用,不要浪费国家的资源。
”周总理不仅在个人生活中勤俭节约,在国家的建设和管理中也始终倡导节约。
他多次强调,要珍惜每一分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在国家的大型项目建设中,他总是要求精打细算,避免浪费。
周总理的勤俭节约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勤俭节约的真正含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再来说说雷锋同志。
雷锋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的勤俭节约精神同样令人敬佩。
雷锋在部队里,生活非常简朴。
他的袜子总是破了又补,补了又穿。
有一次,他的战友看到他的袜子实在太破了,就给他扔了,准备给他买双新的。
雷锋却把袜子捡回来,说:“还能穿,补补就行。
”他的一双袜子,不知补了多少次,补丁密密麻麻。
在日常用品的使用上,雷锋也是能省则省。
他的牙膏用完了,也不舍得扔掉,而是把牙膏皮剪开,把里面剩余的牙膏刮出来继续用。
关于勤俭节约名人故事
![关于勤俭节约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c429fd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a.png)
关于勤俭节约名人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体现。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勤俭节约的真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周恩来总理就是一位勤俭节约的典范。
他的饮食非常简单,经常是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他总是叮嘱工作人员不要倒掉,留到下一顿再吃。
他的衣着也极为朴素,一件睡衣补了又补,穿了多年都不舍得更换。
在接待外宾时,按照规定应该给总理换上新的衬衣,但他却坚决不同意,他说:“不用换,这衬衣虽然旧了点,但还能穿。
”周总理的勤俭节约不仅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更体现在他对国家资源的珍惜和对人民的负责。
雷锋也是勤俭节约的楷模。
他在部队中,生活十分俭朴,袜子破了总是补了又补,舍不得买新的。
他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他曾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事事要精打细算。
”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朱元璋的勤俭节约也令人称道。
他在建立明朝后,深知百姓生活的艰难,大力提倡节俭。
他自己的饮食也很简单,规定每餐不超过四菜一汤。
在修建宫殿时,他要求一切从简,不允许浪费民力和财力。
正是因为他的节俭,明朝在初期能够迅速恢复经济,稳定社会。
苏轼虽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但生活中却非常节俭。
他被贬黄州时,经济条件很差,但他依然能够安贫乐道。
他自己开垦荒地,种粮种菜,节省开支。
他还曾写过一首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中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简朴和他对这种生活的欣然接受。
李绅在写出《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千古名句后,也一直秉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
他深知粮食的来之不易,在生活中从不浪费一粒米、一口饭。
这些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勤俭节约的精神依然不能丢。
关于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精选13篇)
![关于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ec563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5.png)
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关于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精选1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而有时候写作文需要用到作文素材。
小编整理了一些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快来围观吧。
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篇1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
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篇2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篇3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
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
勤俭节约的名人事例
![勤俭节约的名人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e75450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b.png)
勤俭节约的名人事例《周恩来总理的节俭故事》朋友们,今天我要跟大家讲讲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事儿。
周总理的饮食特别简单,经常就是一碟青菜、一小碗米饭。
他穿的衣服也总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都不知道缝补了多少次。
有一次,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趁他出差,给他换了一条新的枕巾。
总理回来后,很严肃地说:“咱们国家还不富裕,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
”周总理去外地视察工作,也总是跟大家一起吃普通的饭菜,从不搞特殊。
他说:“我们要和群众同甘共苦。
”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咱们都应该向周总理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
《雷锋的节约精神》大家都知道雷锋吧,他可是勤俭节约的好榜样!雷锋的袜子,那是补了一层又一层,补丁多得都快看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有人问他:“你就不能买双新袜子吗?”雷锋笑着说:“这袜子还能穿,补补就好了,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他在部队里,处处节省。
牙膏用完了,舍不得扔,还要把剩下的一点点挤出来用。
写字的纸也是正面用完用反面。
雷锋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值得咱们每一个人学习。
咱们在生活中,也不要浪费东西,要珍惜每一份资源。
《朱元璋的节俭治国》咱们来讲讲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并没有过上奢华的生活。
他的饭菜很简单,就是一些家常的蔬菜和粗粮。
他还下令,皇宫里的各种开销都要严格控制,不能浪费。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宫女把剩下的饭菜倒掉,非常生气,狠狠地批评了她,并告诫大家一定要珍惜粮食。
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明朝初期的风气很是节俭,国家也慢慢地变得富强起来。
咱们也得学学这种精神,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面,都不能随便浪费。
《苏轼的节俭生活》苏轼,这位大文豪,在生活中也是非常节俭的。
他被贬黄州的时候,生活很艰苦。
但他不抱怨,自己种地、盖房子,能省则省。
他的衣服也是穿了很久,破了就自己缝补。
有朋友来看他,他也只是用简单的饭菜招待。
他说:“生活简单点,心里才踏实。
”苏轼的节俭告诉我们,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都能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619b6a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f.png)
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许多名人以其勤俭节约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品德,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先来说说古代名人诸葛亮。
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位高权重,但他生活极为俭朴。
在《自表后主》一文中,他坦诚地写道:“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一心为公,不谋私利,家中财产有限,其勤俭节约的作风令人钦佩。
再看司马光,他也是古代勤俭节约的典范。
司马光虽然官至宰相,但他十分注重节俭。
他告诫儿子司马康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为了教育子女,他还专门写了《训俭示康》一文,详细阐述了节俭的重要性。
司马光不仅在言论上提倡节俭,在生活中也是身体力行。
他家有很多藏书,却一直坚持只用一块木板当床,甚至还把一块圆木当枕头。
这种以身作则的节俭精神,影响了他的后代,也为世人所称道。
古代还有一位名人朱元璋,他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疾苦。
在当上皇帝后,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
他规定宫廷的饮食不可过于奢华,自己的膳食也只是一些家常便饭。
他还要求皇子皇孙们要珍惜粮食,不可浪费。
在他的带动下,明初的官场风气较为清正,节俭之风盛行。
说完古代,咱们再看看现代的名人。
周恩来总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周总理的饮食十分简单,经常是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还会留到下一顿。
他的衣服也是补了又补,始终舍不得扔掉。
有一次,他的衬衣破了,工作人员要给他换一件新的,他却说:“这件衬衣还能穿,补一补就行了。
”周总理的勤俭节约,不仅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更体现在他对国家资源的珍惜和对人民的关爱上。
雷锋也是大家熟知的勤俭节约的楷模。
他在部队里,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他的袜子破了,总是补了又补,舍不得买新的。
勤俭节约寓言故事
![勤俭节约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eced7a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2.png)
勤俭节约寓言故事1. 勤俭节约寓言故事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俭便士,英镑自来”,每一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2. 勤俭节约寓言故事2苏东坡公元1080年,他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
为了渡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
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
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
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
可是,当苏东坡应约去老友家赴宴时,见酒席准备得相当奢华,他婉言拒绝入席,告辞而走。
苏东坡走后,他的朋友感慨地说:“当年东坡遭难时,生活很节俭。
没想到他如今身居高位后,还这样节俭。
”3. 勤俭节约寓言故事3卖狗嫁女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之后,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必须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日出嫁,怎样一点筹办的样貌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日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准备。
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日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
有关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及名言名句
![有关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及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9e0929f1866fb84ae55c8d66.png)
有关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及名人故事01. 苏东坡:口腹之欲,何穷之有?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美食家,著名的“东坡肉”就是由他发明的。
但是喜欢美食不一定要铺张浪费,东坡先生好吃,但吃得很节制。
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
)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生活十分窘迫。
他绞尽脑汁,精打细算:每月初一,取出这个月的生活费,把它们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
每天早上挑下一串来使用,如果有剩余就放进一个大竹筒里,用来招待客人。
就是这样节俭度日,苏轼依然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正是因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苏轼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落,才能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怀。
02. 范仲淹: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他在应天书院读书时,一位同窗好友见他的伙食太差,便让家人送饭时多捎上一份,准备赠与范仲淹。
范仲淹再三婉拒:“我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骤然吃上你送来的美味佳肴,以后就再也吃不下粥了,那怎么能行呢?”范仲淹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到他儿子范纯仁结婚时,范仲淹已经身居高位,经济相当宽裕了,但是当他听说儿子想用锦罗绸缎作为婚房的装饰,立即把他喊来训话:“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帷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
”其节俭的家风可见一斑。
范仲淹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曾经留下一句话:“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仔细品味。
03. “一品宰相”曾国藩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一度功高震主,权倾天下,但他的起居生活却非常俭朴。
老外戈登描述他与曾国藩会面的情景:“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油渍斑斑。
”名震天下的总督却活得如此清苦,恐怕大清天下找不到第二个了。
吃饭上,曾国藩亦不讲究,简单至极。
通常他每顿饭只有一个菜,“决不多设,虽身为将相,而自奉之啬,无殊寒素。
”因为每餐只享用饭一碗、菜一品,当时人们戏称他为“一品宰相”。
勤俭节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勤俭节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17b8d7a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3.png)
勤俭节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秉持的生活态度。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勤俭节约的故事,也有众多名人留下了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先来讲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一生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拮据。
为了节省开支,他规定自己每天的花费不能超过一百五十文钱。
他还亲自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蔬菜,自给自足。
有一次,朋友来访,他拿出自己珍藏的酒招待,可那酒其实是他自己酿的,味道并不精美,但情谊深厚。
苏轼这种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勤俭节约的品质,令人钦佩。
再来说说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的饮食非常简单,经常是几个家常小菜,从不浪费。
他的衣服也是补了又补,始终不舍得丢弃。
有一次,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衬衣太破旧了,就给他换了一件新的。
周总理发现后,严肃地批评了工作人员,并要求把旧衬衣重新拿回来继续穿。
他常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
”还有雷锋同志,他在生活中处处节约。
他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舍不得买新的。
他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他认为:“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也有很多。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意思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成功往往源于勤俭节约,而衰败则常常由于奢侈浪费。
司马光也有一句名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它告诫我们,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但从奢侈回到节俭就困难了。
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习惯,以防陷入奢靡的陷阱。
在当今社会,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勤俭节约依然不能被遗忘。
在家庭中,我们要教育孩子珍惜每一粒粮食,不随意浪费水电。
在学校里,要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比如爱护书本、节约用纸等。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集锦 关于勤俭节约小故事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集锦 关于勤俭节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8fb3bdac5da50e2534d7f74.png)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集锦关于勤俭节约小故事1、勤俭节约的民间故事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
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2、卖狗嫁女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7eb11c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8.png)
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名人都以其勤俭节约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品德,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雷锋,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勤俭节约精神令人动容。
雷锋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部队里,他的衣物和用品总是缝缝补补,能用则用。
他的袜子破了又补,补了又穿,从不舍得丢弃。
他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对于生活用品,雷锋也极为珍惜,绝不浪费一点资源。
他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节约水电,哪怕是一滴水、一度电,他都觉得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不能随意浪费。
周恩来总理也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他的饮食非常简单,常常是一荤一素,剩下的饭菜还会留到下一顿。
他的衣服也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穿了多年,上面布满了补丁。
有一次,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衬衫领口和袖口都磨破了,多次劝他换一件新的,可他却说:“这件衣服还能穿,补一补就行了。
”周总理不仅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在工作中也十分注重节约。
他对办公用纸要求严格,一张纸要正反两面都使用,绝不允许有任何浪费。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尽管在文学上成就斐然,但生活中却极为节俭。
他被贬黄州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依然能安贫乐道。
他自己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节省开支。
在饮食方面,他也不讲究,粗茶淡饭即可满足。
苏轼曾给自己规定,每天的花费不能超过一百五十文钱。
这种节俭的生活习惯,使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坚韧。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出身贫寒。
他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当上皇帝后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
在宫廷的饮食上,他提倡简单朴素,禁止奢华浪费。
他还下令减少宫廷的开支,将节省下来的钱财用于民生建设。
朱元璋的马车和器具坏了,他要求工匠修补后继续使用,而不是换新的。
还有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他的一件睡衣竟然补了 73 个补丁。
工作人员多次建议他换一件新的,可毛主席总是说:“现在国家还很穷,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勤俭节约有关的名人名言
第一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第二条: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与勤俭节约有关的小故事
故事(一)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
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
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故事(二)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
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号称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故事(三)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
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
故事(四)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