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方时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专题训练
涉及教材
初中地理第二册第二十章和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重点回顾
一、概念区分:
①地方时:不同经度的时间。

掌握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的原则,每相差
15 度,时间上相差1 小时,4 分钟相差1 度。

根据已知时间求经度时,注意用时间的早晚来确定经度的东西方位。

②区时:各地没有特殊说明情况下使用的时间。

先掌握时区的计算,区时的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原则相同,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个小时。

注意地方时与区时的相互转换。

③标准时: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绝大部分国家只有一个标准时,多采用这个国家东部时区的区时,也有采用半区时的国家,如印度等;少数大国有两个标准时,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注意一个国家的任何地区,所使用的时间都为标准时,除非有特别说明是所在时区的区时或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时例外。

④北京时间:我国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注意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地方时,在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题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时。

二、必备知识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有不同的时刻,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上的地方时相同,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边。

2.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

3.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⑴已知一地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一地的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
⑵已知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经度差(经度差=地方时时差<以小时为单位
>×15°)
说明:±的选用,求东边的用“ ”号,求西面的用“ ”号。

4.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个经度。

划分方法如下图:
5.关于区时的计算:
⑴求所在时区的区号:区号=某地经度÷ (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
⑵求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中央经线度数=所在时区序号×
⑶已知某一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区时=已知区时±相隔的时区数说明:
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区时地在已知区时地的东边,选用;在西选用。

②两地相隔时区数的求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区,则。

6.日期界线
日期界线包括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

⑴自然界线:即,它是不断变化的;
⑵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的、大体上沿经线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①日期的变换有两种变换,即自然变换和人为变换。

自然变换是某地区时间为24 点时,其日期事实上已是新的一天。

人为变换是指日界线,过日界线日期变换的原则是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东、西十二区这两个半时区,在区时上是相同的,但日期上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早的地方,而西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晚的地方,即全球最东和最西的地方。

②全球总是被两条经线分割为两个日期,分割日期的经线分别是日界线(180°经线)和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这两条经线可以重合,当二者重合的一瞬间,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注意真实的情况下,日界线和180 度经线并非完全重合,在俄罗斯、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等地有明显弯曲。

7.日期比例问题
只有太阳直射时(即地方时为12:00时),全球各地才处于同一个日期内,绝大多数情况下全球各地分别属于两个日期。

确定“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关键是求算0点所对应的经度。

常见题型是根据极地投影图,判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分属不同的日期。

解题关键是不能把阴影误认为是夜半球。

“今天”范围的计算,采用的多为地方时。

180度时间如果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为T/24,旧的一天范围为(24-T)/24。

也可以把T 转化为北京时间Q,即Q=T-4。

如果使用的区时,那么新的一天范围可用时区数表示,时区数为180 度经线的区时T+0.5 个时区。

注意一般情况下没有24 点,它可表示第二天的0 点。

例题分析
(04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1~2题。

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从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2.此时地球分为两个日期,关于这两个日期范围的比较,正确的是()
A.分为11月20日和11月19日两天,且11月20日的范围大于11月19日B.分为11月20日和11月19日两天,且11月19日的范围大于11月20日C.分为11月20日和11月21日两天,且11月20日的范围大于11月21日D.分为11月20日和11月21日两天,且11月21日的范围大于11月20日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选择题答题表
中。

(06重庆文综)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2006年4月18日10时50分左右(以10时50分计)到达西雅图(西八区。

当地采用夏令时,即比区时提早1小时的时间),开始了为期12天的对美国等国的国事访问。

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4月18日1时50分 B.4月18日18时50分
C.4月19日1时50分 D.4月19日2时50分
2.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西雅图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A.20°W向东到2°30′E B.20°W向东到92°30′E
C.2°30′E向东到92°30′E D.92°30′E向东到160°E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

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4.该日可能在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5.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则甲地为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读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黑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7~8题。

5.此时,北京时间为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7.此时,正在交易的股票市场(交易时问为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是
A.纽约(75°W) B.东京(137°E)
C.悉尼(151°E) D.法兰克福(8.5°E)
8.某海轮在太平洋上航行,每日向西跨经度12°。

该船船员经历一个昼夜的时间大约是
A.13.3小时 B.23.3 小时 C.23.8小时 D.24.8小时(05扬州一模)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同(见下图)。

回答10~11题。

9.据图推测R城的位置在
A.东半球、东时区
B.东半球、西时区
C.西半球、西时区
D.西半球、东时区
10.与R城经度距离最近的海湾是
A.波斯湾
B.几内亚湾
C.孟加拉湾
D.墨西哥湾
二、综合题
11.(全国文综)读中心点为北极的示意图(右下图),判断(1)-(2)题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
①甲地的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②北京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12.(广东地理)图13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读图并回答:
(1)NA的经度为________;
NB的经度为________。

(2)这时北京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13:读下图,判断1~3题:
(1)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2)若D点所处经度为东经116°,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东经64°
B、西经64°
C、西经116°
D、西经180°
(3)若D点所处经度是东经116°,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1年3月8日16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8区)的时间是( )
A、3月8日1时
B、3月8日23时
C、3月7日1时
D、3月8日10时
【解析】解题时可根据中心点为北极点,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逆时针方向)。

由于非阴影部分比阴影部分早一日,因此只可能NB是1800经线所在的日界线,也就是说NA为600E经线。

地球上作为日期界线的两条经线,一条是作为日界线的1800经线,另外一条即时零时线,即NA为3月21日和3月22日的分界,时间为零时,据此可推出东八区的北京比这儿早4小时,即3月22日4时。

【答案】(1)600E;1800(2)22 4
参考答案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
重点回顾
1.经度经线东西
2.1小时 4分钟
3.+-
4.15
5.15° 15° +-区号数相减(大减小)区号数相加
6.0时 180°
7.本初子午线甲图:90°E 180°;90°W;3月1日乙图:北极;180° 45°E;135°W;2月28日
例题分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区时和日界线知识的掌握程度。

⑴注意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即可;⑵知道某经线的时间,就可以获得零时所在的经线度数,从而确定两条日界线。

答案:1.C 2.A
同步训练
1.C
2.A
3.B
4.A
5.D
6.B
7.D
8.D
9.D 10.C 11.D
综合题【解析】本题较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判断光照图的能力和进行条件转换的能力,以及一些地理现象的季节性差异等情况。

题(1)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而晨昏线经过图中心的北极点,故该日为春分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
中心点为北极)可知,晨昏线中左下半截为晨线,甲点位于晨线之东450(3600/8=450),应比晨线的6时早3小时,故选B。

判断题(2)时条件发生了变化,图中的阴影部分为7月6日,其余部分为7月7日,从图中可知这两部分各占地球的一半,这说明此时作为日期界线的是1800经线和00经线,根据地球自转可判断出图中界线的左下半截经线为00经线(如果该线是1800经线,那么阴影响部分的日期就早一天了),由该线是日期的界线可知,这条线的地方时为零时,在此基础上可判断出甲为3时,北京为7日8时。

【答案】(1)B (2)①C ②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