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集体组织中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 科技
• 商务 •个人知识 •创新技巧
•信息库
•团队知识
•信任
•提升创造力 •TRIZ
•共同研讨•工具
•共享看法 •共同攻关
•远见
•对职位满意
• 激情
•个性
ຫໍສະໝຸດ Baidu
•内在动力
•领导能力
• 承认和奖励
•
•内部
网络 •外部
•
• 去挑战
机会 •有时间
•走路
•思考
• 高影响因子期刊比例不高; • 引证率下降,86年0.56,94年0.44,
95年0.25,2003年0.3; • 平均引用次数1.993次,低于国际平均
水平(2.22次)。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2004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00万件, 但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
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 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 请的专利数量。
•分析集成并重 •理论实验结合 •坚持唯实求真 •反覆科学验证
•创新过 •程环节
•形成研究课题 •发展团队协作 •实现知识共享
•思想新颖原创 •方法切实可行 •实验结果可靠
•通过思考辩论 •探索问题本质 •寻求解决途径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环境和氛围
• 有临界规模和相关学科齐全的科学家群体、技术熟练的辅 助人员、热心服务的管理人员和起领导作用的杰出科学家, 主动迎接挑战和积极参与,并能够持续地吸引最优秀的青 年加入
•审问之
•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
——王充《论衡 实知》篇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
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
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
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慎思之
•
大处和全局着眼,追求对现象和事物系统的合乎逻辑的理解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性强的个人具有的品质(续)
• 有远大抱负,不贪图小利,不急于求成,一心深入实际, 追求真理。
• 善于发现问题和选择方向,一旦决定就实干苦干,一追到 底,不得到明确科学结论决不休止。
• 有多种才干,又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 眼界既高,手又灵巧,能在实践中证实或推翻自己的猜想。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导师的责任与素质
•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导师起着主导作用
•特别是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有创造性思维。
•要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自信心
•要有统揽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宽博的知识面,把握学
•
科发展方向)
•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学风)
•要有创新的拼搏精神(创造性思维)
•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团队协作精神(开放、协作、奋进)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现有的科技创新能力 难以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虽然有相对完整的科学技术 基础和规模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但 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 差距。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 成果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国家科技三大奖高 等级奖项在减少;
— SCI收录的我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6位,论 文实际引文率却从1986年的0.56下降到1995年 的0.26,2003年的0.3,且在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 发表的论文不多;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
•? •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 中国科学院历来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 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办院宗旨;
➢ 知识创新工程本身是一种出成果、出人才的机 制,研究生培养就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特殊“成 果”和主要产出之一,是走人才强院之路、实 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专家不少大家少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自1998年以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 产业技术的进步基本靠引进,本土的科技 能力未能给国家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 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是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也 促使科技发展战略调整。
— 1995年,在国家授予专利总数中发明专利 仅占3.7%,若扣除其中国外机构、企业在我国 申请的专利,则我国的发明专利仅占总数的 1.9%;2001年我国的发明专利也仅占授予专利 总数的4.7%。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及其影响
• SCI,2001年底收录论文3.5万篇,第6位, 占世界总量3.5%,2003年占4.38%;
•学科交叉性培养
•科学与技术兼顾性培养
•创造条件:了解学科发展、了解科学问题、了解国际动向
•
探索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性
• 创造性思维能以常人想不到的方式将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对 比和分析,找到其中的相互关系,综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新想 法、新概念、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新作品等。学术 争论和学科交叉常常在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发挥重要作用。
•去改变
• 去问
• 作试验
• 自信
• 受权
• 了解
•信仰
•自身 •他人
•被组织
•被领导 •被团队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需求 •机遇
一个对现状适应得最好的
组织和个人在环境大变迁下, 产生的创造性障碍最多,
生存机会最小。
•无人支持 -社会
•精神压 抑-心理
•情绪波动 -情感
•思维不清 -大脑
•错觉 •-感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路甬祥院长指出: 研究生不仅支撑着中国科学 院 的现在,更塑造着中国科学 院的未来。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追溯历史,可以说,中科院研究生教育 与新中国研究生教育是同步发展的 ➢中科院参与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 个重要阶段和重大改革,在国内培养研究生 方面始终站在最前沿、走在最前列,是新中 国研究生教育的创始单位和见证者。
• 有创造性的人能在迅速变化的复杂事物面前,及时抓住新机 遇, 看到新前景,发现新现象,提出非传统的新思想,并发 展出独特而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开始时,他们新奇的 想法可能不为人们接受,经过反覆科学地验证之后,才为同 行普遍认可。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 知识的运用和发挥在于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知识管理 必须以人为本,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知识的收集、存贮、 交流、传输和使用,目的是要充分发挥组织中每一个人 的创造性潜力,形成组织在各个层面上不断实现知识创 新的内在动力。
官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人文和社会环境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自然科学的重大科学发现过程不仅是科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 度,严格的科学方法,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对自然现象和规律 进行的探索,又表现出科学家的个性、爱好和观点在竞争与 合作中形成的学术思想上的碰撞、冲突和融合,也反映出社 会的评价、政策和学术群体的文化氛围带给科学界的鼓励、 包容和压力。
识,于国于民有利)”
•
——《墨子 〈非命〉》
•笃行之
• 自“博学之”至“明辨之”为致知之事,
•
“笃行”则为力行之事。
• 在知与行关系上,毛泽东认为“行”更重要。
• 布鲁诺、枷利略和开普勒皆是“笃行”的榜样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研究生培养
•分类、因人制宜, 掌握 硕士生的培养和博士生的培养特 点
•开放性培养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2020/11/30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变化的全球形势
•世界经济和科技走向全球化,没有国际竞争力,就没有国内竞争力。 •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缩短。有人说:人 们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新技术,到工作岗位上几年后就已经过时了。创新 能力和终身学习才成为就业的主要保障 •地区和单位发展不平衡,世界市场不稳定。突发机遇和突发危机并存,快 速应对的正确与否决定单位、企业、地区和国家的命运。
•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为此要着重建立群体创新 的环境、氛围和机制,物色、培育和激励富于创造性的 人才。 研究生规模的增大,要从培养质量着手。分析不同类型 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知识
• 公开的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以文字或多媒体形 式发表,可为他人共享的知识
•
“举一反三”
•
“一以贯之”
•
“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述而〉篇》 ——《论语〈卫灵公〉篇》 ——《论语〈子罕〉篇》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明辨之
• “思之慎,则精而不杂,故能有所自得而可以施其辨。
辨之明,则断而不差故能无所疑惑而见于
行。”
——朱憙《中庸或问》
• “言必有三表(有历史事实做依据,符合一般的感性知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高层次科学人才匮乏
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以及以杰出科学家为核心的 基础研究人才群落或研究学派,不仅是制约我国 科学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而且对我国未来 杰出科学家的培养与成长将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 从国际性权威科学院外国会员人数的国别排序来 看,中国处于第18位 • 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 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有206 人,占总数(9073人)的2.26%,其中一级组织 担任主席仅1名,占0.4%,二级组织主席仅24人, 占1.1%
• 创造性-能以常人想不到的方式将不同知识 领域的概念对比和分析,找到其中的相互 关系,综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新想法
• 创新– 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服务或者操作方法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发现新现象 •发展新方法 •创建新理论
•好奇心想象力 •需求推动
•提问题提看法
•通过学术争论 •学科交叉明确 •问题难点所在
• 在共同目标下,进行自由探索 • 开展学术争论的基础上支持独特新颖的创意 • 不急于求成,给与宽裕的思考和探索时间 • 没有内部个人之间的利害冲突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环境和氛围(续)
• 持续就研究课题展开辩论 • 保持气氛有趣和幽默 • 研究方案一旦确定,就充分信任和受权 • 加强对外交流、协作,实行开放政策 • 领导愿承担风险,允许失败 • 尊重和欣赏思维风格的差异
•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博学之
• 要读书,更要调查研究、实地考察。
•
“今也须如僧家行脚,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
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得失之迹。”
•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
——《朱子语类》
•破万卷书,行万里路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 隐藏或个人特有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未公开发表 或不可能发表的知识,如经验、技巧、诀窍,个人独特的 观点、判断、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美感等,这部分知识是 产生创造性最重要的源泉
• 挖掘组织中成员的隐藏知识,使之成为创造性的源泉是知 识管理的重要任务。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性和创新的对比
• 我们不仅应当从自然科学本身的规律出发去了解这一过程, 而且应当从人文和社会的角度去研究知识创新过程的管理, 创造促进科技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知识创新周期框架
•提出新战略新任务 •信息收集和知识发掘
•传播、普及 •生产、销售 •新市场机遇
•预见 •应用
•提问题 •学习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性强的个人具有的品质
• 先天遗传天赋较高,生长教育环境良好。 • 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喜欢标新立异 • 刻苦勤奋,善于学习。 • 自信心强,有主见,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不跟踪别人,走
自己独特的路实现超越 • 对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可疑之点,对事物的思考从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作为一种高级人才,研究生既是知识创新工 程的成果,同时又是创造科技成果的生力军,逐 渐从知识传播的受体向知识创新的主体过渡。
➢ 研究生参与发表的论文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流 动的研究生队伍还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 点带来了新活力;
➢ 这支流动大军进入社会后,还将对我国科技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管理和全社会科技素质的提 高产生大的影响,将对我国未来的科技教育发展 做出大的贡献。
•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单位 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
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
尽头,
•
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地
发展
•
•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矛盾日益突出。2003年中国的GDP占世界4%,
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消耗量分
别占7.4%,31%,30%,27%和40%。 •
•分析 •协同
•分解任务 •集中资源 •组织力量 •合作研发
•文献、专利 •技术、理论 •系统集成
•集体组织中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 科技
• 商务 •个人知识 •创新技巧
•信息库
•团队知识
•信任
•提升创造力 •TRIZ
•共同研讨•工具
•共享看法 •共同攻关
•远见
•对职位满意
• 激情
•个性
ຫໍສະໝຸດ Baidu
•内在动力
•领导能力
• 承认和奖励
•
•内部
网络 •外部
•
• 去挑战
机会 •有时间
•走路
•思考
• 高影响因子期刊比例不高; • 引证率下降,86年0.56,94年0.44,
95年0.25,2003年0.3; • 平均引用次数1.993次,低于国际平均
水平(2.22次)。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2004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00万件, 但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
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 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 请的专利数量。
•分析集成并重 •理论实验结合 •坚持唯实求真 •反覆科学验证
•创新过 •程环节
•形成研究课题 •发展团队协作 •实现知识共享
•思想新颖原创 •方法切实可行 •实验结果可靠
•通过思考辩论 •探索问题本质 •寻求解决途径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环境和氛围
• 有临界规模和相关学科齐全的科学家群体、技术熟练的辅 助人员、热心服务的管理人员和起领导作用的杰出科学家, 主动迎接挑战和积极参与,并能够持续地吸引最优秀的青 年加入
•审问之
•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
——王充《论衡 实知》篇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
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
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
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慎思之
•
大处和全局着眼,追求对现象和事物系统的合乎逻辑的理解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性强的个人具有的品质(续)
• 有远大抱负,不贪图小利,不急于求成,一心深入实际, 追求真理。
• 善于发现问题和选择方向,一旦决定就实干苦干,一追到 底,不得到明确科学结论决不休止。
• 有多种才干,又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 眼界既高,手又灵巧,能在实践中证实或推翻自己的猜想。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导师的责任与素质
•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导师起着主导作用
•特别是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有创造性思维。
•要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自信心
•要有统揽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宽博的知识面,把握学
•
科发展方向)
•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学风)
•要有创新的拼搏精神(创造性思维)
•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团队协作精神(开放、协作、奋进)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现有的科技创新能力 难以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虽然有相对完整的科学技术 基础和规模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但 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 差距。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 成果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国家科技三大奖高 等级奖项在减少;
— SCI收录的我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6位,论 文实际引文率却从1986年的0.56下降到1995年 的0.26,2003年的0.3,且在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 发表的论文不多;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
•? •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 中国科学院历来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 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办院宗旨;
➢ 知识创新工程本身是一种出成果、出人才的机 制,研究生培养就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特殊“成 果”和主要产出之一,是走人才强院之路、实 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专家不少大家少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自1998年以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 产业技术的进步基本靠引进,本土的科技 能力未能给国家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 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是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也 促使科技发展战略调整。
— 1995年,在国家授予专利总数中发明专利 仅占3.7%,若扣除其中国外机构、企业在我国 申请的专利,则我国的发明专利仅占总数的 1.9%;2001年我国的发明专利也仅占授予专利 总数的4.7%。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及其影响
• SCI,2001年底收录论文3.5万篇,第6位, 占世界总量3.5%,2003年占4.38%;
•学科交叉性培养
•科学与技术兼顾性培养
•创造条件:了解学科发展、了解科学问题、了解国际动向
•
探索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性
• 创造性思维能以常人想不到的方式将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对 比和分析,找到其中的相互关系,综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新想 法、新概念、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新作品等。学术 争论和学科交叉常常在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发挥重要作用。
•去改变
• 去问
• 作试验
• 自信
• 受权
• 了解
•信仰
•自身 •他人
•被组织
•被领导 •被团队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需求 •机遇
一个对现状适应得最好的
组织和个人在环境大变迁下, 产生的创造性障碍最多,
生存机会最小。
•无人支持 -社会
•精神压 抑-心理
•情绪波动 -情感
•思维不清 -大脑
•错觉 •-感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路甬祥院长指出: 研究生不仅支撑着中国科学 院 的现在,更塑造着中国科学 院的未来。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追溯历史,可以说,中科院研究生教育 与新中国研究生教育是同步发展的 ➢中科院参与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 个重要阶段和重大改革,在国内培养研究生 方面始终站在最前沿、走在最前列,是新中 国研究生教育的创始单位和见证者。
• 有创造性的人能在迅速变化的复杂事物面前,及时抓住新机 遇, 看到新前景,发现新现象,提出非传统的新思想,并发 展出独特而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开始时,他们新奇的 想法可能不为人们接受,经过反覆科学地验证之后,才为同 行普遍认可。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 知识的运用和发挥在于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知识管理 必须以人为本,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知识的收集、存贮、 交流、传输和使用,目的是要充分发挥组织中每一个人 的创造性潜力,形成组织在各个层面上不断实现知识创 新的内在动力。
官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人文和社会环境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自然科学的重大科学发现过程不仅是科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 度,严格的科学方法,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对自然现象和规律 进行的探索,又表现出科学家的个性、爱好和观点在竞争与 合作中形成的学术思想上的碰撞、冲突和融合,也反映出社 会的评价、政策和学术群体的文化氛围带给科学界的鼓励、 包容和压力。
识,于国于民有利)”
•
——《墨子 〈非命〉》
•笃行之
• 自“博学之”至“明辨之”为致知之事,
•
“笃行”则为力行之事。
• 在知与行关系上,毛泽东认为“行”更重要。
• 布鲁诺、枷利略和开普勒皆是“笃行”的榜样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研究生培养
•分类、因人制宜, 掌握 硕士生的培养和博士生的培养特 点
•开放性培养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2020/11/30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变化的全球形势
•世界经济和科技走向全球化,没有国际竞争力,就没有国内竞争力。 •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缩短。有人说:人 们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新技术,到工作岗位上几年后就已经过时了。创新 能力和终身学习才成为就业的主要保障 •地区和单位发展不平衡,世界市场不稳定。突发机遇和突发危机并存,快 速应对的正确与否决定单位、企业、地区和国家的命运。
•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为此要着重建立群体创新 的环境、氛围和机制,物色、培育和激励富于创造性的 人才。 研究生规模的增大,要从培养质量着手。分析不同类型 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知识
• 公开的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以文字或多媒体形 式发表,可为他人共享的知识
•
“举一反三”
•
“一以贯之”
•
“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述而〉篇》 ——《论语〈卫灵公〉篇》 ——《论语〈子罕〉篇》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明辨之
• “思之慎,则精而不杂,故能有所自得而可以施其辨。
辨之明,则断而不差故能无所疑惑而见于
行。”
——朱憙《中庸或问》
• “言必有三表(有历史事实做依据,符合一般的感性知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高层次科学人才匮乏
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以及以杰出科学家为核心的 基础研究人才群落或研究学派,不仅是制约我国 科学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而且对我国未来 杰出科学家的培养与成长将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 从国际性权威科学院外国会员人数的国别排序来 看,中国处于第18位 • 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 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有206 人,占总数(9073人)的2.26%,其中一级组织 担任主席仅1名,占0.4%,二级组织主席仅24人, 占1.1%
• 创造性-能以常人想不到的方式将不同知识 领域的概念对比和分析,找到其中的相互 关系,综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新想法
• 创新– 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服务或者操作方法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发现新现象 •发展新方法 •创建新理论
•好奇心想象力 •需求推动
•提问题提看法
•通过学术争论 •学科交叉明确 •问题难点所在
• 在共同目标下,进行自由探索 • 开展学术争论的基础上支持独特新颖的创意 • 不急于求成,给与宽裕的思考和探索时间 • 没有内部个人之间的利害冲突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环境和氛围(续)
• 持续就研究课题展开辩论 • 保持气氛有趣和幽默 • 研究方案一旦确定,就充分信任和受权 • 加强对外交流、协作,实行开放政策 • 领导愿承担风险,允许失败 • 尊重和欣赏思维风格的差异
•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博学之
• 要读书,更要调查研究、实地考察。
•
“今也须如僧家行脚,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
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得失之迹。”
•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
——《朱子语类》
•破万卷书,行万里路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 隐藏或个人特有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未公开发表 或不可能发表的知识,如经验、技巧、诀窍,个人独特的 观点、判断、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美感等,这部分知识是 产生创造性最重要的源泉
• 挖掘组织中成员的隐藏知识,使之成为创造性的源泉是知 识管理的重要任务。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性和创新的对比
• 我们不仅应当从自然科学本身的规律出发去了解这一过程, 而且应当从人文和社会的角度去研究知识创新过程的管理, 创造促进科技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知识创新周期框架
•提出新战略新任务 •信息收集和知识发掘
•传播、普及 •生产、销售 •新市场机遇
•预见 •应用
•提问题 •学习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性强的个人具有的品质
• 先天遗传天赋较高,生长教育环境良好。 • 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喜欢标新立异 • 刻苦勤奋,善于学习。 • 自信心强,有主见,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不跟踪别人,走
自己独特的路实现超越 • 对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可疑之点,对事物的思考从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作为一种高级人才,研究生既是知识创新工 程的成果,同时又是创造科技成果的生力军,逐 渐从知识传播的受体向知识创新的主体过渡。
➢ 研究生参与发表的论文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流 动的研究生队伍还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 点带来了新活力;
➢ 这支流动大军进入社会后,还将对我国科技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管理和全社会科技素质的提 高产生大的影响,将对我国未来的科技教育发展 做出大的贡献。
•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单位 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
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
尽头,
•
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地
发展
•
•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矛盾日益突出。2003年中国的GDP占世界4%,
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消耗量分
别占7.4%,31%,30%,27%和40%。 •
•分析 •协同
•分解任务 •集中资源 •组织力量 •合作研发
•文献、专利 •技术、理论 •系统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