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篇一: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32、《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开元小学:李国梅
篇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知识能力目标)
2.品析“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知识能力目标)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
1.通过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小组合作交流,感悟故事情节、语言的精彩;进而感悟主人公形
象。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老师请来几个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课件出示:人物图像)打个招呼吧。
还有一个人物(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图像),知道他的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男孩儿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
)
2、发现课题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一本书)
3、你觉得书名中的关键词是哪个?什么意思知道吗?
4、故事写了汤姆索亚几次历险经历?我们可以从哪儿寻找答案?
二、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过度:许多名著前面都有梗概部分,如果先了解梗概,就可以一下子就把握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1、现在请大家浏览故事梗概,试用小标题来概括汤姆索亚的几次历险经历。
预设:学生如果说不全,教师引领:除了这4次冒险,还有1次冒险,最后汤姆和哈克又到山洞中去寻财宝,这个小标题,我们可以归纳为——挖金币。
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这就是汤姆.索亚的整个历险图。
2、(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
)哪次次历险最吸引你?
3、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哪些认识?(淘气顽皮、孩子头儿、
无所不能、
爱冒险、胆大、向往自由……)
三、品尝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故事内容,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
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片段。
(板书补充:了解,品味)
2、请默读精彩片段部分,之后和同桌交流这个精彩片段大概在故事
哪个位置?3、全班交流后再读精彩片段,小组讨论哪儿最吸引你?
教师小组跟进指导。
(从情节、语言、写法等方面予以引导、感悟。
适时想象、朗读)
预设情节1:洞中困难重重
预设情节2:大悲大喜
预设情节3:悬念迭出的结尾
预设语言1:夸张的语言
预设语言2:大喜大悲的人物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
预设写法:反衬的手法
4、(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
)现在你对汤姆又有哪些认
识?(乐观、关心同伴......)
5、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形象,作者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看看作者
怎么说。
(课件出示作者的话。
)
四、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1、一个片段就让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我们要感谢谁?
2、说说作者。
(课件出示:对作者、作品的评价、不同版本的书面)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梗概,品味了精彩,还有哪些
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
4、学生交流。
这是你的疑问,还有吗?你说……
如果想知道,我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
到时候,我们再开个读书交流会好吗?下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了解梗概内容: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
品味精彩语言:夸张幽默反衬
人物:正义、勇敢、善良、聪明、关心同伴……
篇三: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案
和练习题(附答案)
一、作者介绍
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
莱门斯。
年轻的马克·吐温特别喜欢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狄更
斯等人的作品,并时常针对美国现实,在报刊的“幽默专栏”上发
表小品文。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后,他以马克·吐温这个笔名
开始了他正式的文学活动。
1867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加
力维拉著名的跳蛙》。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克·吐温进入创作的高峰期。
从《汤
姆·索耶历险记》到《王子与贫儿》,从《竞选州长》到《百万英镑》,马克·吐温对社会中的欺诈、陷害、伪善等等丑恶现象进行
了无情的鞭笞。
马克·吐温文笔犀利,既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又善于进行夸张描写,寓讽刺于其中;他描绘的资本主义社会那一
幅幅既离奇又真实的图画,使读者感到又滑稽又辛辣。
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病逝。
由于对美
国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后人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二、情节介绍
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现实
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哈克、蓓姬等小伙
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繁重的课业和呆板的课堂,用冒险实现自己的理想,用冒险改变自己的环境。
在探险的过
程中充分的表现了主人公的聪明、勇敢、正直、真诚、乐观、具有
一般孩子没有的想像力和叛逆精神的形象特征。
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孩。
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也
十分疼他的波莉姨妈家里。
他活泼好动,还有着许多精灵鬼点子,
而且不爱学习,总喜欢逃了学去钓鱼、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去
闲逛、玩“海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等等。
他甚至喜欢上了
名叫蓓姬·撒切尔的女孩,并想尽办法来“追求”她。
一日半夜,汤姆和哈克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yóu)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的罗宾逊大夫、印第安人
乔和酒鬼波特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乔把大夫杀了,并把杀
人罪赖到了被打晕的波特身上。
当时吓得够呛的汤姆和哈克发誓,
要对此事严守秘密。
但汤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陷于不安之中。
后来,汤姆由于蓓姬和他怄气而与好友乔·哈克一起离家出走,和
哈克一起坐筏子到一个小岛上去当“海盗”。
镇上的人不知道他们
的去向,以为他们在河
里淹死了。
在为他们举行葬礼的那天,他们三人却“奇迹般地”出
现了。
汤姆成了
学校
里的英雄。
蓓姬也在不久之后与他重归于好??
不久后,法院终于要审理那场凶杀案——大家都以为凶手是波特时,汤姆克服恐惧,告发了印第安人乔,但乔却当场逃走了。
汤姆陷入
了极度不安之中。
后来,汤姆和哈克去一个鬼屋“寻找海盗埋藏的财宝”的时候,发
现乔装的印第安人乔和一个同伙在鬼屋中找到了一部分财宝,并且
偷听到有一个“二号十字架”——另一个藏宝藏的地方。
他们决定
找到“二号十字架”的所在地。
几天后,蓓姬、汤姆和一些其他朋友去“野餐会”,他们来到了魔克托尔洞——一个迷宫般的岩洞里玩。
汤姆和蓓姬光顾着玩耍,脱离了大伙儿,迷路了。
他们在洞里历尽波折,饥饿、干渴、黑暗和恐惧不断袭击着无助的他们。
过了好几天,他们也没找到出路。
更可怕的是,他们在洞中看见了印第安人乔??
同一天晚上,哈克发现印第安人乔和他的同伙挟着东西上山了,哈克想他们肯定是转移财务,就远远地跟踪。
印第安人来到一个寡妇的山庄,要对寡妇下毒手,哈克忙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在这家人的帮助下,救出了寡妇。
镇上的人们都以为他们死在洞中了,波莉姨妈和撒切尔一家都悲痛极了。
直到一天半夜——镇上突然喧闹起来——汤姆和蓓姬被找到了!原来,汤姆牵着绑在石头上的风筝线探路,最后找到了一个出口。
最终被几个好心人送了回来。
由于这件事,洞口被封了。
汤姆知道后,便把印第安人乔在洞里的事告诉了蓓姬的爸爸撒切尔法官。
法官便带人去查看,洞门被打开了,但印第安人乔早就饿死了。
后来,汤姆经过分析,判定宝藏已经被印第安人乔藏到岩洞中了。
于是他和哈克偷偷地潜入到岩洞中,并根据他们偷听到的关于“二号十字架”的描述——一个刻有小小十字架的大石头,在印江举烛的地方发现了印江埋财宝金钱的小石窟,并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一万两千余元!汤姆和哈克平分了这笔钱。
发现宝藏的他们成了大富翁。
哈克救过庄园主寡妇,寡妇很喜欢哈克,便收下哈克作自己的养子。
从此以后,汤姆和哈克变成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不仅走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而且他们俩的小传还登在了镇报上??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以汤姆·索亚的传奇式经历为线索,颂扬了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们天真纯朴的心灵,鞭挞了印第安人乔之流的贪婪和凶残。
小说情节曲折起伏,悬念迭出,描写生动,不愧为优秀的作品。
《当“海盗”去》描写了汤姆在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了青少年在成长期所特有的反抗心态。
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酣畅心境。
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描写了汤姆和蓓姬在洞中经历了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
三、走近人物
汤姆是老师和家长眼中一个顽皮而又爱闯祸的孩子,他和波莉姨妈一家住在美国一个叫圣彼得堡的小镇上。
汤姆层出不穷的恶作剧常给姨妈哭笑不得,但是他以他的正义感,揭发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歹徒;以他的勇敢,挽救了自己和另一个女孩的生命;以他的聪明,找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藏。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1、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例如《洞
中历险》,他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处处为蓓姬着想。
身上仅
有的一块面包自己不吃,让给她吃。
最后正由于他的勇敢机智,才
能从洞中脱险。
2、他富余幻想,敢于冒险,具有反抗精神。
3、他
是一个成长的孩子。
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讲理由。
(50字左右。
)例:我最欣赏的是他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坚定勇敢友爱的精神。
当
他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时,
没有绝望、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与困难抗争,对脱离困境充
满了信心,并不断安慰、鼓励、关心蓓姬,一个孩子做到这一点,
实在让人钦佩。
练习:
1、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
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哈克、蓓姬等
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繁重的课业和呆板
的课堂,用冒险实现自己的理想,用冒险改变自己的环境。
在探险
的过程中充分的表现了主人公的聪明、勇敢、正直、真诚、乐观、
具有一般孩子没有的想像力和叛逆精神的形象特征。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马克?吐温的姊妹篇。
马克?吐温出身寒微心系下层民众,受到敬重,被称
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请说说你喜欢的故事情节,并说说理由。
如:他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坚定勇敢友爱的精神。
当他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时,没有绝望、等待
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与困难抗争,对脱离困境充满了信心,并不
断安慰、鼓励、关心蓓姬,一个孩子做到这一点,实在让人钦佩。
又如:他去墓地探险,勇敢、正直、聪明。
他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汤姆勇敢地站了出来,指证凶手卓依
3、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
“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酣畅心境。
4、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描写了汤姆和蓓姬在洞中经历了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
5、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讲理由。
(50字左右。
)例:我最欣赏的是他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坚定勇敢友爱的精神。
当他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
境时,没有绝望、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与困难抗争,对脱离
困境充满了信心,并不断安慰、鼓励、关心蓓姬,一个孩子做到这
一点,实在让人钦佩。
6、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
在姨妈眼中,他是一个
淘气、捣蛋的孩子。
在学校也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
对他
离家出走历险,从你的角度上讲,你赞同吗?请多角度地列举理由。
(50字左右。
)
答(仅作参考):对汤姆离家出走冒险我不赞同。
尽管汤姆有许多
令人钦佩的优点,但像他在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就出走,这种人生态
度是不可取的;况且社会纷繁复杂,随便走出去很容易误入歧途或
生命没有保障,这样既误掉自己,也给家庭带来悲痛。
7、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取自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的行话,意思是
“十二英尺深”指水的深度足以使航船通行无阻。
1865年,他因幽
默故事《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一举成名,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学
幽默大师。
8、阅读《当海盗去》
(1)、汤姆为什么会产生当海盗的念头?
是因为他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由此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2)、汤姆在确定当海盗之前还计划作什么?为什么最后选定当
海盗?
做兵士,加入印第安人行列,当大酋长。
因为他觉得做“海盗”更
花哨,更有前途
(3)、如果你遇到了汤姆的遭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言之成理即可(多和父母、老师、朋友沟通交流,诉说自己的苦恼,听听他们的建议)
(4)、这一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心理活动的描写
9、阅读《海盗生活》
(1)本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景物描写。
表现了孩子们的快乐。
(2)本章描绘了大自然三个时期的景色,请问是哪三个时期?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一、黎明的时候(寂静、安详)二、大自然摆脱了睡意(显出了生机)三、大自然已经完全苏醒(热闹)
10、阅读《洞中历险》
(1)在历险过程中,汤姆表现出什么精神和人性特征?
沉着勇敢的精神,以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
(2)在探路的过程中除了凭借蜡烛,还凭借了什么?风筝线
11、分析汤姆的形象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参考
答案
: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例如《洞中历险》,他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处处为蓓姬着想。
身上仅有的一块面包自己不吃,让给她吃。
最后正由于他的勇敢机智,才能从洞中脱险;他富余幻想,敢于冒险,具有反抗精神;他是一个成长的孩子。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出自:
干货资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