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02-201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讲稿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实用标准》GB50202-2018解读汇报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实用标准》GB50202-2018解读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040f8eb6b8f67c1cfbd6b846.png)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摘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已于2018年3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范”)。
本文从标准的总体框架,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条文内容的增减、修订等变化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及应用新标准。
关键词:规范标准对比分析引言: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经笔者总结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1. 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2. 强制性条文原来旧规范有7条,新标准仅为1条;3.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4. 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5. 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中的科学抽样方法;6. 修改了数据格式及要求,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解析:本条文规定了地基与基础分部的验收内容、标准及程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第六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中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的“基本规定”中均未提及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即从国标规则层面并没有强制要求相关参建单位进行子分部工程验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8](https://img.taocdn.com/s3/m/9bdc38c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f.png)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8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有效的施工质量验收有助于确保项目安全、质量可靠,为建筑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
为此,根据“建筑法”及其附件,政府工程施工监理服务中心于2018年发布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8)》(以下简称《规范》),以克服近年来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存在的弊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验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规范》包含了范围、术语、安全要求、基础施工现场验收、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工程记录与报告、验收审查与评定等内容,这些内容旨在确保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检查,为建筑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支持。
首先,《规范》对施工地基基础工程的范围非常重视,诸如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桥梁、港口码头等建筑工程等都适用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此外,《规范》还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有效性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以确保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
其次,《规范》中涉及的安全要求也很重要,它强调了施工地基基础工程的安全性、施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及施工施工的安全监督,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此外,《规范》还明确了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的具体要求,例如检查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查频率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范围等,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相应要求。
最后,《规范》还涵盖了工程记录与报告、施工质量验收审查与评定、施工质量验收结果的整改与验收以及施工质量的终验收等内容,这些内容有助于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审核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发生的质量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8)》是完善建筑施工质量检查体系的重要举措,它结合了国家有关建筑法律法规标准,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提供了具体的支持,有效促进了建筑施工的有效实施。
建筑地基工程质量验收培训
![建筑地基工程质量验收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b015a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d.png)
用钢尺量
2
土石料有机质含量
%
≤5
灼烧减量法
3
层面平整度
mm
±20
用2m靠尺
4
分层厚度
mm
±25
水准测量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粉煤灰可分为湿排灰和调湿灰。粉煤灰填筑材料应选用Ⅲ级以上粉煤灰,严禁混入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机杂质。用于发电的燃煤常伴生有微量放射性同位素,因而粉煤灰亦有时有弱放射性。作为建筑物垫层的粉煤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产品及建材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控制要求》GB 6763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有关规定作为安全使用的标准。粉煤灰含碱性物质,回填后碱性成分在地下水中溶出,使地下水具弱碱性,因此应考虑其对地下水的影响并应对粉煤灰垫层中的金属构件、管网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粉煤灰材料可用电厂排放的硅、铝型低钙粉煤灰。粉煤灰填筑的施工参数宜试验后确定。每摊铺一层后,先 用推土机预压2遍,然后用压路机碾压,施工时压轮重叠1/2〜1/3 轮宽,往复碾压4遍〜6遍。粉煤灰分层碾压验收后,应及时铺填上层或封层,防止干燥或 扰动使碾压层松胀密实度下降及扬起粉尘污染。
GB 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讲稿PPT精品文档
![GB 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讲稿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62c0aca33687e21af45a9f4.png)
第一章 总 则
1.0.1为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 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 验收。
1.0.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 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与本规范相关的国家现行规范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2002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
第三章 基本规定
3.0.7地基基础标准试件强度评定不满足要求或对试件 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应对实体进行强度检测,当检测结果符 合设计要求时,可按合格验收。
3.0.8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的规定; 2钢材、焊接材料和连接件等原材料及成品的进场、焊 接或连接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6
第三章 基本规定
3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记录; 4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5施工记录及施工单位自查评定报告 6监测资料; 7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8检测与检验报 9竣工图。 3.0.3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检验项目应制作表 格,并应做相应记录、校审存档。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https://img.taocdn.com/s3/m/29e5506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0.png)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1总则1 总则1.0.1 为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 术语2.0.1 检验 inspection对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设计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每项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
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器具等进入施工现场后,在外观质量检查和质量证明文件核查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至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活动。
2.0.2 验收 acceptance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标准作出确认的活动。
2.0.3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建筑工程中对质量、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2.0.4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0.5 验槽 ground inspecting基坑或基槽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检验地基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
3基本规定3 基本规定3.0.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 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 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 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 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3.0.2 地基基础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技术交底资料;3 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记录;4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5 施工记录及施工单位自查评定报告;6 监测资料;7 隐蔽工程验收资料;8 检测与检验报告;9 竣工图。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39ec0e5a8102d276a22f99.png)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已于2018年3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范”)。
本文从标准的总体框架,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条文内容的增减、修订等变化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及应用新标准。
引言: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经笔者总结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1. 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2. 强制性条文原来旧规范有7条,新标准仅为1条;3.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4. 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5. 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中的科学抽样方法;6. 修改了数据格式及要求,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解析:本条文规定了地基与基础分部的验收内容、标准及程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第六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中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的“基本规定”中均未提及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即从国标规则层面并没有强制要求相关参建单位进行子分部工程验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讲义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4528d39f12d2af90242e6e1.png)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讲义前言《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已被《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替代,于2012年8月1日正式施行。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暂未修订。
术语1、地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基础: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
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4、地基变形允许值: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5、地基处理: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改善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工程措施。
如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强夯地基、高压喷射注浆地基、换填地基等。
6、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等材料组成的,不需要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7、桩基础: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与连接于桩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8、支挡结构:使岩土边坡保持稳定、控制位移、主要承受侧向荷载而建造的结构物。
如挡土墙、地下连续墙等。
地基一、一般规定(1)建筑地基施工所需资料1.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 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
3. 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要求及需达到的标准、检验手段。
(2)地基承载力检验1、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 m2至少应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2、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小于3处。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教材PPT(共 46张)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教材PPT(共 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710cb23bf18583d049645960.png)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
地基承载力低 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较大 建筑物沉降历时长
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 善地基的工程性质,包括改善 地基土的变形特性和渗透性,提高其抗剪 强度等。
2.1 换填垫层法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 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 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软弱土地基,即将基 础下一定深度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 强度较高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 实。
3. 地基质量检验
主要采用原位测试法。 常用的原位测试法有圆锥动力触探法 (DPT)、静力触探法(CPT)、标准贯入试验 法(SPT)、旁压试验法(PMT)、载荷试验、 现场剪切试验、波速测试。
3. 1 圆锥动力触探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一定质量 的落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 的圆锥形探头打入土层重,根据探头贯入的 难易程度(可用贯入一定距离的锤击数、贯 入度或探头单位面积动贯阻力来表示)判定 土层的性质。
2.4 强夯法
强夯法是用几吨至几十吨的重锤从高 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 强力夯实。这种强大的夯击力在地基中产 生动应力和振动,从夯击点发出纵波和横 波,向地基纵深方向传播,使地基浅层和 深处产生不同程度的加固作用。
2.5 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Deep Mixing )是一 Method──DMM 种化学加固地基的方法。它通过特制机械 ──各种深层搅拌机,沿深度将固化剂 (水泥浆、水泥粉或石灰粉,外掺一定的 添加剂)与地基土强制就地搅拌,利用固 化剂自身及其与地基土之间所产生的一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 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换填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0.5m, 也不宜大于3m。
2.2 排水固接预压地基
排水固结预压法是利用地基土排水固 结的特性,通过施加预压荷载,并增设各 种排水条件(砂井和排水垫层等排水体), 以加速饱和软粘土固结发展的一种软土地 基处理方法。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288d27a6c30c2259019e5e.png)
修订的主要内容三: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
新标准中规定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
(6)强夯地基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 地基土的强度、变形指标及其他设计要求指标检 验。【4.6.3】 (7)注浆地基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 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指标检验。【4.7.3】 (8) 预压地基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 与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指标检验。【4.8.3】
修订的主要内容三: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
新标准中规定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
(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前应检查土工合 材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比重、强度、延伸 率以及土砂石料质量等。土工合成材料以100 一批,每批应抽查5% 。【4.4.1】施工结束后, 应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4.4.3】 (5)粉煤灰地基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 。【4.5.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gb502022018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已于2018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8第2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公告规范
修订的主要内容三: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 4.新标准验槽节点汇总
修订的主要内容三: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 4.新标准验槽节点汇总
修订的主要内容四: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 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 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
修订的主要内容四: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
修订的主要内容三: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
1.验槽执行范围 新标准: 3.0.4 地基基础工程必须进行验槽,验槽检验 点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 的规定。 旧规范: 7.1.6基坑(槽)、管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 坑底进行保护,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 工。对特大型基坑,宜分区分块挖至设计标高 分区分块及时浇筑垫层。必要时,可加强垫层
GB 50202-201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讲稿
![GB 50202-201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fc757f312b3169a451a44e.png)
第四章
地基
土桩等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复合地 基承载力的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柱数的0.5%,且不应少 于 3 点。有单桩承载力或桩身强度检验要求时检验数 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3根
4.1.6除本标准第4.1.4条和第4.1.5条指定的项目外,其 他项目可按检验批抽样。复合地基中增强体的检验数 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 4.1.7地基处理工程的验收,当采用一种检验方法检测 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时,应结合其他检验方法进行综合判 断。
• B、主控项目之地基承载力检查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检查 方法、数量见4.1.5条。配合比检查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拌和时的体积比或重量比;检查数量:基 坑每10m2 抽查1处,不少于5处。压实系数检查要求:符合 设计要求;检查方法:现场实测,灌砂法、灌水法;检查 数量:应分层检测干密度,大基坑50-100m2应不少于1处, 基槽每10-20m不少于1处;检查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或对框 架、砌体承重结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不应 小于0.97,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 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5.6 泥浆护壁灌注桩 5.6.1施工前应检验灌注桩的原材料及桩位处的地 下障码物处理资料。 5.6.2施工中应对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水下 混凝土灌注等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嵌岩桩应 对桩端的岩性和入岩深度进行检验。 5.6.3施工后应对桩身完整性、混凝土强度及承载 力进行检验。
5.6.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5.6.4的规定。
③水泥标号的影响
每提高一级,抗压强度提高约50% ~ 90%,相当于增 加水泥掺量2-3%。 ④土的含水量:含水量每降低10%,则强度增加10 ~ 5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解读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f9b82683b3567ec112d8a00.png)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摘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已于2018年3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范”)。
本文从标准的总体框架,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条文内容的增减、修订等变化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及应用新标准。
关键词:规范标准对比分析引言: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经笔者总结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1. 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2. 强制性条文原来旧规范有7条,新标准仅为1条;3.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4. 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5. 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中的科学抽样方法;6. 修改了数据格式及要求,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解析:本条文规定了地基与基础分部的验收内容、标准及程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第六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中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的“基本规定”中均未提及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即从国标规则层面并没有强制要求相关参建单位进行子分部工程验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解读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f9b82683b3567ec112d8a00.png)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摘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已于2018年3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范”)。
本文从标准的总体框架,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条文内容的增减、修订等变化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及应用新标准。
关键词:规范标准对比分析引言: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经笔者总结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1. 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2. 强制性条文原来旧规范有7条,新标准仅为1条;3.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4. 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5. 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中的科学抽样方法;6. 修改了数据格式及要求,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解析:本条文规定了地基与基础分部的验收内容、标准及程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第六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中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的“基本规定”中均未提及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即从国标规则层面并没有强制要求相关参建单位进行子分部工程验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9c0e0ab4daa58da0114ae1.png)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已于2018年3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范”)。
本文从标准的总体框架,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条文内容的增减、修订等变化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及应用新标准。
引言: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经笔者总结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1. 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2. 强制性条文原来旧规范有7条,新标准仅为1条;3.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4. 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5. 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中的科学抽样方法;6. 修改了数据格式及要求,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解析:本条文规定了地基与基础分部的验收内容、标准及程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第六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中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的“基本规定”中均未提及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即从国标规则层面并没有强制要求相关参建单位进行子分部工程验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PT课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94fc28a2161479171128e0.png)
4.12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 4.12.1 施工前应对土及灰土的质量、桩孔放样位置等做 检查。
• 4.12.2 施工中应对桩孔直径、桩孔深度、夯击次数、填 料的含水量等做检查。
• 4.12.3 施工结束后,应检验成桩的质量及地基承载力。 • 4.12.4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
26
4.10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
• 4.10.1 施工前应检查水泥、外掺剂等的质量,桩位、压 力表、流量表的精度和灵敏度,高压喷射设备的性能等。
• 4.10.2 施工中应检查施工参数(压力、水泥浆量、提升速 度、旋转速度等)及施工程序。
• 4.10.3 施工结束后,应检验桩体强度、平均直径、桩身 中心位置、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等。桩体质量及承载力检验 应在施工结束后28d进行。
减小其压缩性和渗透性。
3
• 2.0.5 预压地基 preloading foundation
• 在原状土上加载,使土中水排出,以实现土的预先固结, 减少建筑物地基后期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按加载方法 的不同,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三种不同方 法的预压地基。
• 2.0.6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 jet grouting foundation
2术 语
• 2.0.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geosynthetics foundation
• 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 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一般为浅层地 基。
• 2.0.2 重锤夯实地基 heavy tamping foundation
• 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 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强夯的锤 击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基本规定
3.0.7地基基础标准试件强度评定不满足要求或对试件 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应对实体进行强度检测,当检测结果符 合设计要求时,可按合格验收。 3.0.8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的规定; 2钢材、焊接材料和连接件等原材料及成品的进场、焊 接或连接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5.1.5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 5.1.6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静载 试验的方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 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 少于2根。在有经验和对比资料的地区,设计等级为乙级、 丙级的桩基可采用高应变法对桩基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 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应少于10根。 5.1.7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 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每根柱子承台下的桩抽检数 量不应少于1根。
GB50202-201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宣贯培训
2018年
前 言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 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 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新修订的标准共分为10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工程、基础工程、特殊土地 基基础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地下水控制、土石方工程、 边坡工程等。
第三章 基本规定
3砂、石子、水泥、石灰、粉煤灰、矿(钢)渣粉等掺合 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 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四章
地基
4.1.1地基工程的质量验收宜在施工完成并在间歇 期后进行,间歇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设 计要求。 4.1.2平板静载试验采用的压板尺寸应按设计或有 关标准确定。素土和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 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的静 载试验的压板面积不宜小于 1.0m2; 强夯地基静载试验 的压板面积不宜小于 2.0m2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压 板尺寸应根据设计置换率计算确定。
e、检测①施工过程中,成桩后7d内轻便触探2%的数量; 水泥土试块每台班1组。②桩体取芯,对桩强度怀疑的 取芯,南京地区不少于总数的0.5%-1%。③复合地基承 载力,基本值取值,取s/d(s/b)=0.004-0.01所对应的 载,一般取0.007,置换率一致,标高相近。 f、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往往以由桩体强度控 制,而非桩间土摩擦力与桩端阻力所控制,因此,桩身 强度与承载力的匹配是保证加固质量的关键。 g、常见质量问题:1. 取芯结果不符合要求:水泥量不够 (冒浆、桩体搅拌不匀、减料);取芯方法;土质影响; 2. 地基不均匀沉降超标:天然地基很不均匀,局部暗塘、 沟(未勘探到或回填土处理不符);复合地基与基础连 接或垫层设计不合理。
b、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其影响因素。 水泥土强度0.5 ~ 2.5Mpa,配合比 7% ~ 15%,施工前 必须取现场土进行配合试验确定配合比。 ①水泥掺入比的影响 增强不明显, <7%时,反应过弱,>15%时,
②龄期对强度影响 fcu3=(0.26 ~ 0.63) fcu90 fcu7=(0.3 ~ 0.5)fcu90 fcu28=(0.6 ~ 0.75)fcu90
第五章
桩基础
规范构架: 一般规定:原材料检验;桩的偏位、桩径、垂直 度偏差要求;桩的承截力,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 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检查数量。 各种类型桩: 原材料半成品;施工前机械设备性能;施工过程 中质量控制参数的检查;施工结束后承载力、桩体 质量检测;质量验收。
筏形与箱形基础、沉井与沉箱 , 施 工前应对放线尺寸进行复核;桩基工程施工前应对放 好的轴线和桩位进行复核、群桩桩位的放样允许偏 差 应 为 20mm, 单 排 桩 桩 位 的 放 样 允 许 偏 差 应 为 10mm。
③水泥标号的影响
每提高一级,抗压强度提高约50% ~ 90%,相当于增 加水泥掺量2-3%。 ④土的含水量:含水量每降低10%,则强度增加10 ~ 50%。
⑤土中有机物含量的影响:有机质土显酸性,阻碍 水化反应。 ⑥外掺剂:石膏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适量 的粉煤灰可提高10%。 ⑦养护方法:湿养温度对短期强度有影响,对后期 强度影响不大。 b、抗拉强度: σt = (0.06 ~ 0.3)fcu c、抗剪强度: τt = (0.2 ~ 0.3)fcu d、现场水泥土强度 fcuf = (0.2 ~ 0.5)fcuk ,fcuk室内水 泥土试块强度
第四章
地基
4.1.3地基承载力检验时,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 小于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4.1.4素土和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 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 地基的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的检验 数量每300m2不应少于1点,超过3000m2部分每500m2不 应少于1点。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 4.1.5 砂石桩、高压喷射注浆桩、水泥土搅拌桩、 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水泥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调整了章节的编 排;2.删除了原规范中对具体地基名称的术语说明,增加了与
前 言
验收要求相关的术语内容;3.元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 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 规定;4.调整了振冲地基和砂桩地基,合并成砂石桩复合地 基;5.增加了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筏形与 箱形基础、锚杆基础等基础的验收规定;6.增加了咬合桩墙、 土体加固及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的验收规定;7.增 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的验收规定;8.增加了地下水控制 和边坡工程的验收规定;9.增加了验槽检验要点的规定;10. 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 B、主控项目之地基承载力检查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检查 方法、数量见4.1.5条。配合比检查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拌和时的体积比或重量比;检查数量:基 坑每10m2 抽查1处,不少于5处。压实系数检查要求:符合 设计要求;检查方法:现场实测,灌砂法、灌水法;检查 数量:应分层检测干密度,大基坑50-100m2应不少于1处, 基槽每10-20m不少于1处;检查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或对框 架、砌体承重结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不应 小于0.97,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 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4.11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干、湿喷) 4.11.1 施工前应检查水泥及外掺剂的质量、桩位、 搅拌机工作性能,并对各种计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 (主要是水泥浆流量计及其分计量装置) 原材料、机械性能、流量控制仪表的要求。
4.11.2 施工中应检查机头提升速度、水泥浆或水泥 注入量、搅拌桩的长度及标高。
4.3 砂和砂石地基 4.3.2 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 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 数。 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内容。
最优含水量――击实试验,对应最大干密度的含水量
压实系数――土的实际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4.3.4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 A、掌握砂和砂石地基的主控、一般项目有哪几项?抽查比 例?
第四章
地基
土桩等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复合地 基承载力的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柱数的0.5%,且不应少 于 3 点。有单桩承载力或桩身强度检验要求时检验数 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3根
4.1.6除本标准第4.1.4条和第4.1.5条指定的项目外,其 他项目可按检验批抽样。复合地基中增强体的检验数 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 4.1.7地基处理工程的验收,当采用一种检验方法检测 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时,应结合其他检验方法进行综合判 断。
5.6 泥浆护壁灌注桩 5.6.1施工前应检验灌注桩的原材料及桩位处的地 下障码物处理资料。 5.6.2施工中应对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水下 混凝土灌注等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嵌岩桩应 对桩端的岩性和入岩深度进行检验。 5.6.3施工后应对桩身完整性、混凝土强度及承载 力进行检验。
5.6.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5.6.4的规定。
5.1.2预制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斜倾斜度的偏差应为倾斜角正切值的15%。 5.1.3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施工现场 随机抽取。来自同一搅拌站的混凝土 , 每浇筑 50m3 必须至少留置 1组试件;当混凝土浇筑量不足 50m3时, 每连续浇筑12h必须至少留置1组试件。对单柱单桩, 每根桩应至少留置1组试件。
第一章 总 则
1.0.1为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统一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 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的验收。 1.0.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 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与本规范相关的国家现行规范
提升速度决定桩体水泥土均匀程度,计量器控制水 泥浆用量。
4.11.3 施工结束后,应检验桩体的强度和直径,以 及单桩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4.11.4 水 泥 土 搅 拌 桩 地 基 质 量 检 验 标 准 应 符 合 表 4.11.4的规定。 a、掌握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的主控、一般项目有哪几 项?抽查比例?
第三章 基本规定
3.0.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
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 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 础上进行; 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