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_以复杂性科学为研究视角_胡恩华

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_以复杂性科学为研究视角_胡恩华
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_以复杂性科学为研究视角_胡恩华

第15卷 第1期系 统 科 学 学 报

Vol 115 N o 112007年1月JOU RN AL O F SYST EM S SCI EN CE Jan.,2007

文章编号:1005

-6408(2007)01-0074-05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以复杂性科学为研究视角

胡恩华,刘 洪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管理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需要新范式,复杂性科学的引入则为这种新范式的产生

与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的转换提供了一个思想框架。基于此,以库恩的科学范式思想为基本脉络,在范式转换的层面上对每一时期管理思想发展过程进行剖析,以探讨管理科学发展与变迁的历史逻辑,并着重分析了复杂性科学范式成为管理科学新范式的四个方面原因。

关键词:管理科学;范式;范式转换;复杂性科学中图分类号:N 941;B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5

-09-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204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630015)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十一五0规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胡恩华(1971-),男,安徽怀宁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复杂性管理和技术管理。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新技术与高科技高速发展、知识在社会进步与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并成为关键因素的新时代,一个电子商务、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新时代。新时代的到来,使得属于工业经济时代建立在牛顿力学范式基础之上的垂直组织、综合一体化、等级经济、指令与控制组织等观念正在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外援型、规模最小化、利润中心、网络、多种多样的其他组织形式等概念[1]

;新时代的到来,使得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等都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对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有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变革带来的新问题对新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渴求。这意味着新的时代需要催生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复杂性科学理论的研究给管理科学带来了一种

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思维方式。复杂性科学是国外

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范畴,主要是研究复杂性和

复杂系统的科学[2]

,是将诸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关于社会、自然现象的复杂性研究成果,类比地应用于管理科学。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经历着科学范式的转换)))从线性分析范式向非线性范式的转换,对包括管理学在内的所有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然地也要求管理研究的范式做相应的转换[3]

。如何从系统论、非线性复杂系统的角度看待管理?如何将企业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提升到一般管理理论之上进行分析?如何改变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管理行为失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探讨管理中的复杂性,重新审视曾经辉煌过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开拓新的管理研究范式,指导管理实践,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库恩的/范式0和/范式转换0为基本脉络,剖析管理科学在范式转换层面的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杂性科学范

式成为管理科学新范式的主要原因。2 范式和范式转换释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科学思想史家托马斯#库恩在5科学革命的结构6中提出范式(paradigm)和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的概念,并作了为学术界所共识的界定。所谓范式,就是一个解决科学问题的具体范例,是一个学科内的科学家一致认同的科学成就,是一套相互关联的定律、

概念、假设、价值、技术的完整体系[4]

。范式为科学研究确定了问题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准则。能否拥有范式,是该科学是否成熟的一种标志。

范式的基础性内涵,是那些在科学发展的客观实在性过程中出现的判断性事件。这种特殊的事件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思维模式,甚至世界观。如牛顿力学定律,不仅用极其简单的世俗语言,说明了地球上的现象,而且还诠释和演绎出了天上行星系统的变化格局。以这种力学体系为基础,科学研究者形成认识自然现象的绝对时空观,进而被哲学地提升为形而上学世界观。

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以判断性事件为基础的范式演绎观念,通常被库恩称之为科学革命的结构。换言之,判断性事件通常就是历史时期中起着革命性影响力的思想或学说,从而理论在这种革命的作用下,形成一种思想体系。

范式转换的演绎框架主要是:当学科处在/常态科学0(norm al science)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0(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突破现有的范式体系,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并逐步征服大部分的科学家,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olution),从而使一种处于危机中的旧范式过渡到一种新范式,即引起的科学革命,导致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不断涌现。换句话说,范式提供的是一种科学思想,而科学思想的演化机理是基于间断性的范式的不可逆连续更替或升级。如图1所示

:

图1 科学范式转换路线图

图1中P1表示第一种范式,P2第二种范式,Pn 表示第n 种范式。注意图中的箭头是不可逆箭头,范式后面的重叠阴影表示常态科学。因此,科学思想的发展,就是范式的转换过程;认识了范式,也就把握了科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从而,探讨新范式也就等于触摸未来,对企业就等于形成战略认知框架

[5]

3 管理科学范式转换的过程

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现了库恩对范式的阐述,考察管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的百年演变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逻辑的起点应是古典的管理学理论。

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械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20世纪初到30时代,以泰勒(F #W #

T aylor)的/科学管理0、亨利#法约尔(H #Fayol)的/一般管理理论0和马克斯#韦伯(M #Weber )/组织理论0为代表,在综合英、美两国管理实践经验与相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古典管理科学范式,是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它侧重从管理职能、组织结构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古典管理科学范式在实践中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点,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就遇到了挑战。这就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著名的/霍桑试验0,这一试验的历史意义,可以看作是古典管理科学范式的反常危机的出现。因为霍桑试验的原因,在于探究古典管理科学范式引发的生产实践神话,为什么会出现失灵?结果表明,工人的/社会人0

75

第1期 胡恩华等: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和组织行为倾向,是对古典管理科学范式的挑战,这样,霍桑试验可以说既打破了古典管理科学范式的生产力神话,又使古典管理科学范式的递进发生关键性的反常危机,从而,古典管理科学范式被后来的行为科学范式所取代,它主要从个体、组织与领导的角度,从人性研究入手,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与调动企业中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有效地自我监督与激励的目的,这无疑是对古典管理科学范式的一种超越。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程度空前提高,技术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现代管理理论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管理学派如雨后春笋,滋生蔓延,林立丛生(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理学派等六大学派)。1961年,孔茨(H #Koontz)在其名篇5管理理论丛林6中把管理科学目前这种状况称为丛林时代。在孔茨发表该文后,弗雷德里克认为:/也许5年之内)))肯定不会超过10年)))将会形成明确被管理界广泛

接受的一般管理理论0。但令人遗憾的是,1980年,当孔茨再次重访/管理理论丛林0时,管理科学非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范式,反而增加了系统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等,发展为十一个学派。孔茨不得不承认,我们仍然处在管理理论的丛林时代[6]

管理理论呈现出学派纷争,没有一个统一范式的局面。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着管理科学研究的努力方向,更重要地是使管理科学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大大折扣,以致有人感叹,管理科学研究就像一颗枝繁叶茂但却鲜有果实的大树,这样的研究对企业实践几乎没有作用。因此,学派纷争的管理科理论急需有一个新的统一范式来指导管理理论和实践,而复杂性科学正好为管理科学走出/丛林0提供了一个框架,一种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用库恩的话来说,是一种范式。所以,我们说,复杂性科学范式正在管理科学中兴起。

通过对管理科学在范式转换层面的相关分析,不难看出,管理科学发展与变迁的历史逻辑是一种动态连续的向量式发展,是一系列以思维模式为核心的范式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将管理科学范式演进的路径通过图2来表示

:

图2 管理科学范式演进路径

4 复杂性科学范式成为管理科学新范

式的原因分析

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人们所处时代的科学范式为背景的。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科学范式正从线性分析范式向非线性分析范式的转换。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线性思维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非线性世界里已变得相当无能为力了。我们只有完成从线性到非线性、从机械决定论到有机整体论、从依赖过去到面向未来的认识飞跃,才能把僵硬的旧的组织结构转变为具有适应复杂环境变化能力的新的组织和新的管理形式。要完成这个转变的艰巨任务,要靠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和协同学等复杂性科

学提供的一种适应新环境的新方法、新工具和新的

思维方式。如今,复杂性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已经和正在给管理理论和实践带来新的变革,进一步引导管理科学的范式转换。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复杂性科学范式成为管理科学的新范式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复杂性科学范式与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为了下文讨论方便,我们暂且把古典管理科学范式、行为科学范式和管理理论丛林时代的管理学派统称为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所基于的理论假设基础不同来分析。

411 人性的假设不同。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即使组织动态和环境是复杂的,人们还可以通过理性化的过程来使组织变得可控,以使复杂性变得简单。然而,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者和管理客体的被管理者都是

76统科学学报 第15卷

具有思维能力,复杂历史文化背景和网络化的社会关系、差异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人,双方的互动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这使得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决策在无序的动态组织中,人的理性能力也是非常成问题的。同时,管理旨在借助组织中的人来实现组织目标,同时组织中的人需要依靠组织或团队来实现个人目标。组织、团队和个人目标的多重性和冲突,使得管理问题变得异常复杂。更为困难的是,组织的类型有很多,不仅有企业之类的营利组织,还有社团之类的非营利组织。显然,各种类型组织的目标完全不同,而又都存在管理难题。管理如何面对具备不同目标的各种组织和个人来寻求普遍适用的管理规律呢?而以有限理性人性假设的复杂性科学范式则能对此进行阐释。

412对环境的稳定性和未来可预测性的信念不同。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是基于牛顿力学关于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信念。牛顿把世界看成有序、稳定、可预测的。对他来说,系统变化是确定性的,永远沿着固定的和可预期的轨道变化。牛顿对变化过程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管理学家,使牛顿的机械决定论成为古典的管理学范式和行为科学范式的管理思想基础。这种对管理和组织思想影响的极端表现是韦伯的机械的理想化官僚组织理论。这种理论把组织看成确定性的系统,它的变化结果是可预期的,因为这种管理组织只允许逐渐变化到改变较大的过程和结构。但是,复杂性科学所揭示的组织的复杂和无序特征使得这一信念不再可信。复杂性科学认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对初始条件具有极端的敏感性,即具有/蝴蝶效应0)))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异受到系统的非线性反馈过程的不断放大和缩小,导致最终完全不同的结果。这意味着一个大的原因可能只产生一个小的结果,而一个小的原因可能会有一个大的结果,相似的原因不见得有相似的结果。因此,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推测未来和做出长期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靠的。

413组织可以控制的假设不同。以牛顿范式为理论基础构建的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主要特征是,集权、层次、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和严格的计划与控制,传统管理偏好稳定的环境,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假定所面对的是少数、可预测的变化;管理是被动的,适应环境变化的,是根据过去活动所做出的被动调整反应;管理是高度防范风险的和依赖正式控制的,是官僚的和严密控制的,不同的组织层次管理权限是有限的。随着组织环境变化的快速性、不确定性、复杂性特征日益明显,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组织内部的创造性和环境适应性,人们很难将管理问题与组织内外环境隔离开进行思考和研究。因此,正如基尔所说,在复杂性的组织中,/即使在一个事务性的或者简单的系统中,通过控制来管理都不可能是一种完全的胜利0。另外,他还提出,/组织越是大,越是复杂,通过控制来管理就越困难0[7]。

414决策的依据不同。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认为管理者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关于组织无论是在微观还是在宏观层面上运行的数据或知识,比如说关于组织的产出、过程和结果方面的知识,这样,管理者就可以根据事实和相关数据做出决策。但在非线性动态组织中,组织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将会使管理者不可能取得完整和精确的关于组织产出、结果和过程的知识,而此时,管理者只能根据系统的状态与行为模式做出决策。

显然,复杂性科学范式与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相比较,他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具体详见表1所示[8]:

表1复杂性科学范式与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的比较

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复杂性科学范式

理论基础机械论、还原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整体论、系统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组织形式层次、等级,比较稳定网络、扁平,与时俱进

信息传递自上而下、命令链交互作用、协同运作

未来方向有计划的设计结果部分及环境互动涌现的结果

相互关系因果关系、线性关系非因果关系、非线性关系

行为状态个体或系统行为是已知、可预测或可控制的个体或系统行为是未知、不可预测或控制的组织变革少数领导者设计与决定组织变革的方向组织成员决定组织变革的方向或自发涌现变革决策依据根据事实和相关数据做出决策根据系统的状态与行为模式做出决策

环境要求稳定、确定,长期未来可预测不稳定、非确定,长期未来难以预测77

第1期胡恩华等: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5对现代管理科学发展影响与启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们相互交流和影响急剧增加与扩大,人的活动和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所带来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没有哪种组织的结构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一个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常常取决于它对外部变化做出及时反应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的主要理论假设今天迅速地变得不适当了,已难以应付当今越来越复杂的人类活动和环境,成为制约引入新技术和适应新环境的瓶颈。管理活动如何成功应对复杂性的挑战,关键在于把复杂性科学的思想和成果引入管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模式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变,真正实行复杂性管理;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尽快摆脱机械还原论的旧思维方式的束缚,切实转变到整体论的复杂性思维方式来。复杂性科学已为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创立了新的研究范式。

参考文献:

[1]金吾伦,郭元林.复杂性管理与复杂性科学[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2):25-26.

[2]成思危.探索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J]1管理评论,2004(5):3-9.

[3]刘洪.经济研究范式的转换[J]1南京社会科学,2004(3):20-21.

[4]T homas Kuhn.T 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M].Chicago:T he U niversit y of Chicag o Press,1970:38-48.

[5]周建.泰勒科学管理的范式观及其思想价值[J].科学学研究,2002(5):511-512.

[6]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68-470.

[7]Douglas L.M anag ing Chaos and Complex ity in Government[M],San F 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4:128-129.

[8]刘洪.组织结构变革的复杂适应系统观[J].南开管理评论,2004(3):53-53.

On Studying of Paradigm Shift in Management Science

)))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0complex ity science0

HU Enhua,LIU Hong

(School of Business,N anj ing University,Nanj ing210093,China)

Abstract:A new form of paradigm is neede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nt science;accordingly,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mplex ity science provides the framework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manag e-ment science paradigm to the new one.On the basis,this paper borrow s Thom as Kuhn.s paradigm idea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history of m anagement science that each stage of m anagem ent thoughts processes in respect to paradigm shift,to analyze the four reasons w hich paradig m of complex ity science becomes the new paradig m of manag ement science.

Key words:manag ement science;paradigm;paradigm shift;complex ity science

78统科学学报第15卷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

《中小学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第一章新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1.中国教育发展为什么需要教育家办学?答:1.教育家办学,是多年来中国教育的梦想和追求,是我国的有就传统。 2.温家宝总理非常重视极力倡导教育家办学。 3当前提出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并非偶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素质教育成为新的历史阶段的战略主题,这就更需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让真正懂行的众多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事,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2.“教育家办学”的内涵 答:“教育家办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把教育交给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把教育交给懂教育规律的人,把教育交给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人。 3.什么是做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答:1.尊重并敬畏教育的价值 2.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 3.从事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人,必须有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4.问题意识的含义: 答:第一层含义是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层含义是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要能推陈出新,要另辟蹊径,要与众不同。 5.教育家办学面临的四大敌人: 答:企业家办学、官僚办学、家长办学、教书匠办学 6.什么是课题研究? 答:为了达到特定的研究目标,通过特定的科研项目,进行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特定任务的研究过程。 7.做好课题研究的意义: 答:1.做好课题研究能有效帮助中小学教师真正走向教育科研,避免广大中小学教师游离于科研之外。2.做好课题研究有助于中小学教师解决目的不明确的问题。 3.做好课题研究有助于中小学教师了解、理解和遵循教育科研规范。 8.课题研究的环节: 答:选题、确立课题、制定方案、申请论证、立项、开题、中期实施、中期评估、鉴定结题等环节。 9.如何申报课题? 答:1.确定自己的重点研究领域。 2.在重点研究领域中做个有心人 3.做好课题设计工作 4.科研论文写作的过程就是做科研的过程 第二章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教育科研范式 1.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答: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式。 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答:1、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2、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行动实践者; 3、行动研究的过程是动态的、开放的。 3.教育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的意义? 答:1.教育行动研究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倾向的良好途径 2.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简便易行,易于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 3.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科研型教师。 4.教育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1、诊断:教师在每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是难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和作答的过程就是诊断。 2、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1)课题研究的背景;(2)研究内容;(3)行动的步骤及时间安排;(4)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第4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4 No.12 200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6 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龙佳红 女(1971-)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430070)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龙佳红 摘 要: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以原语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的内部研究转向宏观文化层面的外部研究。 关键词:翻译 翻译学 传统译论 现代译论 当代译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12-0190-03 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翻译的界定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性质、目的、过程和作用的认识。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翻译视为语言转换活动。而当代译学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借鉴了西方当代多种文论思潮,主要从文化和权力等宏观层面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传播行为,从而凸显出翻译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权力因素。这一核心概念的演进,折射出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即翻译内涵逐步扩大,翻译研究疆域不断拓宽。翻译研究也从单一视角微观层面的内部研究转为多维视角宏观层面的外部研究;从静态的以翻译结果(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研究转为以动态的翻译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从以原语为依规的规定性研究转为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 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类是参照潘文国“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类。”(2002:34)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者纷纷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来研究翻译,翻译研究告别了传统经验漫谈式的模式,从而走以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模式,代表人物有费道罗夫、奈达,卡特福德等。1976年比利时洛文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当代翻译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现代的语言学范式开始转为更深厚的当代哲学话语范式。 一、传统和现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传统译论和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将翻译界定为语言转换活动,认为原文的意义可以准确地传达或移植到译文中,无论东方或西方都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对等。这无疑合理地界定了翻译的职责和译者的使命。例如中国译论主要围绕忠实来界定翻译。典型的定义有:“文学翻译是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茅盾,1984:511)从最早阐述翻译理论的支谦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到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再到玄奘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再到近代严复提出的信 达雅,都是遵循忠实原则,将翻译视为能忠实再现原文思想的语言转换活动。西方译论也主要围绕“对等”来界定翻译。前苏联语言派译论代表人物安德烈.费道罗夫这样界定翻译—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美国翻译家奈达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将翻译定义翻译为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后来又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对等效应原则”。英国翻译研究者卡特福德的定义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1991:24)卡特福德是等值翻译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参照,认为原语和译语的等值关系基本上可以量化。 传统译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学派深刻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符际转换性质,为翻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译研究以内部微观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如何去译,它将忠实或“等值”视为翻译研究的中心,将研究的视角锁定于具体的语言操作和文本分析之维度,揭示了翻译是跨语际、跨符际的转化活动,却忽略了翻译活动跨文化转换的性质,忽略了翻译所赖以发生的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语境。当代译学则以其宏大的研究视角,引入当代哲学话语范式,从文化之维揭示了翻译复杂的过程、性质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翻译研究是对传统和现代翻译研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翻译研究学派(也称文化学派、操纵学派),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学派。该学派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派最主要的贡献是将文化研究的宏大视角引入翻译研究,即从文化层面审视考察翻译与文化的复杂关系。从此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原语、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入语、译文为中心。文化学派大大提高了翻译的地位,认为翻译是构建译入语文化的重要力量,研究的中心从“如何去译”

论管理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

论管理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 【摘要】范式是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关于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存在诸多争论,大体上可以分为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前者体现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后者体现科学性。其实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认识世界的西方大范式。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 ■姚爱斌 《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文体范畴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各种特征的多层次的文章整体。文体范畴的产生,标志着古代文章整体观的自觉和成熟;各种辨体理论的兴起,反映了古人对各种文章整体特征认识的深化和细化;有关文体发展和创作的体用论,揭示了特征各异的现实文体的生成机制。一体多用的文章整体论克服了“体裁和风格二分论”研究范式的学理缺陷,实现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体论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彰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中,人们对“文体”(简称“体”)范畴一般有“体裁”和“风格”两种释义。其具体做法是将文类文体论(有关诗体、赋体等的文体论)中的“文体”或“体”范畴解释为“体裁”,而将作者文体论(如“太白体”)、流派文体论(如“竟陵体”)、时代文体论(如“盛唐体”)等中的“文体”或“体”范畴解释为“风格”。在此基础上,学界建立了“体裁论”与“风格论”二分的古代文体论研究模式,并长期普遍遵循。该研究模式的形成既与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内部构成有关,又深受西方文类学(TheoryofGenres)和语体学(Stylistics)并存互异的理论格局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直接从中国学界通常将Genre(文类)和Style(语体)译为“体裁”和“风格”、将TheoryofGenres和Stylistics译为“体裁学”和“风格学”看出来①。这一具有西方学理背景的二分式研究模式,为中国古代文体论的现代阐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但其学理缺陷是,在这种分而治之的阐释视野中,中国古代文体论仅仅保持了形式上的完整,而缺少统一的本体论说明。为了弥补“二分模式”的这一欠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该根据“文体”范畴的“体裁”和“风格”二义,重新界定中国古代文体论的范围——认为中国古代文体论应指关于“文学体裁”的常与变的理论,而那些被理解为“风格论”的文体论则应被排除在外②。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确乎达到了学理自洽的目的;但从更深层看,这一思路又难免简单和保守。其简单主要表现为只是把那些理解成“风格论”的古代文体论撇开了事,其保守则体现在对古代“文体”范畴的两种流行释义完全接受,未加反思。因此,与其说这种做法解决了问题,毋宁说更充分暴露了“二分模式”的理论危机。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古代文体论的史料为依据,通过文献实证与逻辑分析、本体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的方式,重新解读古代“文体”范畴的基本内涵,辨析二分式释义的失误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切合中国古代文体论的新的研究范式。 一 中国古代以“体”论文和“文体”一词大约产生于汉魏之际。如汉末卢植《郦文胜诔》:“自龀末成童,著书十馀箱,文体思奥,烂有文章,箴缕百家。”③蔡邕《独断》论“策”:“三公以罪免,亦赐策,文体如上策。”④在稍后的魏晋六朝文论中,以“体”论文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体论的第一个高峰。从有关文献可知,在“文体”观念产生之前,人们已经在“文”的观念框架内对有关文章的众多问题有了相当丰富的认识;但为什么在有了“文”的观念之后还会出现“文体”观念?“文体”范畴从哪些方面发展了“文”的观念并丰富了人们对文章的认识?“文体”范畴依靠什么独特的理论内涵确立了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

托马斯库恩范式转换 俞力洋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转换 (学号:0617242 姓名:俞力洋专业:机械工程) 摘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证伪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定义了“范式”----这一新的科学哲学模式。库恩力图表明:我们在一些基本方面已经被一些陈旧的“范式”所误导,而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被一个与其完全不同的新“范式”所取代。之所以将这种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称之为革命,一个机其明显的方面是,科学共同体中某一小部分人逐渐感觉到现存的、起引导作用的“范式”已无法有效的探究自然界的某一方面,因此,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总结出更加正确的、新的常规科学。 关键词:库恩;范式;科学革命 正文:1947年,库恩以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开始其学术生涯,后来库恩将自己注意力从物理学转移到科学史方面。库恩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敦促学术界改变对熟悉资料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我们总是考察和验证那些从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中得出的、旧规老套的科学成就,而反对个别有足够理由支撑的新的客观结论视之若无物,甚至极力打压,那么新的科学观将永远无法诞生。如此一般,那科学的发展就变成了无数科学家对已有科学成就的编年史梳理以及对阻碍科学累积的“错误”和“神话”进行解释和描述。但是,科学史不是编年史学科,也不是科学累积发展观。因为研究牛顿是哪一天被苹果砸中的、勾股定理是谁先想到的是毫无意义的,并且那些被贴上是“错误”和“神话”标签的结论从某些角度来考虑确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而大多数的科学家却视若无睹而继续着他们对科学的编年史累积的大学问。然而,这样的选择将很难把科学发展再看做是一个知识添加而增长的过程,同时这无疑也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库恩发现,一些基本观念,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上用于教学的、“言之有理”的观念与如今历史研究所展现的事业完全不相符。比如,人类在2006年之前一直坚信不疑地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这一观点在经历了很多年的科技进步和外部环境变化后受到质疑。由于美国天文学家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后来还发现冥王星虽然质量足够大且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但是

中国教师报9大教学范式

“课改”代名词——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这里的学生管老师——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管理范式与管理模式的区别

管理范式与管理模式的区别 我们在研究德鲁克的著作时,会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词?“管理范式”,而在国内,人们更熟悉的却是管理模式,这两个词很相近,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管理范式(Management Paradigm)?库恩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 “范 式”(Paradigm)。根据库恩关于范式的理论体系以及国内陈世清等一些学者的观点,我认为范式是某一学科在某一发展阶段具有的特殊内在模型,其假设或学说相对成熟,在科学共同体内形成共识,并具有“坐标”意义,这种模型就是范式。管理范式就是“管理学在某一发展阶段具有的特殊的内在模型,其假设或学说通过实践验证,相对成熟,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形成共识,并具有”坐标“意义,这种模型就是管理范式。”1998年,德鲁克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了 “管理的新范式”一文,举出并清算了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旧范式(7项),明确提出了管理的新范式(7项),在美国管理学界引起震动。 管理的旧范式是: 1、管理就是企业管理。 2、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 3、一种管理人的恰当方式。 4、技术和最终用户是一成不变和已知的。 5、管理的范围是由法律决定的。 6、管理的范围是由政治决定的。 7、管理是对内部的管理。

管理的新范式是: 1、管理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工具。 2、适合有关任务的组织形式。 3、管理不是“管理”人。管理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 4、技术与最终用途不是管理政策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们存在着局限性。在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上,客户的价值观和决策应该才是管理政策的基础。因此,这些基础日益成为制订管理政策和战略的出发点。 5、管理的范围不是由法律决定的。新的假设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应该包括整个流程,应该关注整个经济链的效益和绩效。 6、国家疆界主要作为约束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管理实践的不是政治,而是经营方式。 7、管理存在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取得成效。它的出发点应该是预期的成效。它的责任是协调组织的资源取得这些成效。它是帮助组织在组织外取得成效的工具,无论这个组织是企业,还是大学或医院。 我们可以通过新旧范式的对比来深入理解范式的本质。:《百度百科》对管理范式的定义是:“管理范式就是企业家们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家能够接受的规则体系。”这种论述对揭示范式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够的。 什么是管理模式(Management Model)?《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我认为,管理模式是一个机构或单位在一个特定时期形成的相对成熟的管理思想、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的一种标准样式。它包括文化、机制、流程、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模型及方法。A管理模式》、《C管

教育的范式转换

教育的范式转换1 所谓范式(paradigm),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2。此术语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书中提出的。由于一个成熟的范式将直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及前提。因而,"范式"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被科学界人士广为关注,继而成为各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范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应用来不断完善与拓展的3。用库恩的话来讲,范式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某个范式初步成形后,其后的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为这一范式添砖加瓦,使这种范式更加完善与丰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新的范式将以竞争的姿态出现4。通过新的实践的选择,新的范式可能会取代旧有的范式,而成为学科的公认范式,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范式转换。 信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把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们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5。 终身教育的理念,最早是由蓝格朗(Paul Lengrand)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6,此后,"终身教育"就成为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此基本理念的引领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学习一个固定的知识相比,学习如何学习更为重要。正如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所言:"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选择、不会反思的人。" 90年代初,学习范式已被提出,当时批评与质疑之声颇多,有人甚至斥之为"狂热"。然而,近十几年来,有关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异常活跃,将学习范式的理念原则、实现方法勾勒得越来越清晰。整个教育界的变革姿态无疑都在表明:在教学范式与学习范式的竞争中,学习范式胜出! 教学范式的基础理论是客观主义的,即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7;而学习范式的基础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新生代理论,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8。(详见第二章第一节) 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是在整合了教学范式中的积极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却也是一种质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阐释: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另一个是"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的转变。 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在教学范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主要的教学源,控制着学生对信息的访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广泛分布与方便获取改变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再(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9。在学习范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并将最终被培养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下表展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

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演进

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演进 胡秀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黑龙江,150080) [内容提要]本文以对范式的界定为切入点,介绍了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教学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并在考察教学研究范式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理论形成的影响及导向作用。 [关键词]教学;范式;教学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3)02-0006-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课堂教学过程理论研究进入繁荣发展时期。为了弄清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西方教育家们进行了反复的实验与研究,获得了有关课堂教学过程的系统的理论和模式。从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到社会心理教学理论,从启发教学模式到性向-教法相互作用教学模式,都对世界各国的课堂教学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而这些教学理论和模式的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研究范式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的课堂教学过程理论就有必要弄清当代西方教学研究的范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这些理论产生的过程和条件依据,才能了解教育家们对这些理论探究的内容、方向、结构框架及采用的方法。 一、范式的界定 “范式是指科学家或研究人员审视他们领域的方式及其在本领域内进行的操作活动”。[1]范式的概念因出现在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 o -lutions)一书中而被引起广泛关注。书中库恩把范式看成是科学共同体对研究特定领域或学科内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理论的本质所持的共同信念、看法或观点。也就是“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2]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3]库恩运用范式的概念旨在阐明的是:在科学从前科学进入常规科学时期,由于出现了无法用常规科学范式解释的新观念,致使常规科学范式经常与新观念发生冲突,从而导致科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世界,这样,为了解释新观念,另一种新科学理论得以建构,从而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诞生,科学进入革命时期。因此在库恩看来,科学的革命或进步正是新的科学范式取代旧的科学范式的过程。 西方学者伯恩斯指出,库恩是在以下两种意义上使用范式这一概念的,一种是社会学意义,另一种是心理学意义。社会学意义的范式有四个含义:(1)象征性的概述,即对共识的法则或理论的正式表述; (2)对某种模式所持的信念,这种模式能为可接受的理论提供类比和隐喻;(3)对科学实践和理论评判 作者简介:胡秀威(1963-),女,齐齐哈尔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 — 6

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 1、什么是科学哲学? 1.广义: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国外也称为科学的逻辑学,科学的方法 论)分为一般的科学哲学,专门的科学哲学。 2.狭义:专门指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某种流派,某种思潮。 2、简述培根的归纳法 答:归纳法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收集材料。准备充足完善的自然和实验的历史材料,这是全部工作的基础。第二步,运用“三表法”,整理材料。“三表法”中第一表是“本质和具有表”,它的任务是把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正面例证放在一起。第二表是“接近中的缺乏表”(差异表)。它的任务是搜集和登记有关研究对象的反面例证。培根看来,研究事物的某一性质时,不仅要收集正面的例证而且要收集反面的例证。因为单有正面例证,不能正确地进行归纳。第三表是“程度表”(比较表)。它的任务是搜集和登记有关研究对象以不同程度出现的例证。培根认为这“三表”向理智提供例证,有了充分的例证,就为归纳做好了准备工作。第三步,进行真正的归纳。 3、简述笛卡尔的怀疑法有几条原则,各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 笛卡儿在在《谈谈方法》一书中指出了自己的怀疑方法所遵循的四条原则。“ 第一条, 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 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 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 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 不要多放一 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第二条, 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 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 以便一一妥为解决。第三, 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 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 一点一点逐步上升, 直到认识缓复杂的对象。最后,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全面地考察, 尽量普遍的加以复查, 做到确信毫无遗漏。要得到确实性, 普遍怀疑就是基础、出发点。 4、简述休谟在归纳问题上的观点 答:休谟认为因果推理是建立在经验归纳推理上的,是“呈现于记忆或感官的一个印象到我们称为原因或结果的那个对象的观念的那个推移过程。”。它依赖于“过去的经验”,也依赖于“过去经验的恒长结合的记忆”。通过因果推理,最终建立的是“超出我们记忆和感官的直接印象以外”的具有普遍性的因果关系。这样一来,一个因果推理在形式上无疑就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在实质上与归纳推理有共同之处,即:都是结论超出前提的推理。而归纳推理是不能从前提必然地得到结论的。如果说因果推理的必然性只能以经验归纳推理为基础,那么只有归纳推理是必然性的推理,因果推理的必然性才具有合理性基础。因此要证明因果推理的必然性,则只有先证明归纳推理的必然性。如果不存在本身具有永真性而又能够扩展知识的归纳推理,那么因果推理就不具有必然性。我们据此就可以将休谟对归纳推理必然性和合理性的怀疑重构如下:一、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的证明,因为在归纳推理当中,存在着两个逻辑上的飞跃:第一个是从实际所经验到的有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无穷对象的结论;第二个是时间上从过去、现在的经验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很明显,有限的不一定适用于无限,而且同时过去的和将来的也可能不同。二、归纳推理的必然性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证明,很多人喜欢根据归纳法在现实中的成功去证明归纳,那么这其中就不可避免的运用到了归纳的原则,因此导致了循环论证的问题。三、感官告诉我们过去一直如此,并没有告诉我们将来仍然如此;并且感官告诉我们的只是现象间的先后关系而不是因果关心,所谓的联系也只是出于人们习惯性的心理联系。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 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实证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与解释学(或建构主义),以及与这种两种方法论对应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化研究(方法)。 ■关于“科学”概念的界定 今天所说的或所使用的“科学”一概念是以17~20世纪西方的知识活动为基础而立起来的。关于“科学”概念的界定: 《不列颠百科全书》:“涉及对物质世界及其各种现象并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的所有各种智力活动。一般说来,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规律的作用[2]”。(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P137)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P2664) 科学活动又是与理论密切相关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科学理论是“由人类的想象力构想出的广阔领域的系统性概念化结构,它包括关于物体和事件内在规律性的经验定律的体系;这些物体和事件可以是可观察的,也可以是假定的;由这些定律所提出结构并设计用科学的合乎理性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事物”。(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P720) 由此可以得知,科学是指通过理性精神和手段用以探索具体事物规律性的知识活动,它与无知和迷信相对立;理性精神与理性手段(包括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假设、推理、分析、综合、计算、实验等)彼此关联、互相依赖,而科学活动既包括质化研究,也包括量化研究,在理论形态与技术形态之间,这两种研究不存在排斥关系(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2.P4~5)。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活动以及中国有无科学史? 吾淳先生认为,古代中国的知识活动是以经验为核心,这种知识活动除了通过目标———反复(实践与观察)———归纳(总结)———修正(提高)———目标这样一个结构模式以提高技术水平、达到精湛技艺这一条重要路径外,还有另一条路径,那就是倾向或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又依赖于积累、直觉、类比、归纳、试误、修正等与经验密切相关的方法[5]P32。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活动带有明显的经验(直觉)思维特征,由此推断中国思维忽视逻辑的观点较为流行。 中国逻辑中的最典型的判断形式主要不在与对事物的性质有所确定,而主要在于对因果关系等有所确定。另外,中国逻辑具有辨证思维、综合思维、注重概念内涵多样性及对应性等特征,由此可以对中国逻辑冠之为“形式更多样或更复杂的逻辑”或“非形式化的逻辑系统”。(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2.P350~35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要追求的“理”所用的方法是归纳法,近代科学也用归纳法来追求这个“理”,但还用逻辑的方法来推演,而这种逻辑推演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杨振宁.中国文化与科学[J].杨振宁、饶宗颐.中国文化与科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P13) ■什么是“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把“empiricalresearch”翻译成“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normativeresearch)”相对立]是指以实证主义(positivism)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有不少学者误将其等同于定量研究。在英语世界中,“empiricalresearch”的确切涵义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theoreticalresearch)相对应,涵义要比国内学者指称“实证研究”要宽,以…后实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之一的“质化研究”应属于广义的实证研究之列[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什么是“定性研究”?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2014年04月22日17:03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3年11期第141~145页作者:魏强/陈传明/李行健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80 【作者简介】魏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组织理论;陈传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行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所谓范式,根据托马斯·库恩(1962)的定义,是指某些科学研究的实践所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等。在任何科学的发展领域,如果一门学科要获得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范式。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该学科如果想获得突破,必须要超越原来的旧范式,而代之以一门新范式。 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Anderews、Ansoff为代表的规划学派开始初步确立,中间经由资源学派(Ruemlt,1974、1984)、定位学派(Porter,1980、1990)推动,一直发展到90年代的能力学派(Parahalad,1990;Barney,1990),在理论、思想与研究模型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主线,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出现了变化: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所谓刚性视角,是指在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孤立地研究战略管理的各个构念(Construct)之间的关系,一般不考虑时间的动态性,而且也很少考虑各个构念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只考虑这些构念之间单向的影响关系。如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涉及最多的构念是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从刚性视角出发,一般认为,企业战略决定结构(Chandler,1962),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绩效(Rumelt,1974)。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柔性视角是指主要从动态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且考虑了这些变量之间互相反馈的关系。仍以上述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三个构念为例。在现实中,往往是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战略:当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时,企业中人、群体、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确定,企业战略往往受制于这些关系的影响。因此,现实情况可能与Chandler的理论模型正好相反(爱迪思,1997)。而企业绩效反过来也会影响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形成。在Chandler(1962)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也描述了美国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企业绩效下降,面临逆境时,企业的领导人如皮埃尔·杜邦、阿尔弗雷德·斯隆如何重组公司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而在市场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案例。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企业绩效往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决定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末,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技术、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竞争对手所推出的竞争措施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培养与转移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仅仅从刚性视角去考察并解决问题,往往会忽视了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的命运。市场竞争的实践推动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研究视角也必须创新,研究范式也必须从刚性视角转变到柔性视角。 一、刚性视角的理论模型、适用条件与理论缺陷

当代中国管理学主要流派研究范式和方法评析_罗纪宁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6)12-0086-03 当代中国管理学主要流派 研究范式和方法评析 罗纪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 摘要:目前中国管理学研究逐渐形成了全盘西化派、洋为中用派、中国式管理学派等三大流派。但中国管理学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今缺乏对中国本土化管理的研究和解读;在管理实战中隐藏着经济人、机械人的简单假设;研究目标远离 人本主义 命题;研究内容重工具轻视本质规律、重流程分析轻视哲学总结;研究方法不恰当、研究结论缺少实用价值。采用回归儒家人伦文化母体,引入 易经 的全息方法论,重视人性、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管理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关键词:中国管理学流派;研究范式;全息方法论中图分类号:F270 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aradigm and Methodology of C hinese Management Schools LUO Ji ning (Dept o f Market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 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0,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 ment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es,three major schools come out including wholly western -oriented,local adap ted and Chinese style management The paper presents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se research schools from three aspects:the response of industrial practice,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and methodology The future academic research of Chinese management should follow such orientations as returning to Confucianism ethics,introducing Yi -jing holography method ology,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 and person,person and matter ,person and thi ng Key words :chinese management schools;research paradigm;holography methodology 收稿日期:2005-07-04 作者简介:罗纪宁(1970-),男,广东普宁人,管理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 销系副教授、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心(CBC)主任,中山大学中国营销研究中心(CMC)研究 员。研究方向:消费者行为,营销战略,中国管理学。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管理学研究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管理学这20多年的历史就是西方管理学在中国社会全面渗透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中国的企业和政府也逐步成长并陆续与国际社会和市场环境接轨。回顾这一过程,尽管其中不乏有许多引入西方管理理念和方法后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的精彩案例,但更多的是发现许多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企业和政府机构管理中的 水土不服 现象。与此同时,中国出现了许多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管理创新。这一切正反管理实践案例的并存,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管理学研究未来发展何去何从的深入思考。毋庸置疑,中国的企业和政府需要更符合自己国情和文化背景的管理学理论。如何从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高度客观地评价中国管理学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是创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中国管理学的前提,笔者试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当代中国管理学的主要流派 当代中国管理学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经济 发展的产物,综观各种学说观点,从研究思路和方法去概括,可以分为以下三大流派: (一)全盘西化派 全盘西化派是当代中国管理学的主流。这一流派学者所做的工作都是遵循西方管理学的研究范式 从研究题目、研究前提、再到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都是欧美学术界的翻版。管理学全面西化过程在目前中国高校和学术界继续升温:比照西方模式的MBA 、EMBA 、MPA 教育已是中国一种时尚消费;留洋博士和海归教授是国内各大高校管理学院师资抢夺的重点;高校管理类专业教育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还是讲授内容均以美国版本为马首是瞻;管理学主流学术刊物全盘西化现象更是严重,动辄以是否有高深的数理模型作为研究水平高低的判断依据,其中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不是介绍或模仿西方管理理论和工具,就是在做艰深的 真空 数学推理 最后所得到的结论要么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要么是难以应用的空洞概念;这一切都是中国管理学研究全面西化高潮 2006 12 总第344期 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SEARC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