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探索宇宙
最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精品课件
![最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c2f399c850ad02df804132.png)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土 星 光 环 结 构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下列天体系统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A 地月系→太阳系 →星系
B 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银河系→太阳系→星系
D 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
地月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 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 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7节 探索宇宙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什么是宇宙?
宇
空间
150亿 光年
宙
时间
100多亿 年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银河系
宇 宙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太阳系的组成: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太 阳 系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质量占99.86%
水、金、地、火
类地 行星
课后反思
1、今天的学习结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
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 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探索宇宙 课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探索宇宙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0f1b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6.png)
• 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
• 新星和超新星是变星中的一个类别。人们看见 它们突然出现,曾经一度以为它们是刚刚诞生 的恒星,所以取名叫“新星”。其实,它们不 但不是新生的星体,相反,而是正走向衰亡的 老年恒星。其实,它们就是正在爆发的红巨星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提到,当一颗恒星步入老 年,它的中心会向内收缩,而外壳却朝外膨胀 ,形成一颗红巨星。红巨星是很不稳定的,总 有一天它会猛烈地爆发,抛掉身上的外壳,露 出藏在中心的白矮星或中子星来。
• 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 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 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 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 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 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 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 年是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 一算。
• 充满活力的宇宙
• 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 来了解一下它们。
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海王星.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 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 —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 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 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 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 你知道我国人民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 哪些成就吗?
• 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2 、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3、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 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 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
• 你还知道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代表人物? 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探索宇宙》宇宙说课教学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探索宇宙》宇宙说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25f6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9.png)
膨胀的宇宙
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 大的恒星集团。在银河系里,大部分恒 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侧 面看去像一只铁饼。我们的太阳系也在 这个铁饼里,人们肉眼看到的银河正是 这个“铁饼”的一部分。
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1000亿 颗以上。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银河星云、 星际气体和尘埃。
(1)涂油漆、矿物性油或烧制搪瓷、喷塑等。 (2)在钢铁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 (3)用化学方法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
水中
盐水 中
铁钉生锈观察记录表
放置位置
空气 中
潮湿 处
水中
盐水里和空气 中
生锈速度 慢 较快 较慢
快
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的结 铁在盐水里的生锈速度特别快。
论
生活中,人们怎样防 止铁生锈、减缓铁生 锈的速度?思考其中 的科学道理。
常见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1.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
绕:在2007年发射一 落:在2010年之前发 颗月球卫星“嫦娥一 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 号”,绕月工作1年, 球。 获取一些科学数据。
回:在2020年之前登 月机器人在采集月球 表面的一些样本后返 回地球。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00多年来,无数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为实现人类遨游太 空的伟大理想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终于在20世纪60 年代初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 了重大突破。在此后的38年中, 共有385名男女宇航员遨游过太 空,他们在太空连续生活和工作 最长时间为439天。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 远镜,使人们看到了更远的天空,开创了用望远镜观察宇宙 的新时代。
2024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探索宇宙》优质课件
![2024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探索宇宙》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7a4a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e.png)
7、探索宇宙
2
3
聚焦
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 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
4
探索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日升日落
月圆月缺
斗转星移
5
探索
6
探索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伽利略绘制的月面图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 天象,如日出日落、月相、斗转星移等。
(3)结合实际,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天文类的实践 活动?
14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5
谢谢观看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4/1/29
16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中的一门有趣的副课,其中的科学实验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科学实验包含的内 容很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说说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一、备课方面 虽然小学科学不是主课,但是老师应该对小学科学实验充分重视,在备课方面要精心准备。确定好教学内容和 方向,明确教学目的,对一学期的科学实验都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二、学生准备工作 有的实验课是实验室里本来就有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的,但是有的实验课是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工具的,老 师应该在上课前,让学生们准备好相关实验工具,并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三、提升学生兴趣 小学生刚开始对科学实验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孩子们年纪比较小,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对科学实验失去兴趣。 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动手做科学实验,并及时予以一定的奖励。 四、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有的是让学生一个个的操作过关,有的是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然后互相 合作完成实验。不管什么教学方式,一定要学生们写下详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考核方面 小学科学实验一般不做考试要求,但是老师们可以自己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做实验的态度、实验操作过 程、实验结果进行评分,作为小学生的平时成绩,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重视。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探索宇宙》教案(2022精编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探索宇宙》教案(2022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02988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3.png)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探索宇宙》教案(2022精编版)一. 教材分析《探索宇宙》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结构以及其中的一些基本组成。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宇宙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宇宙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在之前的科学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宇宙的基本知识,如太阳、地球、月球等。
但他们对宇宙的认知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深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结构,认识恒星、行星等基本天体。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2.恒星、行星等基本天体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宇宙模型3.相关视频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或视频资料,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宇宙的起源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宇宙模型,加深对宇宙结构的认识。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恒星、行星等基本天体的特征,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宇宙的起源、结构和基本天体。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宇宙探索的实践作业,如观察星空、了解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等。
8.板书(5分钟)宇宙的起源、结构及基本天体。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总计50分钟。
教学情境分析:在教学《探索宇宙》这一课时,我们需要创设一个充满神秘感和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教学情境。
3.7探索宇宙(教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3.7探索宇宙(教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aac54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b.png)
1. 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是由所有的天体和空间组成,包括星系、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小行星、流星、星际尘埃等。宇宙是无限的,它的范围和边界目前还无法确定。
2. 宇宙的组成:宇宙主要由星系组成,星系是由恒星、行星、卫星、黑洞、星际尘埃等组成的。宇宙中的物质主要包括气体、尘埃、岩石和金属等。
8. 宇宙的未来:目前对宇宙的未来有很多不同的预测,包括宇宙的膨胀、宇宙的收缩、宇宙的大撕裂等。
9. 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宇宙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人类的起源地,也是人类探索的极限。宇宙的研究对人类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宇宙的奥秘,也可以为人类提供新的资源和能源。
10. 宇宙的挑战:宇宙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宇宙的观测技术、宇宙的计算模型、宇宙的物理定律等。这些挑战需要科学家们不断的研究和创新。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宇宙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出了问题或设置了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环节为后续的新课呈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呈现过程中,我注重清晰、准确地讲解知识点,并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我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互动探究环节,我设计小组讨论和学生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此外,我还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3.7 探索宇宙(教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中的“3.7 探索宇宙”,属于科学学科,主要向学生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组成以及宇宙的起源等知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本节课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宇宙,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 7.探索宇宙PPT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 7.探索宇宙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c3b86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3.png)
知识回顾
太阳系
日食现象
星座图
4
知识回顾
银河系
仙女座星系
蟹状星云
5
交流:人类怎样探索宇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京古观象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方红一号卫星
6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
7
交流:探索的工具和对宇宙的认识
8
小结: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古代
近代
现代
登封观星台
9
了解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的成就
图片来源于网络
18
谢谢观看
19
7.《探索宇宙》答疑
教师: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20
问题一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我 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的火星探测有什么任务 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祝融号”火星车 21
火星探测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祝融号”火星车
7.探索宇宙
教师: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1
本课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
教科书
活动记录单
笔
2
学习目标
1.了解天文观测和利用航天器探测宇宙的历史,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进展。 2.能基于所学知识,用表格、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自己的 观点。 3.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推进探索宇宙技术发展的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宇航员穿着宇航服出舱
宇航服作用: 提供氧气、保持大气压力、
排除二氧化碳、维持合适的温 度、防止宇宙辐射、流星体和 宇宙尘埃的危害。
24
谢谢观看
25
科学探测任务: 对火星的表面形貌、
探索宇宙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
![探索宇宙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f356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6.png)
小结 你清楚了吗: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
宇总
宙
星 系
)
(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其它恒星 系
太阳 系
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小结
拓展
拓展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 自古以来,人类就充满了对宇宙的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
导入
常识:
•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路程,它是 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长度单位。光的 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
算一算:
一光年到底等于多少万千米?
30×60 ×60 ×24 ×365 =946080000万千米
导入
探索
银河系是地球和太阳所属 的星系。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 天球上的亮带被我国称为银河 而得名。
银河系呈旋涡状,有4条螺 旋状的旋臂从银河系中心均匀 对称地延伸出来。
探索
• 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
探索
漩涡星系 不规则星系 河外星系
宝女座星系 椭圆星系
猎户座星系
蝌蚪星系
三角座星系
环状星系
仙女座星系膨胀的宇宙
• 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
拓展
拓展
•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
拓展
•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拓展
神舟五号
拓展
神舟九号
天宫一号
拓展
探月卫星发射升空
小结
板书设计: 8、探索宇宙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教科版科学六下《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探索宇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3620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9.png)
教科版科学六下《探索宇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宇宙》是教科版科学六下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结构、恒星、行星、银河系等。
本章内容丰富,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关于地球、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
但宇宙作为一个广阔的主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突破重难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起源、结构、恒星、行星、银河系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宇宙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宇宙。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宇宙的起源和结构2.恒星、行星、银河系的特征和分类3.宇宙探索的方法和手段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实验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宇宙。
4.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宇宙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PPT、视频、图片等。
2.准备实验器材,如望远镜、星空图等。
3.设计好讨论题目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宇宙的美景,引导学生思考:宇宙是什么?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又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宇宙的起源、结构、恒星、行星、银河系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宇宙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如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绘制星空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宇宙的奥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恒星、行星、银河系的特征和分类,加深对宇宙知识的理解。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教案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0ec7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02.png)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认识一些常见的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等。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能够运用多种渠道收集宇宙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总结。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成就,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宇宙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各天体的特点。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理解宇宙的无限性和复杂性。
体会科学技术在探索宇宙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宇宙图片、视频等资料。
2、太阳系模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宇宙星空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宇宙中有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探索宇宙。
(二)新课讲授1、认识宇宙展示宇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对宇宙的初步印象。
讲解宇宙的概念,包括宇宙的范围、组成等。
2、常见的天体依次介绍恒星、行星、卫星等常见天体的概念和特点。
举例说明,如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太阳系展示太阳系的图片或动画,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各行星的大小、距离太阳的远近等特征。
4、银河系讲解银河系的概念,介绍银河系的形状、大小和组成。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5、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从古至今,讲述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过程,如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空来推测天体的运行规律。
介绍现代人类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宇宙探索的成就,如发射卫星、探测器等。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7课《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7课《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8bc06d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0.png)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7课《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探索宇宙》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7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宇宙有更深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宇宙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宇宙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知道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知识。
2.难点:对宇宙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宇宙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宇宙中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知识。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宇宙知识的相关案例。
3.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呈现的宇宙知识,进行思考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巩固,帮助学生加深对宇宙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可以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星空、了解航天科技等。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7.《探索宇宙》(课件)(共26张PPT)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7.《探索宇宙》(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d5147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2.png)
河南登封 观星台
河南登封观星台 北京古观象天文台
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可放大一千倍的天文望远镜。
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 星的四颗卫星,借助于望远镜,伽利 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 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是由 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
中国航天之父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6年10月8日成立
钱学森
聚焦:人类是人怎造样卫探星索宇宙的呢?
“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返回式卫星 1975年11月26日发射成功
目前, 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长征系列运载火 箭的顺利发射, 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 天梦想。“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 不久的将来, 我国宇航 员还将登月考察。
2005.10
神舟六号
我国首次多人多天飞行 并参与空间实验
2007.10
“嫦娥” 一号
中国探月工程
2008.09
神舟七号
宇航员在太空首次出舱 活动
2010.10
“嫦娥” 二号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 技术先导星
2011.11
神舟八号
在太空与“天宫一号” 成功对接两次
2013.12
“玉兔” 号月球车
驶抵月球表面,绕嫦 娥三号拍照传回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发射成功
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
费俊龙和聂海胜
。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天宫”空间站
“天宫”号空间站 2021年6月17日完成对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7.《探索宇宙》教学反思(3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7.《探索宇宙》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f519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c.png)
7.《探索宇宙》教学反思(1)《探索宇宙》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宇宙的好奇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教学设计的聚焦环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提问“我们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引导学生主动分享对宇宙探索的认识和想法,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探索环节,我通过提供丰富的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资料的梳理和提炼。
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过程和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梳理资料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如何提炼关键信息和进行排序感到迷茫。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之前的指导中没有足够明确和具体,导致学生在处理信息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在研讨环节,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享所获得的太空知识。
然而,部分学生由于前期资料梳理不足,导致在分享时缺乏深度和广度。
这也反映出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宇宙探索的意义和价值方面还有待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加强对学生资料处理能力的培养。
在探索环节,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提取关键信息、进行信息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这些技能。
其次,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宇宙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动力和目的,以及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最后,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引入更多有趣的宇宙探索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宇宙探索的魅力和意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探索宇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探索宇宙》](https://img.taocdn.com/s3/m/ada5737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5.png)
在本次《探索宇宙》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好奇。通过提问和讨论,他们表现出对课程内容的极大兴趣。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以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介绍部分,部分学生对宇宙大爆炸等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如动画、实验等,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3.恒星与行星:探讨恒星和行星的形成、特点以及生命周期。
4.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介绍从古代到现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包括著名的天文学家、太空探险家等。
5.宇宙的未来:展望未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模拟等方法,探索宇宙奥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恒星与行星的形成及生命周期:解释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从诞生到消亡的生命周期。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概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包括著名的天文学家、探测器、太空任务等。
举例:在讲解太阳系结构时,教师应着重介绍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行星的比较,使学生对地球的特殊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2.教学难点
续关注宇宙科学发展的态度。
3.科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太阳系、恒星、行星等基本概念,了解宇宙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
4.科学技术与社会:通过学习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5.环境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模型制作的结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8《探索宇宙》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8《探索宇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03173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7.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8《探索宇宙》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宇宙》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中的一节重点课文。
主要介绍了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星系、恒星、行星等,同时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天体运动的知识,对于宇宙的概念和基本组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宇宙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星系、恒星、行星等。
2.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宇宙的深度和广度。
2.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图片等。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宇宙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哪些天体?2.呈现(10分钟)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星系、恒星、行星等,同时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解答和总结,使学生对宇宙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我们还可以如何探索宇宙?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宇宙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国探索宇宙成果的短文。
8.板书(5分钟)宇宙的基本知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
本节课通过图片和案例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 相当重要的位置。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的顺利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想。
• 我国载人飞船“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中国人第一次实现了手控交会对接, 并能穿舱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在那里进行长达13天的太空生活和进 行科研实验。说明我国具备了建设太 空空间站的能力; “嫦娥”二号探月 卫星又成功发射,不久的将来,我国 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神舟五号
嫦娥一号
• 100 多年来,无数科学家和工程专家
为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进行 了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终于在20世 纪60年代初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 了重大突破。在此后的38年中,共有 385 名男女宇航员遨游过太空,他们
在太空连续生活和工作最长时间为 439 天。在这期间,人类也付出了代 价,先后有14名男女宇航员在航天飞
探索宇宙
太空技术的发展, 人造地球卫星、太空望 远镜、太空探测器、载 人宇宙飞船等相继出现, 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 现在宇航员还可在太空 站上过太空生活呢!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 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 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 的名称。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 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 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 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 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 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 还将登月考察。
• 在观星过程中, 我们看到的天空中 闪亮的银河光带, 实际是由许许多多 的恒星组成的一个 恒星集团,被人们 称为银河系。银河 系大约由1000 亿~2000亿颗恒 星组成,直径有 10万光年。
银河系的直径有多长?
•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 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 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 A、10 B、10万 C、1源自00亿❖ 3、( A )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 A、中国 B、美国 C、前苏联
❖ 4、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A )千米。
❖ A、30万 B、300万 C、10亿
❖ 5、2011年11月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与什么在太空中
成功实现两次交汇对接( C)
❖ A、神州六号 B、神舟七号 C、神州八号
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 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
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 亿光年的 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 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漩涡星系
宝女座星系
蝌蚪星系
三角座星系
不规则星系
我们已经了解了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 颗恒星为中心的, 由行星、卫星、矮 行星、小天体(包 含小行星、彗星) 等组成的一个天体 系统。
是的的在 银星星浩 河系系瀚 系叫。的 里银其宇 的河中宙 一系,中 个。有, 小而一有 星太个许 系阳象许 。系飞多
又碟多
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 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 一样的天体系统
黑矮星
缩小
白矮星
爆
炸
黑洞 中子星
超新星
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 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 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 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 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 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 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 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 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 一光年=30x60x60x24x365 =946080000万千米 =94608亿千米
10万光年=94608x100000=9640800000亿千 米
知识小卡片
• 思考:太阳光从太阳到地球需要多长 时间? 那刚刚看到的阳光是什么时候的 呢?
8.3分钟 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约150000000千米 150000000÷300000=500秒 500÷60≈8.3
课堂总结
❖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 2、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
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 3、一是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二
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4、天空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类似太阳一样发光
发热,也有可能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 系统。
椭圆星系
环状星系
仙女座星系
河外星系
猎户座星系
草帽星系
螺旋星系
地球(月球)
银河系
宇宙 (总星系)
太阳系
其它七大行星 和矮行星,小天 体等
其它众多 的恒星系
河外星系
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 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星云的气体 和尘埃紧缩
原恒星 燃料消耗殆尽,膨胀 红巨星 超巨星
当堂检测题
❖ 一、判断题
❖ 1、恒星也有诞生和消亡的变化过程。( √ ) ❖ 2、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 ❖ 3、银河系是由许多的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 ❖ 4、宇宙目前处于膨胀阶段。( √ )
❖ 5、、恒星其实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运动的。
(√ )
❖ 6、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 ×)
❖ 7、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 8、宇宙虽然是无边无际的,但是人类已经看 到了宇宙的边缘。( × )
❖ 9、我国已经实现了宇航员登月考察。(× )
❖ 10、恒星是永恒的,是不会消失的。( × )
❖ 二、选择题
❖ 1、会发光发热的是( A )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 2、银河系的直径有( B )光年。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
恒星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 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 质……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 自古以来,人类就充满了对宇宙的幻 想,向往着飞向太空。
• 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 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 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以来,人们不断 地改进,发明了许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 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