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 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 1分。
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 (烘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 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 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 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 凄凉。”作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 亡妻的怀念之情。
根据答案及评分标准,你能总结出诗歌表现手法 鉴赏的评分要点 即具体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吗?
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
(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阐运用)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 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
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2.修辞方法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3.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包括…… ①表现手法:如对比、渲染、烘托、白描、象征、 用典、托物言志 、抑扬、照应、联想想象、以小 见大、赋比兴等。 ②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借代、 夸张、反复、双关(互文)反问、设问、反语等; ③表达方式:叙述、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 合)、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 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灵活运用;根据诗歌内容作判断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如何体现乐景写哀情?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 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 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 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 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 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 加浓厚。
最深的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 惑。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
一、试题传真:08年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
填诗词小练习 诗词之魅力
最快的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害羞的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多的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消瘦的人——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眼力最差的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
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
规范答题。
古 诗 词 表 达 技 巧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1.表现手法 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烘托,细节描写, 白描,乐景衬哀情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想,衬托(正、 反衬)
参考答案1: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 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的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 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 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 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参考答案2: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 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 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 的神情。
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 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 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这首词表达写的是什么景,表达什么情?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 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 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 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哀景。 哀景 写哀情。 杜甫《登高》是最有代表性的哀景写哀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哀景
乐情
哀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昂然, 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爱意。“莺争”“燕 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 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情有独钟——乐景 ,借 景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乐景写乐情
小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
以“故乡明月”传达“思乡情”; 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 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 “悲欢 离合情”; 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 情”;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