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试题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根据增长极理论分析城乡统筹的问题
(1)增长极的概念(主导产业):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经济学家佩 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 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 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 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2)引用到“空间上”后的概念: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等地 理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他 认为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 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代维尔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 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
导,前者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美国和欧洲进行国际贸易前后以劳动时间计的比较利益或相对效率
美国
欧洲
食品
衣服
食品
衣服
国际贸易进行前 1单位
1/2单位
1/3单位 1/4单位
国际贸易进行后 1单位
3/4单位
1/2单位 1/4单位
三、简答2’
1、区域规划的内涵、主要任务和目的 内涵: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主要任务: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 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
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 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 目的:发挥区域整体优势,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 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产业结构及其划分类型 内涵: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类型: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 各业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常见的分类 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可分为:1.生产资料生产部类;2.消费资料生产部类。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可分为: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 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 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可分为: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辅助产业又称配套产业,或关联产 业;基础性产业。 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可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简称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联合国工业组织分类产业结构共10大类;我国现行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产 业结构16大类。
加拿大
200
200
英国
200
80
合计
200
200
200
80
描述:绝对成本说:加拿大和英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具有不同的
生产效率,在未进行国际地域分工前,加拿大和英国分别劳动200日,
共可获得100t小麦和40匹布。而进行地域分工后,加拿大只生产自身生
产效率较高的小麦,而英国只生产布匹,两国分别劳动200日,就共可
富;使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受到严重限制;阻碍了农民素质提高,导致 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困贫。
②土地产权问题:目前我国土地产权不明晰,造成土地征收权被滥 用、征地安置补偿不合理,农民合法权益受损。
③土地制度问题: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虚位,所有权 效力存在相对性和权利内容的不完全性,并且农地承包合同性质不明, 土地流转制度也存在缺陷。
③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分析,一般只在极小地 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究。它与产业环境似乎相当接近,但也有些 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一行业的全体的角 度去分析,而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的是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 (3)提出战略构想:一般来说,提出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是,要对区 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综合分 析时常常是两两组合,在组合分析比较结果中挑选出较合适的方案。
二、名词解释4’
1、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 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2、区域优势: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 条件的存在,使该地区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 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 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 积结果。 4、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 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 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④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国家实行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 轻农”,“重城市轻农村”,人为制造“剪刀差”。
⑤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国家的社会保障也只能覆盖城市,而广大农 民的生老病死全都寄托在贫瘠的土地上。 (5)城乡统筹的解决方法/出路:
1 做好各项规划的协调工作,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 划,促进城乡统筹;
2 做好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工作的改革、调整: a、针对农村产权问题,产权需明晰。例,成都实行的“确权富 能”政策 b、土地综合整理的实行 3 做好城乡社会保障、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之间的协
调、统筹,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探索建立多层次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或者1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 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2积极推 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 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化、法制 化;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 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4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 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义 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 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5深化城乡 投资建设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乡村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四、论述3’ 1、区域发展战略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何确定一个区域的发展 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
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战略目标、战 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布局、战略措施。 2)如何进行战略选择: (1)知己: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3、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从工厂到区域(绝对成本学说)(描述表
格)
加拿大和英国小麦和布匹的生产效率
小麦
布匹
劳动日数
产量/t 劳动日数 产量/匹
加拿大
50
50
150
20
英国
150
50
50
20
合计
200
100
200
40
进行国际地域分工后加拿大和英国小麦和布匹的生产效率
小麦
布匹
劳动日数
产量/t 劳动日数 产量/匹
主要包括:①评估区域地位: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层 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它通常反映在排序的前 后或高低,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方面。区 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 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②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作两种比较:一是区内比 较。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全面 的分析、比较,以明确哪种因素、哪一种资源、哪一个条件对区域发展 的作用最大,是优势所在。二是区际比较。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比较, 最容易表现出强势、弱势甚至是劣势出来。
一、选择题(多选)5’
1、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2、罗斯托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依次为:传统社 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 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3、区域的本质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结构性,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区域结构源于区域的联系。 4、衡量土地利用程度的常见指标: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建筑密 度、建筑容积率、土地利用集约度;农业用地率;耕地复种率;粮食作 物复种率;森林覆盖率;载畜量;水面利用率;建设用地率。 5、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辐射、风等,其供应基本上是往复不断的,即 所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对此类资源的利用应按照充分利用 和综合开发的原则,在可能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风能、 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
增长极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指在主导部门迅速成长,引起 区域内其它经济活动趋向于增长极的过程,增长极通过这一过程得以成 长壮大。扩散指在一段时间内,随着增长极的成长,增长极所产生的对 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带动作用不断在空间上传递和波及的过 程。 (3)我国处在增长极的极化阶段:其中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 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极化阶段由于经济集聚,增长极相对地压抑了周 围地区的发展机会,与周围地区差异扩大。极化阶段持续的时间可能相 当长,例如15~25年。在此期间,贫困地区仍然贫困,政治不安定因素 可能增加。对于城乡统筹问题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其主导产业和推 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尤其是 乡村地区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其 发展机会,使城乡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4)我国现阶段城乡统筹面临的问题: ①农村户籍问题:目前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户籍制度剥夺了农 民平等分配国家资源的机会;限制了农民进城创业,阻碍了农民增收致
③评估区域容量(即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 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 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
④评估区域创新活动: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新的技术,即新 的生产方法;②新的产品;③新的原材料;④新的市场;⑤新的组织。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现在把创新活动大致分为三类,即技 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活动四要素:机会、环境、支持系 统、创新者。 (2)知彼: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①总体环境:“总体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各种“大环境”,经济、社会、 文化、军事、政治、法律、风俗等都会影响区域发展。a、审时度势, 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b、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 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c、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 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②产业环境: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及影响这 些动力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状况分析:如生产类型、原材料来源、生产成本、生产的附加价 值、规模经济利益等; 产品状况分析:如产品类型、替代品等; 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如产业的成熟度、销售对象、销售范围、进出口状 况等; 产品生产环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
比较利益增加
百度文库
0
1/4倍
1/6倍
0
描述:进行国际贸易前,美国在食品和衣服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
势,其生产1单位食品的成本为欧洲的33.3%,而生产1单位衣服的成本 是欧洲的50%,可见美国生产食品的优势大于生产衣服的优势,因此在 国际分工中,美国全部生产食品而欧洲全部生产衣服,进行国际贸易交
获得200t的小麦和80匹布。
启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
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每个国
家均按此原则进行专业化生成,通过贸易进行交换,可使各国的资源、
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反思:如果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各
(1)增长极的概念(主导产业):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经济学家佩 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 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 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 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2)引用到“空间上”后的概念: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等地 理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他 认为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 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代维尔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 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
导,前者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美国和欧洲进行国际贸易前后以劳动时间计的比较利益或相对效率
美国
欧洲
食品
衣服
食品
衣服
国际贸易进行前 1单位
1/2单位
1/3单位 1/4单位
国际贸易进行后 1单位
3/4单位
1/2单位 1/4单位
三、简答2’
1、区域规划的内涵、主要任务和目的 内涵: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主要任务: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 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
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 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 目的:发挥区域整体优势,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 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产业结构及其划分类型 内涵: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类型: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 各业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常见的分类 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可分为:1.生产资料生产部类;2.消费资料生产部类。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可分为: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 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 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可分为: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辅助产业又称配套产业,或关联产 业;基础性产业。 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可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简称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联合国工业组织分类产业结构共10大类;我国现行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产 业结构16大类。
加拿大
200
200
英国
200
80
合计
200
200
200
80
描述:绝对成本说:加拿大和英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具有不同的
生产效率,在未进行国际地域分工前,加拿大和英国分别劳动200日,
共可获得100t小麦和40匹布。而进行地域分工后,加拿大只生产自身生
产效率较高的小麦,而英国只生产布匹,两国分别劳动200日,就共可
富;使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受到严重限制;阻碍了农民素质提高,导致 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困贫。
②土地产权问题:目前我国土地产权不明晰,造成土地征收权被滥 用、征地安置补偿不合理,农民合法权益受损。
③土地制度问题: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虚位,所有权 效力存在相对性和权利内容的不完全性,并且农地承包合同性质不明, 土地流转制度也存在缺陷。
③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分析,一般只在极小地 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究。它与产业环境似乎相当接近,但也有些 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一行业的全体的角 度去分析,而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的是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 (3)提出战略构想:一般来说,提出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是,要对区 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综合分 析时常常是两两组合,在组合分析比较结果中挑选出较合适的方案。
二、名词解释4’
1、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 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2、区域优势: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 条件的存在,使该地区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 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 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 积结果。 4、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 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 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④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国家实行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 轻农”,“重城市轻农村”,人为制造“剪刀差”。
⑤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国家的社会保障也只能覆盖城市,而广大农 民的生老病死全都寄托在贫瘠的土地上。 (5)城乡统筹的解决方法/出路:
1 做好各项规划的协调工作,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 划,促进城乡统筹;
2 做好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工作的改革、调整: a、针对农村产权问题,产权需明晰。例,成都实行的“确权富 能”政策 b、土地综合整理的实行 3 做好城乡社会保障、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之间的协
调、统筹,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探索建立多层次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或者1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 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2积极推 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 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化、法制 化;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 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4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 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义 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 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5深化城乡 投资建设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乡村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四、论述3’ 1、区域发展战略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何确定一个区域的发展 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
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战略目标、战 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布局、战略措施。 2)如何进行战略选择: (1)知己: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3、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从工厂到区域(绝对成本学说)(描述表
格)
加拿大和英国小麦和布匹的生产效率
小麦
布匹
劳动日数
产量/t 劳动日数 产量/匹
加拿大
50
50
150
20
英国
150
50
50
20
合计
200
100
200
40
进行国际地域分工后加拿大和英国小麦和布匹的生产效率
小麦
布匹
劳动日数
产量/t 劳动日数 产量/匹
主要包括:①评估区域地位: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层 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它通常反映在排序的前 后或高低,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方面。区 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 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②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作两种比较:一是区内比 较。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全面 的分析、比较,以明确哪种因素、哪一种资源、哪一个条件对区域发展 的作用最大,是优势所在。二是区际比较。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比较, 最容易表现出强势、弱势甚至是劣势出来。
一、选择题(多选)5’
1、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2、罗斯托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依次为:传统社 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 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3、区域的本质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结构性,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区域结构源于区域的联系。 4、衡量土地利用程度的常见指标: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建筑密 度、建筑容积率、土地利用集约度;农业用地率;耕地复种率;粮食作 物复种率;森林覆盖率;载畜量;水面利用率;建设用地率。 5、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辐射、风等,其供应基本上是往复不断的,即 所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对此类资源的利用应按照充分利用 和综合开发的原则,在可能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风能、 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
增长极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指在主导部门迅速成长,引起 区域内其它经济活动趋向于增长极的过程,增长极通过这一过程得以成 长壮大。扩散指在一段时间内,随着增长极的成长,增长极所产生的对 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带动作用不断在空间上传递和波及的过 程。 (3)我国处在增长极的极化阶段:其中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 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极化阶段由于经济集聚,增长极相对地压抑了周 围地区的发展机会,与周围地区差异扩大。极化阶段持续的时间可能相 当长,例如15~25年。在此期间,贫困地区仍然贫困,政治不安定因素 可能增加。对于城乡统筹问题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其主导产业和推 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尤其是 乡村地区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其 发展机会,使城乡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4)我国现阶段城乡统筹面临的问题: ①农村户籍问题:目前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户籍制度剥夺了农 民平等分配国家资源的机会;限制了农民进城创业,阻碍了农民增收致
③评估区域容量(即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 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 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
④评估区域创新活动: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新的技术,即新 的生产方法;②新的产品;③新的原材料;④新的市场;⑤新的组织。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现在把创新活动大致分为三类,即技 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活动四要素:机会、环境、支持系 统、创新者。 (2)知彼: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①总体环境:“总体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各种“大环境”,经济、社会、 文化、军事、政治、法律、风俗等都会影响区域发展。a、审时度势, 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b、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 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c、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 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②产业环境: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及影响这 些动力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状况分析:如生产类型、原材料来源、生产成本、生产的附加价 值、规模经济利益等; 产品状况分析:如产品类型、替代品等; 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如产业的成熟度、销售对象、销售范围、进出口状 况等; 产品生产环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
比较利益增加
百度文库
0
1/4倍
1/6倍
0
描述:进行国际贸易前,美国在食品和衣服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
势,其生产1单位食品的成本为欧洲的33.3%,而生产1单位衣服的成本 是欧洲的50%,可见美国生产食品的优势大于生产衣服的优势,因此在 国际分工中,美国全部生产食品而欧洲全部生产衣服,进行国际贸易交
获得200t的小麦和80匹布。
启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
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每个国
家均按此原则进行专业化生成,通过贸易进行交换,可使各国的资源、
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反思:如果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