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共126页
合集下载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课件

表示方法
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如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其中,二 进制是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因为它具有简单、可靠和易于传输的优点。
数字信号的波形
波形种类
数字信号的波形有多种,如矩形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等。这 些波形在数字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波形参数
数字信号的波形参数包括幅度、频率和相位等,这些参数可 以用来描述波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在数字信号传输和处理 过程中,波形参数的变化会对信号的质量和性能产生影响。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数字信号基础知识 • 基带传输系统概述 •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 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 • 基带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CHAPTER
01
引言
课程背景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是通信系统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 数字广播、数字音频等领域。
CHAPTER
02
数字信号基础知识
数字信号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不连续的信 号,它表示的是离散时间状态的变化 。
特点
数字信号具有离散性、不连续性和量 化性,这些特点使得数字信号在传输 和处理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 能力。
数字信号的生成与表示
生成方式
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生成,如抽样、量化和编码等。这些过程可以将连 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CHAPTER
06
基带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基于基带传输的数字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概述
数字电视系统采用基带传输方式,将数字信号传输到接收端,实现 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播放。
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
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如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其中,二 进制是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因为它具有简单、可靠和易于传输的优点。
数字信号的波形
波形种类
数字信号的波形有多种,如矩形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等。这 些波形在数字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波形参数
数字信号的波形参数包括幅度、频率和相位等,这些参数可 以用来描述波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在数字信号传输和处理 过程中,波形参数的变化会对信号的质量和性能产生影响。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数字信号基础知识 • 基带传输系统概述 •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 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 • 基带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CHAPTER
01
引言
课程背景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是通信系统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 数字广播、数字音频等领域。
CHAPTER
02
数字信号基础知识
数字信号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不连续的信 号,它表示的是离散时间状态的变化 。
特点
数字信号具有离散性、不连续性和量 化性,这些特点使得数字信号在传输 和处理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 能力。
数字信号的生成与表示
生成方式
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生成,如抽样、量化和编码等。这些过程可以将连 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CHAPTER
06
基带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基于基带传输的数字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概述
数字电视系统采用基带传输方式,将数字信号传输到接收端,实现 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播放。
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37页精选文档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h) 分相码; (i)t 信号反转码(CMI)
3
1. 单极性不归零(NRZ)码 (1) 发送能量大,有利于提高接收端信噪比; (2) 在信道上占用频带较窄; (3) 有直流分量,将导致信号的失真与畸变;且由于直流 分量的存在,无法使用一些交流耦合的线路和设备; (4) 不能直接提取位同步信息; (5) 接收单极性NRZ码的判决电平应取“1”码电平的一半。
17.05.2020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4
2. 双极性不归零(NRZ)
(1) 从统计平均角度来看,“1”和“0”数目各占一半时无 直流分量, 但当“1”和“0”出现概率不相等时,仍有直流成 份;
(2) 接收端判决门限为0, 容易设置并且稳定, 因此抗干 扰能力强;
(3) 可以在电缆等无接地线上传输。
(a)
t
(b)
t
(c)
t
(d)
t
(e)
( f)
(g)
(h)
( i)
17.05.2020
t
图t 5 – 1
(a) 单极性(NRZ)码 ;
(b) 双极性(NRZ)码;
(ct) 单极性(RZ)码;
(d) 双极性(RZ)码;
(e) 差分码;
(f)t 交替极性码(AMI);
(g)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
17.05.2020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
3. 单极性归零(RZ)
如图 5 - 1(c) 所示。在传送“1”码时发送1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 间的归零脉冲;在传送“0”码时不发送脉冲。其特征是所用脉冲宽 度比码元宽度窄,即还没有到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就回到零值,因此, 称其为单极性归零码。脉冲宽度τ与码元宽度Tb之比τ/Tb叫占空比。单 极性RZ码与单极性NRZ码比较, 除仍具有单极性码的一般缺点外, 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此优点虽不意味着单极性归零 码能广泛应用到信道上传输,但它却是其它码型提取同步信号需采 用的一个过渡码型。 即它是适合信道传输的,但不能直接提取同步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课件

无线基带传输技术
总结词
无线基带传输技术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能够实现灵 活的数据传输和便捷的网络接入,为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提供了更好的解 决方案。
详细描述
无线基带传输技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具有灵活、便捷的优点。通过 无线基带传输技术,可以实现移动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网络接入和数据传 输,为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信道
01
02
03
信道定义
信道是传输信号的媒介, 可以是无线或有线传输介 质。
信道分类
信道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 数字信道。模拟信道传输 模拟信号,而数字信道传 输数字信号。
信道的作用
为信号提供传输媒介,是 连接信号源和接收端的桥 梁。
解调器
解调器定义
01
解调器是将传输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基带信号的设备。
目的地的作用
接收并处理传输的信号,是整个传输系统的终点。
03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 指标
频谱效率
频谱效率定义
频谱效率是指在单位频谱资源上所能传输的信息量,通常用 bps/Hz表示。
影响因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频谱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号处理 算法、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
优化方法
为了提高频谱效率,可以采用更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调制方式和 编码方式,例如采用高阶调制和信道编码技术。
影响因素
信噪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传输介质、信号处理算 法等。
03
优化方法
为了提高信噪比,可以采用更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和传输 介质,例如采用低噪声放大器、光纤传输等。同时,也可 以采用信噪比增强技术,例如采用频域或时域滤波技术、 自适应均衡技术等。
《数字基带传系统》课件

总结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型调制技术和多载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和灵活性。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新型调制技术如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等,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多载波技术如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SC-FDE(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等,可以提升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和频谱利用率。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和灵活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信噪比是衡量信号质量的重要参数,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总结词
信噪比是影响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信噪比越高,说明信号质量越好,系统传输的可靠性越高。因此,提高信噪述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电视信号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传输,为观众提供清晰、流畅的视听体验。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质量稳定、可实现远程传输等优点。
借助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移动通信网络能够实现高速、大容量的信号传输,支持各种无线通信服务。
VS
带宽效率是指单位带宽内传输的比特速率。
详细描述
带宽效率是衡量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评估系统在有限的带宽内传输数据的能力。高带宽效率意味着在相同的带宽内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整体效率。因此,优化带宽效率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
工学通信原理第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带宽效率
带宽效率的定义:在单位时间内,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能够传输的最大 数据量
提高带宽效率的方法:采用更高速 率的传输技术、优化传输介质、减 少传输损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带宽效率的影响因素:传输速率、 传输距离、传输介质等
带宽效率的重要性:直接影响数字 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是衡 量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卫星通信网络中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卫星通信网络: 利用卫星进行 通信的网络系
统
数字基带传输 系统:在卫星 通信网络中传 输数字信号的
系统
实际应用案例: 卫星电视、卫 星电话、卫星
互联网等
特点:传输速 度快、覆盖范 围广、可靠性
高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差错控制编码
目的:提高传输可靠性,减少错误率
原理: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常见编码方式: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前向纠错码 (FEC)等 应用: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存储等领域
06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实 际应用案例
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基带传输系 统在有线电视网 络中的应用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数字基带传输 系统的性能指 标
02
数字基带传输 系统的基本概 念
05
数字基带传输 系统的编码方 式
03
数字基带传输 系统的信号处 理
06
数字基带传输 系统的实际应 用案例
信号的频谱特性
第8课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东南大学通信原理课件

1 1 Pe P (0 /1) P(1/ 0) 1 erf 2 2 A 1 A 2 2 2 erfc n n
26
6.5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二进制单极性基带系统
对于单极性信号, 若设它在抽样时刻的电平取值为+A 或0(分别对应信码“1”或“0” ),则只需将下图中f0(x) 曲线的分布中心由-A移到0即可。
一是理想矩形特性在物理上不可实现;
二是理想的冲激响应h(t) 的“尾巴”很长,衰减很
慢,当定时存在偏差时,可能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
13
6.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余弦滚降特性
为解决理想低通特性存在的问题,可使理想低通 滤波器特性的边沿缓慢下降,这称为“滚降”。 一种常用的滚降特性是余弦滚降特性,如下图所 示:
f / f N
其中,fN - 奈奎斯特带宽, f - 超出奈奎斯特带宽的扩展量
15
6.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f / f N
滚降系数越大,h(t)的拖尾衰减越快
滚降使带宽增大为
B f N f (1 ) f N
余弦滚降系统的最高频带利用率
16
通信原理
冯 熳
fengman@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
通信原理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
6.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数 字 基 带 信 号 通 过 基 带 传 输 系 统 时 , 由 于 系 统 (主要是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或者由于信道 中加性噪声的影响,使收端脉冲展宽,延伸到邻 近码元中去,从而造成对邻近码元的干扰,我们 将这种现象称为码间串扰。
26
6.5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二进制单极性基带系统
对于单极性信号, 若设它在抽样时刻的电平取值为+A 或0(分别对应信码“1”或“0” ),则只需将下图中f0(x) 曲线的分布中心由-A移到0即可。
一是理想矩形特性在物理上不可实现;
二是理想的冲激响应h(t) 的“尾巴”很长,衰减很
慢,当定时存在偏差时,可能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
13
6.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余弦滚降特性
为解决理想低通特性存在的问题,可使理想低通 滤波器特性的边沿缓慢下降,这称为“滚降”。 一种常用的滚降特性是余弦滚降特性,如下图所 示:
f / f N
其中,fN - 奈奎斯特带宽, f - 超出奈奎斯特带宽的扩展量
15
6.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f / f N
滚降系数越大,h(t)的拖尾衰减越快
滚降使带宽增大为
B f N f (1 ) f N
余弦滚降系统的最高频带利用率
16
通信原理
冯 熳
fengman@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
通信原理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
6.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数 字 基 带 信 号 通 过 基 带 传 输 系 统 时 , 由 于 系 统 (主要是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或者由于信道 中加性噪声的影响,使收端脉冲展宽,延伸到邻 近码元中去,从而造成对邻近码元的干扰,我们 将这种现象称为码间串扰。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课件

解决方案
采用均衡器对信号进行处理,调整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减小码间干扰; 采用多径传输技术,利用多条路径传输同一信号,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多径衰落
多径衰落的定义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由于传输介质的散射和反射效应,信号可能会经过多条路径到达 接收端,形成多径衰落现象。
多径衰落的影响
多径衰落会导致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变化,使得信号在接收端难以正确解调。严重时甚 至会导致信号失真或丢失。
信号类型
产生原始信号,如语音、图像、文字等。
信号质量
信号源的特性决定了传输信号的质量。
多路复用
多个信号源可以共用同一信道,提高信道利用率。
调制器
01
调制方式
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调 制信号。
02
03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
调制性能
根据信道特性和传输质量要求选 择合适的调制方式。
调制器的性能决定了传输信号的 质量。
目的地
接收设备
接收传输的信号,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
接收质量
目的地的接收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信噪比、误码率等。
多路复用的处理
在多路复用情况下,目的地需要对不同信号进行分离和识别。
03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 性能指标
传输速率
总结词
传输速率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位数。
特点
具有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高、抗干 扰能力强、误码率低等优点,适用于 近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工作原理
信号编码
将需要传输的数字信号进行编 码,转换为适合传输的基带信
号。
信号调制
通过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调制到 适合传输的载波上,以增加信 号的传输距离和稳定性。
采用均衡器对信号进行处理,调整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减小码间干扰; 采用多径传输技术,利用多条路径传输同一信号,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多径衰落
多径衰落的定义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由于传输介质的散射和反射效应,信号可能会经过多条路径到达 接收端,形成多径衰落现象。
多径衰落的影响
多径衰落会导致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变化,使得信号在接收端难以正确解调。严重时甚 至会导致信号失真或丢失。
信号类型
产生原始信号,如语音、图像、文字等。
信号质量
信号源的特性决定了传输信号的质量。
多路复用
多个信号源可以共用同一信道,提高信道利用率。
调制器
01
调制方式
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调 制信号。
02
03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
调制性能
根据信道特性和传输质量要求选 择合适的调制方式。
调制器的性能决定了传输信号的 质量。
目的地
接收设备
接收传输的信号,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
接收质量
目的地的接收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信噪比、误码率等。
多路复用的处理
在多路复用情况下,目的地需要对不同信号进行分离和识别。
03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 性能指标
传输速率
总结词
传输速率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位数。
特点
具有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高、抗干 扰能力强、误码率低等优点,适用于 近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工作原理
信号编码
将需要传输的数字信号进行编 码,转换为适合传输的基带信
号。
信号调制
通过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调制到 适合传输的载波上,以增加信 号的传输距离和稳定性。
通信原理考研辅导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教学课件

信号处理算法优化
信号去噪算法
通过改进去噪算法,降低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提高信 号的信噪比。
信号调制解调算法
优化调制解调算法,降低误码率,提高信号传输的可 靠性。
信号同步算法
改进信号同步算法,减小同步误差,提高信号的同步 性能。
系统参数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带宽分配
合理分配系统带宽,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 信号干扰。
采样率选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无线传输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无线传输适用于移动设备和短距离通信,常见的无线传输 标准包括WiFi、蓝牙和ZigBee。
数字信号的接收技术
同步技术
在接收端,需要使用同步技术来正确解调数字信号。同步技术包括位同步和帧同 步,以确保接收端能够正确识别和解释发送端的信号。
数字信号的接收技术
VS
可靠性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基带 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减少 了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频谱效率的限制因素
码元速率、信号带宽、信号波形等参数,都会影响频谱效率。
提高频谱效率的方法
采用多进制调制技术、多载波调制技术等手段,提高频谱利用率。
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抗干扰性能定义
01
抗干扰性能是指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在存在噪声和干扰的情况下,
仍能保持正常传输的能力。
抗干扰性能的评估方法
02
通过分析系统的误码率、信噪比等参数,评估系统的抗干扰性
采用信道编码、差分编码、均衡技术 等手段,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降 低误码率。
噪声、失真、衰减等传输媒介中的问 题,以及同步问题、码间干扰等系统 问题,都可能导致误码的产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PPT课件

精选ppt
6
2 双极性非归零码(BNRZ)
双极性波形:二进制符号0、 1分别与正、负电位相对应的波形
τ=Ts, 有正负电平。NRZ中提取位同步信号 应用:短距离传输。例如:RS232接口
3 单极性归零码(RZ)
单极性归零波形:电脉冲宽度比码元宽度窄,每个脉冲都回到 零电位。τ< Ts (便于获取码元的起始时刻) 可用滤波法从RZ中提取位同步信号,NRZ码的缺点都存在。
号波形。 1 单极性非归零码 NRZ(Non Return Zero) 基带信号的0电位及正电位分别与二进制符号0及1一一对应。
代码
1
0E
TS
0
脉冲宽度τ等于码元宽度Ts.
此码型不宜传输,原因有
1)有直流,一般信道难于传输零频附近的频率分量。 2)收端判决门限与信号功率有关,不方便。 3)要求传输线有一根接地。 应用:机内码
A ng1(tn)T g s2(tn)T s
1p, 概率 p
An p, 概率 1p
精选ppt
17
例:
若 则
-Ts/2
1
g1(t)
t Ts/2
00
-Ts/2 s(t)
10 1
V(t)
u(t)
g2(t) t
Ts/2
1
t
t
t
V(t)为周期信号,具有离散谱。
U(t)为随机信号,具有连续谱。
精选ppt
18
即 Pv ( f ) fspG1(mfs ) (1 p)G2(mfs )2 ( f mfs )
稳态波的功率谱PV(f)是冲击强度取决与|Cm|2的离散线谱,根据离散 线谱可以确定随机序列是否包含直流分量(m=0)和定时分量(m=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双极性波形 正电平和负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元的“1”码和
“0”码。
波形特点: 脉冲之间无空隙 ,无直流分量( “1”码和“0”码出
现的概率相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双极性波形在基带传输系统中应用广泛。
7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3 . 单极性归零波形(RZ)
波形特点: 脉冲宽度小于码元宽度,每个脉冲在小于码元宽度的时间
进制码元的“1”码和“0”码,也就是用脉冲的有无 来表示码元的“1”和“0”。
波形特点:脉冲极性单一,有直流分量,脉冲之间无空隙,即 脉冲宽度等于码元宽度。故这种脉冲又称为不归零 码(NRZ --- Non Return to Zero)。
NRZ波形一般用于近距离的电传机之间的信号传输。
6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这种波形一般在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用来压缩码元速率, 提高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但在相同信号功率条件下,多进制传 输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不如二进制系统。
14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为满足基带传输系统的特性要求,必须选择合适 的传输码型。
基带传输系统中常用的线路传输型码主要有:
1. 传号交替反转码 --- AMI码 2. HDB3码 3. 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4. CMI码 5. 4 B/3T码
8.1引言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不使用载波调制解调装置而直 接传送基带信号的系统。
干扰
输入
输出
GT
GC
GR
图8.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1
8.2 数字基带信号
8.2.1 数字基带信号的要求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2
8.2.1 数字基带信号的要求
1. 数字基带信号应不含有直流分量,且低频及高频 分量也应尽量的少。
译码方程为
an bn1bn
由上式看出,译码时只要检查前后码元电平是否有变化就 可以判决发送的是“1”码还是“0”码。
12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图8.3 编译码电路和波形的变化关系
13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6.多电平脉冲波形(多进制波形):这种波形的取值不是 两值而是多值的。
[例]代表四种状态的四电平脉冲波形,每种电平可用两位 二进制码元来表示。
但是AMI码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当码元序列中出现 长连“0”时,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因而实际系统 中常采用AMI码的改进型--- HDB3码。
17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NRZ、AMI码及功率谱
18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2. HDB3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是为了克服传输 波形中出现长连“0”码情况而设计的AMI
15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1.传号交替反转码 --- AMI码
AMI(Alternate Mark Inversion)码又称为平衡对称码。
编码规则: 把码元序列中的“1”码变为极性交替变化的传输码 +1、-
1、+1、-1、…,而码元序列中的“0”码保持不变。 [例]:
码元序列: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AMI 码: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2. 数字基带信号中应含有足够大的定时信息分量。 3. 基带传输的信号码型应对任何信源具有透明性,
即与信源的统计特性无关。
此外,选择的基带传输信号码型还应有利于提高系统的传 输效率;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和码间串扰的能力及自检能力。
3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实际系统常用的数字波形是矩形脉冲,这是由于矩形脉 冲易于产生和处理。下面以矩形脉冲为例,介绍常用的几种 数字基带信号波形,这些波形如图所示。
9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5 .差分波形(相对码波形)
绝对码波形:信息码元与脉冲电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固定不 变(绝对的)。此时,信息码也称为绝对码。
差分波形:信息码元“1”和“0”反映在相邻信号码元的相 对 电平变化上。 差分波形中,码元“1”和“0”分别用电平的跳变和
不变来表示,即用相邻信号码元的相对电平来表示码元 “1”和“0”,故差分波形也称为相对码波形。
16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AMI码特点: (1)无直流分量、且其低频和高频分量也较少;信号能量
主要集中在fT /2处,其中fT为码元速率。 (2)AMI码为伪三电平码,也称为1B/1T码型; AMI码编码
过程中,将一个二进制符号变成了一个三进制符号,即 这种码脉冲有三种电平。 (3)编译码电路简单、便于观察误码情况。
码 HDB3码的编码规则的:改进型。
(1)把码元序列进行AMI编码,再检查AMI码中连0的个数,如果没有 四个以上(包括四个)连0串,则这时的AMI码就是HDB3 码。
(2)当有四个以上连0串时,则将每4个连0小段的第4个0变成与其前 一个非0码(+1或-1)相同的码。这个码破坏了“极性交替反转”的 规则,称其为破坏码,用符号V表示(即+1记为+V,-1记为-V)。
10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差分码 bn与绝对码 an之间关系:
bn bn1an
由上看出,当绝对码出现“1”码时,差分码电平变化一次; 当出现“0”码时,差分码与前一码元相同。可见,前后码元 取值的变化代表了原信码中的“1”和“0”。
差分波形也可以看成是差分码序列对应的绝对码波形。
11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1. 单极性波形(NRZ) 2. 双极性波形 3. 单极性归零波形(RZ) 4. 双极性归零波形 5. 差分波形(相对码波形) 6. 多电平脉冲波形(多进制波形)
4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几种常用的基带信号波形
5
பைடு நூலகம்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1.单极性波形(NRZ) 这种波形用正(或负)电平和零电平分别表示二
内回到零电平,故这种波形又称为归零波形(RZ --Return to Zero)。 码元间隔明显,有利于定时信息的提取。 有直流分量,且由于脉冲变窄,码元能量减小,因而在匹 配接收时,输出信噪比较不归零波形的低。
8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4.双极性归零波形
波形特点: 正电平和负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元的“1”码和“0” 码。 每个脉冲在小于码元宽度的时间内都要回到零电平。 兼有双极性波形和归零波形的特点。
“0”码。
波形特点: 脉冲之间无空隙 ,无直流分量( “1”码和“0”码出
现的概率相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双极性波形在基带传输系统中应用广泛。
7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3 . 单极性归零波形(RZ)
波形特点: 脉冲宽度小于码元宽度,每个脉冲在小于码元宽度的时间
进制码元的“1”码和“0”码,也就是用脉冲的有无 来表示码元的“1”和“0”。
波形特点:脉冲极性单一,有直流分量,脉冲之间无空隙,即 脉冲宽度等于码元宽度。故这种脉冲又称为不归零 码(NRZ --- Non Return to Zero)。
NRZ波形一般用于近距离的电传机之间的信号传输。
6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这种波形一般在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用来压缩码元速率, 提高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但在相同信号功率条件下,多进制传 输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不如二进制系统。
14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为满足基带传输系统的特性要求,必须选择合适 的传输码型。
基带传输系统中常用的线路传输型码主要有:
1. 传号交替反转码 --- AMI码 2. HDB3码 3. 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4. CMI码 5. 4 B/3T码
8.1引言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不使用载波调制解调装置而直 接传送基带信号的系统。
干扰
输入
输出
GT
GC
GR
图8.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1
8.2 数字基带信号
8.2.1 数字基带信号的要求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2
8.2.1 数字基带信号的要求
1. 数字基带信号应不含有直流分量,且低频及高频 分量也应尽量的少。
译码方程为
an bn1bn
由上式看出,译码时只要检查前后码元电平是否有变化就 可以判决发送的是“1”码还是“0”码。
12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图8.3 编译码电路和波形的变化关系
13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6.多电平脉冲波形(多进制波形):这种波形的取值不是 两值而是多值的。
[例]代表四种状态的四电平脉冲波形,每种电平可用两位 二进制码元来表示。
但是AMI码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当码元序列中出现 长连“0”时,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因而实际系统 中常采用AMI码的改进型--- HDB3码。
17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NRZ、AMI码及功率谱
18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2. HDB3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是为了克服传输 波形中出现长连“0”码情况而设计的AMI
15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1.传号交替反转码 --- AMI码
AMI(Alternate Mark Inversion)码又称为平衡对称码。
编码规则: 把码元序列中的“1”码变为极性交替变化的传输码 +1、-
1、+1、-1、…,而码元序列中的“0”码保持不变。 [例]:
码元序列: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AMI 码: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2. 数字基带信号中应含有足够大的定时信息分量。 3. 基带传输的信号码型应对任何信源具有透明性,
即与信源的统计特性无关。
此外,选择的基带传输信号码型还应有利于提高系统的传 输效率;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和码间串扰的能力及自检能力。
3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实际系统常用的数字波形是矩形脉冲,这是由于矩形脉 冲易于产生和处理。下面以矩形脉冲为例,介绍常用的几种 数字基带信号波形,这些波形如图所示。
9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5 .差分波形(相对码波形)
绝对码波形:信息码元与脉冲电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固定不 变(绝对的)。此时,信息码也称为绝对码。
差分波形:信息码元“1”和“0”反映在相邻信号码元的相 对 电平变化上。 差分波形中,码元“1”和“0”分别用电平的跳变和
不变来表示,即用相邻信号码元的相对电平来表示码元 “1”和“0”,故差分波形也称为相对码波形。
16
8.2.3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AMI码特点: (1)无直流分量、且其低频和高频分量也较少;信号能量
主要集中在fT /2处,其中fT为码元速率。 (2)AMI码为伪三电平码,也称为1B/1T码型; AMI码编码
过程中,将一个二进制符号变成了一个三进制符号,即 这种码脉冲有三种电平。 (3)编译码电路简单、便于观察误码情况。
码 HDB3码的编码规则的:改进型。
(1)把码元序列进行AMI编码,再检查AMI码中连0的个数,如果没有 四个以上(包括四个)连0串,则这时的AMI码就是HDB3 码。
(2)当有四个以上连0串时,则将每4个连0小段的第4个0变成与其前 一个非0码(+1或-1)相同的码。这个码破坏了“极性交替反转”的 规则,称其为破坏码,用符号V表示(即+1记为+V,-1记为-V)。
10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差分码 bn与绝对码 an之间关系:
bn bn1an
由上看出,当绝对码出现“1”码时,差分码电平变化一次; 当出现“0”码时,差分码与前一码元相同。可见,前后码元 取值的变化代表了原信码中的“1”和“0”。
差分波形也可以看成是差分码序列对应的绝对码波形。
11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1. 单极性波形(NRZ) 2. 双极性波形 3. 单极性归零波形(RZ) 4. 双极性归零波形 5. 差分波形(相对码波形) 6. 多电平脉冲波形(多进制波形)
4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几种常用的基带信号波形
5
பைடு நூலகம்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1.单极性波形(NRZ) 这种波形用正(或负)电平和零电平分别表示二
内回到零电平,故这种波形又称为归零波形(RZ --Return to Zero)。 码元间隔明显,有利于定时信息的提取。 有直流分量,且由于脉冲变窄,码元能量减小,因而在匹 配接收时,输出信噪比较不归零波形的低。
8
8.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4.双极性归零波形
波形特点: 正电平和负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元的“1”码和“0” 码。 每个脉冲在小于码元宽度的时间内都要回到零电平。 兼有双极性波形和归零波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