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课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心理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桂林市为例摘要乡土课程资源是国家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与当地实际文化相结合的本土文化。桂林市是一个具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历史名城,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本文将结合学科对桂林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进行探讨。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桂林乡土课程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具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民族记忆,是人类文明的珍贵结晶,是地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应大力开发桂林市的乡土课程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挖掘当地的独特文化,拓展乡土课程的利用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乡土课程资源是国家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师生与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是与当地实际文化相结合的本土资源。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当地文化的多样性。

1桂林应用心理学乡土课程资源概况

1.1 自然资源

桂林城徽象鼻山,由3.6亿年前海底沉淀的纯石灰岩构成,因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临江汲水而得名;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清江、浔江、资江等江流,举世闻名的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漓江见闻猫儿山,猫儿山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两江四湖,江湖烟波淼淼,岸畔杨柳依依,入夜灯火璀璨,绸缎似的江,翡翠般的湖,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异域风景浓厚的阳朔,以风景秀丽著称,有汉、瑶、壮、回等11个民族;神秘莫测的七星岩、芦笛岩、冠岩;七星景区以“花桥虹影”“驼峰赤霞”等成为游客必游景点;充满童趣的乐满地;自然悠闲的西山公园;江水拍击三个洲头,洲上绿草如茵,芦竹交错,偶见牧童悠闲的九牛戏水;峰峦如朵朵出水芙蓉,倒映于绿波碧水之中的半边渡;两岸翠竹成林,连成十里的绿色翠屏,摇曳在青山、秀水、飞瀑、浅滩之间的杨堤风光;水平如镜,清澈澄碧,绿竹护堤,倩影婆娑,山水一体,水天一色的黄布滩等。

1.2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资源:七星公园、西山公园的寺庙、桂林国际动漫节;恭城月柿节、桃花节、阳朔渔火节;桂剧、彩调剧、桂林民歌、桂林

山水画等;当地的民间传统活动、民间文学等。

历史文化资源:历史与文化完美结合的靖江王城、靖江王陵;史前人类文化甑皮岩遗址;南方长城灵渠;李宗仁故居、白崇禧故居、徐悲鸿故居;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桂海碑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文化等。

2资源特点

2.1数量丰富,种类繁多

桂林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许多自然、文化资源,有神奇壮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优美秀丽的山川平湖,古老的造型石刻,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奇景尽现的森林景观,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多样的节庆活动等。它们广泛地分布在桂林市区及周边区域,及其方便乡土课程的取材和实践,且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应用心理学乡土课程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方便了学生进行户外素质拓展活动。

2.1品质优良

“桂林的城徽”象鼻山,“南方小长城”灵渠,“华南之巅”猫儿山,“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芦笛岩等这些保存完好的人文资源也给乡土课程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有利学生真实的体验情感,在这些资源的环绕下陶冶文学素养。

3应用心理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应用心理学课程目标: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证

研究方法,掌握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和心理教育的原理、技术与方法,掌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了解临床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良好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社区、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上可以利用的资源,还包括课外资源,乡土课程资源的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从实际实践活动中领悟课堂知识。应用心理学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更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况中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作为一门以心理健康为主的课程,不应该过度依赖教材和有限的校园环境,而应该重视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户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和身心素质。

3.1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桂林本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到处都充满着浓浓的文学气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习,学生的认知过程随时随地都会受影响。如通过漫游漓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愉悦心情;通过露营活动,让学生学会团体合作,克服孤独感,培养自我意识;通过参观王城景区,感受历史文化气息,培养文学素养;通过娱乐设施如乐满地的游玩,让学生学会合理发泄不良情绪,从玩乐中感受快乐,培养自信心,找到归属感。诸如此类的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

身心,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还能在活动中熟记心理学课程的涵义与内容,达到课程目标。

3.2通过分析当地民俗文化教授心理学课程内容

挖掘应用心理学乡土课程资源,最突出的应该是地方性的“乡土教材”。也就是本地文化、方言、习俗、衣食住行等方面,让学生在乡土资源中理解课程内容,把教材上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学以致用。如桂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有其独特的风俗文化,可以利用不同民族的禁忌和一些重大节日,分析这些禁忌与节日隐藏的心理学的原理理论,教给学生学以致用。阳朔西街酒吧林立,随处可见,可以将阳朔酒吧与其他地区酒吧作比较,分析人们出入这些不同地方酒吧的心理感受的差异;阳朔地区外国游客众多,可以分析外国人与中国人人格的差异,给学生解释人格理论;有些游客在景区的消费行为对比平时的消费行为可能大大增多,可以分析他们在景区的消费心理,教给学生不同的自我需要理论等方面。除此之外,桂林地区还有桂林民歌,彩调剧,桂剧等众多的民间歌剧,可以从中选取一个片段,分析这些民谣歌剧等文化资源与心理学相关的内容,这可使我们更为直观简单地理解心理学课程中的抽象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