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卵石的形成

合集下载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卵石的形成》教案_(3)【精品】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卵石的形成》教案_(3)【精品】

卵石的形成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卵石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地球表面在风化、搬运地质作用下,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学生根据自然变化结果,推测自然变化原因,想象自然变化过程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教学难点:岩石的风化作用。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带盖的玻璃杯、碎砖教学过程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谈话:今天王老师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科学,你们高兴吗?(高兴)同学们,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吗?(愿意)问:(出示卵石实物)你们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儿见过?生:沙堆、河滩、建筑工地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它有什么特点?生:……总结:它们都形似鸟卵,表面光滑圆润,所以我们叫它卵石。

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卵石是从哪儿的吗?生:河滩上……河滩上的卵石又是从哪儿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河道两边的高山上去考察一番吧!(出示课件视频)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1、风化作用提问:高山上原本那么坚硬的岩石是什么原因使它出现裂缝,滚落下的呢?小组讨论生……师高山上的岩石终日暴露在外面,白天的时候,在太阳的照射下,岩石就会受热膨胀,但岩石的内部受热较慢,变化不是很明显,等到它受热膨胀时就到了晚上,这时岩石的表面又开始冷却收缩了,这样就会造成外面收缩、里面膨胀。

像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产生裂缝真的会这样吗?我们还是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吧!(1)出示实验器材(出示课件问题)(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实验,岩石可以多烧一会儿,再放入水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有的小组的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段视频,同学们请看!总结:温度的变化使岩石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产生裂缝。

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0卵石的形成》精品教案 (3)

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0卵石的形成》精品教案 (3)

卵石的形成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卵石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地球表面在风化、搬运地质作用下,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学生根据自然变化结果,推测自然变化原因,想象自然变化过程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教学难点:岩石的风化作用。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带盖的玻璃杯、碎砖教学过程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谈话:今天王老师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科学,你们高兴吗?(高兴)同学们,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吗?(愿意)问:(出示卵石实物)你们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儿见过?生:沙堆、河滩、建筑工地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它有什么特点?生:……总结:它们都形似鸟卵,表面光滑圆润,所以我们叫它卵石。

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卵石是从哪儿来的吗?生:河滩上……河滩上的卵石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河道两边的高山上去考察一番吧!(出示课件视频)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1、风化作用提问:高山上原本那么坚硬的岩石是什么原因使它出现裂缝,滚落下来的呢?小组讨论生:……师:高山上的岩石终日暴露在外面,白天的时候,在太阳的照射下,岩石就会受热膨胀,但岩石的内部受热较慢,变化不是很明显,等到它受热膨胀时就到了晚上,这时岩石的表面又开始冷却收缩了,这样就会造成外面收缩、里面膨胀。

像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产生裂缝真的会这样吗?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证实吧!(1)出示实验器材(出示课件问题)(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实验,岩石可以多烧一会儿,再放入水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有的小组的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段视频,同学们请看!总结:温度的变化使岩石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产生裂缝。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卵石的形成》教案_(1)【精品】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卵石的形成》教案_(1)【精品】

卵石的形成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

认识流动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加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3.形成喜欢大胆想象,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态度。

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教学准备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高原沟壑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1、出示卵石实物问你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里见过?2、这种石头叫卵石(板书卵石)想一想为什么叫它“卵石”?3、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

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说卵石是哪里的2、出示河道上、中、下游图片或录像了解事实,这是一条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图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猜一猜河流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的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1、了解风化作用(1)根据以上学生猜想提出:好好山体是怎么会松动、滚落的呢?进一步观察上游的图片→高山图片分析发现A、山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B、山体裂缝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

(2)设计温差变化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方案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会引起山体松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3)实验验证(4)汇报交流(5)小结: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2、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1)问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2)学生猜想师你能用模拟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3)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4)分组实验。

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10卵石的形成》word教案 (2)

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10卵石的形成》word教案 (2)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卵石的形成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

认识流动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加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3.形成喜欢大胆想象,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态度。

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教学准备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高原沟壑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1.出示卵石实物问:你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里见过?2.这种石头叫卵石(板书:卵石)想一想:为什么叫它“卵石”?3.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

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说卵石是哪里来的2.出示河道上、中、下游图片或录像了解事实,这是一条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图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猜一猜:河流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1.了解风化作用(1)根据以上学生猜想提出:好好山体是怎么会松动、滚落的呢?进一步观察上游的图片→高山图片分析发现A山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B山体裂缝: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

(2)设计温差变化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方案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会引起山体松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3)实验验证(4)汇报交流(5)小结: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2.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1)问: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2)学生猜想师:你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3)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4)分组实验。

【推荐】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0卵石的形成》 教案 (2)

【推荐】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0卵石的形成》 教案 (2)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卵石的形成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

认识流动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加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3.形成喜欢大胆想象,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态度。

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教学准备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高原沟壑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1.出示卵石实物问:你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里见过?2.这种石头叫卵石(板书:卵石)想一想:为什么叫它“卵石”?3.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

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说卵石是哪里来的2.出示河道上、中、下游图片或录像了解事实,这是一条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图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猜一猜:河流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1.了解风化作用(1)根据以上学生猜想提出:好好山体是怎么会松动、滚落的呢?1进一步观察上游的图片→高山图片分析发现A山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B山体裂缝: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

(2)设计温差变化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方案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会引起山体松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3)实验验证(4)汇报交流(5)小结: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2.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1)问: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2)学生猜想师:你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3)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4)分组实验。

《卵石的形成》地表的变化PPT课件

《卵石的形成》地表的变化PPT课件

实验二:模拟石块在流水冲 刷下所产生的变化。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总结:卵石的形成过程
• 第一:风化阶段 • 第二:搬运和磨圆阶段
问:沙是怎么形成 ?
2. 高原上的沟壑是这样形成的?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苏霍姆林斯基 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佩恩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培根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我们必须拿我们所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 所谓惊喜就是你苦苦等候的兔子来了,后面却跟着狼。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卵石的形成
它们都是形似鸟卵、表面光 滑圆润,所以叫它卵石。ຫໍສະໝຸດ 实验一:模拟岩石的热胀冷缩
• 怎样给岩石加热升温? • 怎样快速给岩石降温? • 岩石发生了什么变化?
风化作用
• 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使岩石出现裂缝。 • 水 的 作 用:石缝中的水结冰时,体积
变大涨裂岩石。
• 树 根 涨 裂:植物的根长大对岩石的破 坏作用。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10卵石的形成》word教案(1)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10卵石的形成》word教案(1)

1 2 3
1. 2.
1 2 3
1
2、出示河道上、中、下游图片或录像了解事实,这是一条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图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猜一猜:河流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
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
1、了解风化作用
(1)根据以上学生猜想提出:好好山体是怎么会松动、滚落的呢?
进一步观察上游的图片一高山图片分析发现
A、山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B、山体裂缝: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

(2)设计温差变化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方案
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会引起山体松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3)实验验证
(4)汇报交流
(5)小结: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2、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
(1)问:河流上
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
(2)学生猜想
师:你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3)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六年级科学
(4)分组实验。

实验注意:要留一至二块砖作比较
6
3
1
2
3
1
2
3
4
六年级科学。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10卵石的形成》word教案 (2)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10卵石的形成》word教案 (2)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卵石的形成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

认识流动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加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3.形成喜欢大胆想象,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态度。

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教学准备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高原沟壑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1.出示卵石实物问:你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里见过?2.这种石头叫卵石(板书:卵石)想一想:为什么叫它“卵石”?3.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

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说卵石是哪里来的2.出示河道上、中、下游图片或录像了解事实,这是一条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图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猜一猜:河流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1.了解风化作用(1)根据以上学生猜想提出:好好山体是怎么会松动、滚落的呢?进一步观察上游的图片→高山图片分析发现A山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B山体裂缝: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

(2)设计温差变化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方案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会引起山体松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3)实验验证(4)汇报交流(5)小结: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2.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1)问: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2)学生猜想师:你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3)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4)分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猜测2:岩石之间的撞
击摩擦导致卵石的形成
猜测3:水流冲刷和岩
石间摩擦共同导致卵石的 形成
说一说:
你将用到哪些实验 器材?又该如何操 作呢?
你要怎样设计实验, 来验证你的猜想呢?
模拟岩石“磨圆作用”实验观察记录表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探究岩石磨圆作用的影响因素
玻璃瓶、小碎砖、水
试验方法
1、模拟水流的作用:将一块碎砖放入玻璃瓶,倒入适量水,摇 晃玻璃瓶。
模拟岩石“磨圆作用”实验观察记录表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探究岩石磨圆作用的影响因素
玻璃瓶、小碎砖、水
试验方法
1、模拟水流的作用:将一块碎砖放入玻璃瓶,倒入适量水,摇 晃玻璃瓶。
2、模拟岩石间摩擦的作用:将5块左右碎砖放入玻璃瓶,摇晃玻 璃瓶。
3、模拟水流和岩石间摩擦的共同作用:将5块左右碎砖放入玻璃 瓶,倒入适量水,摇晃玻璃瓶。
你现在能说说河流上游的岩石 是怎么来的吗?
高山上的岩石受风化作用碎裂成许 多大小不同的石块,然后因重力等 原因滚落下来,成为上游的岩石。
这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游
中游
下游
猜一猜:
上游的石块是如何 变成了下游的卵石 的呢?
猜测1:水流冲刷导致
卵石的形成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卵石的形成
(第二课时)
浠水县实验小学 李馨
知识回顾:
河流上游的石头来自于哪里呢?
热胀冷缩:温度变化使石头产生裂缝
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
水结冰:石缝中的水结冰,体积变大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气温变化、植物根长大、水结冰等原因长期对岩
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 ——风化作用 。
实验现象 石块磨损程度:实验2>实验3>实验1
实验结论 水流冲刷和岩石间摩擦都会产生对石块的磨圆作用,导致卵石的 形成。
卵石的形成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
磨圆作用
卵石
上游
中游
下游
卵石的形成:
上游岩石在流水的作用下变 成了下游的卵石,我们还见 过哪些由于流水的作用使地 表发生变化的现象呢?
江中的沙洲
高原上的沟壑
THANK YOU VERY MUCH!
2、模拟岩石间摩擦的作用:将5块左右碎砖放入玻璃瓶,摇晃玻 璃瓶。
3、模拟水流和岩石间摩擦的共同作用:将5块左右碎砖放入玻璃 瓶,倒入适量水,摇晃玻璃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1、摇动玻璃瓶时要充分,但也 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大,防止玻 璃瓶破损弄伤自己。 2、保留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3、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