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通风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315采煤工作面通风设计
一、通风路线
新鲜风:
地面→主、副斜井→南轨道大巷→南轨道配巷→20315进风顺槽、20315皮带顺槽→工作面
乏风:
工作面→20315轨道顺槽、20315尾巷→南第一回风巷、南第二回风巷→东翼回风巷、一区回风巷→回风立井→地面
二、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
1、工作面配风计算
1)气象条件计算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 m3/min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Q基本=60×工作面平均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70%×适宜风速(不小于1m/s);
K采高—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1;
K采面长—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0;
K温—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取1.0;
故:Q采=60×3.69×2×70%×1×1.1×1.0×1.0=341 m3/min
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根据10211工作面回采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4m3/min,其中:抽放量3.93m3/min,风排量为13.79 m3/min。风排量中: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2m3/min,工作面专用回风量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6 m3/min。
Q采=Q采回+Q专回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总风量,m3/min;
Q采回—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专回—工作面专用回风巷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1)工作面需要风量
Q采回=100×q CH4×K CH4=100×10.2×1.4=1428 m3/min
式中:
q CH4—回采工作面风流中瓦斯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K CH4—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取1.4;
(2)工作面专用回风巷需要风量
Q专回= q专回/1.5%×K CH4=3.6/1.5%×1.4=336 m3/min
式中:
q专回—回采工作面专用回风巷的风排瓦斯量,m3/min;
故:Q采=Q采回+Q专回=1428+336=1764 m3/min
取1800 m3/min。
3、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风量计算
Q采=60×V采×S采(m3/min)
式中:
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故:Q采=60×V采×S采=60×1.1×20.56=1357 m3/min
S采=[(L大+ L小)/ 2] ×H=(5.44+4.84)/2=20.56 m2
式中:L大—最大控顶距,5.44m
L小—最大控顶距,4.84m
H—平均采高,2.0m
4、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要风量
Q采>4N (m3/min)
式中: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30人。
故Q采>4N>4×30>120 m3/min。
5、按风速进行验算
60×0.25S<Q采<60×4S (m3/min)
式中: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取20.56m2。
Q采=1600 m3/min>60×0.25×20.56=308.4 m3/min;
Q采=1600 m3/min<60×4×20.56=4934.4m3/min;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所以取20315回采工作面的配风量为1800 m3/min。
三、安全技术措施
(一)通风、瓦斯管理部分:
1、施工单位应要管理好分管区域内的所有通风设施,严禁将任何一处的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防止造成风流短路。
2、工作面回采期间必须加强工作面各顺槽的管理,确保有足够的有效通风断面,严禁出现风量不足和风速超限现象。
3、工作面回采期间如与其它掘进工作面发生串联通风时,必须制定串联通风措施。
4、工作面回采期间,三班都必须配备一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三次检查瓦斯,检查的点为工作面进风、工作面(头、中、尾)部、机组、上隅角、回风流、回风尾巷,并坚持工作面手拉手交接班,严禁空班、漏检和假检。
5、工作面需要放炮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坚持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6、工作面回采期间,在回风巷距工作面10m范围内、回风巷口10-15m 范围内、回风尾巷口10-15m范围内、上隅角各安装甲烷传感器一台,安装位置应距巷道顶部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少于200mm。其报警点为≥0.8%、断电点为≥1.0%、复电浓度为<0.8%。断电范围:工作面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7、在回风尾巷口10-15m范围内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由当班瓦斯员负责管理,断电范围与工作面传感器的断电范围相同,其安装位置距巷帮不大于2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
8、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浓度超过1.0%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的生产,并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风调度进行处理。
9、当班班组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仪甲烷报警仪,如有报警现象(甲烷报警点为≧0.8%),必须停工进行处理。
10、电钳工下井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仪,在检修工作地点20m范围内检查甲烷气体浓度,有报警现象时,不准通电或检修。
(二)防尘:
1、煤尘爆炸指数:20315回采工作面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
2、工作面温度为:18-20℃
3、防尘水源:工作面的防尘水源来自地面蓄水池的水。
4、防尘设施:工作面铺设两趟2寸的钢管、三通及其它设施必须按要求安设齐全,工作面的防尘软管必须贯穿整个面长,轨道顺槽每隔100m设一三通;皮带顺槽每隔50m设一三通。
5、各皮带机头、溜头等各转载点必须安装转载点喷雾装置。
6、在工作面进风巷道安装一道净化水幕、在回风巷内至少安装二道净化水幕。
7、生产队组每班沿工作面及两巷50m范围内全断面洒水防尘一次,50m以外及其它巷道至少每两天洒水防尘一次,生产队组要负责区域内的防尘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煤机内外喷雾、转载点喷雾、净化水幕等所有防尘设施都必须正常使用,所有地点都必须做到无积尘现象。
8、下井人员必须配带自救器和防尘口罩,搞好个人防护,搞好整个区域的文明生产,所有设备、电缆表面及管路上不得有积尘。
9、测尘员每半月对工作面进行一次全工序测尘,并将测得的结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