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配合物
无机化学第十章++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第十章++配位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3ad6ef3e77232f60dccca12b.png)
● 多齿配体: 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螯合剂和螯合化合物
叶绿素是镁的大环
配合物,作为配位体的 卟 啉 环 与 Mg2+ 离 子 的 配 位是通过4个环氮原子实 现的。叶绿素分子中涉 及 包 括 Mg 原 子 在 内 的 4 个六元螯环。
血红素是铁卟啉化合物,是血
红蛋白的组成部分。 Fe原子从血红 素分子的下方键合了蛋白质链上的1 个N原子,圆盘上方键合的O2分子 则来自空气。
● 含络离子的配合物:阴离子名称在前,阳离子名称在 后,阴、阳离子名称之间加“化”字或“酸”字。例如 [Ag(NH3)2](OH) 和 [CrCl2(H2O)4]Cl 分 别 叫 氢 氧 化 二 氨 合 银 (I) 和一氯化二氯·四水合铬(III); 而[Cu(NH3)4]SO4叫硫酸四氨合 铜(II), 加“酸”字。
等量左旋异构体与右旋异构体混合后不具旋光性,这样的 混合物叫外消旋混合物。
三、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和命名原则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显然离不开配体:
F- 氟, Cl- 氯, Br- 溴, I- 碘, O2- 氧, N3- 氮,
S2- 硫, OH- 羟基, C N- 氰, - NO2- 硝基,
பைடு நூலகம்
- ONO-
指导药物设计 Hard and soft acids and bases
除Ag+之外, 其他软酸金属离子的毒性都很强。例如, 汞中 毒可能是由于Hg2+(软酸)与蛋白质分子中的S2-(软碱)结合, 从而 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由于Se是比S更软的原子(留意它们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从而对Hg显示出更强的结合力。根据这一 原理, 药物化学家有可能设计出含Se药物, 从汞中毒患者的蛋白 质S原子上除去Hg2+离子。这就是说, 尽管Se2-是个毒性很大的 软碱,但一定条件下却能产生有益的效应。
实验测得配合物[Co(H2O)6]Cl2的磁钜
![实验测得配合物[Co(H2O)6]Cl2的磁钜](https://img.taocdn.com/s3/m/2f2c786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8.png)
第十章配合物一、选择题1、实验测得配合物[Co(H2O)6]Cl2的磁钜μ= 4.1.M.B,下面说法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A.Co(H2O)62+晶体场分裂能△大于成对能P;B.中心原子d轨道电子排布是(t2g )5(eg)2C.中心原子d轨道电子排布是(t2g )6(eg)1D.中心原子是d2sp3杂化2、某中心离子在八面体弱场中μ=4.9MB,在八面体强场中μ=0,该中心离子可能是()A.Fe2+B.Fe3+C.Cr2+D.Co2+3、下列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值中最小的是()A.Ag+/AgB.AgCl2-/Ag C.Ag(NH3)2+/Ag D.Ag(CN)2-/Ag4、某中心离子在八面体弱场中μ=5.91MB,在八面体强场中μ=1.73MB,该中心离子可能是()A.Fe2+B.Fe3+C.Cr3+D.Cr2+5.已知[Ag(S2O3)2]3-的不稳定常数为K1θ,[Ag(CN)2]-的稳定常数为K2θ,则反应[Ag(S2O3)2]3-+2CN-=[Ag(CN)2]-+2S2O32-的标准平衡常数为(A) K2θ/ K1θ;(B) K1θ/ K2θ;(C) K2θ.K1θ;(D) K2θ+ K1θ6、下列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值中最大的是()A.Cu2+/CuB.Cu(NH3)42+/Cu C.Cu(en)22+/Cu D.Cu(EDTA)2+/Cu7、下列配合物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A.[Zn(NH3)4]2+ B.[Cu(NH3)4]2+ C.[Ni(CN)4]2- D.[Ni(OH)4]-8、下列配合物离子空间构型不是正四面体的是()A. ZnCl42- B.[Cd(NH3)4]2+ C.[Cd(CN)4]2- D.[Ni(CN)4]2-9、下列配合物离子空间构型不是直线型的是()A.Cu(NH3)2+ B.Ag(NH3)2+ C.Ag(CN)2- D.HgI3-10、下列配合物为顺磁性的是()A.K4[Fe(CN)6] B.K3[Fe(CN)6] C.[Co(NH3)6]Cl3D.K2HgI411、下列配合物为反磁性的是()A.[Mn(CN)6]4- B.[Cd(NH3)4]2+ C.[Fe(CN)6]3- D.[Zn(NH3)4]2+12、下列配合物为顺磁性的是()A.[Co(CN)6]3- B.Ag(NH3)2+ C.Ag(CN)2- D.[Cr(NH3)6]3+13、在晶体CuSO4·5H2O中,中心离子Cu2+的配位数是()A.4B.5C.6D.814、已知[Co(CN)6]2+磁距为 1.73B.M,按照晶体场理论,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式为----------------------------------()。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ea16dddebceb19e8b9f6ba1c.png)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1.无水CrCl3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组成相当于CrCl3•6NH3及CrCl3•5NH3。
加入AgNO3溶液能从第一种配合物水溶液中几乎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而从第二种配合物水溶液中仅能沉淀出相当于组成中含氯量2/3的AgCl,加入NaOH并加热时两种溶液都无NH3味。
试从配合物的形式推算出它们的内界和外界,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合物的名称。
答:第一种:[Cr(NH3)6]Cl3离子的电荷数3+:即[Cr(NH3)6]3+,Cr(Ⅲ),三氯化六氨合铬(Ⅲ)。
第二种:[CrCl(NH3)5]2+ , Cr(Ⅲ) ,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铬(Ⅲ)。
2.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出中心离子及氧化数,配位体及配位数。
(1)[Co(NH3)6]Cl2 (2)K2[PtCl6] (3)Na2[SiF6](4)[CoCl(NH3)5]Cl2(5)[Co(en)3]Cl3(6)[CoCl(NO2)(NH3)4]+答:命名中心离子氧化数配位体配位数(1)二氯化六氨合钴(Ⅱ) +2 NH3 6(2)六氯合铂(Ⅳ)酸钾+4 Cl- 6(3)六氟合硅(Ⅳ)酸钠+4 F- 6(4)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 +3 Cl- , NH3 6(5)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3 En 6+3 Cl- , NO2- , NH3 6 (6)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钴(Ⅲ)配离子3.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1)二硫代硫酸合银(Ⅰ)酸钠(2)三硝基三氨合钴(Ⅲ)(3)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4)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Ⅳ)(5)硫酸一氯一氨二(乙二胺)合铬(Ⅲ)(6)二氯一草酸根一(乙二胺)合铁(Ⅲ)离子答:(1) Na3[Ag(S2O3)2] (2) [Co (NO2)3(NH3)3] (3) [CoCl2 (NH3)3(HO2)]Cl(4) [PtCl2(NH3)2(OH)2] (5) [CrCl(NH3)(en)2]SO4(6) [FeCl2(C2O4)(en)]-4.根据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的成键情况和空间构型(1) [Fe(CN)6]3-(2) [FeF6]3-(3) [CrCl(H2O)5]2+(4) [Ni(CN)4]2-答:(1)d2sp3杂化轨道成键,八面体。
第十章金属配位化合物
![第十章金属配位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430e3d0bcd126fff6050bb4.png)
例: 硫酸一溴五氨合铬(Ⅲ)
配合物[CrBr(NH3)5]SO4,中心离子是__________,
Cr3+
配配位位体数是_N__H_3_、,___B配_r_-_离配子位的原电子荷是数_是___N__、__B__r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6
+2
中心离子的氧化数是
,内界是
,
__________
[Ag(NH3)2]+的结构 4d
5s
5p
sp杂化 5p
H3N NH3
结果: [Ag(NH3)2]+形成之前和之后, 中心原子的d电子排
布没有变化 。络合物是直线型,μ = 0
中心离子Ni2+的结构 3d [Ni(NH3)4]2+的结构 3d
4s
4p
sp3杂化
NH3 NH3 NH3
NH3
结果: [Ni(NH3)4]2+形成之前和之后, 中心原子的d电子
Cu(NH 3 ) 4 SO 4
K 3 Fe(NCS) 6
H 2 PtCl 6
Cu(NH 3 ) 4 (OH) 2
K PtCl 5 (NH 3 )
Zn(OH)(H
2 O) 3 NO 3
Co(NH 3 ) 5 (H 2 O) Cl 3
Fe(CO) 5
Co(NO 2 ) 3 (NH 3 ) 3
副篇内容
叶绿素(chlorophylls a)是镁的大环 配合物,作为配位体的卟啉环与Mg2+离 子的配位是通过4个环氮原子实现的。 叶绿素分子中涉及包括Mg原子在内的4 个六元螯环。
叶绿素是一种绿色色素, 它能吸收太阳光的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4dce916e4431b90d6d85c751.png)
Ni2+可以利用丁二肟在氨溶液中与Ni2+配位生成桃红 色絮状螯合物沉淀物来鉴定。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2
利用硫氰根负离子可以与Co2+形成蓝紫色的四硫氰 根 合 钴 ( II ) [Co(SCN)4]2- 来 检 验 Co2+ 的 存 在 。 与 Fe3+形成血红色配合离子可供检验Fe3+的存在。
K4[Fe (CN)6]
六氰合铁(Ⅱ)酸钾
H4[Fe (CN)6]
六氰合铁(Ⅱ)酸
[Co(NH3)5H2O]Cl3
氯化五氨·水合钴(Ⅲ)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8
配合物的类型
(1)简单配合物 由单齿配体与中心原子直接配位而成的配位化合 物。
例:[Ag(NH3)2]+ BF4[Fe(H2O)6]Cl3 [CoCl3(NH3)3] 等
28Ni 3d84s2 3d
Ni2+
4s 4p
[Ni(CN)4]2-
dsp2杂化
CN- CN- CN-CN-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4
[NiCl4]2-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
28Ni 3d84s2
3d
Ni2+
4s 4p
[NiCl4]2-
3d sp3杂化
4s
4p
Cl- Cl- Cl- Cl-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8
配合物与配位作用用于医学
配合物_课件
![配合物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08f5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1.png)
注:配合物均为电中性分子
4、 配位 数
一个中心原子所结合得配位原子得总数 称为该中心原子得配位数。
配位数=配位体数×齿数
如:[Cu(en)2]2+ [CoF6]3-
Cu2+得配位数= 2×2=4 Co3+得配位数= 6×1=6
配位数——与一个形成体成键得配位原子总数
配位个体 [Cu(NH3)4]2+
与对应得单齿配体相比, 螯合配体形成 更稳定络合物得现象叫螯合效应 。例如
[Ni(H2O)6]2+ + 6 NH3 [Ni(H2O)6]2+ + 3 en
[Ni(NH3)6]2+ + 6 H2O Kfθ= 1.0×109
[Ni(en)3]2+ + 6 H2O Kfθ= 1.0×1017
大环配体就是一种特殊得螯合配位体,大环上得 杂原子与金属原子配位形成大环配合物。
配位原子 O
S
N
常见多齿配体
分子式
名称
O O
C C
- O O -
草酸根 (双齿) 乙二胺
(双齿)
缩写符号
(OX) (en)
N N
邻菲罗啉(双齿) (phen)
N N
联吡啶(双齿) (bpy)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六齿)
H4Y)
3、 配离子得电荷
配离子得电荷 = 中心离子电荷 + 配位体总电荷
大环配合物得稳定性显著高于同种配位原子开 链螯合剂形成得螯合物,化学上将这种现象叫大环效 应。
冠醚
穴醚
二、配合物得命名
1、外界:
(1) 配(位)阳离子: [Co(NH3)6]Cl3 氯化六氨合钻(Ⅲ)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fccfc87d0d233d4b14e6962.png)
K4[Fe(CN)6]
[SiF6]2[BF4][Ni(CO)4]
中心原子有空的外层轨道,能接受孤对电子。
2、配位体
与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 [Cu(NH3)4]2+ K4[Fe(CN)6] 配位原子 NH3 CN-
[Cu(NH3)4]SO4中的N原子
K4[Fe(CN)6]中的C原子
[Ni (CO)4]
二、配合物的组成
内界和外界
[ Cu (NH3) 4 ] SO4
[Ni (CO)4]
内界
外界 内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配合物
1、中心原子 一般是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也有 一些是高氧化数的非金属元素 ;还有一些是金 属原子
[Cu(NH3)4]2+ Cu2+ Fe2+ Si(IV) B(III) Ni(0)
配位数6
多齿配体
配体的个数不等于中心原
子的配位数 [Cu(en)2]2+ 配位数4
配位数的多少与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半径 有关,还与配体的半径、电荷数以及形成 配合物时的条件(如浓度和温度)有关。
4、配离子的电荷数
配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中心原子的氧化数 和配体总电荷数的代数和。 [PtCl6]2-的电荷数是1×(+4)+6×(-1)= -2
配合物
配合物
[Cu(en)2]Cl2
三、配合物的命名
习惯名称 [Ag(NH3)2]+ K3[Fe(CN)6] K4[Fe(CN)6] 银氨配离子 铁氰化钾(赤血盐)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
命名服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内、外界之间以某化某、某酸某、某酸或氢氧 化某来命名 阴离子名称在前,阳离子名称在后 内界命名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a4ace81f79563c1ec5da7129.png)
(二)配位体
在配合物中与形成体结合的离子或中性分子称为配位体, 简称配体,如[Co(NH3)4]2+中的NH3、在配体中提供孤对电
子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如配体NH3中
的N。常见的配位原子为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原子C、N、P、 O、S和卤素等原子。
根据一个配体中所含配位原子数目的不同,可将配体分为 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 单齿配体:一个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如NH3,OH-,X-,
第三节 螯 合 物
乙二胺分子是多齿配体,两个乙二胺分子与一 个Cu2+形成具有两个五元环的配位个体[Cu(en)2]2+:
H 2C H 2C H2N
NH 2
CH 2 CH 2
2
Cu
H2N
NH 2
由中心原子与多齿配体所形成的具有环状结构 的配位个体称为螯合个体。螯合个体为离子时称为 螯合离子,螯合离子与外界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称 为螯合物。不带电荷的螯合个体就是螯合物,通常 把螯合离子也称为螯合物。 能与中心原子形成螯合个体的多齿配体称为螯 合剂。
O H2N H3C N N N Co
+
O NH2 O
CH3
N N
CH3 CH3
CH3 O
Vitamin B12
(钴的配合物)
NH
O
NH2 CH3 CH3
O N P O HO N O H H H O H
HO
Co
Vitamin B12
的结构模型
K s{[Zn(NH 3 ) 4 ]2+ }
ceq {[Zn(NH 3 ) 4 ]2+ }/ c
[ceq (Zn 2+ ) / c ] [ceq (NH 3 ) / c ]4 1 8 5.0 10 (6.7 103 ) 4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094429a26925c52dc5bf0e.png)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本章总目标:1: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键的本质2: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此解释一些实例3:配离子稳定常数的意义和应用4:配合物形成时性质的变化。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掌握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配位键、配位数、螯合物等概念,○1配位单元: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几个配位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向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
○2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
○3配位原子:配体中给出孤电子对与中心直接形成配位键的原子。
○4配位数:配位单元中与中心直接成键的配位原子的个数。
2:学会命名部分配合物,重点掌握命名配体的先后顺序:(1)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2)先阴离子配体,后分子类配体(3)同类配体中,先后顺序按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在英文字母表中的次序(4)配位原子相同时,配体中原子个数少的在前(5)配体中原子个数相同,则按和配位原子直接相连的其它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表次序;3:了解配合物的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现象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熟悉直线形、三角形、正方形、四面体、三角双锥、正八面体构型的中心杂化类型。
2:会分辨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可以通过测定物质的磁矩来计算单电子数μ=。
3:通过学习羰基配合物、氰配合物以及烯烃配合物的d p π-配键来熟悉价键理论中的能量问题。
第三节: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1:掌握配合物的分裂能、稳定化能概念2:掌握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3;了解影响分裂能大小的因素○1)晶体场的对称性0p t ∆>∆>∆○2中心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的电荷高,与配体作用强,∆大。
○3中心原子所在的周期数,对于相同的配体,作为中心的过渡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大,∆相对大些。
(4)配体的影响,配体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越小,给电子能力强,配体的配位能力强,分裂能大。
224232I Br SCN Cl F OH ONO C O H O NCS NH en NO CN CO -----------<<<<<<-<<<<<<<≈ 4:重点掌握(1)配合物颜色的原因之一——d-d 跃迁以及颜色与分裂能大小的关系;(2)高自旋与低自旋以及与磁矩的大小的关系。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190c43cff00bed5b9f31d74.png)
总解离反应: [Ag(NH3)2]+(aq) 总解离常数(不稳定常数):
Ag+(aq)+2NH3(aq) Kd
{c(Ag )}{c( NH3 )}2 Kd Kd1Kd 2 {c(Ag(NH3 ) 2 )}
无机及分析化学
显然,Kd 越大, 配合物越不稳定。
西南科技大学
13
2. 配位平衡
• 稳定
•
加热不放出氨气
[Co(NH3)6]Cl3
2. 特征: 有[内界]外界,如:[Ag(NH3)2]Cl;
外层 内层
从溶液中析出配合物 时,配离子常与带有相反 电荷的其他离子结合成盐, 这类盐称为配盐。
K3 [Fe ( C N )6 ]
形 成 体
配配 配 位体 位 原 数 子
西南科技大学
2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4
在溶液中,配离子的生成一般是分步进行的,因此溶液中 存在着一系列的配位平衡,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稳定常数,称为 逐级稳定常数。 c Ag+(aq)+NH3(aq)
(1)简单配合物
单基配位体和中心原子所形成的配合物,如 [Ag(NH3)2]Cl。
(2)螯合物
多基配位体以一个或两个配位原子与同一中 心原子配位所形成的环状化合物, 如[Zn(en)2]2+,en:NH2CH2CH2NH2 (乙二胺)。
(3)多核化合物
由配位体与多个中心原子所形成的配合物, 如[(H20)4Fe(OH)2Fe(H2O)4]4+。
(4)羰合物
以羰基配位体与金属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如 Ni(CO)4。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8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8aaa2f25ccbff121dd36830b.png)
2、给定[Cu(NH3)4]SO4溶液,当处于下列环境条件下,可 否产生Cu(OH)2沉淀,已知浓度为0.01mol·l-1, K f = 4.8 × 1012 , K b NH 3 = 1.8 × 10 −5 , Ksp Cu ( OH ) 2 = 2.2 × 10 −22 ①在0.1mol·L-1 NH3·H2O溶液中 ②在0.1mol·L-1 NH3·H2O和0.1mol·L-1 NH4Cl溶液中 ③在0.14mol·L-1 HAc和0.06mol·L-1 NaAc溶液中 (KaHAc=1.8×10-5) Ka =1.8 10 3、给定0.1mol AgX完全溶于1升下列配合剂溶液中, 0 C 配合剂 L 求 ① NH3·H2O ②KCN 7 K f Ag (CN ) − = 1.0 ×10 21 已知K f Ag ( NH ) + = 1.0 ×10 2
= 0.771V
6
K f Ag (CN ) − = 1.0 ×10 21 K f = 1.0 ×10 42 2 Fe ( CN ) 3−
K f Fe ( CN ) 4− = 1035
6
3 2
K SP AgX = 1.0 × 10 −13
4、求下列电对在KCN(足量)溶液中的E0值
0 0 ( E Ag ( CN ) − / Ag , E Fe( CN )3− / Fe (CN ) 4− )
2 6 6
Ag + / Ag ①
②
Fe
Fe3+ / Fe 2+
/ Fe 2+
0 已知E Ag + / Ag = 0.799V , E 0 3+
K (f1)
M n+ − Ln
> K (f 2 )
12第十章配位化合物温相如
![12第十章配位化合物温相如](https://img.taocdn.com/s3/m/27d98590ce2f0066f4332226.png)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学习要点配合物、配合物价键理论、sp 、sp 3、dsp 2、sp3d2、d2sp3杂化轨道、外轨型、内轨型配合物、磁矩、晶体场理论、分裂能、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螯合物、配位平衡学习指南配合物是配位化合物的简称。
配离子或配位分子是由中心原子提供价层空轨道,配体中的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难解离的复杂结构单元。
它是由中心原子和配体组成的。
中心原子往往是过渡金属离子,配体一般分为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配体中直接与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称为配原子。
配离子或配位分子中配原子的数目称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配合物顺、反异构体的理化性质不同。
配合物的名称有俗名、商品名和系统命名,系统命名法是配合物内外界之间服从一般无机化学命名原则,内界命名的先后顺序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原子名称(中心原子氧化数),不同配体按阴离子—中性分子—阳离子顺序排列。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认为: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以配位键相结合,成键过程中,中心原子提供的价层空轨道首先进行杂化,形成杂化空轨道,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价层空轨道的杂化类型。
常见的杂化方式有sp 、sp 2、sp 3、dsp 2、sp 3d 2、d 2sp 3等。
配合物的内、外轨型,可通过配合物的磁矩测定,结合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来判断,进一步可推断中心原子价层空轨道的杂化类型、配合物的空间构型、磁性及定性说明部分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把中心原子和配体都看成点电荷,中心原子和配体之间靠静电作用力相结合,并不形成共价键。
在晶体场的作用下,中心原子d 轨道发生能级分裂,分裂能的大小与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体场强、中心原子所带的电荷数和它所属周期等因素有关。
对于d 4~d 7电子构型的中心原子,其配合物有高、低自旋之分。
根据晶体场稳定化能的相对大小可以比较相同类型配合物的稳定性。
晶体场理论还可以较好地解释配合物的颜色。
第十章 配合物
![第十章 配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9effd2631126edb6f1a10fe.png)
H 2C H 2C
NH 2 H 2 N Cu NH 2 H 2 N
14
CH 2 CH 2
2+
配位原子为N,配位数等于4 。
14
无机化学教研室
4. 配离子的电荷: 中心离子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即为配离子的电荷。
例
[Cu (NH3)4 ] 2+
[Fe (CN)6 ]
3-
[Fe (CN)6 ] 415
15
33
33
无机化学教研室
内轨形配合物
[Ni(CN)4]23d Ni2+ [Ni(CN)4]2dsp2杂化 平面正方形结构
34
4s
4p
CN CN CN CN
-
-
-
-
34
无机化学教研室
内轨形配合物
[Fe(CN)6]3- : Fe3+ [Fe(CN)6]3CN CN CN CN CN-CNd2sp3杂化 八面体结构 35
24
24
无机化学教研室
④先少后多
[Pt(NO2)(NH3)(NH2OH)(Py)]Cl 氯化硝基•氨•羟氨•吡啶合铂(II)
若①②③④均相同 按配体中另一原子的元素符号字母排列顺序
[PtNH2NO2(NH3)2] 氨基•硝基•二氨合铂(Ⅱ)
25
25
无机化学教研室
§10.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一、价键理论 二、分子轨道理论 三、晶体场理论
①阴离子:X- , OH- ,CN- , SCN②中性分子: H2O,NH3,CO,NH2CH2CH2NH2 配位原子 8
8
无机化学教研室
配体的分类 ①单齿配体:配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X- ,OH- ,H2O,NH3,CO ②多齿配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同时 与一个中心离子配位的配体。
金属有机化学第十章 金属卡宾和卡拜络合物
![金属有机化学第十章 金属卡宾和卡拜络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4c6c9f93af45b307e87197b2.png)
R
Ph +
OMe tBuOMe
CO 45℃ 90-92%
OH
Br CH3C CMgCl
R 炔,卡宾,羰基
共环化 R
Cr(CO) 3
(B) 5MPa CO
80℃
84-95%
OH
R
OMe
(A)
Ag2O/MgSO 4 51-56%
O
R
氧化
OMe
O 维生素 K100
方法(A)产率只有55%左右,而且Cr变为无用的Cr(Ⅲ); 方法(B)能将释放出来的Cr(CO)3定量变为Cr(CO)6,重复使用。
E
OR
OR
(CO)5M R
CO
(CO)4M
R
EE
OR R' CO
(CO)6M +
E
E
O
O
MeO
R3
Rh2(OAc)4 MeO
R3
N2
Rh
OR (CO)5M C
R
E
E
R1 O
OR2 MeO R1
R3 OR2
(iii) 金属卡宾与炔烃, 一氧化碳的反应(3+2+1环加成)
R1
R2
(CO)5Cr
R
-CO
R' O R'' > 90%
R=Me, Ph
+ M(CO)6
LnM
LnM
metathesis R.E.
+ LnM
LnM +
LnM
HCC β H elimination LnM C
CO
LnM
C
O
O C LnM +
化学课件《配合物》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化学课件《配合物》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045e10647d27284b7351c2.png)
四、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通常由被称为内界和外界的两部分组成 内界具有稳定的复杂结构单元,表示在方括号内.
在配离子内,金属离子处于 中心位置,通常称为中心离子 或配离子的形成体. 配合物在形成过程中,中心离子与 配位体之间的结合不符合经典的共价 键理论,而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配位键
四、配合物的组成 1.中心离子(M)
② 先阴离子配体,后阳离子和中性配体;
K[PtCl3NH3] 三氯· 氨合铂(Ⅱ)酸钾 配体数目(一、二、三等) →配体名称→合→中心 离子名称(氧化态Ⅰ、Ⅱ、Ⅲ等)
【例1】 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Fe(CN)6]4K4[Fe(CN)6] [Cu(NH3)4]SO4 Na3[Ag(S2O3)2]
三、配合物的形成条件
中心原(离)子必须存在空轨道,配位体存在孤对电子。
中心原(离)子用能量相近的空轨道杂化,与配位体形成配 离子。过渡金属元素特别是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都有接受 孤对电子的空轨道,一般都能与可提供孤对电子的分子或 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配合物。 常见的有Fe、Co、Ni、Cu、Zn、Ag、Au、Pt等金属元素的 离子(或原子)与X—(卤素)、OH—、H2O、NH3、CN—、 SCN—等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六氰合铁(Ⅱ)配离子
六氰合铁(Ⅱ)酸钾
硫酸四氨合铜(Ⅱ) 二硫代硫酸根合银(I)酸钠 硫酸三乙二胺合钴(Ⅲ) 三羟水乙二胺合铬(Ⅲ) 四羰基合镍
[Co(en)3]2(SO4)3
[Cr(OH)3H2O(en)]
Ni(CO)4
轨道杂化类型与配位个体的几何构型 配位数 杂化类型 几何构型 实例 [Ag(NH3)2]+ 2 sp 直线形 3 sp2 sp3 dsp2 dsp3 等边三角形
010第十章配位平衡
![010第十章配位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f7f83664caaedd3383c4d380.png)
解开这类化合物成键本质之谜。约
尔更生(S M Jorgensen,1837-1914 ) 提出了一种链理论。 后来,维尔纳用假设和实验证明了自己理论的正确, 并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而约尔更生做了一个 有诚信的科学家应该做的事: 发表了实验结果, 说明自己的 5
理论是错的。
2、配合物的组成
2
c( Ag ) c( Ag )
K f K sp ( AgCl )
27
例:若使 0.1mol AgCl 溶解于1升氨水中,氨水的浓度至
少为多少?
解: AgCl(s)+ 2NH3
始 0.1 y y-0.2 反应后 0
[Ag (NH3)2 ]+ + Cl0 0.1 0 0.1
平衡:
§ 10.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二、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三、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
一、 配合物及其组成 例:以下三种复杂化合物 AgCl· 3 →A 2NH
配合物
CuSO4· 3 →B 4NH
KCl· MgCl2· 2O →C 6H 溶于水后: 复盐 AgCl· 3 → [Ag(NH3)2]+ + Cl2NH CuSO4· 3 →[Cu(NH3)4]2++SO424NH
2+ 4
2+
K
f
称为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20
2、 配离子稳定性的判断
(1) 配离子浓度相同且配体数相同,K f 越大,稳定性越强 (2) 配离子浓度不同或配体数不同,计算中心离子浓度,中 心离子浓度越小,配离子越稳定 (3) 螯合效应:螯合离子比相应的配离子稳定性强的现象 练习 P64:6; P63:3
《配合物的形成》课件
![《配合物的形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e49c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0.png)
配合物的分类
简单配合物
由一种配体与中心原子直接配位形成的配合 物。
螯合物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体与中心原子形成环 状结构的配合物。
复杂配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配体与中心原子配位形 成的配合物。
非环状多齿配体配合物
由多齿配体与中心原子形成非环状结构的配 合物。
配合物的命名
习惯命名法
根据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采用“酸”、“碱”等词头来命 名。
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配体,如 NH4+、SO42-等。
04
配合物的应用
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催化反应
配合物可以作为催化剂,加速化 学反应的速率,提高化学反应的
效率。
稳定反应中间体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配合物可以稳 定反应中间体,从而促进反应的进 行。
调控反应路径
通过改变配体的性质,可以调控配 合物的反应活性,从而改变反应的 路径。
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
02
配合物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配合物性质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尤其是
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
03
未来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学
科的知识和方法,深入探索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
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详细描述
配合物在化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理解化学键和物质结构有重要作用。此外,配合物在生物学和医学中 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酶的活性中心、生物矿化、药物设计与治疗等。因此,研究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对于 科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内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水中难以解离,可象一个简单离子 那样参加反应.
二、 配合物的组成
[Cu(NH3)4]SO4
← 中 配 心 体 原 子 内 界 ← ← 外 界
K3[Fe(CN)6] ← ← 外中 界心 原 子 ← 配 体 内 界
[Fe(CO)5]
← 中 配 心 体 原 子 内 界
←
2、中心原子:
2013-8-12
通过实验测定配合物的磁矩来推测配合物的类型
磁 矩 n(n 2) B
n µ µB /
0 1 2 3 4 5 0 1.73 2.83 3.87 4.90 5.92
µ实 µ实
n=1, 内轨型 n=2, 内轨型 n=5, 外轨型 n=0, 内轨型
[Ti(H2O)6]3+ Ti3+: 3d1 =1.73 K3[Mn(CN)6] Mn3+: 3d4 =3.18 K3[FeF6] Fe3+: 3d5 =5.90 2013-8-12 K2[PtCl4] Pt2+: 5d8
位于配合物的中心,有空的价层电子轨道能接受孤对电子。
3、配位体与配位原子:
H配 位 C N O F 原 配位原子:有孤对电子,能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 子 P S Cl 配位原子一般是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原子。 Br
配位体:含有配位原子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称为配位体。
如X-,SCN-,C2O42-,CN-,H2O,NH3,en等。
电中性时称为配位分子; 如[Fe(CO)5]
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和配位分子统称为配位(化合)物。 如[Cu(NH3)4]SO4, [Fe(CO)5] * 区别于复盐
一、 配合物的定义
配离子 [Cu(NH3)4]SO4 [Ag(NH3)2]Cl
K3[Fe(NCS)6] 配位分子 H2[PtCl6]
(一)命名 1、内外界顺序与一般无机物的命名原则相同。 ①阴离子在前, 阳离子在后; ② “某化某” 、“某酸某”或“某某酸” 一般是阴离子为简单离子时称为某化某,若为复杂离子则叫 某酸某 配合物为配位分子, 命名时只涉及内界命名
[Co(NH3)6]Cl3
氯化六氨合钴(Ⅲ)
CoCl3
三氯化钴
2、内界中各物质的命名顺序
CaY2-的结构
CH2 – NH2 NH2– CH2 2+ Cu CH2 – NH2 NH2 – CH2
螯合物的特点
(1)由于有螯环而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特点 螯环:螯合物中的多原子环。 一般有多个五原子环或六原子环。 (2)环的数目越多越稳定。 (3)多数具有特征的颜色.
如Ni2+能在氨性条件下与丁二酮肟形成红色 的螯合物.
(2)若为同类配体,按配位原子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如:命名时先NH3 , 后H2O, Br-和Cl -先Br-后Cl -
[Co(NH3)5 (H2O)]Cl3
(三)氯化五氨 • 一水合钴(Ⅲ)
试试看: [CoCl(NH3)(en)2]SO4
命名: 内界: 外界: 硫酸 一氯 • 一氨 • 二(乙二胺)合钴(Ⅲ) [CoCl(NH3)(en)2]2+
2013-8-12
例2:如 [Zn(NH3)4]2+ 4s 3d Zn2+
受配体影响 杂化
4p
sp3杂化
外轨配键
2013-8-12
例3:如[Ni(CN)4]23d 4s 4p
Ni2+
受配体影响 杂化
dsp2
4p
内轨配键
2013-8-12
形成外轨或内轨配合物的条件
(1)中心离子的电子构型: d 10构型的离子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d 1~3构型的离子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例如Cr3+ :
(1)向深蓝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蓝色 Cu(OH)2 2+ 说明溶液中无Cu .
(2)向深蓝色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 BaSO4 2说明溶液中有SO4 . 2+ 2[Cu(NH3)4]SO4 = [Cu(NH3)4] + SO4 ,
,
一、 配合物的定义
我们把像 [Cu(NH3)4]2+这样的由简单阳离子(或原子)与一 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者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复杂离子称 做配离子(coordination ion )。 带电荷时称为配离子; 如[Cu(NH3)4]2+
[Fe(CO)5] [Co(en)3]2 (SO4)3
3、多个配体的次序
(1)先离子后中性分子,先无机后有机,先简单后复杂。 K[PtCl5(NH3)] [Cr(en)2NH3]Cl3 K3[Co(ONO)3Cl3] 五氯 • 一氨合铂(Ⅳ)酸钾 氯化一氨 • 二(乙二胺)合铬(Ⅲ) 三氯 • 三(亚硝酸根)合钴(Ⅲ)酸钾 (注:不同配体间用圆点分隔)
一般内轨型要比外轨型稳定.
总结:
a:CN 作配体时,常形成内轨型配合物,dsp2、d2sp3。
b:H2O、SCN 和F 作配体时,常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sp、sp3、sp3d2 。
-
-
c:NH3作配体时,取决于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同种元 素高价离子形成内轨型配合物,低价离子形成外轨 型配合物。
d:内轨型配合物稳定。
4s d4~d8构型的离子可形成内轨、外轨型配合物;
例如Fe3+ :
3d
4p
4d 3d
2013-8-12
4p
4s
(2)配位原子电负性大易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3)配位原子电负性小易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例: 说明[Fe(CN)6]3-和[FeF6]3-的形成过程。 [FeF6]3-
3d
[Fe(CN)6]3-
1×6=6
5、配离子电荷 配离子电荷: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体两者电荷的代数和
[Ag(S2O3)2]x
[PtCl3(NH3)][Fe(CO)5]
(x) (x)
x = +1 + (-22) = -3
x + (-1 3) = -1, x = +2
x + (0) = 0, x = 0
三、配合物的命名和分类
2013-8-12
(三)、配合物磁矩
磁 矩 n(n 2) B
n是配合物中未成对电子数,B为玻尔磁子B= 9.27×10-24A· 2 m
对于d4~d8的中心原子: 若形成内轨型配合物,磁矩降低; 若形成外轨型配合物,磁矩不变。 可以通过实验测定配合物的磁矩来推测配合物的类型:
中心原子(M) :提供空的价层轨道先进行杂化。 配体(L):提供孤对电子,二者形成配位键 ML。
配合物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空轨道的杂化类型。
2013-8-12
配位键型与配合物几何构型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空轨道的杂化类型, 而杂化类型主要是由配位数所决定的。 杂化类型 配位数 sp 2 空间构型 直线形 实例 [Cu(CN)2]-、[Ag(S2O3)2]3-
配体分类: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
(1)单齿配体(monodentate):含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2)多齿配体(polydentate):含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常见的单齿配体:X-、NH3、H2O、CO(羰基)、 OH- (羟基) CN-(氰根)、SCN-(硫氰根)、NCS-(异硫氰根)、NO2-(硝基)、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平合物的基本概念
1.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则有蓝色的Cu(OH)2 。 2. 向Cu(OH)2中加入氨水,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分析 其组成为: [Cu(NH3)4]SO4
sp3
dsp2 d2sp3 sp3d2
2013-8-12
4
4 6 6
正四面体
平面四方形 正八面体 正八面体
[Zn(NH3)4]2+、[Ni(NH3)4]2+
[Pt(NH3)4]2+、[Ni(CN)4]2[Fe(CN)6]3-、[Co(CN)6]3[Fe(H2O)6]2+、[Ni(NH3)6]2+
配合物空间构型:
µ实
µ实=0
例:实验测得配合物的磁矩如下,属于内轨配合物的是:
A.[25Mn(NCS)6]4-, 磁矩μ=6.1A(J/T) B.[47Ag(NH3)2]+,磁矩μ= 0A(J/T) Mn2+:3d5
Ag+:4d10
课堂练习
命名下列配合物:
(1)Cu[SiF6]
(3)[CoCl2(NH3)4]Cl (5)[Cu(NH3)4] [PtCl4]
(2)K3 [Cr(CN)6]
(4)[Co(OH)2(en)2]Cl
解: 1 )六氟合硅 ( Ⅳ ) 酸铜 (
( 2)六氰合铬 ( Ⅲ ) 酸钾 ( 3)氯化二氯· 四氨合钴 ( III )
(Ⅲ ) ( 4)氯化二羟基· 二(乙二胺)合钴
( 5)四氯合铂 ( Ⅱ ) 酸四氨合铜 ( Ⅱ )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一、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一)要点:1931年Pauling把杂化轨道理论应用到配合物
中,提出了配合物的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理论的核心:中心原子空轨道进行杂化,配体的配位原 子提供孤对电子进入到杂化轨道,形成配位键。
ONO-(亚硝酸根)、S2O32-(硫代硫酸根)
常见的多齿配体: 二齿配体:乙二胺(en) NH2–CH2 –CH2 –NH2 乙二酸根(草酸根)
O O O C C O
2-
二、 配合物的组成
六齿配体:乙二胺四乙酸根 EDTA(Y4-)
OOC– H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