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A相关性血管炎
ANCA相关性血管炎
![ANCA相关性血管炎](https://img.taocdn.com/s3/m/c5b8dce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0.png)
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常见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抗GBM病,其中GPA ANCA阳性率最高,MPA次之。
1.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1)特点:以坏死性肉芽肿为典型病理表现的系统性血管炎;上呼吸道、肺、肾脏受累最为常见。
(2)实验室检查:ANCA(+)90%(80%~95% c-ANCA,其余p-ANCA)。
(3)组织活检:①肺活检:寡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累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同时有肉芽肿和组织坏死。
②肾活检:坏死性新月体肾炎(血管炎、肉芽肿少见)。
(4)诊断标准:鼻或口腔炎症(脓性/血性鼻腔分泌物、痛性/无痛性口腔溃疡);X 线胸片异常(结节、浸润、空洞);尿沉渣异常(镜下血尿、红细胞管型);活检显示肉芽肿性炎症(血管壁、血管周围肉芽肿形成)。
(5)治疗:①诱导缓解:激素+CTX或CD20单抗;②若肾脏受累,出现PRGN可血浆置换;③轻型或局限型使用激素+MTX,严重脏器功能受累可激素冲击;④维持治疗:CTX、MTX、AZA、LEF至少2年。
2.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1)特点: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
(2)实验室检查:70%ANCA(+)(60%-p-ANCA)。
(3)诊断标准:中年男性,存在系统性炎症性疾病的症状;亚急性进行性肾功能不全;肺出血;肾活检示系膜增殖和新月体形成的局灶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皮肤或其他内脏活检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p-ANCA阳性。
(4)治疗:激素联合环磷酰胺。
3. 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1)特点:累及全身中、小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患病率为10.7/100万~14/100万。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标准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4978f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9.png)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标准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微小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GPA)和嗜中性粒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EGPA)。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血管壁的坏死和炎症,导致多个器官受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依赖于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学证据。
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但根据欧洲风湿病学会(EULAR)和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建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诊断。
首先,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常出现疲乏、发热、体重减轻、关节痛、皮肤损害等全身症状,以及肾脏、呼吸道、神经系统等器官的受累表现。
其中,肾脏受累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约8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炎、肾小球肾炎等肾脏损害。
此外,呼吸道受累也较为常见,包括肺部出血、支气管炎等症状。
因此,对于有上述表现的患者,应高度怀疑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可能性。
其次,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ANCA是一类自身抗体,分为抗肉芽肿因子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antibodies, anti-GBM)。
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主要是指ANCA阳性的情况。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治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c02921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2.png)
腹痛等症状。
并发症
肾脏损害
包括肾炎、肾衰竭等。
肺部疾病
包括肺炎、肺栓塞等。
心脏疾病
包括心肌炎、心包炎等。
其他并发症
如神经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 等。
03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自身抗体检测
可能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 等。
如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检测,有助于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 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 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疾病和生活。
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和教育
患者自我管理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病情,记录 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以便及时
发现异常。
家属参与
家属应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 给予关爱和支持,共同应对疾病挑 战。
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血管炎相关知识 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 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血沉和C反应蛋白
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 症活动。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可发现血管壁增厚、血管狭窄或 闭塞等病变。
CT和MRI
可显示血管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以及是否有内脏器官受累。
组织病理学检查
皮肤或肾脏活检
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血管炎症 和血管壁损伤的病理表现,是确诊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重要手段。
镜下多血管炎)。
02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全身症状
皮肤症状
关节及肌肉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乏力、发热、体重减轻 等。
皮疹、紫癜、溃疡等。
关节疼痛、肌肉疼痛、 肌肉无力等。
腹痛、恶心、呕吐、腹 泻等。
常见体征
ANCA相关性血管炎病例汇报
![ANCA相关性血管炎病例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31b27fe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c.png)
〉 ___.05.31 〉 双下肢静脉彩超:双下肢肌间静脉附壁血栓形成; 〉 双下肢动脉血管彩超:双侧颈后动脉、胫前动脉、足背
动脉内膜面毛糙伴细小光斑形成;右侧胫前动脉、足背 动脉反向血流消失。
诊疗经过:主要治疗(1)
诊疗经过:实验室检查结果(6)
〉 降钙素原变化情况:
诊疗经过:实验室检查结果(7)
〉 其它检查结果:
〉 粪常规:隐血(+); 〉 体液免疫全套:免疫球蛋白M 25.60mg/dl,补体C3 58.50mg/dl,补体C1抑制
物; 〉 甲状旁腺素(全段):甲状旁腺素(全段;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
ANCA 相关性血管炎简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是一组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 疫性疾病。肾、肺的损害比较常见,发病率低,老年人多发,可致慢性器官功 能减退、严重的可因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细菌病毒的感染、如丙 硫氧嘧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病史简介:
辅助检查: (___.05.13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胸部CT阅片:双肺 炎症较前(___.05.08 胸部CT,固原中医医院)加重。 (___.05.23 本院):尿常规:隐血 3+,白细胞 1+, 尿蛋白 +-; 凝血六项:D-二聚体 54500.00 ug/L,纤维蛋白(原)降 解产物 65.46 mg/L;肝功能:总胆红素 4.30 umol/L, 间接胆红素 2.00 umol/L,总蛋白 47.3 g/l,白蛋白 24.5 g/L,白/球 1.07;肾功能:尿素氮 62.00 mmol/L, 肌酐 909.27 umol/L。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治优质PPT课件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治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8e7106eefdc8d376ee32db.png)
No
血培养,活检,经食道 心脏超声,血管造影
血清学检查 ANAs,RF,CH50, 冷球蛋白, 肝炎抗原,ANCA, APL,LAC
No
明确诊断?
Yes
治疗
血管炎的诊断 血管炎
中等大小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Kawasaki’s病)
小血管血管炎
大血管炎
(巨细胞动脉炎, Takayasu’s病
U/L),经4次治疗后抗体水平降至正常范围
(2.4U/L),下降显著。
免疫吸附治疗时患者抗体水平变化情况
120
100
80
60 6
40
20
0
ANCA-PR3水平(U/L)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次次次次次次次次次次治治治治治治治治治治疗疗疗疗疗疗疗疗疗疗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
14
12
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美国风湿病协会1990年Churg-Strauss综合 征分类诊断标准
1.哮喘 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于分计数的10% 3.单发性或多发性神经炎 4.非固定性肺内浸润 5.副鼻窦炎 6.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MPA诊断
中老年患者,不明原因发热,皮疹,神经炎等 肾脏损害 肺部累及 P-ANCA阳性 肾或肺组织活检
ANCA-相关小血管炎 (WG,mPA, ChurgStrauss Syn
肉芽肿?
有
无
Asthma和嗜酸 MPA 性细胞增多?
有
无
Churg-Strauss WG 综合征
非ANCA-相关血管炎
IgA-沉积?
有
Henoch-Schoulein purpura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受累研究现状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受累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5b93d5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d.png)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受累研究现状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种累及小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疾病的特征是血液循环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患者主要受累的器官包括肾脏、肺部以及其他器官。
肺部受累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常见表现之一,且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往往是最先出现的表现之一。
肺受累的临床表现包括肺出血、肺泡出血性炎症、肺间质疾病等。
肺出血是最常见的肺受累表现,其中重度肺出血可导致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泡出血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肺泡炎症、痰液中可见大量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肺间质疾病主要表现为肺泡腔内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目前,关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受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肺受累的病理机制:研究表明,ANCA可能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引起肺出血和肺泡出血性炎症,并通过诱导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导致肺间质疾病。
2.肺受累的临床特征:研究发现,肺出血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早期肺受累的主要表现,且常伴有肺功能下降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肺受累的严重程度与疾病活动性和预后有关。
3.肺受累的诊断和评估:目前,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受累主要依靠临床表现、ANCA抗体检测和肺组织活检。
部分研究探讨了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如高分辨率CT和支气管肺胺碘酮显像技术,用于评估肺受累的程度和预测治疗效果。
4.肺受累的治疗:对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受累的治疗主要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研究表明,早期免疫抑制治疗可以改善肺功能,降低肺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已有一些关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受累的研究,但对于其病理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明确之处。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指导临床实践。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疗进展教学课件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疗进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e632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15.png)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疗进展教学课件ppt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介绍•临床特征及诊断•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与总结目录01介绍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血管和中等血管。
患者可表现为全身性血管炎,同时可伴有肺、肾、皮肤等多器官和组织受累。
定义与概述1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基本特点23anca相关性血管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且多数患者有吸烟史。
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出现肾脏、呼吸系统受累表现。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病理学特征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和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沉积。
诊疗现状及发展历程01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标准为存在活动性小血管炎、血清ANCA阳性及组织病理学符合血管炎表现。
02目前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03近年来,随着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生物制剂等新型治疗手段逐渐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02临床特征及诊断临床表现血管炎病变引起的症状包括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受累器官的症状根据不同的器官受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肺部受累可引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目前较为公认的诊断标准为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4年提出的分类标准,包括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其中主要标准为ANCA阳性;次要标准包括:蛋白尿>0.5g/d,肾功能不全血沉>30mm/h,有神经系统表现,有血管炎表现等诊断流程对于可疑患者,首先进行ANCA筛查,若ANCA阳性,则进行进一步检查,如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与流程VS03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ANCA相关性血管炎还需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鉴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鉴别诊断与其他相关性血管炎的异同点01与其他血管炎的鉴别ANCA相关性血管炎需与其他类型的血管炎进行鉴别,如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等02与其他相关性疾病的鉴别ANCA相关性血管炎还需与其他相关性疾病进行鉴别,如感染、肿瘤等03病因及发病机制HLA-DRB1基因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发病相关遗传因素如感染、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抗GBM抗体、抗PR3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血管炎发病中起作用自身免疫异常ANCA与自身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免疫复合物沉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壁,引起血管炎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和破坏血管损伤和破坏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ANCA相关性血管炎常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存在与肿瘤的关系部分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可能并发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等与其他因素的关系04治疗及预后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使用,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ANCA相关性血管炎》PPT课件
![《ANCA相关性血管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8980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f.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介绍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治疗 • 预防和护理
01
介绍
什么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
定义
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 性疾病,以血管壁的炎症和损伤为主 要特征。
分类
症状
发热、乏力、关节痛、体重下降、血 沉加快等非特异性症状,以及与受累 血管相关的器官特异性症状,如肾脏 、肺部等。
根据受累血管的大小,ANCA相关性 血管炎可分为大血管炎、中等血管炎 和小血管炎。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02
03
病因
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 传、环境因素和免疫异常 等多种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 质抗体)在疾病发生中起 重要作用,可引起血管壁 炎症和损伤。
病理改变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03
实验室检查
ANCA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ANCA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以评估 患者是否存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检测对诊断该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
肾功能检查
总结词
肾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肾脏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
皮肤表现
可能出现皮疹、紫癜、网状青 斑等。
肺部表现
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 状。
肾脏表现
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
消化系统表现
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 症状。
并发症
肺部感染
由于免疫系统受影响,患者容易感染肺部。
心血管疾病
ANCA相关性血管炎ppt课件
![ANCA相关性血管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067f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6.png)
PPT课件
45
鉴别诊断
继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的肾损害SLE、SHP等疾病 也常侵犯肾脏,但它们各自都有自身特异的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病理及免疫病理表现,不难以此与原投性 小血管炎肾损害鉴别.
PPT课件
46
治疗现状
MPA可累及多个血管,在应用免疫抑制剂前,预后较差 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加细胞毒药物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治疗分为初期诱导治疗、巩固维持治疗和复发治疗
PPT课件
22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
是累及微动脉、毛细血管、微
静脉,伴有或不伴有中、小动
脉受累的寡免疫复合物沉积的
坏死性血管炎,此类病人大多
以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为主要特点,
随着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强化治疗,已成为少数经治疗
可大大改善其预后的肾脏病之
44
鉴别诊断
急进性肾炎(RPGN)I型及II型 现已知原发性小血管炎导致的新月体肾炎 即为RPGN III
型(80 %RPGN IIl型为原发性小血管炎)
与I、II型的鉴别关键在肾切片免疫荧光检查. I型病人IgG 及C3呈线条样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II型IgG及C3, 呈颗粒样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而III型免疫 沉积物基本阴性
PPT课件
6
ANCA
自1982年Davies首先发现,至今已证实ANCA 是原发性小血管炎诊断的特异指标,在MPA中 ANCA的阳性率一般为75%,多为p-ANCA,MPO 阳性,其滴度变化与疾病活动性相关,但与其病理 损害程度不相关,在WG中多为C-ANCA,PR3阳性, ANCA检测使WG检出率提高54%。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36页】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b12db16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5.png)
WG其它系统受累
1994 Chapel Hill 会议关于系统性血管炎的命名及定义
CSS基本特点
病理: 组织及血管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结缔组织肉芽肿形成 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性血管炎 病情进展: 过敏性鼻炎、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疾病 小到中等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伴肉芽肿性炎p-ANCA,嗜酸粒细胞增多,IgE
上呼吸道受累
上呼吸道受累
下呼吸道症状
气短、咳嗽、咯血、胸膜炎肺内阴影,可伴有空洞:变化快、迁徙性弥漫型肺泡内出血(DAH) :7%累
肾脏损害
病理:局灶性坏死和不伴免疫球蛋白和以及补体沉积的新月体形成 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尿进展可迅速,高血压、肾病综合征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
概述为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血管,病理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为特征,少免疫复合物沉积与ANCA相关,机制不清主要包括 韦格纳肉芽肿 ( Wegener’sgranulomatosis, WG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 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 )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 Churg-strauss syndrome, CSS )
MPA其它受累系统
心血管:胸痛和心衰症状,临床可见高血压、心肌梗死以及心包炎 消化系统:消化道出血、胰腺炎以及由肠道缺血引起的腹痛 神经系统:20-30%多发性单神经炎或多神经病变,另约11%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常表现为癫痫发作
AASV鉴别诊断
治疗
诱导缓解(3-6月)
泼尼松:1-1.5mg/kg/dCTX:口服2mg/kg/d静脉0.8-1g/M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原发性血管炎分类(1994,Chapel Hill) 大血管血管炎 大动脉炎 巨细胞(颞)动脉炎 中等血管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川崎病 小血管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 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gpa血管炎诊断标准
![gpa血管炎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f1b1b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a.png)
GPA是一种ANCA相关性血管炎,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肉芽肿、局灶性坏死、血管炎三联征。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鼻和鼻旁窦炎(首发症状)、肺部病变(80%患者累及肺部)及肾炎三联征,还可累计关节、眼、耳、皮肤、心脏、神经系统等。
根据2022年版ANCA相关性血管炎分类标准(ACR/EULAR血管炎分类标准),GPA的诊断标准如下:
鼻或口腔炎症:痛性或无痛性口腔溃疡,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
胸片异常:胸片示结节、固定浸润病灶或空洞。
尿沉渣异常:镜下血尿(RBC>5/高倍视野)或出现红细胞管型。
病理性肉芽肿性炎性改变:动脉壁或动脉周围,或血管外区有肉芽肿性符合2条或2条以上时可诊断为GPA。
ANCA相关小血管炎讲义
![ANCA相关小血管炎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6b83a7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7.png)
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 中性粒细胞呈胞质
弥漫性分布均匀颗 粒样染色,称之为 胞质型ANCA
(C-ANCA)
中性粒细胞呈围绕细胞 核周围胞质亮染,,称 之为核周型ANCA
(P-ANCA)
靶抗原抗原特异性 蛋白酶3protinase 3
髓过氧化物酶
酶联免疫吸附法
,PR3
myeloperoxidase,MPO
ANCA相关小血管炎讲义
第3页
因为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相 同,都有ANCA参加疾病发生 当前将WG,MPA和CSS统称为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ANCA相关小血管炎讲义
第4页
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表现
中老年为主 非特异性表现
发烧、乏力、体重下降、全身肌肉酸痛 多脏器受累
临床上怀疑恶性肿瘤、消耗性疾病者
anti-MPO p-ANCA与MPA相关性不如anti-PR3与 WG相关性好。
ANCA相关小血管炎讲义
第26页
辅助检验
常规检验:
ESR、CRP升高;贫血、 WBC↑或PLT ↑ ;
累及肾脏时出现蛋白尿、镜下血尿和红细胞管型,血清肌 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
少部分患者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RF)阳性
皮肤黏膜:多数患者有皮肤黏膜损伤,表现 为下肢可触及紫癜、多形红斑、斑疹、瘀点( 斑)、丘疹、皮下结节、坏死性溃疡形成以及 浅表皮肤糜烂等。其中皮肤紫癜最为常见
ANCA相关小血管炎讲义
第14页
神经系统:约1/3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神经系统病 变。以外周神经病变最常见,多发性单神经炎 是主要病变类型,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末梢神经 病变
ANCA相关小血管炎讲义
第5页
Wegener’s肉芽肿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诊治ppt课件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诊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f77d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f.png)
02
CHAPTER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分类和 诊断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分类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以ANCA阳性为主要特征,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 管炎(EGPA)。
非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不伴有ANCA阳性,如免疫复合物相关性小血管炎等。
其他治疗方式
其他治疗方式包括生物制剂、血 浆置换等,这些方法在一些特殊
情况下可能会被采用。
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 剂等,可以调节免疫反应,减轻 炎症。血浆置换可以清除体内异 常抗体和炎症因子,缓解病情。
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风险和 限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
用。
04
CHAPTER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预防和 护理
高血压等。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遵循医生 的指导,根据病情调整剂量,避
免出现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 的过度反应,减少炎症和组织 损伤。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 胺、霉酚酸酯、环孢素等,它 们可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应定期 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 应。
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小血管 炎的发生和发展,如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等。
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引起炎症 反应和血管损伤。
03
CHAPTER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ANCA相关小 血管炎的主要药物之一,具有抗
炎、抗免疫和抗毒素的作用。
它能够快速控制病情,减轻症状 ,但长期大量使用会引起一系列 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糖尿病、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疗进展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3f96d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8.png)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抗CD20单克隆抗体等,为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使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预后和复发预测的进展
预后因素
近年来研究发现,疾病活动度、肾脏受累 、高龄、肺受累等是影响anca相关性血 管炎预后的主要因素。
VS
复发预测
通过监测ANCA滴度和抗体水平,可以预 测疾病复发的风险,从而提前调整治疗方 案,减少复发。
01
完善诊断标准
探索病因
02
03
发展新的治疗方法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标准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了解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病因 是制定有效治疗策略的关键,未 来需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
针对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需要 积极研发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 治疗效果。
临床实践建议和展望
04
挑战与展望
诊疗面临的挑战
疾病诊断标准不统一
01
目前缺乏统一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标准,导致临床诊
断存在一定的困难。
病因不明
02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病因尚不明确,这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
挑战。
治疗效果不佳
03
目前的治疗方法尚不理想,部分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佳,需要进
一步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
未来诊疗发展方向
感谢பைடு நூலகம்的观看
THANKS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疗进 展
2023-11-05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疗现状 • 诊疗进展 • 挑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 )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壁的炎症性破坏和全身多 器官受累为主要特征。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https://img.taocdn.com/s3/m/dc3388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8.png)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ssociated Vasculitis,简称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是一种以肾小球肾炎或乏力、发热、咳嗽、呼吸道炎症为主的系统性血管炎。
ANCA是指某些白细胞向趋化因子受体上的自身抗体,能够与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胞浆内的靶分子结合,引起小血管炎症和坏死。
本文将详细介绍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
症状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因患者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1.肾小球肾炎症状:血尿、蛋白尿、尿量减少、水肿;2.上呼吸道炎症状: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气促等;3.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病变、意识障碍、精神紊乱、颅内高压等;4.其他症状: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眼部炎症等。
诊断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初步诊断建立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询问和体检有时可以提示疾病的发生,但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发现ANCA的阳性率达到90%以上,分为两种类型:抗MPO (肌钴蛋白酶)和抗PR3(酸性粒细胞胞浆内的蛋白酶3)。
此外,白细胞、巨噬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等因素也可以检测到。
细胞和组织检查对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患者,肾脏、鼻和喉咙粘膜等组织的活检可能是有指导意义的,并能够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
治疗治疗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变范围来制定,常用药物包括:1.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控制炎症反应,但副作用也相应增加。
2.免疫抑制剂治疗:大多数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控制炎症反应和维护疾病缓解期。
3.血浆置换疗法:对于存在肾功能损害、进行性肾功能恶化的患者,或有高浓度ANCA抗体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浆置换疗法。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基于患者病情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可以为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其他系统性疾病(Good-partue综合征、 SLE等) 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等) 恶性肿瘤(肺癌、淋巴瘤、浆细胞病) 药物的使用(PTU等)
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 Olsen等制定的血管炎活动指数(VAI) Kallenberg等制定的韦格纳肉芽肿的疾病 活动评分标准
Rheumatology, 2007; 46: 1–1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介导的血管损伤 抗内皮细胞抗体 介导的血管损伤
病理性免疫复合物 沉积于血管壁
肿瘤细胞介导 的血管损伤 病理性细胞免疫反应和 肉芽肿所致的血管损伤 感染因子直接介导的 血管损伤或功能变化
Classification
the 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 of 1994 • Large-vessel vasculitides (2) • Medium-vessel vasculitides (2) • Small-vessel vasculitides (many) • ANCA-associated (5) • Non-ANCA-associated (many)
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4周内)
3 (最高总分) 无 0 不适 1 关节痛/关节炎 1 发热(<38.5) 1 发热(>38.5) 1 过去一月内体重下降 2 (1~2Kg) 体重下降(>2Kg) 3 2.皮肤表现 6(最高总分) 无 0 梗死 2 紫癜 2 其他皮肤血管炎 2 溃疡 2 坏疽 4 多发肢端坏疽 6
1.系统性表现
3.粘膜/眼 无 口腔溃疡 生殖器溃疡 结膜 葡萄膜炎 视网膜渗出 视网膜出血 4.耳鼻喉 无 流涕/鼻塞 鼻窦炎 鼻衄 结痂 外耳道渗出 中耳炎 新近耳聋 声嘶/喉炎 声门以下受累
6(最高总分) 0 1 1 2 4 6 6 6(最高总分) 0 2 2 4 4 4 4 6 2 6
6 (最高总分) 8.肾脏 12(最高总分) 5.胸部 0 无 0 无 2 高血压(收缩压>90mmHg) 4 呼吸困难/喘息 蛋白尿(>+或>0.2g/24h) 4 肺部结节或纤维化 2 4 血尿(>+或10RBC/Hp) 8 胸腔积液/胸膜炎 4 肌酐125~249μmol/L 8 炎性渗出 6 250~499μmol/L 10 咯血/肺出血 6 >500μmol/L 12 大咯血 6 (最高总分) 肌酐上升>10% 12 6. 心血管 0 9.神经系统 9(最高总分) 无 2 无 0 杂音 器质性意识模糊/痴呆 3 新近出现的心跳漏搏 4 4 癫痫发作(非高血压所致) 9 主动脉关闭不全 4 脑血管意外 9 心包炎 6 脊髓损伤 9 新近心肌梗死 6 周围神经病变 6 慢性心衰/心肌病 9(最高总分) 多发运动单神经根炎 9 7.腹部 0 无 3 腹痛 说明:①各系统评分有最高限,超过单项 6 血性腹泻 最高分以最高总分计,各单项总评分最高 9 胆囊穿孔 63分。② 15分以上为活动。 9 肠梗死 9 胰腺炎
CTD相关性小血管炎
DM
SLE
SSc
Bechet’s Syndrome
T= 0
T = 24h
T= 48h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AAV的发病机制
细胞因子的作用(IL-1, TNF-a)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 T细胞、B细胞的作用 诱导PMN细胞凋亡增加 环境(SiO2)及药物(PTU,DHE)因素
Polyarteritis Nodosa (PAN)
•
• •
40-60岁, 男性略多.
累及中等血管也可以累及小血管. 体重减轻, 皮肤损害 (紫癜, 青斑或网青斑, 溃疡, 结节), 多发性单神经炎, 腹痛, 睾丸 痛, 高血压, 关节痛/肌痛
• • • •
HBV感染
肾损害 MRA: 动脉瘤和血管狭窄 预后: 5年存活率: 13%(未治疗),40%(治疗后)
诱导缓解
重症患者(肺出血、小动脉和/或肾小 球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新月体 性肾小球肾炎)可给予甲基强的松龙 1.0g/d×3-5天冲击治疗后改口服。 CTX:口服:2mg/kg/d(1-3mg/kg/d), 至少1年。静脉:0.75/m2/m;0.6/次 ×2周,连续6月;之后2~3月1次,维 持1.5-2年。
治疗原则
治疗方案个体化 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 特殊疗法(生物制剂、静脉丙种球蛋 白冲击、血浆臵换、透析、特异性免 疫吸附 ) 防治感染、维持治疗、避免复发
药物治疗
诱导缓解
维持缓解
复发治疗
诱导缓解
CTX+GC为标准治疗方案。 能诱导大多数(70%-85%)患者病情 缓解,1年存活率增加至70%-99%。 强的松为1mg/kg/d,4-6W,病情控制 后,可较迅速减量,治疗6个月可减 至10mg/d,以10mg/d维持1.5-2年。
Takayasu’s arteritis
Large Vessel Vasculitides (2)
Giant cell arteritis
Medium Vessel Vasculitides (3)
• •
Polyarteritis nodosa (PAN) Kawasaki’s disease = Mucocutaneous LN syndrome
Finkielman JD, et al. Antiproteinase 3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d disease activity in Wegener granulomatosis. Ann Intern Med, 2007;147:611-9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内脏/系统(%) 肉芽肿病变 肺浸润
上呼吸道 肌肉/关节 神经系统 肾 ANCA(%)
MPA 无 50
35 60 30 90 70
WG 有 90
90 60 50 80 90
CSS 有 70
50 50 70 45 50
ANCA
•
•
C-ANCA 的抗原是Proteinase-3 90% 的 Wegener肉芽肿患者有c-ANCA P-ANCA的抗原是MPO (也可以是其他,如弹性蛋 白酶, 乳铁蛋白等) 与很多疾病相关, 如MPA 和 Churg-Strauss综合征 C-ANCA→Wegener’s→PR-3 P-ANCA→MPA and CSS→MPO
• • •
Wegener’s Granulomatosis
Churg-Strauss Syndrome
•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
•
中年发病, 平均年龄 44岁.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0%), 神经病变 (手套和袜套样,单/多发). 肺(哮喘, 咯血, 浸润). 血管炎通常发生在哮喘的头3年. 60%-70%的患者p-ANCA阳性.
AAVs的诊断
Chapel Hill会议 AAVs的定义
韦格纳肉芽肿 累及呼吸道的肉芽肿性炎,影响到小至中血管 的坏死性血管炎。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较常见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坏死性血管炎,如小血管炎,少或无免疫沉着 物。也可累及小到中等动脉的坏死性动脉炎。坏 死性肾小球性肾炎常见、肺毛细管炎较常见 Churg-Strauss综合征 累及呼吸道有丰富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肉芽 肿性炎症,影响小到中等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伴 有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治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 风湿免疫科
Consensus Conference of Chapel Hill, 1994 Oxford Textbook of Nephrology, 1998
Jennette and Falk, Curr Op Rheumatol, 2007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Possibile pathogenetic mechanism of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Oxford Textbook of Nephrology, 1998)
AAV的基本病理特征
WG和CSS血管周围有肉芽肿形成。 急性期:中性或嗜酸粒浸润/中性粒细胞碎 裂,慢性期:小血管纤维化,管腔狭窄。 肾脏最易受累,92%肾小球可见新月体形 成,64.3%患者新月体比例>50%,半数以 上伴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节段坏死。绝大多 数存在严重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皮肤活检常可见到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Wegener’s Granulomatosis
• •
30s-40s为高峰年龄, 任何年龄都可. 上呼吸道肉芽肿 (鼻窦炎, 耳炎, 鼻衄),下呼 吸道症状(咯血), 可累及眼, 鼻和其他器官 34%患者可出现中枢和外周神经病变 肾损害(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 单纯激素治疗不能阻止病情进展, 75%的患者 对CTX有效.
•
•
• •
ANCA
ANCA的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 欧洲14个小血管炎研究中心开展的对ANCA 检测方法的评估发现:IIF法联合抗原特异
性ELISA是值得推荐的。
ANCA阳性的临床意义
并非所有的ANCA相关血管炎ANCA均阳性 ANCA持续阳性, 不一定表明需要持续治疗, 但ANCA从阴性转阳可能预示着疾病活动. 8 家中心 ,156 名患者。有 116 例患者达到持 续的临床缓解,但持续缓解的时间长短并 不意味ANCAs水平下降。 在ANCA水平升高的患者中,40%患者在1年 中出现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