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舶安全装载手册编制指南

合集下载

装载手册编写指南

装载手册编写指南

第1章 通 则1.1 一般规定1.1.1 本装载手册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提供了船舶装载手册应包括的内容、批准条件、编写格式和实例,其目的是帮助和指导设计单位、航运公司编制符合国际航行船舶要求的装载手册,供船长掌握和控制船舶的装载,使船舶在核定的装载情况下的稳性和强度处于许可范围内,而有利于安全航行,并为本社验船师审批装载手册提供依据。

1.1.2 本指南对装载手册内容、审批和检验的要求符合有关国际公约、规则和国际船级社协会的相应规定,如船旗国政府主管机关另有规定,则同时应满足船旗国主管机关的规定。

1.2 装载手册的内容1.2.1 对船长65m及以上的海船,装载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船舶类型和主要参数; (2) 船舶设计所依据的装载工况,包括静水弯矩和剪力的许用值; (3) 静水弯矩和剪力的许用值的计算结果,以及适用时扭转载荷和横向载荷的许用值的计算结果; (4) 舱口盖、甲板、双层底等结构的许用载荷; (5) 稳性资料。

1.2.2 对船长150m及以上的散货船、矿砂船和混装船,装载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船舶类型和主要参数; (2) 船舶设计所依据的装载工况,包括静水弯矩和剪力的许用值; (3) 静水弯矩、剪力的许用值的计算结果,以及适用时扭转载荷的许用值的计算结果; (4) 对拟装载密度为1.0t/m3或以上散装货物,其建造合同签于1998年7月1日或以后的单舷侧结构散装货船,应提供在货舱进水状态下的许用静水弯矩和剪力以及计算结果的包络线; (5) 满载吃水时空舱的货舱或货舱组。

如果在满载吃水时不允许空舱,则在装载手册中应有明确的说明; (6) 作为货舱中部位置的吃水的函数的形式给出每一舱内最大许用载货量及所要求的最小载货量和双层底内水和油的重量; (7) 内底板的最大许用载荷以及除散货以外的货物性质的说明书; (8) 甲板和舱口盖的最大许用载荷。

如果船舶未批准在甲板和舱口盖载货,则在装载手册中应予以明确说明; (9) 最大的压载水变化率以及关于以能达到的压载水变化率为基础的装载计划应取得港口方面同意的建议; (10) 装/卸货顺序表; (11) 稳性资料。

集装箱装载手册

集装箱装载手册

1、船舶的主要参数及航区及依据.本船航行于内河A 航区,主要用于装载集装箱。

其主尺度如下:总长49.98m水线长48.85m型宽15.6m型深 4.8m肋距0.55m、0.6m设计依据按船舶完整稳性计算书(SHC458-100-07JS)及总纵强度计算书(SHC458-110-02JS)、集装箱系固布置图(SHC458-103-01完工图)2、船舶设计所依据的装载工况;装载工况如下:1)货舱装载83只20呎标准箱(24t). 总重量1992t.2)货舱装载116只20呎集装箱,第1、2层标准箱、第3、4层10.9t箱.总重量1998t.3)货舱装载5层146只20呎箱(2.3吨). 总重量335.8t.3、各种装载工况的船舶及集装箱重量分布曲线(见表1)。

4、各种装载工况的船舶静水弯矩许用值(见表2)。

5、装箱/卸箱顺序如下。

排、列、层的定义:排-----集装箱长度方向沿船长方向放置的箱的数量。

列-----集装箱长度方向沿船长方向放置,在横剖面上在同一层自左(右)至右(左)的箱的数量。

层-----集装箱自下而上的箱的数量。

排、列、层序号的定义:排的序号-----在货舱内从尾数起依次为第一、二、三排,依次类推。

列的序号-----在货舱内从左舷数起依次为第一、二、三、四、五列。

层的序号-----在货舱内从下数起依次为第一、二、三、四、五层。

装卸箱顺序:装箱位置应按集装箱布置图。

装载工况:1) 货舱装载83只20呎重箱(24t ). 总重量1992t. 货舱第一层装箱顺序如下图:船艏262223252461416158货舱内集装箱(第1层)1820211917101213911245317货舱第二层装箱顺序如下图:212325242231328181929144172712216261118976515302010货舱内集装箱(第2层)船艏货舱第三层装箱顺序如下图:12891110251431471924货舱内集装箱(第三层)2122201827232625613171615船艏以上图中数码代表装箱顺序.卸箱顺序为先卸第3层再卸第2层、第1层。

船舶行业航行安全操作手册

船舶行业航行安全操作手册

船舶行业航行安全操作手册一、引言船舶行业的航行安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海上运输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航行安全,本手册旨在提供船舶行业的操作指南,使船员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航行前的准备工作1. 船舶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船舶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发动机、导航设备、通信设备等,并按照维护计划进行保养和维修。

- 检查救生设备的完好性,包括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等,并确保其数量和质量满足要求。

2. 航行计划制定- 分析航线,考虑海况、天气状况、海图、导航警戒区等因素,制定详细的航行计划。

- 考虑潮汐、水深、航道等信息,确保船舶在航行中的安全。

三、航行操作规范1. 导航操作- 根据航行计划进行导航,确保船只沿着合适的航向和航线前进。

- 保持与其他船只的适当距离,避免碰撞,并遵守相关的航行规则。

2. 水下作业- 若需要进行水下作业,如修理、清理船底等,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并采取安全措施,如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使用专业工具等。

3. 油舱操作- 在油舱工作时,需确保严格遵守油舱操作手册,避免火源靠近油舱,保持油舱内通风良好。

- 在加油过程中,遵循相关操作规程,注意防火防爆措施。

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1. 火灾事故- 发现火灾时,立即启动火灾报警装置,并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喷水、关闭相关设备等。

- 组织人员疏散,并与救援单位进行紧急通报和协调。

2. 漏水事故- 发现漏水时,及时排除漏水源,并对受影响的区域采取紧急修复措施。

- 如漏水严重,威胁到船舶安全时,考虑转移船员和乘客,同时与相关救援部门保持沟通和协调。

3. 意外碰撞- 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相关人员,例如船东、港口管理机构等,并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紧急救援计划。

- 制定合理的事故处理方案,并进行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五、结束语航行安全是船舶行业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得到重视和严格遵守。

船舶安全操作规范手册

船舶安全操作规范手册

船舶安全操作规范手册1. 引言船舶是海上运输的主要工具,而船舶安全操作是确保船舶运行顺利的重要前提。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套全面有效的船舶安全操作规范,帮助船员在操作过程中降低风险,保障船舶及船员的安全。

2. 船舶准备2.1 船舶检查在每次航行前,船舶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船舶各部位完好无损,特别是船体结构、机务设备、电气系统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报告相关部门。

2.2 负载控制船舶的负载应严格按照规定的上限进行控制,避免超载引起的安全隐患。

同时,货物的妥善堆放和固定也是确保船舶稳定的重要环节。

3. 航行安全3.1 航道导航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在指定的航道内,并严格按照导航设备提供的信息进行操作。

对于存在障碍物或浅水的区域,应提前规划航线,避免潜在的危险。

3.2 避免碰撞航行中应时刻关注其他船只的动向,并保持通讯联络,确保避免碰撞。

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应当使用雷达等设备辅助导航。

3.3 天气监控船舶应通过天气预报等渠道获取最新的天气信息,并根据情况调整航行计划。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应谨慎决策,确保船舶及船员的安全。

4. 应急响应4.1 灭火船舶舱室内应设有灭火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于火灾紧急情况,船员应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并及时报告船舶上级。

4.2 污染应对船舶应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合理储存和处理废弃物。

当发生污染事故时,应采取措施遏制污染的扩散,并报告当地海事部门。

4.3 遇险求生船舶应配备紧急救生设备,船员应熟悉并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求生训练。

在遇险情况下,应冷静应对,迅速采取适当的救生措施。

5. 维护保养5.1 船舶清洁船舶定期进行清洁工作,清除甲板上的杂物和污垢,确保甲板干净、平整,避免滑倒事故的发生。

5.2 船舶维修船舶各项设备设施应进行定期维修和检查,保障其正常运行。

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应立即维修或更换,确保船舶的安全性能。

6. 总结船舶安全操作规范手册是船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参考指南,通过遵循规范的操作规程,可将事故和风险降至最低。

2011年《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与旧(2004)对比-第8章完整稳性

2011年《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与旧(2004)对比-第8章完整稳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1.4.4 船舶应根据倾斜试验报告书进行完工稳性计算, 并提交给船舶检验机构审批。对于不需要配备安全装载手册的船 舶,若倾斜试验数据与原稳性计算数据的相对误差均在下列范围 以内,并仍有适当的稳性储备时,可不要求进行完工稳性计算。 空船排水量 ±2% 空船初稳性高度 ±5% 空船重心垂向坐标 ±5%
8.1.3.2 现有船舶改装及修理使空船状态变化较大时,除 本节8.1.3.5所述情况外,在完工时应进行倾斜试验。对现有船舶 的稳性发生怀疑时,也应进行倾斜试验。 8.1.3.5 新建船舶因修改及变更、现有船舶因改装及修理 等情况使空船状态发生变化时,若已有系列船或现有船舶的倾斜 增加对新建船舶和改 试验报告,以及空船状态变化的详细重量和重心位置计算资料, 装及修理船舶免做倾 如其数据与系列船或现有船舶倾斜试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在下列范 斜试验的条件。 围时,可在系列船或现有船舶的倾斜试验报告基础上,通过换算 的方法来确定空船排水量和重心位置。 空船排水量 ±2% 空船初稳性高度 ±5% 空 船 排 水 量 和 重 心 位 置 的 确 定 1.1.2.5 无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船舶或仅有干舷甲板和顶篷甲 板但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长度之和不超过 0.25 倍船长的非自航 船舶或趸船,进行倾斜试验确有困难时,可按下列方法确定空船 排水量和重心位置: (1) 测量与记录船舶首部、中部及尾部两舷的吃水,测量与 记录水温和水的重量密度; (2) 根据吃水和水的重量密度计算确定空船排水量和重心纵 向坐标,计算方法与倾斜试验中相应的计算方法相同; ⑶ 无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船舶,空船重心垂向坐标取为0.8 的型深;仅有干舷甲板和顶棚甲板但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长度之 和不超过0.25倍船长的非自航船舶(含趸船),空船重心垂向坐 标取为型深。 8.1.3.6 无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船舶或仅有干舷甲板和顶 篷甲板但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长度之和不超过 0.25 倍船长的非 自航船舶或趸船,进行倾斜试验确有困难时,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空船排水量和重心位置: (1) 测量与记录船舶首部、中部及尾部两舷的吃水,测量与 修改无上层建筑和甲 记录水温和水的重量密度; 板室的船舶或仅有干 (2) 根据吃水和水的重量密度计算确定空船排水量和重心纵 舷甲板和顶篷甲板但 向坐标,计算方法与倾斜试验中相应的计算方法相同;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 (3) 空船重心垂向坐标采用计算方法确定。采用计算方法确 长度之和不超过 0.25 定空船重心重向坐标时,空船排水量与重心的估算应给出偏于安全 倍船长的非自航船舶 的空船重心垂向坐标,例如:主船体部分的重心重向坐标取为型 或趸船,进行倾斜试 深,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重心垂向坐标位于其高度的三分之二 验确有困难时,方法 处;或,甲板结构的重心重向坐标位于甲板上缘,船底结构的重 确定空船排水量和重 心垂向坐标位于船底骨架的上缘,舷侧结构的重心垂向坐标位于 心位置的方法。 其高度的三分之二处等; (4) 按(3)确定空船重心垂向坐标时,尚应基于(2)得到 的空船排水量与估算值的差异对垂心垂向坐标进行修正。当重量 减少时,应假定该减少重量的重心垂向坐标位于基线处;当重量 增加时,应假定该增加重量的重心垂向坐标位于船舶顶部。 8.1.3.8 对于起重船和挖泥船,若船舶航行、作业和避风 状态下所对应的空船排水量和重心位置不相同时,应按航行状态 明确起重船和挖泥船 的情况进行倾斜试验,并根据其结果换算成作业和避风状态下的 倾斜试验的要求。 空船排水量和重心位置。

CCS内河载货汽车滚装船跳板安全技术指南2009

CCS内河载货汽车滚装船跳板安全技术指南2009

内河载货汽车滚装船跳板安全技术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目 录第1章通则 (1)1.1 适用范围 (1)1.2 定义 (1)1.3 图纸资料 (1)第2章跳板结构 (3)2.1 一般规定 (3)2.2 折叠跳板 (3)2.3 连接铰链 (3)第3章跳板收放装置 (4)3.1 一般规定 (4)3.2 钢索 (4)3.3 直立式吊臂 (4)第4章跳板直接计算 (5)4.1 一般规定 (5)4.2 设计载荷 (5)4.3 有限元模型 (5)4.4 强度校核 (5)第5章机械、电气与控制系统 (7)5.1 一般规定 (7)5.2 跳板液压操纵装置的配置与基本性能 (7)5.3 跳板的控制系统 (7)5.4 跳板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结构 (7)5.5 液压传动管系 (7)5.6 跳板的安全保护装置 (8)第6章检验与试验 (9)6.1 检验 (9)6.2 试验 (10)第1章 通则1.1 适用范围1.1.1 《内河载货汽车滚装船车辆跳板安全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适用于安装在内河载货汽车滚装船上车辆装卸作业用的可活动车辆跳板,包括整体式、液压折叠式及液压与机械组合式等跳板型式的设计、建造与检验。

1.1.2 本指南未作规定者尚应符合本社《船舶与海上设施起重设备规范》和《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以下简称<内规>)的有关规定。

1.1.3 跳板所用材料及焊接方面的要求,应符合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的有关规定。

1.2 定义1.2.1 除另有规定外,本指南有关名词术语定义如下:(1)整体式跳板:系指安装于船上,用于通过车辆的整体式跳板。

(2)液压折叠式跳板:系指安装于船上,用于通过车辆的可折叠跳板,且跳板由主、副跳板组成并均由液压系统操作。

(3)液压与机械组合式折叠跳板:系指安装于船上,用于通过车辆的可折叠跳板。

跳板由主、副跳板组成,并分别由机械和液压系统操作。

(4)主跳板:折叠跳板与船体相连的部分。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手册范本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手册范本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手册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及水上交通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港口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船舶及水上交通工具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船舶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监管、确保安全的方针。

第四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员和船员应当严格遵守本手册的规定,确保船舶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设立船舶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第六条船舶应当配备充足、合格的人员,保证船舶安全运行。

第七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对船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船舶应当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

第三章船舶安全运行第九条船舶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船舶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完好有效。

第十一条船舶应当遵守航行规则,保持正规航行。

第十二条船舶应当配备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保障船员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三条船舶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第四章船舶污染防治第十四条船舶应当遵守污染防治法规,加强污染防治管理。

第十五条船舶应当配备污染防治设备,防止污染物泄漏。

第十六条船舶应当加强油料、化学品等危险品的管理,防止泄漏、火灾等事故。

第五章船舶安全监督第十七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接受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船舶安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配合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二十条违反本手册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违反本手册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手册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三条本手册的解释权归海事管理机构所有。

本手册旨在为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员和船员提供船舶安全管理的具体操作指南,以保障船舶及水上交通的安全。

船舶装载手册使用方法

船舶装载手册使用方法

船舶装载手册使用方法船舶装载手册是一本详细记录船只装载及安全操作程序的文件。

它是船舶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确保船只的安全与顺利运营。

以下是关于如何正确使用船舶装载手册的十条指南:1. 熟悉手册的结构和内容:仔细阅读整个手册,熟悉其结构和内容。

了解每个部分的含义和使用。

2. 理解船只的装载要求:学习船只的载重限制、货物分配、稳定性和安全要求。

确保对船只的装载要求有充分的了解。

3. 学习参数图表:手册中通常包含参数图表,用于计算船只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

掌握如何正确解读和使用这些图表。

4. 预测不同装载情况下的船只稳定性:使用手册中提供的方法和公式,预测不同装载情况下的船只稳定性。

确保船只在各种装载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

5. 学习使用软件计算工具:一些装载手册中可能提供了与船只稳定性和载重计算相关的软件工具。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6. 遵循手册中的装载程序:手册通常会提供详细的装载程序,包括装载的顺序、稳定性计算步骤和平衡要求。

确保按照手册中的规定进行操作。

7. 始终保持手册的最新版本:船只的装载要求和安全标准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

确保手册始终为最新版本,并及时更新。

8. 合理运用手册中的建议和指导:手册中可能包含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船只运营更加安全和高效。

合理运用这些建议和指导,以提高工作效率。

9. 及时记录装载过程和结果:对每次的装载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使用的参数和计算方法。

这将有助于实时了解船只的载重情况和稳定性。

10. 提出更新和改进建议:如果在使用装载手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有改进的建议,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

持续优化船只运营流程和安全标准。

熟悉船舶装载手册的使用方法对于船只运营的安全与有效性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手册中的装载要求、稳定性计算和操作程序,船舶运营人员可以确保船只的稳定性,并准确掌握其载重能力。

学会正确使用和遵循船舶装载手册是每位船只操作人员必备的技能。

船舶安全操作手册

船舶安全操作手册

船舶安全操作手册一、简介船舶安全操作手册是为了确保船舶运营过程中的安全而编制的指南。

本手册旨在提供必要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帮助船员有效地管理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二、船舶安全操作原则1. 事故预防:船舶安全操作始终以事故预防为首要原则。

船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确保船舶在运营过程中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2. 安全设备:船舶应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包括救生设备、消防设备、通信设备等。

船员需熟悉并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 安全管理体系:船舶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培训、巡航检查、报告与分析等环节,以确保船舶的运营安全。

三、基本操作规范1. 船舶检查与维护- 每次航行前,船员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船体、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等。

- 船舶维护工作应按时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船舶良好状态。

2. 防火措施- 船舶应配备灭火设备,并确保其功能正常。

- 船内禁止吸烟或使用明火,严禁存放易燃物品。

3. 救生设备使用- 熟悉并会正确使用救生设备,包括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筏等。

- 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救生设备,确保船员的生命安全。

4. 水上交通规则- 严格遵守航行规则和航道交通法规,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 慢速行驶或停船时,应采取适当的警示措施,防止他船碰撞。

5. 紧急事故应对- 组织船员进行紧急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和应急程序。

- 在火灾、沉船等紧急情况下,船员应冷静应对,保持合作,确保生命安全。

四、安全责任与报告1. 船舶安全责任- 船舶安全责任由船长及船员共同承担,船长是最高责任人。

- 船员在航行期间应密切关注船舶运行状况,并及时向船长汇报异常情况。

2. 安全事故报告- 若发生安全事故,船员应及时填写事故报告,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可能的原因。

- 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以便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五、总结与展望船舶安全操作手册是船舶运营中至关重要的指导文件。

船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手册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

船舶安全操作手册

船舶安全操作手册

船舶安全操作手册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其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无论是在商业运输、渔业捕捞还是休闲娱乐等领域,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都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

本手册将为您详细介绍船舶安全操作的相关知识和要点。

一、船舶出航前的准备1、船舶检查在每次出航前,必须对船舶进行全面的检查。

包括船体结构是否完好,有无裂缝、渗漏等情况;船舶的设备和机械是否正常运转,如发动机、推进系统、导航设备、通信设备等;消防设备和救生设备是否齐全且处于可用状态。

2、货物装载如果船舶装载货物,要确保货物的重量分布均匀,避免重心偏移影响船舶的稳定性。

对于危险货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装、标记和存放,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燃油和水的储备检查燃油和水的储备量,确保满足航行的需求。

同时,要注意燃油和水的质量,避免使用受污染的燃油和水。

4、船员准备船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熟悉船舶的操作和应急程序。

出航前,船员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严禁酒后上船工作。

二、航行中的安全操作1、瞭望与通信在航行过程中,要保持不间断的瞭望,及时发现周围的船舶、障碍物和危险情况。

使用有效的通信设备,与其他船舶和岸基保持良好的沟通,遵循相关的通信规则和程序。

2、速度控制根据航行区域、天气条件和交通状况,合理控制船舶的速度。

避免超速行驶,以免影响船舶的操纵性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航线规划按照预定的航线航行,遵循航行标志和导航设施的指示。

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变更航线时,要提前评估风险,并通知相关方面。

4、避让规则严格遵守避让规则,当与其他船舶相遇存在碰撞危险时,要及时采取避让措施,确保航行安全。

三、恶劣天气和海况下的应对1、风暴和大风在遇到风暴和大风时,要降低船舶的速度,调整航向,尽量减少风浪对船舶的冲击。

加强船舶的绑扎和固定,确保货物和设备的安全。

2、大雾大雾天气下,要开启雾灯和雷达,加强瞭望,减速慢行。

如果能见度极低,应及时选择安全的锚地抛锚等待。

附录:安全装载手册示例

附录:安全装载手册示例

附录:安全装载手册示例(封面)XXXX船安全装载手册(示例)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年X月X日(扉页)说明1. 本手册依据《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和《内河在建自卸砂船检验补充要求》的要求编制,其相关数据和资料与下述文件一致:(1)完工图纸资料;(2)完工稳性报告书;(3)内河船舶适航证书;(4)内河船舶载重线证书。

2. 本手册旨在为船长、船员和其他人员提供配载、装卸与运输的指导和建议,不能取代在配载、装卸和运输方面的经验。

3. 本手册须经船舶检验机构审批,如有修改,须重新提交审批。

4. 本手册配备在船上,以便随时取用和检查。

5. 船长负责航次的安全指导,包括船舶及人命财产安全,负责本手册的执行与监督,包括按手册规定在装卸与运输时统一指挥和协调监管。

6. 船长负责组织新船员的培训,确保其掌握本手册的内容,并能胜任装卸、抽排舱底积水作业等相关工作。

7. 船舶应避免在恶劣风浪等环境条件下装卸,装卸时尽量使船长和船宽方向受载均匀,并保持良好的浮态。

8. 开航前,船长或其代理人须确认装卸作业已完成,且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9. 航行中,船长应注意谨慎驾驶,尽量避免急速回航、急转弯等危险。

10. 船长应根据货舱排水系统的设置情况,制定管理措施限定装砂时的装载速率和砂石含水率。

11. 船长应制定检查与保障措施,以确保在装卸和航行过程中,专为抽排积水槽(舱)的泵及水位监测报警装置能正常工作,且能及时将积水排到舷外。

目录1 总则 ............................................................................................................................................................. P1.1 一般规定 ........................................................................................................................................ P1.2 术语定义 ........................................................................................................................................ P1.3 符号单位 ........................................................................................................................................ P2 基本资料 ..................................................................................................................................................... P2.1 船舶概况 ........................................................................................................................................ P2.2 舱室布置示意图 ............................................................................................................................ P2.3 典型横剖面图 ................................................................................................................................ P3 装载工况 ..................................................................................................................................................... P3.1 货舱与压载舱容量 ........................................................................................................................ P3.2 工况一览 ........................................................................................................................................ P3.3 货物积载示意图 ............................................................................................................................ P3.4 货物分布及装卸作业步序图(1-满载) ..................................................................................... P3.5 适装货品 ........................................................................................................................................ P4 配载、安全装卸与航行须知 ..................................................................................................................... P4.1 可能的危险 .................................................................................................................................... P4.2 装卸前配载 .................................................................................................................................... P4.3 装卸前准备 .................................................................................................................................... P4.4 装卸时监管 .................................................................................................................................... P4.5 开航前检查 .................................................................................................................................... P4.6 航行时监管 .................................................................................................................................... P1 总则1.1 一般规定本《安全装载手册》(以下简称本手册)系为“XXXX船”(以下简称本船)所编制。

《内河集装箱系固手册编制指南》

《内河集装箱系固手册编制指南》

中国船级社内河集装箱系固手册编制指南2011二〇一一年二月总 目 录第一篇手册要求 (1)第1章通则 (2)第2章手册的架构 (3)第3章手册的正文 (4)第4章手册的编制 (7)第5章手册的审批 (8)附录I 常用系固方案 (9)附录Ⅱ禁用系固方案 (12)第二篇手册模板 (1)(封面) (2)(扉页) (3)说明 (4)目录 (5)第1章总则 (7)第2章配载与积载 (8)第3章详细系固布置 (10)第4章特种箱的积载与系固 (13)第5章积载与系固安全须知 (15)第6章系固力与设备选用 (17)第7章系固设备明细 (18)第8章系固设备操作规程 (20)第9章系固设备检查维护 (22)附录Ⅰ危险品货物隔离级别表 (24)附录Ⅱ危货集装箱隔离要求表 (25)附录Ⅲ系固设备更新记录簿 (26)第一篇手册要求第1章通则 (2)第2章手册的架构 (3)第3章手册的正文 (4)第4章手册的编制 (7)第5章手册的审批 (8)附录I 常用系固方案 (9)附录Ⅱ禁用系固方案 (12)第1章通则1.1 目的1.1.1 本指南旨在为内河船《集装箱系固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编制和审批提供建议和指导,为《手册》的编制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包括格式和内容。

1.1.2 《手册》为船东、船员和其他人员提供船上集装箱积载与系固的指导,应保存在船上,以便主管机关检查。

1.2 适用范围1.2.1 本指南适用于经批准准予载运集装箱的内河船舶,包括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船等。

1.2.2 如无特别规定,本指南一般适用于符合《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要求的船舶。

1.3 定义1.3.1 本指南所用定义如下:(1) 标准集装箱:符合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的集装箱,简称标准箱或标箱。

(2) 系固设备:系指船上用于集装箱系固的装置,亦称系固件,分为固定式和便携式两类,包括各种船用紧固件、绑扎件和支撑件等。

另外,按是否符合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可分为标准系固设备(标准件)和非标准系固设备(非标件)。

《内河重大件运输船舶安全评估指南》

《内河重大件运输船舶安全评估指南》

中 国 船 级 社内河重大件运输船舶安全评估指南中国船级社二○一二年七月目 录第1章 通则 (3)1.1 一般规定 (3)第2章 船体结构强度评估 (4)2.1总纵强度评估 (4)2.2局部强度评估 (5)第3章 重大件的系固评估 (8)3.1一般要求 (8)3.2系固装置的强度校核 (9)第4章 稳性评估 (9)4.1一般规定 (9)4.2稳性特殊要求 (9)第1章通则1.1一般规定1.1.1本指南适用于满足《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第1篇第7章规定的甲板船和第8章规定的大舱口船载运尺度/重量相对很大的物体或设备(以下简称重大件)时,对船舶的结构强度、货物系固及稳性的安全评估。

1.1.2船舶进行重大件运输安全评估应提供以下图纸资料:(1)总布置图、线型图、基本结构图和横剖面图;(2)静水力曲线图;(3)邦金曲线图;(4)重大件(含支承基座)的总质量及其构造参数。

1.1.3船舶进行重大件运输前应将下列项目的文件资料提交船舶检验机构批准:(1)总纵强度计算书及局部强度计算书;(2)船舶稳性计算书;(3)系固强度计算书;(4)认为与重大件运输所必需的其它文件资料。

1.1.4进行重大件运输的船舶,其申请方应编制至少包括下述内容的《重大件运输作业计划》,且应由海事主管部门批准:(1)重大件在船上的安放位置;(2)重大件装卸作业方式及流程;(3)重大件的墩座布置;(4)重大件的墩座结构图(供备查);(5)重大件的系固要求及系固布置;(6)船舶的压载要求及压载分布(如有时);(7)重大件的重心高度控制要求;(8)航行风、浪、流条件及回航速度限定;(9)重大件运输附加信号要求及船舶操纵规程。

1.1.5 重大件与载货甲板(或内底板)之间应设置具有足够刚度的支承基座,以使重大件的荷重能有效传递到甲板(船底)强构件上。

1.1.6构成支承基座的墩座,应设置在甲板强横梁(或甲板纵桁)、舱壁、实肋板等强构件的上方。

如墩座不能设置在甲板强横梁(或甲板纵桁)、舱壁、实肋板等强构件的上方时,则应在墩座下方设置临时加强结构。

内河船舶系固手册配备要求

内河船舶系固手册配备要求

内河船舶系固手册配备要求
1. 内河船舶系固手册可得配备齐全喽!你想想,要是在航行中货物突然移动了,那多危险啊,就好比房子没了根基一样!就说上次我看到的那艘船,因为系固没做好,货物晃来晃去,多吓人呀!
2. 这手册可不能随便应付,得严格按照要求来配备呀!这不就跟战士上战场要拿好武器一个道理嘛!你见过哪个战士不带好装备就冲上去的?比如那艘倒霉的船,不就是因为手册配备不到位出问题啦!
3. 内河船舶系固手册配备真的超级重要呀!它就像我们出门得带钥匙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呀!哎呀,那次看到一艘船,没好好配备手册,后来遇到点情况都不知道咋处理,多悲催!
4. 你可别小瞧了这内河船舶系固手册的配备要求哦!它可是关系到整艘船的安危呢,就像大楼的框架一样重要!难道你想让你的船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晃吗?就像之前那个例子,不重视后果很严重!
5. 内河船舶系固手册得认真对待配备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这就好比给船穿上了坚固的铠甲!你看那些没好好配备的,一旦出问题,那可真是欲哭无泪呀!就跟那次一样,多糟糕呀!
6. 一定要牢记内河船舶系固手册的配备要求呀!这可不比其他事情,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呀!就好像走路得看路一样自然!你想想要是没配备好,出了问题可咋整?别等出事儿了才后悔莫及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内河船舶系固手册配备要求必须严格执行,这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关键,绝对不能马虎!。

《内河绿色船舶规范》(最终版)

《内河绿色船舶规范》(最终版)

中国船级社内河绿色船舶规范20132013年01月01日生效目录第1 章通则 (1)第2 章附加标志的授予 (4)第3 章绿色船舶-Ⅰ (5)第4 章绿色船舶-Ⅱ (16)第5 章绿色船舶-Ⅲ (20)附录1 热油系统与废气式热油加热器 (24)附录2 船舶接岸电要求 (27)附录3 船用水源热泵技术要求 (30)附录4 船舶尾轴承水润滑技术要求 (34)附录5 清洁后处理系统 (36)附录6 有害物质清单 (38)附录7 应用燃料电池的船舶技术要求 (40)第1章通则第1节一般规定1.1.1 一般要求1.1.1.1《内河绿色船舶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适用于航行于我国内河水域、400总吨及以上、申请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本社”)授予“绿色船舶”附加标志和第2章所列其他单项附加标志的入级自航船舶。

1.1.1.2本规范旨在倡导发展和应用绿色技术,促进造船业、相关制造业和航运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航运企业对新建船舶和现有船舶采取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运输船舶营运的绿色度,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船舶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舒适的目标。

1.1.1.3 绿色船舶除满足本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外,尚应满足本社《内河船舶入级规则》及相关规范和现行法规的要求。

1.1.2 定义1.1.2.1 除另有规定外,本规范适用的定义如下:(1)绿色船舶:系指采用相对先进技术(绿色技术)在其生命周期内能经济地满足其预定功能和性能,同时实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并对操作和使用人员具有良好保护的船舶。

(2)新技术:系指通过利用理论分析方法或手段等对船舶进行优化,可提高船舶节能减排能力、改善船舶工作环境,比如CFD技术、变参数法、节能附体等。

(3)新设备:系指较传统设备相比性能更优化、效率更高、排放更清洁的设备或装置,比如节能型柴油机、新型节能螺旋桨、高效螺旋桨等。

(4)新能源:系指在技术发展基础上,传统化石能源之外的、系统地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如气体燃料、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燃料电池等。

内河包装运输危险货物积载和系固手册编制指南

内河包装运输危险货物积载和系固手册编制指南

中 国 船 级 社内河包装运输危险货物积载和系固手册编制指南2008人民交通出版社目 录第1章通则 (1)1.1 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编写依据 (1)1.4 定义 (1)第2章危险货物积载和系固手册的内容与编制 (2)2.1 一般要求 (2)2.2 危险货物的分类 (2)2.3 货物类型 (2)2.4 力 (3)2.5 货物系固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3)2.6 固定式与便携式系固装置 (3)2.7 积载与隔离 (3)2.8 手册的编制 (3)第3章图纸资料审批 (4)3.1 审批 (4)附件:内河包装运输危险货物积载和系固手册格式 (5)第1章通则1.1 目的1.1.1 本指南旨在为载运包装危险货物的内河船舶编制“内河包装运输危险货物积载和系固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和本社对手册的审批提供建议和指导。

1.2 适用范围1.2.1 本指南适用于运输包装危险货物的内河船舶,但不包括采用集装箱和车辆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

1.3 编写依据1.3.1 本指南编写所依据文件如下:(1) IMO《货物积载和系固安全实用规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3) 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

(4) 中国船级社《货物系固手册编制指南》。

1.4 定义1.4.1 本指南所用定义如下:(1) 货物单元:系指货盘、包装单元或任何其他类似货物。

(2) 货物系固装置:系指所有用于系固和支持货物单元的固定式与便携式设备。

第2章危险货物积载和系固手册的内容与编制2.1 一般要求2.1.1 应依据本指南1.3所列的文件以及船舶在积载和系固方面的实践经验编制手册。

2.1.2 在编制手册以前,应作充分的调查。

需要时,要考虑船员对货物积载和系固方面的反映。

同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 船上应有固定式货物系固设备。

(2) 船上应有便携式货物系固设备,例如:扭锁、张紧器、绑扎链等。

(3) 货物系固装置应有说明其最大系固载荷的产品证书和标志。

船舶运输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手册

船舶运输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手册

船舶运输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手册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手册旨在制定船舶运输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确保船舶运输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适用于所有涉及船舶运输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1.2 法律法规依据本手册的制定遵循以下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其他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第二章船舶运输安全2.1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2.1.1 船舶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断监督和改进。

2.1.2 船舶公司负责人应确保船舶设备安全运行,船员了解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2.1.3 船舶公司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船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2 船舶操作规程2.2.1 新进船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并理解船舶操作规程。

2.2.2 船舶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航行前准备工作- 船舶装载与卸载操作- 船舶通信和导航操作- 应急处理措施- 船舶维护与检修第三章船舶装载与卸载操作3.1 装载前准备3.1.1 船舶装载前应对货物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3.1.2 货物应按照规定的存放方式进行摆放和固定。

3.2 装载操作管理3.2.1 装载时应确保船舶平稳,避免超载。

3.2.2 装载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相应记录。

3.3 卸载操作管理3.3.1 卸载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货物滑落和坠落。

3.3.2 卸载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四章船舶通信和导航操作4.1 通信设备操作4.1.1 船舶应配备完善的通信设备,确保与陆地和其他船舶的及时沟通。

4.1.2 船舶通信操作人员应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4.2 导航操作4.2.1 船舶导航操作人员应掌握导航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2.2 导航时需密切注意航道的标志和信号灯等导航设施,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第五章应急处理措施5.1 火灾应急处理5.1.1 船舶应配备火灾报警设备和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检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章 局部强度........................................................................................................................................... 6 4.1 一般规定.......................................................................................................................................... 6 4.2 载荷许用值 ...................................................................................................................................... 6 4.3 载货量限值 ...................................................................................................................................... 6
中国船级社 内河船舶安全装载手册编制指南
2012
上报稿
二〇一二年九月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第 1 章 通 则............................................................................................................................................... 1 1.1 一般规定.......................................................................................................................................... 1 1.2 术语定义.......................................................................................................................................... 1 1.3 手册的内容 ...................................................................................................................................... 1 1.4 手册的编制 ...................................................................................................................................... 1 1.5 批准条件.......................................................................................................................................... 2 1.6 编写依据.......................................................................................................................................... 2 1.7 各方责任.......................................................................................................................................... 2
第 7 章 手册内容细目................................................................................................................................. 11 7.1 一般规定........................................................................................................................................ 11 7.2 标识资料........................................................................................................................................ 11 7.3 说明................................................................................................................................................ 11 7.4 术语定义、符号和单位 ................................................................................................................ 11 7.5 公共资料数据 ................................................................................................................................ 11 7.6 货物配载事项 ................................................................................................................................ 12 7.7 安全装卸与航行须知 .................................................................................................................... 12
第 5 章 稳性资料........................................................................................................................................... 7 5.1 一般规定.......................................................................................................................................... 7 5.2 稳性总结表 ...................................................................................................................................... 7 5.3 许用重心高度图表 .......................................................................................................................... 7 5.4 液体舱柜资料 .................................................................................................................................. 7 5.5 排水量数据表 .................................................................................................................................. 7
第 2 章 装载工况........................................................................................................................................... 3 2.1 一般规定.......................................................................................................................................... 3 2.2 总体装载情况 .................................................................................................................................. 3 2.3 装卸程序.......................................................................................................................................... 4 2.4 货物分布图表 .................................................................................................................................. 4 2.5 压载配置图表 .................................................................................................................................. 4 2.6 其他资料..........................................................................................................................................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