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安徽省中考真题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安徽省中考真题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以“仁”释“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 王国B. 侯国C. 郡D. 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让王国国王将自己王国的疆土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形成侯国,而侯国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使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 源于自然灾害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阻碍民族交融D.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B【解析】由图片可知,西晋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中原汉族均出现南迁现象。

大量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开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019·安徽)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019·安徽)2.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2019·安徽)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019·安徽)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2019·安徽)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2019·安徽)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2019·安徽)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2分)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3.(2分)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2分)如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2分)“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6.(2分)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2分)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8.(2分)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

六安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六安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六安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开卷)(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 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3. 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 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图2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6. 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8. 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圳有席位。

安徽2019年历史中考真题

安徽2019年历史中考真题

安徽2019年历史中考真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收藏:0组卷:33真题:6难度:收藏组卷缓存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收藏:0组卷:75真题:6难度:收藏组卷缓存3.菁优网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收藏:0组卷:47真题:5难度:收藏组卷缓存4.如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菁优网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收藏:0组卷:43真题:2难度:收藏组卷缓存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收藏:0组卷:74真题:5难度:收藏组卷缓存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收藏:0组卷:8真题:2难度:收藏组卷缓存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考试试卷(世界古、近代史)(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考试试卷(世界古、近代史)(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世界古、近代史)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

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上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它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

那么,你知道如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A.美元B.英镑C.印度卢比D.埃及镑2.安东尼自豪地称地中海是“我们的海”,请你判断他应该生活在()A.埃及法老时代B.希腊伯利克里时代C.罗马共和国时代D.罗马帝国时代3.“口号”往往是为了战争寻找到的合法借口。

“为真主安拉而战”的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A.罗马征服地中海的战争中B.亚历山大东征战争中C.阿拉伯半岛统一的战争中D.雅典城邦抵御波斯的战争中4.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而与其相似的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文化大革命D.洋务运动5.《大国崛起•解说词》“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一直以来既约定俗成但又模糊不清的权利关系,转化为了明确的法律文字。

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

”上述文字描述了一项在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件,该文件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6.成都电视台准备开拍一部反映历史上“三角贸易”的电视剧,其中有一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

请你帮导演准备道具,他们的船只满载的物品应该是()A.美洲土著居民B.黑人C.廉价的工业品D.黄金、白银和烟草7.《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一书中提到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

该文献是()A.《神曲》B.《哈姆雷特》C.《战争与和平》D.《共产党宣言》8.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改革内容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措施是()A.创办近代企业B.加强中央集权C.努力发展教育D.允许土地买卖9.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5周年,105年前的巴尔干半岛笼罩着战争的阴云,人们生活在“火药桶”旁,最终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A.三国同盟的建立B.萨拉热窝事件C.三国协约的出现D.巴黎和会的召开10.2017年上映的《敦刻尔克》是美国大导演克里斯托夫•诺兰执导的二战题材史诗巨作,全景展现了二战的恢宏气势和惨烈场面。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2分)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3.(2分)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2分)如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2分)“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6.(2分)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 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 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2分)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8.(2分)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B. 战乱额繁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宣传报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中日两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8、“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A.古代印度河流域B.中世纪的欧洲C.封建社会的日本D.古代两河流域9、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 史(开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2.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 A .王国B .侯国C .郡D .县3.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 .源于自然灾害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阻碍民族交融D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 ( )A .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 .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 .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 .推翻清政府统治B .反对袁世凯独裁C .打倒列强除军阀D .打败日本侵略者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 ) A .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 .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 .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 .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吴涛整理(开卷,满分70分。

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019·安徽)1.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

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2019·安徽)2.据《变迁中的古代中国》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

这个“变迁”的历史时期是()(2019·安徽)3.《新唐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

这表明()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2019·安徽)4.2019年底,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集中国古代珠算之大成,为中国珠算走向世界奠定基础的徽州籍数学家是()A.梅文鼎 B.程大位C.方以智 D.王贞仪(2019·安徽)5.图1是1947年《东北话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全面内战的爆发 B.三大战役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2019·安徽)6.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挑战两极格局C.艰难的探索历程 D.走向世界舞台(2019·安徽)7.图2 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自然增长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C.国民经济的调整D.文化大革命爆发(2019·安徽)8.图3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做的研究性学习展板,你认为最合适的入选人物是()A.伯里克利B.屋大维C.穆罕默德D.查理·马特(2019·安徽)9.“假设一对大象自30岁起至90岁止,每10年生育一头小象,并活到100岁,740年后,这个对大象的家族就有近1900万头。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可编辑)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可编辑)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西汉的封国有王、侯两级。

王国名义上守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候国C.郡D.县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图1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年至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产量(1912年至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图2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本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开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019·安徽)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019·安徽)2.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2019·安徽)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019·安徽)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2019·安徽)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2019·安徽)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2019·安徽)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2019·安徽)8.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都有席位。

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

这说明()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2019·安徽)9.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

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

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

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2019·安徽)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2019·安徽)11.“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

”这一时期是()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2019·安徽)12.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

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

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

该文件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2019·安徽)13.图3是英国约哈・莱齐的漫画。

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

这幅漫画讽刺的是()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2019·安徽)14.经过总结教训,列宁认为,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

为此苏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2019·安徽)15.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

“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

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二、辨析改错(8分)(2019·安徽)16.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政权分立的局面。

[ ](2)1279年,鲜卑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统一,再次实现全国范国的大一统。

[ ](3)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德国分裂。

[ ](4)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结束了西班牙对澳门的殖民统治。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019·安徽)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

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车上书”发生的原因。

(4分)材料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

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

(2分)(2019·安徽)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到19世起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

(4分)材料二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13个州都是合法的。

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

1858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

——据[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2)材料二中“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目的。

(4分)(3)俄美两国农奴制(奴隶制)的存废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規律?(2分)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读图4,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图4 造纸术的传播示意图(1)造纸术发明前,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写出两个);东汉时,(人名)改进了造纸术。

(2)从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个传播方向中任选一个,提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读。

(5分)(3)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说明了什么?(4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A 2.A 3.B 4.D 5.C 6.C 7.D 8.B 9.C 10.B11.C 12.A 13.A 14.B 15.D二、析改错(8分)16.[×](1)“宋朝”改为“陈朝”[×](2)“鲜卑族”改为“蒙古族”[√](3)[×](4)“西班牙”改为“葡萄牙”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1)维新变法,学习西方。

(2分)原因: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

(2分)(2)变化:西方模式到苏俄模式。

(2分)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等。

(2分,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3)救亡图存(思想启蒙或民族复兴等,2分)18.(1)态度:维护或强化。

(2分)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

(2分)(2)南北不同经济形式并存。

(2分)目的:动员黑人参加北方军队、扭转战局。

(2分,言之成理亦可)(3)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改革与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2分、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1)竹木简、帛等。

(2分)蔡伦(1分)。

(2)答案示例方向③。

信息:造纸术传播到欧洲。

解读:12世纪,造纸术经丝绸之路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思想交化发展等。

(信息1分,解读4分,共5分。

答出时间、地点路径、背景、影响等,言之成理即可)(3)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中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言之成理亦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