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漆艺与传统髹漆工艺的渊源
漆艺及漆线雕历史介绍
![漆艺及漆线雕历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dd94843be1e650e52ea99db.png)
结晶釉工艺流程:
• • • • • • • • 成型:拉坯或注浆成型; 坯体干燥;用电窑在一定温度对坯体进行恒温干燥; 整理坯体:用干燥的坯体放在拉坯机,用工具涮去表面不平整部分, 后再擦水直至坯平整完整; 素烧:在1000℃左右进行素烧干坯,这样有利上釉和预先挑出成型过 程中的次品坯再擦水整坯; 素烧后再整修一次坯面达到可上釉的光滑度; 上釉:用事先配好的釉,浸釉或喷釉均可; 烧成:在电窑内对上好釉的坯体进行1330℃的高温烧制过程,并在高 温1330℃进行恒温,使釉质与瓷质更好的结合; 出窑:窑炉冷却后就可出窑,挑选出成品。
龙泉瓷
龙泉瓷简介:
• 龙泉青瓷始于南朝、盛于南宋。龙泉窑分为哥窑和弟窑两种。 • 哥窑与著名的【宫、汝、定、钩】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在长达一千 六百多年的岁月长河中,龙泉青瓷素以[青如玉、照如镜、声如馨]而 名扬海内外,其釉色如干峰翠色,雨过天晴。在欧洲享有【雪拉同】 的美称。龙泉青瓷精品被誉为【国宝】,为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紫光阁所陈列与收藏。哥窑瓷要依托龙泉特殊的瓷土瓷源和丰 富的青瓷文化历史积淀; • 龙泉瓷是中国青瓷史上的巅峰,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瓷质 细腻、色泽青翠晶莹、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著称于世。它产 于浙江龙泉镇,其敦厚玉立的造型、拙朴自然的釉色和高雅清新的艺 术风格,一直被收藏家和爱好者奉为至品。 • 陶瓷上面有不规则裂纹简称为龟裂纹,寓意吉祥如意、福寿延绵!把 龙泉瓷赠送给年轻人寓意功成名就、前程锦绣!赠送给长者寓意着福 寿绵长、万寿无疆!赠送给智者寓意尊贵连绵、仕途通达!赠送给婚 者寓意天地融合、幸福美满!赠送给创业者寓意前程似锦、事业辉煌!
辣椒红
• 辣椒红,是中国高温红釉瓷名贵品种。 • 中华名族素以红色代表极限富贵,高温红釉瓷是历朝历代皇亲国戚、 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玩赏佳品与镇宅宝物。高温红釉瓷始烧于唐代, 因其烧制极其困难,被誉为“千窑一宝”。 • 辣椒红运用现代科技制成的釉面,鲜红浓艳,醇厚饱满,艳而不媚; 采用德化“中国白”材质制成的胎体,洁白如雪,坚密细薄,晶莹剔 透;由美术大师精心设计的造型,美轮美奂,典雅大气,雍容华贵。 在采用特殊的技法方面上,在红色大瓶上镶嵌龙凤、麒麟、云水、缠 枝莲等金线漆线雕,使民间漆线雕工艺与辣椒红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尽显吉祥宝贵的皇家气派。 • 辣椒红是家居设计、收藏雅玩、馈赠亲友的艺术珍品。
当代漆画对传统漆工艺的继承与创新
![当代漆画对传统漆工艺的继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117c30703b3567ec102d8a66.png)
当代漆画对传统漆工艺的继承与创新作者:杜燕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05期摘要:漆画是一种独具中国色彩的古老而年轻的艺术形式,从7000年漆艺传承的历史中衍生而来,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内涵,但它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存在,还很年轻。
运用古老的髹漆技法,可以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融合,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既能塑造具象的也能表现抽象的,这种包容性能够让它的魅力经久不衰。
从现代漆画对传统的传承与当代的创新发展,从对中国当代漆语言和其他画种的结合可以促进漆画发展,论述了漆画的工艺美与艺术美,探讨了现代漆画的表现形式,即漆的工艺美如何与当代艺术思潮相融合、共创新。
关键词:漆画;传统工艺;创新一、传统漆艺的起源以及巅峰时代汉代是我国漆工艺发展最繁荣的时代。
漆艺术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文明创造。
《韩非子·十过篇》记载:“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
”先祖很早就开始把漆器作为食具使用。
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已有7000年的朱漆木碗,说明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漆器的存在。
大约经过了5000年左右的蓬勃发展,到了西汉初年,漆器的发展达到顶峰,发射出它的光芒,进入了中国漆工艺史上最灿烂的时代!汉代文献中,史籍上记载了大量关于漆的内容。
如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全国各地市场上,都有“木器髹者千枚”“漆于斗”,可见漆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此外,在当时还出现了大规模的漆器加工厂。
(一)传统漆艺的种类和造型以及用途传统漆艺,是黑红相间的案几,是朱地金漆的大花瓶,是描金的雕花床。
从成语“买椟还珠”“举案齐眉”到《兰亭序》的“曲水流觞”……漆器承载着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从博物馆里出土的展品能够看出漆器在生活中大多具有实用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漆器的制作形式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先后出现雕漆、素髹、描绘等多种技法的演变,并且有阶段性地创新与发展。
论现代漆画与传统漆画的差异
![论现代漆画与传统漆画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d77b58284868762caaed51c.png)
现代漆 画的创作 已到 了无物不可入 画的地步。蛋壳是极 其 普通 的东 西,可 到 了漆 画家的手里 ,却成 了熠熠生辉 的“宝 贝”。我 国著名 的漆 画大师乔 十光先生,在很 多的漆 画作 品里 都 用 到 了蛋 壳 。 他 以传 统 大 漆 表 现 天 空 和 水 面 ,用 大 量 的 蛋 壳 表 现 水 乡 的老 屋 、小 桥 。 利 用 大 漆 深 邃 的 黑 色 与打 磨 后 蛋 壳 的白色形成 的强烈对 比,再巧妙利用裂纹 的变化,进 行有机 的组 织排列 ,以色漆镶 嵌打磨 ,从 而形 成斑驳 陆离、耐 人寻味 的艺术效果 ,增强 了画面 的 乡土 情调 。将 蛋壳恰如其 分地 融 会在 深沉 、厚重 的大漆之 中,既没有 喧宾夺 主,又保 留 了它们 各 自的材质美 ,既神秘 晶莹 ,又别具风 味。这 种材质的巧妙利 用 ,在 更大程度 上,丰富 了新材料技 法在 新社会条件下的推 陈 出新 ,满足 了现代人在 漆技 艺特 色上 的审美需求。还有 一些 漆 画创作 者将废 旧物 品用在 漆画制作上 ,如《横 江漆画》在这 一 方 面 就 做 过 很 多尝 试 ,比如 用 废 绳 段 来 表 现 画面 里 的井 绳 , 用细线或彩 线表现 线条 ,用 处理好 的各种布 头表现作 品里 的 人物衣饰 等。这种化 腐朽为 神奇的手段 ,正是 现代漆 画新 的 表现 形 式 。
漆艺发展史
![漆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b042f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7.png)
漆艺发展史(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漆艺的起源与历史发展1.漆艺的起源2.漆艺的历史发展a.商周时期b.汉代c.唐代d.宋代e.明清时期f.现代漆艺发展二、漆艺的种类与工艺1.漆器的种类a.漆器家具b.漆器工艺品c.漆器绘画2.漆艺的工艺a.髹漆b.漆绘c.漆雕d.漆塑e.漆器镶嵌三、中国漆艺大师及其代表作品1.陈思碧2.查文生正文一、漆艺的起源与历史发展漆艺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起源于中国。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漆树分泌出的汁液来制作生活用品。
这种汁液就是大漆,它是漆艺制作的主要原料。
漆艺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悠久,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的漆器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和祭祀活动,漆艺技术相对简单,主要以髹漆和漆绘为主。
到了汉代,漆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漆器的种类和工艺逐渐丰富,出现了许多精美的漆器作品。
唐代是漆艺发展的黄金时期,漆器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漆艺技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宋代以后,漆艺逐渐走向衰落,至明清时期,漆艺开始复兴,出现了许多漆艺大师和优秀的漆器作品。
二、漆艺的种类与工艺漆艺种类繁多,主要有漆器家具、漆器工艺品和漆器绘画等。
漆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种,以髹漆为主要工艺,具有防腐、耐磨、美观等特点。
漆器工艺品包括各种日常用品和陈设品,如茶具、文房四宝、屏风等,工艺多样,有髹漆、漆绘、漆雕、漆塑等。
漆器绘画是一种以漆为颜料的绘画艺术,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漆艺的工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髹漆、漆绘、漆雕、漆塑和漆器镶嵌等。
髹漆是将大漆涂抹在器物的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防腐、耐磨性能。
漆绘是用漆笔在器物表面上绘制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漆雕是利用漆的特性,在器物表面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漆塑是将漆涂在器物表面上,然后雕刻、拼接成各种形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漆器镶嵌是将各种珍贵的材料镶嵌在漆器表面上,形成美丽的图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髹饰层在现代漆画中的运用探究
![髹饰层在现代漆画中的运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4022b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a.png)
髹饰层在现代漆画中的运用探究作者:陈国来源:《大观》2023年第12期摘要:髹漆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髹漆艺术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嬗变,呈现出多种形态,如漆画、漆器等。
而这些形态变化都离不开髹饰层的变化。
因此,对髹饰层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分析漆画髹饰层的特性和审美价值,探讨其在现代漆画中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提升现代漆画的艺术效果,促进其可持續发展。
关键词:髹饰层;现代漆画;漆艺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是割开漆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黏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天然树脂涂料。
漆艺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充分地体现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智慧。
依托漆艺而生的漆画,在每个时期都呈现出不同面貌,具备独特的历史意蕴、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平面漆画,还是立体器物,都涉及髹饰层的应用。
在从古到今的发展进程中,髹饰层由粗放、简约迈向精细、繁复,从原始的平涂、素髹发展到“漆绘”、刻线,由简单的材料和工艺向丰富的材质媒介和技法演变,如开始用螺钿平脱工艺,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犀皮、雕漆、戗金、描金等工艺。
在视觉效果上,髹饰层从朱黑发展成“千文万华”,直至今天的各种形态。
一、髹饰层相关概述生漆滋养着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人们。
脱胎工艺与生命诞生的过程很像,但“脱胎”“诞生”两个词语透露出的意蕴颇为悠远绵长。
笔者2010年去到台湾省中台禅寺,寺中的十八罗汉像就是用“夹纻脱胎”工艺制成的,脱胎方法和传统雕塑做法很像,唯一不同的是其采用大量的生漆,胎形制成后,表面用漆堆起花纹,然后再用金彩描绘。
这与南北朝时期的“行佛”是同样的道理,他们所脱的那层叫“脱胎”,而加上胎面髹漆描绘就形成了髹饰层。
(一)髹漆的本源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指出,艺术作品的本源即这件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
从这点上看,在研究漆艺的来源问题时,即讨论漆艺的本质和漆艺作品是如何形成的。
在人们看来,漆器是漆文化的源头,其实不然,在器物平面上的涂抹才是漆文化的源头,因为漆液最初是用来保护器物的,使之不朽,而漆器需要依附于木胎、竹胎、陶胎、金属胎等,甚至现在的3D打印。
漆器的发展历史
![漆器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20249f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b.png)
漆器的发展历史漆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演变和技艺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工艺。
下面将从漆器的起源、发展和创新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漆器的发展历史。
漆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中国史前时期的远古时代。
当时的人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树脂,这种树脂具有耐水、耐酸碱、耐磨损的特性,非常适合用来保护木制品。
于是,人们开始将这种树脂涂抹在木器表面,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这就是漆器的最早形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漆器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到了商代和西周时期,漆器已经成为贵族和王室的专属物品,用来装饰和展示贵族的身份和地位。
这个时期的漆器多以青铜器为底材,通过在青铜器表面涂抹多层漆料并进行雕刻和镶嵌等工艺,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漆器作品。
到了秦汉时期,漆器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个时期的漆器在工艺上更加精细,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浓厚历史和文化氛围的作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陶朱公漆器,它以红色为底色,配以金色和黑色的图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陶朱公漆器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还远销到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使者。
随着历史的变迁,到了唐宋时期,漆器的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漆器在工艺上更加成熟,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宋代的景泰蓝漆器,它以蓝色为主色调,配以白色和黑色的图案,制作工艺繁琐且精细,成为了当时社会上流人士追捧的艺术品。
进入明清时期,漆器的发展又迎来了一次革新。
明代的漆器更加注重形式美和装饰性,常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色调,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器物。
而清代的漆器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工艺精湛,常以红、黑、绿为主色调,图案丰富多样,极具装饰效果。
近代以来,漆器的发展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
例如,融合了西方珐琅工艺的漆器、采用了西方绘画技法的漆器等。
这些新的创新使得漆器在外观和工艺上更加多样化,更加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与传统漆艺的融合
![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与传统漆艺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913d6f604a1b0717ed5dd0d.png)
漆发源于中国,传统漆艺主要是以大漆为材料,然后经过各种艺术手法加工处理所制作成工艺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漆艺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其文化蕴涵源远流长。
而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是现代艺术与我国传统髹漆技法所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短短的几十年就发展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绘画艺术门类。
但是,目前我国现代漆画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漆画与其它几大画种地位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漆画家在创作中致力于传统漆艺与现代技艺的融合,应表现生活、服务于社会,争取中国现代漆画得到健康发展。
一、对传统漆艺美学观念的理解与继承现代漆画对传统漆艺美学观念的继承,是有选择性的,它不是按部就班式地模仿。
传统漆艺美学法则是经过人类审美观念长期积累的结晶,在传统漆艺的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艺术家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对应的结果。
这些传统漆艺美学法则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是现代漆画家必须遵循的。
好的漆画家都应能灵活掌握这些法则,运用自己的灵感,自己的语言和对艺术的理解创作出具有打动人们意识,内容深刻的作品。
在现代漆画创作中要勇于创新,创新是现代漆画艺术发展的灵魂。
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传统的深厚内涵,又有现代气息的漆画作品。
(一)传统的造物思想在现代漆画上的体现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极重“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考工记》)。
中国传统漆器,典雅温厚,优美含蓄,而且具有神秘感。
漆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正是中国人传统思想气质的反映,它温柔典雅敦厚。
所以中国人在古代传统哲学思想“诗、书、礼"的熏陶下,顺应天时与地气,把中国传统漆器制作工艺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对现代艺术影响较大,其中儒家务实、道家务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儒家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宣扬“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两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漆艺造型和装饰气质上体现突出,它强调“气韵生动”与“意象”,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漆艺呈现出优雅、温厚、含蓄和对称的秩序美等特点。
解析古代漆器工艺对现代漆画的影响
![解析古代漆器工艺对现代漆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f3225c76f1aff00bed51e39.png)
解析古代漆器工艺对现代漆画的影响作者:傅冠贤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随着国人审美情趣及社会主流文化的变迁,传统漆器艺术的现代化发展及其现代意义的思考尤为重要。
对古代漆器艺术和现代漆器艺术的比较研究,意在借助古代漆器艺术本源的同时,从中获得突破性的想法,扑捉其中的设计内韵与灵感,使传统工艺成为现代产品设计的借鉴。
关键词:古代漆器;现代漆画;工艺中图分类号:J213.9;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030-01注重传承与创新,尤其是与现代艺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使漆器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并为漆器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进而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使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和了解漆器,让漆器的使用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漆器艺术在不同领域发展着自己的艺术魅力。
一、漆画与漆器漆画是随着漆器工艺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古代的漆画是对漆器表面用一种单色的漆描画纹饰,其是古代漆器装饰中的一种,与中国国画的写意画法相似,且技艺要求颇高。
而现代漆画作为一种新兴画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越南磨漆画来华展览,以及西方现代绘画对我国美术界的冲击下,激发了我国不少有志于漆画研究的工艺美术家的兴趣。
之后,我国一大批工艺美术家开始在漆画领域里,进行兼收并蓄、继承开发的探索,试图以古代漆器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表现手段,来创造适合于现实生活的新兴画种。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就对漆的性能有了基本认识,并将其用来制器。
漆器使用的主要材料为生漆,将生漆与各种颜料有机结合,并通过对各种器物表面进行彩绘或漆饰,进而形成工艺品。
生漆是漆树中的天然液汁,通过取制、炼制后,再加入各种颜料,从而能调出不同颜色的漆料。
采用其作涂料涂刷器具,既具有耐潮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还具有使器具色彩光亮的优点。
二、在现代漆画中应用古代漆器工艺的作用分析(一)有利于古代漆器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漆画从漆器中独立出来,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它承传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漆艺技法,也负载了厚重的中国文化。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兴艺术-中国漆画浅析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兴艺术-中国漆画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5ae229aaea998fcc220e94.png)
史 。相 当殷 墟早 期 的河 北商 代 遗 址发 现 的漆器 残
片 , 仅 有雕 刻 花纹 , 不 还在 漆 器 上 镶 嵌 蚌 壳 、 松 绿
和谐 的 、 生命 力 的艺 术 形 象 。漆 画 在 我 国是 一 有
个 新 生独 立 画种 , 从依 附漆 器 , 它 只作 为一 种装 饰
石 、 石等 。战 国 的 车 马 人 物 奁 , 绘 漆 瑟 的 图 玉 彩 案 , 饰 精美 , 彩 丰富 , 法 生动 , 装 色 笔 它代 表 了楚 文 化 的漆艺 在 器 物 上 显 现 漆 画 精 美 华 丽 的 美 学 价 值 。汉代 的彩 绘 漆 箧 及 彩 绘 漆 棺 上 的 流 云 , 态 形
收 稿 日期 :0 2— 7— 0 20 0 3
各异 的神 怪 , 是气 魄宏伟 , 更 神态 万 千 , 十分精 美 。
三 国时 期 , 现 了在 漆 案上 作 漆 画 , 象 生 动 , 出 形 色 彩 绚 丽 , 时还 出现 了犀皮 的装 饰 技法 , 平文 琴 和高 士抚
摘要 : 通过初步阐述漆画的起源、 发展、 演变和独立, 分析漆画艺术的特点和语言风格, 探讨漆画艺术的发展
与走向 。
关键 词 : 漆艺 ; 漆画 ; 语言 艺术
中 图分 类号 : 2 . J 39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A w t Fo m m b n a ii n wih o e n t Ne AI r Co i g Tr d to t M d r iy
Vo .1, . 1 No 3
Sp. 2 0 et ,0 2
文 章编 号 :6 1 62 (020 一 14 0 17 — 5320 )3 O 1 — 3
传 统 与现 代相 结合 的新 兴艺 术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漆器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漆器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26e8a2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b.png)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漆器文化漆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已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传承。
本文将以漆器的起源与发展、工艺特点以及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漆器的起源与发展漆器源自中国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里的石器时代早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远古人类就已使用种植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带的漆树树液来粘合陶器、石器以及木器等物品。
这是漆器发展的最早形态。
在商代,漆器逐渐从纯粘合漆器转变为漆底漆附加的多彩漆器。
殷墟的青铜器上发现的各类漆底漆附的漆器,揭示了漆附技法的初级应用。
至战国晚期,漆器制作已经开始带有一定程度的装饰性与艺术性。
而随着秦朝的统一,漆器的制作工艺亦得到提升。
汉代漆器则呈现出丰富的内容与精致的表现,充满了乡土情怀及艺术表达。
二、漆器的工艺特点1. 漆料的准备:漆器的基础材料即为漆料,主要由漆树树液制成。
漆次分地漆、木漆、骨漆,需经过挂漆、染色、烘烤等多个环节才能得到纯净的漆液。
2. 漆器的制作工艺:漆器的制作工艺可主要分为泥胎、底漆、彩绘等环节。
制作精细的漆器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涵盖了挂漆、下胶皮、塗底色、修底、彩绘等多个环节。
3. 艺术装饰的表达:漆器装饰主要采用雕刻、彩绘等方式,常配以琺瑯、瓦砾等瑰丽的材料。
通过精雕细琢的工艺,漆器能将图案、人物、动植物等元素真实地表现出来。
三、漆器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漆器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一种,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象征与象征意义。
它既是实用工艺品,也代表了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首先,漆器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审美标准。
漆器常采用典雅而大胆的图案,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如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等等。
漆器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对细节和装饰的精心考究,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美的审美追求。
其次,漆器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漆器上的雕刻、彩绘常常代表着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表达社会生活的记载。
漆艺发展史
![漆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eb12d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b.png)
漆艺发展史(实用版)目录一、漆艺的起源和历史发展1.漆艺的起源2.漆艺在古代的发展3.漆艺在现代的发展二、漆艺的种类和制作工艺1.漆器的种类2.漆器的制作工艺三、漆艺的价值和意义1.漆艺的艺术价值2.漆艺的文化价值3.漆艺的实用价值正文漆艺发展史一、漆艺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漆艺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起源于中国。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漆树分泌的汁液来制作日常用品和装饰品。
随着历史的推移,漆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在古代,漆艺主要用于制作漆器,如漆器家具、漆器工艺品等。
漆器因其色彩鲜艳、光泽亮丽、耐磨耐腐蚀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明清时期,漆艺达到了巅峰,制作工艺和装饰技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现代以来,漆艺逐渐从实用品向艺术品转化,漆艺家们开始探索漆艺的新领域,将漆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富有现代感的漆艺作品。
同时,漆艺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如嵌骨、贝母、金箔等新材料的运用,使漆艺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二、漆艺的种类和制作工艺漆艺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漆器:漆器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用品和工艺品。
漆器种类繁多,如漆器家具、漆器餐具、漆器屏风等。
2.漆画:漆画是指将漆涂在纸或布上,然后绘制成画。
漆画具有色彩鲜艳、画面细腻等特点。
3.漆塑:漆塑是指用漆堆塑成各种形象,如人物、动物、山水等。
漆塑作品具有立体感强、质感细腻等特点。
漆艺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漆:将从漆树上采集的漆树汁经过加工提炼成漆。
2.髹漆:将制好的漆涂在器物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3.描绘:在漆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4.镶嵌:将贝母、金箔等材料镶嵌在漆面上,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三、漆艺的价值和意义漆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漆艺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漆艺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漆器家具、漆器餐具等,因其耐磨耐腐蚀的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古代漆器与现代立体漆艺在造型上的差异
![古代漆器与现代立体漆艺在造型上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061e7cf6c85ec3a86c2c516.png)
中国古代漆器与现代立体漆艺在造型上地差异姚爱美< 江西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学院,330013 ) 摘要:古代漆器是一门古老地手工艺, 时至今日, 漆工艺地概念已经在艺术与工艺之间徘徊,寻找合适地落脚点, 本文采用古今对比地方式来解读立体漆艺造型地演变. 从构造变化等数个方面来找出两者地传承与差异. b5E2RGbCAP 关键词:古代漆器现代立体漆艺造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8)- 0000-00 p1EanqFDPw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大漆地国家, 据已有地考古资料来看, 河姆渡时期地“朱漆木碗”是已发现地人类最早地漆器. 漆器在中国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地艺术风格, 到今天, 漆艺术重新回归并活跃起来, 其立体造型较以往也有了很多发展与改变, 具有很强地时代特色.国内资料中对古代漆器造型研究较多, 对传统手工艺与“后现代工艺”也有很多争议,但对古代与现代漆器造型之间地差异与发展提之甚少, 笔者希望借助此篇文章,从比较地角度来看中国漆艺地发展,并对漆立体造型地内涵外延,以及与时代,社会环境等诸多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 以达到古为今用, 求同存异地目地. DXDiTa9E3d一“漆器”“立体漆艺”地本质特征<一)概念“漆器”顾名思义, 是指以漆为主要加工手段与材料地器物.而“器物” 则带有明显地实物功能. 工艺美术地历史形态可分为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艺美术, 本文所讲地“古代漆器”是指具有造型上地代表性和创作观念上地笼统性以及时间上地久远性地传统漆器作品. RTCrpUDGiT“立体漆艺”是对漆器概念外延地扩展, 以漆为主要加工手段地立体造型都可以归纳其中. 其涵盖地范围更加宽泛. 包括非实用地以装饰为主地漆立体造型以及以陈列展览为目地地立体漆艺造型[1]. 艺术发展史证明,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会受到外来地, 其他艺术地影响, “在这样地一个过程中, 它一方面产生了艺术创作新地复合地手段,扩大了艺术地创造性能力,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新地, 综合性地艺术样式地产生, 以及每种样式内在地品种区分” . 从传统地漆器到现代立体漆艺地发展,也遵循了这一过程,现代立体漆艺创作打破了传统行业发展地狭隘与封闭, 大致经历了“实用-实用与观赏并存-观赏”三个阶段地发展, 延伸了传统漆器地概念. 5PCzVD7HxA<二)特征各门艺术地基本特征是在相互对比中显现出来地, 工艺性, 材料性是漆器与立体漆艺地共同显著特征, 丧失了这两个显著特征地艺术作品不能称为漆艺术作品. 另外, 漆器具有实用性与造型相结合地特征, 而漆立体有着更广泛地特征,比如空间性, 视觉性, 这是受现代造型观念影响而产生地新地特性, 也是对传统“器”地发展. jLBHrnAILg二、古代漆器在造型上地特点与发展在中国漆器史上, 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战国和汉代, 漆器工艺发展较快, 应用范围也变得十分广泛.秦汉是漆艺发展地鼎盛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漆器因受到绘画地影响,打破了平涂地风格,出现了晕色技法. 唐代发展了金银平脱漆器和雕漆漆器.宋元两代,戗金、雕漆等技艺进一步发展,漆器更加繁荣.明代和清代,中国漆器发展直至全盛时期. 中国地漆艺不但形成了自己艺术史上最为灿烂辉煌地乐章,而且影响了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地漆艺发展, 并逐渐流传到欧洲乃至全世界.中国传统漆器大多是以实用地形式出现地,或是食器酒器,或是器物附件,比如兵器木柄,杖头等, 或是髹漆家具建筑,还有很多祭祀物,如镇墓器,有明显地实用功能, 其器物功能依存于造型. 漆只所以被利用,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可以使器物更加牢固耐用,防腐耐酸耐热,易于装饰,所以实用性漆器在古代漆器中占有相当大地比重. 另外还有一部分适合把玩欣赏地小型陈设器物, 就其在造型上来说, 漆器大多是以独立单体地形式出现地. 同时还具有“适应性”地特点, 造型适应器皿地功能,器皿依存于造型.两者和谐统一于一体, 这种适应性在漆器造型中世代延续, 也是中国传统追求“完满”地哲学思想地体现. xHAQX74J0X传统漆艺地表现语言包括装饰技法、色彩语言和装饰纹样设计及造型设计这几个方面:<1)装饰技法传统漆器在充分运用漆作为造型手段地同时,通过各种装饰技法把漆地装饰形式提升到不同风格地层面上•传统漆艺地装饰技法可以归纳为髹涂、描绘、刻填、镶嵌、彰髹、堆塑、雕漆等,它们可以独立运用,又可以综合在一起运用丄DAYtRyKfE<2 )色彩语言古代漆器色彩以黑、红两色为主,不是黑上画红,就是红上画黑•除了黑红两色之外,为了达到丰富多彩地效果,先民们利用漆地如胶似漆”地黏性,粘贴自然界地美材,于是有了螺钿镶嵌、金银平脱、蛋壳镶嵌、骨石镶嵌,它们或绮丽、或高贵、或朴雅,和黑漆互相衬托对比,相得益彰.Zzz6ZB2Ltk<3)装饰纹样及造型设计传统漆艺地装饰纹样及造型设计方面,因东周以前漆器实物遗存地发现很少所以主要还是以战国及秦汉时期地漆器为细化研究地对象.战国时期楚墓出土地漆器之装饰纹样中,除了绘画性较高地装饰画面如表现乐舞、狩猎、宴饮等日常生活地图景之外,几何纹及抽象性地纹饰占有重要地比例,其装饰性也显得较为纯粹.楚漆器纹饰中,云纹是其最常见地主题纹饰.秦汉漆器装饰,在继承楚漆器装饰艺术地基础上,又有着自己地延续和发展,如在动物纹、云气纹、几何形纹饰等方面,向着形式地多样、精致以及更为简洁、写实地方向演化•在漆器地器型造型方面,战国漆器对自然物象地仿真现象较为普遍,秦代和汉代漆器地造型则倾向于实用性和相对简洁地外形处理.dvzfvkwMIl在适应性造型地基础上,古代漆器常用象征与隐喻地手法,给普通地一件器物赋予更深地精神方面地内涵•中国人自古偏爱象征与隐喻地创作手法,无论是在诗词方面,还是在绘画造型方面,漆器造型也是如此.如古代漆器中常见地龙形镇墓兽即为一例,龙形是一种多个物象精华组合且变异地图腾形象,似鹿,似驼, 似虾,似蜃,似鲤,似鹰,似虎,似蛇,称为“九似”,千百年来一直是威严地象征•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地一件双头“镇墓兽,背向地双头曲颈相连,两只兽头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至颈部•两头各插一对巨型鹿角,四只鹿角权桠横生,意象极为奇异生动•通体髹黑漆后,又以红、黄、金色绘兽面纹、勾连云纹.方座浮雕出一些几何形方块并饰菱形纹、云纹、兽面纹.” [2]虬曲盘错地巨大鹿角,对称兽体和稳重地方形图1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木制镇墓底座构成了一个神秘地氛围<见图示兽战国通髙170厘米宽140厘米1).另外,仿生形态造型也是古代漆器 中常见地造型手段,“‘仿生型’是将漆 器地造型按照自然界中生动地动物形象进 行仿制• ”[3]如信阳出土地战国鸟首木豆, 就是巧妙地仿制了鸟地形态.另外在云南出 土地滇“漆木祖”,是一组巫术祭祀用品,有 鹰爪形,牛头形,猴头形,鹿头形等 <见图示2- 3),也是巧妙地利用了仿生形态地造型手法.EmxvxOtOco在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地发展中,贵族性,文人性,宗教性始终贯穿其中,其造型发展 也受朝代审美因素、其他工艺形式如青铜器、 或简约,始终在古代各时期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 法与特点没有太大改变.SixE2yXPq5 三、现代立体漆艺在造型上地变革与发展 现代漆艺是在历史悠久地传统漆艺基础上发展起来地,传统漆艺基本表现于日 用器物地装饰和实用功能地陈设品制作上,而现代漆艺把漆艺地范畴扩展至平面 形式地漆画和立体形式地漆造型(立体漆艺 >.相对于传统漆器,现代立体漆艺作 为一个新鲜地名词,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地.其在造型上地变革与发展主要体现在 构造变化、材质肌理以及题材内容与价值作用几个方面 .6ewMyirQFL<一)构造变化造型艺术中地构造指在形态成形中,将本来各自独立地形体按照一定地内在联 系,进行调整修理,联合成一个整体.现代漆立体造型中,解构是一种常见地造型 方式,它打破了古代漆器对造型上要求地完整性与独立性 ,用多种构造手段塑造 出有别于传统漆器地造型.比如将一件完整器物进行形态分离,重新组合于一个 视觉空间中,利用人地心理视觉将其组合为新地整体.现代漆立体在造型中地构 造变化受现代设计构成影响,设计构成中地各种法则如重复、渐变、对比、解体rqyn14ZNXI,疋 陶瓷等因素影响而发展 •或繁复, •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造型手与重构在其中地应用,将现代立体漆艺与古代传统漆器造型彻底区别<见图示4). kavU42VRUs<二)材质肌理无论是古代漆器,还是现代漆立体,都存在很多综合材料作品•如楚漆器中,曾侯乙墓出土地漆木鹿,就是利用真地鹿角与木制雕刻相结合制作而成地.另外很多漆器地足底、把手都利用了综合材料.但材料本身地质地美并不是古人所追求地,这就使其与现代漆立体作品中地综合材料相区别.现代立体漆艺中综合材料地运用更为广泛,而且在很多漆塑中,材料作为造型要素存在,材料地质地美被保留并被强化下来,而非简单地适合实用原则.因为现代立体漆艺作为现代艺术地一个分支门类,也必然符合现代视觉艺术地几个基本特征,如造型、色调、构成、创意,同时又是具有与其他艺术门类相异地地方,那就是其特征之所在,即材质与肌理.y6v3ALoS89<三)题材内容及价值作用在古代漆器中,漆器是“实用”地艺术,是围绕着为“人”服务而进行地创作.其造型题材内容涉及生活地方方面面,食器、乐器、礼器、丧葬用品等等.其价值作用都体现在为“人”服务上.而现代立体漆艺造型题材更为广泛,由过去“观赏”与“实用”相结合地器型,发展出既有“观赏”与“实用”结合地器型又有以“观赏”为主地独立作品出现,很多作品是以欣赏为主,以表现为主,以展示为主.另外,相对于古代漆器器物造型多以写实写意表现.现代立体漆艺地造型形态更为丰富,内容更为广泛,是对传统地再发展,分为具象形态、模拟形态、象征形态、抽象形态等几种.M2ub6vSTnP在价值作用方面,现代立体漆艺造型追求抒发个人情感,追求与众不同地风格与个性,这也区别与古代地程式化与批量化制作,不同于古代地流水线操作与细化分工,不可复制性是很多漆立体作品地价值所在,这些漆立体作品已经脱离传统地“工艺美术”,向“后工艺艺术”发展.“后工艺......其总地发展方向应该是越来越注重抽象性、雕塑性胜过其功能性,越来越具有复杂地智识性内涵以及对于新材料地实验与探索……” [4]而在用途方面,漆立体作品适合陈设,展览,注重作品地空间性,使漆工艺从人们地餐桌上,从日常生活中下来,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地艺术作品.这也是很多传统工艺都面临地问题,即工艺开始为造型效果服务,为思想服务.0YujCfmUCw综上所述, 从古代传统漆器到今天地立体漆艺造型, 实际上是由实用性工艺向开放性概念地“后工艺”转化地过程. 这是今天各门传统手工艺行业都存在地问题.传统漆器依靠所处时代其造型样式地同质性来进行制造, 其分工明细,适合批量化生产, 同时追求造型地完整性, 呈现出中国工艺美术造型地秩序之美,其完整性也符合中国“合”地传统理念, 符合传统审美观念.而现代漆立体造型, 观念上对其他现代艺术门类地兼容与工艺上地传统技法相结合,造型更加丰富,且注重在空间上地表现, 个性鲜明, 呈现出相对纯粹地造型之美. eUts8ZQVRd四:结语差异地存在是时代发展地需要. 没有差异地工艺是单调地、雷同地, 很多仿古地传统漆器精品在今天市场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但应该意识到古代工艺品具有时代风格地不可替代性, 是由特定地历史阶段赋予地特定地文化内涵,一味追求古时精细, 难免使而作品流于匠气而缺少艺术感觉.当代立体漆艺作品地创作尚处于进行时, 时代赋予了当代漆艺从业者艺术精神地舒展与解放, 从业构成人员也越来越复杂, 艺术院校, 有美术从业经历地人, 另外还有很多留外或长期居于异域地具有多重文化背景地美术人才地加入, 使现代立体漆艺创作越来越多元化, 作品地文化素养也越来越深厚.但有一些作品由此呈现出边缘化倾向, 还有一些作品过于讨巧市场, 卖弄技巧, 这些都会导致作品缺乏艺术感而不被认同. 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承前启后,取古时精髓为今所用,是现代漆艺工作者一直要把握地问题. sQsAEJkW5T参考文献:[1]祝重华.漆立体设计教案思考.[M] 北京.装饰.2007,<10 )[2]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考古学报. [J] 1982 <1 )[3]胡玉康. 战国秦汉漆器艺术. [M] 西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10)[4]马克•雷曼[MARK LYMAN].工艺还是后工艺.[J] SOFA网站博客. 2007.< 5)发表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2 期。
漆艺的继承和发展
![漆艺的继承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fec07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2.png)
漆液调制
选取天然大漆,经过特定工艺 调制,使其具有适宜的粘度和 干燥性能。
髹涂工艺
采用刷、喷、浇等多种方式, 将漆液均匀涂抹在胎体上,形 成光滑、坚硬的漆膜。
纹饰工艺
包括雕刻、镶嵌、彩绘等多种 技法,为漆器增添艺术魅力。
传统漆艺的传承方式
家族传承
许多漆艺世家代代相传,子孙继承祖辈的技艺和秘方,保持技艺 的纯正性。
VS
加强普及推广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向 公众普及漆艺知识,提高大众对漆艺的认 知度和关注度,为漆艺的继承和发展营造 良好的社会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漆艺的继承和发展
汇报人: 2023-11-20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漆艺的传统技艺和继承 • 漆艺的创新与发展 • 漆艺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结语
01
引言
漆艺的定义和历史
定义
漆艺,是以天然漆为主要材料,通过髹涂、雕刻、镶嵌等多 种工艺手段,制作出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工艺品。
历史
教育推广
加强漆艺在教育体系中的普及和推广,培养更多的漆艺人才,提高社会对漆艺的认知和认 同。通过公众教育,增强大众对漆艺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05
结语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珍视文化遗产
漆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 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珍视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传承精湛技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漆艺作为一种独特
的艺术形式,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个性化、高品质的审美追求。
02 03
文化创意产业
漆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 力。通过挖掘漆艺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可以开 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
中国漆艺的历史
![中国漆艺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6c4f5d7f83c4bb4cf6ecd12b.png)
中国漆艺的历史中国漆艺的历史是从7000年以前河姆渡文化时期开始的。
7000年以前,还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呈现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其中就不乏成片的漆树。
我们的祖先用石刀或石斧砍伐树木时,邂逅了漆树,源源流出的神秘汁液就难免粘付在石刀、石斧上,也可能偶然流滴于陶器之上,干燥成膜后,既坚牢又美观。
于是,祖先们最早认识了漆,也最早使用了漆,从而揭开了漆艺的历史。
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件木胎漆碗,而且是朱色的,这是世界上迄今出土最早的漆器。
由此可以推断,在出现朱漆器之前一定先有黑漆器。
漆的天然本色虽为红棕色,但厚涂即呈黑色。
从利用漆的本色到调和朱色颜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其间所经历的岁月可想而知是相当漫长的。
原始社会漆器的另一重要发现,是1987年在浙江余杭安溪乡瑶山九号墓出土的嵌玉高柄朱漆杯,红漆与白玉交相辉映,也是镶嵌技法的最早证明。
1957~1960年,江苏吴江出土的漆绘黑陶杯河漆绘黑陶罐,为太湖地区良渚氏族遗物,属良渚黑陶文化,距今也有四五千年,证明了我国最早将漆应用于陶器。
表现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商代漆器最高水平的,是发掘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出土的4件漆器,均为朱漆地黑漆花,有的花纹上嵌有磨制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嫩绿色松石,还有的贴着金箔。
这是最早镶嵌绿松石的证明。
1981~1983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园墓地的发掘,让我们见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西周漆器:出现了运用蚌片、蚌泡的镶嵌工艺。
其中有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其镶嵌蚌片的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迄今为止所见时代最早的螺钿漆器之一。
可以说,西周时期开创了螺钿镶嵌之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日渐衰微之时,漆器异军突起,走向空前的繁荣。
其中尤以战国时期的楚国最为发达。
楚国的中心位于长江汉水流域,有着肥沃的土地和温润的气候,生长着大片漆树、油桐和其它树木,为漆器的发展创造了先天的条件。
浅析中国现代漆艺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现代漆艺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386109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a.png)
浅析中国现代漆艺的发展现状摘要:漆器是中国古代人生活用品中最为重要的器物,是传统文化中实用艺术与装饰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现代漆艺是基于传统漆艺来说的,传统漆艺深沉雄厚、流光溢彩。
明清后漆艺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甚至一度面临消亡。
改革开放救活了漆艺,市场经济的宏观影响,新材料、新技法的灵活应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大力倡导,审美的转变等为现代漆艺带来了生机,使现代漆艺有了良好发展的社会情境,焕发出现代艺术新风貌。
关键词:现代漆艺;传统漆艺;社会情境;审美转变中国现代漆艺,是基于传统漆艺的意义上讲的。
现代漆画是现代漆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作为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经历了一个艰辛探索和解体重构的发展过程。
传统漆艺是指漆的艺术,漆器的艺术。
而现代漆艺,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具备现代意义上的脱离器物而独立存在的艺术形态。
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磨漆画在北京展览,引起了中国美术界的巨大轰动,中国的漆艺家纷纷投入中国现代漆画的探索中,为中国现代漆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代漆画的发展,是现代漆艺进步的标志。
现代漆艺经过当代人的半个世纪努力,发展至今在中国已具有独立的文化范畴,现代漆画在中国绘画艺术中也获得了独立发展空间。
一、新材料、新技法对现代漆艺的积极作用传统漆艺的制作材料较为单一,仅使用天然漆,也叫大漆,明代黄成所著的《髹饰录》对传统漆艺的制作材料及制作技法作了详细介绍,是我国古代漆艺著作的典范。
近现代以来,机械生产使实用漆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社会的转变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人们审美意识的转变。
崇洋媚外的思想曾长期误导中国审美思想,掀起一段“西洋画热”,无论是表现方法上,还是材料上,似乎更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
改革开放后,随着新材料、新技法在漆画中的使用,为现代漆艺的注入了新鲜血液,使现代漆艺逐渐在现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现代漆艺从传统漆艺文化汲取了深厚的物质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而使它并不单薄。
中国漆艺
![中国漆艺](https://img.taocdn.com/s3/m/fa0716917f1922791688e860.png)
1.中国漆艺历史:远古、周、魏、晋、汉、元、宋、唐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从“河姆渡朱漆木碗”说中国漆艺源头漆器艺术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漆器的制作在中华民族众多发明创造中值得一书的大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先人实际上已自觉不自觉地将化学原理应用其中,将漆作为一种防护材料、装饰材料应用在生活中,成为化学发展的源头,为人类更为广泛地利用自然资源来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很早就使用漆器,距今已有近7千年历史。
从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漆绘陶器,发展至战国和汉代,漆工艺有了很大发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新石器时代、夏漆器在远古,原始人生活在森林中,树棍木棒随手可得,木器作为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产生得很早。
从人类发展的轨迹来看,使用木器的时代非常久远。
木器时代至少是与石器时代并存的年代。
木头和石块都是人类最易采集的工具材料,而且木料更是一种比较容易加工的材质。
从漆器本身就是木之汁涂于木之身这一点看来,木头的使用于天然漆的发现不会相差很长时间。
而且这种涂有漆的木器更是作为礼器、祭器使用,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遗址中,发现有髹漆的器物主要有木碗、陶罐、陶壶及高足杯等,多是生活器皿。
而且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在夏时期虞舜帝时就用漆做食器、祭器。
商、周漆器商代的漆器的制作开始讲究,器物胎骨开始多用厚木胎。
除了用色漆髹涂外,还创制将青铜器上常用的纹饰用浅浮雕或镶嵌蚌壳、玉石的技法。
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商朝出现了金薄片镶嵌,这是我国漆工艺史上镶嵌金箔工艺的开始。
漆工艺发展到西周,彩绘与镶嵌成为两种主要的装饰技法,彩绘经常与镶嵌结合使用。
关于中国漆器早期的文字记载“商酌有采,而樽俎有饰”,“食器雕琢,商酌刻镂”,礼器、祭器艺术的高度发展必定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工艺技术发达之基础上,漆器已成为我们祖先生活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远在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应该是比较接近实际状况的。
中国涂料进化史
![中国涂料进化史](https://img.taocdn.com/s3/m/655bbf9d89eb172ded63b7c9.png)
中国涂料进化史(一)此为独家原创文章,转载须注明出处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中国漆艺自诞生至今已跨越了70个世纪,在绵长的人类文明史上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漆文化发展的成就,既满足了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折射出举世瞩目的艺术光辉和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
翘首回望七千载日月星辰,每个历史时期的漆艺各有千秋,诠释了不同时代的生活品质和人文气息。
从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朱漆木碗和朱漆筒至今,考古学家发现,中国的漆艺不仅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广泛应用于乐器、丧葬用具、兵器。
简言之,即从中国人出生时用过的浴盆到羽化登仙时的棺椁,都离不开漆艺。
藉中国涂料工业百岁诞辰之际,本期特奉上“中国涂料史记”专题“从史前到宋元明清”,与读者诸君一齐踏上时光之旅,穿梭于各个历史朝代,阅览中国涂料的演进历程。
史前:新石器时期“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
而舜作食器,黑漆之。
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于此有其贡。
”——明朝黄成著《髹饰录图说》序背景综述史前,人类逐渐摆脱了动物本能,并通过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和脑容量扩增来为后续的手工艺品的发明、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走过蒙昧的旧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认识漆树并运用其汁液进行髹涂器物的时期,即新石器时期。
据史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树并运用漆树的汁液进行髹涂器物的国家,在战国文献中就有舜作食器、禹做祭器的记载。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期黄帝五世时的木胎圈足碗,距今已有7千多年,木碗内外髹涂朱漆,是迄今为止发现早的漆器。
漆工艺的发展在先秦文献中多言为漆器之珍贵、奢侈,唯有贵族首领才能用得起。
而且崇尚漆器奢华之风,一朝甚于一朝。
《韩非子·十过》篇记:“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黑其上,输之于宫。
以为食器,诸侯以为奢侈,国之不服者十三。
”漆器主要用作食器和祭器,颜色多为黑色和红色,并且用红色勾勒花纹, 突出美感。
中国的漆器文化
![中国的漆器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513fe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9.png)
中国的漆器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其中,漆器文化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漆器,是指用漆涂装并装饰的各种器具,包括饮食器皿、文具、日用工具等。
漆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漆器文化。
一、漆器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漆器起源于中国古代原始社会,最早的漆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从之后的商、周到汉代,漆器一直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主要器具,其中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漆器最为著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漆器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大量精美的漆器被创造出来,成为了宫廷和富商巨贾们珍藏的重要物品。
明清时期,漆器的风格更加多样化和细腻化,表现出更加丰富的艺术效果。
同时,民间漆器也发展迅猛,各类民间漆器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漆器文化。
现代,漆器的制作技术和工艺逐渐被工业化取代,但是漆器文化仍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导向性和鞭策性的角色。
二、漆器文化的形态特点漆器一般包括木胎、泥胎、纸胎、铁胎、铜胎和银胎等多种材料,使用时需经过漆工序列过程:黑底、胭脂、金粉、嵌蚕、描红、点漆、使韵、数磨、扣背等。
每一道工序都非常精细,多需要好几次人工制作才拥有最好的质量。
漆器在雕刻、制作和绘画上,以天然丰富的素材和细腻的手工,表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
这种表现形式恰恰就是中国漆器文化的独特之处。
漆器外形整体感受给人以高贵的感觉,漆器上的爪、花、虫、鸟、兽等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
三、漆器文化的价值和影响漆器有着较高的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从艺术角度来看,漆器技艺独特,工艺复杂,结晶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古老智慧。
从历史角度来看,漆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搭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人们崇高品格。
最后从文化角度来说,漆器体现了中国人厚重的文化自信,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了中国人民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解析古代漆器工艺对现代漆画的影响
![解析古代漆器工艺对现代漆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68301e152d380eb63946dd9.png)
解析古代漆器工艺对现代漆画的影响1978年在浙江余姚区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发掘出来的木胎漆碗,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发明漆、使用漆的国家,距今约有七千多年的历史。
漆器——在我国是诸多传统工艺中的一个重要传承品种。
而文献记载的最早漆器,是韩非子《十过篇》中所载之虞舜漆器。
此时的漆器作为食器流漆墨其上,而作为祭器,黑漆其外,而朱漆其内。
当时的漆器已不是单一的黑色,而且有了红色漆器。
考古发现最早的漆器装饰纹样,可见于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木胎漆器残片,距今约有四千年的历史。
中国漆器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及工艺技术的历史积淀为中国现代漆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一、漆器与漆画的历史渊源漆画既年轻而又古老,说它古老,是从历史渊源的归属来说的,在明代漆工专著《髹饰录》一书中第六章节描饰中提到漆画,即“古昔之文饰,而多是纯色画也。
又有施丹青而如画家所谓没骨者,古饰所一变也”。
是指古代漆器上用一种单色漆描画纹饰,或用兑入颜料的彩漆如画家所谓没骨画法,它是古代漆器装饰中的一个种类,类似中国画的写意画法,要求技艺要高,因此是习惯描漆的工匠所不敢用的。
近来有在朱漆地上画朱色纹饰,黑漆地上画黑色纹饰的,也是素雅。
黄成(明代漆工)把描漆界定为勾勒、填彩和干著,另设《漆画》一条,专指漆器描饰中的没骨画法和纯然一色的画法,也是漆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其他漆画种类,尤其是现代漆画艺术表现行是不是一个概念。
漆画不是现代的新发明,而是伴随着漆器工艺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的漆碗,距今以有七千年的历史,是现知最早的漆器,没有什么纹饰。
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的漆器残片,不仅有雕刻花纹,还有绿松石镶嵌。
河南安阳西北岗的殷墟遗址发现的木器印痕中,有蚌壳、蚌泡、玉石等嵌件,可见早在公元前十七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代就出现了漆艺的镶嵌技法是最早的纹样装饰。
战国时期,在河南信阳长台山楚墓中出土的漆瑟,彩绘着神怪龙蛇和狩猎舞乐场面,形象非常生动,所用色彩至少有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兰、白、金等九种之多,可视为中国最早的漆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漆艺与传统髹漆工艺的渊源
——读《漆艺》有感
姜晓光2011级美术学
《漆艺》简要论述了漆艺的理论及历史,对漆艺的材料、工具和髹饰技法,漆器设计与制作,立体漆塑造型,漆画等作了系统、详细的介绍,并附有精美的漆艺作品以供赏析。
乔十光先生结合自己个人经验,从工艺方法角度进行重新分类;提出了“漆画”概念,并把中国当代漆艺分为漆器、漆画、和漆塑三大类,其表现形态有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其作品有实用品也有纯观赏品。
为了使漆画能够发展下去,提出了适合于工厂批量生产的设计型漆画和独幅创作的绘画性漆画的概念。
最后回归到漆文化的物质起点上做研究,把万变不离其宗的求索归结为“漆画是画不易,画是漆画也难”的感言。
漆艺即漆的艺术,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种走进现代艺术领域,并被社会认可,则是在近些年。
我国的漆艺传统源远流长,髹漆艺术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中历史最为悠久,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工艺门类。
早在新石器时期遗址,已能用漆在陶盂或木器上绘画花纹。
河姆渡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第三层出土的木胎漆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漆器,迄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对于我们来说,漆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完美的视觉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与精神符号的象征,是中华人民精神生活的物化形式。
今天我们审视漆艺作品,除了得到高品质艺术享受外,还能感应到古人传递过来的文化气息与人文精神。
漆,又称为生漆、大漆、土漆、国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汁液。
刚割下来的漆,呈灰乳色,接触空气氧化后,变成栗壳色,干涸后呈黑褐色。
漆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大量出土的漆器文物历经几千年仍然完好如初,天然漆的光泽柔和内敛、淳厚朴素,髹涂于器物上,给人一种亲切温和之感;漆美在它深沉、凝重、含蓄,使人感受到东方式静穆崇高、神秘朦胧之美。
干涸
后的漆呈现出的黑色,具有一种空间感和深度感,具备一种能吸纳和包容一切的意蕴.。
古代漆器色彩以黑、红两色为主,不是黑上画红,就是红上画黑。
除了黑红两色之外,为了达到丰富多彩的效果,先民们利用漆的“如胶似漆”的黏性,粘贴自然界的美材,于是有了螺钿镶嵌、金银平脱、蛋壳镶嵌、骨石镶嵌,它们或绮丽、或高贵、或朴雅,和黑漆互相衬托对比,相得益彰。
传统漆器在充分运用漆作为造型手段的同时,通过各种装饰技法把漆的装饰形式提升到不同风格的层面上。
传统漆艺的装饰技法可以归纳为髹涂、描绘、刻填、镶嵌、彰髹、堆塑、雕漆等,它们可以独立运用,又可以综合在一起运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漆艺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现代漆艺是在历史悠久的传统漆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漆艺基本表现于日用器物的装饰和实用功能的陈设品制作上,而现代漆艺把漆艺的范畴扩展至平面形式的漆画和立体形式的漆造型。
漆画,是运用材料和技法内蕴含着的丰富精神性,开掘出它们的内涵之美, 使材料技法与绘画创作融合一起,显示出漆画的内在艺术灵魂。
随着实践的日益深化, 新的潜能不断地得到开发,漆的艺术表现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漆画既可以写实, 又可以装饰。
从漆画的整体面貌来说,决定了漆画是富有装饰性的突出审美功能的观赏艺术。
天然漆的深沉含蓄的光泽、金银的灿烂色彩、贝壳的五光十色、蛋壳的自然龟裂纹理,当它们被用来表现客观物象时, 往往是装饰的, 而不是具象的; 往往是表现的, 而不是再现的; 往往是装饰的,而不是写实的,从而顽强地保持着它们各自独特的美。
中国的漆艺不但形成了自己艺术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乐章, 而且影响了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漆艺发展,并逐渐流传到欧洲乃至全世界。
漫长的漆艺史,是技术不断进步,种类不断增多,品质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的历史;也是一代代艺人的发明、创造、探索的历史。
在漆艺中,积淀着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
漆艺之美,是材质、技术、艺术、文化等诸元素的综合产物。
在新的历史时期,漆艺正焕发出新的光彩。
现代漆画把传统与现代、纯艺术和装饰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漆画作为传统艺术的新形式,强调材美工巧,突出了工艺手段和物质材料的独特价值, 又有现代设计思维,两者的结合使漆画艺术更富有现代性。
《漆艺》是漆艺教学的优秀成果,同时亦可作为相关艺术领域师生和漆艺爱好者的教学参考书和自学用书,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