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鉴定(纸层析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的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目的:

1、掌握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通过对氨基酸的分离,掌握纸层析的操作方法并学会分析未知样品中的氨基酸组分。实验原理:

1、层析法又称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如吸附办、分子形状及大小、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中,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得到有效的分离。操作方式: 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等。

分离机理: 分配层析、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等。

2、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情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展层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在滤纸上水就被吸附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当有机溶剂(流动相) 沿纸流动经过层析点时,层析点上溶质就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不断进行分配。由于溶质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移动速率用R f值来表示:

3、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R f值是常数。R 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4、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利用茚三酮反应将氨基酸层析点显色来鉴定氨基酸的种类。

试剂:

1、酸性展层剂——正丁醇:88% 甲酸:水=15:3:2

2、显色储备液:0.4mol/L茚三酮-异丙醇:甲酸:水=20:1:5

3、标准氨基酸溶液(6mg/ml,苯丙氨酸Phe、甘氨酸Gly、脯氨酸Pro、组氨酸His)

4、未知样品液:上述4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液(每组任选一个样品)

实验器材:

1、滤纸

2、烧杯

3、剪刀

4、毛细管

5、层析缸

6、微量注射器

7、电吹风

8、保鲜膜

操作方法:

一、点样

1、量取30ml层析溶剂、1ml显色贮备液于层析缸中,混匀密闭,静置。(展层缸洗净后应除去多余的水,否则会影响展层溶剂的比例而影响展层)

2、戴好手套,在桌上铺好一层保鲜膜。取一张干净滤纸,将其剪裁为18cm×14cm。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等距离分出几个点作为点样原点。(点样操作时应戴手套,防止样品及滤纸受污染)

3、用毛细管将标准氨基酸及未知样品分别点在点样点上,每次点样后用电吹风冷风吹干再点下一次,点样点直径不超过5mm。

二、层析与显色

1、将滤纸卷成圆柱形,用针线缝合或钉书针固定成圆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

2、将滤纸竖直放入盛有展层剂的层析缸中,迅速盖紧层析缸盖(点样点的一端在下,展层剂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左右。

3、待溶剂前沿线距滤纸末端1~2cm (展层长度10cm,约2hr) 时,取出滤纸(需带上手套)

4、用铅笔将前沿线作一标记。剪去缝合线,电吹风热风吹千(通风橱中进行),即可见层析斑点。

结果处理:

用铅笔将层析图谱上的斑点圈出,分别测量点样点到层析点中心和点样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计算各种标准氨基酸的R f值,并根据样品分离的情况鉴定混合样品中氨基酸的组分。

R f(His)=0.8/8.6=0.093

R f(Phe)=5.6/8.6=0.651

R f(Gly)=1.6/8.5=0.188

R f(Pro)=3.6/8.6=0.419

样品:

下:R f=0.9/8.6=0.105 中:R f=3.9/8.6=0.453 上:R f=6.2/8.6=0.721

混合样品中氨基酸的组分为:His、Pro、Phe

误差分析:

1、样品点样不足,显色不明显。

2、点样时温度较高,氨基酸浓度发生变化。

3、滤纸边缘不齐,影响氨基酸扩散速度。

4、显色时,热风温度不够,显色不明显。

5、测量不精确,扩散距离存在误差。

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点样位置以及点样直径,防止层析后氨基酸斑点过度扩散和重叠,同时点样点应高于展层剂液面。

2、点样时宜采用冷风吹干。

3、展层剂需临用时配制,以免发生酯化而影响层析结果。展层剂比例应保持不变,因此展层缸应保持干燥。

4、若样品中溶质种类较多,且某些溶质在一种溶剂系统中的R值十分接近时,单向层析分离效果不佳,可采用双向层析。

5、滤纸垂直放置高度不能超过层析缸的高度,滤纸边缘不可触碰到层析缸边缘,否则沿线上升速度偏差会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