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风水理论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风水理论与实践
--以村落空间地理包含的风水文化为例
摘要: 风水是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更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文化现象。
风水中的祸福吉凶论调已经在走向衰落,但是风水文化中的一些好的思想还是可以加以利用,因为这种文化早已经成为中国人心底的一种烙印,只要加以合理的引导,就可以对我们的生态保护、城市规划、旅游开发、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等做出很大贡献。
尝试构建中国现代风水地理学科体系,在地理学科体系中增加风水地理学,弘扬风水中的精华元素,抵制其中的糟粕使风水有生存的意义。
我们的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自然的尊贵,就已经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存,风水学便是其中的成果之一。
风水理论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营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和保护周围环境的生态思维,更体现了中庸之道,伦理观念,理智道德乃至审美教化意识。
风水理论作为我国古代人民生产生活的依据之一,虽然有很多盲目迷信和原始思维的内容,但同时也是古代人民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古代人民伟大智慧的凝结,包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想。
如今,我们探究风水理论中的地理学思想,有助于我们在科学和理性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返顾之中求前进,于交融之处得升华。
在发展过程中,风水理论充分地将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生产生活中的时间经验融合在一起。
在风水选址时,首先考虑到选择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其中最经典的图式就是坐北朝南、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的太师椅模式,居住其中既安全,又能有效的减缓寒风等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对水体形式和地下水质(观水)的考察是为了日常生活用水,对山体形式(靠山雄峻,左砂高大)的选择是出于对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气候特点(冬季风强烈)的考虑,至于闽派理气和赣派理形的分化也和两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息息相关。
在人地关系的认识方面,风水理论认为自然与人类息息相通(天人合一),人类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
同时对自然的敬畏也形成了古人听天命,过分悲观的宿命思想,随着人类认识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观念逐渐消失。
以下将从村落空间结构阐述风水文化中蕴含的地理学思想,辩证的认识中国风水思想,树立地理学的科学风水观。
风水文化的地理学思想对传统的农村聚落影响十分深远,在聚落的选址、方位、空间布局、景观特色、建筑形态等空间结构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1)风水文化中的聚落选址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文化中聚落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这种传统的风水模式是最理想的居住环境,也是传统农村聚落选址的重要指导思想。
受其影响,传统的聚落选址都要求四灵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俱全,要能“藏风得水”,因此大多聚落都分布在山南水北、依山傍水,或是在河流阶地上、河流交汇处,这些地区交通方便、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生产、防火防水和防止外来侵略等。
风水文化中的这种聚落选址模式是一种理想的生态模式,要求内部各种自然要素组合合理、相互协调,对于现代农村聚落的选址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风水文化中的聚落景观
受风水文化的影响,农村聚落景观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表现出“山川秀发”、“绿林阴翳”。
在风水文化中尤其强调水的重要性,有“吉地不可无水”、“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之说。
为弥补没有水脉的不足,很多地方都有风水池、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风水桥、水口等水体景观。
如风水池一般位于房屋前,呈半圆型,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它既有蓄水防火、灌溉洗涤、改善局部小气候、养殖水产等实用功能,也有回归自然、愉悦心情的文化生态功能。
“水口”的本意是指一村之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后泛指村落的分界处,是聚落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在“水口”处通常人为建有高大建筑或桥梁、亭阁或种植大树,形成独特的“水口园林”,虽然赋有很多主观色彩,但在客观上弥补了自然景观的不足,实现了景观的平衡与和谐。
(3) 风水文化中的聚落空间布局
风水文化中的聚落空间布局注重主山龙脉和形局完整,强调村基的形局。
风水术中普遍采用风水地图,用于观察周边环境、四季变化、日月星辰的运行等一系列宏观外在因素的影响,并在空间布局中把现有的自然环境与风水地图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规划思想,这种结合自然的设计“无论集中或者散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经常出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
如皖南黟县宏村如牛形、西递村如船形、浙江兰溪市诸葛村、江西兴国三廖村如八卦形等,这种仿生形的规划表达了人们通过对宇宙图案的模仿,使村镇与自然环境更加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这也是现代生态建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4)风水文化中的聚落建筑形态
在传统风水文化指导下的农村聚落形态,从设计、营造到空间和细部的技术处理都体现了顺从自然、依附自然、利用自然的价值取向。
传统住宅在营造中以获取充足的阳光、利用季节的主导风向以趋风避寒,平面多成矩形,大多开间小进深大并以庭院或天井作为平面的连接。
以庭院中极具代表性的皖南天井为例,这在风水文化中叫做“四水归堂”,在风水文化中以水为财,四水归堂有聚财的含义。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天井式”的建筑形态不仅可以加强室内的自然通风、采光,而且还具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风水文化对农村聚落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消极影响
风水文化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对农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影响深远,尽管它有很多科学性,但不可否认其依然存在着糟粕的指导思想,不乏有宗教迷信的色彩,这些思想的存在必然对当前农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合理调整
受风水文化的影响,农村居民的迷信“风水宝地”的思想根深蒂固,择地建房盲目追求“风水宝地”,甚至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造成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用地浪费、违法占地的现象突出,空间布局呈现离散化,这种离散化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产生集聚效应,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改进困难,土地开发零散和技术交流不畅,严重阻碍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因此,在合理调整农村聚落空间布局中,首先要摒弃风水文化中的落后观念,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对农村聚落合理规划和开发。
(2)影响农村聚落建筑形态的多元化
受传统风水文化的影响,农村聚落建筑形态过分强调“藏风纳水”,导致在设计建造民居的过程中缺乏理性思考,盲目遵循理想中的风水模式,千遍一律,建筑形态的多元化很难实现。
事实上,在设计房屋建筑形态时,我们更应当依靠理性的分析和缜密的判断,依靠科学规律来合理设计建造房屋形态,充分考虑如村落的整体风格、个人的喜好、建筑形态的美学观、客观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不是盲目追求居屋的形态特征能否给自己带来某方面的运气。
(3)导致农村聚落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风水文化认为阴宅和阳宅同等重要,在传统农村聚落中还有土葬的习俗,“入土为安”,大兴土木建造坟墓的例子屡见不鲜,甚至人还未死就已选址建好了死后安葬的“生基”,用地面积从几平方米到十几平方米不等,造成“死人占了活人的地”的不良现象。
另外,在农村聚落中还存在很多年久失修的房屋,其原来的主人均已搬迁出去,人去楼空,出现大量的“空心房”、“空心村”,这些老房屋大部分失去了居住功能,且没有文物保护价值,但房屋主人迷信风水,不但不主动拆除已废弃的老屋,甚至还打着破坏风水的迷信幌子极力干扰周边地区的土地合理规划,极大的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
总之,在处理风水文化与农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关系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认真汲取风水文化中的人文地理科学思想,用其中的精髓指导农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布局和调整,同时也应摒弃那些愚昧的、缺乏科学依据的迷信思想,消除其消极影响,从而实现风水文化与农村聚落空间结构合理布局的有机融合。
风水所具有的属性与地理学科体系中增加风水地理学的意义
(1)风水具有科学性。
风水的核心内核就是协调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地关系,有其不可否定的科学元素,包含着自然地理属性、社会文化属性和感应认知属性等三大科学属性,从风水学角度研究人地关系和人居与环境的关系,是新时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需要进一步挖掘风水学隐含的潜在的科学属性。
(2)风水具有实用性。
风水理论在古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过去的风水理论已经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居住区规划与建设、旅游规划、建设项目选址、房地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只要正确引导将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3)风水具有先验性。
风水学中除了包含科学性元素以外,也包含了后来引入的先验性的迷信色彩的内容。
每一位人文地理学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带头弘扬风水学中的科学精华与合理内核,带头抵制其中的封建迷信。
(4)研究风水要有创新性。
研究和应用风水具有挑战性。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赋予风水新的时代意义。
有选择性地汲取风水学中的科学元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为今天的人地关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人文地理学研究风水不要上天,不要入心,而要落地,在地上创新,不
是在天上创新,在心里创新,否则又会陷入迷信的陷阱。
尝试构建中国现代风水地理学科体系,在地理学科体系中增加风水地理学,弘扬风水中的精华元素,抵制其中的糟粕,这对应用风水理念指导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指导协调城乡人地关系、指导协调人居与环境的关系,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城市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结语:我国风水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当时科学和认识水平的不足,有很多盲目迷信的成分在内,也有大量的无稽之说,但是其中也包含着我们古代人民的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广泛地蕴藏着众多的地理学思想,无论是对地理学、建筑学、规划学还是哲学、美学、环境学等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凯文·林奇称中国风水学“对环境的分析是开放式的,因此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新蕴涵和新诗意”。
在现阶段,正如潘谷西教授在《风水探源·序言》中所言:对于风水学,我们应该“去其荒诞的外壳,揭示其合理的内核”,积极发扬传统风水理论的优秀思想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