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探究性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探究性教学设
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年单元第五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第五节,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刻《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溶解的快慢”教材设计几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的主要因素,并未后一节课做知识储备。
本节课公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哪一个溶解的快。选择食盐未观察对象,让学生设计两组对比试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搜集数据得出与搅拌和溶液温度高低有关。
第二部分:加快水果糖的溶解研究,教材主要通过出示几个问题,然后让同学们自主探究制定实验方案,并做好记录,最后实验结果作出解释即总结实验结论。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下学期我们逐步经历了对单个变量进行控制活动,这里学生再次经历,是一种巩固,也是一种提高,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对于溶解也有了具体的认识,实验起来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知道在实验中其他变量对实验的结果的一些影响,会写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并知道实验结果。科学知识
让学生明白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乐趣。
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同样多的固体物质放入同样多的水中,用搅拌、加热等来促使溶液加快。
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过程中的相同条件、不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突破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情境做内涵的保证,以日常生活的具体鲜明的事例作为探究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学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唤起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引入组内合作学习,小组竞赛,小游
戏等形式加强小组合作与团体精神,是学生在活动中快了学习健康成长。
教学准备
冰糖、烧杯、水、注射器、玻璃棒、冷水、热水、食盐、药匙、水果糖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情境:
1.同学们,老师先请你们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的可爱男孩在干什么呢?看见小男孩和糖水的动作和表情,你们想不想和糖水?谁现在想喝?
引导学生猜测物质加快物质溶解的条件,引出课题。
2.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科学光凭猜测行吗?必须做实验来验证。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一)探究实验过程:搅拌是否加快溶解。
(二)教师阐述: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很多问题。
1.小组讨论合作设计搅拌是否加快溶解的实验方案?
2.分别汇报实验方案。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3.实验中注意事项,学生总结,教师大屏幕总结展示。
(1)水的多少?(两杯水一样多)
(2)水的温度?(一样)
(3)搅拌的注意事项
4.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参与实验过程。
5.汇报实验结果:搅拌的一杯食盐溶解的快,没搅拌的一杯食盐溶解的慢。
(三)探究实验过程:水温高是否加快溶解。
1、小组讨论合作设计搅拌是否加快溶解的实验方案?
2、分别汇报实验方案。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3、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参与实验过程。
4、汇报实验结果:热水的这杯食盐溶解的快,冷水的这杯食盐溶解的慢。
(四)师演示水果糖实验。
1.刚才说把糖碾碎比整块糖溶解的快,说得对不对呢?老师亲自做实验验证,想一想,做这样的实验用哪种实验方法比较好呢?(对比实验)
2.请通行们认真观察老师做实验的过程,并思考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3.老师取两块大小形状相同的糖块,把其中的一块糖碾碎,碾碎的糖比整块糖颗粒小,然后再取两个烧杯分别往烧杯倒入同样多的水,水温相同,把糖同时倒入烧杯中,两个烧杯都静止不动,这时观察烧杯的现象。
4.看谁观察得认真,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呢?哪些条件不同?一会儿我们再观察。
相同因素:糖片相同、水量相同、水温相同、同时加入糖片、同时进行观察
不同因素:一杯中的糖碾碎,一杯中的糖不碾碎(出示课件)
5.观察水果糖的溶解现象。
6.你看到什么现象?(碾碎的水果糖溶解的快,没碾碎的水果糖溶解的慢。)
7.小结:同学们,你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实验,得出了搅拌、加热、将物质碾碎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三、解决生活实际,拓展延伸教学
1、现在谁能用最快的方法喝上糖水?这名学生演示。
2、小组进行比赛。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学的知识?
4、总结:同学们,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究,一定会发现许多科学奥妙。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玻璃与塑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玻璃与塑料》一课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材料与生活”单元中的第四课。本课与《木材》、《纸》、《陶瓷》、《金属》共同组成了常见材料的研究系列。将玻璃与塑料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是因为玻璃与塑料有许多共同的特性。生活中的许多物品既可以用玻璃制作,也可以用塑料制作。将有相同之处的材料放
在一起研究,还有利于比较材料的优点与缺点,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如何利用材料的优点进行合理的加工与制作,针对材料的缺点改进材料的特性,让学生更好地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生活。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玻璃与塑料的特性,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材料的使用可以为人类的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喜欢大胆想象。
3.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玻璃与塑料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玻璃与塑料制品、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准备:
材料一:百宝袋,内装各种各样的玻璃与塑料制品,其中必须有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玻璃杯和塑料杯各一个、一块玻璃片、一块塑料片
村料二:探究玻璃与塑料特点的分组材料:方形的玻璃片和塑料片各一块(玻璃片的四周用胶布缠好,只留着一个角用于实验)、小锤子、文件夹、酒精灯、试管夹、导体绝缘体实验材料和实验电路、装文件的文件夹、热传导实验材料、湿抹布。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到这儿上什么课来了?
师:对,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科学课,敏锐的观察力是学好科学的基本条件之一,你知道你的的观察力怎么样吗?不想试试?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教师随机从材料袋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塑料制品与玻璃制品,问:“这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物品的名字,如果学生直接说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也不要予以否认]
接下来教师用比较快的速度出示各种各样的玻璃与塑料制品,学生的回答速度也随之加快,目的是唤起学生的记忆,调动他们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二)通过分类与交流活动,渗透玻璃与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