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醇、吐温80及去离子水等,乳化即
得。
• 毒性
• ADI 0~1.5mg/Kg
• 急性毒性试验 以乳化硅油灌喂小鼠,剂
量为每千克体重20mL,一周内无急性中毒 症状。
• 使用
•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规
定,乳化硅油可用于饮料类(除外包装饮用水
类),最大剂量为0.01g/Kg(以聚二甲基硅氧
• 使用
• 配制成乙醇溶液后用于果蔬涂膜,可形成一层保
鲜膜。
•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
规定:用于巧克力搪豆,最大用量0.18g/Kg,也可
用于胶姆糖配料。
• FDA(1994)规定,可用做抗结剂、上光剂,
用于巧克力、焙烤制品、软糖、胶姆糖、
糖食制品、糖霜、果汁、肉肠沙司,也用
白油
果蜡
6.4、被膜剂安全性
品种 安全性
紫胶
是天然的被膜剂,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安全性高,LD50 >15g/kg,GRAS。
GRAS,ADI0-20mg/kg。不被机体吸收,少量几乎无毒,大量长 期服用有一定毒性 根据毒理学资料,高碳、高相对分子量、高粘度的矿物油实用 安全性大。高粘度白油ADI 0-20mg/kg LD50 1600mg/kg,GRAS,无蓄积、致畸、致突变作用
藏效果。
巴西棕榈蜡
• 巴西棕搁蜡的主要成分直链脂肪酸酯、直链
羟基脂肪酸酯、桂酸脂肪酸酯。
• 制造方法 • 由巴西棕搁树的叶芽和叶中提取,得到纯蜡
• 性状
• 棕至浅黄色硬质脆性蜡,具有树脂状断面。
微有气味。部分溶于乙醇,溶于氯仿和乙
醚,不溶于水,但溶于碱液。
• 毒性
• LD50 15g/Kg
• ADI 0~7g/Kg
•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
规定,用于胶姆糖最大用量50g/Kg。
液体石蜡
• 液体石蜡又名白油或白蜡油。
• 由饱和烷烃组成。本品是由石油所得精炼液态
烃的混合物,主要为饱和的环烷烃与链烷烃的 混合物。 • 制造方法 • 原油经常压和减压分馏、溶剂抽提和脱蜡,加
氢精制制取。
• 性状
豆制品工艺
0.3 (以每kg黄豆计)
6 被膜剂
(Coating agents)
6.1 6.2 6.3 被膜剂的定义和作用 被膜剂的种类 常用被膜剂的特性与使用标准
6.1、被膜剂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涂抹在食品的外表面起保质、保鲜、上光、防
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作用
延长果蔬的保鲜时间。 使糖果上光、外观美观、防止粘连、保质。 使面包等制品易脱模。
石蜡
白油
果蜡
6.5、常用被膜剂使用标准
品种和代码
紫胶/虫胶 (14.001)
使用范围
巧克力糖、威化饼干 柑橘类水果保鲜 胶基糖果 苹果 胶姆糖基础剂
最大用量(g/kg)
0.20 0.5 3 0.4 50.0
石蜡 (14.002)
白油 (14.003)
果蜡 (14.004)
面包脱模、发酵工艺用 软糖、鸡蛋保鲜
水果保鲜
按需要适量添加 5.0
按需要适量添加
6.6、常用被膜剂特性及使用实际例子
实例1:
石蜡可用于不吃皮和需要长距离运输的水果和农产品,如柠檬、 橙子、甜瓜、茄子等。 -对柑橘类水果:一般采用喷雾方法,即水果在用运输带输送时, 用石蜡的白油液喷雾,涂复后经过刷平使涂层厚度均匀。
-瓜、茄子、西红柿:先在冷水中洗净,然后在石蜡的乳剂中浸渍。
5 消泡剂
(antifoaming /defoaming agents)
5.1 消泡剂的定义 5.2 消泡剂的作用 5.3 消泡剂的种类和使用标准
5.1、消泡剂的定义
是指用以消除或抑制食品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泡沫的一类添加剂。
5.2、消泡剂的消泡作用
使用表面张力低、溶解度较小、链短的物质。消泡剂的表
入过量氧化铝进行干馏。馏出液脱水后蒸
溜得吗啉,然后加入等摩尔的脂肪酸,静 置后馏去水分即得。
• 性状
• 果蜡为褐色透明乳状液,可溶于水。pH7~8,
在-5~42度下稳定。
• 有优良的成膜性。涂布于果蔬表面,可形成薄
膜,抑制果蔬呼吸,防止内部水分散失,同时
可抑制微生物入侵,并能改善外观。
• 毒性
• LD50 1.6g/Kg
• 无蓄积、致畸、致癌作用
• 使用
• 根据我们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2007规定果蜡用于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
最大使用量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
• 用时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然后采
用浸果或喷雾的方法,晾干后可在水果表
面形成一层薄膜。实际使用时往往在水溶
液中添加适量的防霉剂,可获得更好的贮
乳化硅油
• 俗称硅油,是以甲基聚硅氧烷为主体组成
的有机硅消泡剂。
• 性状与性能
• 乳化硅油为乳白色、粘稠状液体,无臭, 性质稳定,不挥发,不易燃烧,对金属没 有腐蚀性。不溶于水(但可分散在水中)、 乙醇、甲醇,但可溶于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久置空气中也不易胶化。
• 制作方法
• 将硅油与气相二氧化硅辊辗成硅脂,配入
品添加剂。三乙醇胺的LD50的大鼠口服量为
5~9g/Kg。
• 使用 •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规定,本品 做消泡剂,应用于酿造工艺,豆制品工艺及制糖、发酵 工艺,其最大使用量分别为1.0g/Kg、1.6g/Kg、 3.0g/Kg。
• 本品实际使用量较少
聚氧丙烯甘油醚
• 别名GP型消泡剂
伸展扩散。
• 本品不与发泡液介质起化学变化。
5.4、
名称和代码 乳化硅油(03.001) DSA-5(03.0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消泡剂使用标准
使用范围 发酵工艺 制糖工艺 发酵工艺 酿造工艺 豆制品工艺 发酵工艺 最大用量(g/kg) 0.2 3.0 3.0 1.0 1.6 按生产需要适量 添加
PPE(03.003) BAPE(03.004) GP(03.005) GPE(03.006) 聚二甲基硅氧烷
面张力低于气泡液膜的表面张力,容易在气泡的液膜表面顶走原来 的起泡剂,而其本身由于链短又不能形成坚固的吸附膜,故产生裂 口,泡内气体外泄,导致泡沫破裂,起到消泡作用。
消泡剂
消泡剂浸入泡膜并向四 方延伸泡膜不断变薄
泡膜不断变 薄直至破裂
有效的消泡剂具备的条件:
• 表面张力低于作用对象
• 容易分散
• 溶解度差 • 化学性质不活泼(惰性) • 无残留物或气体 • 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巧克力制品,0.2g/Kg
石蜡
• 又名固体石蜡,为固体石蜡烃的混合物。
• 性质和性能
无味,手触有油腻感。常显结晶状结构。熔点 50-57,相对密度为0.88-0.91。在紫外光下
• 石蜡为无色至白色半透明硬质块状物质,无臭、
色泽可变黄。溶于乙醚、氯仿、苯、二硫化碳、 石油醚和挥发油及多数油脂。化学性质稳定, 具有良好的隔离性能,可用于柑橘类等水果的 涂膜上光,也是胶姆糖的良好基础剂。
无腐蚀性、不挥发、不易燃烧、性能稳定。1%
的溶液的PH值为8~9,相对密度0.78~0.88,室
温及加热下易流动,25~30℃时粘度增大。消
泡率可达96~98%,属于破泡型消泡剂。
• 毒性
• 本品LD50大于15g/Kg。

本品组成除三乙醇胺和液体石蜡外,其余成
分均为天然物。液体石蜡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
6.2、被膜剂的种类
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有:
白油(液体石蜡)、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石
蜡 、紫胶(虫胶)、 二甲基聚硅氧烷、松香季戊四 醇酯、 巴西棕榈蜡、硬脂酸 、和硬脂酸镁(00增补)、 脱乙酰甲壳素(03增补)、松香甘油酯(03增补)
紫胶
• 紫胶又称虫胶,属于寄生于豆科或桑科植
物上的紫胶虫所分泌的物质(称紫梗)经加
工而成,其主要成分是树脂。
• 性状与性能 • 紫胶为淡黄色至褐色的片状物质或粉末,
有光泽,脆而坚硬,稍有特殊气味。熔点
115-120,软化点70—80,相对密度为
1.02-1.12。溶于乙醇,也溶于乙醚(5%—
10%)。不溶于水,但溶于碱性水溶液。
• 虫胶在125加热3h变为不溶于乙醇的物质,有
烷计,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发
酵工艺用,0.20g/Kg。
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
• 别名DSA-5,主要成分是硬脂肪酸酯、液体石蜡、
硬脂肪酸三乙醇胺和硬脂肪酸铝组成的混合物。
• 制造方法 • 将十八醇硬脂酸酯、液体石蜡、硬脂酸三乙醇胺和 硬脂酸加以混合而成。
• 性状与性能
• 高碳醇脂肪酸复合物为百色至淡黄色粘稠液体,
一定的防潮能力。涂于水果表面有抑制水分蒸
发、调节果实呼吸的作用,还能防止细菌入侵,
起保鲜作用。涂于要求防潮的食品如糖果的表
面,可形成光亮层,起到隔离水分、保持食品
质量稳定和使产品美观的作用。
• 制造方法
• 可将紫梗破碎、筛分、洗净后干燥成颗粒
状,用乙醇溶解并过滤、真空浓缩后压成
片状。
• 毒性
• 紫胶的原料紫梗是天然的动物性树脂。是一味
实例2:
石蜡用于干酪涂膜,可防止干酪的干缩,减少其香味物质的 损失,还可保护其表面防止霉菌的污染。
实例3:
果蜡可用于柑橘保鲜,7500个使用本品5L,于15-18℃可存
132天。果实饱满,色泽光亮,品质、风味良好,好果率为
99.34%。
7
胶姆糖基础剂
(Chewing Gum Bases)
• 制造方法
• 以石油或页岩油中制得的各种固体烃混合
物为原料,经精制而得。
• 毒性
• 石蜡不被机体消化吸收。少量的石蜡几乎是无
毒的。大量长期服用则食欲减退,脂溶性的吸
收减少,发生消化器官及肝脏的障碍。
• 若含有杂质,对健康不利
• ADI 0~20mg/Kg
• 使用
• 石蜡多用于水果被膜剂和胶姆糖基础剂。
• 可用于凝胶糖果、鸡蛋的保鲜,5.0g/Kg
• 食品上光,防粘、消泡、密封和食品机械
的润滑。
果蜡(吗啉脂肪酸盐)
• 吗琳脂肪酸盐(果蜡)的主要成分为天然棕
桐蜡(10%—12%)、吗啉脂肪酸盐(2.5
%—3%)、水(85%-87%)。别名GFW果蜡。
• 制造方法
• 由二乙醇胺加盐酸并加热脱水,冷却后加
于增强其他食用蜡的硬度和上光度,用量
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6.3、常用被膜剂特性及使用范围
品种
紫胶/虫胶
性质
薄片或粉末,不溶于水, 被膜剂 涂于食品表面可形成光 亮的膜 蜡状,不溶于水,性质 稳定,隔离性能好 油状液体、不溶于水, 对热、光、酸稳定 褐色油状或蜡状,不溶 于水
使用
石蜡
被膜剂、消泡剂、胶母糖基础剂、包 装用蜡(用于包装材料的防潮、防粘 和防油) 被膜剂、润滑剂、脱膜剂、消泡剂, 尚有一定抑菌作用 被膜剂
• 液体石蜡为无色半透明油状液体,无臭无
味,但加热时稍有石油气味,不溶于水,
易溶于挥发性的油,并可与大多数非挥发 性油混溶。
• 毒性
• 经有关实验表明,液体石蜡无急性毒性。亚急
性毒性试验发现,高剂量食用液体石蜡的大白
鼠体重增长缓慢,食物利用率低,但大白鼠各
种生化指标无特殊变化
• ADI无特殊规定
• 使用GB2760-2007
• 性状与性能
• 聚氧丙烯甘油醚为无色或淡黄色粘稠状液 体,有苦味。难溶于水,溶于乙醇和苯等 有机溶剂。
• 制造方法
• 以甘油为原料,在氢氧化钾催化剂作用下,
与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再经脱色、压滤制
得。
• 毒性
• 小鼠LD50 大于10g/Kg
• 使用范围 •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规定, 该产品可用于发酵工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主要用于酵母、味精的加工。
5.3、消泡剂的种类
* 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约7种: 乳化硅油 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PPE) 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 聚氧丙烯甘油醚(GP型消泡剂) 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GPE消泡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03增补) * 其它消泡剂:山梨糖醇,高级脂肪酸类,食品用 表面活性剂,天然油脂类
• 实际使用参考:在味精生产时采用在基础料中 一次加入,加入量为0.02-0.03%。对制糖业浓 缩工序,在泵口处,预先加入,加入量为0.030.05%。加入量勿过量,以免影响氧的传递。
• 本品不溶或难溶于发泡介质中,但有一定
的亲水性,注入发泡液中,能迅速进入形
成泡沫的物质当中,其分子能在泡沫表面
传统中药,在长期使用中未发现有害的作用。
• LD50 • ADI 大于15g/Kg 不做特殊规定
• 使用
•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2007规定,紫胶可用于胶基糖果,最大使用量
3.0g/Kg;经表面处理的柑橘,0.5g/Kg;经表
面处理的苹果,0.4g/Kg;可可制品、巧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