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安徒生童话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班级:
专业:
作者:
指导教师:
二0一三年五月
论安徒生童话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摘要:对于喜爱童话的人来说,没有人不认识安徒生,也么没有人不喜欢他的作品。本文是通过对安徒生的几个富有特点的童话的概括描述,从中得出安徒生的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象,同时也给读者以精神上的启发。
关键字:安徒生童话人道主义精神
一、安徒生简介及《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作为世界文学童话的鼻祖和大师,安徒生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争取未来的一代”的伟大事业中,他整整写了43年,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童话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宛转曲折的情节,使他的童话在他生前就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读物。安徒生曾经说过:“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所以在进行童话创作时,安徒生始终面对现实,对人间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对人类进步的赞颂,构成安徒生童话的基本主题。无论是反映贫苦人民不幸命运的作品,揭露统治阶层可笑行径的作品,抑或是歌颂美好人物崇高品质的作品,都寄寓着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希望我们人间的生活变得更合理、更美好,这也正是安徒生童话的独特魅力所在。作为一名现实主义大师,安徒生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的美德,对于遭遇不幸的人们给予深深的同情,揭露现实生活的不合理性。他的童话给世界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二、其童话故事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充满对弱小者同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代表作:《她是一个废物》、《卖火柴的小女孩》对于这两篇来自安徒生中晚期的童话作品,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它们的幻想成分减弱,现实的成分开始增加。在鞭挞丑恶,着力描写底层人民群众的悲苦命运的同时,也流露出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而这两篇是最具代表性的。
1、1813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战争,困窘的家境和冒险的渴望促使安徒生的父亲,一名鞋匠,走上了战场。两年以后他回到家中,从此一病不起。当雪花飘起的时候,出现在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带走了父亲,留下无助的妻儿和彻骨的寒冷。
父亲死后,生计日下,母亲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每天给别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里河水的温度无法想象,她只好喝几口酒来驱寒。这在体面人看来,是多么粗鄙的行为!刻薄的流言不胜而走,城里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鞋匠的老婆玛利亚是个嗜酒如命的女人!
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多年以后,在童话《她是一个废物》中,他表达出深深的愤慨。
这似乎不像一部童话,更像是篇记实小说。故事中的洗衣妇原本与镇长的弟弟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后来因世俗的眼光两人不得不离开,而嫁给了一名老实、善良的鞋匠,生了一个儿子,生活美满。之后又因生活变故,丈夫离世,家里负债累累,洗衣妇只能和儿子相依为命,以为镇长家洗衣服来维持生计,却仍遭受贵族的唾骂、侮辱,终因积劳成疾而死。故事中最感人至深的画面莫不是洗衣妇用木棍敲碎结冰的河面,将粗糙的双手插入冰冷刺骨的河水里。红红的双手感受到的已不再是钻心的疼痛,而是长时间的疼痛寒冷带来的麻木。她多么想跟镇长一家似的,坐在家里的火炉边,和儿子一起聊天,替儿子整理头发。可是她不能,因为她的家四处透风,更别说有火炉了,还有那乖巧的儿子,也在辛苦的替别人打工,为的是一天下来能换半瓶酒来给母亲喝、暖暖身子。当她捧起儿子给她的酒一饮而尽时,即便她不能像镇长一样烤火炉,即便她的手仍然像冰一样,我相信,她依然是温暖的,心里的温暖绝不低于任何人。因为那是她深爱的也是深爱着她的儿子给她的爱呀。现在想来,小男孩的爱不正是当初安徒生对自己母亲深深的爱吗?最后当洗衣妇因为操劳过度而死的时候,无情的镇长仍像平常一样对周围的人说:“这孩子的母亲是一个十足的酒鬼,是世界上最没出息的人了,竟然不顾羞耻的喝一个孩子辛苦挣来的酒!现在好了,看吧,她再也喝不了了。”小男孩再也忍不住怒火,愤怒地吼道:“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有能力的女人!”这也是安徒生对自己母亲的呐喊吧。他不能改变现实,同时对现实的不满只有通过写故事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可见当时社会的不公与黑暗。正如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他也只能控诉社会的黑暗,同情洗衣妇的遭遇,却无力改变吧。
2、如果说《她是一个废物》像一把利剑直刺我们心灵深处最软弱的地方的话,那么,《卖火柴的小女孩》更像一滴滴蜡,在慢慢地温暖了我们的时候,又无情的将我们窒息!
正如安徒生自己所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含着眼泪写完的,先后划亮了四根火柴,见到了四种不同的生活,当卖火柴的小女孩划着一根火柴的时候,我就停下了来,因为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笔头,我看不清我都写了些什么。”所以安徒生是极度悲悯这可怜的孩子的,同时他也召唤着所有读者去怜惜卖火柴的小女孩。
无论你是否看过很多童话,但《卖火柴的小女孩》必定是你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的。我们是否曾经把卖火柴的小女孩当做自己的小妹妹去疼惜呢?
说起这个故事,我就会隐约看到一个瘦小、单薄的身影,在平安夜里,孤零零地站在无人的街道,飘飘扬扬的鹅毛大雪不停地下着,积雪已经没过了她的脚踝。是的,她没有穿鞋子,我们不知道她有多冷,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承受这样的寒冷!她腾挪到墙角,兜里揣着一根也没卖出去的火柴,手紧紧握着冰冷的小脚丫,身体一直在不停地颤抖。又冷又饿的她连家也不能回,因为火柴没卖出去,粗暴的爸爸会打她。她多么渴望有一点点火焰来温暖她的手啊。于是她摸出了破烂衣服里的一根宝贵的火柴。“嗤”的一声,她在墙上轻轻一擦,她看到了红红的火焰腾升而起,好像一面火红的镜子。她立刻感到温暖无比。可是一根火焰又会有多少能量呢?可是,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了她想要的家,想要的食物,可是火柴一下就灭了。于是她奋不顾身的又掏出一根,一根,一根……她看到了圣诞树,看到了大大的火炉,最后她竟然看到了已经去世的慈祥的奶奶。她多么渴望奶奶能把她带走啊。第二天早晨,人们像平常一样起床,看到了已经被雪覆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人们好像都抱着一丝伤心。可是又有谁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快乐呢?她和奶奶一起走了的。人们一如既往,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同样的孩子赤足冬夜,又有多少孩子冻死在冰冷的大街,安徒生没有办法解决这深刻的社会问题,只好带着深深的悲哀和同情寄希望于天国了。(二)赋有浪漫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代表作:《海的女儿》、《丑小鸭》
1、安徒生并不漂亮,而且并非出身名门,在女性面前,他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求学时,他生活在古林家人之间,古林先生的女儿,温柔美丽而又具有很深文学修养的露易莎·古林深入了年轻人的心头,他爱恋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鉴于以往与女性交往的几次失败,安徒生不再希望人们知道蕴于他心中的爱情,哪怕是一点痕迹。但炽烈真诚的感情是密封不住的,它在童话湿润的氛围中绽开,凝成了凄凉美丽的《海的女儿》。所以《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本身就已经融入了安徒生对浪漫的爱情故事的向往。童话中的海的女儿,是大海的小最漂亮的孩子,心地非常善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救了一位在海上遭遇海难的王子,并深深地爱上了他。海的女儿通过将自己的动听的声音与海底邪恶的巫婆做交换,得到了将鱼尾变成人腿的方法,来到了王子的身边。但她同时也承受着无比的痛苦,身体会像被刀砍成两半一样,而且每走一步,就像在刀尖上一样痛苦。但是在王子娶了一位错被他当做救命恩人的美丽公主的的那天晚上,海的女儿伤心欲绝,由于得不到王子分给她的灵魂,她化作泡沫,消失在夜空中。海的女儿本可以听从姐姐们的话,在最后的一天晚上,将匕首刺入王子的胸膛,鲜血溅到身上,变成人鱼,重新回到大海。但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悄悄地走到王子床前,深情地吻了正在同公主熟睡中的王子,然后将匕首投入大海,选择离去。似乎安徒生一定要用海的女儿的死才能成全他理想中的浪漫爱情。本以为故事将以悲惨的结局收尾,可是安徒生仍要将浪漫进行到底,在故事结尾,由于海的女儿的善良,她得以化作泡沫来到星空的女儿那里,通过善行来制造灵魂,三百年后生长到上帝的国土上,去继续她未完的浪漫爱情。
2、说《丑小鸭》很浪漫,有的人可能会觉得牵强附会。因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浪漫的地方啊。或许是这样的,可能安徒生也没觉得故事有多浪漫。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