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速度、时间、路程(1)

合集下载

路程-速度-时间应用题(三年级)

路程-速度-时间应用题(三年级)

路程速度时间应用题解决路程、速度、时间这类问题,我们必须要理清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例1. 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

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

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试一试: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驶71千米,从秦皇岛到邯郸用12小时,提速后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提速后从秦皇岛开往邯郸大约需要几小时?例2. 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

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试一试:一辆从北京到青岛的长途客车,中途经过天津和济南。

北京到天津137km;天津到济南360km;济南到青岛393km。

早晨6:30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5千米,大约何时可以到达青岛?例3.从小明家到济南共360千米,爸爸开车上午10时从家出发,平均每小时行驶110千米,他下午1时能到达济南吗?试一试:小楠家到学校的路程长302米,他下午1时56分从家出发,2时1分到达学校。

小楠平均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课外作业1.从甲地到乙地936千米,一辆车3小时走21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出发经过几小时后可以到达乙地?2.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48千米/时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3. 一辆大巴车从深圳出发开往广西,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8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结果只用了6个小时就到达了。

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路程、时间、速度教学课件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路程、时间、速度教学课件
读作:8千米每秒
管老师骑自行车,2小时行了16千米, 管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8千米 /时 )。
读作:8千米每时
你能准确表示出它们的速度吗?
蜗牛每分钟 大约爬行10厘米
(10厘米/分)
人每小时 大约行走3600米
(3600米/时)
光 每秒 大约传播30万千米(30万千米/秒)源自蜗牛 每分钟 大约爬行10厘米
人 每小时 大约行走3600米
光 每秒 大约传播30万千米
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作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还有怎样的关系?
1.琪琪每秒跑4米,15秒能跑多少米?
列式:4×15=60(米) 答:15秒能跑60米。
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2.琪琪每秒跑4米,跑60米需要多长时间?
列式:60÷4=15(秒) 答:跑60米需要15秒。
时间 20秒 15秒
100米 ,用了20秒。
乐乐:
5米
60米 ,用了15秒。
琪琪:
4米
像这样每秒跑的路程,在数学上叫作速度。
乐乐 琪琪
谁跑的快,为什么?
姓名 乐乐 琪琪
路程 100米 60米
时间 20秒 15秒
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比速度。
你能求出它们的速度吗?
“神州十一号”飞船在太空中5秒飞行了约40千米, “神州十一号”飞船的速度是( 8千米 / 秒 )。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
乐乐 琪琪
谁跑的快,为什么?
姓名 乐乐 琪琪
时间 20秒 15秒
只有时间,无法比较。
起点
路程
终点
乐乐 琪琪
谁跑的快,为什么?
姓名 乐乐 琪琪
路程 100米 100米

三年级行程问题

三年级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一)(三年级)行程问题(一)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以及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类问题,总称为行程问题。

在三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行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主要涉及时间(t)、速度(v)和路程(s)这三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速度×时间=路程可简记为:s = vt(2)路程÷速度=时间可简记为:t = s÷v(3)路程÷时间=速度可简记为:v = s÷t显然,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关于平均速度的计算,需要知道整个过程的总路程与总时间,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一)直接利用行程问题基本关系解决的行程问题:【例1】龟、兔进行1000米的赛跑。

小兔斜眼瞅瞅乌龟,心想:“我小兔每分钟能跑100米,而你乌龟每分钟只能跑10米,哪是我的对手。

”比赛开始后,当小兔跑到全程的一半时,发现把乌龟甩得老远,便毫不介意地躺在旁边睡着了。

当乌龟跑到距终点还有40米时,小兔醒了,拔腿就跑。

请同学们解答两个问题:(1)它们谁胜利了?为什么?(2)胜者到终点时,另一个距终点还有几米?分析:(1)乌龟胜利了。

因为兔子醒来时,乌龟离终点只有40米,乌龟需要40÷10=4(分钟)就能到达终点,而兔子离终点还有500米,需要500÷100=5(分钟)才能到达,所以乌龟胜利了。

(2)乌龟跑到终点还要(40÷10)=4(分钟),而小兔跑到终点还要1000÷2÷100=5(分钟),慢1分钟。

当胜利者乌龟跑到终点时,小兔离终点还有:100×1=100(米)。

【例2】解放军某部开往边境,原计划需要行军18天,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12千米,结果提前3天到达,这次共行军多少千米?分析:“提前3天到达”可知实际需要18-3=15天的时间,而“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12千米”,则15天内总共比原来15天多行的路程为:12×15=180千米,这180千米正好填补了原来3天的行程,因此原来每天行程为180÷3=60千米,问题就能很容易求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1 速度、时间、路程 沪教版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1 速度、时间、路程  沪教版 (1)
【出示应用题】
1、上海到苏州的距离大约104千米,乘坐长途车需要2小时,长途车的速度是多少?
师:从这一系列的式子中,你们能不能发现,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存在什么规律呢?
(路程÷时间=速度)
【出示判一判】
1、他们的速度一样快!
小狗:我的速度是8米
蜗牛:我的速度是8米。
师:都是8米,是一样快呀,为什么是错的
板书:速度
(个别说
自己轻声说
齐说)
说:1、读作
2、表示
(8米,这是路程单位,而不是速度单位)
(并没有说是多长时间内)
师:你们说的非常好,谁愿意来猜猜看他们的速度是8米多少呢?
【出示小狗速度:8米/秒
蜗牛速度:8米/时】
读一读小狗和蜗牛的速度
师:那是谁快啊?你是怎么比的呢?
(路程都是8米,小狗用了1秒,蜗牛用了1小时)
四、总结
板书:时间
板书:路程
汇报小象、小牛每分钟跑的路程
时间、路程、速度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P9-10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表达,了解时间、路程、速度,知道“速度”的含义。
2、通过观察和合作探究,认识速度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初步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3、通过对速度、时间、路程的探究交流和总结,会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高合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
师:再比如说我们人类的步行速度,我们一起来选一选。
还有海鸥的飞行速度。
【出示选择】
1、人步行2小时行8千米, 步行速度为4( )。
A、米/时B、千米/秒C、千米/时
2、海鸥5分钟飞行4000米,可以表示为800( )

三年级数学下册《速度时间路程》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速度时间路程》教案、教学设计
-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3.教师点评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堂练习
1.练习题目设计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目,涵盖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计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2.学生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择,培养他们的拓展能力和创新思维。
3.探究性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究、深入思考。
作业提交:
1.必做题和选做题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后,及时提交给教师批改。
2.探究性作业由各小组合作完成,提交研究报告和展示PPT。
评价与反馈:
1.教师将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通过练习题目的设计,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查漏补缺,拓展提升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设计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5.评价反馈,激励进步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书面作业、小组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定义及单位,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法,形象直观地表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学难点
1.速度、时间和路程概念的理解及其相互关系的建立。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速度、时间、路程课件(1)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速度、时间、路程课件(1)
小轿车到达常州后以同样的 速度再行1小时能到达南京吗?
200÷2=100(千米/时)
答:这辆小轿车的速度大约是100千米/时。
330-200=130(千米) 1×1×1090=1900((千千米米) 1900千米<130千米
✘ 答:小轿车到达常州后以同样的速度 再行1小时不能到达南京。
有什么想对自己或大家说?
解决问题
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36米,他每天早上步行 到学校要用8分钟,小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速度=路程÷时间 536÷8=67(米/分)
答: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7米/分。
小丽的爸爸骑电瓶车的速度约是250米/分, 他8分钟可以行驶多少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250×8=2000(米)
答:他8分钟可以行驶2000米。
3060米
595秒 188千千米米/时
720米
练习册 P11
骑自行车 乘公共汽车 驾驶摩托车
填表
速度
时间
路程
✔ 2 0 0 米 / 分 9 分 1 8 0 0 米
✔ 7 5 0 米 / 分 8 分
6千米
10米/秒
✔ 5 0 秒
500米
200×9=1800(米)
500÷10=50(秒)
6÷8=?
6000÷8=750(米/分) 6千米=6000米
路程
时间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74 ÷ 3
258 秒
答:跑774米需要258秒。
时速 间度 == 路路 程程 ÷÷ 速时 度间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书本P12
书本P12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060米 188千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路程、速度与时间|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路程、速度与时间|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路程、速度与时间|青岛版(五四学制)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我知道,我又将迎来一个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教学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内容是9.1路程、速度与时间,这是青岛版五四学制的一部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中,这一章节主要包括了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孩子们需要理解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章节中,理解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难点,也是重点。

孩子们需要通过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例子。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引入这个概念,例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他每小时骑10公里,问小明骑车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我会带领孩子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解释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接着,我会给孩子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画出一个图示,展示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

七、作业设计我会给孩子们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例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公园,他每小时骑15公里,如果他骑了2小时,他一共骑了多少公里?"我会让孩子们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巩固他们对于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已经理解了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寻找改进教学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例如,让他们自己找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解决。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路程、速度与时间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1 速度、时间、路程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1 速度、时间、路程  沪教版
归纳总结
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和体会?
板书:
速度速度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
30÷3=10页
总页数÷天数=每天看的页数
32÷4=8页速度=路程÷时间
课后反思:
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比较的方法
板书:30÷3=10页 3天看的页数÷天数=每天看的页数
32÷4=8页 4天看的页数÷天数=每天看的页数
关注相同单位时间内的量的大小
不同时间单位内的量的比较方法
探究速度概念的形成
对应目标1、2
出示教材P9图,说一说哪个小动物的跑的最快?(PPT)
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1、小象和小熊比:小象跑得快
学校:
年级:三年级
班级:
人数:
学科:数学
课题:速度、时间、路程(第1课时)
教时:3
执教:
日期:
教学目标:1、理解单位时间内的量。
2、认识理解“速度”的概念,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3、归纳求速度的方法和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理解、读法和表示含义
教学难点:速度的单位形成
教材分析:“谁跑得快”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一个内容,安排在这里学习主要是是出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但“速度”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它是单位时间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所以在教案设计中,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行程问题中的速度问题。
学生相互交流
总结板书: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对比课前的算式,这些算式的数量关系可以用速度表示吗?
课后完成教材P12表格,体会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观测学生是否通过一组类同的数量关系找到规律,推导出速度的数量关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概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概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概念在数学中,速度、时间和路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些概念不仅涉及到日常生活,还涉及到物理和运动学等领域。

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会学习和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概念。

下面我们将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和如何较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一、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路程的长度。

例如,当一个人在1小时内走了5千米,他的速度就是5千米每小时。

速度通常可以用公式进行计算,例如V=S/T。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同时,老师需要讲解速度的单位,例如千米每小时(km/h)、米/秒(m/s)、英里每小时(mph)等。

二、时间的定义时间是指事件发生的时刻和长度。

在物理学中,时间通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时间感知。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钟表或其他设备来测量时间。

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明白时间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老师需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时间的单位,例如小时、分钟、秒等,并且知道如何相互转换。

三、路程的定义路程是指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着一定路线移动的总距离。

例如,当一个人在5分钟内跑了500米,他的路程就是500米。

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理解路程的概念和如何计算路程。

老师可以使用电子地图或距离计算工具来展示不同路程的长度。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路程的概念。

四、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很紧密的关系。

一个物体的速度可以被表示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而时间也可以表示为一个物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所需时间,这可以用速度和路程公式计算得出。

例如,当我们知道一个人跑了1000米,并且他的速度是5米每秒,我们就可以用速度公式计算出他完成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V=S/T,T=S/V,该人需要200秒,或3分20秒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的跑步。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用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速度和路程公式来计算时间。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我的口吻,为你呈现一份关于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6页至38页,主要包括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具体内容有: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时间的换算,路程的计算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兔子输给了乌龟?3. 例题讲解:以例题“小明骑自行车去图书馆,每小时骑6千米,他去图书馆需要30分钟,图书馆离家多远?”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5. 巩固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速度× 时间 = 路程速度 = 路程÷ 时间时间 = 路程÷ 速度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第2、3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去学校、超市等的所需时间。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情境引入环节,我选择了龟兔赛跑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思考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起对这三个概念的基本理解。

数学三年级下浙教版速度、时间和路程课件(11张)

数学三年级下浙教版速度、时间和路程课件(11张)

答:路程是48千米。 答:路程是200千米。
巩固练习
3.看图解答问题。
客车2小时后到达杭州,它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轿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 ,它பைடு நூலகம்要多长时间才能到 达上海?
(1)100÷2=50(千米/时) 答:客车的平均速度是50千米/时。
巩固练习
3.看图解答问题。
客车2小时后到达杭州,它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轿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 ,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 达上海?
(2)300÷100=3(小时) 答:轿车需要3个小时到达上海。
巩固练习 3.看图解答问题。
货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行驶10小时后,距南京 多少千米?
(3)600-45×10 =600-450 =150(千米)
答:距南京150千米。
回顾整理
第三种昆虫是:
分钟。
2700÷5=540(米/分钟)
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 速度 × 时间 时间= 路程 ÷ 速度
巩固练习 2.计算路程。
速度:16千米/时 3小时骑的路程是多 少?
(1)16×3=48千米
速度:25千米/时 8小时航行的路程是 多少?
(2)25×8=200千米
浙教版3下第1单元
1.3 速度、时间和路程
情境导入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新知探究 1、哪辆车开得快?
大巴车每小时跑多远? 150÷2=75(千米) 中巴车每小时跑多远? 150÷3=50(千米)
75>50 所以大巴车开得快。
新知探究 1、哪辆车开得快?
速度=路程÷时间
大巴速度:150÷2=75(千米/时)

沪教版三下:2.1速度、时间、路程课件(19张PPT)

沪教版三下:2.1速度、时间、路程课件(19张PPT)

(√ )
(4)小胖步行的速度是500米/分。(× ) 50米/分
3.选择。(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三个学生进行50米赛跑,小胖跑了10 秒,小巧跑了9秒,小丁丁跑了8秒。他们
( C )跑得最快,( A )跑得最慢。
A.小胖 B. 小巧 C.小丁丁
(2)三个学生进行50米赛跑,小胖每秒跑6 米,小巧每秒跑5米,小丁丁跑了8秒。他
小象:
每分68米
小熊:
每分54米
小牛: 每分72米
544米 432米 432米
蜗牛每小时约爬8米。
蜗牛的速度是8米/时
8米/时表示每小时爬8米。
刘翔每秒约跑8米。
刘翔的速度是8米/秒
8米/秒表示每秒跑8米。
了解各种不同的速度。
大约750米/分 大约60米/分 大约260米/分
大约2千米/分 大约200米/秒 大约8500米/秒
今天,你有 哪些收获?
了解各种不同的速度。
声音传播的速度 大约为340米/秒。
读 __作__:_三__百__四__十__米__每__秒___ 光传播的速度大约 为30万千米/秒。 表 __示__:_每__秒__跑__3_0_万___千__米__
例2:甲火车3小时行了444千米,乙 火车2小时行了332千米,这两辆火车
们( C )跑得最快,( B )跑得最慢。
A.小胖 B. 小巧 C.小丁丁
4.解决问题。
带有这个标志的路共长 140千米,张叔叔驾车想 花2小时开完这一段路。 他会超速吗?
140÷2=70(千米/时)
限速60千米/时
70>60
答:他会超速。
你想对张叔叔说些什么?
5.课后小实践。
请绕学校操场走一圈,你步行 一圈大约用了( )分钟,算算 你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速度、时间、路程(1)》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速度、时间、路程(1)》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速度、时间、路程(1)》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地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等相关量。

2.学生能够理解“时间乘以速度等于路程”的数学模型,同时能够应用这个模型进行计算。

通过这个模型的应用,学生将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学生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为未来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教学重点1.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概念;2.乘法应用在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中。

教学难点1.如何将抽象的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实际应用到具体问题中;2.如何在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中应用乘法。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引入学生了解一下自己所知道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并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2. 概念讲解(10分钟)在引入学生了解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对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基本计算方法的讲解(15分钟)在讲解完概念后,教师将重点针对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计算方法进行讲解,特别是要让学生掌握“时间乘以速度等于路程”模型,这是本课程中最重要的数学模型之一。

4. 根据实例帮助学生理解(20分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计算方法。

5. 帮助学生练习计算方法(2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计算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可以不断地加深自己对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并逐渐掌握计算方法。

6. 总结归纳(10分钟)当时间快到了,教师可以再次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再次理清所学的内容,以便于接下来的课程巩固。

教学扩展在课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可以自由选择的数学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1《速度、时间、路程(一)》课件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1《速度、时间、路程(一)》课件
《速度、时间、路程(一)》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
探究新知 小象、小牛、小熊谁跑得最快?
你们太慢,我 只用6分钟。
544m
我刚好跑 了8分钟。
432m
我也用了8分钟。
432m
1.根据时间或路程相等的特点比较小动物的快慢。
小象:8分钟跑完544m。 时间相同,小象跑得更远,小象比小熊 小熊:8分钟跑完432m。 跑得快
小牛:6分钟跑完432m。 路程相同,小牛用的时间更短,小牛比 小熊:8分钟跑完432m。 小熊跑得快
小象:8分钟跑完544m。 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需要求出小象和 小牛:6分钟跑完432m。 小牛平均每分钟跑的路程,再进行比较。
2.求三只小动物的速度,比较谁跑得最快。
小象 小牛 小熊
已知条件 8分钟跑完544m。 6分钟跑完432m。 8分钟跑完432m。
所求问题
小象、小牛、小熊谁 跑得最快?
认识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就是速度。
解决问题。
小熊的速度:432÷8=54(米/分)
小象的速度:544÷8=68(米/分) 小牛的速度:432÷6=72(米/分)
72>68>54,小牛跑得最快。
3.了解速度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米/分是表示速度的复合单位,米/分读作:米每分。 速度单位还可以是千米/时、米/秒等。 如 54米/分,读作:五十四米每分; 68米/分, 读作:六十八米每分; 72米/分, 读作:七十二米每分。
2.列式解决问题。 甲火车:444÷3=148(千米/时) 乙火车:332÷2=166(千米/时) 148<166,乙火车速度快。
3.探究速度与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444 ÷ 3 = 148 (千米/时) 332 ÷ 2 = 166 (千米/时)

《速度、时间、路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速度、时间、路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速度、时间、路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7页至108页,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学生将通过这部分学习,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及其关系。

2. 能够进行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它们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老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在这个故事中,乌龟和兔子进行了一场赛跑。

我们可以用数学的知识来分析这个问题。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老师:我们先来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用符号v表示,公式为v=路程/时间。

时间是指完成一段路程所需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

路程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距离,用符号s表示。

2. 老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公式,如果路程是60公里,时间是2小时,那么速度是多少呢?3. 学生回答:速度是30公里/小时。

4. 老师:回答得很正确。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汽车的速度是60公里/小时,行驶了3小时,那么它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呢?5. 学生回答:路程是180公里。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老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

练习题1:一个自行车行驶了40分钟,速度是20公里/小时,它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练习题2:一个火车行驶了2小时,速度是120公里/小时,它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 学生解答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路程、时间、速度 沪教版(共16张PPT)最新课件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路程、时间、速度  沪教版(共16张PPT)最新课件PPT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


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
限速60千米/时
他会超速吗? 带有这个标志的路共长140千米, 张叔叔驾车想花2小时开完这一路 段。
140÷2=70 (千米/时) 70>60 会超速!
你想对张叔叔说些什么?
我会总结
甲地到乙地需多少时?
我会总结
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
谁的快意人生。第二名就意味着你是头号输家——科比·布莱恩特。 当你感觉累的时候,你正在走上坡路。如果每个人都理解你,那你 得普通成什么样。赚钱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变老的速度。不断地 发现以前的自己是个傻逼的过程,就是成长。脾气永远不要大于本 事。你那能叫活着么?你那“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 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素质是家教的问题,和未成年没关系。 总会有人是第一,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你可以没钱没颜,但你不可 以不努力。如果今天我取得了成功,一定是昨天我拼上了全部努力。 阳光里做个孩子风雨里做个大人。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 年世界那么大,我要赚钱带父母去看看人情世故要看透,赤子之心 不能丢。所有的人都在努力,不是只有你受尽委屈爱情可以没有物 质,但生活不行你才二十岁,你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人生就 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中学时候本子上写的 一句话:想看日出的人,必须守到拂晓。对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
2. 自行车3分钟行驶了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 是_____ 。 200米/分
3. 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 ______ 。 10米/秒
速度
物体在1时、1分、1秒内这样的时间内所 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三年级数学下册速度、时间、路程(1)—谁跑得快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速度、时间、路程(1)—谁跑得快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速度、时间、路程(1)—谁跑得快教案速度、时间、路程(1)—谁跑得快教学内容课本第9~11页教学⽬标1、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

2、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知道其表⽰的含义。

3、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知道其含义2、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同桌互相背诵长度单位和⾯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创设情境,引⼊新课.1、情境介绍。

⼩象、⼩⽜和⼩熊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时常为谁跑得最快的问题⽽争论不休,有⼀天,他们决定进⾏⼀场⽐赛。

(出⽰)⼩象:4分钟 252⽶⼩⽜:3分钟 252⽶⼩熊:4分钟 216⽶2、提问: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板书):⼩象跑了252⽶,⼩⽜也跑了252⽶,⼩熊跑了216⽶。

⼩象跑了4分钟,⼩⽜跑了3分钟,⼩熊也跑了4分钟。

师:我们把它们跑的距离叫做路程,4分钟、2分钟都叫做时间。

(板书):路程时间3、师:谁跑得最快?(板书课题)师: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的⽅法⽐⼀⽐。

然后在⼩组⾥交流,说说是你是怎么⽐的。

4、⼩组讨论交流,集体反馈。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推理⽐较速度的快慢1、交流⽐较⽅法,学⽣汇报交流。

(学⽣可能出现2种不同的⽐较⽅法——推理和求每分钟跑的⽶数。

)(板书):推⼀推(板书):算⼀算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算它们每分钟跑的路程?你来说⼀说算式?(板书): 252÷4=63252÷3=84216÷4=54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算出了它们每分钟分别跑了63⽶、84⽶、54⽶。

⼩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推⼀推的⽅法,推算出:⼩⽜跑得最快。

也可以⽤算⼀算的⽅法,精确地计算出它们每分钟跑的路程。

(⼆)认识速度单位,读、写及含义1、出⽰速度的定义。

我们把每分(每⼩时、每秒)⾏的路程叫做速度。

(板书)2、速度单位及其读法和写法(1)分别说⼀说⼩象、⼩⽜和⼩熊的速度。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路程、时间与速度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路程、时间与速度

课堂练习
4.看一看,说一说。
一共12元。
12÷3=4
12÷4=3
表示每盒牛奶4元。 表示有3盒牛奶。
3×4=12 表示3盒牛奶一共12元。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练一练 5、6。
第六单元 · 除法
路程、时间与速度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猜一猜,谁走的最快?
探究新知
猜一猜,谁走的最快?
松鼠比猴子快,因为它们用 了同样的时间,松鼠走的远。
小兔也比猴子快,因为它们走了 相同的路程,小兔用的时知
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与同伴说一说。
可以算一算小兔和松鼠1 分钟各自能走多少米。
180÷3=60(千米/时 ) 220÷4=55 (千米/时) 答:客车行驶得快。
课堂练习
2.你知道第一宇宙速度吗?想使航天飞机绕 着地球运动,发射飞船的最小速度是7.9千 米/秒,这个速度就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如 果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比一比,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课堂练习
3.(1)长途客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它还 需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北京? (2)货车的速度是43千米/时,它行驶8时 能否到达石家庄? (1)100÷50=2(时 ) (2)43×8=344(千米) 答:(1)长途客车还需2时才能到北京。 (2)货车行驶8时不能到达石家庄。
小兔每分走:240÷3=80(米) 松鼠每分走:280÷4=70(米) 小兔走的快。
探究新知
认一认。
速度=路程÷时间
小兔平均1分走80米,也就是 小兔的速度是80米/分。你能说 出松鼠和猴子的速度吗
松鼠:280÷4=70 猴子:240÷4=60
松鼠的速度是70米/分。 猴子的速度是60米/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速度、时间、 路程(1)
1. 初步认识速度的含义,知到 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速 度单位 2. 初步知道谁快谁慢,该如何 计算
探究一:
小牛,小象,小熊谁跑的最快
一样的路程, 小牛比小熊用 的时间短,小 牛比小熊跑得 快。
一样的时间, 小象比小熊跑 的路程长,小 象比小熊跑得 快
那小牛和小象谁跑得快呢?
探究一:
小牛,小象,小熊谁跑的最快呢? 好难呀,他们用的时间, 跑得距离都不一样!
我们可以比一比他们 一分钟各自跑了多少米 每分(每秒,每小时)行的路程就叫做速度
探究二: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熊,小象,小牛各自的速度
小熊的速度是:432÷8=54(米/分)
米/分表示每分钟跑54米.读作:五十四米每分
小象的速度是:544÷8=68(米/分)
路程÷时间=速度 读作:七十二米每分 速度= 路程÷时间
探究三:
小巧15分钟走了900米的路,你知道她 的速度是多少吗?
时间=15分 路程=900米
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速度=900÷15=60米/分
答:它的速度是60米每分钟
关于路程、时间、速度的关 系你清楚了吗?
准确读出它们: 35米/分 36千米/时
读作:六十八米每分
小牛的速度是:432÷6=72(米/分)
读作:七十二米每分
小结:
小熊的速度是:432÷8=54(米/分) 对于不一样的时间,行的不一 米/分表示每分钟跑54米.读作:五十四米每分 样路程,如果想要知道他们的 速度谁快谁慢,只需要求出他 小象的速度是: 544÷8=68( 米/分) 们每分 (每秒,每小时 )行的路程, 读作:六十八米每分 也就是他们的速度 小牛的速度是:432÷6=72(米/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