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习题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试题

古代汉语试题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B.遂扶以下。C.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D.以示于朝。
30. 下列各句中的“之”词性不同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之二虫又何知?
C.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D.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三、多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履帝武敏歆。(步迹) B.临事而食言,不可谓暇。(事情)
C.造托江流兮,敬吊先生。(到……去) D.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使……躲藏)
E.及年岁之未宴兮,时亦犹其未央。(过了一半)
6.加点词语在句子中不含贬义的是 ( )
A.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B.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C.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D.冯唐已老听吹嘘。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16.下列训释属于声训的是 ( )
A.《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集解:“苞氏曰:蔽犹当也。”
B.《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杨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
C.《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毛传:“泄泄犹沓沓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属于同一个词的是 ( )
(1)形貌昳丽。(2)丽土之毛。(3)将军身被坚执锐。
(4)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5)鬼侯有子而好。(6)遂开门纳众。
A.(1)和(2) B.(1)和(5) C.(3)和(4)
D.(1)、(2)和(5) E.(4)和(6)
2.下列各字,按照“六书”分析属于形声字的是 (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使动用法的是 ( )

古代汉语练习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及答案

习题1:常用工具书·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_许慎_编著的《说文解字》,共分为540部首,收9353单字,重文1163个;主要用于查检字的本义。

2.《_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释诂、释言、释训。

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其中提到两类词语需要研究,分别是字面生涩而义晦的词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

4.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其后,较为完善的有《隋书•经籍志》等。

5.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经,史,子,集,四部目次;语言文字学属于四部之经部•小学类。

6.清代高邮王氏父子的四部重要文献分别是,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音序,部首和笔画,四角号码检字法。

8.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和今人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等都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

9.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臧庸等编的《经籍籑诂》;在此基础上,今人宗福邦等主编的一部汇辑从先秦至晚清的古籍文献中的注释材料的重要工具书是《故训汇纂》。

10.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训诂专书是刘熙的《.释名》。

11.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是汉代扬雄的《方言》,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目前该书最新、最详的校释本是华学诚著《扬雄方言校释汇证》。

12.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称为“十三经”,它们分别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3.唐代学者陆德明撰写的一部用于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著作是《.经典释文》,后世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者,均十分推崇此书。

20XX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汇校本,即黄焯《经典释文汇校》。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受”写作“授”不得分)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申义。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5、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6、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7、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

如:赵王少,不能蚤起。

蚤,通"早",早早地。

8、古今字: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

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莫\暮其\箕要\腰昏\婚9、破读字: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

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10、联绵字:联绵字,又叫联绵词、连语,就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这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1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12、指事(要求举三例):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如:亦、本、末13、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成一个新字,它们的意义组合表示该新字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例如,“信”字由“人”、“言”组合,表示人言真诚无欺,有“诚实”之意;“休”字由“人”、“木”组合,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有“休息”之意。

14、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古代汉语试题10套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0套及答案

目录(打印版)古代汉语试题(1) (2)试题(1)参考答案 (3)古代汉语试题(2) (5)试题(2)参考答案 (6)古代汉语试题(3) (8)试题(3)参考答案 (8)古代汉语试题(4) (10)试题(4)参考答案 (10)古代汉语试题(5) (12)试题(5)参考答案 (13)古代汉语试题(6) (15)试题(6)参考答案 (16)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练习题(上)一、解释下列术语。

(每題3分,共12分)1、六书2、四体二用3、本义4、词义扩大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8分)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占多数。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每字0.5分,共10分)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每句1分,共13分)1、时: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④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韩非子·心度》)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秋水》)2、间: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④遂与外人间隔。

(陶潜《桃花源记》)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賈生列传》)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六、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每题2分,共10分)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古代汉语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一、选择题:1.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亦、寸、甘、下B.犬、上、本、州C.夕、末、刃、及D.未、又、曰、目3.“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A.先禮后兵B.窮兵黷武C.短兵相接D.兵不厭詐4.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5.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A.寡人之於國也,盡心为耳矣B.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

D.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

6.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A.脩道而不貳,则天下能禍。

C.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7.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所遵循的诗韵、由南宋人根据唐诗用韵情况归并而成的一部是()A.《切韵》B.《廣韵》C.《平水韵》D.《中原音韵》8.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A.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B. 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C.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D.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9.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許子奚爲不自織?B.沛公安在?C.且焉置土石?D.臣實不才,又誰敢怨?10.下列句子“責”用本义的一句是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王力教授是中国古代汉语研究的著名学者,其著作《古代汉语》是学习古代汉语不可或缺的教材。

以下是一些习题的答案示例,供参考: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 蒹葭(jiān jiā):指芦苇。

2.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体态优美。

3. 翩若惊鸿:形容女子轻盈如惊飞的大雁。

4. 婵娟: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5. 骈文:古代一种对仗工整的文体。

二、翻译下列古文句子: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了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说:“上天将要赋予重大责任给这个人,必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3.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在《师说》中说:“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

”)三、分析下列句子的语法结构:1. 吾日三省吾身:主谓结构,其中“吾”是主语,“日三省吾身”是谓语。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并列结构,两个“患”字引导的分句并列。

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并列结构,两个分句分别描述“知者”和“仁者”的喜好。

四、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用法:1. 君子:在古代汉语中,君子通常指有道德修养、品行端正的人。

2. 小人:与君子相对,小人指品行不端、道德修养较差的人。

3. 道:在古代汉语中,道可以指道路,也可以指道理、原则。

五、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朴实自然,形象生动。

- 形式多样,包括四言、五言、六言等。

- 主题丰富,涵盖了爱情、战争、劳动、祭祀等多个方面。

- 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公现象的批判。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习题答案应根据实际习题内容进行编写。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答案古代汉语,又称古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的一种形式,它与现代汉语在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以下是一些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1. 请解释“之乎者也”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2. 阅读以下古文段落,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 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 请解释“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的特点,并给出例句。

5. 阅读以下句子,并指出其主谓宾结构:> 吾日三省吾身。

6.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7. 请解释“倒装句”在古代汉语中的作用,并给出例句。

8. 阅读以下古文段落,并指出其中的修辞手法:>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答案1.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用于句中起到停顿、连接或强调的作用。

“之”通常用来代指人或事物,“乎”、“者”、“也”多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判断或陈述。

2.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又时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范吗?”3. “使动用法”是指动词用作使令的意思,使宾语做某事。

例如:“使”字,可以翻译为“让”或“使”。

4. “宾语前置”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宾语有时会放在动词之前,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身”就是宾语前置。

5. 主谓宾结构为:“吾(主语)日三省(谓语)吾身(宾语)”。

6. “意动用法”是指动词表示一种意向或愿望。

例如:“欲”字,可以翻译为“想要”。

7. “倒装句”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句式,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互换,起到强调或修辞的作用。

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桃之夭夭”就是倒装句。

8. 修辞手法包括排比和拟人。

“桃之夭夭”是排比,“灼灼其华”是拟人,将桃花比喻为有生命力的少女。

(完整版)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完整版)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受”写作“授”不得分)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申义.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5、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6、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7、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

如:赵王少,不能蚤起。

蚤,通”早",早早地.8、古今字: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莫\暮其\箕要\腰昏\婚9、破读字: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

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10、联绵字:联绵字,又叫联绵词、连语,就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这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1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12、指事(要求举三例):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如:亦、本、末13、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成一个新字,它们的意义组合表示该新字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例如,“信”字由“人”、“言"组合,表示人言真诚无欺,有“诚实"之意;“休"字由“人”、“木”组合,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有“休息”之意。

14、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古代汉语习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习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习题库以及参考答案壹、古代汉语被动句一、问答:1.什么是被动句?2.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哪几种类型?二、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1.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

(中山狼传)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3.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战国策·燕策)4.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心为鲧、禹笑矣。

(韩非子·五蠹)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8.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禀禀也,窃为陛下惜之。

(论积贮疏)三、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答李翊书)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4.今不取,后世心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5.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起义)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燕策)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谊传)9.其母上书言于.王曰。

(秦于赵兵相距长平)10.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1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12.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13.随亡于.荆,吴并于.越。

韩非子·说疑)1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15.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

(更法)16.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

(冯谖客孟尝君)贰、习惯句式·成分省略一、指出下列句中的习惯句式并说明其意义: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2.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4.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5.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子路从而后)6.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8.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韩信拜将)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10.与不谷同好,如何?(齐桓公伐楚)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12.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13.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

习题1:常用工具书·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_ 许慎_编著的《说文解字》,共分为540部首,收9353单字,重文1163个;主要用于查检字的本义。

2.《_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释诂、释言、释训。

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其中提到两类词语需要研究,分别是字面生涩而义晦的词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

4.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其后,较为完善的有《隋书•经籍志》等。

5.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经,史,子,集,四部目次;语言文字学属于四部之经部•小学类。

6.清代高邮王氏父子的四部重要文献分别是,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音序,部首和笔画,四角号码检字法。

8.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和今人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等都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

9.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臧庸等编的《经籍籑诂》;在此基础上,今人宗福邦等主编的一部汇辑从先秦至晚清的古籍文献中的注释材料的重要工具书是《故训汇纂》。

10.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训诂专书是刘熙的《.释名》。

11.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是汉代扬雄的《方言》,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目前该书最新、最详的校释本是华学诚著《扬雄方言校释汇证》。

12.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称为“十三经”,它们分别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3.唐代学者陆德明撰写的一部用于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著作是《.经典释文》,后世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者,均十分推崇此书。

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汇校本,即黄焯《经典释文汇校》。

古代汉语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汉语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汉语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夫人洁其衣,菅其裳。

2.路飞遇鬼怪,走其无踪。

3.关雎发其中流。

4.顾惭不自适,无地自容。

5.马上相逢,明月共潮生。

6.枯屑虽小,细菌无所藏。

7.明月照积雪,光辉胜白银。

8.吾道不信紫微,妄谈龙象为虚。

9.微风拂面,绿叶纷纷。

10.画地作牢,守土如玉。

二、简答题1.古代黑体的结构是怎样的?答:古代黑体的结构是由左、右、上、下、中五个部分组成的。

左侧叫中横,右侧叫反中横,上半部分叫横头,下半部分叫竖尾,中间是黑点。

黑体横竖相交,点缀别致,自古以来备受推崇,是中国书法中独树一帜的字体之一。

2.古代汉语的字体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古代汉语的字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

甲骨文和金文是原始字体,主要用来刻录在兽骨、玉器等材料上。

篆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下的正式字体,用来刻印制符。

隶书是汉代的公文书写体,是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字体之一。

楷书是汉代隶书发展而来的字体,一直沿用至今。

3.《论语》和《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巨著,请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

答:《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录,记录了其思想和道德观念。

其中著名的语录包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史记》是司马迁的史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从三皇五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传说。

其内容包括官僚制度、军事制度、天文地理、礼制等多方面的知识。

《史记》中的著名人物包括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如周武王和秦皇帝,还有传奇人物如伯乐、钟离汉等。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课程,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郭锡良版《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知识。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词语不是指古代的官员?() A. 大人 B. 老爷 C. 郎中 D. 小人2、“桂冠”是指什么?() A. 月桂 B. 牡丹 C. 玫瑰 D. 茉莉3、“杏脸桃腮”形容的是哪个部位的美丽?() A. 眼睛 B. 嘴巴 C. 脸庞 D. 脖子二、填空题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2、《左传》是记录哪一时期历史的史书?3、“楚河汉界”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三、解释题1、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金风送爽2、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含义:欲速则不达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四、论述题1、论述《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有何不同?2、请论述汉语中的“南腔北调”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小人2、A. 月桂3、C. 脸庞二、填空题1、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2、《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

3、“楚河汉界”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时期。

三、解释题1、金风送爽:秋风带来凉爽的感觉。

2、欲速则不达:一味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时,不出远门去,如果非出远门不可,必须告知父母确切的行踪。

四、论述题1、《关雎》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主题较为单一;而《蒹葭》除了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外,还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主题更为丰富。

2、“南腔北调”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域和方言的影响,导致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出现了差异。

这种现象对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交流难度。

《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语言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考试内容一般包括音韵、文字、语法、修辞、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古代汉语习题

古代汉语习题

单选题-指事
.《说文解字· 叙》中所谓“视而可识, 察而可见”,指的是“六书”中的-- ② ①象形; ③会意; ②指事; ④转注。
填充题-本义
.“城”的本义是 城墙
,在“使人
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中,“城”字用的是 引申 义。
填充题-词义变化
.“汤”在古代专指 热水
,这个意义在
成语“赴汤蹈火”中还保存着。
.“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 之用”句中“空”、 “乏”是-- ④ ①形容词用作动词; ②形容词作定语;
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单选题-使动用法 .下列各句中有形容词用作
使动词的句子是------- ④
①邑人奇之。 ②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以拙人。 ③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④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
古代汉语习题
填充题-古文字阶段
. 从汉字的书写体式上看,先秦文字 属于古文字的范畴,它包括 甲骨文 、
金文 、大篆 、 六国古文 和 小篆 。
填充题-隶书
.最早的隶书产生于 战国 时 代。它是由 大篆 文字的草 率写法逐渐形成的。
填充题-隶书
.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 隶书 的产生是 一次重大的改革,它直接影响到汉字 的构造,改变了篆书以前的 古文字 的
单选题-名词作状语
.在 “失期,法皆斩”中,
“法”当作------ ② ①宾语; ②状语;
③定语;
④主语。
单选题-名词用作动词
.在《论语· 公冶长》 “以其子妻 之”中, “妻”的语法作用是-- ①
①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②名词作状语;
③名词用作使动词;
④名词用作意动词。
单选题-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考试真题

古代汉语考试真题

古代汉语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字的一句是()A. 選贤與能,講信脩睦B.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C. 姜氏欲之,焉辟害D.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答案:此题需要具体分析每个选项中的加下划线词是否为本字,根据古代汉语知识,正确答案为B(注:由于选项中的下划线在实际文本中无法显示,需根据题目描述和古代汉语知识判断)。

2.下列形声字,全都是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 醬問固B. 簡表閩C. 隨嬴辯D. 衷闢戚答案:C3.下列关于《说文解字》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是汉代许慎创作的,首创了部首排字法B. 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首创了部首排字法C. 是汉代许慎创作的,但并未首创部首排字法D. 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但并未首创部首排字法答案:A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句是()A. 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动乱)B. 萬物作焉而不辭。

(告别)C.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责备)D. 懷其寳而迷其邦,可謂仁乎?(迷态)答案:C(同样,需根据题目描述和古代汉语知识判断加下划线词语的正确解释)5.下列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学界认同度较高的是()A. 仓颉造字B. 图画起源C. 结绳记事D. 刻契记事答案:B二、填空题1.在古今词义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______;不在“迥别”,而在“______”。

答案:异、微殊2.《说文解字》的部首是根据______原则的,而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

答案:文字学3.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之”只能用作______。

答案:宾语4.“六书”是指象形、、会意、形声、转注、。

答案:指事、假借5.汉字是属于______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关系。

答案:表意三、简答题1.请解释“六书”的具体内容。

答案:“六书”是古代汉字造字和用字的六种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其中,象形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造字;指事是用抽象符号来指示意义;会意则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形声则是通过形符和声符的结合来造字,形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转注是指同一部首的字可以互相解释;假借则是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新的意义或读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习题第一章文字一、填空1.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骨文是在1899年被金石学家_________偶然发现的。

3.甲骨主要出现在________,那是殷商王_________迁殷后的商王朝都城的遗址,称作“殷墟”。

4.从汉字的书写形体上看,先秦文字属于古文字的范畴,它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

5.隶书可分为古隶和今隶,古隶又称作,今隶又称作。

文字形体结构从小篆到隶书的转变叫,隶变后的字体变圆为方,笔画易曲为直,大幅度省减,象形性大大减弱,大大增强。

6.“嶽”与“岳”形体差异主要表现为造字方法的不同,前者是字,后者是字。

7. “煙”与“烟”的共同之处是相同,不同之处是不同。

8.“愬”与“诉”的音、义全同,并且都是形声字,但在构形上,前者以为形符,后者以为形符。

9.“唇”与“脣”的形体差异在于的不同,“慙”与“惭”的区别则是不同。

10.“昏”和“婚”属于_________的古今字;“然”和“燃”属于__________的古今字。

二、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即本鸟通见刃上耳悲涉旌既牧本颖鱼歌江下耳果悲陟门题旦视疆寸马弃粪户牟鬲采徒廿禾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五、古文字和今文字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六、什么是“亦声”字? 什么是“省声”字? 什么是“省形”字?七、写出下面例句中加点字的今字。

1.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

(《左传·哀公二十三年》)2.责收毕,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四》)3、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孟子·公孙丑上》)4.昔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墨子·兼爱》)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汤问)7.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荀子·天论)8.闲窥石镜清我心。

(李白:庐山谣)9.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荀子·臣道)10.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战国策·赵四)八、写出与下面的简化字对应的繁体字,并说明它们表示的是不是一个词。

1.丑——醜2.谷——榖3.表——錶4.饥——饑5.製——制6.厂——廠7.了——瞭8.發——髪九、指出下列句中的假借字,并说明是属于哪种情况的假借。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2.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3.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4.欲辟土地,朝秦楚。

(《孟子·梁惠王上》)5.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 6.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庄子·大宗师》)7.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庄子·天运》)8.八月剥枣。

(《诗经·豳风·七月》)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孟子·离娄下》)10.姜氏何厭之有?(《左传·隐公元年》)十、选择题1.汉字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汉字是在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

B.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C. 汉字是在八卦的基础上产生的。

D.结绳和契刻是汉字产生的基础。

2.战国时秦国使用的文字属于( )。

A.古文B小篆C.大篆D.隶书3.战国时六国文字属于( )。

A.籀文B.古文字C.篆文D小篆4.据史书记载,我国第一部学童识字的字书是( )。

A.仓颉篇B.爰历篇 C. 博学篇 D. 史籀篇5.楷书产生的时间是( )。

A.汉末B.魏晋之交C.六朝D.晋代6.属于“六书”中造字之法的是( )。

A.指事、假借B.象形、会意C.转注、假借D.转注、形声7.“巢”字按六书的分类应该是( )。

A.会意字B.象形字C.形声字D.指事字8.下列各组字中没有会意字的是( )。

A.武、牧、景B.信、始、眉 C. 春、更、鹿D.斯、国、益9.“陵”字依小篆形体应归人《说文解字》中的( )。

A.耳部B.且部C.阜部D.邑部10.“肤”字依小篆形体应归人《说文解字》中的( )。

A.月部B.肉部C.丨部D.口部11.下列各组古今字属于同音假借而形成的是( )。

A.反返B.见现C.孰熟D.北背12.下列各组古今字属于同音假借而形成的是( )。

A.竟境B.其箕C.贾价D.昏婚13.下列各组古今字属于同义分化而形成的是( )。

A.卒猝B.辟僻C.伯霸D.受授14.下列各组古今字属于同义分化而形成的是( )。

A.被披B.直值C.莫暮D.何荷15.下列各组古今字属于同义分化而形成的是( )。

A.陈阵B.知智C.然燃D.贾价16.下列各组古今字属于同音假借而形成的是( )。

A.赴讣B.反返C.女汝D.责债17.下列各组古今字属于同音假借而形成的是( )。

A.弟悌B.内纳C.坐座D.莫暮18.下列各组字不属于异体字的是( )。

A.概、檗B.够、夠C.部、陪D.和、咊第二章词汇一、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二、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的不同有哪些?三、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哪些?四、古今词义轻重变化有哪些?五、解释下面成语中加横线字的意义。

1.义愤填膺:2.断发文身:3.防患未然:4.一语破的:5.一鼓作气:6.久假不归:7.家给人足:8.度长絜大:9.放荡不羁:10.日薄西山:11.皓首穷经:12.安之若素:六、说明下列双音词中加点的词素的意义1.讽诵——2.容止——3.丰登——4.树艺——5.功伐——6.劝勉——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其古今词义的异同:1.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孟子·梁惠王上》)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梁惠王上》)3.假令韩信学道廉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史记·淮阴侯列传》)4.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吕氏春秋·慎行》5.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史记魏公子列传》) 6.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柳宗元《捕蛇者说》)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孟子·梁惠王上》) 8.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

( 司马迁《报任安书》)9.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杜周传》)10.是子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

”(《周书·文帝纪下》)八、说明下列各词的句中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徒]1.舍车而徒。

(《周易·贲封》)2.帅徒以往。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3.倒戟以御公徒。

(《左传·宣公二年》)4.是鲁孔丘之徒与?(《论语·微子》)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离娄上》)6.齐师徒归。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7.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8.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史记·廉蔺列传》) [乱]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庄公十年》)2.儒以文乱法。

(《韩非子·五蠹》)3.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

(贾谊《治安策》)4.涉字胃为乱。

(《诗经·大雅·公刘》)[卒]1.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史记·陈涉世家》)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史记·廉蔺列传》)3、鲁肃闻刘表卒。

(司马光《赤壁之战》)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战国策·燕策三》)5.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汉乐府《焦仲卿妻》)[报]1.辟报故不穷审。

(《汉书·胡建传》)2.夫天下之报殃于无德者。

(《大戴礼记·用兵》)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张衡《四愁诗》)5.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及]1.故不能推车而及。

(《左传·成公二年》)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辞》) 3.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4.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

(《孟子·梁惠王上》)[如]1.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

(《左传·僖公二八年》)2.有律以如己也。

(《左传·宣公十二年》)3.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左传·宣公十二年》)4.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

(《管子·小匡》)[免]1.齐王遁逃走莒,仅以身免。

(《战国策·燕二》)2.王陵遂病免归。

(《史记·吕太后本纪》)3.免胄而趋风。

(《左传·成公十六年》)4.狱讼成,……若欲免之,则王会其期。

(《周礼·秋官·乡士》)[贰]1.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

(《周礼·天官·大宰》)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3.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诗经·大雅·大明》)4.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九、解释下列句中偏义副词1.“(人者)无毛羽以御寒暑。

”(《列子·杨朱》)2.“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

”(《汉书·金日磾传》)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同上)5.“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

”(《晋书·王献之传》)十、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联绵词并分析其意义。

1.聊逍遥兮容与。

(《楚辞·湘夫人》)2.荒忽兮远望。

(《楚辞·湘夫人》)3.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诗·七月》)4.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楚辞·橘颂》)5. 观流水兮潺湲。

(《楚辞·湘夫人》)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报任安书》》十一、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同义词的差别:1.行一步一趋一走一奔2.伐一侵一袭3.牙一齿4. 驰—驱5.召—招十二、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什么意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十三、解释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哪个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发]1.发使使燕。

(《史记·韩信破赵之战》)2.塗有饿莩而不知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