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分类素材集锦(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作文实用素材集锦(二)
六、责任:
1、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
——普列姆昌德
2、坚毅而崇高的思想方式,能够使一个人建立起生活目的和认识自己的生活职责。
——列夫·托尔斯泰
3、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
——林肯【美】
4、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
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费兰克【英】
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中国】
6、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英】
7、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美】
80年后的一封信:20世纪末,武汉市中心6层的景明大楼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信函,信函提示这幢大楼的设计使用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提请注意。
落款为这幢大楼当年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封来函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责任。
责任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不因距离的遥远而消蚀,不因生物体的代谢而作废。
对这家设计事务所来说,责任就是生命,责任就是品牌,责任就是信念,责任就是一座山,沉重而又崇高。
同样的事例,也可以从古人身上找到。
南京的明城墙,历经600多年,风雨不动,巍然如山。
只要你仔细去看,每一块城砖上都刻着烧制者的姓名。
在当时,这也许只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手段;在如今看来,这是一种何等的责任意识。
城砖上的那个人早已作古,但刻有他们姓名的砖与明城墙同在。
站在这城墙底下,默诵着这些姓名,会让人肃然起敬。
有责任的人是崇高而伟大的。
责任有大有小之分。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承载着民族存亡发展的重大使命;也许你没有栋梁之材,但也绝不能放弃属于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
如今社会上,新名词、新事物、新作派层出不穷,什么“月光族”啦,“啃老族”啦,“丁克族”啦,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对人生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负责,对家庭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我们得着前人的养育,也应该给后人以庇荫。
把责任落到实处,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无愧于前人,无愧于后代,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七、习惯:
名言:1、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决定。
——富兰克林
2、习惯要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敌人。
——爱蒙斯
3、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王尔德
4、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天性。
——培根
这样的事例我们时有耳闻:一位病人长期腹痛,最后,开膛破肚,发现是几年前动手术时,一块纱布没有取出来,在肚子里溃烂生脓了。
由于护士的一个小小的疏忽,病人吃尽了苦头。
因此,一般在医院里,手术室的护士,在手术结束后要清点器具,这成了一种习惯。
这种良好的习惯,后来也就成了一种制度。
一场森林大火,往往源于一个随手乱扔烟头的习惯;一场官司,也往往由于一句习惯的粗话“口头禅”。
一场瘟疫,也许起因于随地吐痰的习惯。
(以上两则事例可用与“小”与“大”之类的命题上)
中国数千来的封建社会发展缓慢,也许和遇到新鲜事物首先要到老祖宗那里去寻找依据成例,不为最先,不耻最后,遇事观望,不作可否的中庸之道形成了思维定势有关,这种习惯,成了民族前进道路上的羁绊。
习惯于按部就班、习惯于人云亦云、习惯于在前人划定的范围里绕圈,这让我们失去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失去了生机活力,给人的感觉是“垂垂老矣”!
议论:习惯是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形成的。
一个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生受用,一个不良的习惯也能让人遗憾无穷。
凡事提早5分钟的习惯,避免了匆忙的尴尬;事毕后整理归档的习惯,使工作生活变得有序;养成事前订计划的习惯,使做事目标明确;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尽可能地给自己提供回味、反思的素材,使生活变得更加耐人咀嚼。
个人也好,国家民族也好,都应该培养一些与自己特质相吻合的良好的习惯,让这些优良习惯成为自己的骄傲,民族的骄傲,成为受用终身的东西。
八、气节:
名言: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3、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4、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
——老舍
苏武持汉节牧羊,在匈奴被扣19年。
其间,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卫律曾以“赐号称王,拥
众数万,马畜弥山”诱降苏武;以不然的话“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打击苏武;用“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来动摇苏武,但苏武表示对朝廷、对国家“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的赤胆忠心。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浩然正气,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
杨靖宇:1940年初,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与40万日寇作战,顽强抵抗,身负重伤,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死后,日本人剖开杨靖宇的遗体,想看看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上支撑什么让抗日联军顽强抵抗、不屈不挠的。
结果,他们在杨靖宇的胃里看到的是野草、树皮和棉絮。
其实,他们还看到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气节。
徐悲鸿:1935年,徐悲鸿从巴黎回到国内,蒋介石想请徐悲鸿给他画一张半身像。
徐悲鸿以“我对委员长没有兴趣,只对人民大众感兴趣”拒绝了这一要求。
即使遭到威胁恐吓,他都不改初衷。
在权贵面前不低眉弯腰,这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气节。
民族的潇洒:
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事业去奋斗,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绩,这才是潇洒:周恩来代表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风度翩翩地出现在万隆会议的演讲台上,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各国代表的一致认同;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周文雍、陈铁军从容不迫地举行刑场上的婚礼;中国科学工作者成功地用长征火箭,将自己的通讯卫星送入同步轨道;许海峰登上洛杉矶奥运会领奖台,实现零的突破……
人生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九、位置:
名言:1、宝物放错地方就是废物。
——富兰克林
2、一面镜子摔成许多碎片,镜中的世界就会错位。
——培根
3、是光就有光的辐射,是星就有星的位置。
——无名氏
天空中,不但有太阳,有月亮,更有数不清、叫不出名的繁星;舞台上,不但有主角,有配角,更有许多不能算“角”的“龙套”;庭院中,不但有大树,有鲜花,更多的是绿叶,是小草……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在于你是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也许大多数人都把目光聚焦于红花,但是,总会有人倾情于绿叶;绿叶完全有资格这样想,自己同样也是美的,是花园中不可或缺的。
但是,如果你仅仅是一段朽木,能当柴火,却硬是要充房梁,一
根锈铁,能当烧火棍,却硬要去造桥梁,那么你的错就大了,等待着你的无疑是屋毁桥垮,遗臭于万年。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曾发出同一感慨,叫做“怀才不遇”。
其实,从大道理上说,“是金子总会闪光”,有时候,只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自己是块怎样的“金子”,该放在哪一个合适的“位置”(哪里)上而已。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唐玄宗似乎比他清醒,认为李白“非廊庙器”,不是经邦济世之才,最终让李白回归于“诗仙”、“酒仙”;同样,如果柳永官运亨通,也许中国历史上就多了一个平庸的官员,在文学史上却少了一个极其出色的词人。
宋徽宗感慨不幸生于帝王家,李煜不知道有没有相同的感慨,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位置”是他们所不能胜任的,让他们吃尽了苦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你有才能,你应该尽量争取做元帅,做拿破仑;如果你才能不足,不妨做元帅、拿破仑身边的传令兵,在拿破仑的功绩之中也包含着你的努力。
有人说,“是光就有光的辐射,是星就有星的位置。
”一台机器,有千万颗齿轮和螺丝钉;一条大道,有无数块铺路石。
雷锋把自己定位在“革命机器上的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上,朋友,你呢?
如果找准了自己的位置,那么可以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着名的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她早先选择体操,可在这个位置上没有多大进展。
于是他忍痛放弃,选择了撑杆跳,在这个位置上,她凭借体型的优势和对体育事业的执着,不断创造辉煌,最终获得撑杆跳女皇这一无比光荣的称号。
因此,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十、理解:
名言
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
———爱因斯坦
除非你理解世上最令人发笑的趣事,否则你便不能解决最为棘手的难题。
———丘吉尔
有时候一个人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就像读一本好书一样,只有读完了最后一行,才能理解。
—高尔基
我不能相信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
———萨特
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所无法占有的。
———歌德
最卓越的东西也常是最难被理解的。
———爱迪生
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
———居里夫人
理解一个时代的人们怎样思想,要比理解一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行动更为重要。
———伏尔泰
理解还是很有用的!如果你不理解,你就得不到什么。
———罗曼·罗兰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体谅。
———富兰克林
人与人之间,原存在许多隔膜与怀疑,惟有理解是化解隔膜为知己,消释怀疑为良友的桥梁。
———赫尔利
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特色之一。
———池田大作
应该“理解”,必须“理解”,人类最高尚的目的就是:理解一切。
革命的捷径也是:理解一切。
———莫兰黛
有些人为了生计而不去理解某些事情,要让他们理解这些事情是很难的。
———厄普顿·辛克莱
解释和理解是两个不同但又互为补充的认识手段。
———科恩
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谊之果的土壤。
———佚名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最孤寂的,每个人都渴望理解。
———佚名
经典素材
卡耐基挨骂(理解意味着宽容)
理解意味宽容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
理解的一大妙用就是它还能化干戈为玉帛。
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上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
其中一位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
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她:“我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
”但他控制住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将敌意化解为友谊。
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可能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吗?”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
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达道歉。
理解可以打破人们之间的阻隔,这位太太终于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给对方一个痛哭的机会(理解就是心灵相通)
英国一个著名的芭蕾舞童星埃利,只有12岁,不幸由于骨癌准备截肢。
手术前,埃利的亲朋好友,包括她的观众闻讯赶来探望。
这个说:“别难过,没准儿出现奇迹,还有机会慢慢站起来呢。
”那个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要挺住,我们都在为你祈祷!”埃利一言不发,默默地向所有人微笑致谢。
她很想见到戴安娜王妃,她优美的舞姿曾得到戴妃的赞美,夸她像“一只洁白的小天鹅”。
经过别人转达她的愿望,戴安娜王妃终于在百忙中赶来了。
她把埃利搂进怀里说:“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
”埃利一下子泪如泉涌。
自从得了病,什么安慰的话都有人说了,就是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埃利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这样的话!
据说,戴安娜虽出身富家,却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她经常说自己笨得像牛,智商不高。
但这个故事让我们相信戴安娜一句贴心的话,足以让埃利受益一生。
“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理解造就科学大师)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
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会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
有一次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恩格尔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滚出去!”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
”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生气,她找到老师理论。
但是,她得到的答复是:“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
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
结果,爱迪生离开了学校,由妈妈教他读书。
爱迪生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人。
她给儿子讲文学、历史,讲许许多多科学知识。
在母亲的辛勤栽培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
虽然家境贫寒,他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12岁那年到火车上当了一名报童,但母亲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如果爱迪生的母亲不理解爱迪生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很可能我们今天还处于黑暗之中。
朱德为母亲分忧
(要理解父母)
朱德从小就非常理解自己的母亲,经常主动为母亲分忧。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农村妇女,她总是天没亮就起床,把饭煮熟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朱德看到母亲这样整日劳碌着,从四五岁开始就在旁边帮忙。
到了八九岁的时候,朱德不但能挑能背,还能种田了。
每天从学堂回家,看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时,朱德便一声不响地把书包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一到农忙季节,他就整日在田里跟着母亲劳作。
他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挑满两桶水,是很累人的。
但是,朱德为了减轻母亲的劳累,总是尽力去做。
一个秋天的晚上,母亲做完了全家的饭,收拾完厨房,又忙了半天。
等一切忙完,已经是深夜了,她看到水缸空了,就打算一早去挑水。
第二天一早,母亲发现水缸是满满的,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母亲终于发现是朱德趁天不亮挑的。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双肩分担了母亲的负担。
十一、机遇:
[思路提示]机遇就埋藏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机遇能改变人的一生.机遇从来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没有良好的自身贮备,即使机遇来临了也抓不住.机遇不只需要等待,还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
[名言]1、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
——狄更斯
2、机遇造访每一个人,能够活学活用的人少之又少。
——李顿
3、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南朝]范晔
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唐]张九龄
5、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
6、生命很快就要逝去,一个机会不会出现两次.--[法]罗曼罗兰
7、没有一个征服者相信机会.--[德]尼采
经典素材:机遇属于有志者(陈胜把握机遇揭竿而起)
秦末,陈胜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但少有壮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宦官赵高伪造秦始皇遗诏,立秦始皇小儿子胡亥当傀儡皇帝,赵高篡夺大权,对人民进行更加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秦王朝大规模征发贫苦农民守边服兵役,修造宫殿,进行水陆运输和从事各种苦役,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等900名贫苦农民一起被征发去戍守渔阳,因路上遇大雨,道路冲毁,无法按期到达,按暴秦的法律,误期处死.陈胜看到自己的处境,看到全国人民对暴秦的憎恨,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动员戍边卒杀掉押送他们的秦朝军官.揭竿为旗,以木棍,锄头为武器,率领这支900人的农民武装反抗暴秦.起义后,立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广大农民自带干粮,纷纷参加起义军,起义军迅速扩大,攻城掠地,势如破竹.终于推翻了暴秦的统治.
机遇可遇不可求(儒勒凡尔纳初涉文坛):
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就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进入文坛的.凡尔纳18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上流人士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时,童心犹存的他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往下滑,结果撞在了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梦,为科学提供答案)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个勤学的人.有一天,他在紧张的工作之后,感到非常疲倦,坐在一辆马车里昏昏入睡了.这些天来,他聚精会神地研究苯分子的结构,大脑极度疲乏.进入睡眠状态后,他的大脑的许多神经经过暂时的休息,便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他似乎觉得碳分子都活了,在他眼前翩翩起舞,结成了一条长链.长链像蛇一样扭动着,突然一口咬住自己的尾巴,盘成了一个圆圈.这时,凯库勒从梦中惊醒,忽有所悟地喊一声:"我找到答案了,苯分子是一环状结构."如果凯库勒是一个懒汉,是不可能有这一发现的.
没有买不出去的豆子:犹太人有句名言,叫做“没有买不出去的豆子。
”豆子如果卖不出去,可以加点水,发豆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豆芽如果卖不出去,可以放上泥土让它长叶,过几天可以卖豆秒;豆苗如果生意不好,可以种在盆里,长上一段日子,卖盆景;盆景如果没有全部卖完,那么,新的豆子又长出来了,原来的一颗豆子就成了千千万万颗豆子……法国化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狄更斯说:“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
”给自己创造一些机遇吧,相信“没有买不出去的豆子”,关键是你是否做好了抓住机遇的准备。
一位美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时,问加州报馆的经理:“你们需要一个好编辑吗?”“不需要。
”“记者呢?”“也不要。
”“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不,我们现在什么孔雀都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它了——”大学生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结果,这位年轻人被留下来干报馆的宣传工作。
他为自己创造了机会。
泰国许多地方盛产椰子,而椰树高达十几米,且树干光滑没有枝丫,采摘椰子难度非常大,每年上树摘椰子都要出一些安全事故。
一位高中毕业的椰农设立了一个驯猴学校,主要是训练猴子摘椰子的技术。
然后把这些训练有素的猴子卖给那些园主或者是想以出租猴子为业的农民。
因为猴子摘椰子的工效比人高了三四倍。
结果,他训练的猴子供不应求。
短短几年这位农民就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翁。
那个泰国农民如果不了解椰农摘椰子的艰辛,没有一双善于寻找的眼睛,机会永远也不会来到他的面前。
十二、宽容:
名言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
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
———陶行知
有容,德乃大。
———《尚书》
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曹植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
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
———莎士比亚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宽恕去护理。
———马克思
宽容,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柔,使坚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高尚。
———马修·阿诺德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
经典素材
让一让,六尺巷(宽容化解矛盾)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做了大官,被人称为“张丞相”。
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那里有一个姓叶的大户与张家的府第为邻。
那年,张家重新扩建府第,院墙盖到了叶家的地界。
叶家明知道是张家仗势欺人,但祖上传下的宅第也不愿相让,于是和张家争执,并表示“宁可家破人忙,也寸土不让”。
双方相持不下,冲突在所难免。
张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干预此事。
张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对家人依仗他的权势欺压乡里很是不满,于是作诗一首带给夫人,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见诗后,很不理解张英的做法,反复吟诵,才理解丈夫的用意,于是让家人主动后退3尺筑墙。
叶家得知后,被张英宽厚礼让的行为感动,也将自己宅院主动后退了3尺。
这样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一个6尺宽的巷子。
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有一句顺口溜: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杨翁婚姻背后折射的社会宽容(宽容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举世闻名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结婚了。
这场婚恋令人关注的主要是两人间的年龄差距———杨振宁整整大了翁帆54岁。
在一个大多数人还墨守成规的国度,这个罕见的年龄差距难免会引起许多人的好奇、惊叹和猜测。
杨振宁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坦言自己对此已有心理准备。
出乎杨振宁意料的是,面对这场“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苏轼语)式的婚恋,无论是网络言论还是街谈巷议,充满的都是善意的眼神:在杨振宁任职的清华大学的BBS网站上,大部分学生的留言表达的都是祝福的心愿;新浪网上的数千条“评论”,也大多呵护着这段感情;一位亲近杨振宁的物理学家还回信给杨振宁,举例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81岁时和他21岁的学生结婚,作为对他们的祝福———这些人性的温暖和善意,在以前的同类事件中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