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规划方案

合集下载

深信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深信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项目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深信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24年3月目录1项目概述 (5)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 (5)3方案参照标准 (7)4信息系统定级 (8)4.1.1定级流程 (8)4.1.2定级结果 (9)5系统现状分析 (11)5.1机房及配套设备现状分析 (11)5.2计算环境现状分析 (11)5.3区域边界现状分析 (11)5.4通信网络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安全管理中心现状分析 (11)6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1)6.1物理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1)6.2计算环境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2)6.3区域边界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4)6.4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5)6.5安全管理中心差距分析 (16)7技术体系方案设计 (17)7.1方案设计目标 (17)7.2方案设计框架 (17)7.3安全域的划分 (18)7.3.1安全域划分的依据 (18)7.3.2安全域划分与说明 (19)7.4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20)7.4.1机房与配套设备安全设计 (20)7.4.2计算环境安全设计 (21)7.4.2.1身份鉴别 (21)7.4.2.2访问控制 (22)7.4.2.3系统安全审计 (22)7.4.2.4入侵防范 (23)7.4.2.5主机恶意代码防范 (24)7.4.2.6软件容错 (24)7.4.2.7数据完整性与保密性 (24)7.4.2.8备份与恢复 (26)7.4.2.9资源控制 (27)7.4.2.10客体安全重用 (28)7.4.2.11抗抵赖 (28)7.4.2.12不同等级业务系统的隔离与互通 (28)7.4.3区域边界安全设计 (29)7.4.3.1边界访问控制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与应用层防攻击 (29)7.4.3.2流量控制 (30)7.4.3.3边界完整性检查 (32)7.4.3.4边界安全审计 (33)7.4.4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34)7.4.4.1网络结构安全 (34)7.4.4.2网络安全审计 (35)7.4.4.3网络设备防护 (36)7.4.4.4通信完整性与保密性 (36)7.4.4.5网络可信接入 (37)7.4.5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38)7.4.5.1系统管理 (38)7.4.5.2审计管理 (39)7.4.5.3监控管理 (40)8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41)9系统集成设计 (42)9.1软硬件产品部署图 (42)9.2应用系统改造 (43)9.3采购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级等保建设方案

三级等保建设方案

1安全通信网络1.1网络架构一、安全要求a)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b)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c)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d)应避免将重要网络区域部署在边界处,重要网络区域与其他网络区域之间应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e)应提供通信线路、关键网络设备和关键计算设备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二、应对措施1)核心交换机、网络出口设备性能在业务高峰期性能不高于80%;2)出口链路和网络设备(如:防火墙,IPS,防病毒网关等)采用冗余方式部署;3)网络拓扑设计按照不同功能、不同重要程度分区分域管理原则划分为多个安全域,不同安全域的IP地址规划不同(不同网段),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4)根据安全域不同,采取ACL策略或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

2安全区域边界2.1边界防护一、安全要求a)应保证跨越边界的访间和数据流通过边界设备提供的受控接口进行通信;b)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c)应能够对内部用户非授权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d)应限制无线网络的使用,保证无线网络通过受控的边界设备接入内部网络。

二、应对措施1)在边界部署防火墙,确保跨越边界访问和数据流都通过网关设备的受控接口通信。

设置必要的访问控制策略,未明确的通信统一拒绝。

2)在安全管理区域部署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并且对内部用户非授权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或限制;3)在安全管理区域部署网络准入控制控制系统,对入网终端、设备进行授权,保证入网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实现对网络中的用户和终端进行全方位的管控。

通过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接入用户身份认证机制,及时发现网络中出现的新设备,对外来终端的接入行为进行阻拦并告警。

网络准入系统部署简单,旁路部署,基于网络扫描模式工作,无须改变原有网络架构。

信息安全等保三级(等保2.0)系统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信息安全等保三级(等保2.0)系统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信息安全等保三级(等保2.0)系统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2020年2月某单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4)1.1项目概述 (4)1.2项目建设背景 (4)1.2.1法律要求 (5)1.2.2政策要求 (7)1.3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 (7)1.3.1项目建设目标 (7)1.3.2建设内容 (8)第二章现状与差距分析 (9)2.1现状概述 (9)2.1.1信息系统现状 (9)2.2现状与差距分析 (11)2.2.1物理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11)2.2.2网络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20)2.2.3主机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33)2.2.4应用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45)2.2.5数据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57)2.2.6安全管理现状与差距分析 (60)2.3综合整改建议 (66)2.3.1技术措施综合整改建议 (66)2.3.2安全管理综合整改建议 (82)第三章安全建设目标 (84)第四章安全整体规划 (86)4.1建设指导 (86)4.1.1指导原则 (86)4.1.2安全防护体系设计整体架构 (87)4.2安全技术规划 (89)4.2.1安全建设规划拓朴图 (89)4.2.2安全设备功能 (90)4.3建设目标规划 (96)第五章工程建设 (99)5.1工程一期建设 (99)5.1.1区域划分 (99)5.1.2网络环境改造 (100)5.1.3网络边界安全加固 (100)5.1.4网络及安全设备部署 (101)5.1.5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服务 (136)5.1.6安全加固服务 (154)5.1.7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162)5.1.8安全等保认证协助服务 (162)5.2工程二期建设 (163)5.2.1安全运维管理平台(soc) (163)5.2.2APT高级威胁分析平台 (167)第六章方案预估效果 (169)6.1工程预期效果 (170)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概述某单位是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机关事务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省机关事务工作的政策、规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省机关事务的管理、保障、服务工作。

等保三级建设方案

等保三级建设方案

等保三级建设方案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咨询服务方案目录1概述 (5)1.1目标与范围 (5)1.2方案设计 (6)1.3参照标准 (6)2建设总目标 (8)2.1等保建设总体目标 (8)2.2用户建设收益 (8)3等保技术安全体系设计 (9)3.1构建分域的控制体系 (9)3.2构建纵深的防御体系 (9)3.3保证一致的安全强度 (9)4信息安全管理建设 (10)4.1管理机构规划概述 (10)4.2信息安全组织架构和相关职责 (10)4.3安全管理制度规划 (11)4.4规章制度 (12)5三级系统域建设 (15)5.1建设目标 (15)5.2物理安全 (15)5.2.1物理安全建设目标 (15)5.2.2机房感应雷防护措施 (16)5.2.3物理访问控制 (16)5.2.4防盗措施 (16)5.2.5防火措施 (17)5.2.6防水和防潮 (18)5.2.7电磁防护 (18)5.3网络安全 (19)5.4主机安全 (20)5.4.1主机身份鉴别 (20)5.4.2访问控制 (20)5.4.3安全审计 (21)5.4.4入侵防范 (21)5.4.5恶意代码防范 (22)5.4.6资源控制 (22)5.5应用安全 (22)5.5.1应用安全建设目标 (22)5.5.2身份鉴别 (23)5.5.3访问控制 (23)5.5.4安全审计 (23)5.5.5剩余信息保护 (24)5.5.6通信完整性、通信保密性 (24)5.5.7资源控制 (25)5.6数据安全 (25)5.6.1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建设目标 (25)5.6.2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 (25)5.6.3备份和恢复 (26)6三级等保服务介绍 (27)6.1服务概述 (27)6.2服务流程 (27)6.3服务方式 (28)6.4服务工具 (29)6.5服务内容 (29)6.5.1定级备案 (29)6.5.2技术评估 (31)6.5.3差距分析 (35)6.5.4安全整改建议 (36)6.5.5安全加固 (36)6.5.6管理制度完善 (38)6.5.7自测阶段 (38)6.5.8协助等级测评 (38)7三级等保产品清单 (40)1概述1.1目标与范围智慧电厂是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生产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智慧,实现人、技术、经营目标和管理的集成,是电力能源行业的一大突破,也是日后电力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单位三级等保环境设计方案模板

单位三级等保环境设计方案模板

单位三级等保环境设计方案模板第三级安全保护环境建设方案瑞达信息安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目录1.前言 (4)1.1.项目名称 (4)1.2.单位名称 (4)1.3.建设背景 (4)1.4.条件及假设 (6)1.5.符合的标准规范 (6)2.需求分析 (7)2.1.信息系统部署结构现状分析 (7)2.2.物理安全分析 (7)2.3.网络安全分析 (9)2.4.主机安全分析 (10)2.5.应用安全分析 (12)2.6.数据安全分析 (14)3.总体建设方案 (15)3.1.总体建设目标 (15)3.2.总体建设原则 (15)3.3.安全改造后的信息部署结构 (16)3.4.安全保护体系建设 (16)3.4.1.建立“一个中心”管理下的“三重保障体系” (16) 3.4.2.建立安全保护环境 (17)3.4.3.建立系统安全互联 (18)4.第三级安全保护体系建设方案 (18)4.1.安全计算环境建设 (18)4.1.1.部署三级操作系统 (20)4.1.2.部署系统安全审计系统 (21)4.1.3.部署客体重用系统 (21)4.1.4.部署文档加密系统 (22)4.2.安全通信网络建设 (23)4.2.1.部署网络安全审计系统 (24)4.2.2.建立IPSEC VPN (26)4.2.3.部署网络通信安全监控系统 (26)4.2.4.部署网络通信管理系统 (27)4.3.安全区域边界建设 (27)4.3.1.部署防火墙 (28)4.3.2.部署可信接入网关 (30)4.3.3.部署入侵检测系统 (33)4.3.4.部署应用防护墙 (33)4.4.安全管理中心建设 (33)4.4.1.部署网络管理中心 (34)4.4.2.部署自主访问控制系统管理中心 (35)4.4.3.部署安全审计管理中心 (38)5.系统安全互联 (41)5.1.1.安全互联部件设计技术要求 (41)5.1.2.建立跨定级系统安全管理中心 (41)6.第三级安全保护环境产品清单 (42)1.前言1.1.项目名称1.2.单位名称1.3.建设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明确规定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

公司等级保护三级系统设计方案

公司等级保护三级系统设计方案

公司等级保护三级系统设计方案1 概述1.1 项目概况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重要领域内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打击各类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是我国信息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加大依法管理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力度,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维护信息网络安全,使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条例中规定: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

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1999年9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由公安部提出并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为等级保护这一安全国策给出了技术角度的诠释。

2003年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27号文)中指出:“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

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全面体现GB17859-1999的等级化标准思想的基础上,以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为主要指导;充分吸收近年来安全领域出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理论模型和技术框架(如IATF等)、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IEC 17799:2000和ISO/IEC TR 13335系列标准;根据我国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我国特有的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安全等级保护的整体框架和设计方案,为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改进,从安全等级保护技术体系和安全等级保护管理体系两个方面分别给出了等级化的解决建议。

安全管理防护体系设计方案(等保三级)

安全管理防护体系设计方案(等保三级)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防护体系设计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安全管理制度设计 (3)1.1 安全策略 (3)1.2 管理制度 (3)1.3 制定和发布 (3)1.4 评审和修订 (4)二安全管理机构设计 (4)2.1 岗位设置 (4)2.2 人员配备 (5)2.3 授权和审批 (5)2.4 沟通和合作 (5)2.5 审核和检查 (6)三安全人员管理设计 (6)3.1 人员录用 (6)3.2 人员离岗 (6)3.3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6)3.4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 (6)四安全建设管理设计 (7)4.1 定级备案 (7)4.2 安全方案设计 (7)4.3 产品采购和使用 (7)4.4 自行软件开发 (7)4.5 外包软件开发 (8)4.6 工程实施 (8)4.7 测试验收 (8)4.8 系统交付 (8)4.9 等级测评 (9)4.10 服务供应商选择 (9)五安全运维管理设计 (9)5.1 环境管理 (9)5.2 资产管理 (10)5.3 介质管理 (10)5.4 设备维护管理 (11)5.5 漏洞和风险管理 (11)5.6 网络和系统安全管理 (11)5.7 恶意代码防范管理 (12)5.8 配置管理 (12)5.9 密码管理 (12)5.10 变更管理 (12)5.11 备份与恢复管理 (13)5.12 安全事件处置 (13)5.13 应急预案管理 (14)5.14 外包运维管理 (14)5.15 安全评估服务 (14)5.16 渗透测试服务 (15)5.17 源代码审计服务 (15)5.18 安全加固服务 (15)5.19 安全值守服务 (15)5.20 安全培训服务 (15)一安全管理制度设计安全策略和审计制度是对信息安全目标和工作原则的规定,其表现形式是一系列安全策略体系文件。

安全策略和审计制度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运维工作的目标和依据。

等保三级方案范文

等保三级方案范文

等保三级方案范文一、等级定义二、等级要求等保三级要求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安全保密性:信息系统可以防止机密信息被未授权的实体获取,确保信息的机密性。

2.安全完整性:信息系统可以防止数据被未授权的实体篡改、毁坏或删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3.可用性: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提供服务,确保系统的可用性,降低因服务不可用导致的影响。

4.防护能力:信息系统可以抵御网络攻击、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入,并不能被未授权的实体访问和利用。

5.安全合规性:信息系统需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合法、规范、合规的处理。

三、等级控制等保三级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访问控制:采用强密码策略,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和授权,限制用户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相关信息系统。

2.安全审计:在关键节点设置日志记录,对系统进行审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网络边界防护: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措施对网络进行边界防护,限制外部攻击者的入侵。

4.防病毒措施:使用权威的防病毒软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防护,保证系统免受恶意软件的侵害。

5.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建立合适的恢复机制,以免数据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6.安全培训与教育:定期对用户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四、实施步骤1.策划阶段:明确等级保护目标,确定保护范围和保护目标,制定等级保护计划。

2.实施阶段:根据等级保护计划,进行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系统补丁的安装、安全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实施工作。

3.运行阶段:运行期间持续进行安全监测和审计,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事件,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4.评估阶段: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安全缺陷并进行整改。

五、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通过对等级保护对象进行威胁分析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为风险处理提供依据。

2.风险处理: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风险防范、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接受等方法。

深信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与方案

深信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与方案

××工程等级保护〔三级〕建立案深信服科技〔〕XX10:35 AM目录1工程概述42等级保护建立流程43案参照标准64信息系统定级64.1.1定级流程64.1.2定级结果85系统现状分析95.1机房及配套设备现状分析95.2计算环境现状分析95.3区域边界现状分析95.4通信网络现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5.5平安管理中心现状分析96平安风险与差距分析96.1物理平安风险与差距分析96.2计算环境平安风险与差距分析106.3区域边界平安风险与差距分析126.4通信网络平安风险与差距分析136.5平安管理中心差距分析147技术体系案设计147.1案设计目标147.2案设计框架157.3平安域的划分167.3.1平安域划分的依据167.3.2平安域划分与说明177.4平安技术体系设计177.4.1机房与配套设备平安设计177.4.2计算环境平安设计197.4.2.1身份鉴别197.4.2.2访问控制207.4.2.3系统平安审计207.4.2.4入侵防217.4.2.5主机恶意代码防227.4.2.6软件容错227.4.2.7数据完整性与XX性227.4.2.8备份与恢复247.4.2.9资源控制257.4.2.10客体平安重用267.4.2.11抗抵赖267.4.2.12不同等级业务系统的隔离与互通267.4.3区域边界平安设计277.4.3.1边界访问控制入侵防恶意代码防与应用层防攻击277.4.3.2流量控制287.4.3.3边界完整性检查307.4.3.4边界平安审计317.4.4通信网络平安设计327.4.4.1网络构造平安327.4.4.2网络平安审计337.4.4.3网络设备防护347.4.4.4通信完整性与XX性357.4.4.5网络可信接入357.4.5平安管理中心设计367.4.5.1系统管理367.4.5.2审计管理377.4.5.3监控管理388平安管理体系设计399系统集成设计419.1软硬件产品部署图419.2应用系统改造419.3采购设备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目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1.前言1.1概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过活益增高,信息安全的题目也越来越突出。

同时,因为利益的驱使,针对金融机构的安全要挟越来越多,特别是涉及民生与金融相干的单位,收到攻击的次数日渐频繁,相干单位必需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保障事情,建立美满的安全机制来抵御外来和内涵的信息安全要挟。

为提升我国重要信息系统整体信息安全管理程度和抗风险本领。

国家公安部、保密局、XXX、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7年结合颁布861号文件《关于展开天下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事情的通知》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举措》,要求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系统应达到一定的安全等级,按照文件精神和等级划分的准绳,涉及到当局机关、金融等核心信息系统,构筑至少应达到三级或以上防护要求。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关系经济、社会稳定等的重要单位,等级保护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无疑对互联网金融单位加快自身信息安全建议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指导意义。

从国家层面上看,在重点行业、单位推行等级保护制度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的大事,为确保重要行业和单位的等级保护信息系统顺利开展实施,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规范、指导和推动风险评估工作的进行,等级保护也积极响应各种标准和政策,以保障重点行业信息系统安全。

1.2相干政策及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对等级保护安全要求相当重视,相继出台多个信息安全相关指导意见与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关于推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体系建设和开展等级测评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10〕303)《GB/T -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其中,目前等级保护等保主要安全依据,主要参照《GB-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和《GB/T-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本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方案亦主要依据这两个标准,以其他要求为辅,来建立本技术方案。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策 略、制度、流程和技术手段等,确保网络安 全性。
安全技术要求
应急响应要求
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包括加密、认证 、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确保网络的安全 性。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减少安全风险。
03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需求分析与设计
全。
完善安全技术措施
加强安全技术措施,提高网络安 全防御能力。
加强安全管理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三级建设的成果得到有效 维护。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评估方法与流程
评估方法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现场检查、漏洞扫描、模拟攻击等,确 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评估流程
评估工作分为初审、现场检查、审核、评定等级等环节,评估过程中需按照 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政策和标准进行操作。
评估结果应用
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将作为企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企业进行 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安全策略制定
根据等级保护标准,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 和措施。
安全设施实施
实施安全设施,包括购置和安装设备、配 置系统参数、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等。
安全设施设计
设计安全设施,包括物理安全、系统安全 、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等,以满足等级保 护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标准与要求
国家标准要求
安全管理要求
遵循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实现合规 性要求。
根据业务需求和安全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如安 全培训、应急预案、漏洞管理等。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建立适用于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信息安全方针、管理规定、操作指南等。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方案(等保2.0)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方案(等保2.0)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方案(等保2.0)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方案目录版权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免责条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反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版本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 (5)1.1 项目概况 (5)1.2 方案设计说明 (5)1.3 方案设计参考依据 (6)1.3.1相关政策文件及法律法规 (6)1.3.2相关信息安全标准 (6)2方案总体设计 (8)2.1 方案设计原则 (8)2.1.1分区分域防护原则 (8)2.1.2均衡性保护原则 (8)2.1.3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8)2.1.4动态调整与可扩展 (8)2.1.5网络安全三同步原则 (8)2.2 方案设计思路 (9)3安全需求分析 (10)3.1 安全技术需求 (10)3.1.1物理和环境安全需求 (10)3.1.2网络和通信安全需求 (11)3.1.3设备和计算安全需求 (12)3.1.4应用和数据安全需求 (12)3.2 安全管理需求 (13)3.2.1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 (13)3.2.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14)3.2.3安全建设管理 (14)3.2.4安全运维管理 (14)4安全策略和方针设计 (16)4.1 总体安全方针和策略设计 (16)4.1.1总体安全方针设计 (16)4.1.2总体安全策略设计 (16)4.2 安全策略具体设计 (17)4.2.1物理和环境安全策略 (18)4.2.2网络和通信安全策略 (18)4.2.3设备和计算安全策略 (19)4.2.4应用和数据安全策略 (20)5整体安全建设方案 (22)5.1 物理和环境安全建设 (22)5.1.1机房场地的选择 (22)5.1.2机房出入控制 (22)5.1.3防盗窃和防破坏 (22)5.1.4防雷击 (22)5.1.5防火 (22)5.1.6防水和防潮 (23)5.1.7防静电 (23)5.1.8温湿度控制 (23)5.1.9电力供应 (23)15.1.10电磁防护 (23)5.2 安全技术体系设计方案 (24)5.2.1安全计算环境防护设计 (24)5.2.2安全区域边界防护设计 (27)5.2.3安全通信网络防护设计 (31)5.2.4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32)5.3 安全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32)5.3.1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设计 (33)5.3.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设计 (34)5.3.3安全建设管理 (34)5.3.4安全运维管理 (35)6安全防护部署设计方案 (42)6.1 异常流量及抗DDoS攻击系统 (42)6.1.1产品特性 (42)6.1.2产品部署 (46)6.2 下一代防火墙/UTM系统 (46)6.2.1产品特性 (46)6.2.2产品部署 (48)6.3 应用交付控制系统 (48)6.3.1产品特性 (48)6.3.2产品部署 (51)6.4 入侵防御系统 (51)6.4.1产品特性 (51)6.4.2产品部署 (52)6.5 VPN综合安全网关 (53)6.5.1产品特性 (53)6.5.2产品部署 (56)26.6 入侵检测系统 (56)6.6.1产品特性 (56)6.6.2产品部署 (56)6.7 APT攻击检测系统 (56)6.7.1产品特性 (57)6.7.2产品部署 (60)6.8 无线安全管理系统 (60)6.8.1产品特性 (60)6.8.2产品部署 (61)6.9 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62)6.9.1产品特性 (62)6.9.2产品部署 (64)6.10 漏洞扫描系统 (64)6.10.1产品特性 (64)6.10.2产品部署 (66)6.11 Web应用安全防护系统 (66)6.11.1产品特性 (66)6.11.2产品部署 (68)6.12 主机安全加固系统 (68)6.13 安全运维网关 (68)6.13.1产品特性 (68)6.13.2产品部署 (71)6.14 安全配置核查系统 (71)6.14.1产品特性 (71)6.14.2产品部署 (73)6.15 网络管理监控系统 (74)6.16 安全审计系统 (74)36.16.1Web应用审计 (74)6.16.2数据库审计 (76)6.16.3综合日志审计 (80)6.17 综合安全管理平台 (82)6.17.1产品特性 (82)6.17.2产品部署 (90)6.18 专业安全服务 (90)6.18.1安全风险评估 (90)6.18.2渗透测试服务 (91)6.18.3安全加固服务 (92)6.18.4代码审计服务 (92)6.18.5应急处理服务 (93)7方案与等保要求对应 (95)41概述1.1项目概况根据实际项目情况编写。

三级等保全方案设计

三级等保全方案设计

三级等保全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类黑客攻击、数据泄漏等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国家提出了等级保护制度,其中三级等保是最高等级的保护要求。

本文将针对三级等保制度,设计一套全面的安全方案。

二、三级等保要求三级等保要求包括了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设备、安全运维四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1.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和处置安全事件。

2. 安全技术: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包括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安全加密技术等,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补漏洞和强化系统安全性。

3. 安全设备:建立安全设备台账,对重要的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确保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升级。

对安全设备进行监控和日志审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进行处置。

4. 安全运维:建立安全运维流程,制定安全运维规范和操作手册。

对系统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巡检,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安全事件进行跟踪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安全运维体系。

三、具体方案设计基于三级等保要求,设计如下三级等保全方案:1. 安全管理方案(1)建立安全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分工,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人员。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密码管理、权限管理、网络访问控制等,确保安全政策的执行。

(3)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4)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设立安全应急小组,及时处置安全事件,减少损失。

2. 安全技术方案(1)采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现并阻止潜在的攻击行为。

(2)配置防火墙,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控制,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3)采用安全加密技术,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漏和篡改。

网络安全三级等保解决方案

网络安全三级等保解决方案

网络安全三级等保解决方案202X年10月目录1项目综述 (4)1.1 建设必要性 (4)1.2 建设目标 (4)1.3 等保定级 (5)1.4 建设依据 (5)1.4.1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5)1.4.2等级保护及信息安全相关国家标准 (6)2信息安全保障风险分析 (7)2.1 系统建设风险 (7)2.1.1建设质量计量、监督风险 (7)2.1.2安全规划风险 (7)2.1.3建设计划风险 (7)2.2 安全技术风险 (8)2.2.1物理安全风险 (8)2.2.2网络安全风险 (8)2.2.3主机安全风险 (9)2.2.4应用安全风险 (10)2.2.5数据安全风险 (10)2.3 安全管理风险 (11)2.3.1安全组织建设风险 (11)2.3.2人员风险 (11)2.3.3安全策略风险 (12)2.3.4安全审计风险 (12)3解决方案总体设计 (12)3.1 设计原则 (12)3.2 安全保障体系构成 (13)3.2.1安全技术体系 (14)3.2.2安全管理体系 (17)3.2.3安全运维体系 (17)3.3 安全技术方案详细设计 (17)3.3.1网络安全拓扑设计 (17)3.3.2安全区域边界设计 (25)3.3.3安全通信网络设计 (27)3.3.4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29)3.4 安全管理体系详细设计 (32)3.4.1安全管理建设设计指导思想 (32)3.4.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及策略体系的目的 (33)3.4.3设计原则 (33)3.4.4安全方针 (33)3.4.5信息安全策略框架 (34)3.4.6总体策略 (34)3.4.7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5)3.4.8服务交付物 (38)3.5 安全运维体系详细设计 (40)3.5.1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咨询服务 (40)3.5.2安全巡检服务 (40)3.5.3日常监测服务 (40)3.5.4应急响应服务 (42)3.5.5安全培训服务 (43)3.5.6检查抽查支撑服务 (43)3.6 验收测试要求 (44)3.6.1等级保护测评 (44)4设备配置及服务清单 (44)1项目综述1.1建设必要性依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网络安全法》、《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明确了等级保护是我国开展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基本国策和基本方法,确定了系统定级、备案、等级测评、安全建设整改、监督检查等工作流程及要求,为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供了规范保障。

等保三级建设方案

等保三级建设方案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咨询服务方案2018年10月■版权声明本文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并擎科技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任何个人、机构未经并擎科技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的任何片断。

■版本变更记录时间版本说明修改人2018.10.8 V1 创建袁佳昊2018.10.9 V1 创建袁佳昊2018.10.11 V1.1 校审穆云山国家电投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二电厂等保建设方案目录1概述 (6)1.1目标与范围 (6)1.2方案设计 (7)1.3参照标准 (7)2建设总目标 (9)2.1等保建设总体目标 (9)2.2用户建设收益 (9)3等保技术安全体系设计 (10)3.1构建分域的控制体系 (10)3.2构建纵深的防御体系 (10)3.3保证一致的安全强度 (10)4信息安全管理建设 (11)4.1管理机构规划概述 (11)4.2信息安全组织架构和相关职责 (11)4.3安全管理制度规划 (12)4.4规章制度 (13)5三级系统域建设 (16)5.1建设目标 (16)5.2物理安全 (16)5.2.1物理安全建设目标 (16)5.2.2机房感应雷防护措施 (17)5.2.3物理访问控制 (17)5.2.4防盗措施 (17)5.2.5防火措施 (18)5.2.6防水和防潮 (19)5.2.7电磁防护 (19)5.3网络安全 (20)5.4主机安全 (21)5.4.1主机身份鉴别 (21)5.4.2访问控制 (21)5.4.3安全审计 (22)5.4.4入侵防范 (22)5.4.5恶意代码防范 (23)5.4.6资源控制 (23)5.5应用安全 (23)5.5.1应用安全建设目标 (23)5.5.2身份鉴别 (24)5.5.3访问控制 (24)5.5.4安全审计 (24)5.5.5剩余信息保护 (25)5.5.6通信完整性、通信保密性 (25)5.5.7资源控制 (26)5.6数据安全 (26)5.6.1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建设目标 (26)5.6.2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 (26)5.6.3备份和恢复 (27)6三级等保服务介绍 (28)6.1服务概述 (28)6.2服务流程 (28)6.3服务方式 (29)6.4服务工具 (30)6.5服务内容 (30)6.5.1定级备案 (30)6.5.2技术评估 (32)6.5.3差距分析 (36)6.5.4安全整改建议 (37)6.5.5安全加固 (37)6.5.6管理制度完善 (39)6.5.7自测阶段 (39)6.5.8协助等级测评 (39)7三级等保产品清单 (41)1概述1.1目标与范围智慧电厂是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生产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智慧,实现人、技术、经营目标和管理的集成,是电力能源行业的一大突破,也是日后电力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等保三级建设整改方案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整改方案

网络安全等保三级建设整改方案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整改方案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整改方案等保2.0某单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8)1.1项目概述 (8)1.2项目建设背景 (8)1.2.1法律要求 (9)1.2.2政策要求 (11)1.3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 (11)1.3.1项目建设目标 (11)1.3.2建设内容 (12)第二章现状与差距分析 (13)2.1现状概述 (13)2.1.1信息系统现状 (13)2.2现状与差距分析 (16)2.2.1物理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16)2.2.2网络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25)2.2.3主机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38)2.2.4应用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50)2.2.5数据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62)2.2.6安全管理现状与差距分析 (65)2.3安全技术需求 (70)2.3.1物理和环境安全需求 (70)2.3.2网络和通信安全需求 (72)2.3.3设备和计算安全需求 (74)2.3.4应用和数据安全需求 (75)2.4安全管理需求 (76)2.4.1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 (76)2.4.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77)2.4.3安全建设管理 (78)2.4.4安全运维管理 (79)2.5综合整改建议 (80)2.5.1技术措施综合整改建议 (80)2.5.2安全管理综合整改建议 (96)第三章安全建设目标 (98)第四章方案总体设计 (99)4.1方案设计原则 (99)4.1.1分区分域防护原则 (99)4.1.2均衡性保护原则 (100)4.1.3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100)4.1.4动态调整与可扩展 (100)4.1.5网络安全三同步原则 (100)4.2方案设计思路 (101)第五章安全整体规划 (103)5.1建设指导 (103)5.1.1指导原则 (103)5.1.2安全防护体系设计整体架构 (104)5.2安全技术规划 (106)5.2.1安全建设规划拓朴图 (106)5.2.2安全设备功能 (107)5.3建设目标规划 (114)第六章安全策略和方针设计 (115)6.1总体安全方针和策略设计 (116)6.1.1总体安全方针设计 (116)6.1.2总体安全策略设计 (116)6.2安全策略具体设计 (118)6.2.1物理和环境安全策略 (118)6.2.2网络和通信安全策略 (119)6.2.3设备和计算安全策略 (121)6.2.4应用和数据安全策略 (122)第七章整体安全建设设计 (123)7.1物理和环境安全建设 (123)7.1.1机房场地的选择 (123)7.1.2机房出入控制 (124)7.1.3防盗窃和防破坏 (124)7.1.4防雷击 (124)7.1.5防火 (124)7.1.6防水和防潮 (125)7.1.7防静电 (125)7.1.8温湿度控制 (125)7.1.9电力供应 (125)7.1.10电磁防护 (126)7.2安全技术体系设计方案 (126)7.2.1安全计算环境防护设计 (126)7.2.2安全区域边界防护设计 (131)7.2.3安全通信网络防护设计 (136)7.2.4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137)7.3安全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138)7.3.1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设计 (138)7.3.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设计 (140)7.3.3安全建设管理 (141)7.3.4安全运维管理 (141)第八章安全防护部署设计方案 (152)8.1异常流量及抗DDoS攻击系统 (152)8.1.1产品特性 (152)8.1.2产品部署 (158)8.2下一代防火墙/UTM系统 (158)8.2.1产品特性 (158)8.2.2产品部署 (162)8.3应用交付控制系统 (163)8.3.1产品特性 (163)8.3.2产品部署 (167)8.4入侵防御系统 (167)8.4.1产品特性 (167)8.4.2产品部署 (169)8.5VPN综合安全网关 (169)8.5.1产品特性 (169)8.5.2产品部署 (175)8.6入侵检测系统 (175)8.6.1产品特性 (175)8.6.2产品部署 (176)8.7APT攻击检测系统 (176)8.7.1产品特性 (176)8.7.2产品部署 (181)8.8无线安全管理系统 (181)8.8.1产品特性 (181)8.8.2产品部署 (183)8.9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183)8.9.1产品特性 (183)8.9.2产品部署 (185)8.10漏洞扫描系统 (186)8.10.1产品特性 (186)8.10.2产品部署 (188)8.11Web应用安全防护系统 (188)8.11.1产品特性 (188)8.11.2产品部署 (190)8.12主机安全加固系统 (191)8.13安全运维网关 (191)8.13.1产品特性 (191)8.13.2产品部署 (195)8.14安全配置核查系统 (195)8.14.1产品特性 (195)8.14.2产品部署 (199)8.15网络管理监控系统 (199)8.16安全审计系统 (199)8.16.1Web应用审计 (199)8.16.2数据库审计 (203)8.16.3综合日志审计 (209)8.17综合安全管理平台 (211)8.17.1产品特性 (211)8.17.2产品部署 (223)8.18专业安全服务 (224)8.18.1安全风险评估 (224)8.18.2渗透测试服务 (225)8.18.3安全加固服务 (226)8.18.4代码审计服务 (227)8.18.5应急处理服务 (228)第九章方案与等保要求对应 (230)第十章工程建设 (235)10.1工程一期建设 (235)10.1.1区域划分 (235)10.1.2网络环境改造 (236)10.1.3网络边界安全加固 (236)10.1.4网络及安全设备部署 (237)10.1.5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服务 (272)10.1.6安全加固服务 (290)10.1.7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298)10.1.8安全等保认证协助服务 (298)10.2工程二期建设 (299)10.2.1安全运维管理平台(soc) (299)10.2.2APT高级威胁分析平台 (303)第十一章方案预估效果 (305)11.1工程预期效果 (306)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概述某单位是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机关事务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省机关事务工作的政策、规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省机关事务的管理、保障、服务工作。

某单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规划方案

某单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规划方案

某单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规划方案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等级保护三级建设规划方案xxx公司2014-01目录1项目概述 (6)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 (7)3方案参照标准 (9)4安全区域框架 (10)5安全等级划分 (10)5.1.1定级流程 (10)5.1.2定级结果 (12)6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3)6.1安全技术需求分析 (13)6.1.1物理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3)6.1.2计算环境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3)6.1.3区域边界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6)6.1.4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7)6.2安全管理需求分析 (18)7技术体系方案设计 (20)7.1方案设计目标 (20)7.2方案设计框架 (20)7.3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21)7.3.1物理安全设计 (21)7.3.2计算环境安全设计 (22)7.3.2.1身份鉴别 (22)7.3.2.2访问控制 (23)7.3.2.3系统安全审计 (24)7.3.2.4入侵防范 (25)7.3.2.5主机恶意代码防范 (26)7.3.2.6软件容错 (26)7.3.2.7数据完整性与保密性 (26)7.3.2.8备份与恢复 (26)7.3.2.9资源控制 (26)7.3.2.10客体安全重用 (27)7.3.2.11抗抵赖 (27)7.3.3区域边界安全设计 (27)7.3.3.1边界访问控制 (27)7.3.3.2边界完整性检查 (29)7.3.3.3边界入侵防范 (29)7.3.3.4边界安全审计 (30)7.3.3.5边界恶意代码防范 (31)7.3.4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32)7.3.4.1网络结构安全 (32)7.3.4.2网络安全审计 (32)7.3.4.3网络设备防护 (33)7.3.4.4通信完整性 (33)7.3.4.5通信保密性 (33)7.3.4.6网络可信接入 (33)7.3.5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35)7.3.5.1系统管理 (35)7.3.5.2审计管理 (36)7.3.5.3安全管理 (37)8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38)9安全运维服务设计 (38)9.1安全扫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人工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安全加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1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2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3风险规避..................................................................................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日志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1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2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9.5补丁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5.1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9.5.2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9.6安全监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6.1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9.6.2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9.7安全通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8应急响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8.1入侵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9.8.2主机、网络异常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9.8.3其他紧急事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9.8.4响应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9.9安全运维服务的客户价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方案合规性分析 (39)10.1技术部分 (39)10.2管理部分 (54)11附录: (69)11.1等级划分标准 (69)11.2技术要求组合确定 (70)11.3安全域划分方法 (71)1项目概述XXXX是……(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对各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制定并实行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要抓紧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设。

对信息系统实行等级保护是国家法定制度和基本国策,是开展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有效办法,是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根据国家对相关金融行业重要系统的定级要求,XXXX应用系统按安全等级三级的标准进行保护。

下面将按照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三级的标准对XXXX项目的应用体系进行设计。

该阶段的总体目标是: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分析XXXX的现状与《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3级要求在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供改进建议。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3级、ISO17799IATF等国家及国际标准,提出XXXX在信息资产保护技术方面的差距,并从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依据根据国际标准ISO17799/ISO27001和国家等级保护三级要求,提出XXXX在信息资产保护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按需防御的等级化安全体系”是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根据系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业务特性及应用重点,采用等级化的安全体系设计方法,帮助构建一套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节约成本、持续运行的等级化安全防御体系。

“等级化”设计方法,是根据需要保护的信息系统确定不同的安全等级,根据安全等级确定不同等级的安全目标,形成不同等级的安全措施进行保护。

等级保护的精髓思想就是“等级化”。

等级保护可以把业务系统、信息资产、安全边界等进行“等级化”,分而治之,从而实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等级保护、适度安全”思想。

整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技术和管理两大部分,其中技术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建设;而管理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则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五个方面。

整个安全保障体系各部分既有机结合,又相互支撑。

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构建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策略,由相关人员,利用技术工手段及相关工具,进行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

”根据等级化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思路,等级保护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系统识别与定级:确定保护对象,通过分析系统所属类型、所属信息类别、服务范围以及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系统的等级。

通过此步骤充分了解系统状况,包括系统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以及确定系统的等级,为下一步安全域设计、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设计、安全要求选择以及安全措施选择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